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技术规程
栏目

冲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怎么写(精选6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冲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1篇】冲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怎么写450字

1、采用机械压力机作冲裁、成型应遵守本规定,采用机械压力机锻造或切边时,还应遵守锻工有关规程。

2、暴露于压力机之外的传动部件,必须安装有防护罩。禁止在卸下防护罩的情况下开车或试车。

3、开车前应检查设备主要紧固螺钉有无松动,模具有无裂纹,操纵机构、自动停止安装、离合器、制动器是否正常,润滑系统有无堵塞或缺油,必要时可开空车实验。

4、安装模具必须将滑块开到死点,闭合高度必须正确,尽量避免偏心载荷;模具必须紧固牢靠,并通过试压检查。

5、工作中注意力要集中,严禁将手和工具等物件伸进危险区内。小件一定要用专门工具(镊子或送料机构)进行操作。模具卡住坯料时,只准用工具去解脱。

6、发现冲床运转异常或有异常声音(如连击声、暴烈声)应停止送料,检查原因。如是转动部件松动,操纵装置失灵,或模具松动及缺损,应停车修理。

7、每冲完一个工件时,手或脚必须离开按钮或踏板,防止误操作。

8、两人以上操作时,应定人开车,注意协调配合好。

9、下班前应将模具落靠,断开电源(或水源),并进行必要的清扫。

书写经验22人觉得有用

写冲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时候,得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把那些关键点都梳理清楚。比如,设备的基本参数、日常检查的重点部位,还有操作步骤什么的,都要列出来。开头最好能简单说下这份规程的目的,像是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之类的。接着就该详细讲具体的操作了,这部分特别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工人的生命安全。

写的时候要注意,每个步骤都要尽可能具体,别含糊其辞。比如开机前的检查,不能光说一句“检查设备”,得把检查哪些地方写明白,像电源线有没有破损、紧急停止按钮是否正常之类的。还有就是,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也得提一下,比如戴好防护手套,避免手被卷进去。要是有特殊情况,比如遇到故障,该怎么处理,也得提前想好并写进去。

在写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因为疏忽漏掉一些细节。比如有一次我写的时候,就把“检查润滑系统”给忘了,后来同事提醒才发现。这种事情其实挺常见的,写的时候心里想着这个事,结果一动笔就漏掉了。所以写完后最好能找几个有经验的同事看看,让他们帮忙挑挑毛病。

书写注意事项:

规程里涉及到的一些专业术语,最好能解释清楚,不然新手看了可能一头雾水。像什么“行程调节”,就得说明白到底是指哪个部件的行程,调整的时候又要注意些什么。不过话说回来,有时候术语多了反而会让说明书显得复杂,所以得把握个度。

还有一点要注意,规程里的数字和单位得统一。比如说到压力值,有的地方写的是“mpa”,有的地方写成“kg/cm²”,这样很容易让人搞混。记得以前有份文件就是这样,好几个地方单位都不一样,最后改了好几次才统一。还有,描述动作的时候,顺序也得理清楚,不然容易让人误解,比如先装夹工件再启动机器,这个顺序就不能颠倒。

小编友情提醒:

写完后记得反复校对几遍。有时候一个小标点符号放错了位置,就会影响整句话的意思。比如有一次我写了个“打开电源开关后立即操作”,结果忘了加逗号,变成“打开电源开关后立即操作”,乍一看还以为是要求立刻操作,其实是想说打开电源后先检查再操作。这种小问题虽然不影响大方向,但还是得留心。

【第2篇】模板公司冲床工安全操作规程怎么写800字

一、冲床工必须遵守《安全操作总则》和《从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工作时做到“不伤害自已、不伤害他人、也不被他人伤害”。

二、冲床工必须经相关部门考试合格,持有效证件,熟悉冲床的性能及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方可独立作业;新员工禁止单独上机操作。工作时必须依法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女工长发应缠入帽内,不准戴围巾和饰物操作冲床。

三、禁止酒后操作冲床(上班前4小时内不准喝酒)。

四、工作前应先清除冲床台上无关的工件和工具,把坯料摆在适当的位置上。

五、开车前应仔细检查润滑系统是否正常,检查离合器、制动器、滑块是否灵活,检查脚闸装置、保护装置、自动停止装置是否安全可靠,模具有无裂纹,紧固螺丝有无松动,润滑系统有无堵塞或缺油现象,再空车运转数分钟,确认正常后方可接通离合器进行冲压工件,如发现转动部件松动、连冲、操纵装置失灵、冲头自动落下等现象应立即停车检修,禁止冲床带病运行。

六、在冲制过程中,操作者站立要恰当,注意力要集中,禁止与他人闲谈,冲制时禁止手和身体伸入冲床危险区内。取放小工件要用专用工具操作,禁止用手直接送料或取件。

七、检修或更换模具时应关闭总电源(上锁),并将滑块调至下死点,闭合高度必须正确,模具螺丝要夹紧固,换好后先搬动(空转)试车,确认冲床正常后再投入运行,

八、在冲制过程中应定时停车对转动部位加注润滑油保护。

九、单冲时,每踏闸一次,手或脚要挪开踏闸一次,防止误操作。

十、两人以上共同作业时,应指定专人踏闸,踏闸者和送料者要密切配合,禁止在踩下踏闸后再放置坯料,禁止一边取件一边踏闸。

十一、冲床在运转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关闭总电源停车检查,在冲床顶部检修时,必须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并设人监护。

十二、下班或工作结束,应将滑块落到下位置,关闭总电源,清扫现场,做好交接班手续。

十三、本规程自____年 6月实施。

书写经验69人觉得有用

写这类规程得有点讲究,不是随便套个格式就行。开头最好先点明背景,为什么要弄这个规程,像是因为厂子里最近冲床事故有点多,领导层觉得有必要规范下操作流程。接着就得具体说说这规程适用范围,是整个车间还是只针对某几个班组,这样能避免后面执行时搞混。

然后就是重点部分了,把操作步骤分条列出,得细到每个动作都写清楚。比如说开机前要检查冲床各部件是否完好,润滑油够不够之类的,这些细节不能省略。还有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像手不能离冲头太近,听到异常响动就得立即停机检查什么的。这里有个小地方得注意,有些老员工可能觉得这些太基础,但新手真容易忽略,所以必须强调。

材料选用这部分也不能少,不同的产品要用不同的模具,要是搞错了不仅影响产品质量,还可能引发危险。这里有个小问题需要注意,有时候材料单子上标注的规格跟实际库存的不太一样,这时候千万别凭经验乱换,该找技术人员确认就确认。

最后这部分是关于维护保养的,冲床用久了零件会磨损,定期保养很重要。不过这里有个小漏洞,有些工人图省事,经常只做表面功夫,设备内部的清理维护就马虎过去了,这就容易埋隐患。所以规程里得特别强调定期全面检查,不能偷懒。

整个规程写完后别急着提交,得找个有经验的老员工看看,听听他们的意见。毕竟他们天天打交道,知道哪些地方容易出岔子,改完后再找技术部门审核一遍,确保专业性。整个过程得反复修改几次,直到大家都认可为止。

【第3篇】冲床工安全操作规程怎么写600字

1、操作要求:

1.1 工作前应检查设备的润滑系统、机械系统、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完好,各连接螺栓及零件是否紧固,离合器、制动器是否完整,操作灵活。

1.2 机床调整好后,确认各部分正确无误后方可正式工作。

1.3 在工作时,不允许将手伸进工作区域。

1.4 单次冲压时,脚不准经常放在脚踏板上,每冲一次踏一次后,立即离开脚踏板。

1.5 在工作中应注意设备的运转状态及润滑情况,如有异常现象或声音时,应立即停机检查。

1.6 工作完毕或长时间离开时,应将设备滑块停于上死点,关掉电动机,切断电源,清扫设备,做好点检卡记录。

2、安全操作规程:

2.1 车间上班时应正确穿戴劳保用品。

2.2 开机前应检查模具是否紧固,有无裂纹,保险装置等是否完好有效。

2.3 工作过程中要互相配合,往冲床上放、取件应用钳子,要准确夹牢,以防掉落砸伤。

2.4 料件要放在指定地方,不准乱放或堵塞通道。

2.5 设备在运转时,严禁将手伸入滑块区内,调整或修理机床时,必须关掉电源,挂“禁止操作”警示牌,需要点动或开动时,要通知每一个工作者,否则,不允许开动。

2.6 冲压模副应先紧固上模后,操作1次后,无异常时再紧固下模,并经常检查有否松动。

2.7 操作时不得与别人交谈,不得酒后操作,不得过度兴奋或疲劳时坚持作业。

2.8 应经常检查模具情况,不得将料重叠冲压。

2.9 不得将高于闭模高度的刚性物体置于冲压区。

浙江一品厨五金有限公司

____年4月20日

书写经验58人觉得有用

写冲床工安全操作规程的时候,得先把相关的基础知识弄清楚。冲床工这个行当,说起来也不是特别复杂,但要是没个明确的操作指南,出了事就麻烦了。这规程,得从设备本身说起,冲床的型号、规格、性能什么的,都得搞明白。比如有个老式冲床,它的压板螺栓要是松了,那就有隐患了。所以第一步就是检查设备状态,看看是不是都紧固好了。

接着,工人穿的工作服也有讲究,袖子太长了容易卷进去,这可不是小事。记得有一次看到一个老师傅干活,他那衣服袖子晃悠得厉害,旁边的小年轻提醒了好几次,他才想起来把袖口扎紧。还有手套也不能随便戴,有些工序根本不需要戴,戴上反而容易被机器缠住。这个细节很重要,很多人图省事就忽略了。

操作的时候,启动按钮的位置也得记清楚。有些冲床的按钮设计在不太显眼的地方,第一次操作的人很容易找不到。而且按钮一按下去,冲头就下来了,动作很快,手稍微慢一点都会出问题。所以每次开机前,最好先用手试一下周围的空间够不够大,确保没人靠近危险区域。

书写注意事项:

冲床工经常要处理一些废料,这些废料堆得太多会占地方,还可能绊倒人。清理废料的时候,得先把电源关掉,不然万一机器突然启动,那就麻烦了。这一步要是忘了,后果很严重。有一次我就听说车间里有人清理废料,结果机器突然动了一下,差点伤到人。

规程里还得提到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比如,冲床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响声,就得立刻停机检查。有时候可能是零件磨损导致的,但也有时候可能是更严重的问题。这个时候不能慌,先按下急停开关,然后再叫专业人员来修理。要是慌里慌张地乱动,很可能把小问题变成大事故。

规程里最好附上一些常见的故障排查方法。像冲床不工作了,可能是电路出了问题,也可能是模具卡住了。遇到这种情况,工人得学会初步判断,到底是哪里出了毛病。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懂维修,但至少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找专业人士来帮忙。

小编友情提醒:

规程还要强调定期维护的重要性。冲床这种设备,用久了难免会有损耗,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全面检查一遍。检查的内容包括润滑系统、传动部件、电气线路等等。要是保养不到位,设备寿命就会缩短,安全隐患也会增加。这一点,很多企业都容易忽视,总觉得只要还能用就行,其实这是不对的。

【第4篇】冲床工下料工序及安全操作规程怎么写800字

一:模具的装卡

①操作者首先将冲床曲轴调整到最高上支点位置并调整滑块丝杠,使滑块处于最上端位置。

②正确选择待下料工件所需模具并把该模具放在冲床的工作台上,目测找正模柄与滑块孔的位置。

③手动盘车使冲床曲轴调整到最下支点位置,调整滑块丝杠使模柄完全嵌入滑块模柄孔。

④拧紧滑块上的模柄卡紧螺丝,并用压板压紧底模板。

二:模具的使用和调整。

①接通机床电源并按下机床启动按钮,待机床匀速运转后踩下机床脚踏板让滑块往复运动,仔细观察模具,当没有异常震动和磨擦声时说明上下模相对位置较正。

②调整滑块丝杠,使滑块下降,使凸模刃口嵌入凹模1.5----4mm(按板厚酌情调整)。

③操作者在开始冲剪切之前应仔细检查核对材料规格是否符合工艺尺寸要求,调整好定位开始冲剪工作。除落料模外其它冲剪模如各种断料模具所冲剪下的第一个工件,必须用相关量具测量,核对工件是否符合工艺尺寸要求,切断模剪切精度应控制在±0.5 mm范围内,此后每20个工件核对一次尺寸。

三:冲床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1.开车前首先在滑轮、曲轴油杯,大齿轮油孔,横轴油孔等部位加注润滑油。

2.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出现异常响动应立即停车,并立即切断该设备电源。

②严禁操作者在未完全停机的状态下直接用手拿取冲压下来的工件.以防伤手。

③当所冲压的工件较大、工件尺寸较长或操作者操作机床不够熟练时严禁打连车。

④当操作者用手送料时,操作者的手不要接近模具,尤其不要接近模具的压料装置、刃口及导柱、导套,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⑤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必须经过相关人员指导,严禁非操作人员操作该设备。

(6)操作者应定期给所操作设备进行保养维护,需要润滑的部件定期加注润滑油1次/周。

(7)操作完毕必须关闭电气,清理机床和工具做到物见本色,铁见光。每天打扫工作场地,保持冲床干净无油污,场地清洁无杂物,物品码放整齐成线。

书写经验77人觉得有用

写冲床工下料工序及安全操作规程,得先把基本的情况摸清楚。像冲床的型号、功率这些,还有下料的具体要求,像精度、尺寸什么的,这些都是基础。如果没搞明白这些,后面写规程就容易跑偏。先列个大纲,把大概的步骤想好,不然写着写着思路就乱了。

比如开头要交代清楚适用范围,就是这个规程是给谁看的,适用于哪些设备和工况。这部分语言要简洁明了,别绕来绕去的。接着说操作前的准备,这包括检查机器、确认材料是否符合要求之类的。这部分要具体点,像是检查冲床的润滑情况,看看油路有没有堵塞,这个得说得详细些,因为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些细节不重要,但其实很重要。

操作过程这部分最难写,既要全面又要实用。像装夹工件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送料的手法,还有冲压时候的压力调节,这些都得写进去。特别是送料那块,要是手离得太近,很容易出事。不过有些人可能觉得这都是常识,没必要写那么细,但实际工作中真有人会忽略。还有就是冲压的时候,压力调得太大会导致材料变形,调得太小又达不到效果,这个得有个合适的范围。

安全方面也不能马虎,得提醒工人穿戴好防护用品,像手套、护目镜什么的。还有就是操作完后要把机器清理干净,别留工具在工作台上,这都是安全隐患。不过有些老员工可能觉得这些东西太啰嗦,但新人不了解情况,不懂规矩,就容易出问题。

写的时候还得注意一些细节,像“开机前要确保周围没人”这种话,虽然听起来简单,但真有人会忘记。还有“冲压结束后要断电”,这看起来是小事,但不这样做的话后果很严重。有时候写到这些地方,可能会不小心漏掉一个关键步骤,或者写得不够全面,这就需要反复检查。

写完后最好找几个有经验的老工人看看,听听他们的意见。他们可能会指出一些你没考虑到的地方,比如某个步骤描述得不够清楚,或者某个注意事项没提到。不过也有可能他们会提出一些看似合理的建议,但实际操作起来反而麻烦,这就得自己权衡一下了。

最后就是格式问题,要保持统一。像标题要醒目,字体大小合适,编号要清晰。不过有时候写的时候可能会忘了调整格式,或者编号顺序有点乱,这种小问题写完后再慢慢修正就行。

【第5篇】冲床工下料工序安全操作规程怎么写750字

一:模具的装卡

①操作者首先将冲床曲轴调整到最高上支点位置并调整滑块丝杠,使滑块处于最上端位置。

②正确选择待下料工件所需模具并把该模具放在冲床的工作台上,目测找正模柄与滑块孔的位置。

③手动盘车使冲床曲轴调整到最下支点位置,调整滑块丝杠使模柄完全嵌入滑块模柄孔。

④拧紧滑块上的模柄卡紧螺丝,并用压板压紧底模板。

二:模具的使用和调整。

①接通机床电源并按下机床启动按钮,待机床匀速运转后踩下机床脚踏板让滑块往复运动,仔细观察模具,当没有异常震动和磨擦声时说明上下模相对位置较正。

②调整滑块丝杠,使滑块下降,使凸模刃口嵌入凹模1.5----4mm(按板厚酌情调整)。

③操作者在开始冲剪切之前应仔细检查核对材料规格是否符合工艺尺寸要求,调整好定位开始冲剪工作。除落料模外其它冲剪模如各种断料模具所冲剪下的第一个工件,必须用相关量具测量,核对工件是否符合工艺尺寸要求,切断模剪切精度应控制在±0.5 mm范围内,此后每20个工件核对一次尺寸。

三:冲床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1.开车前首先在滑轮、曲轴油杯,大齿轮油孔,横轴油孔等部位加注润滑油。

2.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出现异常响动应立即停车,并立即切断该设备电源。

②严禁操作者在未完全停机的状态下直接用手拿取冲压下来的工件.以防伤手。

③当所冲压的工件较大、工件尺寸较长或操作者操作机床不够熟练时严禁打连车。

④当操作者用手送料时,操作者的手不要接近模具,尤其不要接近模具的压料装置、刃口及导柱、导套,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⑤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必须经过相关人员指导,严禁非操作人员操作该设备。

(6)操作者应定期给所操作设备进行保养维护,需要润滑的部件定期加注润滑油1次/周。

(7)操作完毕必须关闭电气,清理机床和工具做到物见本色,铁见光。每天打扫工作场地,保持冲床干净无油污,场地清洁无杂物,物品码放整齐成线。

书写经验85人觉得有用

写冲床工下料工序安全操作规程,得从实际工作出发。不能光靠脑子想,要多去车间转转,看看工人们是怎么干活的。有时候老工人经验丰富,他们的一些习惯可能没写进规程里,但确实管用。把这些都记下来,再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才能写出有用的规程。

一开始要明确目的,就是确保操作安全,减少事故。开头这部分最好简明扼要,说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规程。比如“为保障冲床下料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意外伤害发生,特制定本规程。”写的时候别太啰嗦,不然看的人会觉得烦。

接着就得讲具体的操作步骤了。每个步骤都要细致,不能含糊其辞。比如说开机前检查设备这一条,就不能只写“开机前检查设备”,得具体到检查哪些地方。像滑块、模具固定情况、润滑状况之类的都要提到。要是写得太笼统,执行起来就容易漏掉重要环节。

还有就是防护措施这部分。冲床作业危险性高,防护措施必须到位。这里可以写一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比如手套、护目镜之类。但要注意,不能光列清单,还得提醒佩戴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像护目镜要戴正,不能歪着戴之类的细节也要提一下。

有时候写的时候会不小心用错词,比如把“滑块”写成“滑动”,虽然意思差不多,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问题。这类小问题写的时候要留神,不然审核的时候会被挑出来改。

在写应急处理这部分时,要提前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比如设备突然故障怎么办,人员受伤该怎么处置。写的时候最好能结合以往的经验,这样更有说服力。不过有时候写着写着思路会乱,写着写着就把前面提到的内容又重复一遍,这种情况要注意避免。

结尾怎么写?

可以加上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定期维护设备的重要性,还有新员工上岗前必须接受培训之类的。这部分不用太复杂,点到为止就行。写的时候可能会因为赶时间,草草了事,结果遗漏了一些关键点,这点在写的时候得特别注意。

【第6篇】冲床工:安全操作规程怎么写550字

1、操作要求:

1.1工作前应检查设备的润滑系统、机械系统、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完好,各连接螺栓及零件是否紧固,离合器、制动器是否完整,操作灵活。

1.2机床调整好后,确认各部分正确无误后方可正式工作。

1.3在工作时,不允许将手伸进工作区域。

1.4单次冲压时,脚不准经常放在脚踏板上,每冲一次踏一次后,立即离开脚踏板。

1.5在工作中应注意设备的运转状态及润滑情况,如有异常现象或声音时,应立即停机检查。

1.6工作完毕或长时间离开时,应将设备滑块停于上死点,关掉电动机,切断电源,清扫设备,做好点检卡记录。

2、安全操作规程:

2.1车间上班时应正确穿戴劳保用品。

2.2开机前应检查模具是否紧固,有无裂纹,保险装置等是否完好有效。

2.3工作过程中要互相配合,往冲床上放、取件应用钳子,要准确夹牢,以防掉落砸伤。

2.4料件要放在指定地方,不准乱放或堵塞通道。

2.5设备在运转时,严禁将手伸入滑块区内,调整或修理机床时,必须关掉电源,挂“禁止操作”警示牌,需要点动或开动时,要通知每一个工作者,否则,不允许开动。

2.6冲压模副应先紧固上模后,操作1次后,无异常时再紧固下模,并经常检查有否松动。

2.7操作时不得与别人交谈,不得酒后操作,不得过度兴奋或疲劳时坚持作业。

2.8应经常检查模具情况,不得将料重叠冲压。

2.9不得将高于闭模高度的刚性物体置于冲压区。

浙江一品厨五金有限公司

____年4月20日

书写经验82人觉得有用

冲床工的安全操作规程该怎么写?这得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才行。首先要了解冲床的基本构造,像滑块、模具、传动系统之类的部件都要熟悉清楚,这样才能在写规程的时候心里有底。比如滑块行程要控制好,不能随便调整,不然容易出现问题。还有就是模具安装时要注意对齐,稍微偏差一点就可能导致废品率增加。

其次,设备的日常检查也很关键。润滑油量得定期查看,油路要是不通畅了会影响运转效率。每次开机前都要确认急停按钮是否正常,这个环节千万马虎不得。有时候忘记检查润滑情况,就会导致设备运行噪音变大,时间长了可能影响使用寿命。

在操作过程中,人员的操作姿势也有讲究。站立位置要合理,既能观察到整个工作台面,又不会被飞溅的材料伤到。手套什么的最好别戴,防止被卷进去。但有时候工人图方便,可能会偷偷戴着手套干活,这就增加了安全隐患。

书写注意事项:

规程里头还应该提到废料处理的问题。冲压下来的废料要及时清理,堆得太高容易绊倒人。有些车间为了赶进度,往往忽略这一点,结果出了事故才后悔。

对于新员工来说,培训环节不能省。要让他们知道哪些动作不能做,比如手伸进模具区域之类的危险行为。不过有些老员工仗着自己经验多,有时会忽视这些规定,觉得自己轻车熟路没问题,结果反而容易出事。

小编友情提醒:

规程制定完后还得不断修订完善。生产环境变了,设备也可能升级换代,所以不能一成不变地照搬旧规程。要是有人觉得修改起来麻烦,索性就不改了,那隐患就一直存在。

《冲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怎么写(精选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