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操作规程
栏目

测定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30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测定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

测定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

篇1

本规程旨在规范测定仪的操作流程,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和测量误差。通过遵循这一规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为研究、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良好的设备维护也有利于延长测定仪的使用寿命,节约资源。

篇2

本规程旨在规范测定工的工作行为,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护员工健康,维护实验室环境,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篇3

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的主要目的是精确测定固体颗粒的比表面积,这在新材料研发、产品质量控制以及工艺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了解材料的比表面积,可以评估其吸附性能、反应活性、颗粒大小分布等关键性质,从而指导生产过程,提高产品性能。

篇4

石油产品的凝点是衡量其低温流动性的关键指标,对于石油的储存、运输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使用石油产品凝点测定仪,可以准确评估石油在寒冷环境下的性能,确保其在低温条件下的正常运行,预防因凝固导致的设备故障或安全事故。此外,测定结果也是石油产品质量控制和贸易结算的重要依据。

篇5

使用恒温数显沥青延测定仪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动性和塑性,这对于道路建设和维护至关重要。通过这项测试,工程师可以了解沥青的温度敏感性,预测其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表现,从而选择合适的沥青类型,保证路面的质量和寿命。此外,该测定仪的数据也为沥青配方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篇6

本规程旨在规范石油产品闪点燃点测定仪的使用,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安全事故,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对石油产品的闪点燃点测定,可以评估其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潜在危险性,为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预防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篇7

本规程旨在规范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的操作流程,防止因误操作导致的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同时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提升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

篇8

本规程旨在规范捻度测定机的操作流程,防止因不当操作导致的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同时培养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篇9

该仪器的运用旨在实时监测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为施工人员提供准确的数据,以便于判断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控制混凝土浇筑、养护等工艺,确保工程质量。通过贯入阻力值的变化,可以评估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对于优化施工进度、节约资源和提高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篇10

通过使用该测定仪,我们能够准确评估水泥的稠度,确保混凝土的可施工性,防止因水泥过稠导致的施工困难。测定凝结时间有助于预测混凝土的硬化速度,对工程进度和结构安全至关重要。这项测试对于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科研实验和工程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篇11

该仪器的运用旨在精确测定粉末材料的比表面积,这对于科研、生产制造以及质量控制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比表面积的准确测量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物理性质,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以及为新材料的研发提供关键数据。

篇12

苯胺点测定仪的使用旨在确保石油产品质量的准确评估,通过对样品中轻质烃类的测定,可以判断其蒸发性能,对于炼油工艺调整、产品质量控制及运输储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规范的操作规程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防止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

篇13

使用凝结时间测定仪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1. 确保混凝土等建材的质量,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

2. 为施工团队提供准确的时间参考,以决定何时进行下一步工序。

3. 通过对不同配方的测试,研究和开发新型建筑材料。

通过精确测定凝结时间,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因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成本,从而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篇14

混凝土含气量的准确测定对于工程质量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含气量都可能导致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受到影响。通过使用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我们可以确保混凝土混合物的品质,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持久性。此外,该测定结果还能帮助调整混凝土配方,优化施工工艺,从而提高整体工程效率。

篇15

沥青混合料稳定度测定仪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沥青混合料在受荷载时的抗变形能力,这对于预测路面的耐久性和抗车辙性能至关重要。通过该仪器,我们可以:

1. 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预防因混合料不稳定导致的早期损坏。

2. 优化沥青混合料配方,提高路面使用寿命。

3. 提供科学依据,指导道路设计和施工,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篇16

勃式比表面积测定仪的操作规程旨在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同时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通过规范的操作,可以减少误差,提高测试结果的可信度,为科研和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此外,严格的规程也有助于防止设备损坏,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篇17

稳定度测定仪的操作旨在评估各类物质(如药物、化学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以确保产品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精确测定,企业可以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潜在的经济损失,并符合相关法规要求,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篇18

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的操作旨在确保道路、机场和其他交通设施的表面具有适宜的摩擦系数,以提高行车和行人安全。通过定期检测和评估,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打滑、失控的危险区域,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该设备还可用于新材料的性能测试,为道路建设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篇19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水泥浆体在一定水胶比下的流动性能,这对于理解和控制混凝土的工作性至关重要。通过测定流动度,工程师们可以预测混凝土的可浇筑性、密实性和均匀性,从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确保建筑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

篇20

混凝土含气量的准确测量对于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含气量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本规程旨在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从而优化混凝土配比,提升工程项目的质量。

三、操作步骤

1. 设备检查:确认测定仪无损坏,压力表指针归零,容器完好无泄漏。

2. 容器装样: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样品填入容器,注意不要产生气泡,填充至距顶部约10-20mm。

3. 容器密封:安装好容器盖,用扳手紧固,确保密封良好。

4. 平衡调整:将测定仪放置在水平表面上,使用水平仪校正,确保设备稳定。

5. 充气加压:连接气源,缓慢打开阀门,观察压力表,直至压力达到0.1mpa后关闭阀门。

6. 读取初始值:记录此时的压力表读数,作为初始含气量。

7. 放气释放:缓慢打开阀门放气,观察混凝土表面的气泡释放情况。

8. 最终读数:当无气泡释放,压力表读数稳定后,记录最终压力值。

9. 数据计算:根据测定仪的校准证书,将压力值转化为含气量百分比。

10. 清理设备:关闭气源,清理容器,为下一次测量做好准备。

篇21

表面积测定仪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材料的比表面积,这对于理解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反应活性以及优化工艺参数至关重要。通过精确测量,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可以:

1. 研究新材料的性能:表面积与材料的吸附性能直接相关,对于新材料的研发有重要指导作用。

2. 提升产品质量:在工业生产中,如催化剂、吸附剂等,优化表面积有助于提高产品效率。

3. 环境监测: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吸附行为,为环保治理提供依据。

篇22

本规程旨在确保使用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进行微量测量时的安全性,提高测量精度,防止误读和数据失真。通过规范操作,可以有效监控水质状况,对于环境保护、水体治理及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篇23

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常量安全操作规程旨在确保在实验室或现场环境中准确、可靠地测量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以评估水质状况,监测水处理效果,保护水生态环境,保障公众健康。遵循这套规程,可以减少误差,提高数据的科学性,同时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篇24

焦炭机械强度测定转鼓的使用,旨在精确评估焦炭在冶炼过程中的抗破碎能力,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焦炭机械强度的测定,企业能够优化生产参数,提高炼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产品质量,同时也为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篇25

该操作规程旨在确保用户正确、安全地使用沥青含水率测定仪,准确测定沥青混合料的含水率,这对于评估道路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至关重要。通过精确控制加热和测量过程,可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从而为道路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工程质量。

篇26

本规程旨在通过准确测定水泥的稠度和凝结时间,评估其性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这有助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和施工效率,同时也是水泥生产企业和质检机构进行质量检验的重要依据。

篇27

比表面积测定对于许多领域至关重要,包括但不限于:

1. 化学工业:优化催化剂设计,提高化学反应效率。

2. 材料科学:研究新材料性能,如吸附、扩散和反应性。

3. 环境科学:评估污染物吸附和环境影响。

4. 药物开发:控制药物的溶解和释放速率。

通过比表面积测定,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材料的微观结构,为产品研发和工艺改进提供重要依据。

篇28

本规程旨在确保现场操作人员在进行酸、水和贵金属的取样及测定过程中,遵守安全标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维护实验室环境和人员健康,同时保障贵金属资源的有效利用。

1. 酸类样品取样:确保酸的纯度和浓度得到准确测定,为后续实验提供可靠数据。

2. 水体样品取样:反映水质状况,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3. 贵金属样品取样:精确评估贵金属含量,保障交易公平和资源回收。

4. 样品测定:通过科学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因数据不准确导致的损失。

篇29

使用全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材料表面性质的详细数据,这对于研发新材料、改进工艺和优化产品性能至关重要。这些数据可用于:

1. 材料性能评估:比表面积直接影响材料的反应活性、吸附能力等。

2. 工艺控制: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一致性。

3. 科学研究:为新材料开发提供基础数据,推动科技进步。

篇30

cod测定仪用于环境监测,准确测量水体中有机物的氧化程度,反映水体污染状况。此规程旨在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使用化学耗氧量cod测定仪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本方法适用于兰州联华5b-3c型化学耗氧量(cod)测定仪的操作;操作前仔细阅读仪器操作说明书。

将仪器放置在一个稳定,水平,避免阳光直射的平面上;

连接电源并打开速测仪电源开关,仪器进入初始界面进行初始化;初始化完成后,仪器自动进入测量状态,称为测量界面,在测量界面状态下仪器预热十分钟左右方可使用。

仪器通电启动时,上盖必须处于关闭状态;

在初始界面或其他设置界面下,按测量键即可回到测量界面。这是仪器测定时的主界面。

用定量器加d试剂和e试剂时,必须垂直加入到反应管内使水样和试剂混合。

反应管清洗干净并烘干后置于冷却架上待用,提前打开消解仪升温至165℃。消解时应盖上防喷罩,防止试样液体喷出。

在摇匀反应管内的水样和试剂的混合液时,以及预处理结束进行比色时,要戴上橡胶手套小心操作,以免浓硫酸撒在仪器的比色槽内和操作人员身上。比色皿外壁用试镜纸擦干净,目测比色皿的透光面绝对不能有任何污渍或水痕,否则将影响实验结果。

如果反应溶液呈草绿色或者蓝色,说明污水中的cod浓度过高,应该适当稀释或者减少取样量;只有反应溶液的颜色呈橘红色时,才可以不用稀释,直接测定。

《测定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3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