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管理办法
栏目

管理程序管理办法3篇

发布时间:2023-03-05 热度:98

管理程序管理办法

第1篇 爆破安全管理程序办法

一、目的、范围及相关制度

1.为严格管理阿鸠田水电站c4标民用爆破物品,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及可追溯,制定本程序办法。

2.适用于阿鸠田水电站c4标范围内爆破器材的管理、使用做到全过程控制。

3、特制定相关制度(见附件)。

二、职责

1.材料员

①爆破器材的采购与运输,负责向分承包商索要材料质量有关证件。

②负责向保管员交接清楚所采购材料和有效证件,负责填写验收记录,并在点验单上签字。

2.保管员

①解爆破器材的物理性能、主要用途;熟悉爆破器材类 别、编号、品种、规格型号、标志型号。

②熟悉材料的技术标准,能对材料质量作出正确辨别。

③熟悉“材料保管规程”,掌握材料的正确堆放,了解消防知识,严格执行材料收、发制度,正确填写台帐。

3.爆破员

①悉掌握国家现行的《爆破安全规程》。

②证上岗,遵章守法,听从指挥。

③发现险情迅速报告施工负责人,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三、工作程序

1.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安全保证体系,明确分工并确定负责人。

2.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建立相应制度,明确责任和标准。

3.爆破器材

①采购:项目部物资科提出采购计划经计划、技术、物资会签,上报阿鸠田水电站总指挥部、象达派出所及龙陵县公安局,批准后到指定的分承包商处购买。

②运输:a.运输爆破器材,由项目物资科凭爆破器材供销合同向象达派出所和龙陵县公安局申请购买。

b.在公路上运输爆破器材时,车辆必须限速行驶,前后车辆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严禁个人携带爆破器材。

c.在搬运爆破器材时,必须紧密装载,不得摇动;雷管和传爆线必须与炸药分别装运;禁止抛掷、拖拉、翻倒;在搬运中禁止吸烟及任何点火的行动。

③保管:a.在爆破器材库房未建立前,我单位每个施工支洞各建三个铁皮柜,用3mm钢板封闭焊接,每个铁皮柜个安一把大锁,专人24小时看管。待库房建好后转入库房。

b.设立专用爆破器材仓库时,须向象达派出所和龙陵县公安局申请许可。经审批合格后发给《爆破物品储存许可证》方可储放。

c.爆破器材必须储存放在专用的仓库内,并设专人管理,不得任意存放,严禁将爆破器材发给个人保管,

d.建立出入库检查、登记制度;库房保持干燥,通风良好,避免日光直射,保持空气凉爽;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

e.严禁在仓库、辖区内吸烟和用火;性质相抵的爆破器材须分库储存;库房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爆破材料箱盒堆放必须平放。

f.爆破器材丢失、被盗,必须及时报告所在地公安机关;变质和过期失效的爆破器材,应及时清理出库,予以销毁并登记造册备案。

④使用:a.使用爆破器材的项目,必须经过业主审查同意,并持说明使用爆破器材的地点、品名、数量、用途和安全操作规程,向象达派出所和龙陵县公安局申请领取《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方准使用。

b.使用爆破器材必须建立严格的领取、清退制度。爆破器材的领取,由施工队负责人按一次需用量填写领药凭证经安全员核对后到库提取。

c.领到爆破器材后,直接送到爆破地点,严禁乱放;放炮后的剩余材料及时交还入库,并做好登记。

d.禁止非爆破员使用爆破器材;严禁使用爆破器材炸鱼等。

四、爆炸品需用量

3#、4#施工支洞、调压井和钢管段上平段日需要量

1.炸药:810kg;

2.非电毫秒雷管:750发;

3.火雷管:40发

4.导火索:20m

5.导爆索:300m

第2篇 《工作安全分析管理程序》实施办法

1 范围与应用领域

1.1 目的

为规范工作安全分析,识别工作中每个工序、每个环节、每个阶段的风险因素,提出保护措施以消除风险或将风险降至可接受的程度,确保作业人员健康和安全,制定本程序。

1.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一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所属单位及基层队,包括各施工项目部、临时施工现场、以及为公司服务的承包商。

1.3 应用领域

工作安全分析应用于下列作业活动:

—— 评估现有的作业;

—— 新的作业;

—— 改变现有的作业;

—— 非常规性的作业;

—— 承包商作业。

2 参考文件

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作安全分析管理程序

gwdcd1/ems205-2008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

gwdcd1/hsems206-2008 对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控制程序

gwdcd1/hsems237-2008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gwdcd1/hsms3023-2008 “两书一表”管理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3.1 工作安全分析(job safety analysis简称jsa)注:以下正文中均使用该简称

事先或定期对某项工作任务进行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达到最大限度消除或控制风险目的的方法。

3.2 暴露频率

每单位时间某事件发生的(或估计发生)次数。

3.3 严重性

可能引起的后果的严重程度。

3.4 可能性

后果事件发生的概率。

3.5 危害

能引起人员的伤害或对人员的健康(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危害=暴露频率×严重性)

3.6 风险

事件后果严重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的综合度量。(风险=危害×可能性)

4 职责

4.1 公司安全管理科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办法,其他职能部门和所属单位组织推行、实施本办法,并提供资源保障。

4.3 公司所属单位和基层队伍按要求执行公司jsa管理实施办法,组建jsa小组,指定组长,由jsa小组组长具体负责开展jsa工作;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咨询本单位的hse管理人员。

4.4 基层单位安全人员协助jsa组长确定需要进行jsa的工作,对员工提供jsa培训、咨询并参与jsa活动,jsa小组负责记录相关活动,并移交安全人员存档。

4.5 作业人员参与jsa过程,识别、认知作业活动风险,掌握风险控制措施,并监视工作环境的变化。

4.6 公司所属单位按照公司jsa管理实施办法的要求,监督基层井队实施安全工作分析;各单位制定jsa审核表和审核计划,每月至少对基层井队时候一次;各单位hse管理人员每季度向公司安全管理科反馈实施意见和建议。

5 管理要求

5.1 工作任务初步审查

5.1.1 工作任务分为新工作任务、以前作过分析或已有操作规程的工作任务、低风险任务。现场作业人员均可提出需要进行jsa的工作任务。(jsa流程见附录)

5.1.2 基层单位负责人对提出的需要进行jsa的工作任务进行初始审查,确定工作任务内容,判断该工作任务是否需要做jsa,明确执行jsa人员所需要的能力,制定jsa计划。

5.1.3 若初始审查判断出的工作任务风险无法接受,则应停止该工作任务,或者重新设定工作任务内容。一般情况下,新工作任务(指以前没做过或分析过的工作任务)在开始前均应进行jsa。

5.1.4 《作业指导书》和《作业计划书》已经作过风险分析、制定并实施了风险削减措施或已有操作规程的工作任务可以不再进行jsa;但基层单位应审查以前jsa或操作规程是否有效,如果存在怀疑,应重新进行jsa。

5.1.5 紧急状态下的工作任务,如抢修、抢险等,执行应急预案;在应急预案执行过程中,如果现场第一责任人认为预案设定条件已经改变,必须重新进行工作安全分析。

5.1.5 以前做过的低风险工作,现场负责人认为由有胜任能力的人员完成,可不作jsa,但应对工作环境进行分析。

5.1.6 符合(但不限于)下列情况之一, 必须进行jsa:

— 无程序管理、控制的工作;

— 新的工作(首次由操作人员或承包商人员实施的工作,新设备、工艺和工序的应用);

— 有程序控制, 但工作环境变化或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程序未明确的危害, 如: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发生井喷、有毒气体泄漏、火灾、爆炸等;

— 可能偏离程序的非常规作业;

— 现场作业人员(属地主管)提出需要进行jsa的工作任务。

5.2 工作安全分析步骤

5.2.1 基层单位或工程项目负责人指定jsa小组组长;组长选择熟悉jsa方法的人员组成jsa小组,组员至少包括管理、技术、安全和操作人员。小组成员应了解工作任务,并熟悉所在区域环境、设备和相关的操作规程。

5.2.2 jsa小组审查工作计划安排,分解工作任务,搜集相关信息,实地考察工作现场,核查以下内容:

— 以前此项工作任务中出现的健康、安全、环境问题和事故;

— 工作中是否使用新设备;

— 工作区域的环境、空间、光线、空气流动、出口和入口等;

— 实施此项工作任务的关键环节;

— 实施此项工作任务的人员是否有足够的知识技能和资质;

— 是否需要作业许可及作业许可的类型;

— 是否有严重影响本工作任务安全的交叉作业;

— 其他。

5.2.3 jsa小组识别该工作任务关键环节的危害及影响,进行初步风险评估然后并填写jsa表(见附录)。识别危害时应充分考虑在正常、异常、紧急三个状态下的人员、设备、材料、环境、方法五个方面危害(见附录),同时还应识别危害的影响和可能影响的人群,并应考虑工作场所内所有人员。

5.2.4 对存在潜在危害的关键活动或重要步骤进行风险评价。根据判别标准确定初始风险的等级和风险是否可接受。风险评价宜选择半定量风险矩阵法或lec法(附录:半定量风险矩阵;附录: lec法)。

5.2.5 jsa小组应针对识别出的每个风险制定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控制措施的优先顺序。该过程宜参照风险控制措施优先顺序示意图(见附录)。

5.2.6 如果作业任务风险无法接受,则应停止该工作任务,或者重新设定作业任务内容。

5.2.7 制定出所有风险的控制措施后,还应确定以下问题:

— 是否全面有效的制定了所有的控制措施;

— 对实施该项工作的人员还需要提出什么要求;

— 风险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5.2.8 在控制措施实施后,如果每个风险的残余风险均可以接受,进行作业前准备。作业应得到jsa小组的一致同意,若残余风险不可以接受,则应制定附加控制措施和应急措施。

5.3 作业许可和风险沟通

5.3.1 需要办理作业许可证的作业活动,作业前应获得相应的作业许可,才可开展工作。作业许可应同原始风险高低相当,并获得相应属地主管的许可。具体执行《作业许可管理程序》。

5.3.2 作业前应召开工作安全分析会,进行有效的沟通,确保:

— 让参与此项工作的每个人理解完成该工作任务所涉及的活动细节及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每个人的分工及责任;

— 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进一步识别可能遗漏的危害因素;

— 如果作业人员意见不一致,异议解决后并达成一致,方可作业;所有参与作业的人员意见一致,确认自己清楚地接受了所有活动细节及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每个人的分工及责任后,签字确认。

— 如果在实际工作中条件或者人员发生变化,或原先假设的条件不成立,则应对作业风险进行重新分析。

5.4 现场监控

5.4.1 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落实控制措施,根据作业许可的要求,指定相应的负责人监视整个工作过程,特别要注意工作人员的变化和工作场所出现的新情况以及未识别出的危害因素。

5.4.2 任何人都有权利和责任停止他们认为不安全的或者风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工作。

5.4.3 无作业许可要求的作业,应由jsa小组组长或其指定人员对作业过程进行巡查。

5.4.4如果作业过程中出现新的隐患或发生未遂事件、事故,应首先停止作业任务,分析事故(事件)原因;jsa小组应立即审查先前jsa,重新进行jsa。

5.5 总结与反馈

5.5.1 作业任务完成后,作业人员应总结经验,若发现jsa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向jsa小组反馈。如果作业过程中出现新的隐患或发生未遂事故、事故,小组应审查jsa,重新进行jsa。

5.5.2 根据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情况,jsa小组提出更新完善该作业任务程序的建议。

5.5.3 由作业任务负责人填写jsa跟踪评价表(附录) 。

6 管理系统

6.1 资源支持

公司所属单位现有资源都是协助实施本办法的可利用的资源。

6.2 管理记录

公司安全管理科负责本办法各版本的留存记录和修改明细。

6.3 审核要求

公司把jsa作为hse审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必要时可针对jsa组织专项审核;公司所属单位每季度必须对本单位执行本办法的情况进行审核,并将审核报告上报公司安全管理科。

6.4 复核与更新

本办法应定期评审和修订,最低频次自上一次发布之日起不超过2年。

6.5 培训和沟通

本办法由公司培训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培训,安全管理科提供技术支撑。相关管理、维护和操作人员都应接受培训。

本办法应在全公司范围内沟通。

6.6 解释

本办法由公司安全管理科负责解释。

第3篇 工作安全分析管理程序实施办法

1 范围与应用领域

1.1 目的

为规范工作安全分析,识别工作中每个工序、每个环节、每个阶段的风险因素,提出保护措施以消除风险或将风险降至可接受的程度,确保作业人员健康和安全,制定本程序。

1.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一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所属单位及基层队,包括各施工项目部、临时施工现场、以及为公司服务的承包商。

1.3 应用领域

工作安全分析应用于下列作业活动:

—— 评估现有的作业;

—— 新的作业;

—— 改变现有的作业;

—— 非常规性的作业;

—— 承包商作业。

2 参考文件

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作安全分析管理程序

gwdcd1/ems205-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

gwdcd1/hsems206- 对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控制程序

gwdcd1/hsems237-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gwdcd1/hsms3023- “两书一表”管理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3.1 工作安全分析(job safety analysis简称jsa)注:以下正文中均使用该简称

事先或定期对某项工作任务进行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达到最大限度消除或控制风险目的的方法。

3.2 暴露频率

每单位时间某事件发生的(或估计发生)次数。

3.3 严重性

可能引起的后果的严重程度。

3.4 可能性

后果事件发生的概率。

3.5 危害

能引起人员的伤害或对人员的健康(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危害=暴露频率_严重性)

3.6 风险

事件后果严重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的综合度量。(风险=危害_可能性)

4 职责

4.1 公司安全管理科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办法,其他职能部门和所属单位组织推行、实施本办法,并提供资源保障。

4.3 公司所属单位和基层队伍按要求执行公司jsa管理实施办法,组建jsa小组,指定组长,由jsa小组组长具体负责开展jsa工作;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咨询本单位的hse管理人员。

4.4 基层单位安全人员协助jsa组长确定需要进行jsa的工作,对员工提供jsa培训、咨询并参与jsa活动,jsa小组负责记录相关活动,并移交安全人员存档。

4.5 作业人员参与jsa过程,识别、认知作业活动风险,掌握风险控制措施,并监视工作环境的变化。

4.6 公司所属单位按照公司jsa管理实施办法的要求,监督基层井队实施安全工作分析;各单位制定jsa审核表和审核计划,每月至少对基层井队时候一次;各单位hse管理人员每季度向公司安全管理科反馈实施意见和建议。

5 管理要求

5.1 工作任务初步审查

5.1.1 工作任务分为新工作任务、以前作过分析或已有操作规程的工作任务、低风险任务。现场作业人员均可提出需要进行jsa的工作任务。(jsa流程见附录)

5.1.2 基层单位负责人对提出的需要进行jsa的工作任务进行初始审查,确定工作任务内容,判断该工作任务是否需要做jsa,明确执行jsa人员所需要的能力,制定jsa计划。

5.1.3 若初始审查判断出的工作任务风险无法接受,则应停止该工作任务,或者重新设定工作任务内容。一般情况下,新工作任务(指以前没做过或分析过的工作任务)在开始前均应进行jsa。

5.1.4 《作业指导书》和《作业计划书》已经作过风险分析、制定并实施了风险削减措施或已有操作规程的工作任务可以不再进行jsa;但基层单位应审查以前jsa或操作规程是否有效,如果存在怀疑,应重新进行jsa。

5.1.5 紧急状态下的工作任务,如抢修、抢险等,执行应急预案;在应急预案执行过程中,如果现场第一责任人认为预案设定条件已经改变,必须重新进行工作安全分析。

5.1.5 以前做过的低风险工作,现场负责人认为由有胜任能力的人员完成,可不作jsa,但应对工作环境进行分析。

5.1.6 符合(但不限于)下列情况之一, 必须进行jsa:

— 无程序管理、控制的工作;

— 新的工作(首次由操作人员或承包商人员实施的工作,新设备、工艺和工序的应用);

— 有程序控制, 但工作环境变化或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程序未明确的危害, 如: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发生井喷、有毒气体泄漏、火灾、爆炸等;

— 可能偏离程序的非常规作业;

— 现场作业人员(属地主管)提出需要进行jsa的工作任务。

5.2 工作安全分析步骤

5.2.1 基层单位或工程项目负责人指定jsa小组组长;组长选择熟悉jsa方法的人员组成jsa小组,组员至少包括管理、技术、安全和操作人员。小组成员应了解工作任务,并熟悉所在区域环境、设备和相关的操作规程。

5.2.2 jsa小组审查工作计划安排,分解工作任务,搜集相关信息,实地考察工作现场,核查以下内容:

— 以前此项工作任务中出现的健康、安全、环境问题和事故;

— 工作中是否使用新设备;

— 工作区域的环境、空间、光线、空气流动、出口和入口等;

— 实施此项工作任务的关键环节;

— 实施此项工作任务的人员是否有足够的知识技能和资质;

— 是否需要作业许可及作业许可的类型;

— 是否有严重影响本工作任务安全的交叉作业;

— 其他。

5.2.3 jsa小组识别该工作任务关键环节的危害及影响,进行初步风险评估然后并填写jsa表(见附录)。识别危害时应充分考虑在正常、异常、紧急三个状态下的人员、设备、材料、环境、方法五个方面危害(见附录),同时还应识别危害的影响和可能影响的人群,并应考虑工作场所内所有人员。

5.2.4 对存在潜在危害的关键活动或重要步骤进行风险评价。根据判别标准确定初始风险的等级和风险是否可接受。风险评价宜选择半定量风险矩阵法或lec法(附录:半定量风险矩阵;附录: lec法)。

5.2.5 jsa小组应针对识别出的每个风险制定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控制措施的优先顺序。该过程宜参照风险控制措施优先顺序示意图(见附录)。

5.2.6 如果作业任务风险无法接受,则应停止该工作任务,或者重新设定作业任务内容。

5.2.7 制定出所有风险的控制措施后,还应确定以下问题:

— 是否全面有效的制定了所有的控制措施;

— 对实施该项工作的人员还需要提出什么要求;

— 风险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5.2.8 在控制措施实施后,如果每个风险的残余风险均可以接受,进行作业前准备。作业应得到jsa小组的一致同意,若残余风险不可以接受,则应制定附加控制措施和应急措施。

5.3 作业许可和风险沟通

5.3.1 需要办理作业许可证的作业活动,作业前应获得相应的作业许可,才可开展工作。作业许可应同原始风险高低相当,并获得相应属地主管的许可。具体执行《作业许可管理程序》。

5.3.2 作业前应召开工作安全分析会,进行有效的沟通,确保:

— 让参与此项工作的每个人理解完成该工作任务所涉及的活动细节及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每个人的分工及责任;

— 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进一步识别可能遗漏的危害因素;

— 如果作业人员意见不一致,异议解决后并达成一致,方可作业;所有参与作业的人员意见一致,确认自己清楚地接受了所有活动细节及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每个人的分工及责任后,签字确认。

— 如果在实际工作中条件或者人员发生变化,或原先假设的条件不成立,则应对作业风险进行重新分析。

5.4 现场监控

5.4.1 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落实控制措施,根据作业许可的要求,指定相应的负责人监视整个工作过程,特别要注意工作人员的变化和工作场所出现的新情况以及未识别出的危害因素。

5.4.2 任何人都有权利和责任停止他们认为不安全的或者风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工作。

5.4.3 无作业许可要求的作业,应由jsa小组组长或其指定人员对作业过程进行巡查。

5.4.4 如果作业过程中出现新的隐患或发生未遂事件、事故,应首先停止作业任务,分析事故(事件)原因;jsa小组应立即审查先前jsa,重新进行jsa。

5.5 总结与反馈

5.5.1 作业任务完成后,作业人员应总结经验,若发现jsa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向jsa小组反馈。如果作业过程中出现新的隐患或发生未遂事故、事故,小组应审查jsa,重新进行jsa。

5.5.2 根据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情况,jsa小组提出更新完善该作业任务程序的建议。

5.5.3 由作业任务负责人填写jsa跟踪评价表(附录) 。

6 管理系统

6.1 资源支持

公司所属单位现有资源都是协助实施本办法的可利用的资源。

6.2 管理记录

公司安全管理科负责本办法各版本的留存记录和修改明细。

6.3 审核要求

公司把jsa作为hse审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必要时可针对jsa组织专项审核;公司所属单位每季度必须对本单位执行本办法的情况进行审核,并将审核报告上报公司安全管理科。

6.4 复核与更新

本办法应定期评审和修订,最低频次自上一次发布之日起不超过2年。

6.5 培训和沟通

本办法由公司培训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培训,安全管理科提供技术支撑。相关管理、维护和操作人员都应接受培训。

本办法应在全公司范围内沟通。

6.6 解释

本办法由公司安全管理科负责解释。

纪委职责

《管理程序管理办法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