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操作规程
栏目

空气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事项(30篇)

更新时间:2025-01-08

空气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空气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篇1

1. 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操作压缩机,必须熟知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安全规定。

2. 在运行期间,严禁接触运动部件,防止触电或机械伤害。

3. 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听力保护器和安全眼镜,以防噪音和飞溅物。

4. 定期检查电气线路,确保无裸露和破损,避免触电风险。

5. 工作区域内保持清洁,避免油脂和杂物引发滑倒或火灾。

6. 不得超压运行,遵循制造商设定的工作压力范围,过高的压力可能导致设备爆炸。

7. 保持通风良好,避免压缩空气中油气积聚,防止爆炸危险。

8. 停机后,等待压力完全释放才能进行维修工作,以免发生意外。

以上规程的实施需要每位操作者的严格遵守,通过规范操作,我们能够确保安全、高效地使用内燃机空气压缩机,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篇2

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流程。

2. 遵守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安全帽、护目镜和听力保护装置。

3. 不得在设备运行时进行未经授权的调整或维修。

4. 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程序,确保人身安全。

5. 维护保养时务必断电,以防触电或设备意外启动。

6.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引发安全事故。

以上规程旨在提供基本指导,具体操作还需结合设备手册和现场条件,灵活应对。务必牢记,安全永远是首位,任何操作都不可忽视可能的风险。

篇3

1.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培训,了解设备操作和安全知识,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操作。

2. 检查时务必关闭电源,防止触电风险。使用专用工具进行维护,避免因工具不当引发事故。

3. 确保空气压缩机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运行,避免高温和积尘,防止爆炸和火灾危险。

4. 运行中注意观察仪表读数,如压力表、温度表等,一旦超过安全范围,应立即采取措施。

5. 不得在设备运行时进行维修,避免因机器运动部件造成的伤害。

6. 定期检查排放系统,防止压力积聚,确保排放阀正常工作。

7. 存储压缩空气罐时,应远离火源和热源,遵循当地的安全存储规定。

8. 应急设备如灭火器应保持在易取位置,并确保其有效。

以上规程的执行需要每位操作人员的严格遵守,任何疏忽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我们鼓励员工积极提出改进建议,共同创建一个安全、高效的生产环境。

篇4

1. 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了解设备性能和操作方法。

2. 在压缩机运行期间,禁止进行任何可能引发危险的维修工作。

3. 遵守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护目镜、耳塞等,防止噪声和飞溅物伤害。

4. 遇到异常情况,如剧烈振动、异响或异味,应立即停机并报告。

5. 不得擅自调整设备参数,以免影响设备性能和安全。

6.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以上规程旨在提供基本指导,具体操作应结合设备说明书及现场实际情况,遵守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规定。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警惕,以确保安全高效地使用往复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篇5

1. 操作前检查:

- 检查电源线无破损,插头接触良好。

- 确认空气压缩机油位在正常范围内,必要时添加润滑油。

- 检查各连接部位无松动,管路无泄漏。

2. 启动与运行:

- 接通电源后,等待1-2分钟,让电机预热。

- 按照制造商的指示启动设备,避免空载运行时间过长。

- 运行中密切关注压力表,保持工作压力在设定范围内。

3. 使用中注意事项

- 不得超负荷使用,避免长时间连续运转。

- 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噪音或振动,应立即停机检查。

- 定期排放储气罐内的冷凝水,防止锈蚀。

4. 停机与维护:

- 关闭电源,待设备完全停止后再进行其他操作。

- 定期清洁设备,清除尘埃和污物。

- 按照制造商建议的周期进行保养,更换磨损部件。

5. 安全措施:

- 操作者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听力保护、安全眼镜和防滑鞋。

- 设备周围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堆积引发安全事故。

- 确保空气压缩机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防止过热。

6. 应急处理:

- 如发生漏电、火灾等紧急情况,立即切断电源,使用灭火器灭火,并及时报警。

- 如发现人员受伤,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联系医疗救援。

请每位操作者严格遵守上述规程,将安全放在首位,确保电动式空气压缩机的正常、安全运行。任何违反规程的行为都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篇6

1. 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方法,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操作。

2. 在运行过程中,严禁接触运动部件,防止发生意外伤害。

3. 遵守“先断电,后维修”的原则,设备检修时务必切断电源。

4. 空气压缩机运行时,附近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以防发生火灾。

5. 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即按下急停开关,并及时上报处理。

6. 维护保养时,务必使用专用工具,并确保设备处于稳定状态,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

以上规定需严格执行,每位员工都应认识到遵守规程的重要性,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工作环境。

篇7

1. 不得擅自调整设备参数,以免影响设备性能。

2. 在未完全熟悉操作流程前,应在有经验的同事指导下进行操作。

3. 遵守“先停机后操作”的原则,避免带电作业。

4. 定期进行设备保养,确保其良好运行状态。

5. 保持工作环境整洁,避免杂物干扰操作。

6. 紧急情况下,应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并及时报告。

本规程旨在提供基本操作指导,具体操作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对,确保安全第一,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篇8

1. 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员不得操作空气压缩机。

2. 使用时应穿着适当的防护装备,如耳塞、防护眼镜和安全鞋。

3. 避免在易燃易爆环境中操作,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4. 发现异常声音或过热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不得强行运转。

5. 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6. 不得擅自调整设备设定值,以免影响设备性能和安全性。

7.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杂物阻碍操作。

8. 存储润滑油时要远离火源,避免油脂污染环境。

9. 空气压缩机运行时,附近禁止站人,以防意外发生。

以上规程需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共同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设备安全。任何违反规程的行为都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篇9

1. 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并熟悉设备操作,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操作。

2. 工作期间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耳塞、护目镜等。

3. 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禁止在设备运行时进行调整或清洁。

4. 发现设备异常,立即报告,不可强行继续使用。

5. 储气罐内压力未完全释放前,不得打开罐体或进行任何维修工作。

6. 维修时务必切断电源,防止电击或设备意外启动。

以上规程旨在提供基本的安全操作指南,具体操作还需结合设备手册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每位操作者都应以谨慎负责的态度执行,确保安全第一。

篇10

1. 只有经过培训的人员才能操作和维护空气压缩机。

2. 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装备,如护目镜、耳塞等。

3. 不得在压缩机运行时进行维修,以免发生危险。

4. 保持设备清洁,定期进行专业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5. 若发现异常情况,如漏气、过热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

6. 遵守所有制造商的建议和警告,不得擅自更改设备设置。

这些规则和规程是确保空气压缩机安全运行的基础,每位员工都应严格遵守,共同维护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实现企业目标。

篇11

1. 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了解设备性能及操作方法,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操作。

2. 工作期间应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如听力保护器、防护眼镜等。

3.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禁止触摸运动部件,避免触电或机械伤害。

4. 遵守“先停机,后处理”的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要冒险操作。

5. 记录运行数据,定期分析,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预防故障发生。

本规程的实施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遵守和执行,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确保螺杆空气压缩机的高效、安全运行,为生产活动提供可靠的保障。

篇12

1. 操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操作。

2. 使用过程中,严禁超压运行,以防设备过热或爆炸。

3.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油脂、尘埃等物质进入压缩机,影响其性能。

4. 在设备运行时,不要触摸运动部件,以免发生意外。

5. 定期检查冷却系统,确保冷却水供应充足,防止过热。

6. 压缩机运行时,如听到异常噪音或闻到异味,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报告维修。

7. 换油和更换零件时,务必关闭电源,并使用专用工具,以防触电或损伤部件。

8. 不得将压缩空气直接对人,避免气流冲击造成伤害。

9. 维护保养时,必须等待设备完全冷却后再进行。

10. 保持压力表准确无误,定期校验,确保读数可靠。

以上规程需严格遵守,任何违反规程的操作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每位员工都有责任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共同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篇13

1. 不要在压缩机运行时进行维修或调整,以免发生意外。

2.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杂物绊倒或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3. 注意噪音水平,长期高噪音环境下工作可能导致听力损伤。

4. 气体泄漏时,避免直接接触,防止冻伤或爆炸风险。

5. 存储压缩空气设备时,确保其处于干燥、无腐蚀性物质的环境中。

6. 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感到不适,应立即离开现场并寻求医疗帮助。

7. 遵守公司的具体规定和额外的安全措施,因为某些情况下可能有特定的要求。

以上规则和规程旨在提供基本指导,具体操作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和设备手册进行。务必理解和执行这些规定,以确保安全高效地使用空气压缩机。

篇14

1. 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动空气压缩机。

2. 在压缩机运行过程中,严禁触碰运动部件,以防受伤。

3. 定期进行设备保养,确保其性能良好。

4. 紧急情况下,优先保障人身安全,遵循“先人后物”的原则。

5. 遵守企业内部的安全规章制度,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

以上规程需严格执行,任何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请每位操作人员务必熟知并遵循,共同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篇15

1. 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设备性能和操作流程,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操作。

2. 空气压缩机周围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杂物引发事故。

3. 检查设备时务必关闭电源,防止触电。

4. 运行过程中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并报告,切勿强行操作。

5. 定期检查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装置,确保其有效性。

6. 确保冷却系统畅通,防止过热引发火灾。

7. 润滑油应及时补充,但不可过量,以免影响设备性能。

8. 在维修或保养时,应悬挂警示牌,防止他人误操作。

9. 储气罐应定期进行压力试验,确保其安全性。

10. 遵守环保规定,排放的气体应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以上操作规程需全体员工严格遵守,任何违反规程的行为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管理层应定期对规程进行审查和更新,以适应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变化。通过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我们可以共同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篇16

1. 不得在空气压缩机附近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以防发生危险。

2. 操作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护目镜、听力保护器和防尘口罩。

3. 遇到设备故障,切勿自行拆修,应由专业技术人员处理。

4. 确保通风良好,避免因压缩空气排放产生的热量积聚。

5. 存储压缩空气的储气罐应定期进行水份排放,防止水分腐蚀内部。

6. 注意检查空气压缩机油位,保持油量适中,避免因润滑不足导致的过度磨损。

以上规则和规程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管理层应定期组织培训,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将安全文化融入日常工作中。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规则的执行,形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保证生产效率时,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安全、可靠。

篇17

1. 操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了解设备性能和操作方法。

2. 不得在压缩机运行时进行维修,以防发生意外。

3. 紧急情况下,应优先使用紧急停机按钮。

4. 遵守个人防护装备规定,如佩戴护目镜、耳塞等。

5. 定期检查电气线路,防止老化引发火灾。

6. 储气罐附近禁止堆放易燃物品,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7. 不得私自调整设备参数,以免影响设备性能和安全。

以上规则旨在确保空气压缩机的安全运行,但每个工作场所可能有所不同,操作人员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必要时咨询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是每一位员工的责任,也是保障生产安全的基础。

篇18

1. 操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了解设备性能和操作流程,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操作。

2. 操作时务必佩戴防护装备,如护目镜、耳塞、安全鞋等。

3. 在设备运行中,禁止触摸旋转部件和高温部分,防止烫伤或机械伤害。

4. 保持压缩机周围通风良好,避免积聚有害气体。

5. 定期清理压缩机内部和周围尘埃,防止堵塞或火灾风险。

6. 不得超压、超负荷运行,遵循设备的最大允许工作条件。

7. 紧急停机后,必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重新启动。

8. 维修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断电并挂警示牌,确保安全。

9. 记录设备运行数据,以便分析设备状况,提前预防潜在问题。

以上规程的实施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遵守和监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的安全、高效运行,为公司的生产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篇19

1. 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空气压缩机。

2. 不要在压缩机运行时进行任何维修工作,以免发生意外。

3. 遵守所有制造商提供的操作指南,若遇到未在本规程中列出的问题,应及时咨询专业人士。

4. 注意设备的警告标签和指示牌,理解并遵守其提示内容。

5. 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吸入压缩空气可能导致的危险。

请每位操作员都认真阅读并理解本规程,将其作为日常工作的指导,确保安全、高效地使用小型空气压缩机。

篇20

1. 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操作空气压缩机,以防误操作。

2. 操作时佩戴防护装备,如护目镜、听力保护器等,以防飞溅物和噪音伤害。

3. 不得在设备运行时进行维修或调整,以免发生意外。

4. 发现异常声音、过热、压力异常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

5. 存储和使用压缩空气时,避免对人造成冲击或窒息风险。

6.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油脂、杂物等引发安全事故。

7. 定期检查电气线路,防止短路或接地不良引起火灾。

8. 确保空气压缩机周围通风良好,避免热量积聚。

9. 遵守企业内部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确保整体作业环境的安全。

10. 记录每次操作和维护情况,便于追踪设备状态和故障历史。

以上操作规程旨在提供一个基本的操作框架,具体操作时还需结合现场条件和设备型号进行适当调整。每位员工都应认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将规程内化为日常行为,共同维护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

篇21

1. 不得擅自修改或拆除压缩机的安全装置。

2. 操作人员需接受培训并熟悉设备操作,未经许可不得让未受训人员操作。

3. 在任何情况下,如果发现异常噪音、异味或漏气,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

4. 维护和保养工作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不得自行拆解压缩机部件。

5. 遵守工作场所的清洁和整洁,避免杂物堆积引发事故。

6. 确保备用设备和安全设施处于良好状态,以防万一。

请注意,以上规程仅为一般指导,具体操作应参照压缩机制造商提供的详细操作手册,确保符合当地的法规和标准。任何疏忽或违反规程的行为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篇22

1. 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员不得操作设备。

2. 在运行过程中,严禁触碰运动部件,以防受伤。

3. 遵守环保法规,妥善处理废弃的润滑油和其他废弃物。

4. 定期检查安全阀,保证其灵敏可靠。

5.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防止滑倒或绊倒事故。

6. 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查明原因后再行启动。

本规程的执行需要每位操作人员的严格遵守,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实现空气压缩机的安全、高效运行,为企业的生产活动提供坚实的保障。

篇23

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设备性能及操作方法。

2. 遵守“先断电,后操作”的原则,以防触电。

3. 不得擅自调整压力设置,以免超出设备承受范围。

4. 在设备运行期间,禁止接触运动部件,防止机械伤害。

5.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不得带病运行。

6. 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防止过热引发火灾。

7. 储气罐应定期进行压力容器检验,确保其安全性。

请所有相关人员严格遵守以上规程,以确保个人安全和生产顺利进行。任何违反规程的行为都将受到相应处罚。

篇24

1. 设备检查:

- 在启动前,需确认空气压缩机各部件完整无损,润滑油位正常,冷却系统无泄漏。

- 检查进气阀、排气阀是否灵活,管道连接牢固无松动。

2. 启动与运行:

- 按照制造商的说明,正确接通电源,遵循启动顺序,不得强行启动。

- 运行过程中,密切关注仪表读数,确保压力、温度在允许范围内。

3. 停止与维护:

- 停机时,应先卸载,待设备完全停止后关闭电源。

- 定期进行清洁、润滑和保养,确保设备良好运行状态。

4. 应急处理:

- 如遇异常声音或过热情况,立即停机检查,禁止盲目操作。

- 发现漏气、漏水等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5. 安全防护措施:

- 操作人员应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耳塞、护目镜等。

- 确保周围环境整洁,无易燃易爆物品,防止火灾发生。

- 不得在设备运行时进行维修,避免触电或机械伤害。

请注意,操作时务必遵守操作规程,切勿因图快省事而忽视安全。在遇到不确定情况时,应立即联系专业人员处理,不可擅自决定。定期进行操作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以确保生产安全。

篇25

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设备性能和操作流程。

2. 不得在设备运行时进行任何维修工作,以防触电或机械伤害。

3. 遵守安全规定,如佩戴防护眼镜和听力保护设备,避免噪音和飞溅物伤害。

4. 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并报告,不得强行运行。

5. 维护保养时,务必切断电源,防止意外启动。

6. 保持设备的良好接地,防止静电积累引发火灾。

7. 注意设备的运行声音和振动,异常时应及时排查。

以上规程需严格执行,任何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都将被严肃处理。请每位员工珍视自身安全,共同维护生产环境的安全和谐。

篇26

1. 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操作空气压缩机,确保所有操作人员都熟悉设备操作和安全规定。

2. 在设备运行期间,禁止进行任何可能引起危险的活动,如清扫、润滑或调整部件。

3. 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耳塞、护目镜和防尘口罩,以防止噪音、飞溅物和尘埃的危害。

4. 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机并报告给主管,不要尝试自行修理。

5.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所有安全装置(如压力释放阀、安全阀)功能正常。

6. 在设备周围保持整洁的工作环境,避免滑倒和绊倒的风险。

7. 记录每次操作和维护的情况,以便追踪设备状态和预测潜在问题。

以上规程旨在为日常操作提供指导,但具体操作应根据设备型号和现场条件进行调整。请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遵循最佳实践,以确保空气压缩机的安全、高效运行。

篇27

1. 唯一授权的人员才能操作和维护空气压缩机,未经培训的员工不得擅自接触。

2. 在运行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并及时报告。

3. 维护时,务必断电并挂上“正在维修”警示牌,防止他人误操作。

4. 不得在压缩机运行时进行润滑或调整工作,以免发生危险。

5. 保持设备清洁干燥,避免湿气和腐蚀物质影响设备性能。

请注意,以上规则和规程是基本操作指南,具体操作还需参照设备制造商的使用手册和现场实际情况。操作人员应始终保持警惕,遵循最佳实践,确保安全第一。

篇28

1. 操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方法,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操作。

2. 空气压缩机周围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油脂、灰尘积累引发安全事故。

3. 在运行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响声、异味或压力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必要时联系专业技术人员处理。

4. 定期检查电气线路,确保绝缘良好,防止电击事故。

5. 空气压缩机在高温环境下运行时,需加强冷却,避免过热引发火灾。

6. 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必要的劳保用品,如防噪声耳塞、安全眼镜等。

7. 储气罐应定期检验,确保其安全性,防止因容器缺陷引发的爆炸风险。

8. 遵守“先开后停”的原则,切勿在设备运行中随意调整阀门或开关,以防压力突然变化导致事故。

以上规程应严格执行,任何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都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请每位员工都认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共同维护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篇29

1. 只有经过培训的合格人员才能操作和维护压缩机。

2. 遵守个人防护装备要求,如佩戴耳塞、安全眼镜和工作鞋。

3. 不得在压缩机运行时打开检查孔或拆卸任何部件。

4.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更新操作知识。

5. 遇到紧急情况,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并通知相关人员。

6. 注意电气安全,避免接触湿手或潮湿环境下的电源。

7. 保持压缩机房的清洁和整洁,防止油脂滑倒事故。

8. 对于任何未在手册中列出的问题,应咨询制造商或专业技术人员。

这些规程的执行需要每位操作者的严谨态度和团队协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的安全、高效运行,为企业创造更稳定、更安全的工作环境。

篇30

1. 操作时穿着合适的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听力保护器和防滑鞋。

2. 不要在压缩机运行时进行维修或调整,应在设备完全停止并断电后进行。

3. 遵守压力容器法规,不超压运行,定期进行压力容器检验。

4. 确保压缩机周围无易燃物品,避免火花引起火灾。

5. 存储和使用压缩空气时,要注意防止气压冲击造成的伤害。

6. 压缩机排气口不得对人,以防高压气流造成人身伤害。

7. 维护过程中,如需更换部件,应使用原厂配件,以保证设备性能和安全性。

以上规则和规程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管理层应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对违规行为进行纠正,通过持续改进,确保空气压缩机的安全运行。

固定的空气压缩机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4

第四篇压缩机的操作和维护

履行和遵守本篇的要求是有压缩空气系统的工厂和操作人员的责任。

22 操作

22.1工厂应选派具有一定资格的人作为压缩机的安全管理人员,对压缩机的正确操作和维护负责。

22.2管理人员应保证操作人员得到有关安全预防措施方面的教育,以防止发生事故和人身伤害。

22.3压缩机应由指定的受过训练的人员操作。

22.4操作人员应定期温习压缩机的开车、停车和应急停车等操作程序。

22.5应以使用说明书或图表的形式提供清楚的操作指南。

22.6应使用制造厂推荐或同意采用的润滑油品或种类。

22.7应避免压缩机因气缸过分冷却导致气缸内部腐蚀,因为铁锈对压力测产生积炭起著催化剂的作用,对于水冷压缩机建议使用温水№门。

22. 8输入功率大于100kw的压缩机,应保存其油耗及所有主要项目有测试、检查、修理以及压力试 验情况等的记录。

22.8.1缺油是压缩机发生事故的常见原因,压缩机发生故前常出现油耗量增加的现象,因此,定时测定油耗量能帮助操作人员及时发现故。

22.9对于无油压缩机应检测耗油量是否反常,因过量润滑油泄漏而进入空气流中会产生潜在危险。

22.10开车前,应排除空气压缩机和原动机的进气管道及冷凝收集器和气缸中的冷凝液。

22.11压缩机初次开车和改变电力接头或换向装置后,应检查电动机的转向,以保证其按正确方向运转。

22.12用浸润式或油浴式过滤器时,选择的油应不增加著火的危险。应只使用压缩机和空气过滤器的 制造厂推荐或允许使用的油。

22.13应注意避免损坏压力释放装置,同样也应避免由于涂层或尘垢的聚结堵塞,而影响压力释放装置的功能。

22.14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在噪声超过规定值的压缩机房内停留时,应带护耳器。

22. 15应保持喷油回转压缩机冷却系统的内部和外部清洁,以避免循环油或过滤器产生过热现象。

22.15.1根据要,压缩机在多灰尘的大气中运转时,每天或每星期应对冷却器外表面进行一次清洗。

22.15.2压缩机在很高的环境温度下运转时,应注意避免由油形成的油垢而阻碍冷却器中油的内循环。

22.15.3应按期检查超温停车装置。

22.15.4润滑油应按制造厂的规定定期更换。压缩机在更高的环境温度下运转时,建议缩短油的更换期。

22.16输入功率大于200 kw的大型往复式压缩机,建议操作人员测量冷却水温度,排气温度以及曲轴箱内油温。

23 维护

23.1安全管理人员(见第22.1条)至少每年对操作人员是否执行有关压缩机的使用和维护说明的规定以及对带有附属设备和安全装置的压缩机运转是否良好,做一次检查。

23.2维修工作只能由经过适当训练的人员担任。

23.3除运行时可以清洗的过滤器外,所有维修工作应停车进行。

23.4拆卸压缩机中的受压件前,压缩机应与所有压力源隔开,并且把压缩机中的压缩空气完全排入大气。

23.5压缩机装置应尽可能保持清洁、无油、无尘垢。

23.6维修电力驱动的压缩机时,电源开关应处在断开位置,或采用其他能断开电流的措施,如取下熔断器。

23.7应维护所有安全装置,保持其正常功能,安全装置不应发生故,并只能用可提供同样安全的其他装置来替换,应定期检查压力表和温度表的精度,一旦它们的精度超出规定要求,应予以更换。

23.8在定期维修项目内应包括检查压缩机设备的安全装置。

23.9应根据制造厂的建议,定期对全部安全№进行试验,确定功能是否良好。

23.10修理压缩机时,应采取措施以避免由于疏忽而使压缩机起动,应断开起动电源,并在起动装置上挂一指示牌。

23.11往复式压缩机在拆卸或大修前,应避免质量大于15 kg的运动件的翻转或移动,拆卸或检修后,应使压缩机曲轴至少转动一圈,以保证压缩机或其驱动装置内无机械碍。

23.12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使用易燃液体清洗№、过滤器、冷却器的气道、气腔、空气管道以及正常工作条件下与压缩空气接触的其他零件,在用氯化烃类的非易燃液体进行清洗时,应预防开车后排出的有毒蒸气,不应使用四氯化碳作为清洗剂。

23.13对油润滑压缩机,应定期检查排气口至压缩空气温度为80℃处之间的所有管路、容器和配件,任何积炭应有效地去除,检查和清除的次数应使积炭的厚度不超过表1的规定。

表1最大允许积炭层厚度

有效工作压力mpa ≤1 1<3 3<5

最大允许积炭层厚度 mm 3 2 1

23.14则当怀疑轴承或其他内部零件过热,应在停机后经足够冷却时间(至少15min),使得过热部件的温度降到最低自然温度(空气与油蒸气或油雾混合物约275℃)以下,再打开曲轴箱或其他观察盖,以避免曲轴箱发生爆炸。

23.15禁止使用明火察看压缩机或压力容器内部。

23.16当压力释放装置的操作条件改变,使其排放压力超出制造厂推荐使用特定弹簧的压力范围,则应更换弹簧,压力释放劳置伽.应相应地调敕和重作标识。

23.17定期检查爆破片是否有疲劳裂纹、腐蚀或者说其他损坏的迹象.

23.18为避免排气温度增高,应定期检查传热表面(如中间冷却器和水套)及清洗,并应规定清洗的间隔时间。

23.17定期检查爆破片是否有疲劳裂纹、腐蚀或其他损坏的迹象

23.18为避免排气温度增高,应定期检查传热表面(如中间冷却器和水套)及清洗,并应规定清洗的间隔时间

《空气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事项(3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