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管理工作
栏目

新形势下管理工作3篇

发布时间:2023-03-02 热度:73

新形势下管理工作

第1篇 新形势下井下作业安全管理工作方法

1、井下作业安全管理现状

1.1人员素质

目前在人员素质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类:一、青年员工所占比例较高,人员年轻带来的工作经验不足,安全意识不高,同时培训工作不到位,培训模式无法适应培训需求,对安全生产提出严峻考验。二、缺乏高素质的安全管理队伍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安全管理队伍尤为重要,井下生产安全队伍形成的健全的安全管理网络是保证各项安全工作落实到位的重要前提。企业需要转变观念,更新思维,运用先进理论和成果进行安全管理创新。对此,缺乏管理创新能力的管理人员是难以适应的。不能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安全管理队伍,就会从根本上制约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执行的有效性、纠偏性,从而制约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1.2安全生产制度执行力不够

经过多年发展,井下作业行业安全管理体系的理论性已经较为完善、全面。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常发现与实际情况脱节,各种管理理念和措施成为摆设。据有关调查,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根源在于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管理措施不力,同时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执行过程脱节,致使体系运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较差。

2、如何有效开展井下作业安全管理

2.1、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基础设施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也就没有了生产的保障。不断修订完善各项管理管理等制度,可以有效制约职工的工作行为,达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其次严格落实职工考核,对各基层班组和职工实行考核,对违反规章规程、禁令、作业规范等行为严惩不贷,绝不姑息。第三加强绩效考核,通过工作量、工程质量、hse三个方面加强对班组各项工作考核,激励广大员工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全力保障安全生产。

2.2、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2.1、不断提升员工素质

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人既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又是生产中安全与事故的决定因素。人一方面是事故要素,另一方面又是安全因素。人的安全行为能保证安全生产,人的异常行为会导致与构成生产事故。所以,要想有效预防、控制事故的发生,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1)安全培训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按计划、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培训。

(2)搭建成长成才平台,选拔优秀人才。每季度组织各类员工进行大比武,并根据比武结果选拔人才充实到关键岗位,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性循环,有效提升员工的素质水平和技术水平,保障安全生产。

(3)构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平台方案;目的是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纲领性的指导,尽快实现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成效。

(4)编制企业安全文化手册方案;目的是使员工能够方便、迅速的获取安全相关知识、法规和制度等安全信息。

2.2.2、建设标准化作业现场

作业现场条件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保证措施,它直接影响着生产能否进行,安全能否保障,并且对人的生理、心理都有较大影响。改善作业条件,能够降低作业现场风险,降低职业病和其它疾病的发生率,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1)物料定置:按照生产作业场所物料摆放要求进行作业现场布置,减少因现场作业设备、工具等摆放不当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

(2)安全标志:摆放清晰的现场安全提示标志,规范员工行为,并在紧急条件下为员工的各种行为指明方向。

(3)环境卫生:避免因环境污染或不良导致的各种疾病,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对于某些突发疾病能够采取及时、有效的现场救助,保证员工身体及心理的健康。

2.2.3加强班组安全管理

(1)明确班组管理的内容: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贯彻与执行;特种设备、安全设施、防护用品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控制;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与演练;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班组安全标准化;变更管理;运行与检修管理;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安全记录与档案管理

(2)加强班组班组长管理: 班组长首先要确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在进行生产和

其他工作时,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和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于安全。其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通过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管理能力的提高来有效保障安全生产。、

2.3实施安全目标管理方案

井下作业人员既是井下作业的操作者、执行者,也是利益获得者。因此必须辩证的看待作业人员在井下作业中的作用。在制定相关政策、方针、制度要求井下作业人员严格遵守相关制度的同时,也有必要实行安全目标管理,对井下作业安全无事故的个人、集体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这必然充分启发、激励、调动全体员工在井下作业中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创造力,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2.4、用“放大镜”看小问题

对于安全生产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除了积极进行整改外还应及时通过文件、图片等形式在各基层队、班组中进行扩散,将问题放大,促进各基层队、班组人员进行举一反三并开展专项自查自改工作。

2.5、强化领导安全意识

安全工作必须得到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才能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做好领导的安全带头工作尤其显得重要。在安全生产中领导应做好“六个安全带头”。(1)带头宣贯安全理念;(2)带头遵守安全规章制度;(3)带头开展行为安全检查;(4)带头讲授安全课;(5)带头开展安全风险识别;(6)带头开展安全经验分享活动。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井下作业安全管理工作现状的分析,提出只有合理的、科学的安全管理才能够给井下作业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井下作业安全问题刻不容缓,通过实施以上井下作业的措施,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真正做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2篇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在建筑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的同时,安全生产形势却不容乐观,一些地方和建筑工地安全伤亡事故的频繁发生,不仅给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和施工企业敲响了警钟,也给建筑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增加了更多的压力、困难和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在当前建筑业安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如何准确分析建筑业安全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原因,并提出强化安全监督管理、进而避免各种伤亡事故的有效对策,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

多年的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实践告诉我们,引发建筑安全事故的原因很多,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人、设备材料、施工工艺方法、环境与季节、安全管理五大因素。其中安全管理因素是其他四项因素的结合点,也是控制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综合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以下本人将结合安监工作实践,就如何强化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作粗略的分析和思考。

一、当前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筑安全生产管理齐抓共管体制仍未形成。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建筑安全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和建筑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目前一些施工企业的主要精力不是放在安全生产上,而是忙于找市场,疏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企业'以包代管'和依赖政府或行业安全管理部门监管的观念较重,此外,工程建设中建设、施工和监理等单位对安全管理各自应负什么责任以及总包与专业承包、劳务分包队伍的安全职责不明确,因此,'企业全面负责'难以得到有效落实;二是行业管理部门与企业在安全管理上有重叠、有交叉,平时对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多,而对企业安全指导和服务少,召开会议、制定规章和文件多,而抓工作落实少,安监部门预防事故的职能削弱,造成了'部门依法监管'职能的错位;三是政府职能转变后,政府安全监察各部门之间由于缺乏工作协调,安全管理政出多门,各行其是, 安全监察工作效能不高。同时,因受安全监察人员数量和专业素质要求的制约, 政府对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安全监察缺乏力度,'政府统一领导'的权威没有真正体现;四是由于安全监督管理社会激励机制尚未建立,以及社会和舆论监督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监督手段受到较多限制,所以'全社会广泛支持' 也就无从谈起。

2.建筑安全生产法规制度不够完善。《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给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目前建筑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仍缺少与基本法律、条例相配套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行政法规、办法。特别是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针对目前一些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工程、乡镇工程、私营业主和农民集资违章建房,以及各类房屋拆除工程没有出台相关的安全管理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因而造成政府和管理部门对上述工程监管存在盲区,甚至处于安全管理失控状态,最终导致安全事故一而再、再而三发生。

3.违规建设行为导致工程安全隐患大量存在。在一些地方,建设单位不严格履行法定建设程序、违规建设和无证施工,以及一些施工企业违法分包或转包、无资质施工、项目经理挂靠等现象仍较多地存在,且工地安全违章情况也比较严重。此外,由于一些业主的盲目压价和施工企业的恶性竞争,客观上造成建筑施工安全经费严重不足,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防护设施不能有效落实,加之在施工中忽视安全管理和事故隐患的整改,以致违章工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居高不下。

4.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仍存在较多薄弱环节。目前一些小的施工企业安全机构虚设,专(兼)职安全员人数不足,企业和工地难以开展有效的安全管理;一些工地项目负责人重施工、轻安全,重效益、轻防护,重进度、轻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由此造成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安全防护极不到位,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随处可见。

5.安全监督管理及对违章查处力度不够。目前,由于作为建筑安全监督机构的法律地位还不明确,人员不足、经费紧缺和监督执法手段乏力的矛盾比较突出,安全监督无论是在力度上、还是在覆盖面上都很难达到要求。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很好地贯彻落实,没有真正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对'安全是最大效益'的观念认识不足。

2.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与安全生产投入不相适应。从对我市建筑业发展经济指标和企业年度安全经费使用情况分析,施工企业或工地的安全措施经费投入远远低于企业经济的增长,安全生产也就无法得到保障。

3.建筑市场管理与安全生产监督存在脱节现象。当前,建筑市场混乱、以及一些游离于政府安全监管之外的违章工程,仍是发生安全事故最根本的原因。

4.施工人员较低的安全素质制约了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据对我市施工企业和工地从业人员统计,70%以上的施工人员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且这些施工人员(主要是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较差,安全操作技能也不高,一旦企业或项目部安全教育培训不及时到位,就极易造成大量违章作业。

5.安全监督管理做到依法行政仍困难重重。首先是目前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法规的可操作性还不强,监督程序还不很规范;其次是管理工作中执法不严、违章不究依然存在;第三是一些领导干预行政执法、查处违章过多;第四是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约束机制、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尚未形成。

三、强化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对策

1.加快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做到群防群治,这是强化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前提。按照“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总要求,我认为应从三个层面上完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首先是要完善建设各方主体的安全管理体系。即各建设、施工、监理和勘察设计、设备安装和供应等单位,都应按照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所承担的工作,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能及行使安全管理权。其次是要完善政府和行业安全监管体系。即政府安全综合监察部门应重点从宏观上对建筑安全工作实行领导和监察,而行业安全监督部门应行使建筑安全生产具体指导、检查和服务职能,从而实现政府监察和行业管理职能的分开。第三是要完善群众和社会的安全监督体系。即通过政府或行业引导并督促企业建立工会和制定建筑安全舆论监督制度、工程违章和安全事故曝光和举报奖励制度、安全生产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等。只有通过建立并完善统一的、有层次的和职责分明的建筑安全监管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管理中职责不清、各自为政、重复管理、推诿扯皮和疲于应付等弊端,最终形成建筑安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大力健全建筑安全法规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这是强化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保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仅是建设各方主体的行为准则,也是各级管理部门行政执法的依据。当前,一是要结合《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条例的颁布实施,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尽早出台与上述法律相配套的、便于操作的安全监督管理法规、办法和违规行政处罚实施细则等法规性文件,并规范监督程序和明确各级监督部门职责;二是要抓好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从而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有效落实各级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做到权责一致,这是强化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核心。大量的安全事故表明,凡是频繁发生建筑安全事故的地方或施工企业,无不与领导的安全责任不能有效落实有关。因此,当前在强调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中,重点要落实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及建筑工地'一把手'的安全监督管理责任,这是抓好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核心。从领导到每一个生产或管理岗位人员,都应按照各自的工作权限和管理范围,承担与其职权相对应的安全责任,做到权责一致。

4.深入开展建筑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做到有的放矢,这是强化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点。建筑事故统计表明,建筑施工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和坍塌被称为建筑业五大伤害。因此,在开展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活动中,应结合工程实际,有目的和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最终达到减少一般建筑伤亡事故和杜绝重大伤亡事故的目的。

5.不断加强建筑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做到寓教于管,这是强化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础。扎实开展安全宣传教育,特别是加大对专业承包、劳务分包队伍和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力度,进一步强化对特殊工种和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寓教育于日常管理中,是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提高安全技能、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重要基础。

6.着力抓好安全生产长效管理,做到标本兼治,这是强化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根本。实施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和复杂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长期和艰苦的工作。作为政府或行业管理部门来说,抓安全监督不能仅停留在平时开几次会议、发几个文件和组织几次安全检查、开几张整改通知单等表面工作上,而应认真研究、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措施,进一步规范管理工作,做到既要治标,更要治本。

8.积极探索安全监督管理的新办法,这是强化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动力。建筑业发展的新形势和安全生产的新变化,要求我们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决不能墨守陈规,而应当积极寻找安全监督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并进行大胆实践。总结我市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我认为今后在进一步改进安全监管方式和方法的同时,行业安全管理要体'四个结合':一是安全管理与资质管理相结合。即通过采取约束和激励机制,将安全管理、年度安全目标考核、与企业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资质升级和年检结合起来,并严格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二是安全管理与工程招投标相结合。即在工程招投标中,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参与工程竞标的一项前置条件,对于发生安全事故的企业应停止其承接工程业务。三是安全管理与为企业服务相结合。即安全监督管理应牢固树'以人为本'和'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要督促企业狠抓内部管理和安全基础工作,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现场,并通过指导和帮助企业落实整改安全隐患、推行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以及开展安全生产达标和创优等活动,促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四是安全管理与推进科技进步相结合。即在安全管理中,要大力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通过依靠科技进步和运用先进的、科学的安全管理手段,推动企业安全生产和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水平迈上新台阶。

综上所述,依法强化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对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避免和减少建筑安全伤亡事故、以及维护社会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企业贯彻'____'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本人深信,在今后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只要我们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企业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坚持齐抓共管、与时俱进,那么就一定能开创建筑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实现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和长效化目标,并为建筑业快速、健康、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第3篇 做好新形势下农电安全管理工作之我见

近年来,省公司对控股供电企业的管理和投入不断加强,农电工作发展迅速,进步显著。通过不断的投入新设备、新技术,消除了电网诸多隐患,使电网不断延伸和发展,农村电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破旧不堪的现状,农村电力市场不断拓宽,供电质量和供电能力有效提升;通过强化管理,农电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得到提高,农电安全生产工作稳妥推进,逐步迈上了新台阶。但是农电安全生产点多面广,供电任务涉及千家万户,基建、改造、检修作业任务繁重,加之员工数量众多,业务技能、文化素质参差不齐,造成安全控制难度大。国家电网公司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提出了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随着抄表到户、“四同”工作的不断深入,使农电管理的宽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供电企业的安全责任和安全风险逐步加大,农村用电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供用电纠纷不断,农电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只有加强企业管理,全面提高农电安全管理水平,才能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电能,为人民群众工农业生产、生活用电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做好新形势下农电安全管理已成为当前供电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现结合在农电管理中的一些经验谈点浅见,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是做好农电安全管理的前提和保障。供电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对安全责任进行细化、量化、落实到个人,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形成“人人有压力、个个有目标”的局面。结合实际制定《安全生产奖惩实施细则》、《两票管理制度》、《员工安全管理及考核制度》、《供用电设备安全管理办法》、《反“三违”工作奖惩办法》等,用制度规范农电安全管理,每年年初,企业应对各部门、基层单位,各单位对班组及员工都要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实现每月对部门、单位,单位对班组员工的安全目标考核。实行安全奖励基金与安全目标挂钩,做到责任到人、考核到人,不图形式,不走过场,逐步培养员工严格执行各项农电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二、以人为本,突出抓好人身事故的防范工作

实事求是地讲,供电企业员工的素质,无论是文化素质还是技术素质与省公司、电业局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与形势要求还很不适应。为此,开展学规程、学制度活动,加强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不仅是当前的重点工作,而且是长期的重点工作。应严格对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供电所长和农电员工进行分层次、分专业进行培训和考核,重视对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安全教育,提高管理人员和农电员工的业务技能、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应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细化工作票和操作票的使用,加强对现场安全措施、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检查和监督力度,突出检查防止人身伤害具体措施的落实情况,加大反违章力度,杜绝无票作业和不履行停电、验电、挂接地线安全措施等严重的违章行为。应把城、农网改造、基本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抓实抓好。加强现场施工安全检查,严把现场施工监护关,全面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和反事故措施,防止触电、高空坠落、倒(断)杆等事故伤害。要严格电网改造施工队伍安全资质的审查,对外包工程实行规范化管理,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施工队伍实行一票否决。要深入推进农电现场标准化作业,农电标准化作业应结合农电员工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按照“安全可靠、简便易行、实用实效”的原则,规范现场作业程序,落实现场安全措施,确保现场生产流程的可控、在控、能控。

三、求真务实,认真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

安全性评价应与企业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管理手段相结合,使之成为日常安全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坚持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成立由第一安全责任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安全性评价工作首先是班组、基层单位进行全面评价,按要求汇总自评价结果并上报职能部室;其次是部室在班组、基层单位自评价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对班组、基层单位进行评价,按要求汇总评价结果并上报领导小组;三是领导小组在各级评价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成立自评价专业组,开展全局性安全性自评价工作,自评价工作结束后,由工作小组写出安全性评价自评报告,经安全性自评价报告领导小组审查通过后,将有关整改措施的落实和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纳入日常的工作管理和月度季度消缺或年度“两措”计划中落实,努力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设备的健康水平。

四、加强运行管理,确保设备可靠运行和电网安全

一是要加强调度管理,严肃调度纪律,优化运行方式,避免正常情况下卡口和停电,严格执行国网公司新“三个十条”。二是要加强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专业管理和运行管理,提高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调试、检验质量和校验率、投运率、正确动作率,杜绝“三误”事故。三是加强农网设备巡视维护,提高设备巡视到位率,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抓好缺陷处理,做到“紧急缺陷不过夜、重大缺陷不过周、一般缺陷有计划”,确保主设备达到“零缺陷”标准。四是要加强输电线路的整治力度,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加强防雷害、防误动、防污闪、防外力破坏等事故措施的研究,提高线路运行分析水平。五是加大农村电力设施保护力度,积极协调政府,配合公安机关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紧紧依靠科技手段和群众护线组织,多管齐下保护农村电网的安全运行。

五、加强消防、交通安全管理,提高预防能力

建立完善的消防组织网络,健全消防工作制度,定期检查、试验消防设施,按时更换过期设施,消除火险隐患。电缆防火必须贯彻设计、施工和生产运行的全过程管理,电缆选择与敷设应符合有关规程、规定的要求。对电缆中间接头应定期进行红外测温,并按规定进行预防性试验。检修现场应有完善的防火措施,在禁火区动火要严格执行动火作业票工作制度。强化交通安全管理,严格车辆保养和年审,防止“病车”上路。加强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教育,明确兼职司机驾驶范围,杜绝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超载等违规行为,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安全生产的和谐氛围。

要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就必须构建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安全文化体系,并将其有机地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只有依赖企业文化的不断滋润,安全工作才能获得无尽的动力和源泉,才会使广大员工将被动的制度约束转变为主动的自觉行为。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其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念和法治观念,提高安全意识,通过完善制度,规范行为,改造客观环境等一系列工作,构建起安全生产各要素之间协调顺畅的运转机制。广泛动员企业党、政、工、团等各方面力量,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全员的综合素质,逐渐养成自觉遵守安全规范的个体和群体行为习惯,逐步形成安全和谐的良好氛围,逐步完善特色鲜明的企业安全文化。

七、严格产权归属,加强用电安全管理

供电企业要与用户签订安全供用电合同,按照产权归属的界定原则划清安全责任。通过对辖区各类用户签订供用电合同,约束、规范供用电双方的安全责任和义务,明确产权分解点,产权属用户的其维护管理和隐患整治由用户负责,凡在用户产权内发生的安全事故应由用户承担安全责任和法律责任。切实做好农村用电的安全管理,加强对农村配电和低压设备的检查,对存在的隐患积极协调政府,督促、配合村社做好农村低压线路的隐患整治。大力实施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使用,对农村配电台区总保护器和分支保护器做到应装必装,对用户的末级保护督促安装投运,保证正确动作,采取有效的防触电措施,及时消除安全用电隐患。同时要根据农事特点做好安全用电监察,杜绝随意勾挂、私拉乱接等违章用电行为。有效开展安全用电常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发放资料、现场讲解等形式宣传用电常识和有关法律法规,提高用户安全意识和安全用电技能,减少和杜绝农电事故的发生,同时要让用户走出“凡是触电伤亡事故都是供电部门的责任”的误区,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总之,农电安全管理是县供电企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安全工作抓不好,就无效益、稳定和发展之谈。我们只有严格执行规定规范,结合实际,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认真抓安全、管安全,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做到组织落实、措施落实、检查落实、考核落实,就一定能把安全工作抓好,从而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新形势下管理工作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