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操作规程
栏目

铸链炉生产线安全操作规程

更新时间:2024-11-20

铸链炉生产线安全操作规程

有哪些

铸链炉生产线安全操作规程

一、设备操作前的准备

1. 检查铸链炉的电气线路是否完好,确保无裸露或损坏。

2. 确认炉体及周边区域清洁,无杂物堆积。

3. 检查供气系统,包括气体阀门、压力表和管道,确保无泄漏。

4. 核实安全防护设备,如灭火器、紧急切断装置等,处于有效状态。

二、操作流程

1. 启动前,将铸链炉预热至适宜温度,遵循设备手册的指导。

2. 加料时,避免过量,确保炉内空间充足,防止熔融金属溢出。

3. 在操作过程中,持续监控炉内温度,确保在安全范围内。

4. 完成铸造后,待炉温降至安全水平,关闭电源,进行必要的冷却。

三、维护与保养

1. 定期清理炉膛,防止积灰影响炉效。

2. 检查耐火材料是否有破损,及时更换以保证生产安全。

3. 对设备进行周期性检查,包括润滑系统、传动部件等,确保良好运行状态。

四、应急处理

1. 发现异常情况如漏气、超温等,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关闭相关设备并撤离现场。

2. 如遇火灾,使用灭火器扑救,并立即通知消防部门。

目的和意义

本规程旨在确保铸链炉生产线的安全运行,减少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风险,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通过规范的操作和定期的维护,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停机时间,保证产品质量,为公司的稳定生产和经济效益打下坚实基础。

注意事项

1. 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流程,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操作。

2. 工作期间必须穿戴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耐热手套和工作服,以防烫伤或其他伤害。

3. 严禁在设备运行时进行维修或调整,以免发生意外。

4. 始终保持警觉,注意周围环境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并采取措施。

5. 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无误。

6. 不得违反规程,如发现设备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告上级并等待专业人员处理。

请每位员工严格遵守上述规程,共同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铸链炉生产线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1目的

本规程用于指导操作者正确操作和使用设备。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指导本公司铸链炉生产线的操作与安全操作。

3管理内容

3.1 操作规程

3.1.1 保护气氛的操作规程

3.1.1.1 开机前的检查:

3.1.1.1.1 检查各过滤元件是否清洁。

3.1.1.1.2 检查各主要输入阀,输出阀是否关闭。

3.1.1.1.3 检查各部分电源开关处于“关”的位置,定时器处于延时位置。

3.1.1.1.4 检查泵、电机的油位以及裂解装置预热缸的油位。

3.1.1.1.5 检查酒精罐的酒精量(至少四分之一)并检查和排除冷凝排放管道残存的“炭黑”。

3.1.1.1.6 n2净化装置通往大气阀要打开。

3.1.1.2 预先开机

3.1.1.2.1 接通电源控制柜的电源开关。

3.1.1.2.2 接通各部分电源开关制n2装置、净化装置、酒精裂解装置。即把红柄开关从“0”置于“1”的位置,压下“警报消除”。

3.1.1.2.3 打开裂解装置的加热开关,把裂解罐温度升至800℃保温4小时,然后再升到1040℃,并保温6小时。

3.1.1.2.4 打开所有冷却水的进入阀、输出阀,保证畅通。(裂解加热时冷却水应畅通)。

3.1.1.3 开机

3.1.1.3.1 起动螺杆式空压机、冷干机。

3.1.1.3.2 开启o2清除器预热罐的“加热”开关(温度要达230℃)。

3.1.1.3.3 利用储气罐的n2对裂解罐清洗,保持在0.007mpa左右。5-10分钟后,关闭阀门,注意清洗时打开所有排放阀。

3.1.1.3.4 打开酒精进入阀,空气进入阀,压下裂解装置的乙醇泵和空气泵的开关按钮,酒精输入压力达0.1mpa后才放开乙醇泵开关按钮。调整酒精量和空气量。调整时要停5-10分钟再调,打开排风机的起动开关,压下指示灯熄灭按钮。

3.1.1.3.5 开启真空泵,空转20分钟。

3.1.1.3.6 注意察看使减压阀处于开的位置,随后打开n2输出阀,再打开关阀阀门,[打开要很慢地打开],把制氮装置的n2送进净化装置通过调节阀,流量保持在20-30m3/h。

3.1.1.3.7 打开气动装置的气体输入阀。

3.1.1.3.8 等到o2清除器预热罐温度达到230℃后,打开裂解气的输出阀,进入阀后,打开气体压缩机的开关。

3.1.1.3.9 压下指示灯熄灭按钮,把指示灯信号消除。

3.1.1.3.10 当o2消除器下部的温度达到200℃-220℃时,半关通往大气阀,流量计其流量为15-20m3/h,待两个吸附塔交换循环一次后,此阀全关,打开净化后氮气的输出阀,而后再稍调节n2,裂解气的输入量。

3.1.1.3.11 待主管技术人员检验气体合格(用微氧测量仪)后,再通往炉内。

附:注意事项:

a、 制氮装置中n2的输出。

察看使减压阀处于开的位置,而后慢慢打开储气罐的n2输出阀。关阀使减少阀关闭的动作阀,随后很慢地打开进入净化装置的n2输入阀,再用调节阀调节流量,再打开减压阀的动作阀,其间要注意动作要很慢连贯,因为很小的气流波动就会导致减压阀很大的波动以致关阀。

b、h2含量的调整

一般让n2流量保持在40-50m3/h左右后调节裂解气流量,先手动调节,用“多——少”开关,把电子促动阀调到“中稍偏下”的位置,而后用后动阀调节(含量偏高,减少裂解气,否则反之),调整到设定值,稳定5分钟后,再把开关放于“自动控制”位置。

c.每班要检查各泵、电机的油位。

3.1.1.4 关机:

3.1.1.4.1 关掉净化装置的输出阀,随后打开通往大气阀,关闭气体压缩机,压下消除警报。

关阀加热

关阀h2控制及记录仪

3.1.1.4.2 关掉裂解装置的空气泵和乙醇泵,压下消除警报,并关掉空气及酒精输入阀。

3.1.1.4.3 将裂解装置温度控制由1010℃-1040℃调至800℃,到温后,关通向用户阀,并将钥匙开关拨至“1”的位置,启动空气泵,调整空气调节阀,将空气流量调节到2-3m3/h,进行清除碳黑约2-3小时后,关闭空气泵及温度控制。

3.1.1.4.4 很慢地关掉净化装置的n2输入阀,真空泵空转20分钟后关掉真空泵。

3.1.1.4.5 关闭冷干机、空压机。

3.1.2 铸链炉操作规程

3.1.2.1 开机前的检查;

3.1.2.1.1 检查各电机的油位;

3.1.2.1.2 检查各“即停开关”处于断开的位置;

3.1.2.1.3 检查打开各部分冷却水的输入,输出阀,保证水流畅通,检查前、后清洗槽水箱的清洗液量,排水系统是否畅通。(通知水泵房开冷却水泵)。

3.1.2.1.4 打开淬火炉与油槽连接处的翻板。

3.1.2.1.5 检查气体输入淬火炉的各阀是否关紧。

3.1.2.1.6 检查油槽的油面高度。

3.1.2.2 开机

3.1.2.2.1 在打开保护气氛的冷凝干燥器的预热开关12小时后,送上总电源(有电时,警报响,红灯亮,若仍没接通,打开电器柜,把f13送上)压下警报消除按钮。

3.1.2.2.2 钥匙开关转到“无安全链操作”的位置(从“0”转到“1”)。

3.1.2.2.3 调节设定淬火炉,回火炉,油槽的温度,淬火炉三区置于“600℃”,回火炉置于“160℃”,油槽置于“40-60℃”。

3.1.2.2.4 打开“淬火炉输送带驱动”,“淬火炉温度控制”,“油帘”,“油循环冷却”开关,打开各区温度数显指示。

3.1.2.2.5 待淬火炉温度三区达600℃保温6小时,再升到800℃并保温2小时后,打开n2输入阀,输入量保持在:炉上8-20m3/h,落料口8-20m3/h,此时打开“油槽温度控制”,“油槽输送带驱动”。

3.1.2.2.6 在淬火炉还原24小时后并炉内气氛达到850mv,露点-16℃且油槽温度达到时,打开其它的开关(除回火部分),调节工艺所需的各参数,空转2小时,试淬后达到技术要求后,打开回火炉各开关,开始生产。将“无安全链操作”的钥匙开关转到“0”处,实行全线连锁压下指示灯熄灭。

附:注意事项

a.关于裂解气的使用

若工艺气体的气氛达不到要求,则可向炉内通一些裂解气的步骤:首先打开关闭阀和调节阀,压下工艺气体供给按钮,而后根据需要调输入量不小于1m/h,可能使毫伏值达到要求,露点不要升太多。

b.关于淬火炉“无安全链”的启用

若处于“0”处,则整条生产线的启动是从最后回火炉开始依次后冷却——后清洗——油槽——淬火炉——不平衡送料机构——前清洗开动。若某一级出故障,则其前几级的传动均停运转。

若处于“1”处,则没连锁,可以任意关闭或启动任一级的传动。

c.关于后冷却“无安全链”操作若停电在30分钟内,可把钥匙开关转到“1”处,可立即启动压缩机,否则均处于“0”处。

d.“急停按钮”的启用。

一旦出现危急的情况一按“急停按钮”则全线链带停止转动。一般不使用。

e.关于停电问题

即刻通知动力车间发电。操作者应立即把淬火炉落料口翻板关掉,手摇淬火炉电机,驱动淬火炉链条前进。若链条内有料则可采用让链带“前进一段,后退一段”的方法摇动电机。

f.操作者每班要检查各泵、电机的油位。

每班应经常检查各过滤器,水压低于0.15mpa时,应清洗过滤器。

经常通过淬火炉观察口观察链条运行情况。

3.1.2.3 关机

3.1.2.3.1 先关掉各气体输入阀。

3.1.2.3.2 “无安全链操作”钥匙开关转到“1”,然后关掉前清洗,后冷却,回火炉各有关的开关,关掉淬火炉落料口档板。

3.1.2.3.3 保留“淬火炉输送带驱动”,“油帘”,“油冷却”打开,直到淬火炉温度达250℃以下再关掉。

3.1.2.3.4 关掉冷却水。

3.1.3 铸链炉生产线电气操作规程

3.1.3.1 送电注意事项:

3.1.3.1.1 合上车间总配电盘开关,使铸链炉配电盘进线有电,保护气氛总控制柜进线有电。

3.1.3.1.2 先合上铸链炉电气控制柜旁的配电盘的闸刀开关,然后按下绿色按钮,再送上控制柜的手柄开关,就可操作运行。如需断电,按下红色按钮。

3.1.3.1.3 铸链炉电气控制柜如发生突然停电,再次送电时,如发现信号灯不亮,喇叭不响,应检查f13是否合上。

3.1.3.1.4 当电源低于340v,高于430v,且时间超过半小时,应立即通知动力车间处理。属于外线电压不正常,调整厂内变压器,同时通知供电局。

3.1.3.1.5 厂外或厂内停电时,应预先通知热处理。每逢周末时,动车力间应同供电局联系。临时停电时,动车车间应组织人员做好发电工作。

3.1.3.2 操作注意事项

3.1.3.2.1 如关掉前清洗机和后清洗机温度控制开关,水箱的水位就无位自动控制。

3.1.3.2.2 氧含量毫伏值显示表的电源开关控制露点仪电源开关。

3.1.3.2.3 输送带无安全链钥匙开关在“0”位置时,输送带驱动受到联锁,起动时应从回火炉开始逐级起动。运行时,如后一级中断时,前面几级立即全部中断,当无安全链钥匙开关在“1”位置时,输送带驱动无联锁,可任意起动一级。

3.1.3.2.4 输送带无安全链钥匙开关在“0”位置时,关闭铸链炉落料口翻板,淬火炉输送带不运转,在“1”位置时,可运转。

3.1.3.2.5 铸链炉后冷却装置无安全链钥匙开关在“0”位置时,压缩机启动前须预热4小时,在正常运转时,如中途停电时,当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可将钥匙放在“1”的位置,就省去4小时延时。

3.1.3.2.6 开动前清洗机时,按下电气控制柜下的外通风机绿色按钮,启动外部抽风机,可抽去前清洗机蒸汽,关机时,按下红色按钮。

3.1.3.2.7 当有料进回火炉时,按下电气控制柜上的内通机绿色按钮。

3.1.3.2.8 先检查各个阀门,按下1号油槽电机绿色按钮(进淬火槽),将油抽到淬火槽,按下2号油槽电机绿色按钮,将淬火槽油抽到事故油槽,关机时,按下红色按钮。按下3号油槽电机按钮,控制小的事故油槽。

3.1.3.2.9 启动振动送料时,先观察送料机构是否完全处于静止状态,然后才能启动,如其中一台马达不能运转时,则不能单独开动另一台。

3.1.3.3 维护保养:

3.1.3.3.1 每年清除辐射管内的剥落碎屑,水平辐射管应旋转60°,以避免变形。

3.1.3.3.2 每隔半年必须用真空吸尘器清除开关面板和开关板里的开关仪表,电器元件的灰尘(在断电情况)。同时检查所有接线端上的线接头,如果接触不良应锁紧。

3.1.3.3.3 每年检查所有加热元件及保护管。

3.1.3.3.4 热电偶、仪表三个月校对一次。

3.1.3.3.5 热工仪表人员定期更换记录纸、色带、记录笔。

3.2 安全操作规程

3.2.1 通用部分

3.2.1.1 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在工作现场不准穿高跟鞋或拖鞋。

3.2.1.2 设备开动后,操作人员不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如有事要离开,必须向值班长请假,并由他人代管后方能离开。

3.2.1.3 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反映给值班长,共同予以排除。

3.2.1.4 不准在车间内抽烟,并乱扔烟头杂物。

3.2.1.5 不准在工作场地饮酒,打闹,做与生产无关的事。

3.2.1.6 禁止无关人员私自进入车间。

3.2.1.7 未经学习训练不得单独操作此条生产线。

3.2.1.8 打扫卫生时,严禁水溅入油池中及配电柜和电机。

3.2.1.9 工作前做好一切生产准备工作,要认真检查开关,手把是否在正常位置,真空泵、压缩机、传动电机等油标是否在正常位置。

3.2.1.10 正在修理中的设备,配电柜必须挂上明显示牌,严禁送电。

3.2.1.11 工作结束后,必须关闭电开关和气的阀门。

3.2.1.12 下班前15分钟进行清扫,填写交接班记录,本班发生的问题要填写清楚方可交班。

3.2.2 保护气部分

3.2.2.1 开机前要检查酒精罐有四分之一以上的酒精量,进入酒精库严禁吸烟。

3.2.2.2 净化装置氢含量不得超过3%。

3.2.2.3 纯氮气储气罐上的安全装置每年必须检查一次。

3.2.3 铸链炉部分

3.2.3.1 要经常观察振动上料机构和回火输送带前是否卡料,如有因产量过大卡料要及时勾掉,并请技术人员调整前清洗速度。

3.2.3.2 使用行车吊料时要防止失灵,一旦失灵立即断开行车电源。

3.2.3.3 一旦临时停电,淬火炉落料翻板不要关闭,输送带用人工转动,如炉内有淬火料,要使输送带前后运动,不让料落入槽。

3.2.3.4 淬火炉温小于750℃时不得通裂解气,防止气体爆炸。

3.2.3.5 淬火炉升温前必须先启动油帘和油循环泵。

3.2.3.6 进入淬火油槽地坑时必须有两人在场,防止氮气泄漏将人窒息。

3.2.3.7 炉膛修理前要将前后炉门开启对流24小时,修理入炉前要将两节红色安全管拆掉,并缚好安全带。

3.2.4 防火部分

3.2.4.1 灭火器具要保持完好,并放于易使用位置上。

3.2.4.2 电气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酒精着火用干粉灭火器,油着火用泡沫灭火器。

3.2.4.3 酒精库由专人管理,并严禁烟火接近。

第2篇 铸链炉生产线操作规程

一、开机前的检查

1、检查各过滤元件是否清洁。

2、检查各主要输入阀,输出阀是否关闭。

3、检查各部分电源开关处于“关”的位置,定时器处于延时位置。

4、检查泵、电机的油位以及裂解装置预热缸的油位。

5、检查酒精罐的酒精量(至少四分之一)并检查和排除冷凝排放管道残存的“炭黑”。

6、n2净化装置通往大气阀要打开。

二、预先开机

1、接通电源控制柜的电源开关。

2、接通各部分电源开关制n2装置、净化装置、酒精裂解装置。即把红柄开关从“0”置于“1”的位置,压下“警报消除”。

3、打开裂解装置的加热开关,把裂解罐温度升至800℃保温4小时,然后再升到1040℃,并保温6小时。

4、打开所有冷却水的进入阀、输出阀,保证畅通。(裂解加热时冷却水应畅通)。

三、开机

1、起动螺杆式空压机、冷干机。

2、开启o2清除器预热罐的“加热”开关(温度要达230℃)。

3、利用储气罐的n2对裂解罐清洗,保持在0.007mpa左右。5-10分钟后,关闭阀门,注意清洗时打开所有排放阀。

4、打开酒精进入阀,空气进入阀,压下裂解装置的乙醇泵和空气泵的开关按钮,酒精输入压力达0.1mpa后才放开乙醇泵开关按钮。调整酒精量和空气量。调整时要停5-10分钟再调,打开排风机的起动开关,压下指示灯熄灭按钮。

5、开启真空泵,空转20分钟。

6、注意察看使减压阀处于开的位置,随后打开n2输出阀,再打开关阀阀门,[打开要很慢地打开],把制氮装置的n2送进净化装置通过调节阀,流量保持在20-30m3/h。

7、打开气动装置的气体输入阀。

8、等到o2清除器预热罐温度达到230℃后,打开裂解气的输出阀,进入阀后,打开气体压缩机的开关。

9、压下指示灯熄灭按钮,把指示灯信号消除。

《铸链炉生产线安全操作规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