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本篇共有760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2分钟,共有141位用户关注,48人点赞!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方针与政策,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和丰功伟绩,加强党员党性教育,传承革命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增强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政治性、生动性,党总支定于6月份开展全体党员“走红色之旅·看乡村振兴”专题教育实践活动。
一、活动组织
(一)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二)工作专班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参与人员
在岗教职员工党员,共计64名
三、活动安排
1.时间安排
6月2日星期三第一党支部
6月3日星期四第二党支部
6月8日星期二第三党支部
(如遇雨天,则另行通知)
2.线路安排
14:00车库集合完毕
14:00--14:30前往荆州市博士第一村:斯家场镇姜家岭村(车程30分钟)
14:30--15:00参观姜家岭村(参观30分钟)
15:00--15:15前往街河市镇新星村(车程15分钟)
15:15--16:15参观新星村(参观1个小时)
16:15--16:30前往街河市镇白果树村(红军树)(车程15分钟)
16:30--17:00红军树下重温入党誓词(参观30分钟)
17:00--17:10前往纸厂河镇金鸡山村烈士陵园(车程10分钟)
17:10--17:30祭扫烈士陵园(参观20分钟)
17:30--18:00返回进晚餐(车程30分钟)
3.车辆安排
各支部按照5人一车安排,具体名单到车辆。
4.环节安排
(1)学校总支与姜家岭村和新星村提前联系,规划好参观路线,落实好讲解工作;
(2)红军树和金鸡山烈士陵园的讲解由各支部安排专人搜集整理,现场讲解;
(3)红军树下的重温入党誓词环节和支部书记微党课活动由各支部安排专人负责;
5.物资安排
(1)支部旗、志愿者旗、入党誓词要提前准备好;
(2)饮用水请各支部安排专人找办公室领取;
(3)各支部安排专人照相,搜集整理好第一手素材;
四、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坚持正确导向。各支部要精心组织,出发前务必做好调课和相关工作安排,报年级组、政教室、教务室备案;凡因私不能参加活动者需书面提出请假申请,党总支批准后报办公室备案。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0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250位用户关注,21人点赞!
为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开展,xxx充分发挥执纪监督功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下好“先手棋”,强化监督责任。协助镇党委、政府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整体工作大局中,研究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监督执纪问责方案,对执纪问责的对象、形式、方法、内容和程序等做了明确规定。特别是对镇党委确定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示范片区、重点项目、重点工作进度及遇到的问题,进行定期情况研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证。
走好“关键子”,强化监督检查。开展专项督查,专门听取各村、各部门、各工作组的情况汇报,严格检查乡村振兴项目申报、实施、验收、资金分配、政策公示等情况,对数额较大或群众较关注的项目资金及招投标、集中采购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监督,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收好“一盘棋”,强化执纪问责。对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执行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不力、作风不实、工作不到位的典型问题进行批评教育,督促整改,对违法违纪的给予问责查处。同时拓宽举报渠道,发动群众对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违纪行为进行举报,确保“乡村振兴”举措落地落实见效,擦亮“乡村振兴”新发展名片,不断放大“乡村振兴”的战略果实,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93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8分钟,共有179位用户关注,52人点赞!
西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宁发〔2018〕1号)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2018年任务分工方案和行动清单》的通知(宁办发〔2018〕17号)精神,确保相关任务落到实处,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做到“三个一以贯之”和“五个过硬”,忠实践行“两个绝对”,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和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市委十四届五次、六次全会部署,坚持把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忠实践行“两个绝对”的实践载体,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为奋力开创新时代建设幸福西宁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二、工作措施
(一)就业创业方面
1.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一是以“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新疆采棉、海西摘杞”等公共就业专项活动为契机,主动与园区人社部门、用人单位对接,广泛收集用工信息,并筛选出适合农村劳动力的岗位信息,通过乡镇(社区)等基层服务平台进行,促进农村劳动力和用人单位的有效对接。二是以加大劳务经纪人培训力度、落实劳务经纪人补贴为抓手,进一步发挥劳务经纪人作用,提高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组织化、规范化程度。同时,培育一批保洁、家政、旅游休闲等转移就业强的劳务品牌,利用劳务品牌市场优势,推动特色产品销售,扶持鼓励发展家庭手工业,创造更多居家灵活就业机会。
2.增强农村劳动力创业能力。一是通过落实各类创业奖补政策,鼓励农村劳动力投身创业。同时,继续开展创建创业型乡镇工作,为农村劳动力享受就近创业服务提供便利。二是鼓励和支持创业培训合作机构深入乡村,为有创业意愿农村劳动力和在农村创业的小微企业经营管理者开展创业培训,对他们在企业开办、经营过程中给予政策指导,提高其创业的心理、管理、经营等素质,增强参与市场竞争和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三是发挥全市创业孵化基地集场地、政策、指导、融资为一体的创业孵化平台作用,将优秀农村劳动力创业项目或初创企业推荐至孵化基地进行孵化,以解决其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场地、资金、能力等难题。四是在乡村挖掘树立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村劳动力创业典型,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带动周边农民跟随创业。
3.加大职业能力培训力度。一是注重培训服务“供给侧”和“需求侧”统筹对接,以企业为主体,紧密结合岗位实际需求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功能定位,重点开展新能源、新材料、特色轻工、高端装备制造、特色生物制药等重点产业急需技能人才培养计划。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订单定向式培训和劳动预备制培训,在劳动者实现技能就业、素质就业的同时,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及时掌握潜在的岗位资源信息,针对企业空岗资源开展技能人才“储备式”培训,从而更好地实现技能培训与岗位资源的有效对接。大力支持企业开展“岗前+产业技能”培训,在特色优势产业、循环经济主导产业以及重点传统领域包括环境保护、旅游行业、机械加工制造等企业,鼓励生产一线岗位人员参加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等方面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或创新能力培养,推动企业技术革新和转型升级。二是分类实施“精准扶贫”培训、订单定向培训、劳务品牌培训、新市民培训、“技能+创业”培训、劳务经纪人培训、技能创业培训进校园及企业新招员工岗前培训等重点项目,提高培训的实效性。重点做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和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专项就业培训;继续巩固精准扶贫培训成果,对有劳动能力的、有培训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进行精准扶贫, 鼓励引导参加二、三产业职业技能培训。
(二)社会保障方面
1.进一步完善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按照国家和省的相关政策规定,完善城乡居民医保筹资缴费机制,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覆盖范围,积极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贯彻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各项政策,进一步规范医保两定医药机构行为,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加强对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政策指导和监督管理,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平稳运行。
2.深入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制度。严格执行城乡居民医保各项政策,按照城乡居民医保统一覆盖范围、统一筹资政策、统一保障待遇、统一医保目录、统一定点管理、统一基金管理的“六统一”管理模式,做好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参保缴费、基金征收、待遇支付等各项工作。依托省十三五规划和省人社厅“互联网+技术”平台,建立线上线下多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推动业务办理由“实体服务”向“信息服务”转移,让群众能享受高效、便捷、安全、精准的社保服务。充分利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成果,将城乡居民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加快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引导参保人员到基层首诊,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减轻参保患者个人负担,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加强对商保公司经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及时掌握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保情况及待遇享受情况,深入落实精准扶贫人员大病保险起付线由5000元降低到3000元的政策。
3.继续加大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精简备案手续、优化备案流程、扩充备案渠道,逐步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经办服务流程,有效解决参保人员垫付资金量大、报销周期长、手续繁杂等问题。及时上解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资金,确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有序推进。
4.继续落实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调整机制。按照国家、省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相关政策,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按政策规定适时进行调整。继续指导四区三县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及待遇支付工作。
5.引导符合条件的新型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利用全民参保登记成果,加强对未参保人员数据的分析,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系统,与公安、工商、就业等部门进行数据交换、比对、分析、利用,实现精准扩面。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措施,动员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参加职工养老、医疗等险种。
(三)人事人才方面
按照省人社厅计划安排,组织100名“三支一扶”工作人员的选聘,并及时督促人员到岗到位。
三、相关保障
(一)提高政治站位。局机关相关处室及局属各单位要把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把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关于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中,确保我局承担的相关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二)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党组统一领导、部门具体负责的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创新领导方式方法,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按照部门职责,加强工作指导和检查督促,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制度措施,做好协同配合,形成乡村振兴工作合力。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55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44位用户关注,32人点赞!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思想,负责包保xx镇xx村、xx镇xx村的包保乡村环境整治工作,按要求规划先行、盯住关键、形成合力、真抓实干、夯实责任,全力做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二、工作目标
(一)谋划布局,制定方案(2020年1月-3月)
将和包保的两个村制定年度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和职责,列出任务图、进度表,实施“挂图作战”。全面启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二)宣传发动,全员参战(2020年4月-6月)
驻村工作队将和包保村一起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制
定完善“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等制度,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一起参与,做好春季栽花种草,搞好绿化美化工作。同时,确保村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发展、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
(三)补齐短板,积极推进(2020年7月-9月)
这期间进行查漏补缺,对上半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
进行总结改进。积极谋划,推进下半年工作,开展秋季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行动,实施秋季花卉栽种工作。帮助村里做好“三好一庭院”“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的推进活动。
(四)真抓实千,实现目标(2020年10月-12月)
加强文化建设,结合村屯历史禀赋,发掘文化内涵,将文化融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之中,将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完善,形成长效机制,常态化保洁与管护工作得以加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乡村振兴包保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各驻村工作队负责包保村的乡村振兴的具体工作,明确目标任务,把握时间节点,突出工作重点,找准薄弱环节,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巩固整治成果,确保不出现反脏回潮现象。
(二)广泛宣传发动
驻村工作队要与包保村一起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支部党员干部带头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活动。落实责任,使乡村振兴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四、工作内容
(一)产业项目发展
xxxx村:积极帮助村里发展集体经济,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xx镇xx村继续计划做好食用菌大棚种植、蓝莓种植、光伏发电收益收入。
xx镇xx村:积极帮助村里发展集体经济,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xx镇xx村继续计划做好xx村施工队、光伏发电收益收入。
(二)增加村集体收入
xxxx村:通过集体产业项目发展,争取在2019年经济收入10.3万元的基础上,力争有所提升。
xx镇xx村:通过集体产业项目发展,争取在2019年经济收入10.6万元的基础上,力争提升至10.7万。
(三)乡风文明
大力开展“三好一庭院”“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的创建评比活动,真正让干净整洁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自然。
(四)乡村振兴包保工作计划
xxxx村:
1、包保单位市住建局计划带领20余人,到xx村进行乡村集中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三次以上(20人x3次x150元/人/天=9000元)。
2、在村部两侧围墙制作文化墙85延长米。
3、为xx村村部更换xx村委会门匾3块。
4、产业发展积极帮助包保村发展集体经济,继续计划做好食用菌大棚种植、蓝莓种植、光伏发电收益收入,增加村集体收入。
5、包保单位市住建局与包保村一起做好乡村振兴宣传工作,按照人居环境整治网格化管理要求,走村入户宣传乡村振兴具体工作内容。
6、在村部的入口处建造一处“xx村”的石头村标,提高xx村整体形象。
7、从xx村检查站开始到村部柏油路两旁撒种黑心种(40斤),美化环境。
9、包保单位和xx村计划栽花5000株。
10、包保单位和xx村定期组织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工作,清理主干道与辅路两侧环境卫生。
xx镇xx村:
1、包保单位市住建局计划带领20余人,到xx村进行乡村集中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三次以上(20人x3次x150元/人/天=9000元)。
2、包保单位和xx村定期组织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工作,清理主干道与辅路两侧环境卫生。
3、包保单位对xx村2个文化广场进行修缮。
4、包保单位对村部西侧巷道进行铺设。
五、职责内容
(一)局包保领导要主动到xx镇和xx镇包保村共同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加大资金帮扶力度。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48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9分钟,共有238位用户关注,45人点赞!
党的*届*中全会提出: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zf的中心工作,人民法院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最优质的司法服务是一项政治任务,义不容辞。
1、深入学重要论述
(一)乡村振兴战略包含哪些内容?指出:“我在党的*大报告中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概括,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三农’工作的体现。我们要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二)怎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按规律办事。
“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我们一开始就没有提城市化,而是提城镇化,目的就是促进城乡融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很多风俗习惯、村规民约等具有深厚的优秀文化基因,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在实行自治和法治的同时,注重发挥好德治的作用”。“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办好农村的事情,实施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2、充分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增强我国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有利于在新时代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
农业是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者,乡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生态是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关乎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增进农民福祉,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
(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
社会治理的基础在基层,薄弱环节在乡村。乡村振兴,有效治理是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有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人民法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措施
(一)妥善审理涉农环境资源案件。
对涉及乡村土壤、水源污染等环境侵权案件,探索惩罚性赔偿制度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纠纷案件中的适用,积极营造不敢污染、不愿污染的法治环境。对乡村生态补偿案件,推动形成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受偿的工作机制。
对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合同纠纷和人身、财产损害等侵权纠纷案件,保障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保护和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乡村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助推农业生产方式由过度消耗资源型向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型转变,提供司法应对。
依法审理涉及乡村土地、森林、山岭、草原、滩涂等行政确权案件,加强对乡村自然资源的保护。依法审理因乡村环境监管、污染物排放许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禁牧轮休以及环境保护税等税费征收引发的行政案件,支持和监督环境资源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职。
(二)
依法惩治涉农刑事犯罪。巩固扫h除e专项斗争优秀成果,以扫h除e专项斗争的标准,常态化惩处把持农村基层政权、操纵破坏农村基层换届选举、垄断农村资源、侵吞集体资产等犯罪;利用家族、宗族势力横行乡里、称霸一方、欺压残害百姓等犯罪;在农村地区征地、租地、拆迁、工程项目建设、交通运输、矿产资源、渔业捕捞等行业、领域,强揽工程、恶意竞标、非法占地、滥开滥采等犯罪;在农村地区商贸集市、批发市场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收保护费等犯罪;
在农村地区操纵、经营“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以及非法高利放贷、暴力讨债、插手民间纠纷、充当“地下执法队”等犯罪。维护农村大局稳定。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妥善审理因婚恋纠纷、邻里纠纷、土地权属纠纷、征地拆迁纠纷、家庭道德等引发的刑事案件,做好调解工作,争取案结事了。充分尊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农村风俗和生活习惯,审慎审理因农民日常生产生活引发的刑事案件。
(三)审慎处理涉农金融案件。
依法保护资金互助等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适合农民需求、符合法律规定的交易模式,促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主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依法保护农业信贷、普惠金融,促进金融资源向“三农”倾斜。加大对涉“三农”非法集资犯罪的惩治力度,在农村地区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增强农村群众的防风险意识,维护农村金融秩序。
严厉打击涉农“套路贷”诈骗等犯罪行为,严格依法限制高利贷,加大对变相收取高息行为的审查力度,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在审理和执行涉农金融纠纷案件中,充分考虑经济下行压力和当时形势,特别是结合“六稳”“六保”,对涉农信贷户“放水养鱼”,基于“喘息”机会,促使“造血输血”。深化涉农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法院为主导,发挥行政调解、行业调解、人民调解等优势,调动金融机构的主观能动性,多渠道、多方式化解金融纠纷。
(四)稳妥审理涉农土地案件。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政策,按照“落实集体所有、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要求,保护农村承包地的土地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依照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法定权利。依法调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纠纷,保障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保障农村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的基础上,依法保护宅基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农村住宅、农业设施和休闲旅游设施等建设,大力支持农村土地改革。
依法保护农户间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等新型农村市场主体的保护力度,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依法保护乡村投资人权益,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乡村。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资源转变为资产、资金转变为股金、农民转变为股东而形成的新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依法予以保护。
(五)
促进自治法治德治结合。准确把握村民自治与国家法治的关系,积极搭建法治与德治的桥梁,促进完善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充分保护村民的自治权利,坚持农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地位,审慎把握村民自治与国家法治之间的边界。坚持寓德治于法治,用法治促德治,让秉性的道德获得有力的推行,使道德与法律相得益彰。通过发挥司法审判的道德引导,行为规范作用,推动礼仪之邦、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社会建设相辅相成。
正确把握宗教教义与民族习惯、社会道德的边界,依法惩处打着宗教旗号侵害广大农村群众的婚姻自由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信仰与不信仰宗教自由权和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严厉打击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人民法院加强与农村农业管理部门、司法行政管理部门、妇联等政权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的沟通与协作,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选取农民担任人民陪审员,着力提升他们的履职保障水平。涉农审判充分听取农民意见。
(六)依法保障乡村文明和谐。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42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2分钟,共有121位用户关注,25人点赞!
2020年x镇x村创建xx乡村振兴文明生态村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落实x,加快推进我镇旅游品牌建设,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xx创建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我镇将不断完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提高接待服务质量和综合管理水平,努力将x村打造成为服务景区、服务游客、服务旅游的全省x。现结合x镇实际,特制定x镇x村争创“xx”(以下简称“创建”)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切实遵循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总体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政府领导、政策引导、企业和农户主导模式,立足农村,依托农业,强化农户,实现旅游业与大农业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充分挖掘拓展我镇自然地理、历史遗迹、风土人情、产业特点等资源禀赋,实现保护乡村自然风貌、传承乡土气息、保护历史建筑、发掘传统文化、美化生态环境、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和推动农村管理精细化的目的,确保x村达到全省x建设的各项要求。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乡村风情
坚持从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实际出发,切实保护农村环境,以村庄风貌、文化底蕴为依托开展创建工作,充分体现本地乡村元素和文化特点。
(二)坚持幸福宜居
坚持将新农村建设与x结合创建,通过旅游项目建设,改善美化农村居住环境,使村庄生产生活条件和群众幸福指数得到提升。
(三)坚持特色突出
坚持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充分挖掘本地水、村等自然元素,历史遗迹、风土人情等人文元素,以及产业产品等经济元素,提升品牌效应。
(四)坚持典型示范
坚持试点先行、分布推进的原则,确保创建质量,积极推广经验,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三、工作目标
“创建”工作要严格按照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从x年起,在现有基础上,用五年时间,实现村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紧紧围绕建设“水乡田园城市”的奋斗目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旅游产业比重,全面提高旅游业总体接待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全村旅游业在城市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强化旅游业在挖掘历史文化,提高农民素质。力争在2020年,成功创建“xx”。
通过创建,将各项具体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村,实现村容村貌整洁、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旅游功能完善、村民素质优异等目标。
1、“生产发展”——以x为依托,打造“x”,增加群众收入。
2、“生活宽裕”——通过旅游服务配套建设,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
3、“乡风文明”——通过旅游接待培训,改变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治理严重的垃圾污染,帮助农民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4.“村容整洁”——
旅游设施的建设与改造,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不断优化农民生活环境。
5.“管理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四、创建背景
x村位于x三市交界的x镇,距x市区52公里,距x市区38公里,距x市区27公里,x,人口流动量大,适合旅游业发展。本地有x老街,历史悠久,有著名x,有x,都为x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便利。
x村申报创建xx,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我市正着力打造“水乡田园城市”,x创建x也符合“绿色崛起”要求;二是旅游是没有污染的产业,既能增加群众收入,也响应中央环境保护精神;三是通过旅游发展,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也提升村民文化素养。
五、创建内容
参照《xx创建评定标准》,x村x创建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项目、旅游服务设施、旅游管理、旅游服务能力等几个方面。
(一)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
1、建设旅游服务体系:在购物场所设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专柜;在保持原有古朴风格的基础上加快老集镇的改造;配套打造一批“农家乐”式住宿点和特色旅游餐饮点。
2、建设旅游交通体系:对集镇到x的道路进行扩宽,沿线栽植精品景观苗木。
3、建设供水系统:积极进行水改,提高村内饮水保障能力。
4、建设垃圾和污水处理体系:设立垃圾转运站和垃圾堆放点,清除房前屋后杂草、污泥,农户家庭内部、庭院做到每日清扫,确保专业人员流动保洁、日产日清,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加大污水处理管网建设,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5、实施绿化、美化、亮化三大工程。
(二)强力打造旅游精品项目
1、保护性开发x古村
以x村老街区保护开发为契机,强化特色旅游消费服务,以“农家乐”的形式,全面加强旅游的吃、住、娱、游、购、行“六要素”的规划、建设、服务和配套,提升核心区的旅游文化功能和氛围。
2、全方位拉通水系循环
通过人工挖掘,将x村现有水系全部打通,连接x水,使整个水系形成一个可循环水上景致环形带。
3、多层次建设人造景观
依靠水系循环,进行人工造湖、人工造岛,引进一批游艇、船只以供旅客游玩,提高旅游价值。
4、大面积栽植园林x木
x土壤富硒含量高,以富硒霸王红x为基础,支持大圣x业在x村流转土地打造千亩x林景观,形成x“西部x林”,将生态旅游和农民增收一起抓。
5、高标准打造银杏公园
依托我镇七百年银杏古树的现有资源,在复古石牌坊沿线,栽种高规格的银杏树,形成一片绿树成荫的银杏公园。
6、强特色发展本地民俗
皮影戏是x的一大特色民俗,大力宣传皮影戏文化,吸引更多游客观看、了解,在x古街建设表演区,在弘扬文化的基础上,增加村民收入。
(三)提高x管理水平
1、加大对全村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做到管理制度健全,环境卫生清洁,商品市场规范,游览秩序井然,安全防范到位,标识醒目规范,服务健康文明。
2、在重点区段设专职安全保卫人员和医疗救护点,突发状况下可以救助游客;在旅游经营单位普遍开展安全教育,年年检查落实;完善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科学应对突发事故,确保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3、加强对旅游业经营的管理。旅游接待点门面整洁、标志醒目、经营许可证悬挂明显、有旅游价目表及资料;无超范围经营、无承包挂靠、无虚假广告等。
(四)着力增强旅游服务能力
重点加大旅游教育培训力度。积极开办旅游班,并根据实际需要办好各种短训班;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加快村民向“景区”的角色转换进程。
六、创建步骤(x年—2020年)
(一)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x年11月—x年6月)
1、成立x镇创建领导及工作机构。
2、组织人员到“创建”先进地区组织考察学习。
3、制定具体的“创建”工作方案。
4、召开争创“xx”动员大会,并利用各种方式大造声势,营造气氛。
(二)第二阶段:实施创建阶段(x年7月—x年4月)
1、按照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职能,分解下达创建目标任务,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任务和责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责任部门和责任单位确定专人负责。
2、各责任单位制定工作计划和措施,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组织实施,每半个月将工作进展情况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作书面汇报。责任部门和责任单位收集的文件、图片、数据等资料要充分、详实、有力。在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各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对文件、图片、数据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不准盲报、虚报数据和文字资料。
3、强化硬件和软件建设,营造优质的旅游发展环境,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突出环境、秩序、服务三个重点。
4、认真解决x村在旅游业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培训、旅游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旅游市场管理、旅游接待功能和旅游安全与保险等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综合性问题和较突出的薄弱环节。
(三)第三阶段:全面迎检阶段(x年5月—2020年5月)
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完善细节、优化环境、巩固成果、全面达标。
1、自评阶段(x年5月—9月),x镇“创建”领导小组参照《x省x评定规范》的精神,对各责任单位进行初评。各责任单位利用1个月时间自查整改,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利用20天时间按标准和内容,逐一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自评结束后,向市旅游局报送申请验收报告和自评评分表。
2、正式验收阶段(x年10月—2020年5月)。由市、省旅游局正式组织验收。
七、工作职责与分工
镇内各部门职责如下:
1、财政所:设立x创建专项资金,将创建费用纳入镇财政预算,确保创建经费到位及时。
2、派出所:制定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严格执行巡警制度,确保突发情况下可以救援游客,出警迅速。
3、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文体服务中心:制定规范居民基本行为的文明守则,在全乡持续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活动;指导旅游部门开展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推动诚信旅游活动。加大创建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
4、安全办:不定期检查涉旅设施的安全认证、检验和规范运营情况,杜绝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旅游设施投入运营;不定期检查涉旅企业的各项安全工作,确保设施齐备且维护良好,无不安全隐患,联合建立安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工作人员、旅游及相关经营单位人员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活动。
5、农技服务中心: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培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协同乡旅游机构对乡村旅游做出规划,并指导中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创建工作。
6、城建办:协同旅游机构对区域内旅游做出规划,区域旅游街区规划应风格独特、反映本地文化,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确保x旅游点的主体建筑和配套设施风格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具有地方特色。组织开展爱国主义卫生运动,负责部门、乡镇爱国卫生工作的督促检查。重点是进行环境治理,使其达到国家标准(重点为污水排放、地表水质量、垃圾处理等);确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噪音平均值<58分贝,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一级,饮用水质达标率100%;在各主要街道、旅游景区设立环境保护标志。
7、卫生所:开展涉旅接待场所卫生检查,确保接待场所清洁、食品卫生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在游客集散地公布旅游救援电话,并派设医疗救护点。
8、党政办:负责创建x的联络、信息沟通和协调等日常工作;掌握创建期间各项工作进度,督促检查各单位、各部门责任目标完成情况;整理创建工作的文字、音像等资料。
9、工商所:联合旅游等部门整顿旅游市场秩序,开展涉旅购物市场检查,确保旅游购物场所无假冒伪劣商品出售和尾追强售、强卖等行为发生,建立旅游市场整治长效机制;配合旅游部门制定家庭宾馆、农家乐等服务质量标准并颁布实施。
八、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
创建x是我镇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对于实施“发展绿色产业,打造旅游品牌”发展战略、提高对外知名度、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此项工作列入本单位、本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确保创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x镇创建x省x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和工作机构,全面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方案制定、任务分解、督促检查、责任考核和业务指导。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创建机构,主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逐项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强化工作措施,明确完成时限,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三)明确工作责任
将任务分解到各级各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做到定领导、定任务、定进度、定奖惩。各级各部门要根据目标责任书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细化、量化工作任务,把任务分解到人,层层抓好责任落实。定期召开指挥部联席会议和工作例会,加强联系与沟通,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推动重大问题的解决和重要任务的落实。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12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1分钟,共有114位用户关注,20人点赞!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结合全国总社“四社"创建工作,积极探索构建县、乡、村三级惠农服务平台和网络体系,初步形成以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为主导、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系统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切实在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全县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到20xx年,全系统初步建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综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小农户服务带动水平明显提升,有效发挥为农服务主力军作用。
建设县域化、综合性的服务网络。在县域范围内构建惠农综合服务体系,充分整合各类为农服务资源,有效强化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产销衔接和生活服务等服务功能。
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围绕农业生产服务领域,培育现代农业服务企业、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服务联盟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造就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为农服务人才队伍。
构建市场化、可持续的服务机制。大力推广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代表的农业经营新方式,密切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探索形成以创业创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服务新机制。
形成全程化、规模化的服务能力。全系统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农业生产托管等服务面积力争达到xx万亩,服务链条延伸到农技推广、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农产品营销、电子商务、产业链金融等配套环节,形成规模服务优势。
三、强化惠农服务平台网络创建及功能提升
惠农服务平台主要以乡(镇)为立足点,依托基层社,打造集多种服务功能为体的综合性为农服务平台。探索利用现有乡(镇)、村经营服务网点,整合各方资源,打造镇域为农服务网络平台,然后再逐步整合镇域服务网络平台,建立县级为农服务运营中心。逐步形成县有运营中心、乡镇有服务平台、村有服务站点的三级惠农服务网络。
(一)加快三级惠农服务平台网络的建设。结合实际,认真谋划打造1家县级惠农服务运营中心。县级惠农服务中心要面向乡镇服务平台提供农资和日用消费品配送、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政务代办等综合服务;乡镇惠农服务平台承接县级运营中心服务项目,对村极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商品配送和综合服务支持,初步探索形成县乡村三级惠农服务网络,搭建与小农户之间的桥梁,实现惠农服务进村入户、直达田间地头。
(二)因地制宜强化乡镇惠农服务平台重点服务功能。县级社根据各乡镇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实际,加强乡镇惠农服务平台的重点服务功能建设。是在耕地集中连片、农业产业规模较大的乡镇,侧重建设惠农服务中心、新型庄稼医院、智能配肥中心等生产服务平台,强化农资供应、测土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生产服务功能;二是在粮食和鲜活农产品主产乡镇,侧重建设农产品烘干、冷藏、仓储、加工、交易等服务设施,强化商品化处理功能;三是在商贸集散地和人口集聚乡镇,侧重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或乡镇经营服务综合体,强化商贸流通、电子商务、文体娱乐、养老幼教、生态养生等生活服务功能。
(三)四措并举拓宽村级惠农服务平台建设途径。要依托农村综合服务社改造批。在原农资、日用消费品门店基础上升级硬件设施,配备信息化设备,增加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互助金融等惠农服务内容;二要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批。利用合作社经营服务设施,承接乡镇惠农服务平台有关服务;三要开展“村社共建”新建批。由乡镇惠农服务平台或基层社牵头,联合村“两委”和各类经济组织,组织农民共同建设服务站;四要争取财政项目资金创建批。县级社积极争取财政资金,选择产业基础好、村集体凝聚力强的村或扶贫联系村建设批设施好、功能全、信息化水平高的示范服务站。
四、不断拓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要发挥供销合作社首创优势,继续以扩大规模、提升质量为重点,因地制宜推动托管服务对象由规模经营主体向小农户拓展、服务领域由生产环节向全产业链延伸。
(一)打造各类托管服务中心。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依托供销合作社农资经营企业、农业服务企业、基层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围绕当地主导和特色农业产业生产服务需求,在202xx年底前,谋划新建1家规模适度、功能适用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加快全系统庄稼医院改造升级,在20xx年底前,全系统建设40家具备农资供应、测土配方、统防统治、农技推广、在线诊断等综合服务能力于体的新型庄稼医院。在县域建设智能配肥中心,依托具有产业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基地建设配肥站、加肥站,面向小农户提供测土、配肥条龙服务。
(二)培育多元化托管服务主体。围绕玉米、水稻、小杂粮、人参等优势农特产业,在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过程中,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优势,注重加强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农技推广机构的合作,构建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局面。是以县级供销合作社为服务主体,整合资源,科学确定服务半径,瞄准耕、种、管、收、售全产业链提供服务;二是以基层社为主体,采取单独组建或与村委合作共建服务型合作社的方式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三是以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主体,充分发挥专业社的农业生产技术优势。四是以农资经营企业为主体,创新农资服务方式,利用农资经营渠道,提供按需送货、因地配肥、技术到户的条龙服务。五是组建农业服务专业化公司,开展农资供应、农机作业、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烘干收储加工等服务。
(三)推广多种托管服务方式。依托各类托管服务平台主体开展单环节、多环节、关键环节综合性和全程托管服务。大力发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积极推进土地托管服务对象由规模化经营主体向小农户拓展,服务范围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延伸,服务内容由生产环节向全产业链转变。探索更多适应小农户生产特点、适应不同区域、不同农作物的托管服务形式,把农资、农技、农机装备等现代生产要素,送到小农户身边,提供更多个性化、精准化的便捷服务。加强供销合作社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规范化建设,探索制定土地托管服务指导、服务质量监测、服务合同监管等管理体系,提升服务质量。
(四)延伸托管服务链条。集成推广农药减量增效、绿色防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绿色生产技术,引导开展农艺、农机、生物、管理等工作;延伸托管服务链条,推动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主体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电商平台、商超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开展合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提供产后加工、包装、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服务;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农户共同组建产业化联合体,促进生产、加工、销售体化经营;依托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主体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生产标准。组织社有企业和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创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依托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主体不断探索农村合作金融服务方式,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助推小农户增收提供金融支撑。
五、推进涉农协同服务机制建设
建设涉农协同服务机制是供销合作社践行合作制原则和开放办社理念的内在要求,是实施“惠农工程”的重要制度保障。要加强供销合作社系统内部联合,加快推进与党政涉农部门、涉农企事业单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的横向联合,努力实现协同服务、共享发展。
(一)加强系统内部协同。县级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要切实承担起发展供销合作社事业的领导职责,加大统筹力度,形成实施“惠农工程”的合力。如既往履行社有企业为农服务使命,将实施“惠农工程”作为推进社有企业转型的重大战略举措,全力推进。要推进各供销社及社有企业间的联合合作,共同打造为农服务品牌。
(二)加强与涉农部门及有关单位协同。各供销合作社要切实强化为农、务农、姓农的办社宗旨,进步明确自身服务定位,主动寻求党政涉农部门支持,积极承担相关服务职责或政府购买服务,努力成为党和政府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公共平台和重要抓手。要加强与其他涉农企事业单位的联合合作,依托自身服务网络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推进网多能、网多用,提升服务的竞争力。
(三)加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同。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要积极引导系统内外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实施“惠农工程”,充分发挥产业带动作用,促进规模型农业发展。要着力推进供销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服务对接,组织带动小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使小农户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
(四)加强“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优势与村“两委”政治组织优势,积极探索将基层社建在村上,紧紧围绕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与村“两委"共建特色产业、共育经营主体、共创服务平台,努力实现村级党组织强基、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民收入增加和基层社得发展的多赢局面。
六、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
实施“惠农工程”是全国总社对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出的重大任务,是培育壮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全系统推进产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必须统认识,全力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实施“惠农工程”作为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要与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特别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县级供销社负责统筹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并负责协调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细化工作举措,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支持实施“惠农工程”,整合“新网工程”资金、省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加大组织实施“惠农工程”扶持力度。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能力强、效果好的项目支持力度,发挥项目资金的示范引导作用。加强各类为农服务主体建设,整合服务资源,提升服务小农户的能力。
(三)加强督导推进。加强对实施“惠农工程”及落实配套政策、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等工作的指导,建立相应的工作督导和推进机制。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34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9分钟,共有110位用户关注,47人点赞!
为深入贯彻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鹤壁市司法局按照自身职能,认真贯彻上级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加大对淇县庙口镇葛箭村的法治帮扶力度,经局党组讨论研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聚焦法律扶贫,聚力创新服务,聚神乡村振兴,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平安乡村建设,保障群众享有均等公共法律服务,为乡村振兴的蓬勃发展出力添彩。
(二)基本原则
一是法治帮扶实施对象精准。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紧紧围绕葛箭村不同层面的群众法律政策因素和服务需求,精心制定针对不同项目和具体对象的法律服务举措,有效发挥示范、辐射、带动效应,促进工作高效有序、稳妥扎实开展。
二是法治帮扶策略精准。坚持因地、因人、因事制宜,以需求与服务精准对接为前提,推行精准识别、精准服务和精准帮扶,提供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公共法律服务,为葛箭村平安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三是法治帮扶运用资源精准。将助力乡村振兴纳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整体规划,统筹整合运用系统内外各类资源力量,主动融入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帮扶工作格局,着力打造多元参与的整体协同机制。
二、主要任务及措施
紧密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法治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为目的,开展以供给精准化、服务个性化、项目化为主的法律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切实帮助已脱贫户落实政策待遇、维护合法权益、开展生活自救;帮助各类集体经济开发项目防范风险、顺利实施;帮助特殊人群去除思想包袱、融入回归社会;帮助乡村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到2023年底,法律顾问配备率和法律服务需求全覆盖,司法局机关干部同葛箭村党员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法律宣传在乡村全覆盖,公共法律服务主要指标达到全市先进水平。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村民合法权益保护。组建法律服务队,对葛箭村村民开展走访调查,采集家庭收支、健康状况、入学务工、法律维权等家庭基本信息和帮扶需求,重点排摸追讨薪资、工伤事故、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伤害赔偿、赡养抚养、生产经营、债权债务、等方面的法律需求,按户建立人口基本信息台帐以及法律服务需求档案。全面梳理国家、省、市、区制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制定法律帮扶工作手册和人口权益保障清单,调查了解政策享受和相关法律实际落实情况。积极提供个性化法律维权帮助。加强法律服务力量配置,配齐配强乡村法律顾问,推行“家庭法律顾问”制度,组织法律顾问和帮扶人员进村入户,依据他们法律服务需求,按照“一户一策”建档要求,以项目化方式,精心制定落实法律服务方案,分类建立基础工作台帐。对因发生重大事故遭受严重损害的,依法界定侵权责任,协助办理调解诉讼、申请救助基金,帮助获得补偿;对因病、因残致贫的,帮助获得医疗政策保障和临时救助,促进其病有所医、残有所养;对因遭受非法侵害致其合法权益严重受损的,通过法律手段为其维权、申请赔偿补偿;对因遭遇意外损害的,依法依规帮助办理财产保险理赔;对因债务或经营受损的,依法提供法律救济,帮助其防范经营风险、避免和挽回损失;对于子女不履赡养(抚养)义务的,帮助追索赡养费、抚养费,落实赡养(抚养)责任。对梳理列出的法律帮扶重点对象,要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加强日常关注,做好跟踪帮扶,及时落实法律帮扶工作。加大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力度。要加大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指引等公共法律服务,组织司法所、村内法律顾问,联合第一书记和村两委干部,建立法律扶贫微信群,推送国家政策、解答法律问题、了解生活动态。突出加强精准法律服务,为从事农业生产、外出务工、创业经营等活动者主动提供法律建议和法律服务;对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社会救助和保障政策,以及粮食补贴、农机补贴、生猪补贴、土地流转等直接利益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积极帮助协调落实;主动参与依法打击坑农、骗农、害农行为以及“三农”领域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同时,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将所有村民纳入法律援助对象库,开通法律援助直通车,免予经济困难状况审查进行法律援助,健全农民工讨薪等法律援助机制、依法依规减免律师服务、公证服务、司法鉴定等费用,帮助其运用法律方式维护合法权益。
(二)特殊人群法治帮扶。组织开展特困家庭帮扶。在总结帮教帮扶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常态工作机制,对监狱服刑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后续照管对象等五类特殊人群中困难家庭、子女失学辍学的,建立和监狱、戒毒所信息互通、结对帮扶机制,要拓展特困帮扶救助资金筹集渠道,对特殊人群特困家庭经常性组织开展上门走访、送温暖活动,及时帮助解决家庭生产生活困难,重点关注未成年子女入学和生活状况,主动联合教育、民政等政府部门和群团组织,开展未成年子女关爱行动,切实防范失学、辍学、流浪问题发生。做好特殊人群安置就业服务。要有针对性地做好社区服刑人员、刑释人员、解戒人员生活安置、就业推介等回归衔接工作,协调做好特殊人群中贫困人口甄别认定和建档立卡,帮助对接落实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和扶贫政策,促进其融入社会、正常生活。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给予就业创业扶持,提供必需法律服务,帮助其生活走上正轨。
(三)结对帮扶刚刚脱贫家庭,防止其返贫。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扶上马送一程,运用大走访形式,积极发动局机关人员、警察、律师、公证人员等工作人员,开展防止返贫公益志愿行动,面向村内容易返贫的残疾人、妇女儿童、孤寡老人、重病患者等,特别是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人群开展帮扶和送温暖活动,以部门或党支部、党小组为单位,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行业以服务机构为单位,分别挂钩帮扶1-2个家庭,重点资助解决未成年子女入学困难;鼓励个人名义或多人自愿组队形式自行开展结对帮扶,搭建一定规模数量的固定帮扶对子,广泛开展防止返贫社会志愿行动。注重“造血”,而不是“输血”。在开展物质帮扶、精神关爱、心理咨询等公益性活动的同时,提供法律政策宣讲、家庭生活向导、入学子女教育等方面人性化服务,积极引导司法行政领域社会力量关注,提高帮扶实效。建立健全结对帮扶统计、报送制度,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效果实。
三、组织领导
(一)统一认识,广泛发动。要以服务全区发展大局、助力葛箭村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加强宣传发动,切实将全局所有人员的思想、行动统一起来,要增强主动性和紧迫性,以积极姿态和昂扬斗志投身法治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中去,充分展现司法行政机关强烈的责任担当和优良的作风形象。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把法治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作为2021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精心制定工作方案和计划,落细分工,落实责任,落小措施,确保工作组织到位、推进扎实。要发动和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向葛箭村倾斜,深入村居百姓提供法律服务;要对照工作要求,制定针对性、具体化的工作方案及措施,要健全组织体系,抽调业务骨干,成立工作专班,负责研究和推进法治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三)培植典型,加强宣传。要以项目化为抓手,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好举措好做法及时提炼、总结推广。要针对不同法律需求和法律服务特点,按照“一户一策、一类一案”,制作法律扶贫典型案例汇编,为推进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引。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全面、准确宣传司法行政机关法治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工作举措以及实际成效,加强动态信息报送,及时生动报道各条线各部门的丰富实践和先进典型,讲好司法行政好故事,展示司法行政好形象。
(四)科学评价,加强考核。要建立法治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数据统计、评价考核、督查通报等制度,对工作不力的及时通报,跟踪督促整改,严格考核问责。组织开展工作项目创新奖评比,将优秀项目列为单位综合考评和评先评优的重要方面容,对工作扎实、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有效激发系统上下为民谋利、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54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7分钟,共有154位用户关注,44人点赞!
(2021—2025年)
为深入推进石门乡村振兴建设,进一步改善石门村人居环境、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把石门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落实上级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立足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现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村乡村振兴5年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
高坪镇石门村距离镇政府驻地7公里,平均海拔900米,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理独特,四季分明,风景宜人,村域面积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14亩,林地7785亩。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全村共314户,户籍人口1020人。 石门村地处国家aaaa级景区恩施地心谷旅游区的核心地带,所属区域植被繁茂、山峰壁立、峡谷幽深,原生态风景保存完好,历史遗迹众多,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二、发展思路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在高坪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村支“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解放思想,脚踏实地,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多方引进龙头公司、龙头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充分争取和利用国家及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支持。所有建设项目投资约需5300余万元,筹资途径一是争取中央及省级财政奖补资金;二是争取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三是地心谷景区自筹资金,确保2025年底完成项目建设。
三、主要任务及绩效目标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民生条件
1、实施道路硬化、亮化和排水工程。对村内未硬化的组级路,全面进行硬化、亮化,配套相应的排水设施,并逐步连接到村庄已硬化的主次道路,实现村内道路循环互通。
2、升级改造村内给排水管网系统。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加强村内河道和沟渠的有效治理,确保排水系统能正常运行,村庄内无污水横溢和乱排乱放现象。
3、供电、照明、通信达到标准要求。村庄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100%,其他区域根据需要设置路灯。村内旅游路牌标识明确。
(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村容村貌
1、特色民居改造。按照“具有整体特色风格”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设施,实施100户特色民居改造,争取做到每家每户外墙整洁美观,热水器、空调等设施安装规范,无乱搭乱建现象,形成格调一致的景观风格。为广大村民营造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2、人居环境整治。切实抓好维护整治工作,按照“清运垃圾、铲除杂草、挪走柴堆、清扫路面、刷白树木、拆除临建”的要求,彻底清理各类积存垃圾、拆除乱搭乱建、临时建筑、清除卫生死角,村居内整体达到卫生整洁,修建污水处理池3个及管网架设,购置垃圾清运车一台,实现垃圾分类收集与存放或处理。
3、实现厕所革命全覆盖。加大厕所革命的宣传力度,实施农村改厕工程,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工作,尽快实现全覆盖。
(三)加强特色产业发展,打造农旅融合新村
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培育发展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健康养老、特色餐饮、精品民宿等新业态。村内每年经济总收入较上年度有所增长。
1、确定以茵红李、青皮脆李为主导产业,发展规模为580亩,以加强果园管护为重点,提升商品果质量,实现以观光、采摘、销售一体的综合农业,带动农民发家致富。
2、培植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种养大户10家、家庭农场5家、专业合作社2家、龙头企业2家。
3、以aaaa景区为依托,以石门村游客接待中心重点,大力发展民宿旅游业,拟发展民宿100家,年接待能力达到10万人以上。
4、加快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开展村内闲置资源开发利用,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5、开展科普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使村民均能够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
(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和谐美丽乡村
1、配备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从业人员,并遵守医德行规,积极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实现慢性病签约服务100%,村民普遍能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
2、新建村级文化广场、游客停车场及配套公厕,丰富村民文娱活动,活跃农村文化氛围,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4、完善社会保障。村庄困难群体和老年人、孤儿等特殊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全部落实到位。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达到全覆盖;被征地村民按照规定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险。
5、完善村便民服务中心的功能,代办或提供各类便民服务。设立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和村级快递物服务网点,满足村民各类生产生活需要。
(五)乡风文明建设
1、抓村风民俗建设。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每年组织开展政策宣讲活动; 建立规范的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组织,村内杜绝封建迷信、婚丧大操大办、乱埋乱葬现象的发生。
2、抓村民素质提升。定期安排开展爱国主义、道德法治等教育活动;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进行评选表彰;定期宣传和普及农村绿色环保、质量安全意识,杜绝铺张浪费现象。有计划的组织开展科普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卫生健康知识、计划生育和防灾减灾、避险自救技能宣传活动,开展文明信用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创建活动。
3、抓好旅游文化建设。建成相对固定的文体队伍,定期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建立村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管护制度、落实责任人;切实做好保护旅游名村的各项工作。
四、重点项目及建设标准
(一)全面提升村容村貌,美化乡村整体环境
1、修建污水处理系统:新建人口聚集地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池及管网设施)3个。
2、人居环境整治:整治、绿化农家庭院240户;改造旱厕120个;全村设置分类收集垃圾箱80处;购买垃圾清运车辆1台,新建公厕2座。
3、停车场及配套公厕:3组3000平方米硬化及配套设施建设。新建村委会旁游客观光停车场(500平方米)。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条件
1、地心谷景区入口至吴大山民宿旅游公路建设:新建地心谷景区至吴大山民宿旅游公路。其中大横坡村至石门村吴大山村级公路连接线5公里。石门村委会至吴大山升级改造工程,3.5公里(6.5米宽及黑色化)。
2、旅游公路提档升级:8.5公里旅游公路拓宽1.5米至8米宽及黑色化、亮化。村内旅游循环路的拓宽升级及旅游标识标牌的设置。
3、村级文化广场:村委会旁1400平方米硬化及配套设施。
(三)加强特色产业发展,打造旅游接待新村
1、打造特色村寨:打造一个精品民宿基地,实施特色村寨民居改造100户,开展民宿培训。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89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8分钟,共有153位用户关注,36人点赞!
“三类村”建设工程,就是根据现实基础和客观条件,把全乡12个行政村的乡村振兴建设,按照合理比例划分为达标村、先进村、标兵村三个类型来推进,利用3年时间集中攻坚突出短板,实现乡村面貌大变样、农民生活大提升。
一、总体要求
(一)建设思路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聚焦提升农村整体面貌阶段性目标,集中攻坚卫生整治、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四个方面突出短板,实行政府主导、村级主责、农民参与、部门包保、社会支持推进机制,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组织镇村干部和群众实干苦干3年,实现乡村面貌大变样、农民生活大提升,努力让全镇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
(二)基本原则
镇村联动,村级主责。上下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镇里负责总体统筹推进,重点抓好谋划设计、督促检查、考核验收。镇党委和政府承担建设主体责任,组织村级具体实施推进。
聚焦重点,分类推进。着眼补齐现阶段农村突出短板,集中攻坚卫生整治、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四个方面,分类别、分领域探索可行路径和多元建设模式。
规划先行,要素配套。充分考虑各村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等差异,区别制定各类村建设规划,配套落实财力物力等要素。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杜绝形式主义,严控脱离实际的举债建设。
全程监管,质量为重。建立健全全程考核机制,科学评价和验收每年度建设任务和每项工程质量,确保“三类村”建设工程充分体现高质量发展理念,真正成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三)建设目标
“三类村”建设工程,利用3年时间集中攻坚。从2020年初全面启动,至2022年底全面验收。分类确定建设标准,按年滚动推进,全程对标对表考核。通过点上不断突破,推进面上整体跃升,进而实现乡村面貌大变样、农民生活大提升的阶段性目标。
标兵村。3年创建1个,占行政村总量8%左右。其中,2021年完成1个。主要选择综合发展水平走在前列和脱贫攻坚取得突出成效的行政村,以打造全面小康标杆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为核心,通过抓提升、上水平,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协调振兴。
先进村。3年创建7个,占行政村总量58%。其中,2020年完成2个,2021年完成2个,2022年完成3个。主要针对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后劲潜力比较好的行政村,以完善基础设施为核心,通过抓硬件、攻弱项,实现基础设施基本配套。
达标村。3年创建4个,占行政村总量33%左右。其中,2020年完成2个,2021年完成1个,2022年完成1个。主要针对基础比较薄弱、发展相对滞后、内生动力不足的行政村,以彻底改变脏乱差面貌为核心,通过抓“六清”、补短板,实现村屯常年干净整洁。
二、重点任务
(一)标兵村
1.卫生整治。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做到有队伍、有设备、有经费、有监督、有评比、有奖罚,屯内屯外没有卫生死角,实现村屯卫生常年干净整洁。全村农户无害化厕所改造完成85%以上。
2.基础设施。
(1)村内道路。所有自然屯之间主路全部硬化,实现屯屯通;所有自然屯内主路、干路、巷路全部硬化,实现户户通。
(2)排水渠系。各自然屯内可根据实际需要,规划建设排水渠系,主渠、干渠标准样式统一。
(3)院墙大门。每个自然屯都进行统一规划,实现农户院落整齐划一;每条街上的农户院墙、大门标准样式统一。
(4)路灯亮化。所有自然屯内主路两侧、广场周围全部安装路灯。
(5)村屯绿化。所有自然屯内主路、干路、巷路两侧全部栽树绿化;所有农户大门前、院墙边全部栽花种草;村部、广场周围绿化美化具有景观效果。
3.产业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产业链模式,村民能够从中实现多环节就业、多元化创收;高标准农田、现代种养园区、产地初加工、休闲农业等某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对当地现代农业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庭院经济形成“一村一品”格局,统一推行绿色有机生产标准,打造出1个区域知名品牌。
4.乡村治理。村党支部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战斗堡垒作用成效突出;村内政务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村务监督机制健全规范;村部必须高标准实现村级组织规范化服务“六星一网”工程各项要求;村规民约健全并有效执行,村民自治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全村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各类典型农户比例达到50%以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符合“五有”标准,全年开展活动不少于24次。
(二)先进村
1.卫生整治。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做到有队伍、有设备、有经费、有监督、有评比、有奖罚,屯内屯外没有卫生死角,实现村屯卫生常年干净整洁。有“厕所革命”任务的村,农户无害化厕所改造完成85%以上。
2.基础设施。
(1)村内道路。所有自然屯内主路、干路全部硬化;巷路砂石铺垫平整。
(2)排水渠系。各自然屯内可根据实际需要,规划建设排水渠系,主渠标准样式统一。
(3)路灯亮化。村部所在自然屯主路两侧安装路灯。
(4)院墙大门。各自然屯每条街上的农户院落整齐一致;主路、干路两侧农户的院墙、大门率先达到标准样式统一。
(5)绿化美化。所有自然屯内主路、干路两侧栽树绿化;主路、干路两侧的农户大门前、院墙边栽花种草;村部、广场周围绿化美化。
3.产业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一村一品”格局,与域内外龙头企业有效对接合作;以抗旱为主等生产设施显著改善,基本实现旱涝保收;至少创建1户规范运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经营组织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庭院经济实现全覆盖,基本实现定单生产模式。
4.乡村治理。村两委班子和谐有战斗力,落实上级决策成效明显;村内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村级政务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村规民约建立并规范执行,能够有效推进村民自治;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全村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各类典型农户比例达到30%以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符合“五有”标准,全年开展活动不少于18次。
(三)达标村
1.卫生整治。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做到有队伍、有设备、有经费、有监督、有评比、有奖罚,屯内屯外没有卫生死角,实现村屯卫生常年干净整洁。有“厕所革命”任务的村,农户无害化厕所改造完成85%以上。
2.基础设施。
(1)村内道路。所有自然屯内主路实现硬化;干路、巷路砂石铺垫平整,保证群众日常出行顺畅。
(2)排水渠系。各自然屯可根据实际需要,规划建设简易成型排水渠系,保证雨水及时排出屯外。
(3)院墙大门。所有自然屯农户的院墙完好整齐、大门端正整洁,保证院内没有废弃建筑物。
(4)绿化美化。所有自然屯内主路、干路两侧栽树绿化,保证成活率达98%以上。
3.乡村治理。村两委班子和谐稳定,能够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村级政务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村规民约建立并有效执行;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全村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各类典型农户比例达到20%以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符合“五有”标准,全年开展活动不少于12次。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镇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镇党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各村各部门要主动认领任务,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形成分线作战、合力推进的工作体系。
(二)落实建设计划。按照“三类村”建设标准,细化出每个年度的任务单、时间表、路线图。标兵村在选点布局上,优先考虑公路铁路沿线、旅游景区的行政村。加强“三类村”工程档案管理,逐步纳入农业大数据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