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氧气、氮气、氩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范围:此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氧气、氮气、氩气使用用户。
目的:杜绝因使用不当而引发的事故发生,保障人身设备安全降低生产成本。为我们公司的安全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气体性质简介:
氧气-危险性类别: 第2. 2类 助燃气体72/t2w
侵入途径: 吸入和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长时间吸入纯氧造成中毒。常压下,氧浓度超过40%时,就有发生氧中毒的可能性,氧中毒有二种类型:1、肺型-主要发生在氧分压为1-2个大气压,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60%左右。开始时,胸骨后稍有不适感,伴轻咳,进而感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窒息。2、神经型-主要发生于氧分压在3个大气压以上时,相当于吸入氧浓度80%以上,开始多出现口唇或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加速,虚脱,继而出现全身强直性癫痫样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yo}~|
燃爆危险:强氧化剂,助燃,与可燃蒸气混合可形成燃烧式爆炸性混合物。s
急救措施o3gaaa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停止时施行呼吸复苏术,心跳停止时,施行心肺复苏术,氧中毒后要就医观察24-28小时,以免延误肺水肿的治疗。
眼睛接触:接触液氧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以上。ma
皮肤接触:接触液氧后,侵入温水中,就医`v
危险特性: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还原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氧比空气重,在空气中易扩散。流速过快容易产生静电积累,放电可引发燃烧爆炸。r
有害燃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m.^q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切断气源(或液氧)。用水冷却容器,以防受热爆炸。可选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等适合周围火源的灭火剂qip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堵漏或切断气源,保持通风。切断一切火源,严防静电产生,远离可燃物。人员进入现场须穿戴防护用具。/hq,i_bav
操作使用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相应法规生产设备,管路要严格脱脂,劳动防护用具不得有油污。工作现场严禁烟火,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和急救物品,有良好的通风措施。对于气瓶搬运时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
使用过程控制:设备管路严格密闭,加强通风。p]0]u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消除泄露气源撤离现场b6
眼睛防护: 接触液氧环境戴防护面罩。'je
手防护:戴手套,接触液氧环境(低温)戴棉手套。c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长时间接触氧气,必须经空气吹15min以后才可接触明火。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3m
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热,油脂,还原剂)d3
毒理学资料d|9$
急性毒性:豚鼠一次吸入100%氧2-3日后死亡。p'
氧浓度%nv>;si
(常压时) 氧分压~9>;9&a
(×0.1333224kpa) 主要表现 14-16 100-120 呼吸加深加快,脉率增速脉波加强,血压升高,肢体,s
肌肉协调动作稍差 10-14 70-100 缺乏无力,精神不集中,反应迟钝,思维紊乱 6-10 45-70 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朦胧、紫绀 6以下 45以下 心率低钝,脉波微弱,血压下降,潮式呼吸或呼吸停顿抽搐,瞳孔扩大继而心跳呼吸停止死亡 ualj
运输使用气瓶注意事项:运输时戴好气瓶瓶帽及防震胶圈,避免抛、滚、滑和撞击,防止曝晒。
氮气-危险性类别: 第2. 2类 不燃气体psq
侵入途径: 吸入和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由于无色、无味、无嗅,故空气中含量高时无法发觉,如果氧含量低于18%则威胁生命,缺氧症状为恶心、困倦,皮肤、眼睑变青,无知觉直至死亡。液氮对眼、皮肤,呼吸道会造成冻伤。v|#2>;#
急救措施a~`mp
皮肤接触:接触液氮,解冻后脱去衣服就医。w;(j
眼睛接触:就医。c
吸入: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输氧或施行人工呼吸。ag0y~$z5{b
危险特性:氮本身不燃烧,但盛装氮气的容器与设备遇明火高温可使容器内压力急剧升高直至爆炸,应用水冷却火中容器。qss6aiwj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水冷却火中容器n]o
泄漏应急处理:切断气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处理泄漏事故,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处理液氮应配带防冻护具。/i+f40gt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设有事故强制通风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操作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iy&
液氮泄露严防冻伤`0[vg
使用过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a|rfy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迅速撤离现场,抢救及事故处理要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bgrk7p
眼睛防护:接触液氮环境应戴面罩。
手防护:低温环境戴棉手套^y,-+y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避免接触的条件:高温、明火(盛装氮气液氮的容器)
毒理学资料tboq
急性毒性:氮本身无毒,氧含量低于18%则威胁生命,缺氧症状为恶心,困倦,皮肤眼睑变青无知觉直至窒息死亡。
运输使用气瓶注意事项:气瓶戴好瓶帽、防震圈、防止曝晒和撞击。
氩气-危险性类别: 第2. 2类 不燃气体
侵入途径: 吸入和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氩本身无毒,但在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当空气中氩气浓度高于33%时就有窒息的危险。当氩气浓度超过50%时,出现严重症状,浓度达到75%以上时,能在数分钟内死亡。液氩可以伤皮肤,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
第2篇 氧气氮气氩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范围:此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氧气、氮气、氩气使用用户。
目的:杜绝因使用不当而引发的事故发生,保障人身设备安全降低生产成本。为我们公司的安全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气体性质简介:
氧气-危险性类别: 第2. 2类 助燃气体72/t2w
侵入途径: 吸入和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长时间吸入纯氧造成中毒。常压下,氧浓度超过40%时,就有发生氧中毒的可能性,氧中毒有二种类型:1、肺型-主要发生在氧分压为1-2个大气压,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60%左右。开始时,胸骨后稍有不适感,伴轻咳,进而感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窒息。2、神经型-主要发生于氧分压在3个大气压以上时,相当于吸入氧浓度80%以上,开始多出现口唇或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加速,虚脱,继而出现全身强直性癫痫样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yo}~|
燃爆危险:强氧化剂,助燃,与可燃蒸气混合可形成燃烧式爆炸性混合物。s
急救措施o3gaaa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停止时施行呼吸复苏术,心跳停止时,施行心肺复苏术,氧中毒后要就医观察24-28小时,以免延误肺水肿的治疗。
眼睛接触:接触液氧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以上。ma
皮肤接触:接触液氧后,侵入温水中,就医`v
危险特性: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还原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氧比空气重,在空气中易扩散。流速过快容易产生静电积累,放电可引发燃烧爆炸。r
有害燃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m.^q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切断气源(或液氧)。用水冷却容器,以防受热爆炸。可选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等适合周围火源的灭火剂qip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堵漏或切断气源,保持通风。切断一切火源,严防静电产生,远离可燃物。人员进入现场须穿戴防护用具。/hq,i_bav
操作使用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相应法规生产设备,管路要严格脱脂,劳动防护用具不得有油污。工作现场严禁烟火,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和急救物品,有良好的通风措施。对于气瓶搬运时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
使用过程控制:设备管路严格密闭,加强通风。p]0]u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消除泄露气源撤离现场b6
眼睛防护: 接触液氧环境戴防护面罩。'je
手防护:戴手套,接触液氧环境(低温)戴棉手套。c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长时间接触氧气,必须经空气吹15min以后才可接触明火。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3m
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热,油脂,还原剂)d3
毒理学资料d|9$
急性毒性:豚鼠一次吸入100%氧2-3日后死亡。p'/
氧浓度%nv>si
(常压时) 氧分压~9>9&a
(×0.1333224kpa) 主要表现 14-16 100-120 呼吸加深加快,脉率增速脉波加强,血压升高,肢体,s
肌肉协调动作稍差 10-14 70-100 缺乏无力,精神不集中,反应迟钝,思维紊乱 6-10 45-70 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朦胧、紫绀 6以下 45以下 心率低钝,脉波微弱,血压下降,潮式呼吸或呼吸停顿抽搐,瞳孔扩大继而心跳呼吸停止死亡 ualj
运输使用气瓶注意事项:运输时戴好气瓶瓶帽及防震胶圈,避免抛、滚、滑和撞击,防止曝晒。
氮气-危险性类别: 第2. 2类 不燃气体psq
侵入途径: 吸入和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由于无色、无味、无嗅,故空气中含量高时无法发觉,如果氧含量低于18%则威胁生命,缺氧症状为恶心、困倦,皮肤、眼睑变青,无知觉直至死亡。液氮对眼、皮肤,呼吸道会造成冻伤。v|#2>#
急救措施a~`mp
皮肤接触:接触液氮,解冻后脱去衣服就医。w;(j
眼睛接触:就医。c
吸入: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输氧或施行人工呼吸。ag0y~$z5{b
危险特性:氮本身不燃烧,但盛装氮气的容器与设备遇明火高温可使容器内压力急剧升高直至爆炸,应用水冷却火中容器。qss6aiwj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水冷却火中容器n]o
泄漏应急处理:切断气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处理泄漏事故,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处理液氮应配带防冻护具。/i+f40gt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设有事故强制通风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操作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iy&
液氮泄露严防冻伤`0[/vg
使用过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a|rfy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迅速撤离现场,抢救及事故处理要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bgrk7p
眼睛防护:接触液氮环境应戴面罩。
手防护:低温环境戴棉手套^y,-+y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避免接触的条件:高温、明火(盛装氮气液氮的容器)
毒理学资料tboq
急性毒性:氮本身无毒,氧含量低于18%则威胁生命,缺氧症状为恶心,困倦,皮肤眼睑变青无知觉直至窒息死亡。
运输使用气瓶注意事项:气瓶戴好瓶帽、防震圈、防止曝晒和撞击。
氩气-危险性类别: 第2. 2类 不燃气体
侵入途径: 吸入和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氩本身无毒,但在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当空气中氩气浓度高于33%时就有窒息的危险。当氩气浓度超过50%时,出现严重症状,浓度达到75%以上时,能在数分钟内死亡。液氩可以伤皮肤,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
急救措施z
皮肤接触:接触液氩,可形成冻伤。用水冲洗患处,就医
眼睛接触:液氩溅入眼内,可引起炎症,翻开眼睑用水冲洗,就医。
吸入: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停止,施行呼吸复苏术,心跳停止,施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危险特性:氩本身不燃烧,但盛装氩气容器与设备遇明火高温可使器内压力急剧升高至爆炸,应用水冷却火中容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水冷却火中容器,用着火环境相适应的灭火剂。
泄漏应急处理wv
泄漏应急处理:切断气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处理泄漏事故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处理液氩应配带防冻护具。若气瓶泄漏而无法堵漏时,将气瓶移至空旷安全处放空。ot~q
操作处置与储存[v`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设有事故强制通风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操作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液氩泄露严防冻伤(
使用过程控制:使用过程密闭,加强通风9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迅速撤离现场,抢救及事故处理要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y,;
眼睛防护:接触液氩环境应戴面罩。ggu
身体防护:低温工作区应穿防寒服。qt.h
手防护:低温环境戴棉手套n6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k8%i/s
毒理学资料%tt9fh5mfn
急性毒性:本身无毒。空气中浓度高时有窒息危险。窒息症状表现为,最初出现呼吸加快注意力减退,肌肉运动失调,继尔出现判断力下降,失去所有感觉情绪不稳,全身疲乏,进尔出现恶心呕吐衰弱,意识丧失,痉挛,昏睡,以致死亡。
运输使用气瓶注意事项:运输时戴好气瓶瓶帽及防震胶圈,避免抛、滚、滑和撞击,防止曝晒。
使用管理要求:
1、氧气做为一种强烈的助燃气体,严禁做为容器检修时的置换气体使用,(检修时应使用空气做为置换气体)要求在检修作业中间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
2、准备检修的压力容器应先做好通风置换工作,然后对压力容器增设盲板,在检修过程中间要保持通风,防止其他不安全气体进入容器导致事故发生。
3、凡与氧气接触的设备、管道、阀门、仪表及零部件严禁沾污油脂。氧气压力表必须设有禁油标志
4、操作、维护、检修氧气生产系统的人员所用工具、工作服、手套等用品,严禁沾染油脂。
5、压缩机、储罐(包括低温储罐)和其他有关设备、严禁超压超温运行。设备或系统如有泄漏,严禁带压紧螺栓。
6、氧气储罐投入使用前,须进行强度试验、气密性试验、除锈、脱脂、吹扫干净,并在内壁涂好不燃防锈涂料。
7、氧气、氩气、氮气的阀门管道使用等必须由专人负责;
8、氧气阀门的开启必须缓慢进行,操作时人员应站在阀门的侧面,采用带旁通阀的阀门时应先开启旁通阀。使下游侧先充压,当主阀两侧压差小于等于0.3mpa时再开启主阀,且开关氧气阀门的人员不得戴沾有油污的手套;
9、当阀门长时间没操作出现打不开或关不住现象时,要查明原因,不得敲击阀门。阀门按规定开启后,禁止非调节阀门作调节使用;
10、对氧气管道进行动火作业前,须先制定动火方案;其内容包含负责人,操作方案 安全措施 人员分工 监护人 等,并经有关部门确认后方可进行;(氧气含量必须控制在22%以下;)
11、氧气管道着火时,应立即切断上侧气源;
12、对氧气管道进行检修动火作业时应将氧气进行排空,确认压力降为零后在用空气对管道进行置换吹扫,直到吹出气体中的氧含量在18%-22%为合格才可进行作业,作业前必须将工具及备件等进行严格的脱脂处理,以免发生燃烧爆炸;
13、对氧气阀门及管道进行维修时,维修人员不得戴沾有油污的手套;维修工具必须是专用,且进行严格的脱脂;
14、在氧气维修点周围10m范围内不得有明火作业,且维修人员及监护人员的通信工具必须处于关闭状态;闲杂人员必须请出警界范围之外;
15、维修氧气阀门及管道的备件严禁使用橡胶垫。
16、焊接氧气管道时,必须将管内氧气排尽,并用氮气置换,当排出的气体中含氧量低于21%时方可动火,不要使焊瘤在管道内部突出,并不得将焊渣留在管道时,以免摩擦发生事故, 放散氧气时,应通知周围严禁动火,并设专人监护。
17、阀前、阀后、弯管、变径管和三通等部位应采用铜管或不锈钢管;
18、碳钢氧气管道应每5年进行一次吹扫,每5年进行一次管壁测试;主要测定弯头及调节阀后的管道;
19、弯头不要采用折皱弯管;管接头不得采用有机物填料,填料及法兰密封垫应采用不易燃烧的石棉、聚四氟乙烯、退火铜片、退火铝片等;
20、在氮气和氩气区域内作业,必须采取防止窒息措施,作业区内气体含量经确认合格后方准工作
21、氧气、氮气、氩气阀门管道在未经专业人员许可时,严禁乱_改,对于私自乱_改的按情节每发现一次罚款500-1000元处理
22、凡使用单位的氮气、氧气、氩气、空气、循环水、等管道都必须按规定进行刷漆区支管道颜色与主管道保证一致,刷漆范围至气路末端十五天完成进行检查。对于不合格的要进行考核。
23、氧气、氮气、氩气在人员作业区内严禁做为放散气体使用。
24、各种使用氮气、氩气的场所,应定期分析周围大气的含氧量,其浓度不应低于18%。
25、凡氮气、氩气、氧气排放口,放散管口附近应挂警戒线,并悬挂“禁止入内”标志牌,氮气宜高空排。
26、除生产必须用氮气、氩气、氧气之外,其他不准有任何形式的使用(特别是用氧气管吹灰、凉快,那是非常危险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27、加强巡检次数质量,杜绝跑、冒、漏、滴现象。
28、加强教育学习培训,完善各项制度。
第3篇 氮气钻井安全管理办法
1范围
为规范氮气钻井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有效杜绝氮气钻井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明确了氮气的理化特性、健康危害、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关键措施等相关管理内容。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机关及各钻井队、侧钻队。
2术语和简略语
2.1 氮气钻井: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一种旨在降低井底压力,确保欠平衡钻井正常钻进的新方法。
2.2 氮气钻井工艺:氮气钻井工艺技术流程是以氮气为工作介质,先使用空压机对空气进行输气,经过制氮设备产生氮气,然后经过增压机再增压入井,最后完成携带岩屑和消除粉尘的任务。
3职责
3.1安全环保与节能处是本办法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本办法制修订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3.2 工程技术处负责工艺技术流程、各类工具使用、技术方案的落实、工艺风险识别、工艺风险措施制定及落实情况监督检查。
3.3钻井单位职责
3.3.1生产主管部门负责氮气钻井作业的生产组织与协调,提供满足氮气钻井要求的井场布局。
3.3.2工程技术部门负责氮气钻井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核,氮气钻井过程的监控和方案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3.3.3安全环保主管部门负责对氮气钻井过程中健康、安全与环境控制及本办法在现场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3.3.4钻井队(侧钻队)负责依据施工方案和本办法要求,进行氮气钻井作业。
4管理内容
4.1 理化性质
4.1.1氮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窒息性气体,比空气稍轻(相对密度为0.97)。
4.1.2氮气本身无毒,不易燃,也不助燃。微溶于水、酒精和醚。
4.2 危害
4.2.1氮气的危害
a)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可能造成人员缺氧窒息。
b)吸入高浓度的氮气(氮气浓度大于90%),可迅速导致人员出现昏迷、呼吸心跳停止而致死亡。
c)吸入浓度不太高的氮气时,可能引起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可能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
4.2.2氮气本身不燃烧,但盛装氮气的容器与设备遇明火高温可使容器内压力急剧升高直至爆炸。
4.2.3氧气的危害
a)现场制氮气设备在生产高纯度氮气的同时也会生产出高浓度的氧气。当氧气浓度超过23%,有些物质会引起燃烧,并且是剧烈燃烧如防火服。
b)吸入氧气浓度超过80%或更高纯度的氧几个小时,可能引起鼻子不通、咳嗽、咽喉疼痛、胸痛、呼吸困难。吸入有压力的纯氧可能损害肺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导致弦晕、感觉迟钝、刺痛感觉、视觉及听觉受损、肌肉抽动、意识减退和痉挛,同时会减少视觉范围,延长视觉适应黑暗的时间。
4.3安全技术措施
4.3.1 主体作业单位组织召开相关方联席会议,明确安全告知内容及责任分工,并进行施工前的技术交底。
4.3.2对于使用氮气钻井的所有施工作业人员都应该接受氮气钻井工艺和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
4.3.3 其他相关方人员在进入生产施工作业场所前,应接受氮气钻井安全防护教育,主体作业单位应与服务单位签订相关方告知书。
4.3.4 依据氮气钻井施工方案,钻井队(侧钻队)编制氮气钻井现场hse工作计划书。
4.3.5按设计要求配置齐全安全防护设施,并对岗位人员进行佩戴、使用的专项培训,培训合格方能上岗。
4.3.6 非岗位操作人员不得进入气体钻井设备区,不要触摸各种阀门、按钮和运转带电设备。以防管线刺漏、爆裂、憋抬、发生高压伤人。
4.3.7井场及氮气钻井设备的布置要求:
a)井场大小应满足:20及以下钻机:80m×80m;30钻机:90m×90m;40钻机:100m×100m;50钻机:105m×105m;70及以上钻机:110m×110m;地面平坦坚实,能承载大型车辆行驶;
b)空压机、增压机、膜制氮机、雾化泵、注气管汇、旋转防喷器、排砂管线等构成氮气钻井设备。要设置氮气钻井设备目视化安全提示牌。氮气钻井设备距井口15米以上,出砂口距井口30米以外,在出砂管线上距井口20米以外安装岩屑采集系统和除尘系统;
c)井场综合录井房、地质值班房、钻井液化验房、工程值班房等应摆放在井场季节风的上风方向,距井口不小于30m;
d)钻井队、侧钻队生活区应设置在距井场300m以上当地季节风的上风或侧上风位置;
e)置换泥浆储备罐按设计配置储备,摆放在循环罐后侧并与循环罐相连;
f)正压防爆房进气管线应取用安全区域的空气;
g)在井场入口、钻台、排砂口、制氮气设备等处设风向标,在紧急集合点、氮气放喷口、井场边缘等处设彩旗作为风向标;
h)根据当时的风向和当地的环境,在井场分别设置两个紧急集合点,且位置合理,便于逃生;
i)制氮设备及其地面高压管线和排砂口周围5米内,人员不得长时间滞留,制氮设备及排砂口应增设风向标,出砂口下风向20米之内设置警戒区域,禁止人员滞留;
j) 制氮机应露天操作,有操作间的,操作时应保持空气流通。必须进入氮气作业操作间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随身携带氧气浓度报警仪。当氧气浓度低于安全值时立即停止作业,撤离现场;
k) 制氮设备、排砂口及钻台等氮气易聚集部位应设置排风量不小于10000m3/h的防爆轴流风机进行强制通风,轴流风机方向不能朝向人员施工的区域;
l) 对于可能有氮气存在的设备、容器、出(排)砂口等处都应设置清晰可见的防窒息安全标识;
m)辅助设备和机动车辆应远离井口,宜在25m以外,进入井场的施工车辆必须安装防火帽,非生产用车严禁进入井场;
n)井场应配备自动点火装置,并备用手动点火器具。需要手动点火时,由现场第一负责人指定专人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站在上风向距火口距离不少于10m的位置点火。点火时,应先点火,后通气;
o)点火后由专人观察燃烧情况,确保点火装置保持燃烧状态。火焰熄灭后要及时关闭碟阀,防止有害气体未燃烧排放到大气造成污染。
4.3.8制氮机安全阀及放压出口应朝上方,且放压出口应高出作业面2m,防止泄压时局部氧气浓度降低。
4.3.9 氮气钻井设计要求:
在钻井工程设计中,至少有以下要求:如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氮气钻井则直接转换成常规钻井液钻井。
a) 出现h2s、co等有毒有害气体;
b) 气产量超过20×104m3/d;
c) 井壁失稳,无法进行正常气体钻井作业;
d) 地层出油气水影响正常作业;
e) 井斜超过要求且纠斜困难。
4.3.10氮气钻井施工作业的验收要求:
钻井队、侧钻队在氮气钻井施工前经自查自改后,按职责逐级申报上级主管部门验收,依据验收细则逐项检查合格后,方可施工作业。
4.3.11氮气钻进作业过程控制要求:
a)为了预防硫化氢或井喷,应实时监控地层出气情况,同时根据出气情况及时切换钻井方式;
b)依据录井全烃值大小,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如果全烃值较小时,加大氮气气量,在放喷口点火;如果全烃含量达到20%以上时应:
(1)上提钻具关井,观察套压和立管压力的变化,及时打开节流管汇循环,放喷点火;
(2)循环一段时间如果套压下降,当套压接近零时进行正常氮气钻进;如果套压继续上升全烃含量继续升高,应考虑及时采取压井作业;
c)氮气钻进过程中发现硫化氢,现场第一负责人要向公司主管部门汇报,并立即控制井口,防止有毒气体溢出和扩散,进行钻井方式转换,终止氮气钻井施工。转换过程中由现场第一负责人指定专人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站在上风向距火口距离不少于10m的位置点火。点火时,应先点火,后通气;观察点火情况,确保点火装置保持燃烧状态,燃烧掉排出的硫化氢及可燃气体。
4.4应急关键措施
当发现有人窒息时,立即向上一级应急办公室汇报,并拨打急救电话。施救人员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将窒息者移离现场上风空气新鲜处,吸氧、保温、静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医护人员到达现场马上转交医护人员进行急救。
5相关文件和标准
5.1相关技术文件
5.2相关记录
5.3相关技术标准
67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