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管理规范
栏目

煤矿安全工作精细化管理规范【16篇】

发布时间:2023-12-04 热度:54

煤矿安全工作精细化管理规范

第1篇 煤矿安全工作精细化管理规范

一、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及特点

推行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效能,搞好安全。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和理念。精细化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把小事做精,把细节作靓,能够明察秋毫,事事都要认真。

精细化管理就是追求精益求精和不断完善的工作方法,就是将每项管理、责任精确到每一天、每件事、每个人,坚持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问,人人都要带着责任做事,目标清晰,长短结合,基础夯实,整体提高,追求完美和卓越的过程,尽善尽美,永无止境地追求零缺陷。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细细品来,这句话对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及每个员工有着极其重要的警示作用。我们必须用心观察身边的事和环境中的细节,能明察秋毫,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这是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要求。在生产中,事关安全无小事,小隐患会酿成大祸,可谓是刻骨铭心。所以,要想把工作做得好,比别人优秀,不能把小事看小,忽略细节,只有在每件小事上下功夫,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隐患

安全管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由许许多多的小事及众多的环节组成。安全管理中的隐患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无形的隐患,另一种是有形的隐患。有形的隐患包括时间上的隐患、环境上的隐患、设备上的隐患和动态中出现的各种隐患,它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而无形的隐患是最可怕的,它包括管理上的隐患和人的思想意识上的隐患。人的虚伪:不懂装懂;人性的弱点:贪图省事,投机取巧,懒惰,怕麻烦;或一念之差下犯了低级错误,违反了常规,还有多年煤矿的坏习惯,看惯了、习惯了、干惯了的习惯违章,平时不注意,还以为是正常现象。这些无形的隐患平时不易表现出来,是抽象的、隐蔽性的,一旦有机会,思想决定意识,意识支配了行为,一系列的违章现象都会发生,导致可怕的后果。

常见有隐患的人有以下几种:身体不好的病态人、两边忙的疲劳人、缺乏安全知识的新工人、贪图玩乐的青年人、麻痹大意的马虎人、不服管教的混事人、简单粗暴的鲁莽人、只顾生产的单纯人。

常见有隐患的地方有:三、四叉门,后路压力大造成阴阳道和危棚,工作面两头两线加一带,收作、放顶,大型安装和转运,零星工程,斜巷运输,高瓦斯区域和游离瓦斯区域,不完善和不完好的设备。

常见的隐患时间:午收季节、节假曰、领导不在现场、事故连续发生时期、撇勾延点、快下班赶罐和赶大客车回家及夜班4点到6点等。

管理上的隐患有:制度设计不合理、责任不清、执行不到位、力度不大、怕得罪人、避重就轻,措施上有漏洞、针对性不强、对措施贯彻不到位,职工有签字就行,甚至连字都不签,更谈不上措施中关键的事项,所以导致盲目施工。监督检查不到位,敷衍了事,有的视而不问,人情味较重,跟值班似如稻草人,不懂生产,工作布置不到位,任务落实不到位,更谈不上担负责任。

以上几种现象都是隐患处,无论哪个地方出了问题都会给安全带来不利。因此,不能忽略这些人、机、物、时间和管理,更不能淡化某一个细节。只有细心观察、认真研究,妥善处理好某一点,真正负起责任,才能防患于未然。

三、推行安全精细化,消除安全隐患

针对以上几种现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从手加以解决。首先要重点把握薄弱环节。认真关注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沉下心来做好“一看、二问、三处理”,坚决反对浮躁,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其次要夯实基础工作,做好基础、基层和机制工作,强化现场管理,干标准活。三是制度编制要广要细,执行制度要铁,连带责任要清,严肃事故追究制。四是考核检查要严,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漏洞,更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分清情与法。五是对员工教育要结合实际,要细,要有针对性,特别是手指口述和岗位大练兵要持之以恒,不厌其烦,要有滴水石穿和润物细无声的功夫,掌握职工的思想情绪,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

但是,在正常的生产中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只关注大事、盯重点及条件较差、瓦斯与断层较严重的地方,如大面积的冒顶、揭煤、巷道贯通、收作、放顶等,都知道这些的危险性,因此上下关注一致,组成跟班小组,领导现场指挥,计划安排得当,措施得力,作业动作和环节标准,每一个细节和过程都有人把关,规程措施均能贯彻到位,也落实到位,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警惕性都高,所以不会出事,工作也较为顺利,例如7114的几次发水,大面积的压死架以及揭过9煤。还有目前几个工作面都不同程度地出现构造,但生产和安全还较为稳定。

反之,往往环境、条件都很好,风平浪静,人们却忽视安全,放松了警惕,出现了小隐患,随意性的违章和不安全的人与事,无人问津,或只是泛泛而谈,要不就是轻描淡写讲讲。为了生产进度,为了完成任务,为了早上窑,怕麻烦,不按程序办事,表现出了“三惯“的坏作风,往往酿成了大事故。“4.25”“5.18”两起事故均发生在条件和环境较好的地方。我认为这些事故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责任没有尽到,工作布置不细,没有强调施工中的安全重点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隐患;第二,现场跟班没有细心观察可能出现的隐患,没有分清安全的重点,没有做详细安排,只是随便说说注意安全;第三,使用的工具和设施不顺手,不灵活,使用起来很笨重;第四,没有看到设备不完善,无防护装置;第五,重点强调保护物体;第六,职工自保和联保意识不强;第七,措施编制的有漏洞,贯彻不到位,落实不到位。

一系列的小细节没有注意,抱着“没有事”的态度和“三惯”的陋习,犯了常规性的错误,所以导致大祸。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小概率事情在某一活动中不会发生事故,但是在多次重复的产生中是会发生的。在生产过程中,人们有一种错觉,小隐患不会出事,从而形成一种侥幸的思想,很多工作不按程序做,想走近路,图懒省事,久而久之隐患就变成了事故,古人说的“夫祸患常积于忽微”正是这个道理。

安全是由许许多多的小而复杂的事构成的。特别是人、机、物、环境以及动态中出现的繁琐而细小的问题,我们都要勤思考、细分拆,将一件件理顺清楚,落实下去,一切才归于有序。坚持从身边做起,从现场做起,从人的思想行为做起,决心不放过一丝一毫,善于研究细节的末端,重小事,扣环节,时刻牢记“小隐患大于猛虎”,大是小的积累,多是少的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江河”,只有常年坚持,才是我们对职业的负责。细节决定成败,细节筑就品质是我们对待安全工作的正确态度。

第2篇 班队长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煤矿安全的基础是班组安全生产。班组是煤矿企业预防事故的一线阵地,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安全管理的成果最终在班组中实现。班队长既是生产现场作业者又是安全生产管理者,被誉为企业的“兵头将尾”,责任十分重大。因此,正确认识班队长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有针对性的抓好煤矿安全工作,对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充分认识班队长

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据大量事故案例分析,9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班组,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设备隐患没能及时发现和消除等人为因素造成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职工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但是深入分析,班队长在其中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因为他们是企业最基层的安全管理者,是最直接的工作领导者和安全负责人,在班组安全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队长是上级与生产一线员工之间的主要沟通桥梁,他们最能接近职工、了解职工,最能及时发现职工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班队长的管理工作,可以使得煤矿安全生产更加有保障、有效果。从一些事故来看,倘若班队长在平时对班组成员多一些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中加强管理和监督,对本班组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及时进行分析,采取措施,很多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班队长在安全管理中

出现的几种问题

在煤矿井下特殊的作业环境中,各种因素都会影响职工的工作情绪,其中班队长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稳定情绪、做好各项安全确认及合理组织人员等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班队长常常会出现不合节拍的行为,主要表现为:

一是班队长在开工前对工作时间、地点、环境交待不清,当班工作任务不能及时通知到每个职工,使职工尚未摸清当班具体的工作内容就上现场,这极有可能导致职工因为某个危险点不清楚而出事故。

二是班队长不能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搞特殊化,晚下井、早升井、小范围总结和安排工作,这就会增加事故隐患。

三是班队长通过发错误指令来整治人,故意违章指挥,造成职工违章操作,这类做法危害最大。

四是班队长不注意工作方法,动辄大动肝火,使职工带着不满情绪去操作,导致不理智的行为发生,大大增加了事故隐患。

五是班队长自身素质不硬,缺乏应有的安全生产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不能很好地指导、处理和解决问题。

第3篇 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常识-复习题

安全生产法

1.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13)

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20)

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28)

4.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31)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6.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36)

7.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43)

8.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44)

9.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46)

10.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46)

11.生产经营单位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57)

12.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64)

13.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70)

职业病防治法

1.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20)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结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30)

3.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

4.用人单位应当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31)

5.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

6.劳动者应当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31)

7.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32)

8.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9.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所禁忌的作业。(32)

10.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36)

(1)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2)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3)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权利。

(4)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5)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6)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的权利。

(7)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446号令)

煤矿有下列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排除隐患:

(1)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的,

(2)瓦斯超限作业的,

(3)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的,

(4)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5)超层越界开采的,

(6)自然发火严重,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7)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的。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3)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4)

3.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9)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1.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3)

2.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其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4)

3.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义务。(4)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严禁强迫从业人员超强度劳动或者冒险作业。(10)

5.从业人员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及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11)

6.从业人员有权拒绝执行管理人员强令超强度劳动、冒险作业和违章指挥,有权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危害从业人员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11)

7.从业人员依法享有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14)

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卫生制度,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安全卫生条件,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防止和减少职业危害。(22)

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为从业人员无偿提供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检查其按规定使用。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劳动防护用品。(23)

10.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可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43)

11.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可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43)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总局令第16号)

1.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

2.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3)

3.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3)

4.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3)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4)

6.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4)

7.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6)

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严禁非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7)

9.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8)

1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8)

1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10)

12.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5)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13.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16)

14.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16)

1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17)

16.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 (17)

17.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未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25)

18.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26)

(1)未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的;

(2)未按规定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的;

(3)未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

(4)重大事故隐患不报或者未及时报告的;

(5)未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擅自生产经营的;

(6)整改不合格或者未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恢复生产经营的。

煤矿安全规程

1.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3)

2.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各种设备、设施检查维修制度,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并做好记录。(3条)

3.职工有权制止违章作业,拒绝违章指挥。(5条)

4.当工作地点出现险情时,职工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点。(5条)

5.当险情没有得到处理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时,职工有权拒绝作业。(5条)

6.煤矿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未经安全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

7.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培训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6条)

8.煤矿使用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产品,必须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不得使用。(7条)

9.煤矿企业必须编制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由矿长组织实施。煤矿企业每年必须至少组织一次矿井救灾演习。(9条)

10.入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前严禁喝酒。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入井检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10条)

11.井巷交岔点,必须设置路标,标明所在地点,指明通往安全出口的方向。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通往安全出口的路线。(18条)

12.井下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为0.0024%。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100条)

13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有: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氨等。(100)

14.严禁在停风或瓦斯超限的区域内作业。(140条)

15.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220条)

16. 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其电源;在切断电源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244条)

17.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266条)

18.矿井探放水原则是有疑必探,先探后掘。(285条)

19.任何人员不得携带矿灯进入井下爆破材料库房内。(308条)

20. 乘车人员必须听从司机及乘务人员的指挥,开车前必须关上车门或挂上防护链。乘坐人车,列车行驶中和尚未停稳时,严禁上、下车和在车内站立。(360条)

21. 严禁扒车、跳车和坐矿车。

22. 人力推车时,1次只准推1辆车。(362)

23.人力推车时,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362)

24.人力同向推车的间距,在巷道坡度小于5‰时,不得小于10m;坡度大于5‰时,不得小于30m;坡度大于7‰时,严禁人力推车。(362条)

25.人力推车时必须时刻注意前方。在开始推车、停车、掉道、发现前方有人或有障碍物,从坡度较大的地方向下推车以及接近道岔、弯道、巷道口、风门、硐室出口时,推车人必须及时发出警号。(362)

26.人力推车时严禁放飞车。(362)

27. 不得在能自动滑行的坡道上停放车辆。确需停放时,必须用可靠的制动器将车辆稳住。(364)

28.斜井提升时,严禁蹬钩、 行人。(372条)

29.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检修或搬迁电气设备前,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瓦斯。(445)

30.电缆不应悬挂在风管或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电缆上严禁悬挂任何物件。(469条)

31.电缆与压风管、供水管在巷道同一侧敷设时,必须敷设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离。(469条)

32.巷道内的通信和信号电缆应与电力电缆分挂在井巷的两侧,如果受条件所限:在巷道内,应敷设在电力电缆上方0.1m以上的地方。(469条)

33.高、低压电力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高、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应大于0.1m。高压电缆之间、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mm。(469条)

34.严禁使用矿灯人员拆开、敲打、撞击矿灯。(475条)

35.煤矿企业必须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新入矿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744条)

36.对在岗接触粉尘作业工人,岩石掘进工种每2-3年拍片检查1次;混合工种每3-4年拍片检查1次。纯采煤工种每4-5年拍片检查1次。(744条)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2007年版国家题库)

1.煤矿安全生产要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

2.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这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

3.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所约束的对象是所有从业人员。

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三项岗位人员是指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

5.煤矿三大规程是指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

6.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第4篇 夯实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是实现煤矿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要强化行政主要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各级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也是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者,负有法律规定的职责。从上到下都要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量化、细化、具体化,并把安全责任制汇编成册,发到员工手中。要加强安全责任教育,使每个职工明确自己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并知其任,尽其职。

2 建立完善防治重大事故体系

建立完善防治重大事故体系应包括五个主要方面:矿井瓦斯综合治理、矿井防治水管理、矿井机电运输和安全供电管理、矿井安全生产关键环节管理和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管理。

(1)建立完善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机制。建立完善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机制是落实“十二字”方针,强化煤矿“一通三防”和防突管理的根本要求。即根据“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方针,着眼于煤矿安全生产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的相互和谐、源头管理、过程监控、应急救援、事故查处等环节的全面加强,努力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煤矿安全基础管理。

(2)全面落实“以风定产”是防范瓦斯事故的基本保证。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矿井通风能力组织生产,确保各用风地点配备足够的风量,杜绝瓦斯超限作业;及时处理瓦斯积聚;并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可靠稳定,增强安全工作的可靠性。

(3)严格落实瓦斯监测监控是瓦斯治理最后一道防线。要按照“十二字”方针的要求,配备和配齐各种瓦斯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全面落实“一通三防”四项装备措施,健全和完善瓦斯防治装备和安全设施。

(4)建立完善矿井防治水管理机制。一要明确责任,生产矿长是本单位水害防治第一安全责任者,总工程师具体责任主抓矿井防治水工作,各生产矿井地测部门责任具体是防治水工作。建立健全矿井防治水机构,完善矿井防治水工作的规章制度;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矿井防治水工作。二要掌握矿井水害类型,水患区域和程度,采取针对性措施,认真组织实施。三要强化管理,完善并落实管理制度和“查、堵、疏、排、截、探、防、躲”等一系列措施,保证水害防治工作扎实有效,安全可靠。四要及时编制有针对性的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审批贯彻、学习、签字制度。五要及时配齐相关的探放水设备。

(5)建立完善矿井机电运输和安全供电管理机制。加强矿井主提升、主扇、斜巷人车、电气防爆、矿井供电和局扇等六个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运行,严格生产设备检修制度,做到保护装置和设施齐全、可靠;加强大型生产设备技术改造,提升机电运输系统装备水平。

(6)建立完善矿井安全生产薄弱环节的管理机制。加强工程开工与巷道贯通,采面初次放顶与收尾、搬家与安装。对老巷和地质构造带等安全生产薄弱环节管理,制定专门措施,明确专人负责,实行24小时跟班盯岗,督促实施。

(7)建立完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管理机制。认真制定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定期组织地面、井下演练。要根据矿井生产条件的变化情况,定期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订,做到措施严谨、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

3 建立完善安全投入体系

搞好安全生产,投入是保证。煤矿生产是同大自然斗争,加大投入,既要不断的更新装备,提高生产效益及功效,也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节,防止和避免人为事故的发生。

在安全投入上,煤炭企业要牢固树立“按需投入”理念。国家为增加煤矿的安全生产能力,满足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要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提高井巷维简费标准,增加安全专项费用和瓦斯治理专项资金,重点用于瓦斯治理等,按《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煤矿瓦斯治理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08]230号),低瓦斯矿井提取标准为20元/吨,高瓦斯矿井提取标准为30元/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提取标准为40元/吨,但就煤矿的实际来讲,仍有很大的缺口。对煤矿企业来讲,资金再紧不能紧安全,在安全上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少。要建立专款专用制度,相关部门要按规定提取的各项资金,合理使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用于解决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矛盾,切实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真正把它抓出成就,就必须坚持“依法治安”,用“法律规程”来规范企业,规范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安全行为,使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生产现场处于有序管理、安全生产的各项基础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把煤矿安全生产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推进依法治安战略的实施。

4 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

要时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立完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提高职工对搞好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意义认识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增强每个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一是安全教育培训要明确专人负责,制定计划和措施,抓好落实;二是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科学观,要根据安全生产形势的发展和各个时期﹝阶段﹞的要求,明确不同的安全宣传教育重要内容,创新安全生产安全教育培训方法,注重实际效果;三是安全教育培训必须从强化安全意识入手,采用多种形式、多阵地、多媒体、深入持久,达到人情感化的目的;四是强化安全技术培训的管理,充分发挥三级安全培训中心的作用,加强以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为重点的各类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做到应培尽培;五是严格持证上岗制度,对不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上岗,要通过安全技术培训,全面提升矿井从业人员的安全指挥和安全操作水平及现场处置问题的能力;六是完善激励机制,促进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正规化、正常化、制度化、常态化;七是加大三级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的硬件建设,补充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设备。

第5篇 陈兴远煤矿局部通风机安装、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我矿局部通风机安装、移动管理工作,提高局部通风机装备和管理水平,杜绝由于局部通风机管理不善而造成重大瓦斯煤尘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局部通风机安装、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局部通风机入井前,必须经机电科检查验收,试运转合格后方可入井;

2、局部通风机运送过程中,必须使用吊链起吊,轻拿轻放,防止局部通风机在运送过程中受损;

3、安装局部通风机时,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10m;

4、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必须大于局部通风机的吸风量,且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到回风口间的巷道中的最低风速不得低于0.25m/s;

5、局部通风机的安装方式应尽可能采用上、下并排安装方式,上方局部通风机采用吊挂方法安装,下方局部通风机采用支垫方法安装,两台局部通风机垂直间距不得小于100mm且上方局部通风机风筒不得影响下方局部通风机吸风口的畅通;

6、局部通风机安装时,如巷道内有轨道时,局部通风机距离轨道不得小于50cm,采用支垫方式安装时,局部通风机离地高度不得低于30cm;

7、安装局部通风机时,局部通风机必须坚持选择“大功率风机、大直径风筒、大供风量”的三大原则,确保工作面瓦斯不超限,巷道风速达到规定要求;

8、局部通风机安装时,必须装备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和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实现“三专两闭锁”,且安装的两台局部通风机必须能力相同,功率相互匹配,保证两台局部通风机供风量一致;

9、安装局部通风机时,局部通风机吸风口前2m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必须使吸风口前风流保持畅通无阻,局部通风机的安装位置要避开尘源,消音器吸风口应加装防护罩;

10、局部通风机必须安装时,局部通风机的风筒切换裤衩不得漏风,不得扭曲变形和挤压;

11、正压风筒末端要直对工作面,在岩巷掘进时风筒口距工作面不超过10米,煤巷不超过5米,上山、下山不超过3米

12、局部通风机安装时,必须有一名通风科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指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13、局部通风机安装时,必须有专职瓦斯检查员跟班检查瓦斯,且现场必须有安监人员督察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

14、安装局部通风机时,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及时将施工地点顶板及巷道两帮的活矸、活石挑落,以防砸落伤人;

15、局部通风机安装结束后,必须实现挂牌管理,管理牌上应详细标明地点、型号等项目,严禁随意开停局部通风机;

16、局部通风机安装结束后,每天必须对自动切换装置进行一次切换,并做好切换记录,如发现问题,必须立即汇报并进行维修,保证其完好;

17、局部通风机的风电闭锁装置必须保证,当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停风后能切断停风区域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的电源;

18、使用局部通风机的掘进工作面不得停风,因检修、停电、故障等原因停风时,必须将人员全部撤至全风压进风流处,并切断电源;

19、局部通风机恢复运转时,不得自行启动,必须由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时,必须由专职瓦斯检查员先检查瓦斯,只有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由指定人员开启局部通风机;

20、局部通风机安装、移动必须作到“三定、三汇报”。定开完工时间,定负责人,定专项安全措施;开工前、作业过程中、完工后必须电话汇报调度;

21、局部通风机因检修、停电、故障等原因停风时,停风区域必须撤人,设置警戒、悬挂警标。

22、局部通风机必须由专人管理,在无人工作通风的独头巷道口应钉制栅栏,以防局部通风机发生意外,停止运转时人员误入;

23、施工过程中杜绝一切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24、未及之处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及矿井“一通三防”工作管理实施细则中有关规定

第6篇 煤矿安全科管理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制度,在分管生产矿长和安全矿长的领导下,负责煤矿企业的安全检查、监督管理工作。

二、负责安全管理制度的编制和实施,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

三、负责组织煤矿中长期的安全生产规划,年度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和实施。

四、参与煤矿安全费用的提取及使用管理,对安技措工程进行检查、落实。

五、负责监督检查奖惩制度的执行。参与安全奖励资金的管理使用。

六、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安全专项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对发现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采取“四定”措施,限期整改,并督促落实直至整改解决。

七、负责职业健康管理和职工健康档案管理,对煤矿新建,改扩建项目职业安全卫生严格按制度执行。

八、监督检查煤矿安全设备、设施装置和仪器的选型使用。

九、参与制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规划及具体实施细则,并落实实施定期检查验收。

十、参加本矿事故的调查、处理,提出预防事故的措施,并督促按期执行,组织安全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协同有关部门人员现场勘查、调查分析及处理工作。

十一、做好本矿安全教育计划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组织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办理上岗证件工作,监督检查其持证上岗情况。

十二、定期分析本矿的安全生产状况以及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十三、参与本矿重大工程项目的技术论证,采区及工作面设计,重点单项工程作业规程的审查。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安全技术审查。参与各项目工程建设和建成移交验收工作。

十四、参与煤矿矿井灾害预防计划和重大安全技术措的施编制和审查,并检查落实实施。

十五、协同配合上级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7篇 浅析煤矿安全管理的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0.前言

近年来 ,我国企业 ,尤其是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依然十分严峻。 煤矿事故在爆发之前多数事故征兆已经暴露出来,之所以产生事故 ,90%以上是由于管理上出现漏洞才导致事故发生。 煤矿安全管理主要任务就是首先找到煤矿安全应该管什么,然后针对管理对象及时准确指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预防措施,在事故发生前把危险源通过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率,或消除事故发生。

1.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人员缺乏应有的安全责任心 煤矿安全管理最终的目标是通过制度、规程、措施、检查、教育等功能来消除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在当前,一些管理人员没有尽到安全责任,导致煤矿“三违”不断、事故频发。通过对全国各类安全事故进行剖析,惊人地发现事故的背后普遍缺乏责任心。

12. 无法调动职工积极性 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 基本上是制定安全规章制度,走形式的学习一下,然后挂在墙上。 没有加大对工人的培训力度,没有对工人时时讲规章,处处按规章操作,没有让在现场第一线工作的工人把这些规章制度牢记在心, 不能真正落实到工作中。形成领导干部孤立地实行安全管理,收效甚微。

13. 安全管理法规不完善 我国现有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 法规大部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需要。 中央有关安全生产的精神又很难贯彻到乡镇,特别是私人小煤矿。 建立健全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明确安全生产的执法主体和各部。

14. 安全管理不系统 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缺乏科学性依据,过于简单、形式化,操作起来很难见到实效,考核工作没达到预期的目的。 其实,安全管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与生产实践一样有着紧密、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而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只是单个的制度,没有系统、科学的标准,所以难以落实,很难起到相应的作用。

15. 安全技术和装备不能保障安全生产 随着煤矿向深部延伸,煤矿灾害更为严重,对这些灾害缺乏必要的研究,还不能找到完全有效的治理措施。 煤矿安全装备是防治煤矿事故的重要手段,在防治灾害事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仍有许多装备存在适应性不强、可靠性差的问题。 另外,面对新出现的灾害,缺乏必要的控制灾害的专用装备煤矿安全的监测仪器仪表也存在着寿命短、精度低、稳定性差,满足不了安全的需求。

2.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规范基层各级人员的安全行为 各级管理干部必须履行本职岗位的安全职责,不断提高敏锐的安全洞察力和安全技术素质;加强领导干部的责任心,忧患意识,实行跟班责任制,坚决制止违章作业,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2.2. 建立责任连带追究制度 为避免管理人员下井走马观花,为完成下井次数而下井的现象,应该建立责任连带追究制度。 凡井下工作地点出现重大安全隐患和工伤事故,要追究当天或当班到过这些地方的管理人员和安全监督检查人员的监督检查不力的责任。

2.3. 抓隐患整改,抓工作落实 要经常组织矿井安全大检查,全方位地排查安全隐患,不留死角。 对排查出的问题要分门别类,归纳总结,然后进行层层分解,进行消化处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如果隐患不整改、问题不处理,那么安全检查就失去它应有的意义。对每一个问题都应有安排、有处理、有落实,责任到人。 在煤炭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总是千变万化的,作业环境恶劣,威胁安全生产的隐患总是不断出现的, 而煤矿的安全管理就是在煤炭的生产过程中,要不断地发现安全隐患,发现问题,不断地整改隐患,解决问题,发现隐患要及时,处理问题要得力。 这就要求煤矿安全的各级管理者要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甘于奉献和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对安全生产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要认真抓整改、抓落实,把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2.4. 现场管理标准化 现场管理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生产现场要实现文明、卫生、整洁,各种安全标志、牌板齐全醒目,各种安全设施及监测装置完整可靠,符合标准,安全通道畅通,给工人创造一个很好的工作环境和舒适的作业条件。使生产设备的性能达到安全运转的要求一旦发生事故,系统中的自动保护、自动调节、紧急制动装置能够发挥作用,使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2.5. 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 首先要提高对安全宣传教育的认识,真正把安全宣传教育摆到重点位置,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 要提高安全培训质量,每次培训结束要进行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发给资格证书,持证上岗;考试不合格,不能上岗作业,要继续培训,直至合格为止,坚决杜绝无证上岗。 特别要加强对特殊工种的专业培训工作,如对井下电钳工、主提升机司机、绞车司机和采煤机司机等特殊工种,要进行不间断的培训。

2.6. 保证安全生产的投入 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是一个投入问题,也是一个装备问题。 无论企业多么困难,资金如何紧张,都要保证安全生产的投入和治灾的科研经费。同 时,要加强加大安全培训的投入。安 全培训工作是投资最少、见效最快、回报最持久的特殊投资。要通过加大安全培训的投入,加强基地建设,增加培训装备,配齐硬件、软件,努力构建强有力的安全培训体系。

2.7. 加强预警提示机制 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在事故频发的煤炭工业中更需要一套预警机制。警示职能是安全管理中预防控制职能得以发挥的先决条件。 由于不安全状态具有突发性特点,使安全管理不得不在人们活动之前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方法和手段,防止事故的发生。 过去的传统安全管理是被动的安全管理,是在人们活动中采取安全措施或事故发生后,通过总结教训,进行事后管理。 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的危险源不断出现,发生事故的诱因增多,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这种情况, 所以加强安全管理预警提示机制改革。

3.结论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靠简单的方法做好,更不能凭一时之功。 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科学的态度,依靠先进的科技装备和科学的管理,需要不断加大安全投入,改善职工的作业环境,通过多种措施构建本质安全保障体系。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最终实现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使安全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第8篇 浅谈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原理

1、现代煤矿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是煤炭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反映了煤矿综合素质的高低。煤矿安全与否决定于人的安全行为和物的安全环境,而人的安全行为与人的安全心理密切相关。换句话说,煤矿安全管理,主要是对人、设备和矿井自然环境的安全防护管理,其中,对人的管理是核心,因为人的因素是主导、管理因素是关键、物的因素是基础、环境因素是条件。在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中,应由事后追查为主转变为事前预防为主,按照人的心理规律和客观规律制定安全预防措施,引入和运用心理科学这个手段更好的为煤矿安全管理服务,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安全管理体系。

具体讲,煤矿的安全生产运行过程就是指人环境安全行为安全状态人的反复循环,其中,人是安全生产运行中的核心因素。安全管理就是要着重研究和控制在生产活动中自由度极大的人,这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基础和保证。煤矿发生事故,除了环境和设备诱发的因素外,更多的是人为事故,即责任事故。要克服人为事故的发生,必须要运用安全心理学的原理,培养训练员工养成自我控制的素质,从而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出现,避免事故的发生。

2、知觉在安全生产中的运用

知觉在安全防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为知觉对客观事物属性的认知程度如何,对人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矿工们在井下作业,要做到高效和安全,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是通过对井下一系列复杂事物和特殊环境的感知、记忆、理解,达到人与性格、事物与环境、生产与安全的适应和协调。只有清晰地感知到井下的客观环境,才能为排除不安全隐患奠定认识基础。同时,只有矿工知觉出不安全隐患才能在行为上、技术上做到预防,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实现安全生产。

要按照感知规律来认识和观察井下环境,具体分析井下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提高警觉性,增强刺激感。被知觉的事物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才能达到知觉的清晰。一般来说强烈刺激容易被知觉;微弱刺激容易被忽略。在井下安全管理中,适当运用知觉对强度的敏感特征,多搞一些安全标志,搞一些相对强度如静与动、白与黑等,提示矿工们注意,增强知觉效果。总之,煤矿安全管理应充分利用知觉对强度的反映规律,改进和完善矿井的安全标志,以此自觉提高矿工的安全警惕性。

提高对比度,增强印象感。为了突出不安全的隐患,提高员工对安全的重视,在管理中要自觉地运用不同事物的对比,以增强人的知觉印象。不同的颜色对比、不同的形状对比、不同的声音对比、不同的环境对比等等,这些都可以增强安全知觉印象,达到观察安全隐患的能力。增强安全行为中的动机激励,安全动机是推动着矿工进行安全生产的一种内部动因,推动着员工积极注意安全,对安全精力达到高度集中,使之成为一种定向力量。安全动机是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动机?真正把安全当作生产的第一需要,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矛盾。这就要求在生产操作的每个环节中,都必须坚持执行好安全生产制度。从煤矿安全管理的角度来说,通过预测矿工的动机来培养提高矿工安全动机的行为,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

更加强化安全目标的吸引力。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开展“百日安全生产整顿”、“无事故季”、“安全生产月”活动。按工种不同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如对机械工种类开展“安全运转一周年”,对个人提出“安全标兵”、“十佳安全能手”、“安全红旗手”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推行的目标一定要有强度,对员工要产生吸引力,使人产生积极的、强烈的反应和情感。进一步做好增强安全动机的外界压力。开展“安全家庭”、“安全帮教”活动,家属对矿工要做到“敲安全钟、吹安全风”、“亲友提安全希望”等,对矿工安全动机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效应。

认真做好每个职工的细致工作。安全管理是以具体的人作为对象的,因此,对员工个人特征的掌握,对员工性格特征的了解,是搞好安全工作的必要前提。从性格上看,煤矿工人憨厚朴实,不拘小节。煤矿生产中“愣头青”发生的惨祸比例也很高。从心理过程、特征和状态看,普遍存在侥幸、麻痹心理,这是安全生产的大敌。矿工有不同的个性,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决不能凭想象去改变矿工的个性。但是,就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来说,我们却有必要引导矿工的个性去适应和服从这个总目标,在安全管理上应发挥人的个性。因此,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根据矿工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矿工的性格是多种多样的,在处理安全与人的关系问题上不能搞一刀切,在方法上要讲究,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性格的作用,做好各项工作。

(2)根据性格在社会倾向上的优劣,要把性格引导到有利于安全工作的轨道上来。这就要求管理者摸透每个矿工的性格,哪些是内向型的?哪些是外向型的?哪些是冷静的?哪些是急躁的?最好让工作岗位与性格协调起来。比如看守工、机车司机、电工等,最好安排沉着冷静的职工担任。

(3)根据性格的相对稳定性,我们管理者要有耐心,因势利导,不要激化矛盾。比如对急躁和有冒险性格的人,不要简单的批评,要让他们干自己适当的工作,随时提醒他们遵守《安全规程》,以利于他们发挥热情和积极性。

3、注重安全心理培训

强化职工的培训工作。我们常常提出希望通过培训来提高矿工的素质,但往往强调他们的思想素质、技术素质和身体素质,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素质,虽然思想素质、技术素质、身体素质不可少,但它们都要受心理素质的制约,必须要以心理素质作为共同基础。实践证明,在紧张、危险的工作环境中,心理素质强就会激发斗志、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员工的技术素质就会得到更好的发挥,处理好险情,保证安全生产。因此,我们务必对矿工开展好安全心理培训。矿工安全心理和安全态度的形成,不是自发产生的,可以说是一个自觉学习的过程。

对矿工进行安全心理培训,就是要运用心理学这个手段,建立矿工安全心理模型,形成安全心理定势,提高安全心理容量,从而使员工在生产中能够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做出适应性的反应,用心理指导行为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矿工安全心理培训是一个新内容、新任务。培训工作要采取逐步展开的方式,内容从简到繁,方式由易到难,做到经常化、渐进式,有计划、有步骤、有程序的进行。通过培训,使员工自觉地控制心理活动,指导好自己的工作行为,保障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

总之,安全是煤矿生产的头等大事,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是人,人又有心理活动,因此,在煤矿安全上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才能抓住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才能使安全工作做到有预见性和主动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使安全管理达到更加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从而真正把安全生产纳入到科学的轨道。

第9篇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及意义

[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极大地促进、进了我国安全科学事业的发展。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生命与健康的基本保障;一切生活、生产活动都源于生命的存在,如果人们失去了生命,也就失去了一切,所以安全就是生命。安全生产是一切社会生产的前提与保障。 [abstract]:sixteen party5 in plenary meeting establish safe development guiding principle, promote greatly, into our country safety science career development. safety, is the human survival and the development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s the basic security of life and health; all lives and production activities,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life, if people lost their lives, they lost everything, so safety is life. safe production is the premise and guarantee of all social production.

据有关资料证明,在我国的各种安全事故中,煤炭生产伤亡人数占的比重远远大于其它行业。随着我国煤炭需要的日益紧张,我国煤炭企业所受压力也越来越大,煤矿安全工作人命关天,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而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是煤矿生产、效益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了重中之重。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落实,各级领导和各级组织对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重视。总书记强调,安全生产关系群众生命,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好,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温家宝总理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各级领导都对安全生产工作有明确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以对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明确“安全为了发展,安全就是发展”的安全理念,切实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所谓“安全生产”,就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无危为安、无缺为全,煤矿安全生产就是在生产中做到没有危险,所有系统设置齐全,确保职工及设备设施安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众所周知,煤矿企业是典型的职工劳动强度高、从业危险性高、事故 发生率高的“三高行业”,在煤矿企业里安全自然就成了人命关天的头等大事。 国家和各级部门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召开了多次会议。实践表明,安全生产管理 光靠领导重视、开会议、发文件是不够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落实到每一个具体 企业,每一个职工,注重企业内部具体日常化细节管理,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减 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 大局。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

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 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基本要求。

对于这方面浅谈几点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看法。

一、把安全预防落到实处 安全预防“补牢”未必为“亡羊”,只有使得预防工作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安全工 作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一)、做好“安全理念”的思想预防。生产过程中,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是 造成诸多事故的祸首。只有在思想上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把预防工作搞好,才 能把事故后处理变为处理后无事故,避免企业因预防工作没做到位而造成事故, 付出不可估量的代价。 (二)、做好“安全文化”的行为预防。预防就是防患于未然。在事故发生前或刚 有事故征兆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把不安全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在行动上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造成事故隐患。避免有对工作不尽职,事不关己高 高挂起,对一些小的隐患、缺陷心存侥幸心理,往往会把一些小事搞大、大事搞 砸。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三)、做好“安全管理”的技术预防。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做好预防工作,可 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煤矿生产地质环境复杂,包容面广。对技术环节薄弱的要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对安全法规、制度执行不力的,要敢于加大管理力度;设备 有缺陷的要舍得投入资金进行革新改造。从设备质量、人员技术力量上做到预防。

二、安全管理必须务实 抓安全管理必须务实、任何的不务实、不作为和乱作为都有危害、都不可取。 安全上一时的疏忽、侥幸,虽然可以在突击、蒙骗、辩解下脱逃责任,但却会留 下一个潜伏的隐患,极易让人养成懒情的惯性心理。这种作风,拿来抓安全,轻 则懒惰了自己,重则成了一种惯性,就会危及安全工作效率,影响个人的发展和 企业的发展。安全事大,关乎生命,人人有责。 “临时抱佛脚”能够获得他人的信任, 但却经不起明眼人的审查、 经不起时间的 考验。问题与隐患能隐藏一时,却也能在不经意时爆发,它若爆发,随之而来的, 会是可怕的事故。

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对安全生产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一、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安全工作治理既强调管到底,又强调理到位。理到位就是要理出头序,理顺关系;就是要不断完善安全工作行为准则,检查制度和标准,考核奖惩办法。管到底,就是要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人心,要严抓细管,刚性考核,绝不姑息任何违章行为。

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以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责任制为基础,以落实反事故措施、反违章、推行标准化工作为原则,做到组织落实、措施落实、检查落实、考核落实,使安全生产治理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

二、安全治理制度化,安全措施规范化,作业行为标准化是安全生产治理的基本要求。在“安全治理制度化,安全措施规范化,作业行为标准化”方面做了扎实工作。一方面,积极认真开展“三无”活动,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细化安全治理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办法,完善安全治规章制度。

三、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可靠保证。安全治理工作应以人为

本,围绕人的行为,规范各项治理措施,采取“多层次、低重心”的治理手段,将工作的中心下移,放在生产一线的班组,开展从治理层到执行层多层次治理,才能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治理水平。安全生产中的每一项工作,人都是第一要素,而且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提高人员素质。结合生产实际需要,通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形式,增强安全意识,激励职工钻研专业技术,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结合各阶段安全生产特点,加强了对职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大大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四、安全生产工作重在治理监督到位。安全工作重在治理监督到位,这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是要根据生产不断发展的需求,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及时纠正和查处违章,实现安全监督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过程监督的转变。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长期以来,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的比例一直在70%左右。这种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中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品种齐全,但所占比例差别较大,地理分布也不平衡。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利用、开采煤炭最早的国家,中国采煤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煤炭工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平均每年递增8.34%,成为世界第一采煤大国,结束了长达40多年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从1998年起中国煤炭工业实施总量调控、结构调整,主动进行关井压产,2001年原煤产量为11.1亿吨。

煤矿已成为我国主体能源。安全生产已是一种必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对于巩固社会的安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稳定政治环境具有现实的意义;对于保护劳动生产力,均衡发展各部门、各行业的经济劳动力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增加社会财富、减少经济损失具有实在的经济意义;对于生产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家庭的幸福和生活的质量,有直接影响。

第10篇 浅谈煤矿如何搞好安全管理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煤矿赋存地质构造复杂,自然灾害多,易开采的露天煤矿较少,埋藏深、地质构造复杂、开采难度大的地下煤矿占大多数,受到瓦斯、水、火、煤尘、顶板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危害,导致安全事故频发,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逐步延伸,这一现象将更加突出,严重制约矿井的生产与发展,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到职工的生命线,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关系到企业的繁荣兴衰,因此搞好安全生产对我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谈谈自己个人的看法。

一、提升矿井装备水平,促进矿井集约化生产

多年来的安全管理证明,单凭“高压”与“严管”换不来安全,尤其作为我们具有南方特色的矿井,地质条件地质构复杂、井下断层多,要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只有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淘汰落后技术、工艺、装备,采用更为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来高矿井产装备水平,走煤矿机械化发展道路,才是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有效途径。一是推进机械化矿井建设。按照“装备一流、技术先进、系统可靠、队伍过硬、管理精细、安全高效”的要求来建设矿井,实现矿井生产以综采、综掘为主的综合机械化、规模化开采,有效提高生产现场的安全可控程度,降低事故发生的机率,把职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容易出现危险因素的环境中解脱出来。二是以机械化带动矿井集约化生产。着力打造安全高效型矿井,对采掘设计布局进行不断优化,适时调整生产布局,合理集中生产,推行先进的集约化生产方式,对老生产系统和生产区域实施“减肥消肿”,收缩战线,减少系统,减少头面,减少或消灭炮采,生产系统越少,安全系数越大。从提高矿井单产单进为目标,培育重点队入手,彻底转变过去单纯依靠多头、多面、多人求规模效益的模式,以集约化生产推进矿井安全高效建设。

二、加快矿井信息化建设,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随着国家煤炭行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计算机、软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飞跃发展,推进信息技术在矿井中的运用,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走信息化、数字化之路,是煤炭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是深化矿井信息化建设。在井下各工作面、重点头面、生产系统,安装瓦斯监测系统、设备监测系统、故障诊断系统、语音提示系统,大型机电设备远距离遥控等系统,把矿井各种保护设施和瓦斯、煤尘、水、通防设施、矿井压力的状态形成可视可控的全方位监控,建立集生产监控、信息管理和网络运用等多系统为一体的综合监测监控系统,达到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实现矿井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安全监测自动化、信息管理集约化。二是以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通过综合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运用,使生产管理部门在一个平台上,对各生产各环节、系统、机械设备、人员实施远距离“遥控、遥测、遥信”,对采煤机的运行工况及参数进行采集、处理、显示、存储和传输,对设备进行故障自动诊断,提供操作指导或控制采煤机做出相应的处理,形成对井下可靠的安全预警机制和管理决策的信息通道。管理人员在地面调度指挥中心,通过室视频监控和数字监控系统,就可远程对井下安全生产情况实时监控,对各部位瓦斯运行情况、机械设备运行情况、干部带班情况、人员作业情况,通过监控系统都一目了然;同时可实施对设备进行远距离遥控,对人员进行远距离指挥,更为及时、准确的调度指挥生产,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对策和防范措施,来弥补安全工作的缺陷和盲点,增强对事故隐患的控制力度,提高矿井防灾抗害的综合能力。

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增强安全管理意识

煤矿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要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严格制定和执行安全生产有关政策法规,如果没有统一的规范性的管理制度,煤矿就不可能正常运行。一是要以完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为保障。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必须从完善、细化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入手,建立一整套包括组织机构设计、职能分工、岗位职责说明、工作流程以及各个专业的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员工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守。在建立各项制度和标准时,必须深入研究、仔细推敲、认真琢磨,尽量细化,符合煤矿科学原理,避免管理漏洞,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形成覆盖全面、方便操作、易于判断、合法合规合理的制度体系并形成制度和标准可以执行、能够执行、容易执行、自觉执行的环境和条件,确保制度和标准能够规范员工的每一个行为,具有真正的规范性和执行效力,构建起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二是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执行力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与生产任务的完成与否,要推进“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保证层层有压力,工作有动力,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井下现场作业的每个环节,明确到每个人身上,从矿长到一线工人,全部实行安全承诺,管理人员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使每个岗位都有责任,实现从区队、班组到个人,都权责清晰、责任明确,建立起分层次建立安全责任目标体系,将干部职工工资与安全状况挂钩考核。同时要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领导干部第一责任人制,对不能严格履行职责、按时完成任务的,要根据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做到对号入座,一视同仁,才能确保层层有压力,工作有动力,事事有落实。

四、突出重点环节管理,把牢安全生产主动权

现场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和最终归宿,其它各项机制的目的都要落实到现场管理中,其作用最终要在现场管理中得到体现。一是要做好现场各项安全检查工作。首先要做好开工前安全隐患排查,班中动态排查和班后安全复查工作,狠抓现场动态安全管理,特别是要抓好采掘初采、初放、贯通、开切眼、设备安装撤出、过地质变化带等特殊时段的现场安全管理。同时认真落实好干部下井带班、跟班制度,把“一岗双责”兑现在现场,实行好矿级干部带班,队级管理人员跟班等制度,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靠前指挥,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监管巡查力度和现场技术管理,确保现场安全管理处于可防可控状态。二是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煤矿生产长期坚持的安全指导方针。树立 “预防为主”的超前意识,做到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预防上,以预防事故为中心,预先发现、鉴别、判断可能导致事故的原因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变事后分析为事前预防,把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在事故发生之前,牢牢掌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要健立隐患排查、治理和分级管理长效机制,形成检查、落实、整改、验收、复查的“闭合”管理模式,不间断开展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安全大检查,要把隐患排查向采区内部、边角块段、边远地区,以及人的行为延伸,只有这样才能才能使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点。三是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煤矿企业的基础工程、生命工程和效益工程,要充分认识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深刻意义和重要作用,要保证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到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高标准、严要求,严把质量关,努力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为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

五、注重安全细节管理 ,做到安全工作无小事。

在安全生产中,职工们对大隐患大漏洞,都能保持高度的警惕,及时治理或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很少出事故。可对于一些小隐患小细节却疏于管理和防范,麻痹大意,最终“习惯成自然”,酿成大祸, 所以做好安全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要始终关注细节,从小事做起、从不起眼的环节抓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做到把防微杜渐。一是要改变“安全工作只抓大事不抓小事的思想。在生产过程中,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小的隐患,实质上潜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而关注这些细节,重视这些小隐患,正是做好安全工作的根本保证,要用辩证的观点来对待大事和小事,有一些职工认为不戴安全帽、帽斗绳不系、自救器为小事,不值一提,其实这正是安全规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工作中很多大事的发生就是因为这些小的环节没有把握住,才造成大事故,所以我们一定要用辩证的方法来认识,安全上什么是大事,是什么小事,安全上的大事又是怎样发生的?要抓住具体环节,一步一个脚印抓安全,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安全工作不知用多少血的教训才能提高认识,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二是要善于在工作中发现细节。对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我们要带着“显微镜”深入一线检查隐患,运用“放大镜”及时整改隐患。要从大局着眼,从细微处入手,想在心里、挂在嘴上、看在眼里、跑在腿上,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细节它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积累,关系着我们安全生产的方方面面,要善于发现这些细节,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漏洞,不留下任何一个死角,在安全生产中,一个小隐患、一次小违章、一处小漏洞,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理和纠正,麻痹大意,最终“习惯成自然”,就对安全生产会留下一个潜伏的隐患,就可能会不断放大,引发事故,威胁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就会给企业、社会带来大的危害,反之如果对每一个细节都不疏忽、都不放过,就能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筑牢安全防线。

六、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提升职工安全技能

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是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重要前提,人是生产实践的主体,人的行为对安全生产具有先决性,就煤矿安全生产而言,人的行为不确定性是安全生产中的一个极大变数,安全技术教育培训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一是提高职工安全工作认识的重要性。只有职工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抓好生产安全,要让职工真正认识到安全事故会对自己、对家庭、对企业、对社会带来的伤害,从而让职工自觉自愿的提高安全思想意识,增强对事故的防范能动性,使职工确立明确的安全需求、清晰的安全目标憧憬和牢固的理念信仰,并能支配自身的一切言论与行动。同时教育职工牢固树立“事故是可防可控”的观念,让职工明白只要按规章制度制度操作,事故就可以避免,每天工作之前,首先要想想安全,想到通过什么办法,采取什么措施,运用什么手段,才能保证安全生产,使职工做到时时想安全、处处会安全,即时能安全。二是加强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培训部门要加大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用啥学啥、缺啥补啥”的原则,认真抓好职工安全技术和业务技能的培训,要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养成,按照岗位操作流程,进行工序分解,制定每个工种详细的安全操作标准,采取科学规范的训练,对班每个工种、每道工序的操作方法、要领和安全要求进行直观的演示,强化职工记忆,推进职工规范操作行为的养成,使之逐步落实到岗位操作中,形成行为习惯,让每一个职工熟练掌握本岗位的技术要领和规程措施上的安全要求,做到上标准岗、做标准事、干标准活、做标准人,使职工安全意识和行为得到规范,现场管理秩序得到优化,安全发展得到保证。

七、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升企业软实力

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安全文化的建设对于预防事故,推进企业安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是企业树立新的安全观念的需要,是引领企业安全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是倡导“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造就具有现代安全意识、科学安全思维、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的劳动者,要通过继承、优化、融合、发展而形成具有时代特征、企业特色的先进文化,大力唱响关爱生命主旋律,实现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每一个职工都把“安全第一”的理念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认识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就是生产力”、“安全就是自己和企业最大的效益”,使企业领导者和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通过安全文化宣传科学的安全生产知识,将安全文化渗透到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潜移默化地转变观念,引领职工改变行为习惯,引领和提升安全理念,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二是积极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应为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范畴,走人性化与法制化想结合的管理之路,追求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成为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在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管理中,应着力培育职工热爱企业,忠于企业,关心集体,奋发向上的良好品质,唤起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改变单纯的物质利益追求,从而形成热情共鸣、任务共保、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与浓厚的安全氛围,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总之,安全生产要围绕建立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着力提升自动化装备水平,深化信息化系统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的管理,提升员工安全素质,倾力打造强安全文化,营造本质的安全环境,从而实现人、机、环境和谐统一,我们的企业就一定安全高效发展,就一定能够创造出煤矿安全生产的美好明天。

第11篇 rfid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在分析近期几个煤矿发生的特大事故时发现几个共性问题:地面与井下人员的信息沟通不及时;地面人员难以及时动态掌握井下人员的分布及作业情况,进行精确人员定位;一旦煤矿事故发生,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效率低,搜救效果差。为此,如何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如何准确、实时、快速履行煤矿安全监测职能,有效进行矿工管理,保证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高效运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因此提升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以灾害预防、高效搜救为主要目标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必由之路。

1概述

rf id 技术是直接继承了雷达的原理,并由此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自动识别技术。利用反射功率进行通信奠定了rfid的理论基础。rfid标准化问题日趋为人们所重视,rfid产品种类更加丰富,规模应用行业不断扩大,特别是沃尔玛公司和美国军方的使用,极大地推动了rfid的研究与应用。在南非,rfid技术已成功用于矿井管理,成功解决了关于矿井考勤、防盗、安全等矿井管理存在的问题。在国内矿区管理与计算机结合的程度主要限于井上部分,包括日常的企业流程管理、财会管理、运输管理。煤矿井下管理仍以经验管理为核心,随着煤炭行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大多数煤矿企业在生产的实际过程中基本都采用了各种各样的煤矿管理系统,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rf id技术的引进,国内煤矿也开始使用rfid技术进行管理。如:西山矿务局、大同矿务局。

2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rf 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系统一般由3个部分组成,即电子标签、阅读器和应用接口。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的交换。

在rf id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始终以能量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时序方式来实现数据的交换。阅读器向电子标签提供工作能量。当电子标签进入射频识别场时,阅读器发射出的射频波激活标签电路,相互作用,完成数据的交换。对于多标签同时识读来讲,可以采用阅读器先发的形式,也可以是标签先发的形式。为了实现多标签无冲突同时识读,对于阅读器先发的方式,阅读器先对一批标签发出隔离命令,使得阅读器识读范围内的多个电子标签被隔离,最后只保留一个标签处于活动状态与阅读器建立无冲突的通信联系。通信结束后指令该标签进入体眠,指定一个新的标签执行无冲突通信指令。如此重复,完成多标签同时识读。对于标签先发的方式,标签随机地反复发送自己的识别id,不同的标签可在不同的时间段被阅读器正确读取,完成多标签的同时识读。对于任何一只电子标签来讲,都具有唯一的id号,这个id号对于一只标签来讲,是不可更改的。在大多数应用场合,是通过运用后台数据库来支持标签的数据属性的。通常由电子标签与阅读器构成的识别系统是为应用服务的,应用的需求多种多样,各不相同。阅读器与应用系统之间的接口由开发工具调用的标准函数来表示。功能大致包含以下方面。应用系统根据需要向阅读器发出配置命令和其他指令。阅读器向应用系统返回其当前的配置状态和各种指令的执行结果。

3在井下人员定位管理方面的应用

实现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进出的有效识别和监测监控,使管理系统充分体现“人性化、信息化和高度自动化”,实现数字矿山的目标。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管理方面实现的基本功能包括:①任一时间井下或某个地点究竟有多少人,这些人都是谁;②每个人在井下任一时间的活动轨迹;③查询一个或多个人员现在的实际位置(井下人员定位),方便调度中心可快速正确的电话联系该人员澳占询有关人员在任一地点的到漓时间和总工作时间等等一系列信息,可以督促和落实重要巡查人员(如:瓦斯检测人员、温度检测人员、测风人员等)是否按时、到点的进行各项数据的测试和处理,从根本上杜绝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相关事故。方案是在井下的各个巷道和人员可能经过的通道中安装若干个阅读器,具体数量和位置根据现场巷道实际情况和要实现的功能要求而定,并且将它们通过通信线路与地面监控中心的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同时在每个下井人员佩带的矿灯或其他装备上安置一个电子标签,当下井人员进入井下以后,只要通过或接近放置在巷道内的任何一个阅读器,阅读器即会感应到信号同时立即上传到监控中心的计算机上,计算机就可判断出具体信息(如:是谁,在哪个位置,具体时间),同时把它显示在监控中心的大屏幕或电脑显示屏上并备份,管理者也可以根据大屏幕上或电脑上的分布示意图点击井下某一位置,计算机即会把这一区域的人员情况统计并显示出来。同时控制中心的计算机会根据一段时间的人员出入信息整理出这一时期的每个下井人员的各种出勤报表(如:出勤率、总出勤时间、迟到厚退记录、未出勤时间等)。另外一旦井下发生事故,可根据电脑中的人员定位分布信息马上查出事故地点的人员情况,然后可再用探测器在事故处进一步确定人员准确位置,以便帮助营救人员以准确快速的方式营救出被困人员。

4在巷道安全、统计考勤和设备管理方面的应用

不同级别的人员可以进入的巷道权限各不相同。通过安装在巷道出叭口处的阅读器对要通过的人员进行自动识别。根据后台数据库设置的信息对巷道处的旋转门进行相应的控制,当人员允许进入时,自动打开,当人员不允许进入时,旋转门关闭。同时对来到巷道入口的人员自动记录并保存,便于查询和生成报表。在考勤方面显示每个下井人员确切的下井时间和上井时间。并根据工种(规定足班时间),判断不同类别的人员是否足班,从而确定其该次下井是否有效。在月统计报表中对下井时间、下井次数(有效次数)等分类统计,便于考核。打印月考勤报表、任意时间段下井统计等有关报表。车和其他重要设备的具体实时位置,计每一辆矿车每天的运输次数和出入频率,便于管理。设备的设置和应用原理与人员定位基本相同。

5结语

rfid在矿井应用以井下安全监管为依据,可按照人员安全管理、巷道安全管理和安全物资管理等方面分类应用。利用rfid技术,建立信息采集和处理方案,实现信息传递与信息共享,为企业管理提供支持,实现井下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和可视化。最大限度的保障人员的安全。

第12篇 煤矿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

前言

煤矿机电设备操作人员是影响煤矿机电设备

在生产中能否合理地发挥作用的特殊群体,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要保证煤矿机电设备安全运转的完好性、实用性,务必对设备操作人员这个特殊群体强化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学习,使其提高安全意识,主动按设备的运行标准进行操作,保养维护,使每台设备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最有效的价值,达到效能最大化。

1 搞好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是防止机电事故的基础

煤矿事故有1/3是机电事故, 80%以上的机电事故是人为事故。当前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群体存在着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对设备的操作和管理不到位,脱岗、串岗现象严重,使设备带病作业,致使事故的发生。机电事故概括起来有3个方面原因:

(1)不安全行为,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按规章操作;

(2)部件的不安全状态,部分机电设备和配件受市

场经济的影响,不合格品多,导致设备不完好,给机电事故埋下隐患; (3)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煤矿巷道工程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机电设备的完好标准、安全运行和安全管理缺陷。而人、物和环境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常常是对安全管理出现失误或存在缺陷。可以说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缺陷是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根源,是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深层的本质原因。因此要从根本上防止机电事故,必须从加强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做起,创新制度,管理到位,不留死角,不断改进安全管理技术,落实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充分调动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从而降低机电事故率。

2 班组的安全教育是实现操作人员安全管理的根本保障

无数事实证明,事故都是在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交叉时发生的,从大量的案例分析看,绝大多数事故都是由于违章造成的。追究违章的根本原因可以发现,安全素质低下是违章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搞好安全生产,首先要抓好人的因素,即以人为本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做到人人重视安全,人人懂安全,这样安全生产才有保证。要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只有通过安全教育才能达到目的。结合单位各班组实际开展安全生产方针教育、安全法规教育、典型经验和事故案例教育、机电设备操作和管理的安全技术知识教育等。所以说,安全教育对于班组搞好安全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机电设备管理的区队和管理者必须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把它作为班组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

(1)区队班组安全教育的形式多样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机电设备技术性能不断更新,岗位对职工的思想和文化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这一点讲,职工对本岗位技术的进步欲望和意识的不断刷新,空洞的、说教式的教育已不受职工欢迎。因此在教育形式上要采用职工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方法,教育于活动之中,这样才能使安全教育真正深入人心,取得好效果。从区队班组安全教育的实看,较为有效的形式主要有:①岗位教育,是指新工人或调动工作人员及在岗职工,在岗位上达到“八懂四会”即懂本岗位规章制度、懂安全技术知识、懂岗位作业规程、懂设备构造和性能、懂工艺流程和原理、懂职业危害和防治、懂防灾常识和规定、懂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和伤亡事故急救常识;会操作和维修保养设备、会预防和排除故障、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具、会预防突变。②采用师傅带徒的方法,使工人掌握作业技术知识,熟练安全操作,提高职工的防突应变能力。③定期考评,总结活动中的经验,有利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还有班前班后会教育,竞赛活动教育,事故分析会教育,安全活动日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等。

(2)安全教育要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是检验安全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的高低只有在工作中才能得到体现。作为一名煤矿机电设备操作人员,除了学习和熟练运用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生产和安全技术的基本知识外,还必须了解和掌握矿井作业的基本安全知识,如入井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矿灯自救器的检查,井下行走及乘罐安全,携带工具的安全规定等。只有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在岗位上得到充分体现才能达到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3 结语

搞好煤矿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工作,有助于改进企业管理,全面推进各方面工作的进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实践证明,煤矿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好坏,可以反映出它的企业管理水平。

第13篇 煤矿职工安全手册发放考核管理办法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抓规范、监管抓创新、培训抓普及、安全抓质量”的思路,根据矿领导的指示精神,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煤矿职工安全意识,推动我矿持续健康安全发展,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特制定《煤矿职工安全手册》发放与考核管理办法:

一、煤矿职工安全手册保证井下人员人手一本,职能科室管理人员及井下人员领到手册后必须认真学习,前期重点掌握内页入井安全知识。

二、手册必须爱惜、爱护,不得乱图乱画,撕页等现象。如有遗失罚款50元。

三、抽考范围:从第一题至二十八道题。前期每10天考两道题,依次开始。轮考完后进入二十八道题抽考检查。

四、抽查考试时,安监站和培训中心各派一名人员到井口或者到队组进行抽查考试。职能科室管理人员如有回答不上者,不得下井并罚款100元;井下职工如有回答不上者,不得下井并罚款30元。

五、考核管理办法从2023年4月1日起开始执行,每各10天进行一次抽考检查。

山西柳林金家庄煤业有限公司

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2023年3月26日

第14篇 煤矿平硐巷道为裸巷段的安全管理措施

一、万灵煤矿在主运输平硐个别段和4#煤回风平巷、1#—3#回风斜井(个别段)因巷道掘好后,未见变形及位移,且离地表较浅无地压危险;部分巷道虽为半煤岩,但煤层不易自然发火,顶板稳定,故现作不支护裸巷使用。

二、裸巷掘进至今已2年多,岩体自然稳定无变化,但因未采用光面爆破,凸岩受凤化易离层,必须每旬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一次,及时清理顶帮浮石。

三、若发现巷道岩层发生变化,有冒落预兆,影响安全时,必须立即进行木棚或锚喷支护,严防局部冒顶。

四、定期把裸巷喷刷白色灰浆,以便观察岩体变化及发现顶帮浮石。刷白前,应先将浮石找净,然后喷刷。

五、裸体巷道服务时间均较长,今后必须坚持每月详细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至少做到每年喷刷灰浆一次。

第15篇 某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培训教案

一:通风管理基本概念

1、“一通三防”

一通指通风、三防是防瓦斯、防火、防煤尘。

2、循环风

局部通风机的回风部分或全部再回入同一局部通风机的进风风流中。

3、自然通风

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使风流沿巷道流动的现象称自然通风。

4、煤尘堆积

是指井下巷道煤尘堆积厚度在2mm以上,长度超过5米的积尘。

5、呼吸性粉尘

粒度小于5微米的矿尘能随呼吸进入人的肺部并沉积,这部分粉尘称为呼吸性粉尘。

6、火灾三要素

火灾三要素:是指热源、可燃物和空气,三者缺一不可,是引起火灾的三个必备条件。

7、排放瓦斯“三原则”

(1)、撤人:受瓦斯排放影响范围内的所有人员必须全部撤出。

(2)、断电:受瓦斯排放影响范围内的所有电气设备,必须全部断电。

(3)、限量:瓦斯排放必须有限量措施,严禁一风吹。

8、“四位一体”防突措施

开采突出危险煤层时,必须采取包括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安全防护等“四位一体”的综合措施。

9、煤与瓦斯突出

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在很短的时间内(几秒钟到几分钟),突然从煤(岩)层中以极快的速度向巷道和采掘空间喷出大量的煤(岩)和瓦斯,并伴随着强烈的声响和强大的机械效应的动力现象,叫煤与瓦斯突出。

10、矿井通风

向井下连续输送新鲜空气,供给人员呼吸,稀释并排除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改善井下气候条件的作业。

11、突出煤层

是指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突出的煤层或者经鉴定有突出危险的煤层。

二、通风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1、矿井通风方式

中央式、对角式、混合式。

2、矿井通风方法

抽出式、压入式。

3、掘进工作面通风方式

压入式、抽出式和混合式三种。

4、矿井常用的通风设施

风门、风桥、密闭、挡风墙、测风站等。

5、防止煤尘传导爆炸的措施

撒布岩粉、岩粉棚、水棚、自动式隔爆棚、水幕等。

6、矿内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所占的体积百分比

矿内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1)、氧气约占20.96% (2)、氮气约占79%

(3)、二氧化碳约占0.04%。

7、矿内空气中主要有害气体

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 氧化硫、硫化氢、氨、瓦斯等。

8、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1)、煤尘本身有爆炸性。(2)、煤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30--50g/m3至2000g/m3)。(3)、有一个能点燃煤尘爆炸的热源,一般为650度之1050度以上。

9、机械化采煤工作面防尘措施

(1)、煤层注水、(2)、割煤机内外喷雾、(3)、放煤移架喷雾洒水、(4)、运输转载点喷雾洒水、(5)、进回风巷冲洗巷邦、(6)、风流净化、(7)、隔爆水棚、岩粉棚(8)、个体防护。

10、自燃火灾的预兆

答:(1)、矿内大气温度上升,有发火危险的地点及附近巷道内产生雾气,在煤炭自热区域之外较冷的巷道表面上则凝结出水滴,即所谓的巷道壁出汗现象。(2)、出现煤炭和坑木的干馏产物散发出来的气味

(3)、矿内大气、水和煤壁的温度不断上升。

(4)、井下涌水的酸度不断增加。

11、瓦斯爆炸会造成的危害

(1)产生高温(1850℃-2650℃);(2)产生很高的压力,是爆炸前的9倍左右。(3)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

12、容易发生局部瓦斯积聚的地点

(1)、巷道的顶部空间(局部冒顶处)。(2)、盲巷内。(3)、独头巷道。(4)、采煤工作面上隅角。

13、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

(1)、无声预兆如煤层结构发生变化,如层理紊乱,煤层由硬变软,煤层厚度变化,倾角由小变大,煤由湿变干,光泽变暗,遇见断层,起伏和顶底板断裂等。工作面压力增大。煤壁外鼓。瓦斯增大或忽大忽小。顶钻或夹钻。(2)、有声预兆:如煤体内响煤炮、劈裂声和似跑车与闷雷声,掉碴、脱落或射出煤块,支柱折断。

14、产生瞎炮的原因

(1)、电雷管受潮或质量不好造成非正常爆炸。 (2)、炸药变质,起爆感度急剧下降。 (3)、电爆网路的敷设不合理,使电流分配不均,达不到电雷管的最小准爆电流值。(4)、起爆器发生故障,输出电能下降。

三、光学瓦斯鉴定器的使用

1、光学瓦斯鉴定器的原理

(1)、光的反射现象 (2)、光的折射现象

(3)、光的干涉现象(产生彩色条纹的原因)。

2、aqg-1型瓦斯鉴定器的使用方法

(1)、仪器下井前的检查

a、光谱质量的检查:在第一根黑色条纹左侧必须有1.5根彩色条纹,把第一根黑色条纹对零,右侧的彩色条纹必须布满整个视场。

b、条纹精确度的检查:把任意一根基线对准“零位”,向右数第五根基线必须正对7%刻线(包括对零的那条基线)。低于7%基线测定结果必然偏小,高于7%基线测定结果必然偏大。

c、条纹即刻线可视度的调整:依据每个人的视力,旋转保护玻璃框,直到条纹即刻线最清晰为止。

d、仪器气密性即通气性的检查:握压吸气球,并捏紧探测管的进气口,气球1分钟不还原为仪器气密,松开探测管进气口,3--5秒内气球能还原为通气良好。

e、药品质量检查:吸收co2的药品为苏打石灰,其粒度为3--5mm为易,药品颜色应为粉红色,如果药品变白应及时更换,用手捏药品颗粒不应粉化,否则应更换。对于变色硅胶,吸水后其颜色由蓝色变为浅黄色,说明其吸水分的能力已经丧失,应更换。

f、电路质量的检查:同时按下两个 开关,大小数的灯光应同时亮,松开一个开关,灯光没有明显变化为电路合格。

四、通风安全管理部分重要规定

1、、井下安装局部通风机的相关规定

(1)、使用两台局部通风机供风的,两台局部通风机必须同时实现风电闭锁。

(2)、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10m;全负压供给该处的风量必须大于局部通风机的吸风量。

(3)、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应采用三专供电,三专是指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

(4)、严禁使用3台以上(含3台)同时向1个掘进工作面供风。不得使用1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2个同时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供风。

(5)、掘进工作面必须采用抗静电、阻燃风筒。

(7)、严禁采用局部通风机或风机群作为主要通风机。

2、反风演习规定

每一对矿井每年应进行1次反风演习,矿井通风系统发生较大变化时,应进行1次。

3、矿井测风规定

矿井必须建立测风制度,每10天进行1次全面测风。

4、采煤工作面区域性消除突出危险认定指标

抽采钻孔密度不得低于0.1m/t、瓦斯抽采率大于30%、残余瓦斯含量小于临界值。

5、突出煤层鉴定

矿井出现煤层有瓦斯动力现象的、相邻矿井开采的同一煤层发生突出的、煤层瓦斯压力达到或者超过0.74mpa的之一时,应当立即进行突出煤层鉴定工作。

6、两个突出危险掘进工作面贯通

在相距60m时,两个掘进工作面均停止掘进,在两个掘进工作面之间采取钻透措施,钻孔直径89mm,数量不少于6个。

7、煤巷掘进工作面掘进距离达到200m的作业项目

进行防突避灾演练。

8、矿井风速

主要进回风巷风速不得高于8m/s,

采区主要进回风巷风速不得高于6m/s,

采掘巷道风速不得高于4m/s。

9、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总要求

必须具备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当主机或系统电缆发生故障时,系统必须保证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当电网停电后,系统必须保证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2h。

10、矿井地面设置永久性防尘静压水池

水池容量不小于200m3,且贮水量不小于井下连续2小时用水,并设置备用水池,其容水量不小于永久性防尘水池的一半。

11、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掘进工作面的回风巷长度大于1000m时的监控规定

必须在回风巷中增设甲烷传感器。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浓度为≥1.0%、断电浓度为≥1.0%、复电浓度为<1.0%,断电范围为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12、钻孔突出指标

瓦斯涌出初速度临界值

超化矿5l/min、大平矿5 l/min、告成矿5 l/min;

钻屑量临界值

超化矿4kg/m、大平矿4kg/m、告成矿6kg/m。

第16篇 煤矿机电设备维护与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一.煤矿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重产量、轻管理

'重产量、轻管理'是很多煤矿企业的通病,是属于设备管理理念落后的现象,实际问题包括'机电管理部门管理制度不完善、机电设备维护检修工作无法落实'等,当机电设备出现异常或大故障才进行维护检修是造成设备使用寿命大幅度缩短的重要因素,这不仅仅加大了维护检修成本,也增加了机电设备事故的出事率。

2.职工队伍不稳定、职工素质不达标

在煤矿企业,机电工属于辅助工种,工作环境差、待遇低,这本身就导致了机电工作人员的思想抵触情绪较大,一些技术人员跳槽现象频繁,导致人才缺乏。依据调查显示,从事煤矿机电设备的工作人员大多学历不高,在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时,无法准确有效的进行处理,延误故障的处理时机。

3.机电设备陈旧且管理水平低

我国大型国有煤矿一般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创设,目前所使用的设备在逐年超负荷的使用(粗放式生产)中已经处于服役的尾期或者已经超服役状态。尽快近年来已经逐步提升煤矿机电设备的机械化程度,但是我国长久的煤矿开采历史中,人工生产这种落后的状态一直维持,煤矿的生产条件限制机械化设备的使用,更缺乏有效的机电设备管理水平。

二.煤矿机电设备维护与安全管理策略

对煤矿机电管理来说,只要遵循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进行统一规划,由部分到大局,从浅显到深入,从基础到精专,循序渐进,就一定能推动煤矿机电管理的创新性发展。

1. 建立系统规范的精细化管理流程。

要推行微机管理,建立机电现代化管理信息网络系统,机电管理工作中,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注重设备管理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的质量。对全矿各单位大小设备摸清家底、摸清资源、科学预算、高效使用,要通过'机电信息化'找差距,确保基础平台建设为以后机电管理现代化开展奠定更好的基础,使设备购置、修理、资金结算都非常规范;做到设备数量清、状态明、属性准,账、卡、牌、物四对照,设备账、财物账两相符,规范设备进货、领用、库存的各个环节;使设备管理始终在有序、动态、透明的管理状态下,减少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量,确保其有更多的时间投入现场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改进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方式,加强煤矿机电设备使用和维护的管理。在现有条件下。煤炭生产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对设备使用、维护、修理人员技能和素质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包括三级保养、点检、班检、定期维护和巡回检查以及交接等日常维护和文明生产的制度。煤炭企业应根据现代维修理论、行业特点、设备特性、工作环境及设备在煤炭生产中的作用等因素来进行维修决策,健全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选择包括事后维修、预防维修、计划预修和状态维修等合适的维修方式,逐步形成具有煤矿特色的科学的新型维修管理模式

2. 规范设备选购、维修等管理标准和程序。

建立设备选购标准和规范。在订货前必须对订货厂家的资质进行审查、认证;设备到货后要现场验收,及时进行清点检查,对不合格的设备严禁入库,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设备投入井下作业,降低安全隐患;建立规范、科学的设备和测验标准,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切实保证承修质量,确保设备安全正常地运转。

3. 建立规范精细的设备选型、淘汰制度。

煤矿机电设备选型是在设备规划中优化方案的过程,是煤矿机电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根据工艺技术的要求和市场供应情况,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的原则,建立对设备进行可靠性、操作性、环保性、节能性等综合分析调查的规范流程,确保设备选型的科学、合理,消除因设备不适用、闲置等产生的浪费现象,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

设备维护检修制度。维护管理制度应以设备使用说明书为基础,设备运行档案为依据,根据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而制定的定期计划检修制度,如:设备运行档案显示,渣浆泵的内衬使用寿命为1000h,那么该台设备的内衬计划检修周期为980h,可将设备故障控制在萌芽阶段。将所有设备的运行档案进行整理,归类、分析,并结合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每月设备运行时间,制订出月度、季度、年度设备检修计划。由于洗煤厂机电设备检修工作的特殊性。检修工作分为现场检修和计划检修。现场检修,是以机电值班人员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依据而提出的检修要求,是一种被动的检修;计划检修,则是预防性检修,是一项保证设备性能和完好的重要工作。所以,计划检修是检修工作的重点,管理工作应主要放在计划检修上。

4、努力提高职工业务技术素质。要管好、用好、修好机电设备,必须有掌握先进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才能发挥先进设备的优势。

业务技术培训是机电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受培训的人员,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学习当前管理、使用和修理设备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如评定技术职称(包括工人评定技师),结合企业经济能力,提高技术大拿的经济待遇。

5、 重视机电管理,这是加强机电管理的关键。

机电管理人员要经常向矿领导汇报机电工作,多提工作建议,以获得领导的支持。当前考核机电管理工作质量的指标一般有设备完好率、设备待修率、机电事故率、设备使用率、设备负荷率、电耗费用成本率、设备费用成本率、配件费用成本率、维修费用成本率、配件储备费用率、维修人员效率等。机电管理部门要建立机电管理奖励专项基金,通过旬、月、季、年组织进行严格考评,奖优罚劣,促进机电管理。

总之,目前煤矿的机电管理,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以提高矿井机电设备安全可靠性为中心,以'管理、装备、培训'为原则,以标准化统揽工作全局,以经济杠杆为手段,以机电现代化管理系统为平台,扎扎实实地搞好机电管理工作,确保矿井机电系统安全、可靠、高效。

《煤矿安全工作精细化管理规范【1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