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地下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危险的工作,涉及诸多技术和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关键环节:
1. 土方开挖:确保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逐步开挖,避免一次性大面积暴露土体。
2. 支护结构安装:及时安装支撑系统,如锚杆、喷射混凝土、钢架等,确保边坡稳定。
3. 水处理:有效管理地下水,防止渗漏和涌水,可能需要设置排水系统。
4. 照明与通风:保证作业面良好的照明和通风条件,预防窒息和火灾事故。
5. 机械设备操作: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6. 应急预案:制定并演练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地下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制定,旨在降低施工风险,保障工人生命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和进度。通过规范操作,可以预防坍塌、滑坡、渗漏等事故,减少财产损失,同时也有助于保护周边环境,维护公共安全。
1. 工人必须经过安全培训,熟知操作规程,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
2. 施工现场应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3. 土方开挖时,注意观察周围土壤稳定性,遇有异常立即停止作业。
4. 支护结构安装务必牢固,确保其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5. 作业期间,保持通讯畅通,以便及时传递信息,应对突发状况。
6. 使用电气设备时,要防止触电,确保接地良好,远离水源。
7. 作业结束后,清理现场,关闭电源,确保无遗留安全隐患。
8.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地下工程的安全工作不容忽视,每个环节都需谨慎对待。只有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才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实现安全、高效的目标。
1)施工现场的临时电源线不宜敷设在墙壁或土墙上,应用绝缘材料架空安装。配电箱应采取防水措施,潮湿地段或渗水部位照明灯具应采取相应措施或安装防潮灯具。
2)施工现场应有不少于两个出入口或坡道,施工距离长应适当增加出入口数量。施工区面积不超过5m2,且施工人员不超过20人时,可只设一个直通地面上的安全出口。
3)安全出入口、疏散走道和楼梯的宽度应按其通过的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的净宽计算。每个出入口的疏散人数不宜超过250人。安全出入口、疏散走道、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m4)疏散走道、楼梯及坡道内,不宜设置突出物或堆放施工材料和机具。
5)疏散走道、安全出入口、疏散马道楼梯)操作区域等部位,应设置火灾事故照明灯。火灾事故照明灯在上述部位的最低光照度应不低于5[勒(克斯)]
6)疏散走道及其交叉口、拐弯处、安全出口处应设置疏散指示标志灯。疏散指示标志灯的间距不易过大,距地面高度应为1~1.2m。标志灯正前方0.5m处的地面照度不应低于1l_.
7)火灾事故照明灯和疏散指示灯工作电源断电后,应能自动投合。
8)地下工程施工区域应设置消防给水管道和消防栓,消防给水管道可以与施工用水管道合用。特殊地下工程不能设置消防用水时,应配备足够数量的轻便消防器材。
9)大面积涂装粉刷和喷漆应在地面施工,局部的粉刷可在地下工程内部进行,但一次粉刷的量不宜过多,同时在粉刷区域内禁止一切火源,加强通风。
10)禁止中压式乙炔发生器在地下工程内部使用及存放。
78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