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作业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放射性作业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涵盖了一系列确保工作人员在涉及放射性物质的工作环境中安全操作的规则和程序。这些规程包括但不限于:
1. 培训与资格认证:所有放射性作业工必须接受专业的辐射安全培训,并通过相关考试获得资格证书。
2. 个人防护装备:正确穿戴防护服、手套、眼镜和呼吸器等,防止放射性物质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3. 操作设备与工具: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操作,避免直接接触放射源,确保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
4. 辐射监测:定期进行环境和人员的辐射剂量监测,以确保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5. 应急响应计划:制定并演练应急措施,如泄漏、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下的撤离路线和程序。
6. 放射性废物管理:遵循严格的废物处理和储存规定,确保废物被妥善处置。
7. 记录与报告:详细记录所有操作活动,及时上报任何异常情况。
该规程旨在保障放射性作业工的生命安全,降低因放射性物质暴露带来的健康风险,同时保护环境免受放射性污染。其重要性在于:
1. 提高安全意识:通过明确的操作流程,提高员工对辐射危害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
2. 防止事故:严格遵守规程能有效预防放射性事故的发生,减少潜在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3. 法规遵从:满足国家和地方关于放射性物质使用的法规要求,避免法律纠纷。
4. 维护公众信任:确保安全的放射性作业有助于维护公众对核工业的信任和支持。
1. 作业前,务必确认个人防护装备完好无损,且已正确穿戴。
2. 不得擅自调整或更改设备设置,除非经过授权和适当的培训。
3. 在操作放射性物质时,保持警觉,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以防疲劳导致误操作。
4. 工作区域应保持整洁,避免放射性物质的意外扩散。
5. 发现异常情况,如设备故障、辐射水平超标等,应立即停止工作,按照应急响应计划行动,并及时报告给上级和安全负责人。
6.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监测可能的辐射影响。
7. 了解并熟悉辐射安全信息,如警告标志、安全数据表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作出反应。
通过严格遵守上述规程,放射性作业工能够有效地在保证自身安全时,完成工作任务,为核能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1、 放射性作业工人为特殊专业工种,必须持作业证上岗。
2、 从事放射性工作职员必须经过体检,有不适应症者、未满 18岁及有生养能力的妇女,不得从事此项工作。
3、 进进车间必须换鞋,换工作服,戴口罩。进行操纵时,要戴好胶皮手套、护目镜并带剂量笔,尽量远间隔操纵。严禁用手直接接触放射源。
4、 工作前15min将抽风设备打开,以后每小时换气6~10次。
5、 放射性工作场所必须有放射标志。无关职员严禁进内。
6 、不准在工作场所进食、吸烟,食品、餐具不许带人。饮食前必须洗手、漱口,放工后必须洗澡。
7 、实行6h工作制,日剂量应控制在0.02rem(1rem=10-2sv)以下。应急照射需经过防护员批准。
8 、工作场所的用具、工具应固定,不得任意移出、调出。
9 、沾染放射性物质的污物,应放在专门的污物间内的污物桶中,切不可任意乱放。
10、 建立车间清洗制度,每月大清洗1~2次。
11、 放射源应放在专用的源车内进行运输。对运来的放射源进行污染检查,如发现破裂应及时处理,以免造成源库污染。
12、 放射源应分类存放。源库楼上面应标明专人保管,严格领发制度。吊装源罐应谨慎小心,严防脱落。
13 、放射源的倒装和调试应固定职员。操纵机械手的职员应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发给操纵合格证书方能操纵。
14 、倒装时前区和后区应密切配合,并关上防护门。操纵时精力集中,尽量在大瓷盆上面倒装,以控制污染。
15 、倒装前后要用剂量仪进行丈量,分装热室启用要测出本底,并将倒装的工作情况(包括机械手的性能,放射源的品种数目、剂量、时间、操纵者)等进行登记。
16 、每批放射源倒装后,应对分装热室进行清洗和酸洗。酸洗时应穿好酸洗工作服、套鞋。
17 、调试仪表应在专门的调试室内进行,并关好防护门。
18 、经常对放射性场所和邻近区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工作职员当天工作完清洗后都要在污染检查仪上进行测试,才能出车间。
19 、发生污染事故应及时向安全技术部分报告,在防护员组织下进行污染处理,并认真填报事故报告,上报有关单位。
20 、对车间内的防护设备、报警装置应经常检查、修理,保持完好状态。
21 、仪表出厂需进行妥善包装和表面剂量检查,并报市防疫站检查批准,贴上放射性标签,方能送到运输部分运输。
22、 放射性废水、废气需达到国家答应标准才能排放,废渣送到指定地点进行处理。
23 、放射操纵和污染处理过程中如发现皮肤破裂流血事故应停止工作,并立即进行医疗处理。
52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