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操作规程
栏目

气焊与切割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更新时间:2024-11-20

气焊与切割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有哪些

气焊与切割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涵盖了设备使用、个人防护、作业环境、应急处理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工作人员在进行气焊与切割作业时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完好,降低潜在风险。

目的和意义

本规程的制定与执行,旨在规范气焊与切割作业流程,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火灾、爆炸、烫伤等事故,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企业财产与员工的生命安全。通过标准化操作,也有助于提升作业质量,减少因工艺错误导致的产品缺陷。

注意事项

1. 设备准备:

- 检查设备:作业前务必检查焊炬、割炬、气体瓶等设备是否完好,阀门、接头是否紧固,确保无泄漏。

- 气体混合:正确配比氧气与乙炔,防止混合比例不当引起爆炸。

2. 个人防护:

- 穿戴装备:佩戴专用的安全眼镜、防护面罩、防火手套、防护服,确保头部、面部、手部和身体的全面防护。

- 禁止烟火:作业区域内严禁吸烟,确保无火源。

3. 作业环境:

- 清理现场:作业前清理易燃物,确保作业区无杂物,保持通风良好,降低爆炸风险。

- 安全距离:设备与周围物体应保持安全距离,防止热辐射引发火灾。

4. 操作过程:

- 点火顺序:先开启乙炔,后开启氧气,熄火时则相反,以防回火。

- 控制火焰:根据焊接或切割需求调整火焰,避免过热或失控。

5. 应急处理:

- 发现泄漏:立即关闭气体阀门,疏散人员,严禁明火接近。

- 紧急灭火:备有灭火器,一旦起火,迅速使用灭火器扑救。

6. 维护保养:

- 定期检查: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及时更换磨损部件,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 培训教育: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7. 记录与报告:

- 作业记录:做好操作日志,记录设备使用情况、异常现象及处理措施。

- 异常上报: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设备故障,立即向上级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请注意,以上规程仅为基本指导,具体操作需结合实际情况和企业内部规定进行。作业过程中务必保持警觉,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以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气焊与切割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1. 危险有害因素

烫伤、火灾、爆炸、中毒。

2. 操作步骤

2.1 戴上防护眼镜或面罩,仰面焊接(切割)接应扣紧衣领,扎紧袖口,戴好防火帽,高空作业时还应系好安全带,地面并有人监护。

2.2 按动火作业地点可能发生火灾的类型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2.3 氧乙炔气瓶、作业点之间的距离应在10m以上。如条件限制,不得低于5m,如不能保证与明火源之间5m以上间距,必须用1.6m以上防火板隔开。

2.4 禁止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去开启氧气或乙炔气瓶阀门。

2.5 焊接空心工件时,必须留有出气孔,在容器内焊接时外面必须有人监护,并保持良好的通风,照明采用12v,禁止在已涂油漆或喷涂过塑料的容器内焊接。

2.6 加工件表面如有氧化层,应采取措施去除,防止作业时产生轻微爆炸,飞溅出火花伤害人体或造成火灾。

2.7 工作完毕或短暂离开工作现场,要拧上气瓶的安全帽,整理现场,灭绝火种,把气瓶放到指定地点,做好防倾倒措施,禁止将气瓶放在温度较高或腐蚀性较强的环境中。

2.8 必须由专人保管,压力容器及压力表、安全阀,应按规定定期检查。

3. 应急处置

3.1 发生火灾后使用对应的消防器材进行扑救。

3.2 发生其他伤害时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

4. 注意事项

4.1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具有相应资质单位的培训,并获得相应资质证书,方可从事气焊或切割作业,禁止无证上岗作业。

4.2 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4.3 工作前或停工时间较长再工作时,必须检查割枪、氧气瓶、乙炔瓶、软管接头、阀门是否密闭,不得有松动、破损和漏汽现象,气管上不能沾染含有油脂的泥垢,防止腐蚀造成事故。

4.4 用肥皂水检查气瓶、阀门、气路时否漏气,检查时严禁明火或抽烟。

4.5 对承压或密封容器、各种油桶管道或沾有易燃易爆物件进行加工时,必先解除压力,清除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后,再进行工作。

4.6 氧气阀或管道冻结时,要用温水溶化;乙炔发生器、止回阀及管道可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解冻或用23-30%氯化钠热水溶液解冻保温。严禁用火烤或用工具敲去冻块。

4.7 检查和调整压力器件及安全附件时,应消除余气才能进行。

4.8 焊接场地应备有相应的消防器材,露天作业时应防止阳光直射瓶体和乙炔发生器上。

4.9 下班前应维护好现场环境,记好交接班记录,使接班人员清楚生产及设备的运行情况。

《气焊与切割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