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药品安全使用操作规程涉及到的药品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剧毒化学品、易燃易爆药品、放射性药品、腐蚀性药品等。这些药品在医学研究、工业生产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如果不慎使用,可能引发严重事故,危害人员健康和环境安全。
制定此规程旨在确保在使用危险药品过程中,能够遵循安全规范,降低意外风险,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环境污染,同时也为企业的合规运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通过明确的操作步骤和管理措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提升实验室或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水平。
1. 识别与储存:正确识别危险药品的标识,按照其性质分类储存,如酸碱分开,易燃易爆品远离火源。
2. 个人防护:使用危险药品前,务必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实验服等,防止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
3. 操作规程:遵循预先设定的操作流程,如使用量筒、滴定管等精确测量,避免直接用手接触药品。
4. 应急处理:熟悉应急预案,如不慎溅到皮肤或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报告。
5. 剩余药品处理:不得随意丢弃,应按照规定程序回收或处置,确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6. 记录与报告:详细记录药品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日期、用量、使用者等信息,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
7. 培训与教育:定期对员工进行危险药品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8. 定期检查:对药品储存区域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安全设施完好,如通风设备、消防器材等。
9. 紧急出口:确保工作区域内设有清晰的紧急出口指示,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撤离。
10. 药品标签:所有危险药品必须有清晰的警示标签,标明名称、危害性、安全处理方法等信息。
在执行此规程时,每位员工都应承担起自身安全的责任,遵守规程,互相监督,共同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尽管规程中可能存在细微疏漏,但其核心目标始终是确保人员安全和环境的无害化处理。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环境和药品特性,灵活调整和补充相关措施,确保安全无虞。
在中学理科实验中涉及到的危险品包括易燃品、氧化剂、毒害品和腐蚀品。为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实验顺利进行,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做到:
一、酸、碱具有腐蚀性,不要把它们洒在皮肤或衣物上。稀释浓硫酸时,切忌将水倾入浓硫酸中,以免喷出伤人。废酸废碱应倒入各自指定的容器里。
二、强氧化剂(如氯酸钾)与某些药品的混合物(如氯酸钾与红磷的混合物)易发生爆炸,使用和保存时,应注意安全。
三、白磷有剧毒,并能烧伤皮肤,切勿与人体接触;它在空气中能自燃,应保存在水中,取用时要用镊子。
四、有机溶剂(乙醚、乙醇、苯、丙酮等)易燃,使用时一定要远离火源,用后应把瓶塞盖严,放到防火、阴凉的地方。
五、钡盐有毒(硫酸钡除外),不得进入口内或接触身体伤口;汞易挥发,它在人体内会积累起来,引起慢性中毒。如遇汞洒落时,须尽可能地收集起来,并用硫磺粉盖在洒落的地方,使汞变为硫化汞。
六、硝酸盐要轻拿轻放,不能研磨,否则会引起爆炸。
七、金属钾、钠等不要与水接触或暴露在空气中,应保存在煤油里,并在煤油内切割。取用时,要用镊子。
八、下列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1)制取具有刺激性的、恶臭的和有毒气体(如h2s,cl2,co,no2,so2,br2等)或进行能产生这些气体的反应;
(2)进行能产生氟化氢(hf)的反应;
(3)加热盐酸、硝酸和硫酸时。
99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