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幼儿园指南培训心得体会
4月7日下午,我有幸在实验小学阶梯教室聆听了祝士媛老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点解读。祝老师就《指南》制定的背景、作用和意义、结构和内容、与《纲要》的关系及实施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与在座的老师分享了美国的教育标准和日本的教育模式。给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身为幼儿教师和家长的我们,在幼儿园安全重于一切的压力下,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限制和包办过多。祝老师有几句话值得我们好好地反思自己,那就是“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度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职责带来孩子的无措”,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候,处处都是一个“过”,我们的孩子如何才能独立,如何才能长大?
其次,我们要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特别是《指南》,对我们幼教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引和导向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习和实施《指南》的重要意义,关注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整体性,注重各个领域的相互渗透和整合;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习。同时,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在活动和游戏中,多提供一些不同层次的游戏材料和方式,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和发展。
最后,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包括相关文件、专业理论的学习,观察、分析、反思能力的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等等。在实际工作中多与同事交流、研讨,促进自己保教能力的提升。
幼儿园指南培训
第2篇 幼师指南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通过网上学习,了解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一批幼教专家经历四年多时间,对全国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后,吸取国内外先进理念,依据我国幼儿特点起草拟定的。《指南》这一代表了国家意志和幼教改革方向的标志性文件,旨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狠抓内涵,确保基本,提高教师,指引家庭”。《指南》和《纲要》一样,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南》相对于《纲要》的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总目标相比,更详细、更具体。由此,我们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教育建议则给我们一线老师在环境创设、活动内容、幼儿养成习惯、情绪情感的表达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这对于我们今后实现以上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引领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教师的一些滞后或者理念落后的教育行为,从而促使幼儿更好地得以发展,同时为一线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对各年龄段幼儿大致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参考。
《指南》中指出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孩子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幼儿在语言的发展中词汇量迅速增长,已经能掌握各类词,逐渐明确词义并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各种语法结构。在言语表达上可以自由地与人交谈,出现了自我中心言语。自我中心言语是伴随着动作和游戏而进行的自言自语,它既可以帮助儿童出声地思考,又能暂时满足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些愿望。但有些孩子也会出现言语失常现象,在《指南》中,专家提示到:这一时期,儿童说话常有重复或犹豫不决的情况,在与他们交谈时,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话,对口吃现象不必太在意,训练孩子轻松愉快地发表议论。因此,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则要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同时有计划地让他们学习一些书面语言。
我对《指南》中新增“学习品质领域”有些感慨,《指南》中是这样表述的“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儿童现在和今后的学习和发展的质量”。我们一线的老师,天天的教学目的很大程度上是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实现的。而在这一个个教学活动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学目标的落实,孩子的参与度等等,再看名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在行云流水的环节之余,总感觉,她们给孩子们的,不单单是教学内容本身,还有很多“升华”在活动中,这就是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培养。有人说过“幼儿园教的知识都没用的,到了一定的年纪,孩子自然而然也就知道了,那里还要教?”听来不服气之余,也觉得有那末几分道理。可是假如我们只重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孩子的自控力、关爱他人、乐群于人、积极乐观、独立自理、爱好好奇心、积极认知风格、积极学习态度和谨慎行为风格等延续发展品格的培养。那么这类幼儿教育就是有缺陷的。现在有了《指南》的指引,我明确了幼儿教师不但“教书”更要“育人”的角色定位。
平时还要与家长做好沟通交流工作,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和谐发展,让家长也要转变观念,孩子的童年时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土地,播下一粒思想的种子,就会取得行为的收获,播下一粒行为的种子,就会取得性情的收获;播下一粒性情的种子,就会取得命运的收获。让孩子学习他该学的东西,做他该做的事情。不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具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作标尺来丈量幼儿,伤害幼儿,也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是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剂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幼师指南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第3篇 2022幼儿教师培训指南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中,加入幼教中心这个大家庭已经有了一个月的时间。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在刚刚开始的工作中还有些手忙脚乱。对于新的教学环境,新的教学资料还感到有些陌生。有太多的东西等着我去学习,等着我去探讨。
刚刚入园的第一天,张园长带我熟悉园内的环境,让我消除了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在我感到力不从心时,园长给我一次次的鼓励。在我对如何上课感到困惑时,教研组长认真的为我讲解。在我应对课堂上不受控制的孩子们时,保健组长耐心的传授我经验,如何让幼儿安全的度过每一天。园内的每一位教师都毫无保留的帮忙我这个“新手”。
渐渐的工作进入了正轨,同事之间也由不认识慢慢变成了好友。从园长到普通的教师,我们总有很多共同的话题,我们是同事更是姐妹。上班了,谈谈工作;下班了,聊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的生活渐渐有了缤纷的色彩,而对于幼儿园的工作我也有了彻底的新的认识。
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每一天我都会摸摸他们的头亲亲他们的小脸蛋,问问他们早饭吃的是什么,路上都看到了什么趣味的事等等。当孩子们亲热的喊着李教师,叽叽喳喳的告诉我时,欢乐洋溢在孩子们的脸上。我要把这份爱全身心地投入,爱护孩子们,了解孩子们,关心孩子们。
一天又一天,我感到孩子们已经喜欢我了,他们不但尊敬我,并且乐意接近我、亲近我。每当我走进幼儿园或走在路上时耳边总会想起一声声的问候,那一声声的“教师好”就如一阵阵的暖流涌入我的心田;这使我受到启示,那就是:谁把爱的种子洒向人间,谁就能得到收获。想到这些,我下定决心,严格按一名优秀幼儿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我。相对这些而言我所流的汗水是十分值得的。
此时此刻写到那里,我的心境十分激动。幼儿工作的核心是“爱”,这是园长常常叮嘱我们的话。我想说,我选择了这个职业,我要投入全部的身心热爱这个职业,无愧于这个职业。
第4篇 幼幼师指南培训心得体会
近阶段,我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更好。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这几个方面详细地指出了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所该达到的发展目标,以及我们成人在帮助孩子们达成目标时的教育建议。明确了孩子们在每一个年龄阶段末期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也让我们教师教育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方式方法有据可循。
看了语言领域的第一点听与说的教育建议,我自认为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如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坚持给他们讲故事,一起看图书。并且我也注意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以前发现有孩子不够认真,我总是即时提醒,现在我说话相应放轻,语速放慢,让孩子们不由静下心来细细地听,这样也较好地养成了他们的倾听习惯。同时,在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时,我总是注意说话的语气,总是能结合情景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特别是讲故事时,注意语音、语调,配上表情,尽量把人物的心情表现得清晰,让孩子一下就能理解。这样操作,我希望能给孩子们做个榜样,让他们也能爱说、会说。
在此基础上,我为幼儿创造各种说话的机会,如来园时和他们交流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有没有什么新闻说说。晨间活动时,今天你玩了些什么,有什么特别的跟大家交流一下。上课时更是鼓励大家积极发言。但是,我却发现,孩子们不怎么说话,或者说,说得没有我预期的那么多。每天上课的时候,发言的总是那几个,难得有匹黑马冒出来,让我欣喜一下。这让我很是郁闷。但仔细想来,问题总还是出在我的身上,于是,慢慢寻找,慢慢发现,再慢慢改变。能力强的孩子总是很能说,也表现很积极。那些知道却不愿意说的,我采取激励措施,让他们从懒洋洋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共享。能力较差的孩子尽量提问些简单的问题,或把提问放在能力强的孩子的后面,让他们如小鹦鹉般跟着其他孩子学说。
在语言活动时,有时候让孩子们看着图说一句话,请一个孩子说了后,我不断要求其他的孩子,能不能说得更完整?能不能说得更好听?这样也刺激大家一起动脑筋,说得更好。这一点我发现很有用,在今后我也会一直用到。
当然,在孩子们大胆说话以后,不管说得如何,我总是给予肯定。希望孩子们越来越能说,越来越会说。
再比如在表现与创造中,《指南》提出的教育建议是1.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唱歌、表演等艺术活动。经常和幼儿一起唱歌、表演、绘画、制作,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如: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候再给予具体的帮助。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这样的教育建议就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用儿童的眼光去欣赏他们的作品,让孩子有创造的信心与兴趣,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作为幼儿教师,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是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授之以渔”,让好奇心、求知欲陪伴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的心中点亮一盏爱学习、会学习的明灯,让他们能在浩瀚的知识天地中自由翱翔。千万不能以“拔苗助长”的方式,或是园林工人的“修剪”技能,让所有的孩子“超前生长”或是“千篇一律”。
《指南》中所提到的那样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我们遇到的孩子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尊重孩子们原有的水平,引导其不断地向更高一层的水平发展才是只能所呈现出的阶梯性的意义。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揣摩《指南》和《纲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让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第5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培训心得
春天里的阳光温暖而明媚,正是这个温暖的季节,我收获颇丰。
XX年3月9日,我参加了由幼教集团一幼和二幼联合举办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培训。聆听了向松梅园长解读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解、运用与实施;温故了杨立群园长解读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学习了周丛笑老师专讲的《优化幼儿园一日生活》;受益匪浅,具体如下:
充满期待的开始:向松梅园长解读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解、运用与实施;从《指南》的背景、过程、文本的解读和运用与实施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专业的领引和解读。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向园长对《指南》的结构与内容的解读;用数字来概括、总结《指南》的领域、子领域、目标、典型表现、教育建议,用短小简单的旋律来总结《指南》内容的组成。使得我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这本厚厚的《指南》。通过本次培训,对《指南》的学习我用“两个认识,三个了解”进行概括。对《指南》与《纲要》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对幼儿的每个年龄阶段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评加深了印象;明确了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每个年龄阶段末期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方向。认识到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当中应该如何去交给孩子一些本领,第一个了解: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指南》制定的依据和目的;第二个了解:让我对《指南》的具体结构和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第三个了解:让我更全面地了解了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同时,也让我对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充满信心。
专业熏陶之后,带来的便是温故而知新。杨立群园长解读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让我重温了一次自己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专业标准,不仅要从专业理念与师德去关心和爱护孩子,还应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方面去不断提高自己。其中,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提醒了我应时刻牢记自身的职责。
轻松而开心的游戏后,更是硕果累累。周丛笑老师专讲的《优化幼儿园一日生活》,从一日活动的组成、一日生活的先导、一日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指导思想等方面展开讲述,其中,我对五个纲要性文件的讲解印象最为深刻。周丛笑老师对“纲要性文件看一日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指导思想”进行了具体的讲解与分析,从五个纲要的试行时间到内容一一做了详细的阐述,使得我进一步了解了其纲要具体试行的时间和其内容,也让我明白了这些纲要性文件其正真的价值所在,其次是更加扩大了我的知识面,对我的专业认识和水平有所新的提高,也让我更加明白“学无止尽”这其中的深刻含义。
一天的培训虽有些疲倦,但收获大于疲倦。期待下次培训的收获。
第6篇 幼儿园指南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今天主要是谈谈我对数学认知部分的解读,数学认知分三个小的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2、感知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3、感知形状与空间。在三个目标中强调到两个内容:(一)幼儿生活要“数学化”。(二)幼儿数学教学要“生活化”。
(一)幼儿生活要“数学化”。 就是说在日常生活进行数学教育的渗透,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教育建议中指出(15页):在日常生活中和幼儿谈论所看到的事物的形状,鼓励幼儿联想,并用一些相关形状的词汇来描述事物,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如:发现生活中用数字作标识的事物,如电话号码、时钟、日历、商品的架签等;拍球、跳绳、跳远可通过数数和测量的方法确定名次;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孩子去发现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孩子进餐时,我们可引导他们去发现众多的一一对应关系;孩子散步时,我们可引导他们数数楼梯的台阶,说说花草的数目、形状、颜色;孩子玩沙玩水时,我们提供各种形状的容器,引导他们感知容量守恒;孩子玩扑克游戏时,我们指导他们学习数的组成、加减和序数;孩子整理玩具时,他们会按形状、颜色、类别分类,在义卖活动中认识货币等等。孩子在轻松自然的一日生活中获得了数、形、量的知识和经验,既增强了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又形成了初步的数概念。让幼儿感知到数学在生活中无所不有,感知到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二)强调幼儿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在数学教学中,要让数学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数学教学,让数学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在第二个目标第16页教学建议中,句子开头出现字眼的是“结合具体事物”、“结合日常生活” “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通过实物操作”等,这就是说要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教育建议中指出一些例子,如:结合日常生活,让幼儿给桌子上的每个碗配上勺子时,在一对一配对的过程中发现两组物体的多少;数苹果、数梨,判断苹果和梨哪个多哪个少;在操作练习时,要注重选取生活中的实物让孩子摆弄,如在学习数的组成时,可以给孩子提供钮扣、蚕豆、花生、开心果壳等操作材料,让孩子百玩不厌。在学习了“人民币”,让孩子练习使用人民币时,可在角色游戏中让孩子学习换算等等。
下面再谈谈蒙台梭利数学和指南中数学的关系:
梭利数学的教学理念和“指南”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是在日常生活教育和感觉教育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它通过日常生活练习,激发和培养幼儿的秩序感、专注力、判断力、手眼协调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使幼儿的一些内在特质得以发展。事实证明,这些内在特质正是幼儿在初学数学时的必备条件。幼儿对“数”是否敏感与感官智能的高低是密切相关的,蒙台梭利感觉教育正是根据这一点,设计了大量与数学教育相关的教具,以此来促使幼儿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能够熟悉数字,并对数字非常敏感。
蒙台梭利的教具也是来自生活,更有利于孩子的理解,如:粉红塔、棕色梯、纺锤棒、数字与筹码、金色串珠的换算、邮票游戏等等。
《指南》指出(13页):“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因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这不正是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吗?蒙台梭利教具它是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发展需要的科学“儿童玩具”,这也是蒙台梭利教育法从二十世纪以至今,能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原因。
所以,我们要在《指南》指导下,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引导孩子运用已有生活经验与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来学习数学,使数学教学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时代的气息、生命的活力。
第7篇 幼儿园指南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了解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一批幼教专家经历四年多时间,对全国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后,吸取国内外先进理念,依据我国幼儿特点起草拟定的。《指南》这一代表了国家意志和幼教改革方向的标志性文件,旨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狠抓内涵,确保基本,提高教师,指引家庭”。《指南》和《纲要》一样,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南》相对于《纲要》的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总目标相比,更详细、更具体。由此,我们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教育建议则给我们一线老师在环境创设、活动内容、幼儿养成习惯、情绪情感的表达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这对于我们今后实现以上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引领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教师的一些滞后或者理念落后的教育行为,从而促使幼儿更好地得以发展,同时为一线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对各年龄段幼儿大致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参考。在教学活动中同事们选择性地、挑重点地对《指南》的背景和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研讨,让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是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后的又一重要关于幼儿教育的内容。
一、回顾《纲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总则:主要讲述了《纲要》制定的原因、目的、性质、任务、外部原则、内部原则及自身特点;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主要讲述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目标(该领域重点追求什么,其主要的价值取向)、内容与要求(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与此同时,该领域教育的内容自然地负载其中)、指导要点(点明该领域知识的主要特点,其教和学的主要特点;点明该领域特别应当注意的有普遍性的问题);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主要讲述了幼儿园教育的根本原则、活动含义、基本原则、各方面的原则、教育活动目标、内容、形式、环境、一日生活、幼小衔接。第四部分教育评价:主要讲述了幼儿园教育的功能、主体、实施原则、主要内容等。
二、品读《指南》
1.社会现状
当今社会,许多家长都抱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拼命让孩子“超前学习”,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在各种兴趣班、辅导班之间穿梭。等到了三年级、10岁左右的年纪,孩子们已经是“久经沙场”的写作业“老手”了。但是在生活习惯上,孩子们还是普遍滞后的,如“有一个小女孩都快5岁了,特别内向、懦弱,每天在幼儿园都尿裤子,尿完还不敢给老师说。课间活动,她几乎从来不和别的小朋友玩,感觉有些小朋友总是欺负她,经常看她脸上、胳膊上被抓得一道一道的。”再如“有个小男孩在幼儿园里从来不吃亏。看到别的小朋友拿有好吃的、好玩的,他伸手就去抢;别人如果不给,他张口就咬。“老师警告过,如果孩子再咬伤人,就要我们换幼儿园。在家里也真管教了呀,但是从来都没用。”等等。
2.《指南》学习
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乱象和误区,《指南》的建议非常清晰、具体、有指向性。它把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培养提出建议。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它是在《纲要》的基础上,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要求按不同的年龄段进行细化,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促进学前教育科学,规范发展的需要,纠正小学化、超前的教育问题。指导家长科学实施保育和教育的需要,对家长的科学育儿具有指导性作用。满足幼儿生活、学习、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它更符合现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指南》中指出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孩子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幼儿在语言的发展中词汇量迅速增长,已经能掌握各类词,逐渐明确词义并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各种语法结构。在言语表达上可以自由地与人交谈,出现了自我中心言语。自我中心言语是伴随着动作和游戏而进行的自言自语,它既可以帮助儿童出声地思考,又能暂时满足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些愿望。但有些孩子也会出现言语失常现象,在《指南》中,专家提示到:这一时期,儿童说话常有重复或犹豫不决的情况,在与他们交谈时,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话,对口吃现象不必太在意,训练孩子轻松愉快地发表议论。因此,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则要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同时有计划地让他们学习一些书面语言。
我对《指南》中新增 “学习品质领域”有些感慨,《指南》中是这样表述的“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儿童现在和今后的学习和发展的质量”。我们一线的老师,天天的教学目的很大程度上是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实现的。而在这一个个教学活动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学目标的落实,孩子的参与度等等,再看名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在行云流水的环节之余,总感觉,她们给孩子们的,不单单是教学内容本身,还有很多“升华”在活动中,这就是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培养。有人说过“幼儿园教的知识都没用的,到了一定的年纪,孩子自然而然也就知道了,那里还要教?”听来不服气之余,也觉得有那末几分道理。可是假如我们只重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孩子的自控力、关爱他人、乐群于人、积极乐观、独立自理、爱好好奇心、积极认知风格、积极学习态度和谨慎行为风格等延续发展品格的培养。那么这类幼儿教育就是有缺陷的。现在有了《指南》的指引,我明确了幼儿教师不但“教书”更要“育人”的角色定位。
平时还要与家长做好沟通交流工作,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和谐发展,让家长也要转变观念,孩子的童年时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土地,播下一粒思想的种子,就会取得行为的收获,播下一粒行为的种子,就会取得性情的收获;播下一粒性情的种子,就会取得命运的收获。让孩子学习他该学的东西,做他该做的事情。不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具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作标尺来丈量幼儿,伤害幼儿,也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是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们更有义务和责任来认真地学习并根据《指南》与家长配合进行因材施教,因此,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我们每个幼儿园老师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剂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第8篇 幼儿园指南培训学习心得感受
这几天,我有幸参加了“国培”幼儿教师培训,聆听了多位专家的讲座,收获之大可谓无言语表。
开班的学员互动,让我们这批来自全省各地的老师一下子熟悉起来,很快地建立起培训班学员的同学情,充分感受到群众的温暖。
我既不是教研员也不是进修学校的老师,没有搞培训工作的经验与体会,这学期根据工作需要分管乡学前办的工作,充分发挥乡中心幼儿园对农村教学点的辐射作用,也就是说除了搞好乡的各项工作,还要经常性地开展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所以这次培训不仅仅仅给了我学习的机会,更是我以后工作的“及时雨”。
张海豫、李冰洁、唐乃香等多位老师关于“幼儿园教育领域的问题与对策”让我明白了幼儿教育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使我明白了这次培训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培训的目标是什么?我需要怎样做才能成功地开展培训,使我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袁爱玲老师的《新时期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讲座》,张向葵老师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指导纲要”落实》更是精彩。要让自我成为一位“优秀教师”,不仅仅仅要具备过硬的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潜力,还务必走近孩子,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一个热爱儿童、善于理解儿童的老师才会真正成为孩子心中的好老师。
富有实践经验的温向娟、张爱君、张岩等几位老师分别作了《优秀活动案例展示》,对我以后的教研工作颇有指导好处,我深受启发。平时,我们很多老师撰写教育教学案例,总是局限在某个教学活动之中,此刻我明白了:教育教学案例的来源包括教学现场的故事、生活活动现场的故事、区域活动现场的故事、游戏活动现场的故事,这就说明幼儿园值得我们分析、反思的案例很多,在于老师细致的观察、分析,如何全方位地去提高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
总之,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我十分教育局给我这次培训机会,我将把这种感激之情化为一种工作动力,把所学到的知识与感悟运用到以后的培训和教研工作中去,为我乡的幼教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9篇 幼儿园指南课程培训心得
在安吉县教育局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在单位领导的带领下,在11月4号至5号我参加了《幼儿园游戏的环境创设与幼儿游戏指导研讨会》的培训,为期两天的培训过程中,我聆听了三位专家学者的报告,还观摩机关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收获颇多。
特别是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的学术报告: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幼儿园艺术教育。对我深有启发,她告诉我们,幼儿美艺术学习的核心经验:就是感知美、表达美、创造美。让我们了解表达美的内涵与价值,理解幼儿美术发展的特点,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表达美”支持性策略的一些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1.范画演示法在幼儿美术中起到什么作用?范画演示之后,幼儿得到了什么?是否失去了什么?范画演示之后,幼儿技能会迁移吗?2.如果教师不用范画来进行示范,幼儿会不会画呢?3.幼儿为什么会说:“我不会画”?幼儿画的不像说明什么?在我们平时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往往都是教师给幼儿示范并演示,让幼儿按范画来画,画的不像还要求幼儿重画。《指南》中指出:幼儿稚嫩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像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遍一律训练,以免扼杀其想像和创造的萌芽。今天听了报告后才知道我们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其实我们是扼杀了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的萌芽。
通过这次培训,在今后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在幼儿绘画时我会注意,尽量少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该要求幼儿完全按范画来画,让幼儿自由发挥想像和创造。为幼儿多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如:在各个活动区都应该投放纸和笔。让幼儿在感知的基础上自由表达,如:与其他领域教育结合。提供真实的感知对象让幼儿模仿,如:写生。提供艺术作品给幼儿自发模仿的机会,如:名画、绘本等。听幼儿说画,如:作品陈列与展示。我本着这个目标,努力尝试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发挥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更好的在学中玩,玩中学。将自己所感知过的对象或感兴趣的事物通过美术手段再现出来。
第10篇 幼儿园指南阅读培训心得
这几天,我有幸参加了“国培”幼儿教师培训,聆听了多位专家的讲座,收获之大可谓无言语表。
开班的学员互动,让我们这批来自全省各地的老师一下子熟悉起来,很快地建立起培训班学员的同学情,充分感受到群众的温暖。
我既不是教研员也不是进修学校的老师,没有搞培训工作的经验与体会,这学期根据工作需要分管乡学前办的工作,充分发挥乡中心幼儿园对农村教学点的辐射作用,也就是说除了搞好乡的各项工作,还要经常性地开展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所以这次培训不仅仅仅给了我学习的机会,更是我以后工作的“及时雨”。
张海豫、李冰洁、唐乃香等多位老师关于“幼儿园教育领域的问题与对策”让我明白了幼儿教育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使我明白了这次培训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培训的目标是什么?我需要怎样做才能成功地开展培训,使我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袁爱玲老师的《新时期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讲座》,张向葵老师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指导纲要”落实》更是精彩。要让自我成为一位“优秀教师”,不仅仅仅要具备过硬的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潜力,还务必走近孩子,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一个热爱儿童、善于理解儿童的老师才会真正成为孩子心中的好老师。
富有实践经验的温向娟、张爱君、张岩等几位老师分别作了《优秀活动案例展示》,对我以后的教研工作颇有指导好处,我深受启发。平时,我们很多老师撰写教育教学案例,总是局限在某个教学活动之中,此刻我明白了:教育教学案例的来源包括教学现场的故事、生活活动现场的故事、区域活动现场的故事、游戏活动现场的故事,这就说明幼儿园值得我们分析、反思的案例很多,在于老师细致的观察、分析,如何全方位地去提高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
总之,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我十分教育局给我这次培训机会,我将把这种感激之情化为一种工作动力,把所学到的知识与感悟运用到以后的培训和教研工作中去,为我乡的幼教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11篇 幼儿园指南培训心得感想
通过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了解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一批幼教专家经历四年多时间,对全国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后,吸取国内外先进理念,依据我国幼儿特点起草拟定的。《指南》这一代表了国家意志和幼教改革方向的标志性文件,旨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狠抓内涵,确保基本,提高教师,指引家庭”。《指南》和《纲要》一样,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南》相对于《纲要》的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总目标相比,更详细、更具体。由此,我们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教育建议则给我们一线老师在环境创设、活动内容、幼儿养成习惯、情绪情感的表达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这对于我们今后实现以上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引领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教师的一些滞后或者理念落后的教育行为,从而促使幼儿更好地得以发展,同时为一线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对各年龄段幼儿大致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参考。在教学活动中同事们选择性地、挑重点地对《指南》的背景和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研讨,让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是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后的又一重要关于幼儿教育的内容。
一、回顾《纲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总则:主要讲述了《纲要》制定的原因、目的、性质、任务、外部原则、内部原则及自身特点;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主要讲述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目标(该领域重点追求什么,其主要的价值取向)、内容与要求(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与此同时,该领域教育的内容自然地负载其中)、指导要点(点明该领域知识的主要特点,其教和学的主要特点;点明该领域特别应当注意的有普遍性的问题);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主要讲述了幼儿园教育的根本原则、活动含义、基本原则、各方面的原则、教育活动目标、内容、形式、环境、一日生活、幼小衔接。第四部分教育评价:主要讲述了幼儿园教育的功能、主体、实施原则、主要内容等。
二、品读《指南》
1.社会现状
当今社会,许多家长都抱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拼命让孩子“超前学习”,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在各种兴趣班、辅导班之间穿梭。等到了三年级、10岁左右的年纪,孩子们已经是“久经沙场”的写作业“老手”了。但是在生活习惯上,孩子们还是普遍滞后的,如“有一个小女孩都快5岁了,特别内向、懦弱,每天在幼儿园都尿裤子,尿完还不敢给老师说。课间活动,她几乎从来不和别的小朋友玩,感觉有些小朋友总是欺负她,经常看她脸上、胳膊上被抓得一道一道的。”再如“有个小男孩在幼儿园里从来不吃亏。看到别的小朋友拿有好吃的、好玩的,他伸手就去抢;别人如果不给,他张口就咬。“老师警告过,如果孩子再咬伤人,就要我们换幼儿园。在家里也真管教了呀,但是从来都没用。”等等。
2.《指南》学习
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乱象和误区,《指南》的建议非常清晰、具体、有指向性。它把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培养提出建议。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它是在《纲要》的基础上,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要求按不同的年龄段进行细化,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促进学前教育科学,规范发展的需要,纠正小学化、超前的教育问题。指导家长科学实施保育和教育的需要,对家长的科学育儿具有指导性作用。满足幼儿生活、学习、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它更符合现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指南》中指出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孩子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幼儿在语言的发展中词汇量迅速增长,已经能掌握各类词,逐渐明确词义并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各种语法结构。在言语表达上可以自由地与人交谈,出现了自我中心言语。自我中心言语是伴随着动作和游戏而进行的自言自语,它既可以帮助儿童出声地思考,又能暂时满足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些愿望。但有些孩子也会出现言语失常现象,在《指南》中,专家提示到:这一时期,儿童说话常有重复或犹豫不决的情况,在与他们交谈时,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话,对口吃现象不必太在意,训练孩子轻松愉快地发表议论。因此,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则要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同时有计划地让他们学习一些书面语言。
我对《指南》中新增 “学习品质领域”有些感慨,《指南》中是这样表述的“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儿童现在和今后的学习和发展的质量”。我们一线的老师,天天的教学目的很大程度上是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实现的。而在这一个个教学活动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学目标的落实,孩子的参与度等等,再看名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在行云流水的环节之余,总感觉,她们给孩子们的,不单单是教学内容本身,还有很多“升华”在活动中,这就是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培养。有人说过“幼儿园教的知识都没用的,到了一定的年纪,孩子自然而然也就知道了,那里还要教?”听来不服气之余,也觉得有那末几分道理。可是假如我们只重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孩子的自控力、关爱他人、乐群于人、积极乐观、独立自理、爱好好奇心、积极认知风格、积极学习态度和谨慎行为风格等延续发展品格的培养。那么这类幼儿教育就是有缺陷的。现在有了《指南》的指引,我明确了幼儿教师不但“教书”更要“育人”的角色定位。
平时还要与家长做好沟通交流工作,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和谐发展,让家长也要转变观念,孩子的童年时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土地,播下一粒思想的种子,就会取得行为的收获,播下一粒行为的种子,就会取得性情的收获;播下一粒性情的种子,就会取得命运的收获。让孩子学习他该学的东西,做他该做的事情。不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具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作标尺来丈量幼儿,伤害幼儿,也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是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们更有义务和责任来认真地学习并根据《指南》与家长配合进行因材施教,因此,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我们每个幼儿园老师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剂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新一轮的后备干部培训拉开序幕,本次培训的主题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这轮培训,对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浙江幼儿师范学院的王春燕教授给我们带来了《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讲座。下面我就这次培训的内容发表自己的感想。
讲座刚开始,王教授首先列举了五个经典的幼儿游戏,如荷花荷花几月开、炒青菜、播种子等,通过游戏,让我们明白了游戏的本质特征和游戏以开心为本体价值,以学到知识为附属价值,明确了游戏与活动的本质区别。同时,王教授也提到,在我们当前的幼儿园中,往往把游戏变质了,存在儿童的游戏成为教师导演的一台戏,本该是儿童在游戏都变成了教师在游戏儿童。为了学员们对游戏的本质更明确,列举了游戏的本质,并一一进行举例说明。
接着,王教授讲述了幼儿园游戏与课程的关系,总结了在我们的教学中,课程与游戏有分离式、插入式、促进式等几种常见的形式。那么怎么来区分游戏与教学呢?游戏是将幼儿主体内在已有的知识、技能以及情绪,通过有趣的活动表现出来,以已知为基础,享受已知。而课程是教师将外在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幼儿,目的是使幼儿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为了让游戏和教学彰显它们各自自身的价值,在研究中,为纯化游戏,使游戏显示出自身的价值和特点,那就是通过幼儿充分自我表现,使幼儿真正享受到游戏的乐趣,享受到天性自由的欢畅,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健全人格。同时,为保证教学在幼儿发展中的低位,使教学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和功能,那就是让幼儿获得知识、技能和智力的发展。
幼儿园中的游戏是一种特殊的游戏,主要分为创造性游戏与规则游戏。游戏的分类是出于研究的需要,自然状态下幼儿游戏并不以类型命名。在具体活动中,只满足于幼儿的需要,使幼儿体验欢快,这就是游戏。
通过王教授对游戏与课程的阐述,让我们对什么是游戏,课程与游戏的关系及区别,以及在实践中怎样使游戏与课程更好的整合,有了清晰的了解。在理论的支撑下,相信,所有的学员回到幼儿园岗位中定会将此用于实践,以此更好的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近阶段,我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更好。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这几个方面详细地指出了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所该达到的发展目标,以及我们成人在帮助孩子们达成目标时的教育建议。明确了孩子们在每一个年龄阶段末期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也让我们教师教育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方式方法有据可循。
看了语言领域的第一点听与说的教育建议,我自认为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如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坚持给他们讲故事,一起看图书。并且我也注意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以前发现有孩子不够认真,我总是即时提醒,现在我说话相应放轻,语速放慢,让孩子们不由静下心来细细地听,这样也较好地养成了他们的倾听习惯。同时,在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时,我总是注意说话的语气,总是能结合情景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特别是讲故事时,注意语音、语调,配上表情,尽量把人物的心情表现得清晰,让孩子一下就能理解。这样操作,我希望能给孩子们做个榜样,让他们也能爱说、会说。
在此基础上,我为幼儿创造各种说话的机会,如来园时和他们交流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有没有什么新闻说说。晨间活动时,今天你玩了些什么,有什么特别的跟大家交流一下。上课时更是鼓励大家积极发言。但是,我却发现,孩子们不怎么说话,或者说,说得没有我预期的那么多。每天上课的时候,发言的总是那几个,难得有匹黑马冒出来,让我欣喜一下。这让我很是郁闷。但仔细想来,问题总还是出在我的身上,于是,慢慢寻找,慢慢发现,再慢慢改变。能力强的孩子总是很能说,也表现很积极。那些知道却不愿意说的,我采取激励措施,让他们从懒洋洋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共享。能力较差的孩子尽量提问些简单的问题,或把提问放在能力强的孩子的后面,让他们如小鹦鹉般跟着其他孩子学说。
在语言活动时,有时候让孩子们看着图说一句话,请一个孩子说了后,我不断要求其他的孩子,能不能说得更完整?能不能说得更好听?这样也刺激大家一起动脑筋,说得更好。这一点我发现很有用,在今后我也会一直用到。
当然,在孩子们大胆说话以后,不管说得如何,我总是给予肯定。希望孩子们越来越能说,越来越会说。
再比如在表现与创造中,《指南》提出的教育建议是1.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 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唱歌、表演等艺术活动。经常和幼儿一起唱歌、表演、绘画、制作,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如: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候再给予具体的帮助。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 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这样的教育建议就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用儿童的眼光去欣赏他们的作品,让孩子有创造的信心与兴趣,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作为幼儿教师,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是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授之以渔”,让好奇心、求知欲陪伴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的心中点亮一盏爱学习、会学习的明灯,让他们能在浩瀚的知识天地中自由翱翔。千万不能以“拔苗助长”的方式,或是园林工人的“修剪”技能,让所有的孩子“超前生长”或是“千篇一律”。
《指南》中所提到的那样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我们遇到的孩子 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尊重孩子们原有的水平,引导其不断地向更高一层的水平发展才是只能所呈现出的阶梯性的意义。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揣摩《指南》和《纲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让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第12篇 《指南》幼儿游戏教育技能培训心得
《指南》幼儿游戏教育技能培训心得
虽然我们的培训时间只有一天,但这些培训内容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听了吴海虹老师的讲座,让我更好的认识到游戏的重要性。现在我就吴海虹老师的培训谈谈我的感受:
1、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尊重儿童,尊重他们的学习方式,还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因为孩子从一出生就是主动的有能力和自信的学习者,我们要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因为孩子们一些看似不规则的行为其实都是一种学习。如果我们只是把他们当成孩子,那么担忧、责备、溺爱就会出现,从而也会出现控制、阻挡和反对孩子们的学习行为。如果我们把孩子当成一名学习者,孩子们的行为在我们眼里都会成为学习行为,我们就会出现支持和回应孩子们的反应,从而能更好的'推动孩子们的进步。
2、教学就是倾听。以前我总认为教学就是带着孩子们开展活动,告诉孩子们该怎么做,但是这次培训吴老师的一句话让感触很深:“当有人倾听儿童心声时,力量的天平就向儿童倾斜”。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要学会在一边站上一会儿,给孩子们的学习留出空间,然后仔细观察孩子们在做什么,然后很好的理解他们的行为方式,更好的成为他们的引路人。
3、教学不只是倾听,还有回应。如果只是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却没有回应孩子们,孩子依旧得不到发展的空间。但是通过倾听孩子,了解孩子,从而追随孩子的学习方向、兴趣和优势。那么就可以更好的回应孩子们,推动孩子们的进步。回应并不是与孩子们长篇大论,有时候回应只是一句话或者游戏时候的一种材料。
通过这次培训,我还真正认识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让孩子们自由游戏起来,真正的将游戏还给孩子,还给孩子们游戏的时间,还给孩子们游戏的自由,不要将成人意识强加于孩子身上。
12位用户关注
12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