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排污安全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排污前的检查工作
2. 合理选择排污时间和频率
3. 正确的排污操作步骤
4. 应急处理措施
5. 完成排污后的设备维护
锅炉排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排除积聚在锅炉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物和盐分,以保持水质的清洁,防止结垢和腐蚀,确保锅炉高效、安全运行。这项操作对于延长锅炉寿命、提高热效率、减少能源浪费以及保障人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在进行排污前,务必检查锅炉系统,确认无压力、无热源,关闭所有燃烧器和蒸汽出口,避免热水或蒸汽意外喷出造成伤害。
2. 排污应选择在低负荷运行期间,以减少对锅炉运行的影响。避免在锅炉启动或停机过程中排污,以免影响其稳定状态。
3. 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装备,如耐热手套、护目镜,以防热水溅出或蒸汽烫伤。
4. 排污时需缓慢打开排污阀,待水流出后,再逐渐增大开度,以便于观察水质。一旦发现有异常,应立即关闭阀门。
5. 排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不超过30秒,以免影响锅炉水位。排污过程中应密切监视水位计,防止水位过低导致干烧。
6. 排污结束后,先慢慢关闭排污阀,再迅速关闭一次,以防止水锤现象发生。之后,检查所有阀门是否完全关闭,防止漏水。
7. 排污后的水应及时处理,不可直接排放,以免污染环境。对排污口进行清洁,防止杂质积累。
8. 每次排污后,记录相关数据,包括排污量、水质变化等,为后续的锅炉维护和调整提供参考。
9. 如果在排污过程中遇到困难或不确定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咨询,切勿擅自处理。
10. 定期对排污系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因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
以上就是锅炉排污安全操作规程的基本内容,执行这些规程旨在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也是对操作人员安全的必要保障。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同时注重培训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锅炉排污工作的顺利进行。
1.岗位描述:
锅炉排污分为连续排污及定期排污,排污的目的是从锅内排出一部分含高浓度盐分的锅水,以达到保持锅内水质量和排除锅炉底部的泥渣、水垢等杂质。
2.职责:
2.1操作人员应按照本规程要求操作锅炉排污,使锅内水质达到锅炉安全运行要求。
2.2操作人员和监督人员正确排污保证锅炉蒸汽品质。
2.3监督人员及时制止操作人员的违章行为。
2.4所属车间主任、班组长、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应检查考核操作人员执行本规程的情况。
3.主要危险源辨识控制
序号
设备设施/场所
危险源
可能造成的事故/伤害
可能伤害的主要岗位
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
1
高温管道
热能
高温伤害
操作人员
违章作业、防护不到
2
控制阀门
热能
高温伤害
操作人员
违章作业、防护不到
4.作业活动禁止性要求
4.1作业前安全操作要求
制定工作方案
4.1.1 操作排污人员必须为本岗位人员,且需持证上岗。
4.1.2 现场操作排污人员不得中途离岗,否则必须停止排污操作。
4.1.3 排污控制阀门均完好及无安全隐患,否则不能打开排污。
4.1.4遵守并执行公司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认真操作,做到“四不伤害”。
4.1.5伤害救援物资到场。
4.2作业过程安全操作要求
4.2.1 接到检验人员通知排污时,根据锅炉用汽负荷等实际情况,调节给水阀,使锅炉水位达到排污要求后,才能正常排污。
4.2.2 经常检查排污阀门及管道是否正常,若有异常应及时处理或反馈,并作好记录。
4.2.3 以检验人员联系掌握锅炉炉水含盐量,在保证炉水水质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排污时间以利节能。
4.2.4 随时掌握锅炉负荷变化,以便提前作出反应,更好地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
4.2.5 及时排放含盐量较大的炉,以免锅炉管系结垢,影响传热效果。
4.2.6中途需停止排污时,应先与司炉岗位联系好再停止排污,以免造成锅炉满水事故。
4.2.7在排污过程中若出现汽水冲击或异响时,应减少排污阀门开度或及时停止排污的办法,减少汽水冲击对本体管系的影响。
4.2.8在排污过程中出现异常时,要及时向组长或当班班长反馈。
4.3作业结束安全操作要求
4.3.1 停止排污时先关闭排污阀门,再逐个检查排污阀门及阀门连接法兰是否密封无渗漏,如有渗漏时及时报告处理。
4.3.2排污结束后及时通知司炉人员。
4.3.3按规定做好交接班工作,交接班时,在交接班部中详细记录本班组的排污情况。
5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维护及穿戴要求
个人佩戴好防护面罩和电焊手套等防护用品。
6应急措施
6.1监护人员立即停止排污操作;
6.2第一时间报警;
6.3掌握急救措施,人工呼吸、包扎等。
61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