篇1
运输作业操作规程旨在:
1. 提高效率:通过标准化流程,减少作业中的等待时间和错误,提高运输效率。
2. 确保安全:规范操作,降低事故风险,保障人员和货物的安全。
3. 保证服务质量:确保货物准时、完整地送达,提升客户满意度。
4. 法规遵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因违规操作导致的法律风险。
5. 节约成本: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资源消耗。
篇2
运输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旨在降低作业风险,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货物的完整性。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减少因人为失误导致的事故,同时也能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客户满意度。此外,遵守这些规程有助于满足国家和行业的安全法规要求,避免因违规操作引发的法律纠纷。
篇3
厂内运输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员工在厂区内进行货物运输的行为,降低安全事故风险,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保障生产秩序的稳定,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形象。
篇4
矿区运输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降低事故风险,提高作业效率,同时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通过规范操作,可以预防因设备故障、人为失误等因素导致的意外伤害,维护矿区的稳定生产环境,减少财产损失,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
篇5
本规程旨在规范叉车运输作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员工安全,减少设备损坏,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明确的操作步骤,降低意外风险,提高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性,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
篇6
这些规程旨在降低运输过程中的风险,保障货物完好无损,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也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通过规范操作,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减少损失,增强企业信誉,同时也是对社会责任的体现。
矿区运输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矿区运输的主要工具是汽车类的运输机械,与叉车相比,汽车(货车)具有速度快、运输量大的特点,但也正是由于其速度快,加之厂区内大都弯道多(不易及时发现来往的车辆)、声音嘈杂(汽车鸣笛声被淹没),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所以驾驶人员在工作时一定要谨慎、小心,严格遵守厂区内的安全要求,以防发生意外。
进行矿区的汽车及火车运输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禁无证驾驶机动车。实习人员驾驶机动车,操作信号或重要机械、设备以及办理行车作业,必须在正式值乘、值班人员在场监护下进行。
2、严禁建筑物、设备及花木侵人铁路线的道路的安全界限,并不得妨碍视线。
3、横穿道路及在其附近进行施工(或检修),应事先通知运输部门,并做好防护设施,所用的器具和材料,不得妨碍行车安全。
四、路线的尽头线末端应设置车挡和车挡表示器。露天设土堆车挡,车间内设金属车挡,车挡后的安全距离,露天不小于15m,车间内不小于6m。
5、采场、料场以及建筑物的进出口,均应有良好的照明设施。
6、禁止搭乘矿车。
7、汽车在厂区内行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 10km ,进出厂门、车间、库房不得超过 5km ,在车间、库房内不得超过 3km 。
8、汽车行驶不得熄灭发动机,下坡时不得空挡滑行,车辆停稳后必须采用手制动。
9、雾天及粉尘较大时,应开亮车前黄灯行驶;遇视野不清时,须减速行驶,在弯道、坡道和接班出车时,严禁超车。
10、装车时,驾驶员不得将头和手臂伸出驾驶室外,此时不准检查维护车辆。
11、在厂区和车间行驶,只准行走规定的道路,不得从传送带、工程脚手架和低垂的电线下通过。
12、严禁超重、超长、超宽、超高装运,装载物品要捆绑稳固牢靠,载货汽车车厢不准搭乘人员。
13、装载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货物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⑴ 必须经过厂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和保卫部门批准,按指定的路线和时间行驶。
⑵ 必须由具有5000km 和 3 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的驾驶员驾驶,并选派熟悉危险品性质和有安全防护知识的人担任押运员。
⑶ 必须用货运汽车运输,禁止用汽车挂车和其他机动车运输。
⑷ 车上应根据危险货物的性质配带相应的防护器材,车辆两端上方须插有危险标志。
⑸ 应在货车排气管消音器外装设火星罩,易燃货物专用车的排气管应在车厢前一侧,向前排气。
⑹ 车厢周围严禁烟火。
⑺ 装载液态易燃、易爆物品的罐车,必须挂接地静电导链;装载液化气体的车辆应有防晒措施
⑻ 不得与其他货物混装;易燃、易爆物品的装载量不得超过货车载重量的2/3,堆放高度不得高于车厢栏板。
⑼ 两台以上车辆跟踪运输时,两车最小间距为50m,行驶中不得紧急制动、严禁超车。
⑽ 中途停车应选择安全地点,停车或未卸完货物前,驾驶员和押运员不得离车。
33位用户关注
36位用户关注
38位用户关注
39位用户关注
70位用户关注
66位用户关注
76位用户关注
97位用户关注
26位用户关注
81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