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焊割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一、作业前准备
1. 检查设备:确保电气焊割设备完好无损,电线无裸露,气体管道无泄漏。
2. 工具配备:佩戴好防护装备,如焊接面罩、防火手套、工作服等。
3. 环境评估:清理作业区域,移除易燃易爆物品,设置警示标志。
二、作业过程中
4. 启动设备:按照制造商指示启动设备,避免电流过大或过小。
5. 焊接操作:保持正确姿势,避免火花飞溅,适时调整电弧长度。
6. 监控环境:注意周围温度变化,随时留意可能的安全隐患。
三、作业后处理
7. 关闭设备:使用完毕后,及时切断电源和气源。
8. 清理现场:清除焊渣,恢复作业区域原状。
9. 保养维护:定期检查设备,做好日常维护。
本规程旨在规范电气焊割作业流程,提高作业效率,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严格的执行,能有效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降低职业伤害风险,维护生产秩序,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1. 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员不得进行电气焊割作业。
2. 在密闭空间或受限环境下作业,需事先进行通风并配备监控设备。
3. 遇到异常情况,如设备故障、火花四溅等,应立即停止作业,采取应急措施。
4. 不得在疲劳状态下进行作业,确保精神集中。
5. 遵守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服从现场管理人员指挥。
6. 对于特殊材质或结构的焊接,应根据其特性调整工艺参数。
7.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吸入有害烟尘,必要时佩戴呼吸保护装置。
以上规定旨在确保电气焊割作业的安全进行,但并不能消除所有风险。操作人员应时刻保持警惕,灵活应对各种可能的情况,以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和顺利。
1、 电焊(气割、气焊)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体检、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工作前应穿戴好规定的防护用品,认真检查电气焊设备、机具的安全可靠性。
2、 对受压容器,密闭容器、管道进行操作时要事先检查,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要冲洗干净。在容器内焊割要二人作业,一人操作一人在外监护,容器内照明电压应低于36伏。
3、 严格执行“三级动火审批制度”,焊割场地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按规定备有消防器材,保证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4、 电焊机外壳应有效接地或接零,工作回线不准搭在易燃易爆物品上,也不准接在管道和机床设备上。工作回线、电源开关应绝缘良好,把手、焊钳的绝缘要牢固,电焊机要专人保管、维修,不用时切断电源,将导线盘放整齐,安放在干燥地带,决不能露天放置,防止高温烘烤、淋雨受潮。
5、 氧气瓶和乙炔瓶应有妥善堆放地点,周围不准明火作业、有火苗和吸烟,更不能让电焊导线或其带电导线在气瓶上通过。要避免频繁移动。禁止易然气体与助燃气体混放,不可与铜、银、汞及其制品接触。使用中严禁用完瓶中剩余余气,压力要留有1:1.5表压余气。
6、 每个氧气和乙炔减压器上只许接一把焊割具,焊割前应检查瓶阀及管路接头处有无漏气,焊咀和割咀有否堵塞,气路是否畅通,一切正常才能点火操作。点燃焊割具应先开适量乙炔后开少量氧气,用专用打火机点燃,禁止烟蒂点火,防止烧伤。
7、 每个回火防止器只允许接一个焊具或割具,在焊割过程中遇到回火应立即关闭焊割具上的乙炔调节阀门,再关氧气调节阀门,稍后再打开氧气阀吹掉余温。
8、 严禁同时开启氧气和乙炔阀门,或用手及物体堵塞焊割咀,防止氧气倒流入乙炔发生器内发生爆炸事故。
9、 工作后严格检查和清除一切火种,关闭所有气瓶阀门,切断电源设备管理,设备维修,检测诊断。
10、电焊(气割、气焊)从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以下“焊工十不焊割”规定:
1) 焊工未经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领取操作证者,不能焊割。
2) 在重点要害部门或场所,未采取措施,未经单位有关领导、车间、安全、保卫部门批准和办理动火证(票)手续者,不能焊割。
3) 在容器内工作使用36v以上照明和通风不良及无人在外监护不能焊割。
4) 未经主管领导同意,其他部门部门擅自拿来的物件,在不了解其使用情况和构造情况下,不能焊割。
5) 盛装过易燃、易爆气体(固体)的容器管道,未经用碱水等彻底清洗和处理消除火灾爆炸危险的,不能焊割。
6) 用可燃材料充作保温层、隔热、隔音设备的部位,未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7) 有压力的管道或密封容器,如空气压缩机、高压气瓶、高压管道、带气锅炉等,不能焊接。
8) 焊接场所附近有易燃物品,未作清除或未采取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9) 在禁火区(防爆车间、危险品仓库附近)未采取严格隔离等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10) 在一定距离内,有与焊割作业相抵触的工种(如汽油擦洗、喷漆、灌装汽油等可能排出大量易燃气体),不能焊割。
40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