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操作规程
栏目

二氧化碳灭火器操作规程注意事项(6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二氧化碳灭火器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二氧化碳灭火器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篇1

1. 维修前务必先释放剩余的二氧化碳,防止意外喷射。

2. 操作时应戴好防护手套和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冷凝的二氧化碳。

3. 不得在封闭空间进行维修,以防窒息风险。

4. 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员不得自行维修,应由授权的维修人员操作。

5. 维修后,应重新进行压力测试和泄漏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6. 废弃部件应按照环保规定妥善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7. 保持灭火器存放处干燥通风,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设备性能。

以上规程需严格执行,以确保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正常运行,提高火灾应对能力,保护人员和设施的安全。在日常工作中,每一位员工都应积极参与到设备的维护工作中,共同构建安全的工作环境。

篇2

1. 维修工作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操作不当引发安全事故。

2. 检查过程中如发现重大问题,应立即停用该灭火器,并联系专业维修机构处理。

3. 不得擅自调整压力表,以免破坏内部密封,影响性能。

4. 清理灭火器时,避免使用腐蚀性清洁剂,防止损伤设备。

5. 保持灭火器存放环境干燥通风,避免潮湿导致锈蚀。

6. 维修后需做好记录,包括检查日期、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以便追踪设备状态。

7. 对于过期或无法修复的灭火器,应及时报废并更换新设备。

8. 所有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灭火器的使用和维护知识。

以上是二氧化碳灭火器维修的基本操作规程,执行时务必谨慎细致,确保每一环节的准确无误,以保障消防设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篇3

1. 确认火源:在接近火源前,务必确认火势大小和蔓延情况,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2. 拔掉保险销:一手握住灭火器把手,另一手拉出保险销,确保灭火器处于待发射状态。

3. 对准火源根部:保持灭火器与火源约1.5-3米的距离,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4. 压下把手:保持稳定姿势,用力压下把手,使二氧化碳气体喷出,形成隔离火源的气雾。

5. 连续喷射:持续按压把手,直到火源完全熄灭,不要提前松开。

6. 注意安全距离:二氧化碳释放时会产生低温,避免接触皮肤,防止冻伤。

7. 灭火后观察:火源熄灭后,应持续观察,防止复燃。

8. 存储与维护:定期检查灭火器的压力表,确保其在绿色区域内。存放时避免高温、潮湿环境,保持清洁干燥。

在实际操作中,每位员工都应接受专业的消防培训,了解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特性和使用方法,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安全无小事,预防为主,让我们共同维护工作场所的消防安全。

篇4

1. 个人防护:使用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2. 安全距离:保持与火源的安全距离,防止被火焰或热气灼伤。

3. 避免窒息:二氧化碳无色无味,大量释放可能导致缺氧,人员需迅速撤离现场。

4. 防止爆炸:对于电器或油类火源,务必在电源切断后再进行灭火,以防触电或爆炸。

5. 存储环境:存放灭火器的地方应干燥、通风,避免高温、阳光直射。

6. 定期检查:定期对灭火器进行维护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7. 培训教育:所有可能接触到灭火器的人员都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正确使用方法。

请注意,二氧化碳灭火器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火灾,如涉及金属燃烧的火灾,应使用专门的灭火器。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优先拨打消防报警电话寻求专业帮助。

篇5

1. 确认火源:在接近火源前,务必确认火势大小和火源类型。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灭a类(固体物质)、b类(液体)和e类(带电设备)火灾,但不适用于金属火或化学反应火。

2. 检查设备:使用前,检查灭火器的压力表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表明压力正常;喷嘴、阀门等部位无损坏。

3. 安全距离:保持至少3-4米的安全距离,避免被火焰卷入或热气烫伤。

4. 拔掉保险销:一手握住喷嘴,另一手抓住提手,快速拔掉保险销。

5. 压下阀门:保持稳定站立,将阀门向下压,二氧化碳气体将通过喷嘴喷出。

6. 对准火源:喷嘴应瞄准火源底部,以切断氧气供应,达到灭火效果。注意保持持续喷射,直到火势完全熄灭。

7. 快速撤离:火势控制后,立即撤离现场,避免复燃。

8. 紧急撤离:如火势过大,无法控制,应立即撤离并拨打火警电话。

9. 后续处理:灭火后,及时上报并记录,由专业人员检查灭火器是否需要重新充装。

10. 培训与演练:定期进行二氧化碳灭火器操作培训和模拟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准确地使用。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如灭火器泄漏、阀门难以开启等,此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给相关维护部门。保持冷静,遵守消防规定,是成功灭火的关键。

请注意,尽管二氧化碳灭火器无毒,但在密闭空间使用时,高浓度二氧化碳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因此应尽量避免在封闭环境中使用。

遵循这些规程,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突发火灾,保护自身安全,同时减少火灾对环境和财产的影响。

篇6

1. 检查状态:使用前,检查灭火器的压力表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安全距离:面对火源时,保持至少3米的安全距离,避免火焰喷射到自己。

3. 拔销操作:快速拔掉保险销,保持冷静,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稳住灭火器底部。

4. 喷射姿势:站立或稍倾斜,对准火源根部,保持稳定,按下阀门开始喷射。

5. 连续喷射:二氧化碳灭火器一旦开启,应持续喷射直到火源完全熄灭,不可间断。

6. 防窒息:由于二氧化碳会消耗氧气,使用时注意自身呼吸,避免窒息。

7. 紧急撤离:如果火势无法控制,立即撤离并拨打消防电话报警。

8. 事后处理:灭火后,及时将灭火器归位,并报告给相关部门进行检查和重新充装。

9. 培训与演练:定期进行灭火器使用培训和模拟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正确操作。

10. 存储位置:存放地点应干燥、阴凉,远离火源和高温物体,易于取用。

请注意,二氧化碳灭火器虽有效,但并非万能。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火灾,如化学反应火灾,可能需要其他类型的灭火器。因此,了解不同类型的灭火器及其适用范围至关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如灭火器未开启或喷射不足,这可能是因为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此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寻找替代灭火手段,并报告设备问题。

正确理解和执行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安全操作规程,是保障个人安全和有效灭火的关键。请务必按照规程操作,切勿草率行事。

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二氧化碳具有较高的密度,约为空气的1.5倍。在常压下,液态的二氧化碳会立即汽化,一般1kg的液态二氧化碳可产生约0.5立方米的气体。因而,灭火时,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排除空气而包围在燃烧物体的表面或分布于较密闭的空间中,降低可燃物周围或防护空间内的氧浓度,产生窒息作用而灭火。另外,二氧化碳从储存容器中喷出时,会由液体迅速汽化成气体,而从周围吸引部分热量,起到冷却的作用。

安全操作规程:

1.使用前先把灭火器上下干颠倒几次,使筒内二氧化碳液体松动气化,在距燃烧物5m左右,先撕掉小铅块,拔出保险销,操作者站在火焰上风有效距离2——3米外。

2.一只手握住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另一只手用力按下压把,二氧化碳气体即从喷嘴喷射出。同时适当摆喷嘴,使气体横扫整个火焰根部,并逐渐向前推移。灭火器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能横卧或颠倒使用。

3.如遇多处明火,可移动位置点射着火点,直至火焰点完全熄灭,不留明火为止,防止复燃。

4.火灭后,抬起灭火器压把,即停止喷射。

《二氧化碳灭火器操作规程注意事项(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