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液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净液岗位是生产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多种化学物质的处理与混合,确保安全操作至关重要。本规程旨在规定净液岗位的各项安全措施,以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1. 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健康与生命安全。
2. 防止化学物质泄漏,维护环境清洁,符合环保标准。
3. 确保生产流程稳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1. 个人防护装备:员工必须穿戴规定的防护服、防化眼镜、呼吸器和防滑手套,防止化学物质接触皮肤和眼睛。
2. 操作前检查:每次作业前,需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管道连接是否牢固,无泄漏迹象。
3. 化学品管理:严格遵守化学品存储规定,标识清晰,不得混放。使用时遵循“先入先出”原则,避免过期。
4. 通风系统:确保工作区域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积聚。如有异常,立即启动应急排风设备。
5. 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禁止未经许可的调整或改动设备参数。
6. 应急处理:熟悉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泄漏、火灾等情况,立即启动应急程序,并及时上报。
7. 定期培训: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危险化学品的认识及应对技能。
8. 禁止饮食:严禁在工作区域内进食、饮水,防止化学物质误食。
9. 协作沟通:与相邻岗位保持有效沟通,确保信息传递准确,共同维护生产安全。
10. 休息与轮班: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疲劳操作,确保员工精神状态良好。
11. 卫生习惯: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堆积引发安全事故。
12. 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检查,及时排除潜在隐患。
1
3. 事故报告:任何异常情况都应及时记录并上报,以便分析原因,采取预防措施。
1
4. 安全巡查:管理层应定期进行安全巡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1
5. 持续改进: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和完善安全操作规程,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以上规程需每位净液岗位员工严格遵守,共同构建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只有每个人都重视并实践安全操作,我们才能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赢。
一、循环
1、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护鞋、防护手套等。工作服做到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
2、行车吊运物品时,禁止在其下面作业或停留。
3、在槽底、罐底作业时,注意观察头部上方的支架、管道及地沟及其它物品,防止碰伤或跌落。
4、对真空蒸发器、冷却结晶缸进行装液操作时,严禁憋液。
5、操作换热器或热水循环系统时,不得触摸换热片及管道,防止烫伤。
6、对脱铜槽面进行冲水和检查时,发现问题及时通知配电室停电并报告。
7、不得直接用身体触碰正在移动或转动中的设备。
8、在作业区上下楼梯时,要集中精力,抓牢扶手。
二、脱铜
1、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护鞋、防护手套等。工作服做到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
2、槽面风机必须保证运行良好,防止中毒。
3、吊车工听从槽面人员的指挥。吊车进行负荷作业时,禁止在其下面操作或停留。
4、确保槽面极板接触良好;定期处理短路以降低槽压,对损坏的铅阳极板及时更换。
5、用电解液冲洗槽底或补加电解液时,要劝告其他人员远离作业区域;开启、关闭阀门时要缓慢,以防发生喷液;严禁憋液操作,以防电解液飞溅伤人;若电解液溅入眼睛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6、出装槽停电作业时,必须在仪表室停电操作完毕后,到槽底对短路器进行现场确认。
7、硅整流与排风机要处于连锁状态,不得断开连锁,防止中毒。
8、当只有一个系列在生产,需要停送电时,操作人员须明确告知配电人员,将相应的整流器停电。
9、出槽时,须确认该系列已停电30分钟,否则不得吊开槽盖。
10、拍片作业时,先确认始极片在吊钩上已挂牢。
11、装槽完毕,须确认槽内阴、阳极板已装好,槽内已充满溶液并已盖上槽盖。
12、槽底、罐底作业时,注意观察头部上方的支架、管道及地沟及其它物品,防止碰伤或跌落。
13、不允许直接用身体触碰正在移动或转动中的设备。
14、在作业区上下楼梯时,要集中精力,抓牢扶手。
86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