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企业安全管理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一、安全发展战略的制定
企业安全管理者的战略观念是否深刻而有远见,首先必须通过文字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发展战略方案和文件来表现,并据此进行评价和衡量。
1.安全发展战略的制定
企业安全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是一项科学研究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也是立足现实解决实际问题的论证过程。制定企业安全生产发展战略的必备条件有:第一,尽可能有详尽的资料,具体包括安全装备现状、环境情况、科技力量、人员素质等资料。第二,制定安全生产发展战略的组织,应有专门的、常设性的战略机构,负责经常收集战略资料,拟定和修改战略方案,研究安全管理系统各局部的发展战略。这一专门组织应由企业主要领导者和专家组成。
安全发展战略的一般制定程序包括:
①由企业领导者提出安全生产发展战略的基本方向和基本要求;
②由专门安全战略机构提出两种以上总体发展战略草案和分战略构想;
③由各部门、各单位和专门安全战略机构的专业小组根据分战略构想拟定分战略草案;
④组织专家、职工讨论、论证、修订战略草案;
⑤企业领导机关会同战略机构评估、选择最优的战略方案;
⑥立法机关对安全生产发展战略方案进行审查、批准确认。
2.安全发展战略方案的构成
安全发展战略方案是指经过立法机关批准的,以文字表现的总体战略、分战略及有关战略资料的文件体系。企业安全生产发展战略方案一般包括3个部分:
(1)总体战略方案 具体可分为:
①概况;
②战略指导思想;
③战略目标;
④战略方针;
⑤战略重点;
⑥战略步骤;
⑦战略措施。
第2篇 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安全是天,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永恒的主题,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去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国家加快了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施工企业提供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机械设备是企业开展生产活动,创造经济效益的工具,随着机械化施工程度的提高,由于安全管理方面的种种原因以及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机械设备安全事故发生率进一步增大,轻则发生机械损坏或报废,重则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直接关系到国家和集体财产以及职工生命的安全,关系到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如何避免大规模机械化施工可能出现的安全危机高发结合我公司实际,本文拟对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面临的难点及对策做一粗浅论述。
1.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几个难点问题
1.1、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逐步弱化。
企业内不重视设备管理工作,管理工作逐步弱化。首先在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安全无疑是被摆在最重要位置上的,而设备管理则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 下等”工作。其次,许多企业中缺乏真正既有专业技能,又具备管理协调能力的专项人才。第三,资质高、管理能力强的建筑施工企业目前大都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出现,客观上退出了设备管理工作的一线,这也是该项管理工作正在弱化的重要原因。
1.2、机械设备的飞速发展与人力资源短缺的矛盾日趋紧张
伴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需求量也随之增大,现有的操作人员已不能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为此引进较多合同工,他们本身缺乏专业技术知识,且安全知识和意识淡薄,由于施工任务繁重,许多人员根本就没有接受过正规专业培训或者培训不够就上岗,岗前培训流于形式。由于机械设备相关基本知识不足,操作人员就不能很好使用设备,违章、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就会发生安全事故。
1.3工期紧,任务繁重,设备超重使用,轻保养。
按计划完成施工任务是业主对施工企业进行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施工企业为了抢工期,完成任务,工程一开工就开始抢攻大干,同时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降低施工成本,施工企业可能投入的施工机械数量不足,利用机械设备的加班加点、超负荷运转来完成施工任务;另一方面对设备只注重使用,而对其维护保养工作不闻不问,只要设备还能够运行,就安排干活,操作人员加班工作,根本没有时间保养设备,机械设备缺少日常最基本的保养,经常“带病”运转,等出现问题实在运转不了的时候,就得进行大修或者项修,不仅极大地影响了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状况与使用寿命,而且增加了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性。
1.4、对国家强制要求进行安全检验的特种设备不进行检验。很多施工单位(尤其在偏远山区施工的)在安全事故没有发生之前,老是觉得花钱去搞设备检测是“投入没有产出”的行为,不愿意去花这个“冤枉钱”,觉得只要加强点管理,再加上工期短,一两年就完工了,认为不会发生事故,所以对现场的起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不进行安全检验。
1.5、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恶劣,也会使机械设备技术性能降低,引发安全事故的一项主要原因。
2.解决措施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重点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应贯穿在机械设备的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中。针对以上几个难点问题,结合公司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要严格执行机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有如下几点解决措施:
2.1、正确选型,合理购置、调配。在安排施工生产任务时,就要使工程项目与机械设备的使用规范相适应。首先,应按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依据工程量的大小、工期,决定所需设备规格型号、数量,编制适合该项目的机械使用计划和编排施工机械进出场的时间计划,做好施工设备总量、进度控制。
其次,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应本着“先调剂,后经租”的原则,先将企业内部的闲置设备充分利用,不足部分和缺口设备通过新购或者外部租用。设备选型应按实际工程数量、施工条件、技术力量、及所需动力配置使之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对现有设备,保证其完整和安全。新购置设备之前,应对厂家的信誉度、产品质量、价格及售后服务,进行全面了解和评定,择优购置。对要求租用的设备应选择整机性能好,效率高,租费合理。
2.2、建立机械技术责任制。从安全管理机械的实际出发,机械故障和其他事故的预防都应落实在技术责任制中。在机械设备管、用、养、修的各个环节中,机械技术人员都要具备专业机知识(机械、液压、电气等)和管理知识,如果在技术指挥系统中没有机械技术人员的参与,必然影响机械效能的正常发挥,影响施工进度。所以在施工企业中,要建立机械技术责任制,由各级机械技术人员承担,在施工过程中各级机械技术人员应参加以下工作:
(1)审定机械施工方案的技术措施,组织机械化施工;
(2)负责机械革新、改造方案的技术鉴定;
(3)组织新机械的技术试验和技术交底;
(4)负责检查机械各项技术规定的执行情况,对不合理使用机械设备的行为,有权制止并加以纠正;
(5)负责机械的安全技术工作,主持机械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2.3、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相关制度。
2.3.1、“三定”制度
定人、定机、定岗位的“三定”制度,就是把人和机的关系固定下来,把机械使用、保养和维护等各个环节都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做到台台设备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三定”制度有利于操作人员熟悉情况,加强其责任感,便于对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修。
2.3.2、机械操作证制度
实行技术考核和操作证制度,是为了正确使用机械,加强机械使用责任制,有效防止非驾驶操作人员或不熟练人员乱开机械,减少机械的损坏,确保人身和机械安全,提高生产效率。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正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3.3、机械交接班制度
为了使机械设备在多班作业或多人轮班作业时,能互相了解情况,进行机械技术状况交底,分清责任,防止机械损坏和附件丢失,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连续,必须建立交接班制度。机械设备交接班时,双方都要全面检查,做到项目不漏、交接清楚,由交接双方填写交接班纪录,接方核对验收相符后,交方才能下班。交接班记录也可作为查找分析事故原因,日常考核操作人员的依据。+
2.3.4、机械验收制度
机械验收制度是安全管理的第一关,对新进场的机械设备必须进行检查验收,一要是否满足施工需要,二要对其安全性能及技术状况进行检查,如果发现设备技术状况不良,存在安全隐患,就得采取措施,或者及时退还或者组织进行修理,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发生事故的概率。
2.3.5、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
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设备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四会”(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要加强日常维护与保养,发现故障及时修理。
2.3.6、机械设备更新报废制度。
对已达规定的使用年限,或技术性能落后,经济效益差,故障率高,安全性能低的机械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有步骤的进行更新。因长期使用或因事故原因而造成的严重损坏,主要性能严重劣化,不能够满足生产要求,或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健康,进行改造又不经济的机械设备必须报废。
2.4、强化人员培训,持证上岗。
人员培训包括作业技能的培训与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针对性,对机械的操作和维修人员,不仅要对其进行安全技术理论方面的培训,还要确保其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落到实处,重点是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和预防事故发生的实际能力以及设备危险性意识和处理事故的能力,有效控制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
2.4、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我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确规定: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并经过安全检验。施工企业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应当要办理注册登记,并通过安全检验;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和事故应急处理知识,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结束语: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课题,除了把好管、用、养、修关之外,还必须做到领导重视,各级机械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及相关配合人员之间责任明确,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记录清晰、有人操作、有人监督、奖惩分明,专管与群管相结合,并注重强化机务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使用、维护、保养严格按规程办事;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就一定能够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保障机械设备安全、优质、高效地为我们的施工生产服务。
第3篇 企业安全管理检查表工厂安全管理检查表
工厂安全管理检查表
说明
1) 本表用于检查工厂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潜在危险性,涉及面广,是一种综合性的安全检查表,必要时还应参照相关的标准和有关检查表。
2) 表中分四类内容,第一类:基础安全管理,是依据具有法规效力的指令、文件、通知和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经验方法提出,供企业参考;第二类:特种危险安全管理;第三、四类:操作安全管理和作业环境安全管理。
一、 基础安全管理
1. 安全组织
1.1 成立以厂长(经理)为领导的安全生产委员会,车间部门设安全领导小组,班组设安全员、企业按规模及生产管理特点配备安技人员。
1.2 根据年度工厂方针,编制企业安全生产年度计划,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具体有四大内容:安全教育计划:安全活动计划;安全检查及重大不安全因素整改计划,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1.3 企业每季在厂长领导下,召开一次安委会。要有文字记载或会议记录。厂级生产调度会,要有安全生产具体内容,并有记录。
每月可根据企业情况由安技部门召开安全例会,要有记录。
2. 安全教育
2.1 新职工入厂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教育,做到不积压、不延迟、不补课、不遗漏,教育内容按有关规定进行,资料归档。
2.2 企业中层以上干部,应熟悉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接受主管、行业局(公司)、企业组织的安全知识考核。
2.3 厂领导应布置教育,设备、安技部门每年对班组长进行一定形式的、有针对性的班组安全知识及安全管理的业务培训。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职责,加强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
2.4 特殊工种操作者必须持有主管部门、专业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按规定参加复训考核。
一般机械等操作工人,应由企业职能部门考核,每年考核不少于一次。发证并凭证操作。
2.5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厂区内要有固定的安全宣传阵地和定期的宣传形式(黑板报、安全简报、电影、电视、展览、图片、宣传专栏等)。
2.6 职工调岗应由调入部门进行安全教育,并建立调岗教育手续
职工长期休假在三个月以上,复工时应由使用部门进行复工前的安全教育。
2.7 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部门必须对从事生产的工人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
3. 安全检查
3.1 企业每季必须由主管厂长组织安全大检查;车间组织月检查;班组组织周检查。各级检查必须认真记录,作出整改计划。
3.2 企业在定期检查时还应安排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日检查、事故性检查,由有关部门参加制定计划,并落实整改。认真对待上级的检查,整改及时并按时上报。
重点企业要坚持中层以上干部值班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巡回检查,并记录。做到有人上班就有安全值班。
4. 安全管理制度
4.1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各项管理制度。基本制度有:①企业职工安全守则;②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③各种安全操作规程;④安全生产教育制度;⑤工伤事故报告制度;⑥特殊工种管理制度;⑦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制度;⑧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⑨危险作业审批制度;⑩干部值班制度;⑾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⑿防火、防爆、剧毒、化学物品、要害部门等安全管理制度;⒀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⒁安全生产奖惩考核制度。
4.2 安全生产必须做到“五同时”并有记录和资料
各类安全管理资料齐全,包括计划、总结、试验报告、报表、图表和档案建立完善,内容准确,无差错,无漏项,记载及时。
5.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5.1 企业应列出年度安措项目,在10月份订出下年度安措计划,汇总于全厂下年度计划内。
5.2 企业应在设备更新改造资金中,每年提取10%~20%用于安措开支
5.3 安措计划应做到设计、资金、材料、施工四落实。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做到与主体工程“三同时”。
6. 事故统计报告及处理
6.1 要按规定保护工伤事故现场,定性准确,做到“四不放过”,并对每件事故都有分级处理结案意见
6.2 工伤事故按分类要求填报准确、及时、无漏报,资料建档,全年有分析汇总
6.3 轻伤事故由车间会同有关部门报告;重伤事故及时上报上及管理机关。
7. 经济承包中的安全生产
7.1 各类经济承包合同都应有承包安全的内容和具体安全措施。经济承包责任人应是安全责任人
7.2 承包期间应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7.3 有承包安全生产的考核办法
8. 防暑降温
8.1 企业每年应定时制订防暑计划,项目必须完善,有资料可查;
8.2 高温季节应有有效的防暑措施;
8.3 降温风扇、冷冻设备等均需有专职部门管理、保管、维修、建立台帐。
9. 工业卫生、防尘防毒职业病的管理
9.1 企业应有专职部门或专职人员管理工业卫生工作,并建立尘毒危害作业工人的健康档案和高温露天作业工人的健康档案,并组织定期体格检查。
9.2 绘制和建立全厂尘、毒作业点的分布图和资料档案,并标明达标、超标情况,建立治理项目的设备台账。
9.3 防尘毒设备有专职部门负责、专人管理,定期检修,有台账。设备运转率达90%,治理方案应经审查后列入安措计划,做到资金、材料、施工三落实。
9.4 做好女工“四期”保护,落实到人头,有据可查。企业应建立女工卫生室,有专人管理,严格控制加班加点,特别是特殊工种,要做到均衡生产,劳逸结合。
尘毒作业工人的职业病患者由专职部门和工会共同负责管理,治疗及待遇按国家规定办理,要有档案资料。
二、特种危险安全管理
1. 蒸气锅炉
1.1 按《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检查,侧重以下内容:
运行锅炉应有当地劳动部门批准运行执照,并有当年的年检记录,应有专人负责锅炉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并建立锅炉档案;
1.2 司炉工应经当地劳动部门考试合格,凭证操作,并应有安全操作规程,外来人员登记制度,运行记录、交接班制度、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制度;
1.3 锅炉房的建筑结构应符合要求,对各类安全附件应定期试验和校正,并登记入档。
2. 空气压缩机
按《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和《空气压缩机站及其设施的安全要求》检查,侧重以下内容:
2.1 动力部门对压力容器,储力罐有使用、维修、试压、安全附件定期检查报告等内容的技术档案,并有专人负责;
2.2 全厂的受压管道,压力容器布局合理;
2.3 空压机房结构牢固,门窗向外开,并有消声设备和隔音操作室,操作人员坚守岗位。
3. 乙炔站和乙炔发生器
按《乙炔站设计规范》和《移动式中压乙炔发生器的安全要求》检查,侧重以下内容:
3.1 乙炔站的建筑设计和电器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
3.2 回火防止器、水位表、压力表、安全阀、温度计等安全附件齐全、灵敏可靠。每半年进行一次安全附件校验,有原始记录;
3.3 乙炔器岗位操作点都应有回火防止器,使用部门每周进行完好情况检查并记录,对上述点应有平面分布图;
3.4 移动式乙炔器安全附件齐全可靠,进行日保养、周检查。电石和电石渣存放合理。
4. 行车
按《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程》检查,侧重以下内容:
4.1 起重行车的各类安全装置、信号装置齐全可靠,在明显部位标明最大起重量;
4.2 起重行车应按规定要求定期组织检测。并有档案资料;
4.3 操作人员上、下梯及平台必须安全可靠,轨道固定螺帽不得松动。轨道接头应符合安装标准规定;
4.4 严禁无证操作,严格执行“十不吊”和交接班制度,重型行车设地面指挥;
4.5 钢丝绳、吊钩应定期检查、发现不符合规定的及时更换,电器及线路必须安全可靠。
5. 电气
按《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要求检查,侧重以下内容:
5.1 企业电气设施应有专门技术人员负责,有高压系统图、低压分布图、架空线路图、电缆设置图、接地网络图以及电气设备的技术状况等档案资料;
5.2 企业应有严密、系统的供、用、发电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程;
5.3 各类电气金属外壳必须有可靠的接零(地)并符合规定要求;
5.4 变配电所建筑应符合设计要求,室内做到“五防一通”。各种记录完整、绝缘用具、防雷装置、油质、消防器材,按规定时间试验,并有试验报告等完整资料存档。
5.5 变压器、油开关、电容器等无漏油和异声;各种保护装置(互锁、联锁、信号、仪表、警告牌、栏杆等设施)完整无缺;高压配电所内应有事故照明,并配备手电筒。
5.6 外线电杆、铁塔、避雷针应无倾斜和损伤,拉线桩完好,各级电压架空线之间,及与道路、建筑、树木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规定。
5.7 各种移动电具应有专人保管,定期三个月检查维修一次,有记录台帐。
5.8 临时线路应有审批制度,严格执行申请、安装、检查、使用、拆除的手续,严禁在刺割、腐蚀、易燃、易爆等场地敷设地面临时线。
5.9 电气试验室场,应有可靠的保护设施和明显的警告标志。
6. 厂内运输起重设备
按《工厂企业内运输安全规程》检查,侧重以下内容:
6.1 厂内起重运输设备都应确保完好,安全运行,各种安全制动、信号等齐全、完好、可靠;
6.2 厂内起重、运输设备必须有专职部门管理,建立以帐、定期检修、有记录;
6.3 建立以确保安全为重点的奖惩考核办法,严禁违章操作、违章指挥。
7. 易燃易爆剧毒物品
参考《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检查,侧重以下内容:
7.1 建筑结构应符合防爆要求,通风排气装置有效,有醒目的安全标志;
7.2 有完整的采购、运输、保管、使用、回收、处理等管理制度明确专人负责;
7.3 配备完善的消防器材,并放置合理;
7.4 防爆场所的电气
必须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8. 油库
按《炼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第五章第二节检查。
9. 冲压机械及木工机械
按《冲压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办法》和《木工刨床的安全要求》检查,侧重以下内容:
9.1 对冲压、木刨机械、企业应列入危险设备加强管理、专人负责、定期检修;
9.2 操作设备应有操作证,严格遵守规程,不准拆除防护装置,发生故障及时检修;
9.3 冲压模具应有完整的工艺,安全技术措施应列入工艺卡片。
10. 高压气瓶
按《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检查。
11. 手持电动工具
按《手持电动工具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检查。
12. 登高梯
按《固定式钢直梯、斜梯》检查。
三、 操作安全管理
1.按国家《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检查第4级劳动强度等级工人比率;
2.特种作业持证操作面;
3.危险作业审批面;
4.操作工人违章率;
5.操作工人安全知识考核及格率;
6.千人负伤率。
四、作业环境安全管理
1. 厂区干道和场地照明
厂区干道应符合《厂矿道路设计规范》、厂区照明应符合《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2. 厂区及场所环境
2.1 厂区道路应平坦、畅通、路灯明亮、坑壕、池应有围栏或盖坂;
2.2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废料的堆放应整齐,不妨碍交通;
2.3 厂区保持清洁,沟渠和排水定期疏通。垃圾堆场有专人管理,定期清除;
2.4 建筑物、工棚及建筑设施,坚固安全;
2.5 公用消防设施配备齐全、有效、有专人管理、定期检修并有检修换药标签;
2.6 厂区内的指示、警告、禁令、交通标志和禁止警告牌、指令安全标志应完整准确;
2.7 工作场所的设备、工作面等布置应便于操作,通道的宽度不应小1m。所有机械、电气柜、升降口、平台均应有相当的防护装置。
2.8 各种物料、工具等堆放整齐、平稳、不超高。废料及时清理,有明显通道;
2.9 门窗完好,通风采光合理,照明安全适度。各种管道应按规定安装,色标分明。各工种操作人员按规定要求穿戴防护用品。
3. 有害作业点治理率。
4. 按国标《高温作业分级》检查第4级高温工人占全厂工人的比率。
5. 危险、易燃易爆等要害部位标志。
6. 有害因素测定达标率。
7. 按国标《职业性接融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检查接触ⅰ、ⅱ级毒物危害等级工人比率。
8. 按国标《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检查第4级生产性粉尘工人比率。
9. 防尘防毒设备合格率。
第4篇 炼化企业变更过程安全环保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炼化企业变更过程的安全环保管理,规范变更审批程序,明确变更管理职责,避免在变更过程中发生安全、环保事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股份公司所属炼化企业。
第二章管 理 职 责
第三条各级人事组织部门是劳动组织、人员培训管理过程中相关变更管理的归口部门,对所负责业务变更过程中的安全环保负责。
第四条各级计划规划部门是资本性投资计划过程业务变更管理的归口部门,对所负责业务变更过程的安全环保负责。
第五条各级物资采购部门是物资采购业务实施过程中相关变更管理的归口部门,对所负责业务变更过程中的安全环保负责。
第六条各级项目管理部门是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项目实施等工程管理过程中变更管理的归口部门,对所负责项目变更过程中的安全环保负责。
第七条各级生产管理部门是生产工艺、操作及应急预案等生产过程相关变更管理的归口部门,对所负责项目变更过程中的安全环保负责。
第八条各级设备管理部门是设备运行、检维修过程等相关变更管理的归口部门,对所负责项目变更过程中的安全环保负责。
第九条各级安全环保部门是安全环保设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生产保证基金安排的隐患治理项目等相关业务变更管理的归口部门,对所负责业务变更过程中的安全环保负责。
第十条各级消防部门是消防设施、消防灭火预案、应急救援预案相关业务变更管理的归口单位,对所负责业务变更过程中的安全环保负责。
第三章安全环保管理要求
第十一条各项业务的变更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业务归口部门对所管业务变更过程中的安全环保负责。
第十二条各项业务的变更按照《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sy/t6276-1997)中“变更管理”的要求,形成变更文件,经相关部门和领导审批同意后方可执行,未经审批同意不能实施变更。
第十三条业务归口部门应该根据业务的变更内容,组织进行安全和环境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制定完善的风险削减措施,确保变更过程中安全环保受控。
第十四条业务归口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划分,负责对业务变更的内容告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组织对变更涉及的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并考试合格。
第十五条在各项业务变更执行过程中,应该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杜绝违章行为和违反标准现象的发生。
第四章附则
第十六条本规定所称变更是指在日常管理措施实施过程中与原计划的现状发生的变化,主要包括设计变更、设备变更、工艺变更、方案变更、人员变更等。
第十七条各单位和各管理部门对其业务范围内的变更过程的安全环保管理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
第十八条本规定由股份公司炼油与销售分公司、化工与销售分公司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5篇 送变电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
1前言
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事关企业兴衰,也是企业创一流的必备条件,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作为送变电企业,施工点多、区域广、战线长,分散流动性大,面临的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突出表现在:(1)劳务工安全素质普遍低下,是事故的易发群体;(2)工器具缺陷令人防不胜防,隐患四伏;(3)技术管理粗放型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一些工艺和安全技术措施需要满足新的施工需要;(4)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屡禁不止,无法实施有效的规章制度;(5)施工人员缺乏安全生产知识,事故规避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不高;(6)施工环境恶劣,高处作业和带电作业频繁等等。
在供电企业管理体系中,变电运行班组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变电设备异常及事故的高发地段。提高变电运行班组安全管理水平,是控制变电运行设备异常及事故发生的保障。
2抓安全的关键问题
坚持”预防为主”,是变电运行班组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安全方针,但各个变电运行班组是否把 预防为主,
真正落到实处这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的”预防”意识停留在形式上,对事后管理及应对措施制定的相对较多。事前的防范措施较少.特别
是对于一些带有偶然性的事故做出预见性分析就更少。虽然部分班组对事后所制定的措施也在安全工作的其它方面做了举一反三的分析,但这种管理方法还是消极的。事故出来了再去防范,毕竟事故终究是发生了,损失和影响都不可能再挽回,即使采取了措施,可以起到控制相同的事故今后不在本班组内发生,但其它班组发生的事故或偶然性的事故是不是能够得到及时的控制那就未必了。
坚持以”预防为主 的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1)引进其他班组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应按iso9000质量体系的要求进行,不搞形式,-l:,-j忌口号式、框架式的制度,列入制度的就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就不要列入制度 (2)培育班组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文化的培育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安全活动、创建学习型班组等形式来进行安全文化的培育:(3)加强设备巡视力度,定时定量不求面广只求每点必到;(4)切实过好班组安全活动。活动的内容应是多样化的,可以学习有关安全方面的文件,也可以对安全设施进行查检,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等,但活动内容要找准主题不求面多:(5)开展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应严格要求。演习的次数宜少不宜多,演习的形式应追求现场仿真注重演习的过程,切忌不要把演习内容当成研讨会来开展活动 (6)调动班组人员的积极性开展危险点辩识、分析及风险评价工作:(7)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班组成员对设备的熟悉程度,提高检修设备的质量,把好设备质量验收关:(8)加强对外来人员施工安全的控制和监督,采取具体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方可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3抓控制
所谓控制,就是通过安全文化的管理、教育和熏陶,在班组内创造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不断提高班组成员的安全修养.逐步达到安全在心中的班组安全氛围。同时采用一种科学的管理办法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控制,使其行为符合安全健康的要求。
控制、改善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十分重要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让每一个班组成员都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按现场运行规程和作业指导书执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班组成员对规章制度和规程的认识程度。程度就在于是主动接受还是被动接受,如果是被动接受那他在对待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上就会产生漠视或抵制态度,不安全形势必然会体现在他的不安全行为上。然而不安全行为并不一定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相反可能会带来相应的利益或好处,例如省时、省力等。这样会进一步促使他的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并可能“传染“给同事。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大量不安全行为的结果是必然发生事故。所以应在班组中开展安全文化的熏陶,利用安全文化的气氛来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并通过学习、奖惩、创建学习型班组、严格制度等手段,加强控制,让班组内的每一位成员: 加入到班组安全管理中来,使其管理的角色发生变化,逐步由被管理者转变成管理者,从而提高班组员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班组员工从被动执行管理制度的状态,自然地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 要我遵章守纪” 转变为”我要遵章守纪.”
4抓现场班组活动
现场是控制事故的前沿阵地。严格技术交底制度、工作票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和安全监护制度,未经交底严禁施工,没有工作票严禁施工,没有安全措施严禁施工。在现场牢固建起3道防线,第一道是安全设施防线,第二道是安全技术防线,第三道是安全监护防线。
安全工作的落脚点在班组。各级领导应深入现场,深入班组,每月至少到班组参加一次安全活动会。在班组安全管理中有2方面的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一是注重小分队的管理。选好小分队负责人,加强对小分队的监控。二是注重整治劳动纪律。随着施工产值的提升,大量的非关键性岗位将逐步让给劳务工。一旦劳动纪律松驰,出现职工脱岗、离岗、不到岗等现象,失控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后患无穷。
充分发挥项目经理在安全施工中的作用,真正做到管生产者管安全。把项目经理的到位情况列入安全检查的经常性内容。
5抓班组培训
要抓好班组安全管理,必须从平时抓起,搞好培训工作,让班组成员从小事中就养成自觉遵守安全规程的习惯。通过加强对班组成员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培养在事故发生时值班负责人对安全”更重要”的思想。另外通过认真务实的开展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训练,提高班组成员对事故处理的能力,经过演习后进行评议,对事故处理中出现不安全的行为提出要求或采取防范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把住事故处理过程的安全关。
进一步巩固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局面,运用各种通讯、vcd教育片、计算机网络、黑板报、事故图片、知识竞赛、巡回演讲、安全标语等形式宣传、普及安全技术知识,进行有针对性、形象化的培训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组织安全生产主要人员,如班组长、工作负责人、安全监护人等,适时进行正确执行安全规程制度的培训,务使其熟练地掌握有关安全措施和要求,恪尽职守。应知应会等业务性培训随时进行,讲究实效。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并适时进行复核。
6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法治化管理
安全工作的价值在于避免和减少损失。由于其工作成绩的模糊性、工作效益的间接性和工作内容的伸缩性,容易使人产生麻痹思想和省能心理,难以形成优化的稳定的安全生产发展态势。这也是公司近年来安全状况波动的原因之一。可以说,严格管理是由安全工作的性质决定的。措施不到位,检查走过场,作业票流于形式,活动记录弄虚作假,对违章姑息迁就等,主要在于管理不严。
把工艺、安规、制度置于法的高度来认识,有法必循,执法必严,在执行中遇到问题,也必须按正常的管理程序运转解决。教育广大职工树立强烈的“法治化”观念,熟悉并自觉地在生产过程中执行安全生产的法规和制度,并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使每位职工在生产的每个方面、每个过程、每个环节上都能按规章制度办事,提高他们的执行自觉性。知法、懂法、守法,使遵章守纪成为市场经济中职工必须具备的一项职业道德。
严谨的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是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实施是一项非常严肃、非常重要的企业行为。广大技术人负担负着以技术保安全的神圣使命和责任,要求他们在工作中一定认真、细致、完善,给施工人员拿出一个切实可行、安全可靠的指导性文件。安监人员要把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落实作为监察的重点。保证工艺和措施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对重大的和特殊的施工项目,以严谨的作风落实措施,重点防范。
第6篇 矿山企业尾矿库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一、尾矿设施
矿山企业尾矿设施是指矿山企业选矿厂(车间)及其他生产过程中所产生尾矿的贮存设施、浆体输送系统、澄清水回收系统、渗透水回收系统及排洪系统等设施。由于矿山尾矿设施下游大都有稠密的居民区,且多与交通要道和大江湖泊相邻,部分还位于地震区,如果管理不善,一旦溃坝,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对于有尾矿设施的矿山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管理,确保尾矿设施的安全运行。
二、尾矿库的选址
正确选择尾矿库址关系到一个矿山的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因此,选择尾矿库区地址必须考虑如下综合因素:
(1)应选择汇水面积小,而蓄水面积大的库址,尽量减少洪水对尾矿库安全的威胁。
(2)应避开岩溶、滑坡、流沙、膨胀土及松软弱地基等不良地质条件,在无法避开时,必须进行特殊地基处理。
(3)占用耕田耕地面积小,居民搬迁人数少。
(4)与选矿厂距离较近的地点。
(5)尾矿库的服务年限长。
三、尾矿库的分类
根据库区所建的地点,尾矿库可分为如下四种类型:
1.平地型尾矿库
平地型尾矿库是指在平地四周筑坝而围成的尾矿库。这种类型的尾矿库一般为国内平原矿山的沙漠平原地区和新矿山所采用。
2.山谷型尾矿库
山谷型尾矿库是在山谷口处筑坝建成的尾矿库。我国矿山绝大多数的尾矿库属这种类型。
3.傍山型尾矿库
傍山型尾矿库是指在山坡脚下依山筑坝而围成的尾矿库。国内丘陵地区的矿山采用此种类型的尾矿库。
4.截河型尾矿库
截河型尾矿库,是指截断河床的一段,在其截断区域的上、下两端筑坝形成的库区,这种类型的尾矿库,在我国矿山较少采用。
四、尾矿库常见病害及处理措施
(1)坝体边坡过陡,达不到设计要求的稳定边坡,出现滑坡、裂缝等,坝体稳定性不够。矿山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和堆积,并采取削坡减载等措施,确保坝体稳定。
(2)排渗降水设施失效,造成坝体浸润线过高,坝坡沼泽化,渗水严重,出现坍塌,坝体稳定性不够。矿山企业必须加强排渗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及时处理上述病害,加强渗流观测和控制,降低坝体浸润线,避免沼泽化。
(3)库内水位过高,坝顶没有足够的安全超高度,坝面没有足够的安全干滩长度,甚至违反安全规程,实行子坝挡水,造成洪水漫顶溃坝的可能。面临这种情况时,矿山应及时设置排渗管沟,严格遵守设计规范规定的安全超高和安全滩长,严禁子坝挡水。
(4)未设计要求控制水位,使调洪库容不足或排水通道阻塞。矿山应严格控制库内水位,使调洪库容满足设计要求,库区应有一定蓄洪能力,各类排水通道应定期疏通。
(5)对超期服役的尾矿库不作坝体稳定分析和防洪能力验算,未采取任何工程措施,盲目超期运行,是造成险库的原因。因此,凡是超期服役的尾矿库矿山必须请设计单位进行超期服役加高加固论证和设计,并严格遵守设计要求的安全技术措施。对大、中型及位于高烈度区的尾矿坝,当堆积达到设计总高度的1/2或2/3时,应按规范进行一至二次以抗洪、稳定为重点的安全鉴定。
(6)在尾矿坝或库区周围乱采滥挖、违章建筑、违章作业,严重影响尾矿库安全。矿山应及时与当地政府协调,及时制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库内挖沙取土、挡坝养鱼、开山采石、挖护坡片石及在坝坡种菜等破坏尾矿设施的行为,对破坏的尾矿设施应及时进行修复。
(7)雨水直接冲刷坝坡。矿山应在坝坡进行黏土植草护坡工作,防止坡土流失,并在坝坡设立截水沟,疏导冲刷坝坡水流。
五、尾矿库(坝)安全运行监测
尾矿库(坝)监测的目的是及时掌握其工作状态和变化规律,及时发现不正常的迹象,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并对原设计的计算假定、结论和参数进行验证。其主要监测内容和方法如下:
(1)垂直、水平位移监测:用仪器设备测出测点在水平方向的位移量或垂直方向的高度变化。
(2)土坝固结观测:在坝体上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埋设固定连结管,用测量土层的厚度变化来监测。
(3)裂缝、伸缩缝监测:包括用仪器监测土石坝裂缝、伸缩缝的位置、走向、长度、宽度等项目,对较重要的裂缝应进行坑探或钻探来观测裂缝深度变化。
(4)渗流监测
①浸润线监测:土坝浸润线监测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坝体选择有代表性的横断面,埋设适当数量的测水管,通过测量测水管中的水位来获得浸润线位置。
②渗流量监测:主要方法是观测渗流稳定程度和渗流总量。通常是在坝下游能汇集流水的地方设置截水沟观测。
③渗流水质监测:其主要是监测渗流水内固体和化学成分的变化。项目和内容,按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④坝基场压力监测:全面了解坝基透水层和不透水层中渗流沿程的压力分布情况。通常是在坝基埋设测压管来进行监测。
⑤绕坝渗流监测:全面了解坝头与岸坡以及混凝土或砌石建筑物接触处的渗流变化情况,判明这些部位的防渗与排水效果。一般是设测水管进行观测。
(5)土坝、堆积坝孔隙水力监测。一般是在最大断面、合拢段等选择两个以上断面埋设孔隙水压力计进行监测。
(6)水文气象监测
①降水量监测:用雨量器和自记雨量计观测降落地面雨水深度。
②水位监测:选择监测基面,用水尺或自记水位计观测库区水位。
③蒸发量监测:监测库区水面蒸发量,一般用80cm蒸发器监测。
六、尾矿库安全度汛要求
(1)汛期前,应对防洪沟、溢洪道、泄洪闸门及其他防洪设施进行认真检查修理,保证畅通。
(2)汛期前应将排洪口的挡板全部打开,确保尾矿库安全度汛。
(3)对尾矿坝体的安全要求如下:
①加高坝体时,必须根据坝的设计要求和管理规程编制作业计划,保证坝体安全。
②每年的堆坝高度和堆积作业计划,应根据选矿排出的尾矿量及尾矿库面积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尾矿库的正常运行状态。
(4)汛期前矿山必须制定尾矿库安全度汛预案,并对防洪系统及坝体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可靠的维护,发现沉陷、滑坡、开裂等异常情况,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报告。
(5)汛期前及时检查维修坝肩截洪沟和坝面排水沟,防止洪水冲刷坝肩和坝面造成局部或整体溃坝,每次洪水过后应及时清理截洪沟淤积的尾矿泥沙和杂物。
(6)汛期应采用无线电通信,加强照明,并充分准备防汛器材、物资、车辆,组织抢险队伍,加强昼夜巡视检查(每班不得少于2人)。
(7)筑坝期间应采用多管分散放矿,事故期间可采用集中放矿,冰冻季节可采用冰下集中放矿。
(8)尾矿坝上的观测孔,在汛期,应增加测次,发现水位、渗水量、浑浊度变化异常,应采取应急措施并向有关领导报告。
(9)库内应在适当地点设置可靠、醒目的水位观测标尺,标明正常水位和度汛警戒水位。
七、尾矿库的安全管理
(1)矿山企业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颁发的尾矿库安全管理法规、规定,并结合本矿山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尾矿库各项管理制度。
(2)必须选派有经验、善管理的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尾矿库。
(3)尾矿库的日常生产管理必须遵照《冶金矿山尾矿设施管理规程》的规定和设计规范要求组织生产。
(4)选矿车间(厂)、工段应经常对尾矿设施安全状况进行检查。矿厂应根据尾矿设施类别在7—30天内进行一至二次检查。
(5)矿山企业主管部门,各级尾矿库工程技术人员,应定期对尾矿库的尾矿设施安全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应按照“四定三不交”的原则进行整改。
(6)当发生特大洪水、暴雨:强烈地震及重大事故隐患时,矿山及有关部门应进行特别检查,采取特殊可行的措施,防范溃坝,确保尾矿库安全运行。
(7)矿山企业必须制定尾矿库防洪应急预案,以便防范尾矿库溃坝事故的发生。
(8)矿山企业尾矿库的安全管理应与当地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如一旦尾矿坝发生溃坝事故时,应得到政府的大力援助,减少事故的损失。
八、尾矿库溃坝事故案例
2006年3月15日,陕西省镇安县黄金矿业有限公司违反规定,尾矿库未经设计单位进行技术论证,擅自扩容,导致尾矿坝溃坝,造成13人死亡的重大伤亡事故。
事故原因:
(1)尾矿库严重超容量。
(2)尾矿坝未采取加固措施。
(3)违反国家关于尾矿库管理的规定。
第7篇 了解企业安全现状,抓好班组安全管理
大家都知道,安全生产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和质量的坚强后盾,也是员工生命安全的最基本的保障。如果缺少安全生产,三天小事故,五天大事故。不但企业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生产节奏就会被打破,这必定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并导致企业收益受到损害,但事故发生后真正的受害者还是自己。将给员工本人和家庭带来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所以,安全工作永远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中。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介绍我们班组的安全现状和安全管理。
一. 班组安全形势。
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岗位生产协力,队伍的组成来自五湖四海。班组共有成员11人。其中山东5人,河南3人,安徽2人,四川1人。受教育的文化程度也各有不同,其中大专1人,中专高中9人,初中1人。年龄最小的只有21岁。由于受教育年限,岗位技能,工作经验和安全意识与股份员工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宽厚板的设备和工艺技术是世界一流水平。我们所操作的行车也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可控硅变频调速系统。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它,各种设备和作业条件下的不安全因素还没有完全识别出来,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不能掉以轻心。
二. 执行铁的劳动纪律。
首先,从列队交接班的劳动纪律说起。刚开始时,每位员工对于排队交接班的做法还存在不理解的地方,认为我们不是部队,不需要太认真。通过实践证明,只有执行铁的劳动纪律,才有打赢胜仗的意志和信心。大家已认同了这种做法并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个别违反劳动纪律的员工,实行批评教育和考核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正确指引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错误。使大家知道,只有严格执行铁的劳动纪律,才能经受风雨的洗礼。
三. 提高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员工的生命与健康,维护生产的正常秩序,它直接关系到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也关系到公司持续、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组员对现场作业的危险源并不十分清楚。特别是变化中和潜在的危险源辨识不到位,安全工作责任心不强,标准化作业意识谈波。我作为一班之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安全责任到位,做出表率。模范地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章守纪,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利用班前五分钟安全交底,现场巡检和副班等多种形势与员工沟通。加强对现场危险源的辨识工作。对重点区域实行重点跟踪。特别是变化中潜在的危险源的辨识,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使各种危险源得以受控。使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所提升。
四. 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杜绝违章。
我们都是来自农村,又比较年轻。面临世界一流的设备和现代化的生产组织要求,无法快速适应现场环境变化。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要消除这一安全隐患就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杜绝一切违章行为。大多数安全事故都与人的行为有关,所以安全工作必须从小事做起,但是安全工作又无小事。只有正确认识小事与大事的辨证关系。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必须彻底克服偷懒心里、侥幸心里、麻痹心里等。只有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杜绝一切违章行为,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第一,违章为零,事故为零“的目标。
五. 加强队伍稳定,构建和谐班组。
员工是安全工作的关键,要搞好安全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工作构成的主体是全员参与。关键在与长效机制的形成,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班组的安全学习不能流于形势,必须从各种已付出代价的险兆和事故中吸取教训。结合自己的岗位,进行又针对性的找差距,求改进。安全工作不能只求罚,而忽视教育工作,必须给员工讲清道理,以及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让员工从心里接受教育或考核。从而形成人人关心安全,人人担负安全责任,人人参与安全管理,人人有能力确保安全生产的和谐班组。
第8篇 电镀企业安全管理规定
一、电镀企业实际负责人必须经过培训考核
企业负责人必须接受安全生产部门“电镀专项安全管理培训”,且考试合格。(2023年4月底完成)
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
1、一般电镀企业至少配备2人以上专职安全主任;
2、分租车间在5家以上必须配备至少3人以上专职安全主任;
3、涉及剧毒且100人以上的电镀企业需配备3人以上专职安全主任,且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或注册安全工程师);
4、安全主任按照要求每天对全厂进行安全巡查,督促整改隐患,并做好相应记录;
5、企业安全管理架构以及全部安全管理人员均需在安监办进行备案。出现2次现场核对安全主任不在岗的视为未按要求配备、开展工作;
6、安监办将视企业安全状况对安全主任进行现场试卷考核,安全主任现场考核不合格一律视为无资质。3年内发生2次以上火灾等安全事故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并造成影响的,安全主任一律列入“黑名单”,不推荐在松岗辖区危化、电镀企业任职;
7、安监办发现企业安全主任配备、资质、工作开展情况不符合要求的,行政处罚一律按照要求顶格处理。
三、夜班(节假日)安全管理
电镀企业夜班(节假日)进行生产的,必须安排专人开展现场以及安全管理工作。安监办将定期抽查夜班(节假日)安全管理,发现无现场管理人员,安全主任应急响应不及时,一律视为安全管理不到位。
四、安全责任书签订以及落实
1、企业负责人(实际负责人)必须与街道安监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3月中旬完成)
2、企业负责人(实际负责人)必须与各分租车间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将复印件交街道安监办备案存档,含营业执照、分租合同、其他有效证件,做到一企一档,精细化管理;(3月中旬完成)
3、各企业、分租车间负责人必须切实履行安全第一责任,加大安全资金投入。一旦发现重大隐患或发生安全事故,必须积极配合开展隐患整改以及事故调查等工作。
五、重点隐患片区安全要求
1、新建、改建、扩建电镀生产线以及配套工程,必须在安监办进行备案,审核通过之后才允许生产。一经发现未经允许,擅自分租、装修、改建、扩建,一律查封作业现场;
2、易燃易爆危化品(溶剂)作业现场临时存放必须设置防爆柜;
3、使用加热棒加热的镀槽一律建议更换为56不锈钢槽;严禁使用pt材料槽;无有效防范措施,不允许使用pvc材料槽体;
4、腐蚀性严重的作业现场,要求电气线路每半年更新一次,每年必须完成一次电气线路检测。
第9篇 发电企业现代安全管理探讨
01 发电企业传统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不合理性
发电企业的产品--电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产、供、销同时完成,在电力供不应求时期,电力生产中的任意故障引起少发电都会对电能质量:电压和频率产生影响,并可能引起对电力用户--顾客的少供电而使顾客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因此强调电力生产中的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只有电力生产的安全可靠,才能带来全社会安全与经济。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供需矛盾日趋缓和,电力供应已初步形成市场经济,电力法明确规定电网运营(调度)和发电企业是两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即厂、网不再是同一行业的经济共同体,而是两个经济实体之间的企业行为,作为发电企业在经济效益许可条件下,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许可,依靠发电企业信誉、产品质量、优质竞价争取多发电;而电网运营则应有足够备用容量,在电网经济与安全许可范围内允许某些发电企业在某一时段多发电或少发电,直至不发电(调停),这是市场机制下,合同约束的企业行为。
随着我国关贸体制改革,加入wto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国际市场进一步开放,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发电企业如何走向世界,如何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接轨,并能得到国际国内各类企业认可或认同,是关心安全生产的当代贤士探讨的课题。
电力供应不足时期,发电企业应尽可能多发无功来满足监控点电压,随着电网容量的不断壮大和特高压、超长远距离输电线路的投运,电网在轻负荷时,发电企业必须吸收无功,进相运行来确保监控点电压质量;发电企业因设备可维修性(设备异常)随时可能引起10%的少发电数小时;电力设备的保护正确动作是确保安全(电网或设备本身)切除故障,发生上述情况传统意义上是不安全的,是事故。但市场经济下,电网运营随时能让这一发电企业的负荷突变30--50%(agc投运),直至调停一台机组,后者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在合同约束范围内,则仍是安全的。前者无疑会出现目前的“一流发电企业”发出合格质量的电能(电压和频率仍能满足要求),恰是不安全的企业(调规规定),毫无疑问,传统安全管理不能确切地反映一个发电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很难获得国际国内企业及其它行业的安全管理认同,这不能不引起发电企业决策者的警觉,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提高发电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
02 企业安全与事故的致因分析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把安全定义为:将伤害对人或损坏(对物)的风险限制在可接受的水平状态。显然,根据这一定义,表明发电企业不可接受的风险水平状态即是不安全的,反之是安全的,由此可知,不同的发电企业接受风险水平的能力不同,它与发电企业规模和在电网中位置有关。安全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对于一个发电企业经过风险评价,分析风险源或事故危险源(点),确定了不可接受的风险,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将不可接受的风险降低至可容许的程度,使得人和物避免遭受到不可接受风险的伤害,从而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
iso定义事故为造成死亡、职业相关病症、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事故的事件。事故是意外事件,它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事故的致因因素,事故致因的因果分析原理、方法有多种形式,最能反映现代安全原理、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如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多米诺骨牌)
发电企业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俗称设备异常、设备缺陷),具体到每个人,则个人原因和工作条件对不安全行为的出现和处理设备缺陷、异常的能力不同,发生事故的机率不相同,图中,强调安全管理对每个员工的事故起因至关重要,管理失误,安全管理处于松懈状态,失去对人的安全管理控制,无疑将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许多工业企业,在现代安全系统(系统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工程中采用“人失误”这一术语,按照系统安全的观点,人在发电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也是构成系统的一种元素,当人作为一种系统元素发挥功能时,会发生失误。人失误表明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了可接受的阶限,并产生了不良的后果。安全管理就是要使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处于受控状态,从而减少多米诺骨牌倒牌的可能性,使事故连锁中断,减少事故的发生,避免伤亡和损失。
03 发电企业的现代安全系统管理
iso对领导企业的成功运作指明了企业需要采用的一种系统透明的方式进行管理,针对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其业绩的管理体系,最高管理者可以遵守管理八项原则(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供方关系)来指导工作,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特征是公开透明的,就是依法管理,管理有依据,有准则;在管理的执行、实施中能提供符合性的证据;并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对查出的异常、不安全、不符合甚至出现的事故,有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避免出现已出现的不符合和故障,并防止出现潜在的不符合,从而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iso定义满足规定的要求称为符合(或合格)。
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着有理就管,管就有理的人治倾向,人治管理的特征是“上一级”说了算,难以发挥企业全员作用,不能发挥集体智慧,容易造成违章指挥。而现代化的大生产仅靠个人智慧是难以想象的,也是不现实的。
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具有现代科学管理的特征,同时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我国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安全第一责任人明确了企业的最高管理者的作用和职能,从中国特色的传统管理中包含着管理生产必须首先管安全、管安全必须首先管人的这一点出发,发电企业主管生产者必须是最高管理者安全管理的当然(管理者)代表。
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现代科学系统管理如图1所示。企业的安全生产委员会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主管行业的规定、导则、标准、细则等,进行依法管理,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下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委托(安全生产)管理者代表组织、实施、落实和目标分解,分解到各生产、职能部门,则有各部门安全第一责任人进行(安全)目标分解,并制定各部门计划、措施,运用企业的各项管理标准,各岗位的工作标准和安全技术措施来规范、约束员工的行为(班组管理略)。 3.1控制人为失误
著名的安全学专家皮特森(petersen)在人失误致因分析中提出了决策失误、过负荷、人机学方面存在问题是发生事故的致因重要因素,并提出了企业领导高度评价企业的员工(具体工作的执行层),肯定员工的个人价值和存在价值,同事互相帮助、关心、督促,并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减轻同事间的互存压力,能使员工的逻辑决策正确率提高;员工个人的性情、精神得到轻松、释放,也能减少下意识发生失误的倾向,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对从事的岗位工作进行超前的事故预想,有事故前的思想准备,同样也减少决策失误。
人的过负荷失误具体反映在人的身体健康、精神状态;工作压力和疲劳、药物和酒的作用;作业的动机、态度、兴奋程度和生物节律;对完成任务的信息、担心和危险性的考虑等所产生的生理心理上的过负荷能力,人过负荷容易引起人的失误而造成事故。
人的才能应适应岗位职业的能力,但能力过强或过低都能引起人失误而造成事故,这是因为能力低于实际岗位要求,他没有能力正确处理岗位上可能出现的各种信息而不能胜任工作产生失误;而能力过高时,精神松滞紧张度过低,产生对岗位工作的厌倦情绪,粗心大意、没有工作责任心,同样容易发生人的失误。这里强调了能力过低的人要加强培训和能力强的人必须有较高的责任心。
发电企业的人失误主要表现为决策失误和过负荷失误两类,控制人失误的具体措施为规范人的行为规范,制定各项工作的管理标准和各岗位的工作标准,对各岗位进行动态管理,择优上岗、持证上岗;管理职能部门加强安全点检、质量点检的工作力度,增强人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并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干群、员工间的人际关系,使员工为树立企业形象保安全作贡献,有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保持员工有最良好的精神状态,为所做工作作出正确的判断,减少工作中的失误,避免生产中不安全的事件发生,确保企业的整体利益不受损害。
3.2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
发电企业物的不安全状态具体表现为运行中的设备异常和设备缺陷,而加强运行管理、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和设备定期切换、试验、维护制度,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动态,及时调整参数,把不安全状态消灭在萌芽状态,抑制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设备异常和存在的缺陷要及时联系检修修复,质量点检要把好检修质量关,三级点检起重要作用,做到小缺陷不过班,大缺陷不过日,重大缺陷轮岗换班检修不离岗,紧急缺陷随叫随到,并利用机组节假日、调停进行设备的重点检查与治理,确保运行设备完好率达到100%。由此可知,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发生,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3.3安全生产检查与安全点检
企业制定安全目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各班组,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来保证,这些部门和班组在执行和实施中效果如何,是否真正落实到具体的安全生产日常工作中去,必须进行安全监督检查。
发电企业的安全检查应注意效果,传统的安全大检查频次多,流于形式,走过场。安全检查重点应做好日常工作中的安全点检,根据各专业、季节特性、节假日前后进行不定期抽查,检查的重点对象是作业现场中物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其目的是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以便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
安全点检主要有安全监察网络成员负责进行,对于职能部门的专责安全点检员,日常检查应有计划、有重点、有周期进行,而针对具体项目必须是标准化、规范化的检查,有依据、有评判标准,检查必须设置安全检查表,它是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重要标志,例如按周期对部门安全工作的符合性检查时,检查表中表明有哪些安全工作符合性的证据,检查表编制有安全点检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和实际作业人员共同进行,以使检查依据、评判标准得到共同认可。发电企业自身条件各不相同,但通常应规定检查项目(内容)、检查方法或评判标准、结果确认、评分(或是否来打分)以及其它关注的事件。
针对季节性的安全检查,应查明是否有具体措施以及员工对这些措施的认知熟悉程度,而不是停留在档案保存上,应敷检查上。
3.4安全评价
发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是借助国外先进的安全管理“风险评估”模式进行的,是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接轨的具体体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就是要在预防上下功夫,注重安全基础就是要对事故进行超前控制,安全基础是保证安全生产必须具备的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即人、机、环境、管理四者安全品质的优化匹配。
发电企业安全评价是通过对生产设备、安全管理、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查评诊断,对安全生产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查出可能引发的危险因素,评估出发电企业安全基础的现状和水平,揭示预知和掌握客观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纠正、预防措施,实现超前控制,寻求最低的事故率和最小的事故损失,达到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发电企业安全评价的最佳方式应是结合安全检查的自查自评与外来专家相结合,自查自评的目的是发动群众,全员参与,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同时又能看到安全生产现状存在的不足,为纠正、整改、预防工作打下基础,提高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为防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和本企业上下级存在情面以及老大难问题的特点,引入外来和尚--(外来专家)好念经的事实,比较公正、公平,而外来专家具有权威性,见多识广,检查认真,深入细致,不会影响实际评价的公平、公正性,这在许多发达国家企业引入第三方认证是相近的,目前许多先进的发达国家企业和我国的部分企业已开始实施ohsas 1800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认证,发电企业的安全评价年度不宜过多,一次为宜,在安全生产出现滑坡时可适当增加安评的次数。
3.5发电企业的危险源(点)评估
评估发电企业的事故危险源或危险点是客观存在的,避免这些危险源完全不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也是不现实的,但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必须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事故预案,以便即使发生事故,能有组织有条不紊地进行事故处理,以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事故发生的损失。
应急措施和事故预案应包括企业的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应急突击人员、通讯联系、医疗卫生保健、应急物资准备、交通运输等,发电企业的应急措施和事故预案主要有:防风、防冻、防滑、防汛、防小动物、防火、防震、防暴、防高低温、防全厂停电、防大轴弯曲、防超速以及计算机防病毒、防干扰等,应急措施、预案是安全学习和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安全检查工作的重点。 3.6安全业绩评审
安全业绩评审是由安全生产管理者代表领导下的工作小组,进行全面审核发电企业的安全质保体系、安全监察网络、质量点检网络、技术监督网络及危险点控制网络的安全工作业绩,审核依据为国家的法律法规,主管行业的规定、导则、标准以及本企业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规程、制度等,对全年安全工作管理、安全措施,各种预防措施、纠正措施、应急预案、安全评价和安全大检查中查出问题的整改等作全面的审核评定,评审前从发电企业各职能管理中收集大量的信息,信息来源于企业的质量点检、安全监察、技术监督、可靠性管理等,对全年发电企业发生的重大不安全情况进行分析、统计,找出发电企业安全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或未能实现安全目标管理的原因或提高安全目标管理水平的潜力所在,审核结论或审核发现汇总至发电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为一下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和正确决策,进入新的一轮pdca循环的起点,实现发电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从而不断提高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安全业绩评审在多数发电企业实际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但缺少这一管理程序并很难提供这一方面的符合性证据,这必须引起重视。
04 现代安全生产系统管理综述
安全生产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客观需要,是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争取效益的前提,也是企业素质、形象的综合反映。
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表明了诱发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机的不安全状态及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而在安全系统工程中,强调管理必须到位,安全管理不到位是缺陷,也是事故隐患,如安全管理到位,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克服,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消除,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也可以改变。
现代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激励员工的士气和发挥其能动作用方面,就是为了人和人的管理,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能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安全生产就是要保障员工的生产安全,也是事故预防的首要任务,为了人的管理就是要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员工人人都愿意参与安全管理,只有员工的全员参与,才能从真正意义达到系统安全,才能实现全员、全过程、会方位的安全管理,使企业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
第10篇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资料内容
一、安全管理控制目标
(一)企业和项目制定的安全控制目标
1、伤亡事故控制目标:杜绝死亡,避免重伤,一般事故应有控制指标。
2、安全达标目标:根据企业特色、项目特点,按实际情况制定安全达标的具体目标,如企业达到市级安全先进单位,项目达到安全创优等各种荣誉。
3、文明施工实现目标:项目根据作业条件的需要,制定文明施工的具体方案和实施文明工地的目标。
(二)企业的安全管理目标必须有正式文件和传阅记录,项目的安全管理目标必须有上级部门审批和传阅记录。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必须有红头文件和传阅记录,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必须有经过上级部门审批和项目发放记录。
(一)安全交底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三)专业性强、危险性大的专项(施工用电、大型机械、特殊类脚手架、防暑降温等)施工方案审批制度
(四)设备(含紧急救援器材)安装、拆除验收制度(含检测、操作规程、定期保养、维修、改造报废、特种设备管理内容)
(五)分包单位安全管理制度(针对专业类、劳务类等分包单位安全职责、权限、考核、奖罚考核)
(六)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七)班组安全活动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八)安全检查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九)安全隐患整改责任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十)安全生产奖罚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十一)工伤事故报告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十二)施工现场安全纪律制度(项目制定)
(十三)消防管理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十四)保卫值班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十五)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制度(项目制定)
(十六)事故紧急救援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十七)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第11篇 加强职工安全自我管理能力推动企业班组建设
安全管理,重在基础。班组是企业的最小'细胞',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煤矿安全工作的基层和基础。抓好班组建设,确保班组安全,是整个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在抓好煤矿班组这个最基层、最基础的单元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简便实用的煤矿班组管理模式。它既有管理制度、又有管理精神,既有工作方法,又有工作态度。它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对煤矿安全来讲,技术、装备、投入固然十分重要,但现场管理更重要,特别是抓好煤矿班组的现场管理最重要。坚持不懈抓落实,强化理念、治理隐患、亲情教育,这就是'白国周班组管理法'成功的秘笈。
在学习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活动之际,正值我矿开展'煤矿职工安全自我评价系统'试点运行。'煤矿职工安全自我评价系统',以职工岗位行为规范为标准,以'班前预想、班中控制、班后评价'为重点,以提高职工本质安全程度、维护好职工生命权和健康权为目标,全面规范职工行为,不断提升企业安全水平,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它主要是通过让职工在电脑上独立答题的方式,把各工种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类灾害和隐患、操作标准等以问答方式提出来让职工回答,通过反复多次的提问答题,强化职工记忆,规范职工操作。'煤矿职工安全自我评价系统'是职工安全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控制的有效载体;是增强职工自我保安意识、规范职工行为、提升职工安全技能,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是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推动企业稳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安全工作的一项强基工程。
我们试图通过在学习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活动中,把'职工安全自我评价体系'有效地融入其中,一方面把'职工安全自我评价体系'推向深入;另一方面,探索一套符合我矿实际的班组管理方法,在推进班组建设中,形成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班组管理'经验。
根据'煤矿职工安全自我评价系统'的重点内容--'班前预想'、'班中控制'、'班后评价',我们将班组管理的整个工作流程也分成了'班前'、'班中'、'班后'三个阶段。
一、'班前'管理
'班前'管理体现在一个'先'字上。安全教育做在先,工作重点讲在先,现场隐患想在先,隐患处理记在先。重点是'班前预想',就是对当班各工种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隐患进行预测、预想。不仅班组长要做好预测、预想工作,每个班组成员都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进行预测、预想,同时做到互相监督检查,真正做到自保互保。
(一)开好班前会
班前会是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也是'班前预想'的重要阵地。开好班前会,充分发挥班前会作用,是做好安全工作的第一步。为此,我们对公司规定的班前会八项程序进行了调整和补充,程序仍为八项:
1、召开班委会:由值班队长、班组长、副班组长、群监员召开班委会,对本班组上一班职工自我认格情况进行班组评格,找出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做好当班安全教育准备工作,同时对当班任务安排进行沟通。这样做既避免了班前会班长一人唱独角戏,又使当班的安全教育更有针对性,使安全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2、班前会点名:班前会点名有两个目的:一是对当班人员进行确认,便于安排工作;二是对当班人员精神状态进行排查,发现情绪异常、状态不佳者劝阻其入井。
职工则通过班前点名进入工作状态,保持精神饱满地进入工作区域。
3、宣贯安全理念:由队长或书记传达近期矿安全会议精神及矿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安排。并针对工作现场实际情况,通过观看视频、违章人员现场说法等方式,灌输安全理念,加强职工安全教育。
4、布置任务:(1)由值班队长通报上班的安全生产和任务完成情况;(2)提出本班工作重点,详细安排本班工作任务;(3)落实本班次的生产任务和安全责任人。
5、班前安全预想大讨论(班组长执行):(1)由班组长对本班组上一班的安全生产及完成任务和工程质量情况进行小结。(2)由班组长对上一班职工安全自我评价认格情况进行小结,通报班组评格情况。(3)班组成员对上一班重点事项、隐患处理及本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自由发言、讨论。(4)值班队长总结职工的发言重点和安全注意事项。
6、开展kyt活动(群监员执行):由群监员对上一班存在的问题及隐患处理情况进行通报,并对当班的安全工作提出重点和防范措施及重点注意事项。班组成员也可对当班安全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7、开展每日一题(值班队长执行):值班队长结合掌子安全生产实际,开展每日一题活动。
8、安全宣誓:当班职工全体起立,举起右拳面对全家福,进行安全宣誓。
(二)做好入井准备工作
1、上机答题:班前会结束后,进行'职工安全自我评价'上机答题。当班职工根据指纹认定进入自己的题库进行答题,并对照标准进行自我检查。同班组成员可相互对照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精神状态是否饱满,是否饮酒,是否身体不适、是否情绪不稳、当班任务是否清楚、安全责任人是否明确、同组成员间是否存在不和谐因素等。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解决,解决不了坚决不入井。
2、规范着装:'细节决定成败'。安全管理也要从细节入手,从规范着装开始。班组长、群监员对当班入井职工着装进行检查,班组成员间进行互检。携带工作要符合规定,班组长要把好关,群监员协助班组长做好入井安全检查。
二、'班中'管理
安全生产的重点在现场,班组管理的重点也在现场。'班中'管理就是要抓好班组现场管理。现场管理体现一个'铁'字。铁的纪律、铁的制度、铁的规程、铁的标准。重点是'班中控制',就是严格控制现场操作,严格按制度、规程和标准执行。
(一)建立现场'三位一体'的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三位一体'隐患排查整改制度是指在工作现场,由班组长、群监员、安瓦员共同对当班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改。进入工作现场,当班班组长在手指口述接班后,首先对工作现场进行开工检查,确认上班遗留问题,做好隐患排查工作,发现问题做好标注,指派专人处理;群监员协助班组长做好隐患排查工作,对发现的隐患及时进行处理,同时把发现的隐患及处理方法写在群监员交接牌板上,提醒工友及下一班群监员注意;当班安瓦员也要对现场工作环境进行监测、排查,确定工作现场无安全隐患后才能开工。在现场工作中,班组长坚持做好巡回检查,群监员监督班组长指令执行情况,安瓦员随时监测工作现场是否有新的隐患出现,若发现新的隐患,向班组长汇报后由班组长指派专人处理。当班工作任务完成后,班组长、群监员、安瓦员还要对现场进行复查,重点是工程质量和隐患整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现场交接清楚,并及时汇报。
(二)制定安全生产连带责任追究制度
班组管理只靠班组长一人唱独角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安全生产连带责任追究制度,即班组成员中有一人违章或发生安全事故,班组其他成员也要承担连带责任。除对违章者本人进行一定的处罚外,班组长作为现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未能发现并制止违章行为而造成安全事故,给予班组长安全管理失职处罚;群监员未能起到安全监督作用,及时制止违章,给予群监员安全监督失职处罚;班组其他成员未能做到相互提醒、相互帮忙、相互保护,任由违章行为发生,给予班组其他成员安全互保失职处罚。
(三)认真落实现场隐患整改制度
现场发现隐患要及时整改,不能及时整改的要规定整改时间,落实整改责任人,限期整改。班组长要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对未能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的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四)建立班组建设考核制度。制定'班组建设考核实施细则',每月由队对班组进行一次自查,每季度由矿班组建设领导小组对班组进行检查,年末对表现优异的班组及班组长进行奖励。
三、'班后'管理
'班后'管理要体现一个'情'字和一个'高'字。'情'是指班组长要在班后做好'亲情帮教'工作,使职工对班组有一种亲情依赖,形成'一个班组一个大家'的和谐局面。'高'是指通过班后管理,提升班组成员整体素质,重点是'班后评价'。
(一)建立班组长'五清、六访、七谈'工作制度
班组长是一个班组的领头雁,要做好班组管理工作,必须得到班组成员的认可,以人格魅力影响带动班组成员,完成安全生产任务。因此在工作中要做到'五清楚',即:对职工家庭状况清楚、对职工性格爱好清楚、对职工工作表现的优缺点清楚、对职工业余生活和社会交往清楚、对职工不同时期的思想变化清楚;'六必访',即:职工婚丧嫁娶必访、职工家庭发生矛盾必访、职工生病住院必访、职工家庭有困难必访、职工缺勤旷工必访、职工本人或家庭发生大的变故必访;'七必谈'职工思想波动必谈、职工受到批评必谈、职工人际关系紧张必谈、职工工作变动必谈、新职工入队必谈、职工完不成工作任务必谈、职工发生三违必谈。
(二)做好'班后评价'工作,提升班组整体素质
'班后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班委评价。自我评价是职工对自己当班表现做出的自我认定。通过自我认定,反思一下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改正。班委评价则是班委成员对职工当班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使职工对自己在当班工作中做得好的地方和不足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三)、开展'换位'辩论讨论活动
'换位'顾名思义就是让职工与班组长、班组成员间互换位置,思考一下自己站在对方的角度应如何处理问题。包括对班组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现场隐患处理的方法等。通过'换位',既增强了班组成员间的相互沟通,融洽了关系,又提高了班组成员处理隐患的能力和水平。
总的说来,'煤矿职工安全自我评价'与'学习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相结合的实践,是我们对推进班组建设,加强班组管理所进行的一次新的尝试,改变了班组管理由班组长一人唱独角戏的局面,实现了'多位一体'的班组管理新模式。
第12篇 班组安全建设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
安全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在管理领域的表现形式,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组作为企业的细胞,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实践证明,企业班组建设需要安全文化,安全文化也只有与班组建设的实践相结合,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 安全文化建设在班组管理中的作用
班组是企业的最基层组织。一方面,企业的大部分设备都集中在班组,企业的生产任务要靠班组去完成,同时事故也多发生在班组,因此班组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实施重点;另一方面,先进的管理制度,科学的作业方法,合理的劳动组织,完善的安全措施,都要靠班组去贯彻、去落实,因此班组又是企业安全管理的落脚点。作为企业,必须抓好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作为班组,特别是班组长,则应充分认识安全文化建设在班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自觉抓好安全文化建设。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很多企业中,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一是认为班组只要按照上级的要求,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就行了,班组没有必要太认真。这种认识是没有看到安全文化建设对班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因为通过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可以营造安全氛围,宣传和传播安全知识,增强职工的安全观念,把安全作为生活与生产的第一需要,自觉地保护自己和他人;通过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可以牢固掌握应知应会的安全科学知识,学会安全技能;通过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可以实践、开发和创新班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由此可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与抓好班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是一致的。二是认为抓安全文化建设是上级领导和机关的事,与班组关系不大。这显然也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当然,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上级领导和机关负有重大的责任,但这不等于说班组负有的责任就可以放弃或减轻。因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归根到底要落实到班组,落实到每个职工,只有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加强了,整个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才会有牢固的基础。更何况安全文化建设具有层次性的要求,只有破除“上下一般粗”的做法,形成各自的特色,才能保持企业安全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三是认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只是抓虚的,不是抓实的,是物质条件不足以精神来补。这也是错误的。安全文化即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观念、行为、物态的总和,它包括安全精神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作为班组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要抓安全精神文化建设,向职工灌输安全理论,增强他们的安全观念,组织职工学习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规章制度,提高职工的自我防护能力,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另一手要抓安全物质文化建设,配齐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工器具,完善各种安全设施,改善作业环境。所以,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关键在务实,应使安全精神文化与安全物质文化共同进步,协调发展。四是认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这个题目太大,应达到什么标准不好把握。其实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标准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标准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安全目标上,应实现控制未遂和异常,实现事故零目标;在安全教育上,应实现教育内容、时间、人员和效果的四落实;在安全防护上,应做到劳动防护用品、用具齐全;在作业环境上,应实现隐患和危险处于受控状态。同时,要坚持改革和创新,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探索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新做法。
二、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和主要内容
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如下:一是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二是安全法律法规;三是安全规程制度;四是现代安全管理;五是安全教育;六是安全措施;七是安全减灾;八是安全效益;九是安全道德;十是安全环境。
三、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是发动职工制定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规划。加强班组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结合具体实际制定长期建设规划和短期打算。重点内容的确定应有针对性,应注意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弱项。二是要把安全文化建设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决不是离开班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另抓一套,而应该找准切入口和结合处。应从基础抓起,让职工了解什么是现代安全文化,如何掌握安全生产技能。三是在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中要避免因循守旧,接纳现代安全文化;也要继承传统安全文化,推陈出新。四是通过教育培训,让职工了解安全文化的内涵及作用,使广大职工成为安全文化的传承者和开拓者,从而将他们的安全素质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班组犹如一个大家庭,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群体。群体中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个性也不尽相同,都有自己特定的心理环境。这就要求班长在工作中不能以自己的处事标准来要求别人,要善于发现对方的长处,因势利导,尊重职工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并考虑到每个人的心理状态,注意解决人们在交往中产生的矛盾。应鼓励年轻人多学多问,提倡有经验有技术的同志多讲多教,在经验交流的过程中,加强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和巩固。最大限度地把职工团结在班组群体的周围,把职工的个性发展寓于班组的共性之中,形成个性与共性相一致的共同利益,充分调动全班的积极性,创造团结和谐的集体气氛,齐心协力,更好地完成班组工作,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
公共服务部 田宝庆
2015.6.
第13篇 某企业安全环保教育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炼化企业安全环保教育工作,提高全体员工安全环保素质,防止各类事故发生,保护环境,减少职业危害,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股份公司各炼化企业,销售企业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 主要内容及组织要求
第三条 安全环保教育内容分为基础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其中基础知识教育的内容包括适用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安全、环保、消防、气防、职业卫生基本知识;各类事故案例;hse体系相关知识等。技能教育的内容包括岗位安全、环保、消防、气防、职业卫生操作技能及注意事项;岗位应急预案及必要的操作技能等。教育的内容必须做到培训率100%、考核准确率100%、持证率100%。
第四条 安全环保教育的形式包括三级教育、日常教育、专业教育和补充教育等。
第五条 炼化企业领导和各二级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必须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每年再培训由炼化企业人事部门组织,其主要内容为:
(一) 国家、地方和上级部门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及规章制度;
(二)本企业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管理知识及管理职责;
(三)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四)事故应急处理及防治污染扩散措施及有关事故案例;
(五)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六)hse体系相关知识;
(七)安全环保先进理念、文化和经验。
第六条 炼化企业安全环保主管部门负责人应参加相应的安全环保主管部门组织的教育培训并持证上岗。
第七条 各级专职安全环保监督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环保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一) 对专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每年再教育,由企业人事部门和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共同组织,其主要内容为:
1、国家、行业和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及规章制度;
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安全及消防技术、职业卫生、安全文化;
3、防火、防爆基本知识,特种设备及附件的安全管理;
4、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5、事故应急处理、防治污染扩散措施及有关事故案例的学习等;
6、hse体系相关知识。
(二) 对专职环保监督管理人员的教育,由炼化企业人事部门和环保监督管理部门共同组织,其主要内容为:
1、国家、上级部门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
2、企业环境保护管理、污染预防与环境治理、监测技术;
3、清洁生产基础知识及炼化专业清洁生产技术方案;
4、事故应急处理、防治污染扩散措施及有关事故案例等;
第八条 各专业管理部门和车间负责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环保教育由各企业人事部门组织实施,经考试合格方能上岗,安全环保教育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其教育的主要内容为:
(一) 国家、行业和地方的安全、环保、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上级部门及本企业的安全、环保、职业卫生规章制度;
(二) 本部门和本岗位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管理职责;
(三) 安全环保技术、职业卫生和安全文化等知识;
(四) 事故应急处理、防治污染扩散措施及有关事故案例学习等。
第九条 基层班组长的安全环保教育由各炼化企业及二级单位人事部门和安全环保监督管理部门共同组织实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环保教育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其主要内容为:
(一) 国家、上级部门和本企业安全、环保、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定;
(二) 安全环保技术、职业卫生、消防和安全文化知识;
(三) 本班组和相关岗位的危害因素、环境因素、安全环保注意事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
(四) 典型事故案例、事故抢救、应急处理及防治污染扩散等措施等。
第三章 新入厂员工三级安全环保教育
第十条 凡新入厂员工(包括合同工、学徒工、外单位调入员工、代培人员和实习人员等)必须进行三级安全环保教育,经炼化企业公司级(厂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安全环保教育,其时间不少于72学时(实习人员不少于24学时),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生产岗位工作和学习。
第十一条 炼化企业公司级(厂级)安全环保教育由主管安全环保的经理(厂长)负责,由人事部门和安全环保监督管理部门共同负责组织,其时间不少于40学时(实习生不少于8学时)。其主要内容为:
(一) 国家、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环保法律法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
(二) 通用安全技术、环保技术、职业卫生基础知识、消防及气防知识;
(三) 本企业(厂)生产概况,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特点和关键生产装置重点生产部位介绍;
(四) 上级部门和本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
(五) 本企业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运行与排放情况;
(六) 典型事故案例及教训,预防事故和防止环境污染的基本知识等。 新员工经炼化企业公司级(厂级)安全环保教育并考试合格后,方可分配到车间。
第十二条 车间级安全环保教育由车间主任负责,车间安全环保技术人员组织实施,时间不少于24学时(实习生不少于8学时)。其主要内容为:
(一) 本车间的生产概况,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卫生状况;
(二) 本车间主要安全、环保危害因素和安全、环保规程;
(三) 安全环保设施、工器具、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急救器材、消防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及火警和急救联系方法,预防事故、职业危害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
(四) 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及典型事故案例学习等。 新员工经车间级安全环保教育并考试合格后,方可分配到班组。
第十三条 班组级安全环保教育由班组长组织,班组安全员负责教育,可采用讲解、演习相结合等方式,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其主要内容为:
(一) 本岗位(工种)的生产流程及工作特点和注意事项;
(二) 本岗位(工种)设备、工具的性能和安全技术装备、安全环保设施、监控仪表的作用,防护用品的使用与保管方法;
(三) 本岗位所负责的环保措施,运行与排放情况;
(四) 本岗位(工种)安全、环保危害因素的预防措施及事故案例学习等;
(五) 本车间应急预案及本岗位的具体操作。
新员工经班组安全环保教育并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岗位,按有关规定安排相应工作和实习。
第十四条 三级安全环保教育和考试情况填入厂和车间安全环保
第14篇 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七点要素
随着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显得愈发明显。解决生产和安全这个矛盾,需要我们用改革的精神去探索和奋斗,需要我们切实打牢企业安全工作基石。
一是以人为本,强化基层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基层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每年对基层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进行安全轮训、考试、考核,对考试不合格者进行免职处分和离岗培训;坚持每年举办不同形式的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比赛、操作技术表演赛、安全趣味运动会等;坚持把班组安全教育作为安全教育的重点,为了丰富班组安全活动的内容,不仅将有关安全的报刊下发到基层,还要发动职工踊跃为企业主办的报纸投递安全稿件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在班组板报中广泛宣传安全常识及每日安全提示,结合企业员工年轻化、大力开展青安岗活动和安全双争活动。
二是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积极推进标准化作业,全面推行科学化安全管理。社会在进步、企业在发展,生产现场的工艺设备为满足生产的需要也必须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因循守旧,要不断完善和改进有关的规章制度,制定出合理规范的生产操作程序,建立健全各类安全规章制度,这包括班组安全台帐、岗位事故预案、危险预知训练卡、危险源点分级管理、企业典型事故案例、联保互保措施等。使企业员工系统地掌握安全操作、安全技能、安全知识、典型事故案例等多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三是抓好现场的查隐患、抓整改的工作。隐患险于猛虎,你不消灭它,它反过来就会伤到你。笔者这里说的隐患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场的设备、安全设施,环境存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隐患,这需要我们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去查、去落实、去整改并发动员工积极查处身边隐患,确保生产人身、安全运行。另一类是人的思想隐患,这类隐患是属安全隐患的大敌,歼敌良方便是增强人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我们基层管理人员不但要自身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更要深入到企业员工中,定期家访、消除心中阴影、安抚体贴、暖其肺腑,对于屡教不改者以律究之,辅之以思想工作,使其轻装上阵。只要人人心中装着安全,任何险情劣境皆不足为虑也。
四是加强对现场管理的检查,不断投入财力物力,对生产现场的作业环境进行整改,用规范现场工艺设备的布局,大力推进“5s”管理即:检查、清理、清洁、整顿、素养。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抓好现场管理,人们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而笔者想说只要我们基层管理人员协同职工共同努力,为自己营造一个宽敞、整洁、明亮的作业环境,职工的心里一定是高兴的,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才不会落为一句空话。
第15篇 建筑企业中的安全管理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2023年我国建筑业完成产值95206亿元,同比增长10.3%。在建筑业持续高速增长的条件下,各地、各部门和各建筑施工企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深化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加强安全监管体系和制度建设,加大安全监管工作力度,有效保障和促进了建筑业的安全发展,但建筑事故多发,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为促进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的各项要求,当前我们必须综合、深入分析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和事故多发的成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和建议,以事故教训推动工作,消除事故隐患,防范事故发生,保障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广义的工程安全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工程建筑物本身的安全,即质量是否达到了合同要求、能否在设计规定的年限内安全使用,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本身的安全,二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则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特别是合同有关各方在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在国内、国际上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安全科技水平提高很快,我国的安全生产状况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很严峻。建筑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虽然近年来伤亡事故率呈下降趋势,但重大伤亡事故仍时有发生。
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对企业的影响巨大,若有伤亡事故,则企业不仅仅在声誉上损失巨大,而且也会有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在安全生产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个方面,首先,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投入不足,企业的安全管理的认知度不足,在安全管理方面的重视不够。对于现在很多的建筑企业来说,安全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不高,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更重要的是成本、质量、进度中的进度指标,特别是对于一些政府工程,因为进度原因,安全管理被忽视,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其次,管理体制存在漏洞,管理方式粗放,责任主体未起到应有的安全管理和监理作用。很多建设单位对承包企业把关不严,一些总承包企业对分包企业资质特别是安全生产条件审核把关不严,违规分包现象严重;监理公司忽视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理,项目监理人员不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现象比较普遍;还有的建设单位过分依赖监理、施工单位,未发挥建设单位安全监督管理的作用。
最后是建设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素质不高,对于安全知识没有探索精神,安全管理人员不仅仅要拥有经验,而且要拥有探索精神,从安全的角度创新很多安全生产的技术。
对于建设单位出现的这些安全管理问题,应该得到所以建设单位的重视,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安全工作,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建设单位首先应该认识安全是什么,认识安全管理,了解安全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仅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而且会损失企业的声誉以及利益。所以建设单位应该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防范于未然,让安全问题消失在萌芽中。企业也应该加大对安全管理的投入,建设单位不仅仅应该只重视进度,只讲求成本最低等等,企业应该在安全管理方面投入更多,完善安全部门的人员构架,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等等。
其次健全规章制度,强化职能部门的安全管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干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必须要依据《安全生产法》和《建筑安全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管理方法,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职能不猛应依据法律法规和具体管理措施,加强监督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把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位。特别要落实企业法人代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班组和岗位,确保安全生产。
再然后企业应该改善施工装备,提高生产安全性。生产设备的状况如何对安全生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加大投入,加强对生产设备的购置,维护和管理。长期以来,大部分建筑企业在安全投入方面严重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因陋就简的状况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保障设备的完好率是对生产的职工人身安全的中药保护。尤其是对特种和危险较大设备设施,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设别和设施应该经常维护、保养和检修。因此,企业不许指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进入到年度和中长期生产经营计划之中,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整体安全性。
再然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针对有些企业违章施工现象,建筑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施工过程的检查力度,认真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要坚决纠正企业违规违章施工现象,严肃查处因违章作业造成事故的施工单位和个人。建筑施工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大力治理违章施工的企业。
最后,企业应该加强对安全官人人员的安全生产 教育与培训。安全管理人员的岗位在建设单位中具有他的特殊性,若他们的素质不够高,那么我们的安全管理必定不发切实开展。加大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丰富安全管理人员的知识体系。另外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管理能力。由于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对象主要是施工人员,这加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所以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觉得了安全生产的效率。最后还要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安全管理的技术在国内还不是很成熟,还有很多领域需要我们安全管理人员去探索,所以,加大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创新能力能够大大改善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
安全管理任重而道远,企业应该加大对安全管理的投入。在建筑行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企业的利润主要是从管理方面获取,若一个企业的管理效率高,那么企业的利益就将最大化。而安全管理又是管理方面的重中之中,所以企业必须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首先提高对安全的认识,加大投入力度,加大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现在的建设单位应该认真总结思考的。
第16篇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与组织的思考
建筑施工现场条件的差异,一次性、多变性、复杂性的特点决定了施工现场没有危险,不受威胁的安全生产可能性较小。如何防范和杜绝事故的发生,把安全隐患降低到最小程度,是建筑业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问题。
本文着重谈安全管理与组织中的薄弱环节,如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管理的某项工作、组织活动等薄弱环节。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安全释义: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
管理释义:(1)负责某项工作使之顺利进行。(2)保管和料理(某个具体对象)。(3)照管并约束(人或动物)。安全管理涉及此三方面,包括人、物(某个具体对象)、某项工作。
组织的近义:(1)安排分散的人或事物使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或整体性。(2)系统,配合关系。(3)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系统建立起来的集体。在此就是为了使系统达到它特定的目标,使全体参加者经分工与协作以及设置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一种人的组合体。没有目标、没有分工与协作就不是组织,没有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就不能实现组织活动和组织目标。
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以人为本,尊重人命的现代管理理念中,尤其突出。这也是提高企业综合效益必需的。没有安全生产,就没有生产力,就没有效益。
人的不安全因素可以通过持证上岗、安全教育、安全交底等形式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者在工作中的知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程序、规程,强化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在几种形式中,安全教育按原有规定为三级安全教育,为公司(分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在实际工作中不易实现。现在施工单位承接工程后都按项目经理部的形式来组建,项目一般距离公司或分公司所在地都较远,用人(主要是劳动者)也大多数采取灵活的用人制度。人员组成及来源较复多变,新开工项目要先做前期准备工作,先要安排人员食宿等工作,施工人员才陆续进场,公司或分公司要进行一级安全教育有一定困难,多数采用委托的方式进行。个别大的项目在施工场地允许的情况下有开工典礼,人员相对集中,但跟劳动力高峰值相比相差仍然较大。
为让安全教育落到实处,最好为二级安全教育,第一级教育为项目经理部对班组长(可增加班组安全员、劳动者代表)的教育,包括原第一级及第二级教育的内容: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企业安全规章制度;项目部的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第二级教育为班组长对劳动者的教育,内容包括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剖析、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
各单位要确保人人受到第一级及第二级安全教育,最好要有安全教育小册子,人手一册,采取受控领用,便于劳动者在工作之余学习。操作中可以先发安全入场教育资料,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讲解。
安全教育这一组织活动应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来组织,参加人员应包括施工员、安全员、技术负责人,材料员、机械员、班组长(可增加班组安全员、劳动者代表)等,由安全员来组织(项目管理规范中的安全生产职责)这一活动有一定难度,不能体现项目部对该项工作的重视,也不符合组织对管理层次的权力和和责任制度和要素有用性原理。
安全管理制度中还要规范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采用制度的形式,建立必要的奖罚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安全检查,形成必要的安全检查制度、安全隐患整改制度。
安全管理重要的是规范物的不安全行为,这就要求安全检查人员要有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专业技术知识等,对物的不安全行为能正确地判定,对于一般安全管理中的安全隐患,能采取口头强调、加强警示来解决,对重大安全隐患采取处罚措施,督促其必须整改。把安全管理与组织的动态相关性原理相结合,实行动态掌握和管理。为此有必要对安全隐患进行分级控制。从而保证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安全管理中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安全管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它是评价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行业主管部门、各地区、各单位都有些规定及做法。个别地区在管理手段还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以至于施工项目侧重做此方面的工作,把日常的安全工作当成为应对检查而做的工作。没有把安全管理中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放在首位,检查流于形式。
因此,安全管理与组织中最重要的机构设置,制度的建立及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规范及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人员必备的安全知识的落实,只要把好这些关口,安全管理工作就会上一台阶,减少或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46位用户关注
83位用户关注
29位用户关注
49位用户关注
73位用户关注
19位用户关注
28位用户关注
82位用户关注
83位用户关注
69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