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冷冻岗位在食品加工、制药、化工等多个行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涉及的操作环节众多,包括设备启动、物料处理、温度控制、故障排查等。为确保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特制定以下安全操作规程:
1. 设备检查:在开始工作前,务必对冷冻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漏电、漏水、松动等安全隐患。
2. 温度设定:根据工艺要求准确设定冷冻温度,防止过低导致物料冻结损坏或过高影响产品质量。
3. 物料处理:使用专用工具搬运冷冻物品,避免直接接触以防冻伤;同时,遵守物料堆放规定,防止倒塌事故。
4. 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操作手册,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或进行未经许可的维修。
5. 紧急停机:当设备异常或人员安全受威胁时,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并报告给相关人员。
6. 个人防护:穿戴适当的防寒服、绝缘手套和防滑鞋,防止低温伤害和触电事故。
7. 定期维护:执行定期保养计划,及时更换磨损部件,确保设备良好运行。
本规程旨在规范冷冻岗位的操作行为,降低安全事故风险,保障生产流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程,我们可以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减少设备故障造成的损失,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合规性,维护企业声誉,促进可持续发展。
1. 在开启冷冻设备前,务必确认设备周围无易燃、易爆物品,避免潜在危险。
2. 不得在冷冻室内长时间停留,防止低温环境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3. 操作过程中如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应立即询问有经验的同事或直接向主管汇报,切勿自行揣测解决。
4. 遵守交接班制度,清楚交接设备状态和待处理事项,确保工作无缝对接。
5. 对于异常情况,如设备发出异常声音、温度波动大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不得尝试自行修复。
6.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积雪、积水引发滑倒事故。
7.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以上规程的执行需要每位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共同监督,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冷冻岗位工作环境。
1 一般规定
1.1 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1.2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
1.3 熟悉本岗位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和维护保养方法。
1.4 熟悉本岗位设备开、停车顺序和操作,以及检查、分析、防止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1.5 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2 开车前准备
2.1 岗位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2.2 检查清理所有设备、管道、阀件无滴渗漏堵塞现象。
2.3 仪表、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等保持正常使用要求,备好使用工具。
2.4 检查水池是否有水,管道是否有漏水、漏气现象。
2.5 检查电源、电路、接头等是否正常。
2.6 启动前的准备
2.6.1 预热:首次运行,机组必须提前预热,合上电控箱内控制回路空气开关即可,保持油温在23ºc以上才可以运行。
2.6.2 检查机组载冷剂出口温度设定值、排气温度报警值、冰点保护设定值是否正确。
2.6.3 检查机组压力控制器上高低压保护值,压差控制器上油压差保护值是否正确。
2.6.4 检查油位是否符合要求,油位通过压缩机头上油位视窗可看见,油位视窗中充满油为正常。
2.6.5 检查系统中各阀门的状态,冷却水进出阀门、载冷剂进出阀门,冷凝器进出阀门排气至冷凝器的阀门均应打开。
2.6.6 开启冷却水泵、载冷剂泵,凉水塔风机,确认工作正常,试开水管路线最高位置设置的排气阀,放出系统中的空气。
3 操作运行及检查
3.1 先开启水泵电源,再开启冷冻机配电箱,观察指示灯闪烁、延时稳定后,再启动冷冻机配电箱外按钮开关(同样存在观察延时)。
3.2 开机后应立即观察水泵是否上水,冷却塔风扇是否转动。(注明:禁止缺水现象)
3.3 机组运行时,保证低压运行值为0.1-0.3mpa,高压运行值为1-1.5mpa。机油油位应保持在2/3油杯。库外温度表显示正在逐渐下降。
3.4 机组启动时,启动电流应逐渐下降,直至降低于27a时,方可正常工作。
4 停车操作
4.1 关停运行的设备,关闭阀门、电源。检查泵、管道、风扇等是否存在异常。
5 安全注意事项
5.1 新安装机组,正常工作40小时后,应及时更换油脂(禁止缺水)。
5.2 冬天由于气温低,应合上配电箱内电源预热10小时以上,防可启动配电箱外旋钮开关。
5.3 操作室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等化学危险品,并严禁烟火。
5.4 冷冻系统所用阀门、仪表、安全装置必须齐全,并定期校正,保证经常处于灵敏准确状态,水、油、氨管道必须畅通,不得有漏氨、漏水、漏油现象。
5.5 机器在运转中,不准擦拭,抚摸运转部位和调整紧固承受压力的另件。
5.6 机器运行中,操作者应经常观察压各力表、温度表、氨液面、冷却水水情况,并听机器运转声音是否正常。
5.7 机器运转过程中,发现严重缺水或特别情况时,应采取紧急停车。
第2篇 化工冷冻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化工企业冷冻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一、工艺巡检
1、进口分离器每30分钟巡检一次。
2、出口分离器每30分钟巡检一次。
3、水冷器每小时巡检一次。
4、氨罐液位每小时巡检一次。
5、氨罐压力每小时巡检一次。
6、氨罐倒淋每班排放一次。
7、进口分离器倒淋每班排放一次。
二、开车、停车操作
1、正常开车。
(1)启动压缩机,将进设备及管道抽空气体由液氨贮罐放空管放空置换后,关放空正常开车。
(2)如果是新安装的冰机原始开车,因系统内充满空气,因此在开车时必须先对系统进行抽真空试验,将系统空气全部抽出,然后正常开车。
2、长期停车。
停氨压缩机,关闭气缸冷却水和氨冷凝器冷却水阀,开启液氨贮槽放空阀放空,系统卸压。将进口系统设备及管道抽空,出口系统管道用蒸汽或由本岗位与合成岗位联通管导入的惰性气体进行置换。
短期停车:停氨压缩机,关闭气缸冷却水和氨冷凝器冷却水阀,关闭冰机进、出口阀。
3、紧急停车。
发现氨压缩机震动有冲击声,应紧急停车,打开气液分离器倒淋排放,关闭冷凝器进口阀,停冰机,关闭冰机进出口阀。
三、操作要点
1、经常检查冰机进、出口压力,油泵出口油压和液氨贮槽压力,及时检查水冷器冷却水量,防止冰机出口气氨压力过高。
2、经常检查冰机进、出口温度。如进口气氨压力过低,压缩比过大,致使气氨出口温度过高,应及时联系外工段,并注意气氨进口结霜情况,防止冰机吸入液氨而引起液击。
3、经常与吸氨精炼、合成、脱碳工段联系,在保证冷冻量平�的条件下,提高冰机出力。
4、经常检查曲轴箱内润滑油的质量,油位高度及油泵出口油压、油温情况。
5、随时检查冰机传动部件的运转情况,如发现敲击等异常响声,应立即分析判断,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6、注意氨压力及液氨贮槽压力、液位,按时倒槽,严防液氨贮槽超压、超量。
四、工艺指标
1、压力:原100m3液氨罐压力2.2-2.25mpa
新上100m3液氨罐压力≤1.6mpa
冰机进口压力0.25mpa
冰机的油压0.4mpa左右
冷却水上水压力≥0.25mpa
2、温度:冰机出口温度≤155℃
氨冷凝器温度≤40℃
冷却水上水温度≤32℃
3、其它:冰机的油位1/2―2/3
冷凝器液位1/2―2/3
液氨的贮量≤80%
24位用户关注
52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