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管理工作
栏目

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实意义【16篇】

发布时间:2023-12-28 热度:76

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实意义

第1篇 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在项目的应用

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头等大事。它关系到企业效益、企业职工的安全保障和身体健康,随着城镇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建筑施工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今天,施工生产中的伤亡事故仍时有发生,因此,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特别是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仍待提高,从这个基本点出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必须紧紧围绕“企业、项目经理部、生产班组三位一体”,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必须紧紧围绕“责任制、规范及规章制度、施工现场三位一体”,来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建造师)是企业法人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全权委托人,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他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他要学习上级颁发的各种法令法规,政策制度,贯彻执行企业法人的决策意图;另一方面要把各种政策分解吃透,利用学习、测验、标语的形式贯彻传达到项目的每个管理人员,以及班组的每个操作人员头脑中,重点是强化班组的安全意识,从严管理。

项目组各级管理人员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要强化安全意识,充分理解安全工作在日常管理中的重要性、紧迫性,树立对企业对职工高度负责态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各项要求,把安全生产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法规、标准和专项规章制度,全面落实责任制;把安全管理工作与自己的经济收入挂钩,严格兑现,奖优罚劣,并进行宣传教育。

二、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及工程安全管理现状

我国的工程建设规模巨大,但建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生产的管理和职工安全教育滞后,当前建设系统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建设工程的特点导致施工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建设工程规模大、周期长、劳动强度高,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配套,采用的工艺技术是否合理以及照明、通风情况等都会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2.2参建各方缺少以人为木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机制。业主作为项目的投资方往往只重视视进度而忽生产视过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大部分承包商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足够的安全按理人员,现场职工和农民得不到应有的安全培训。

三、工程承包企业的成本因素导致减少安全防护措施。

3.1低价投标。各个工程承包企业为了拿到项目,竞相压低报价,有的甚至以低于成本价投标。

3.2分包转包。实行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工程,由于总承包商和中间承包商层层分包,层层收取管理费,大大压缩了一线施工队伍的利润空间。

3.3业主拖欠工程款项。无论政府或私人业主拖欠承包商款项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以上三种情况的出现,导致承包商不得不拼命压缩成本,也必然会减少安全生产措施的投入。

3.4合理的建设工期得不到保障。不少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业绩往往会要求项目提前竣工,很多私人业主为了投资项目尽早竣工,也经常无理要求承包商压缩工期,迫使承包商日夜赶工。合理的工期得不到保障,建筑工人超负荷工作、疲劳作业,必然导致安全隐患增加。

3.5建筑工人素质不高。建筑工人文化不高,一方面缺乏安全常识,不懂得在劳动中合理地保护自己:另一方面维权意识很差,一旦出现了安全事故,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也导致了承包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

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但随着施工量急剧增加,安全事故仍不断发生,严重威胁着广大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如何有效地控制和降低施工现场建筑安全事故,是建筑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2篇 建筑施工现场材料安全管理办法

1.项目经理部,应及时向材料采购部门提供材料需要计划,企业 材料供应部门应制定采购计划,订货或市场采购,按计划供应给项目经理部,采购供应部门应对供货方进行考核,签订供货合同,确保供应工作质量和材料质量。

2.材料供应部门按计划保质、保量,及时供应材料。

3.进场的材料应进行数量验收和质量验收,做好相应的验收记录和标识,不合格的材料应更换、退货。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4.材料的计量设备必须经有资质的机构定期检验,确保计量所需要的精确度。检验不合格的设备不允许使用。

5.进入现场的材料,应有生产厂家的备案证明书(重印件)和材料证明(包括厂名,品种,出厂日期,出厂编号,试验数据)和出厂合格证,要求复试的材料要有取样送检证明报告。新材料未经试验鉴定,不得用于工程中。

6.材料储存应满足下列要求:

(1)入库材料应按型号、品种分批堆放,并分别编号、标识。

(2)易燃易爆的材料应专门存放,派专人负责保管,并有严格的防火,防爆措施。

(3)有防水防潮要求的材料,应采取防水防潮措施并做好标识。

(4)有保持期的库存材料应定期检查,防止过期,并做好标识。

(5)易损坏的材料应保护好外包装防止损坏。

7.应建立材料使用限额领料制度。超限额的用料,用料前应办理手续,填写领料单,注明超耗原因,经有关人员批准。

8.建立材料使用监督制度,材料管理人员应对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做到工完、料净、场清;建立监督记录;对存在问题应及时分析处理。

9.建立材料使用台账,记录使用和超节状况。

10.办理剩余材料退料手续。设施用料,包装物及容器应回收,并建立回收台账。

11.建立使用工具发放回收记录,应有发放记录内容,发放日期、价值,接收人签字,回收日期。对于丢失损坏按价值由责任人赔偿。

第3篇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1.必须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施工;

2.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保障制度;

3.各类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资格方可上岗;

4.所以新工人(包括新招收的合同工、临时工、农民工及实习和代培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即:施工人员进场作业前进行公司、项目部、作业班组的安全教育;

5.特种作业(指对操作者本人和其他工种作业人员以及对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险因素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6.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做到整改“五定”的要求;

7.必须把好安全生产的“七关”标准;

8.必须建立安全生产值班制度,并有现场领导带班。

第4篇 机械设备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1. 前言

为了完成现代城市建筑任务,人们设计制造了适合各种工程使用的机械设备,有“垂直运输机械、水平运输机械、施工机械、加工机械、实验计量设备”等,它们有效的提高了现代建筑施工的生产力,节约了生产成本。但是,令人惋惜的是,在多少竣工庆典的背后、在多少雄伟建筑的基座下面、在多少浮华表面之下,有多少人由于机械设备的安全事故而没能完全享受人生,有的没能尽到儿女的孝道、有的没能尽到父母的责任……因此,我们必须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以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2.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粗放管理。

施工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经常超负荷工作,维修和保养工作经常由于施工的需要不能及时进行。另一方面,机械设备在全寿命周期内,不仅仅参与一个项目的施工,因此由一个项目部进行维修和保养也不尽合理,项目部对机械设备保养、维修的积极性不高,这也导致了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管理粗放,对机械设备寿命造成较大损害,使很多机械设备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

2.2 机械管理与生产管理的矛盾。

工程项目部主要由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构成,致使决策过程中生产和技术的管理占据了决定性的地位,机械设备的管理要服务和服从于生产管理。而生产和技术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并不精通,导致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忽视正常的机械管理需要,使机械管理存在缺位。

2.3 人员素质不高,培训少。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很多操作人员本身文化层次较低,加之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就直接上岗,因此在设备操作安全方面存在较大隐患。

2.4 机械设备不检测。

对强制要求检测的设备不检测,许多已超出了规定使用条件与规定年限的淘汰设备继续使用,存在侥幸心理。

第5篇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浅探与对策

摘要:建筑施工多为露天、高处作业,施工环境和作业条件较差,以及生产的流动性、建筑产品的单件性和类型多样性、施工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工作环境多变性都决定施工现场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建筑施工企业如何通过严格、规范管理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8-0020-02

建筑施工多为露天、高处作业,施工环境和作业条件较差,以及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建筑产品的单件性和类型多样性、施工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工作环境多变性都决定了建筑业是一个高危险、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行业。建筑施工企业应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共同关注和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意义

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的头等大事,它关系到企业效益、企业职工的安全保障和身体健康,对要进行的工作进行危险源预先性分析,控制好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避免时空上的交叉施工等,同时企业、项目经理部和生产班组必须紧紧围绕“责任制、规范及规章制度、施工现场三位一体的系统化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来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搞好现场安全管理的必经之路。

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员的安全意识差。在建筑行业中,施工企业的工人大部分是农民,文化水平低,安全意识不强,从农村进入到城市以后,知识结构、思维意识都不能适应现代建筑行业的特殊环境,缺乏一些应该具备的安全知识与防范意识,存在纪律松散、违章操作、冒险蛮干,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甚至有人无证操作,违规操作等很多问题,这都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同时,项目责任人只重视建筑施工的进度,效益,却对质量和安全方面都没有足够的重视,对现在的施工安全的监督往往存在侥幸心理,安全经费投入不足。每一个工程,在预算时都规定有一定的安全文明施工费,但在实际操作中,安全文明经费经常被削减,没有按规定购买发放安全保护用品,或者发放的保护用品质量低劣,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最后导致恶劣的后果。

2、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现存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安全责任的划分不明确,奖罚制度也不分明,不够完善。而且在现场施工当中,相关部门也对安全管理制度视若无睹,没有充分的落实到现实当中去,使安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文,形同虚设。并且在当前社会的建筑行业中存在一种扭曲的认识,就是重质量,轻安全,低价中标包死价工程,对安全施工方面的投资不够,甚至有些根本就没有安全施工的资金投入,所以,一些公司中标以后,只负责任务,对管理不负责,没有贯彻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甚至有些公司乱用经费,没有购置相应的,合格的安全必需品,导致施工现场十分混乱,工人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无形中就加大了安全事故的隐患。

3、施工工人操作不规范。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业大量投资建设,促使建筑队伍迅速壮大,大量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民工涌进,而民工的安全技术知识较差,对安全操作知识也非常肤浅、不系统,因此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常常由于自身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首先,是施工现场的用电不规范,施工现场没有完全的落实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没有使用标准的配电箱,有的配电箱安装的位置也不恰当,有些施工单位竟然还在使用木制的开关箱,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专用的保护零线没有引至用电的设备,有些现场存在外电防护的不到位或者不符合要求的现象。其次,脚手架的搭设不够规范。没有按照要求编制施工组织的设计方案,进行交底,验收和搭设,横向的扫地杆搭设的不对,脚手板也存在杂物过多,材质不好和不牢固的缺点,架体和建筑结构的拉撑点受力不够,不符合规范,不牢固。最后,模板工程和基坑的支护疏于管理和监督,稳定性差,还有违规拆模等现象,这些都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几点建议

1、 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工作是在项目施工中贯穿始末的,从工期,质量,技术等各个环节中都要受到足够的重视。在任何的细节上忽视了安全问题,都容易造成安全事故,这样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更严重的会影响建筑公司或者企业的形象。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必须贯彻执行好“百年大计,安全第一”的原则,坚持做到“预防为主”的方针。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的关系,在生产、效益、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2、强制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既然安全管理的本质就是人的管理,所以要加强安全管理,就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对其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训,使之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而且还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彻底的形成规范化的作业,杜绝以往凭感觉,靠经验的工作方式,使施工人员可以形成程序化与标准化地工作习惯。培训形式可以利用报纸、电视、宣传标语,安全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等这些方式进行,加大宣传的力度,广泛深入宣传安全施工的知识,强化安全施工的法律法规,安全施工技术的标准与规范,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3、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工程施工企业要从企业到各项目均成立安全生产小组,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增强各级管理、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心,认真贯彻执行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政策、法律和规章,审批安全生产措施、计划,落实安全责任制,定期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难题,主持事故的调查,提出对责任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同时依据《安全检查评分标准》结合现场情况逐项检查评分,确保安全措施落实无死角,做到安全员每天必查,且检查要有书面记录,对查出的隐患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所属班组及时整改,做到每月至少一次安全大检查,确保施工生产在安全的状态下进行。

四、结束语

总之,为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保障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建筑施工企业要从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管理机制,健全安全制度,狠抓落实到人到点等方面,着力构建安全生产体系,全力做好建筑工程项目全程中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防止先天性隐患产生,更好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忠,浅谈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安全,2005,1.

[2]刘小聪,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中外建筑,2004.1.

[3]张凤仁,孙柏鑫,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j].劳动保护,2003.12.

第6篇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城镇化加速阶段,是建筑安全事故的多发期。当前国内建筑市场的不规范、安全监管的薄弱以及企业安全工作基础差等主要特点决定了目前国内建筑安全管理水平与国外同行业差距较大,建筑现场安全形势十分严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和坍塌等事故时有发生。为此,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对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强化管理,构建有效的建筑现场安全保障体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 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1、1 建筑施工现场的特点

建筑施工现场是施工生产要素的集中点,其特点是多工种立体作业,生产设施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边性,人机的流动性并存。由于人、机、料高度集中,存在着众多危险因素,这就决定了建筑现场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多样性及持续性等。目前建筑施工安全领域的主要特点有:

(1)建设规模快速增长,施工难度加大,危险性也增大。近几年我国固定投资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建筑业总产值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建筑市场以高容量状态向前发展,专家预测这种状态至少要保持25~30年。

(2)建筑投资主体的成分日趋多元化。投资主体由原国有、集体经济成分为主变为国有、股份制、私营、外商投资、个体工商户并存的形式。一些投资主体行为不规范,投资的项目刻意逃避政府监管。

(3)工程建设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随着生产专业化,总包、分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咨询、项目管理应运而生,工程建设分工更细,新的经营模式、生产方式不断涌现,一些作为安全生产主体的施工企业,其安全生产保证能力与当前生产状况不相适应。

(4)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低下。目前全国建筑业的3 900万从业人员中,农民工比例占到80。58%,有的施工现场占到90%以上。工人的安全意识差,防护技能低,而职业技能的培训也远未达到要求。

1、2 企业管理不到位

针对建筑现场的安全管理,国家先后颁布了《安全生产法》《建筑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建设部也出台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调查程序规定》等部门规章。但有些企业和部门漠视国家法律法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监管力度不够,忽视安全生产这一基础性工作,再加上一些项目经理及事故现场管理人员,尤其是一线操作人员缺乏基本安全知识,不执行国家标准和规定,违章违规操作,且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流于形式,使工人安全意识淡薄,从而成为酿成事故的重要原因,这些都对建筑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 构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体系的理论依据

2、1 安全系统管理

安全系统管理是以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结合现代管理工程的新内容,吸收传统管理的成功经验,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实行教育的、法制的、经济的、技术的、行政的安全管理手段,其目的是调节人与其所处环境中相应的物质条件(设备、工具、产品、材料等)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安全、高效,以实现劳动生产及社会活动正常运转,从而保护劳动者及公众的身心安全与健康。安全系统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不但具有系统的共同特性,即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有序性、环境适应性,而且有其特殊性或个性,比如人本原理、预防原理、强制原理等。

2、2 本质安全化

本质安全化是指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在方法论上讲求安全的主动、超前,即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包括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降低事故严重程度。

2、3 事故预测与风险分析

传统的安全管理是被动的安全管理,多是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措施或者在事故后总结经验教训,进行“亡羊补牢”式的管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如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量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使用,要求人们不仅是要重视已有已知的危险,而且更要主动地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从而对症下药,积极地进行风险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在进行事故风险分析的同时,要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安全应急预案。这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减少事故造成损失的重要措施,是现代安全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软件建设

安全生产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工程项目各职能部门都是安全管理网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各部门都能不折不扣地落实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使项目的安全管理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才能保证安全管理更顺畅,更有力度。

安全规程、制度和纪律是过去人们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宝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和防止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因此建筑现场安全管理就应该在认真学习、参照安全规程和制度的基础上,编制一系列诸如生产责任制度、检查制度、教育培训制度、验收制度、奖罚制度、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消防保卫管理制度等安全规程,并将其汇编成手册。

通过安全管理资料的不断完善,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安全施工,规范施工人员的安全行为,积极推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在部门内,还应设置专职安全资料管理员,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按规定如实地记载、整理和积累相关安全管理资料,做到及时、准确、完善;并做到与施工进度相结合,与施工现场实况相结合,与部颁规范标准(jgj 59-99)相结合,分门别类,建档管理,使之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切实起到指导安全施工的作用。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有效措施,排除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达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3、2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增强人们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并顺利实现安全工作总体目标的前提保障。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强弱和安全技能的高低影响着项目的整体安全工作。因此,除了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安全生产的学习、培训、考核外,项目部经理还应围绕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经常举办一些相关内容的专题讲座或讨论会,邀请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参加安全工作座谈,以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大家的安全技能水平,保证安全工作在各领域的积极开展。

作业工人安全意识的强弱和安全技能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安全工作的实效。通常建筑一线的作业工人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技能差,因而应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比如入场教育是工人上岗前必须接受的常规教育,它由公司、队伍、班组三级教育组成,重点是普及安全知识法规,讲解安全操作规程,剖析典型事故案例。三级教育完毕,安保部组织工人进行统一考试,考试合格后办理了上岗证,才许可进场作业。

3、3 建筑施工现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作业面比较集中,作业人员密度大,安全管理难度大。为了能更及时、更充分地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状况,了解和改进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应在施工难度高、危险性大的区域安装电子信息监控系统。通过使用监控系统,可以全天候、不留死角地记录监控区域的生产活动和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从而有效地检测和控制安全重点和难点部位,随时发出隐患整改通知,分析查找(未遂)事故原因,弥补管理漏洞,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安全管理手段,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

另外,施工现场安全文化建设以及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等也是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结语

建筑现场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良好运行不仅需要信息、技术、管理、教育、安全文化等多种内在因素的力量,还需要政府监管、舆论力量以及全社会的支持等多种外界因素的积极作用。只有通过这些因素的优化组合,构建起完善、有效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才能创造安全、文明、有序的施工生产环境。

第7篇 浅论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工作

我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新一届中央领导提出“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倡导安全发展,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使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有所好转。

但是,列为三大高危行业之一的建筑业,安全生产事故还是屡有发生。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是,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事施工一线工人主要是农民工,他们文化水平低,缺乏安全知识,违章作业现象比较严重,易发生伤害事故。

我国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和标准。特别是北京作为全国首善之区,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更加严格,对发生安全事故的企业采取期限停止招投标,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已上升的到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

我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多年,根据管理经验来谈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1.建筑企业内外部环境

随着改革深化,建筑企业已走入市场,国家基建投资不断加大,住房建设不断发展,使得建筑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建筑施工工艺也逐步向机械化、专业化方面发展。建筑企业的组织机构,实行公司、项目部两级管理模式,公司设有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项目经理部和施工专业队设有专职安全员负责项目安全管理工作。

外部环境,建筑市场是卖方市场,竞争激烈,迫使施工单位互相攀比,竟相压价。在这种环境下,增加企业的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困难很大。

2.事故的主要原因

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三条: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不安全状态;三是管理不到位。从事故案例可以看到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占事故总数的60%以上,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西西工程的坍塌事故是物不安全状态造成的,所有事故的发生都与管理缺陷有关。有的事故是三个诱因同时出现,有的只有一个诱因,怎样消除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安全管理的重点。

3.安全生产的突出矛盾和对策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矛盾很多,突出矛盾就有以下几项:

3.1作业人员素质与从事高危行业的差距

建筑业有如:产品固定、人员流动、露天施工、立体交叉作业多等特点,反映施工危险性大,工作条件差,不安全因数多。可是,从事建筑施工的主要是农民工,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知道甚少,违章作业现象严重。如何使他们在建筑施工高危领域作业不出事故,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难题。

政府非常重视这个问题,近年来市建委对农民工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发放教育材料、落实实名制和采取农民工夜校方式。近期又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考核管理的通知》,采用《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考核试卷》统一组织考核。建筑企业,特别是劳务队伍和农民工自身把这项工作重视起来,认真进行下去,通过日积月累的教育培训,农民工的安全知识会增加,自我保护意识会增强,安全事故就会大量减少。

3.2低价中标与安全投入

由于建筑市场是卖方市场,竞争激烈,竟相压价。在这种环境下要增加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困难很大。建筑施工是把图纸上的线条变成实物,安全措施是临时的,业主关心的是工程质量,政府规定安全措施费用按比例提取,可是企业让利只能挤占这部分费用。

政府现阶段已把业主和监理列入施工安全责任范围,产生了好效果。这里并不是在推脱施工方责任,安全措施费用需要监理认可,甲方付款,没有他们任何安全责任,事情不太好办。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是:“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突出了“企业负责”,明确了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主体职责。安全工作已不在是企业的职能工作,在国家提出创建和谐社会,倡导安全发展的环境下,因为投入不足,管理不善发生的重大恶性安全事故,政府会使这种企业无法生存。所以,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作为建筑企业一切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不管克服多大的困难也要满足需求。

3.3安全人员与业务要求的差距

现在的安全人员存在着“三低一高”现象,就是:学历低、职称低、待遇低和年岁高。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大量采用,建筑设计面向高大新颖发展,现有的安全人员能否适应现阶段的工作要求是可想而知的。集团招了几届安全专业的本科生,可从事安全工作所剩不多。这是一对矛盾,待遇低学历高不愿干,普遍学历低、能力低又使企业无法提高安全人员待遇。随着全社会对安全重视程度提高,安全作为关系企业生存的职业,势必会得到企业的重视。我祝愿不久的将来“三低一高”的现象,会被“三高一低”取代,就是:学历高、职称高、待遇高和年岁低。同时,现有的安全人员也应勤奋学习,做到学历低不代表水平低,职称低不代表能力低,用我们的实力争取相应的待遇,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使施工不出安全错误。

第8篇 建筑施工用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目前我国处在快速经济发展阶段,建筑业蓬勃发展,建筑施工用特种设备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塔机、外用电梯等特种设备生产效率高,方便快捷,能适应生产的需求,但其生产作业属高危生产行业,如管理不善易出现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及重大财产损失。因此施工现场系统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尤为重要。根据国家法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建设部《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施工现场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日常维护保养制度及救援预案。相应的管理文件还应有特种设备运行检查记录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设备安装拆卸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特种设备安拆方案、安装质量自检报告、塔机有关地基础文件报告、劳务工劳动合同书等。此外还有对操作证件的管理,对准用登记手续的管理及建立设备安全管理档案等。这些管理文件往往使人们感到复杂和繁琐,特别是由于施工队伍在管理能力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些小的施工队伍往往不知道怎样建立这些管理制度,对这些要求显得力不从心。

几年来我们通过对本地建筑施工用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根据积累的一些管理经验,对以上要求的这些管理制度及相应管理文件进行分析和归类,我们认为虽然每个工程千变万化,安拆方案各不相同,以及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周围环境、季节气候的变化对建筑施工的影响,对工地特种设备有着不同的管理措施,但在管理制度和管理要求上还是存在着许多相同之处。为了促进这些中小施工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帮助其较快的提升自身管理水平,进而从整体上促进我市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以促进安全生产。我们博采了驻太原地区各大施工企业、起重设备生产租赁、安装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之长,经总结提炼整理出一套建筑施工特种设备施工现场管理手册,该手册收集整理出31种有关特种设备管理要件,能够系统具体指导施工单位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各项管理制度及相应各种管理文件。手册采用文字、表格、示意图并举的方式,形式简洁、易懂,并对每个工地的具体情况留有针对性的管理空间。

例如塔吊安装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内容有:

1)专人指挥,相互配合,确保安全生产。

2)高处作业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范。

3)安装作业区内禁止闲人逗留。

4)认真检查吊装及钢丝套、卡环,严格按更新标准及时更新。

5)认真检查各边接螺栓,销轴,发现损坏、疲劳、开裂要及时更新。

6)要紧固严密液压项长系统各部分管接头。

7)拆除影响安全作业的电线,检查电缆电线的绝缘是否良好,电机接地是否正确,各行程式开关动作是否灵敏可靠。

第9篇 冬季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监理方案

本工程现已进入冬季施工时期,项目监理部应加强日常的安全监理工作,督促施工单位认真做好冬季建筑施工各项安全生产工作,以防止因冬季施工引起的安全事故及损失。

一、质量控制

1. 准备工作

为预防气温突然下降,造成人员、机械及砼工程遭受冻害问题,施工队要给冬季施工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购置一定数量彩条布,以备在雨雪天气覆盖钢筋用。解决现场施工人员棉衣、棉帽、手套等必备保暖物品。

2. 钢筋冬季施工

钢筋原材料用彩条布覆盖,防止雨雪锈蚀。另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合理控制钢筋原材料数量,尽量做到原材料不积压,防止钢筋锈蚀。

当气温低于0℃时,钢筋对焊及箍筋加工入要搭设防风棚,内置火炉,在防风棚内进行闪光对焊和钢筋加工,焊接钢筋在棚内防置2小时以后方可抬出棚外,以防止焊件温差变化影响焊接质量。

钢筋骨架就位时,由于焊接所需时间较长,为保证焊接质量,当气温在0℃以下时在孔口搭设临时防风暖棚,提高孔口温度,在雨雪天和-20℃情况下,不进行孔口焊接和钢筋加工。

3. 脚手架工程冬季施工

(1)在搭设脚手架时,钢管上不得有冰雪霜冻,以保证扣件与钢管连接牢固;如果钢管上有冰雪霜冻应予以清除。

(2)在下雪和下雨天,不得从事外架的搭设和拆除。

(3)在有霜冻的天气里,施工人员不得过早地施工,以防施工人员在架上滑倒而跌落下来造成事故。

(4)在有大风的天气里,不得人事外架的施工。

4. 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

(1)冬季浇筑的混凝土在受冻前的抗压强度不低于:①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设计标号的30%;②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为设计标号的40%。但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及以下时,不得小于5.0n/mm2,当施工需要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按提高后的强度等级确定。

(2)模板外和混凝土表面覆盖的保温层,不应采用潮湿状态的材料,也不应将保温材料直接铺盖在潮湿的混凝土表面,新浇混凝土表面应铺一层塑料薄膜;

(3)浇筑混凝土时,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尽量安排在天气晴好、气温较高的期间浇筑混凝土。

(4)冬季施工混凝土质量检查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其他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检查外加剂质量及掺量。商品外加剂进入施工现场后应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②检查水、有料、外加剂。③检查混凝土从入模到拆除保温层或保温模板期间的温度。

(5)模板和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拆模时混凝土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新浇筑的混凝土如果受冻,由于拌合水冻结成冰,水结成冰后的体积增加约9%,同时水泥的水化作用也停止进行。在恢复正温养护以后,水泥浆体中的孔隙率将比正常凝结的混凝土显著增加,从而使混凝土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全面下降。如抗压强度约损失50%,抗渗等级降低为零,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也有大幅度的降低。因此遭受过冻害的混凝土不仅力学强度降低而且耐久性能严重劣化。如在施工时增加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虽然抗压强度可能相应增加,但耐久性仍得不到改善。因此从保证混凝土工程全面质量出发,在冬季施工中必须防止混凝土在硬化初期遭受冻害,并尽早获得强度。

(6)商品砼长途运输必须考虑混凝土的热量损失。在拌制过程中采用加热水拌制,内掺加防冻剂和减水剂的方法进行处理。确保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达到要求。

(7)对于混凝土的养护,在气温高于0℃以上时,采用自然养护方式。当大气温度低于-3℃且高于-15℃时,采用蓄热法进行养护即覆盖塑料薄膜和麻袋方法进行养护,-3℃至-8℃时采用一层采用薄膜和麻袋进行养护,-9℃至-15℃时采用薄膜和麻袋进行养护。

二、安全措施

1、各工地住房、临时工棚,不得用明火取暖,不得使用电炉及大灯泡取暖。油材料库不准动火,严格按无火源管理。凡需要生煤炉的住房,都要经单位领导检查批准,并安装风斗,煤炉烟囱保持畅通,每半月疏通一次防止煤气中毒。加强用电管理,人走电关、灯灭,不准长明灯和乱拉、乱接电线,加强电热褥使用的管理,不得躺在床上吸烟及乱扔烟头。

2、冬季取暖时,易燃物、衣服、鞋袜都要远离热源有一米以上,以防不测。

3、电气焊要严格操作规程,远离易燃物10米以上,不得用明火烧烤气瓶及阀门开关。

4、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未加防冻液及不常使用的机械车辆,要注意及时放水,每使用后放水时,待放完水后才能离开。

5、施工期间,不准酒后上岗,不准酗酒闹事。加强治安管理,特别是夜间加强巡逻,严防盗窃事件。加强门卫管理,禁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施工现场。

三、检查重点

1.项目监理部应加强日常的安全监理工作,督促施工单位认真做好冬季建筑施工各项安全生产工作,以防止因冬季施工引起的安全事故及损失。

2.日常安全监理工作以建筑起重机械、承重支模架、脚手架、施工临时用电为重点监控。

监理项目部要定期地开展安全检查,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要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跟踪整改,做到隐患彻底整改,同类隐患不再发生。同时要加强监控严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第10篇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一栋建筑物或者一个建筑群体的施工是在有限地和空间集中大量的人、机、物来完成的。建筑施工特点是产品固定,人员流动;露天高处作业,手工操作,体力劳动繁重;建筑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不安全因素随形象进度的变化而改变。

从上述的特点可以看出,在施工现场必须随着工程形象进度的发展,及时的调整和补充各项防护设施,才能消除隐患,保证安全,稍有疏忽,就不可避免的要发生事故。但由于建筑施工复杂多变,加上流动分散、工期变换等原因,人们比较容易存在马虎凑合、侥幸心理,而不及时的调整和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致使伤亡事故频繁发生。

建筑施工的伤亡事故主要发生在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和机械伤害四个类别中。

四类事故发生的部位主要是:

(1)高处坠落——从临边、洞口,包括屋面边、楼板边、阳台边、预留洞口、电梯井口、楼梯口等处坠落;从脚手架上坠落;在龙门架(井字架)物料提升机、塔吊安装、拆除过程坠落;混凝土构件浇注时因模板支撑失稳倒塌,及安装、拆除模板时坠落;结构和设备吊装时坠落。

(2)触电——对经过或靠边施工现场的外电线路没有或缺少防护,在搭设钢管架、绑扎钢筋或起重吊装过程中,碰触这些线路造成触电;使用各类电器设备触电;电线破皮、老化、又无开关箱等触电。

(3)物体打击——主要发生在同一垂直作业面的交叉作业中和通道口处坠落物体打击。

(4)机械伤害——主要发生在垂直运输机械设备、吊装设备、各类桩机等的伤害。

随着建筑物的高处从高层到超高层,其地下室亦从一层到二层或三层,土方坍塌事故增多,特别是在城市里见缝插针的建造住宅或公用设施等,拆除工程增多,因此,在四大伤害的基础上增加了坍塌事故,其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5%左右,建筑施工也就从四大伤害变成了五大伤害。

施工现场要实行安全目标管理,文明施工,安全设施必须齐全有效并设安全标志牌。对购置的防护用品、安全设施、电气产品、架设机具、机械设备等,在进场前必须进行检查,并在进场使用后要进行定期检查。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11篇 建筑施工场地安全管理方案

学校建筑施工场地安全管理方案

为构建安全和谐的建设生产环境,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实现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无事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重要思想和科学以展观为指导,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为主线,以保障全体施工人员和全校师生人生安全为重点。加强对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管理;持续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落实施工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努力实现建设施工无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

二、工作目标:

(一)健全安全生产责任、管理、监督和事故应急救援“四大体系”,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

(二)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安全管理严格,规范;

(三)安全生产监督执法有力,各类安全隐患及时得到查处;

(四)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教育卓有成效,安全生产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

(五)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完善,运转有效;

(六)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三、组织领导及工作职责:

(一)组织领导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我校施工单位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点之一。为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达到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和要求,我校成立以校长陈仕贵、施工单位z为组长,z、z副组长,施工单位班、组长及我校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

(二)工作职责

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监督、指导和协调。根据不同施工时段,提出安全管理细则,适时进行指导,对重大事项进行协调,并进行跟踪、督促和检查。

四、工作内容

(一)基建施工必须按合同执行,甲、乙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二)组建施工现场的治安组织,落实各项安全责任。

(三)施工人员进出校园必须走专用通道,不得走学校南大门。

(四)学校基建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施工现场的治安,火灾隐患及施工安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工地项目负责人必须经常对施工人员进行法制、安全教育。

(六)工地内严禁斗殴、打架、赌博、偷窃及各种不文明行为出现,违者按有关治安管理法规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报送公安机关处理。

(七)加强门卫和夜防队值班制度,特别要加强工地夜间巡逻,发现情况及时报告校领导。

(八)工地应采用全封闭式施工,施工人员不准随意出入教学区及生活区。师生无故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九)未经批准登记和办理手续的非施工人员,不准在学校基建工地住宿或进出校园,施工人员夜间外出必须遵守工地作息制度。

z市蔡官学校

江苏z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第12篇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规程

施工安全算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社会稳定大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有效地遏制和减少建设领域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此,小宝整理了一些对施工安全有所帮助的管理原则和措施,希望大家认真以待,施工安全,从我做起。

1.以人为本,关爱生命

让工作人员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安全经济观,就是让企业充分认识到安全能为企业带来效益。从而改变企业被动安全管理的局面,变企业为主动安全管理。但因为建筑施工安全带来的效益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企业往往觉察不到。隐含的包括人的健康、生命在内的间接效益更是不可估量。

2.预防为主的科学观

要进行安全预防培训等,使工人和管理层充分认识到施工安全工作任重道远,不是一时一刻,是一项长期的职责和使命,故应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检查、有布置、有措施、有落实,顺序渐进,切不可急功近利,应求实效,持之以恒。

3.制度手段

建筑企业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出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建筑施工企业用制度来约束企业内各方主体的行为,谁违反都将受到严惩,从而起到规范安全管理 、降低或预防生产事故发生的作用。

4.重点治理

抓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应抓重点,抓高危险部位抓事故多发点,做到标本根治,故应从以下各部进行重点的治理、监管和专注。

1)规范脚手架搭设的问题。规范立杆基础的设置;禁止违规劣质管材和劣质脚手板的使用;纠正架体与建筑结构固定的作法,设置首步固定;纠正和补全横向扫地杆;对架体进行内封闭和立面全封闭。

2)规范模板支撑系统的搭设和拆除的问题。高度重视支撑系统搭设的稳定性,严控支撑选材和立柱垂直度、严控主柱违规垫砖、严控纵横向水平支撑的规范设置和材质,严控立柱对接、严惩钢木混支,严惩违规拆除模板支撑系统,高度重视和严管高支模的规范搭设和拆除。

3)规范临边洞口及出入口的防护问题。重视戴安全帽和高处作业系安全带;督促按规定使用合格的安全密目立网、水平网、安全帽和安全带;落实使用工具化、定型化防护产品,重点抓电梯井口按规定使用工具化、定型化防护门。

4)规范现场施工用电的问题。正确出入配线;抓现场配电线路的规范布设;重视采用tn—s系统,确保专用保护零线被用电设备使用;高度重视外电防护和懂行持证电工的配备。

5)规范现场施工机具的防护问题。特别是圆盘锯、电焊机、搅拌机、水磨机、潜水泵的安全防护。

6)规范井字架的搭设问题。规范架体与建筑结构的刚性连结;重视限位保险装置的设置;重视吊篮的防护;重视架体的稳定;抓卸料平台的独立搭设和稳固严密;抓首层落实设一单向门,避免兼作通道;严管架体违规一次到位超高搭设。

7)规范塔吊和外用电梯的搭、拆和使用的问题。确保塔吊和外用电梯由具备搭拆资格证的专业队伍进行搭拆;严管司机、指挥和司索的按规配备和持证上岗的落实,严防违规搭拆和操作,重视设备的防护,重视保险装置的有效动作,重视按规定要求资料建档。

5.用科技手段抓安全

如果要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安全科学技术,从而使建筑安全生产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一是积极推广建筑安全生产新技术,提高建筑安全生产的技术含量;二是积极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安全管理,使之对增加企业事前预防控制,增强企业安全管理的系统性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三是要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由于这几类事故占建筑生产事故总数的90%以上,控制住了大类事故,将会使事故明显下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13篇 夏季高温和汛期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当前,我市气候正值夏季高温和汛期,又是建筑施工生产的高峰期,是各类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的多发期。为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夏季高温、汛期的安全生产工作,根据建设部《关于做好防范暴雨洪涝灾害工作的紧急通知》(建办质电[2008]63号)要求,确保在高温及汛期条件下一线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预防建筑伤亡事故发生,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做好夏季安全生产及防台防汛预警部署工作

各施工企业要在今年隐患治理工作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为北京“奥运会”等重大活动顺利举行作出贡献,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各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安全生产工作及防暑降温及防台防汛工作会议精神,要结合本企业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执行夏季高温和防台防汛安全生产制度,完善和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及时掌握气象预报和地质灾害预测等信息,在险情来临之前,及时发布预警通知,提前部署,提早做好防范和应对工作。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监控,准备必要财力、物力做好夏季高温季节安全生产及防台防汛工作,防止事故发生。

二、突出重点,进一步落实防范措施

各施工企业要完善各项夏季安全生产工作制度,落实防暑降温工作措施。施工现场要提供足够的茶水或清凉饮料,配备急救药品,并安排管理人员跟班作业。要合理安排夏季高温期间的工作时间,气温达到35℃以上时,中午11点至下午3点不得在阳光直射下工作,气温达到38℃及以上时,必须停止室外作业。要科学安排施工进度,不得连续加班,禁止擅自深夜加班施工,噪声扰民。要严格按照《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要求,改善劳动条件,职工宿舍要做到清凉、通风,保证施工人员有良好的休息环境,加强淋浴室的使用与管理,要确保喷头的数量和开放时间,让每一名工人都能及时洗上澡。要采购新鲜蔬菜和食品切实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对生活垃圾和污水要及时清运和排除,防止蚊蝇孳生。做好抗洪、防暴雨、台风等灾害的准备工作,结合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和百日安全生产督查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点做好防中暑、防触电、防雷击、防食物中毒、防火灾工作。加强对大型机械设备、深基坑、脚手架、临时活动房、围墙等安全检查,要把预防深基坑垮塌、模板及脚手架坍塌、建筑边坡垮塌、临时设施倒塌作为监控重点,监理单位要加强巡查,督促施工单位做好高温季节及防台防汛安全生产工作。

三、加强现场安全管理,认真组织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自查自纠工作,消除事故隐患,杜绝重大事故发生。

各施工企业要针对夏季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要认真按照要求,组织对本公司在建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发现事故隐患要督促项目部及时整改并落实到位。

四、加强值守,做好信息报送和应急处置工作

各有关单位要认真落实汛期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安排领导带班和专人值班,确保信息畅通,对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或重大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我站近期将根据天气情况,组织高温季节防暑降温和防台防汛工作部署情况专项检查,对违反高温季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将严肃查处。

第14篇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要求

项目的风险性使得项目管理与日常运营管理有很大的区别,同时也使得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变得十分重要,并且成为项目和项目管理成败的关键。而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实施中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为了有效地控制风险因素,使企业管理层能够正确决策投资方向,使项

摘要:项目的风险性使得项目管理与日常运营管理有很大的区别,同时也使得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变得十分重要,并且成为项目和项目管理成败的关键。而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实施中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为了有效地控制风险因素,使企业管理层能够正确决策投资方向,使项目能够实现既定的工期、成本、质量、安全目标,以减免损失、求取利润、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建筑施工企业有必要建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

关键词:施工项目风险管理

1、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

1.1风险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把风险定义为“可能什么是建筑施工企业建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发生的危险”,在一些英文辞典中将其定义为“遭受危险,蒙受损失或伤害的可能或机会”,一般风险管理的理论认为“风险是指由于当事者不能预见或控制某事物的一些影响因素,使得事物的最终结果与期望产生较大背离,从而使当事者蒙受损失或者获得机遇的可能性”,风险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1)风险是不确定性;(2)风险必然导致不良后果;(3)风险是可以度量的。

风险管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战后的德国,主要是指企业为控制偶然损失而作出的有组织的集体努力,是企业内部管理功能的延伸。但美国是最先开始进行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国家,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首先倡导风险管理,对风险管理进行交流和技术研究。现代风险管理是从购买保险的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二战后,随着保险范围和内容的逐渐扩大,购买保险的问题日益复杂起来,风险管理者的职责也相应扩展,学者们开始关注这种扩展并进行定义和系统化的研究。到了60年代,风险管理作为一门新的管理科学,首先在美国正式形成,70年代以后风险管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1983年在rims年会上,通过了“危险性风险管理101准则”作为各国风险管理的一般准则。1986年在新加坡召开的风险管理国际学术讨论会表明:风险管理已经走向全球,成为全球范围的国际性运动。1987年,为推动风险管理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广和普及,联合国出版了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报告《thepromotionofriskmanagementindevelopingcountries》。

1.2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

工程项目的决策都是基于对未来情况正常的、理想的管理和组织预测基础之上的,而在实施以及运行过程中,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使计划、方案受到干扰而使既定目标不能实现,这些事先不能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称作工程项目风险。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建设工程项目的相关主体,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以求减少风险的负面影响,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决策技术及行动过程。

2、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2.1我国项目风险管理不成熟及建筑市场发育不完善的现状决定

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风险管理的知识才进入中国,90年代初外商率先在工程项目中使用风险管理,其后,不少外国风险管理顾问公司进入中国。

目前,国内有不少大型项目进行了风险管理的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风险管理在建设领域还是一个薄弱环节,空白点多且管理水平较低,有关政策措施的制定也相对滞后,普遍而言还是部门或个人针对自己工作中的风险独立地采取对策,缺乏系统性、全局性,更有什么是建筑施工企业建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一些企业对风险管理认识模糊,缺乏系统、科学的风险管理理论方法指导,企业中的风险管理基本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式管理。采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合理分析风险和有效调控风险,逐步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已成为事关建筑市场运行机制改革成效的重要环节。

目前我国正处于基本建设高峰期,不仅建设规模大,工程的复杂程度也远远超过以往,但是由于建筑市场不成熟、建筑主体行为不规范、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原因,使得工程项目风险因素大为增加,在许多项目中,由风险造成的损失是触目惊心的。对施工企业而言,一方面工程项目规模大、技术新颖、建设周期短、与环境接口复杂,项目实施过程危机四伏,另一方面,随着建筑市场的日渐开放,竞争形势异常严酷,而建设方对施工企业的条件却日见苛刻,施工企业为了争取生存环境,而被迫接受或多或少的不公正条件,最为普遍的是低标中标、高额保证金、垫资,如果还像以前一样对项目风险不闻不问、抱侥幸心理或者掉以轻心的话,企业就会遭受重大损失甚至会有灭顶之灾。为此,需要在项目决策时、实施过程中,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思考问题,预见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利因素,做到未雨绸缪。

2.2施工企业投资主体单一的特点决定

投资是企业的重要财务活动之一,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中心,它是以牺牲当前的价值以获取未来不确定收益而购买某种资产的经济活动。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建筑行业的主体,投资有它的特殊性,其生死存亡高度受国际环境、国家政策、经济形势等等因素左右,风险承受能力脆弱。施工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内外压力下作多元化投资,如果不重视风险管理,充分结合自身的生产经营特色、管理特点,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对各类投资项目作周密、系统的测评,则有“做死”的危险。

第15篇 浅谈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

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建筑领域安全生产的形势仍然严峻,事故的危机充斥于安全的管理之中。现场安全管理是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探索施工过程的各种有害因素,研究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不卫生的因素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和对立统一规律,更好运用这些规律制定科学的、合理的、行之有效的各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改进和完善安全技术措施,旨在防止和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有害因素向伤亡事故转化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以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确保生产安全。由于建筑施工的不安全因素相对较多,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事故。既然如此,自然也可对它分析了解,掌握它的规律,采取组织和技术措施对它进行预控,以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是指在施工活动中,施工企业和工程项目部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具体状态进行控制,使施工中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尤其是不引发使人受到伤害的事故,使项目的效益目标得到实现。然而,目前在安全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落实

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责任不明、奖罚不严、制度不健全,即使有制度,也是流于形式,不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落实不力;班组检查、项目部检查、公司检查不能有机结合;工地的安全保障体系薄弱,项目经理只抓生产,不顾安全,更有甚者对上级部门查出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彻底整改。

2.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被精简、合并,专职安全员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很多安全员技术素质差,对安全管理略知皮毛,既无监督管理职能,又不能履行职责。

3.安全教育不落实

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不及时、不落实,从业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特别是农民工,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差,违章作业的现象严重,多数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

二、强化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

1.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观念

安全工作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始末,贯穿于工期、质量和技术的任一要素之中,在任何一项要素的组成过程中,若忽视了安全,将极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使得经济上受损,严重者将可能影响公司和企业的形象。因此,建设主管机构和建筑单位应统一思想:施工安全无小事,应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对待,且将安全生产作为工程施工最主要的工作来抓。

2.提高对建筑安全生产的认识

企业领导对安全工作有高度的认识,对搞好安全生产至关重要:a.强化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主管安全生产领导的安全培训,使之深人了解和认识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树立起只有做到真正的安全生产,才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的经济效益的思想,从而更加深刻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使之落实到行动中。b.切实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安全生产与企业资质、安全资质、项目经理资质、工程招投标及企业业绩和领导者的政绩挂钩。c.加大对安全事故有关责任者的处罚力度,迫使企业领导者把安全工作真正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树立起“安全第一”的观念,做到行动上时时处处重视安全生产。

2.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

安全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要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安全业务素质,增强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人的行为,实行规范化作业,杜绝工作凭感觉、靠经验,使施工人员形成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习惯。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为契机,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宣传车、标语、安全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并在报纸、电视开辟安全生产专栏,宣传安全生产法法律法规。通过强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的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在全面培训的基础上,我们重点抓事故单位、安全检查不合格单位、安全管理薄弱单位有关责任人和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执法人员、建筑业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按照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以及国家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教育培训的规定要求,认真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及时传输新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增强职工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

1)要重视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培训教育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防止搞形式走过场,不断提高全员安全素质。为此要做到:抓好骨干的安全培训工作,重点对班组长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和工程项目负责人进行培训。强化生产运行岗位安全工作的技术培训。抓常规培训,开展群众性的安全技术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逐步提高员工的技术操作水平。

2)抓好特殊工种和临时工的安全教育。特殊工种必须经过严格培训考核,持证上岗。临时工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用人单位和安检部门必须重视临时工的安全教育,提高临时工的安全素质。

3)要采取各种方式和途径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素质,保证施工生产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加强工序管理,推行超前防范,杜绝施工中的盲目性。

4)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采取正面教育和寓教于乐相结合的方式,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

三、施工现场事故控制管理对策

3.1事故控制

1)事故控制是指在事故发生前全面地消除事故发生的根源,并竭力减少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在事故发生后减少人员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事故控制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在事故发生之前,全面地消除事故发生的根源,尽量减少事故发生的机率;二是在事故发生之后努力减轻损失的程度。事故预防和事故抑制是事故控制的基本技术,前者是事故发生前的控制措施,后者主要侧重于事故发生时和事故发生后的控制措施。

2)事故预防是指采取各种预防性手段最大限度的消除或减小可能引起事故的各种潜在因素。事故预防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为工程物理法,其理论依据是哈顿的能量释放说,主要侧重于防范事故发生的物质因素,该方法可采取的措施包括:防止危险因素产生;减少己存在的危险因素;隔离危险因素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用障碍物隔离危险因素;改善危险因素的基本性质;加强风险单位防护能力等;另一种为人的行为法,其理论依据是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论,主要侧重于规范引发事故的人的行为;该方式采取的措施包括:进行思想教育,加强技术培训,不在危险因素附近无故停留等。

3)事故抑制是指在事故正在发生或者已经结束的时候,采取各种手段来减少损失的程度,并采取事故后的救助措施。在损失发生后,可采取的控制损失措施为:预防新的危险源的产生;减少构成危险源的因素;防止已存在的危险扩散;降低危险扩散的速度,限制危险空间;在时间和空间上将危险和保护的对象隔离;借助物质障碍将危险与被保护对象隔离;增强被保护对象抵抗风险的能力;迅速处理环境危险已经造成的危害。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为契机,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针对各个时期安全生产整治重点,制定专项整治任务目标,适时地提出整治工作要求。如在防止“五大伤害”事故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工作中,以安全防护产品、设施的整治为突破口,因地制宜、推广先进、科学、符合国标、行业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设施取得了很好效果。根据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在组织开展日常安全巡检的基础上不定期地对专项整治薄弱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和跟踪督查,并努力做到“四个结合”,即检查与自查、检查与专项整治、检查与整改、检查与追究相结合,切实消除事故隐患。本文重点分析了事故抑制管理措施。

3.2施工现场进行事故抑制的管理

施工现场事故抑制按照时间范围可分为两个部分:事故发生时的处理和事故发生后的处理。

1)事故发生时的处理。在施工现场出现事故时,要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各方面的管理人员、领导要尽快赶到现场,进行事故的紧急处理。这时候进行的事故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组织人员进入事故发生地点,迅速抢救伤员,疏散人员,以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造成人员伤亡无谓增加;保护好施工现场,要求施工现场各物件的位置、颜色、形状等保持事故结束时的状态,以备将来的事故调查取证;及时的和公安、消防、卫生防疫和安全监察等政府部门联系,寻求他们的帮助和必要的支持;向企业负责人及时通报事故的发展动态,借助企业的力量妥善处理事故。

2)事故发生后的处理。事故发生后,要立即组织事故调查组,通过现场笔录、现场拍照、现场绘图等手段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然后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工作,根据调查所确认的事实,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分析出事故的全部原因,在此基础上,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和领导责任者,再根据其在事故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人,对相关的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为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编制事故预防措施,在措施中将改善劳动条件、作业环境和提高技术水平放在首位;对广大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教育,使他们吸取教训,遵守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对于事故中的伤亡人员要妥善救治,并按照规定对其进行安置。

3)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我们对无视生产工人安全、安全管理混乱、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现场存在严重隐患的企业加大惩戒力度,依法对它们进行处罚,真正做到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敢碰硬。真正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

四、落实建筑企业主体安全生产责任的几点想法

4.1建章立制,进一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

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指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在安全生产保障方面应当执行的有关规定,应当履行的工作职责,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应当执行的行业标准,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否可以在现有法律法规要求下,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实施细则。明确企业在设备设施保障责任、资金投入责任、安全生产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责任、规章制度制定责任、安全教育培训责任、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的责任等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内容中的具体标准和细则,按照标准和细则对进入我区的建筑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进行评级,对评级低或不满足安全生产施工的企业设立黑名单制度,对进入黑名单的企业限制其在区内的投标资格,对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警告、处罚等,同时对其施工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进行更加严格的差别化检查和管理。

4.2加强企业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管理,确保安全资金提取合法,使用合规。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是用于工程项目实施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必不可少的专项费用,资金投入保障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建设单位在项目开工前应根据政府规定的新费率,计算出该工程的合理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并进行单独列支,而不应笼统的包含在工程招投标的总额之中。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进行第三方费用监管,将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划入行政主管部门的财政专户,由当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监管。同时,根据政府规定制定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提取细则,按照细则规定对该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情况进行评价打分,评价为合格按项目达到安全标准和进度按比例进行支付给施工单位。若评价为不合格,则将该阶段的安全文明措施费退还给建设单位,同时按照安全文明施工处罚条款对该阶段的安全文明施工进行处罚。从而,有效保证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安全文明施工上的资金投入。

4.3必须进一步健全安全宣传教育体系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真正落实,有赖于全社会建筑一线作业人员安全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为此,必须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持续推进建筑一线工人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要按照应培尽培的原则,坚持抓好法定培训。把加强企业负责人的安全法制培训放在突出位置,切实提高主体责任意识,加大以农民工为主要对象的全员安全技能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素质。建筑企业要采取形式多样和针对性强的教育活动,形式多样要求工地安全教育应采取举办培训班、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知识竞赛、黑板报和图片展览、观看电视录象、召开安全分析会议,以及加强日常安全思想教育和个别谈心等多种形式;针对性强要求宣传教育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施工作业、不同的施工环境、季节(包括节假日),以及不同的施工阶段分别进行;安全教育还应做到教育内容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定期培训与日常教育相结合、专业安全教育与社会普及安全常识相结合,以及安全技能培训与安全考核和持证上岗相结合。同时,不定期的组织人员深入工地现场进行安全文明施工技术宣贯及安全法律教育,通过召开安全文明施工现场会等形式提高一线工人的安全文明施工素质。

结束语

依法落实建筑企业主体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对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避免和减少建筑安全伤亡事故、以及维护社会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人深信,在今后实施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只要我们企业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坚持齐抓共管、与时俱进,那么就一定能开创建筑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实现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和长效化目标,并为建筑业快速、健康、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第16篇 浅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

摘要: 建筑施工属于高危行业,容易产生安全问题。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就必须提高管理、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建筑领域安全事故原因,结合当前建筑施工的安全技术,阐述如何进行安全管理,如何完善施工安全保证保障系统,从而形成全方位的施工安全管理。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施工;安全措施;安全管理

安全施工,对于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员来说来说至关重要。它关乎一个施工企业的存亡。建筑施工企业更是在安全管理上容不得一点失误,要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近几年,全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发,其中重大安全事居高不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安全法规尚需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缺陷,安全监管存在不足,建筑市场很不规范。因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任重道远。

1.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常见类型及原因

建筑安全事故可以分为四类,即生产事故、质量问题、技术事故和环境事故。生产事故主要是指在建筑产品的生产、维修、拆除过程中,操作人员违反有关施工操作规程等而直接导致的安全事故。质量问题主要是指由于设计不符合规范或施工达不到要求等原因而导致建筑结构实体或使用功能存在瑕疵,进而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技术事故主要指由于工程技术原因而导致的安全事故。环境事故主要是指建筑实体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环境或周边环境原因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事故类别有12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导致建筑施工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很多,总的来说,主要有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

(1)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不全

企业领导对施工质量安全重视不足,原来独立的质量科、安全科现在都精简为工程管理部内的一个岗位,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管理队伍不断萎缩、大量流失。建筑企业过分依赖监督机构和监理单位,忽视自身质量管理机构的构建和人员安排。监督机构仅注重了一个工程形成过程中到位检查的那几天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企业安全管理放弃了大量的监督机构不在现场检查时的安全问题。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缺乏,也是一个突出问题。长期以来,企业建筑工程安全监督习惯于现场检查、验收、评定,安全监督人员做了大量本该是建筑施工安全员应做的工作。事实上,无论是人员数量,还是工作范围、工作深度,安全监督人员都代替不了施工企业安全员的工作。

(2)施工工人安全意识差

我国从事建筑施工的工人文化和技术素质普遍较低,上场施工之前缺乏安全培训,并且大部分劳动者希望多挣一些钱来改善家庭的经济生活而忽视了平安即是福的简单道理。另外,生产安全事故(包括职业病)的发生有很大一部分比例发生在进城的民工身上,他们从农村的环境一下转换到陌生的工业环境,很多情况下未经培训就上岗,甚至从事一些特种作业或者危险作业,缺乏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很多劳动者缺乏安全知识和意识,认为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没有必要,往往不按规定佩戴或者不能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这为安全事故埋下了祸根。

(3)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包括:1.防护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3.个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4.施工生产现场环境不良。例如现场布置杂乱无序、视线不畅、沟渠纵横、交通阻塞、材料工具乱堆、乱放,机械无防护装置、电器无漏电保护、粉尘飞扬、噪声刺耳等使劳动者生理、心理难以承受环境因素必然诱发安全事故。

2.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为实现安全事故,防护措施要做到以下5点:

(1)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教育培训体系,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2)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安全技术交底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的分工种、分项目、分施工部位进行。各班组每天要根据工长签发的安全交底,工序程序技术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班前讲话,讲话应有记录;

(3) 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技措施必须渗透到工程各阶段、分项工程、单项方案和各工艺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施工方法及本工种的工序转移都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提出安全技术操作要求;

(4) 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应当采取专项防护措施;

(5) 及时发放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经常进行预防性试验,对机械设备做好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确保设备性能符合安全标准要求。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安全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 完善安全教育

施工企业应建立施工现场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和档案,明确教育岗位、教育人员、教育内容,安全教育内容必须具体而有针对性,主要包括:1.新进厂工人必须进行公司、项目部、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且须经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操作岗位;2.企业待岗、转岗、换岗的职工,在重新上岗前必须接受一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20学时,其中变换工种者应进行新工种的安全教育;3.企业职工每年度接受安全培训,法定代表人、项目经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0学时,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少于40学时,特种作业人员不少于20学时,可由企业注册地或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培训;其他管理人员不得少于20学时,一、二级企业可自行组织培训,三、四级企业应委托培训;4.专职安全员必须持证上岗,企业进行年度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2)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工程施工安全的准备工作,要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首先是做好施工前的调查研究。针对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勘查、记录,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并依据实地记录、设计文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以及现场安全警示的工作。其次在施工生产准备阶段,施工企业的管理层,要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及容易发生事故的处所,开展好安全生产的宣教,实施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3) 狠抓施工生产安全计划的落实

工程项目部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并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和施工条件,合理地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确保施工生产中的安全。

结束语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管理进程,企业只有综合利用这些手段,才能取得有效的结果。加强安全管理,首先必须建立科学的安全规章制度,使之与施工人员配套。要加强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和广大工人的安全素质,切实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参考文献:

[1]孟宪海.国际工程担保制度研究借鉴[j].建筑经济,2000(6、7).

[2] 刘化.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褚一伟.工程项目目标成本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7).

[4]刘伟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09(17).

《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实意义【1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