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方案范文
栏目

基层农村环境整治方案

更新时间:2024-11-12 热度:19

基层农村环境整治方案

基层农村环境整治方案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2234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6分钟,共有219位用户关注,35人点赞!

今天,市委、市府就《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下面,结合公安工作实际,我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如下发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同志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全党同志和全国上下要团结一心,扎实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不断取得扎扎实实地成效。”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重视。实践证明,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作重点在“三农”,难点在“三难”,突破在“三农”,出路还在“三农”,“三农”稳,社会才稳。因此,和谐的社会环境,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影响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因素还很多,“__功”等组织在农村还存在一定市场,移民安置、征地拆迁、拖欠民工工资等影响社会稳定因素还依然存在,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公安机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建立完善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加大防控体系建设力度,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保持治安大局稳定,全面深化“引导公众参与社会治安防控工程建设”,努力形成全社会参与治安治理的良好氛围,我局在20__年就启动了这项工程,并在去年成功召开了理论研讨会,总结了经验,并对这项工程的下一步建设作了部署,准备进一步吸收出租车司机、送奶工人、清洁工等社会力量参与治安防控工作,增加社会治安防控的力量,扩大社会治安防控的时间和空间。改革警务运作模式,整合警力资源。我市“社区警务室”、“三台合一”、“警民联系点”等新型警务运作模式已经初具规模,效果明显,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作出了贡献,但是,为了延伸农村治安防控的广度和深度,我局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农村社会治安防控新的警务运作模式,建立健全农村治保会,充分发挥治保会等基层组织熟悉基层的特点,成立了“大院联防”队伍,在各个易发案的时段和路段加强巡逻,有效预防了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加强对市政府选派的综治特派员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在基层派出所设立民间纠纷调解委员会,对人民群众的矛盾纠纷进行有效调解,力争实现“小纠纷不出社、大纠纷不出村”的工作目标。今年,我局又推出了“一村一警”工作机制,每位民警联系一个村(居),深入到社会基层,加强同综合特派员和“住户型警民联系点”的联系,积极向村民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引导村民正确运用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及时掌控社会治安动态,调查处理民间矛盾纠纷,切实构建人民群众内部和谐关系和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三是要严厉打击各类严重犯罪活动,努力创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良好的治安环境。只有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针,必须长期坚持,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维护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支撑。因此,我局坚持对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进行排查整治,每月每个季度均对全市社会治安形势和社会稳定进行分析,找出工作重点,确定工作方向,[本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文秘站网,帮您找文章]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方案,确定打击的重点和方式。做到“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哪里治安问题严重就重点整治哪里,采取什么方式更有效就采取什么方式”的工作要求,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刑事治安案件进行综合治理,加大对“__功”等组织顽固分子打击力度,破获了一大批“__功”等组织案件,抓获了一批“__功”等组织的骨干分子;扎实开展了查禁、“民用爆炸物品”、定点清除“黄赌毒”、“娱乐场所吸贩毒集中整治”等多项专项整治工作,加强了民用爆破使用环节中的监管工作,对网吧、茶馆、歌舞厅、车站码头等社会治安复杂场所和人口聚集地,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严厉打击“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治理乡村道路公共客车违规行为,从而净化了社会风气,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了社会治安稳定。同时,针对农村“盗窃”、“扒窃”等倾财案件的多发性,我局采取措施,开展专项行动,加大了对“两抢一盗”案件的侦察破案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犯罪分子,今年一季度,打击处理了犯罪分子211人,刑事案件的发案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x。不断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四是切实组织开展好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市公安机关根据中央政法委、公安部和重庆市公安局“打黑除恶”会议精神,成立了江津市公安局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领导,同时制定下发了《xx市公安局关于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工作方案》和转发了《xx市公安局〈打黑除恶工作机制〉(试行)》,明确了农村宗教恶势力、流氓恶势力以及其他形式的乡霸、村霸、路霸和群众反响强烈、影响恶劣的黑恶势力是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点打击对象之一。因此,只有切实开展组织好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为农村扫清黑恶势力,摧毁一批黑恶势力团伙,抓获一批黑恶势力犯罪分子,严惩一批黑恶势力为首者和骨干分子,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建设和谐稳定地社会主义新农村。

基层农村环境整治方案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42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9分钟,共有158位用户关注,49人点赞!

一、基本情况

全县农村部分共有12个建制镇、5个乡、315个行政村,各镇规划区内共有52个行政村。农村人口约90多万人,其中镇规划区内人口27万人,村庄人口63万人。据统计,全县日均垃圾量约670吨,人均日垃圾量为0.5-1.0kg,主要成份为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药垃圾等,其中主要成份为食品包装袋、厨房残渣、塑料废品、破旧衣被、家庭旧废品等。在收集、清扫、清运上都是采取最原始的手推车运送,在处理方面主要采取焚烧、填埋等方式,根本达不到无害化处理要求。我们在农村垃圾整治过程中发现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有:群众卫生意识淡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薄弱,经费的不足,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不高以及农村,垃圾转运站建设相对滞后,垃圾收集、转运能力十分有限,严重地影响了环境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主要做法与进展情况

近段来,我县以农村垃圾整治为切入点,全面开展农村垃坟整治工作,让农民重到了实惠,看到了希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是:自从上级部署工作后,我县立即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基层普查各村垃圾有关状况,收集资料,撰写《**县农村垃圾调研报告》,制定《**县农村垃圾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把农村垃圾整治列入年度计划内容之一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做到年初有计划,平时有督查、有奖惩、有通报,年终有总评。成立农村垃圾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农村垃圾整治日常事务。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求各乡镇负责具体实施,分别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层层落实领导目标责任制,做到人人有压力,人人挑重担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同时,加强领导增强上下沟通,实行领导挂钩责任制,上下联动共同整治。各乡镇都布署农村垃圾整治工作,相继召开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及动员会等,研究部署整治工作,明确整治任务,制定政策措施及实施方案,落实责任制。大部分行政村、社区居委员会都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靠上抓,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找准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整治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部署农村垃圾整治工作,制定环境卫生整治的村规民约和卫生管理公约,采取制度形式把农村垃圾整治落实到实处,特别是首期市定75个村都积极推进农村垃圾整治工作。在村内不同位置配置果皮箱、固定垃圾桶(箱),垃圾收集点和处理点,同时,加强对公厕、垃圾中转站等设施建设的规划选址、设计工作;配备保洁队伍,聘用1-2名卫生保洁员、签订工作责任状,配置垃圾收集车。各村各住户负责房前屋后的卫生保洁及绿化,并将垃圾的打包放到指定地点,由保洁员统一收集;保洁员每天负责清扫和垃圾收集工作,特别是对公共地段、村道、街道、广场等进行日常清扫、收集、清运,并运到收集点,保持村容村貌整治美观。垃圾清运由乡镇统一安排,用2-5辆垃圾清运车运往指定的垃圾场。前阶段工作已初步通过市建设局组织的验收。

我县在市定75个村基础上自加压力,一方面增加**镇**路西侧15个村开展农村垃圾整治;另一方面,*年初以县财政拨出专款,重点开展整治**沿线“绿化、亮化、净化”和沿线四个集镇区“硬化”的工作。

1、绿化:在集镇区范围内,结合人行道硬化,对原有的绿化带、花坛、绿化品种进行调整与完善,绿化带与花坛统一规划尺度和装修,绿化树种统一调配栽植,达到整齐、美观、大方;两条沿线非集镇区,条件受限制地点至少4m,其他地段20米范围内,统一栽植“巨尾桉”,场地由各乡镇负责租用和平整,树种与栽植费用由县政府承担。

2、亮化:全面提高**县整体形象,一是以**沿线亮化入手,规定从*年元月始,沿线路灯在上半夜前统一开亮,并拨出专款,对原路灯进行重新布线、油漆和修缮。二是延伸县城区形象,即**路的**路至**收费站路段按照县城布置形式和标准,把绿化带和路灯移到路两侧,显示道路开阔与宏伟形象。

3、硬化:各沿线集镇区原有人行道标高高低不一,原有铺设的面层五花八门,没有铺设垃圾成堆,县委、县政府下决心要彻底改变“杂、乱、脏、差”面貌,提升各集镇区的镇容镇貌,要求统一铺设红色九格砖,与绿化建设结合,统一标高、统一尺寸,施工严格按照市政道路规范执行,并考虑无障碍要求,县政府给予每平方补贴40元。

4、净化:按照人口分布与垃圾点服务半径的具体情况,合理规划垃圾收集点的布置,在沿线非集镇区,建设垃圾池,垃圾池宜选择在公路边10米范围之外,最好有一排树遮档;在集镇区宜建设清洁屋,由建设局提供施工图纸,要求统一漆成绿色,且精小、清洁、美观,受限制地点可建立流动垃圾收集点,即晚上放置垃圾集简、白天清运出去;要求各乡镇建立一支责任心强,服务热情高,保洁员队伍,按照每公里2个人的原则,合理配备保洁员,负责沿线保持工作,清运的车辆由各乡镇具体组织建设,费用、车辆等固定投资由县政府和乡镇共同承担,人员工资费用由县政府承担,由文明办牵头验收合格后于每月10日下拨。

重要加强**镇“三废”综合治理,即对废塑、废铁、废线的收集户进行治理。“三废”严重污染镇区周边村庄,到处污水横流,臭气冲天,严重影响周边群众生产、生活。考虑到从业群众就业生活出路问题,县政府决定统一选址2-3个点,把“三废”收集户统一集中、统一管理,减少二次污染。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1、大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召开各种动员会议、座谈会,结合开展创建文明、卫生村镇活动,编写宣传材料、刷写固定标语等大力宣传,努力营造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采用广播、墙报、电视、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整治氛围。要教育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遵守卫生管理、门前三包、自觉做好房前屋后的环境清洁和绿化美化建设,形成“人人受卫生、爱家园”的良好氛围。鼓励群众对垃圾中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回收,积极使用农家肥。要大力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及时宣传、推广一批好的典型,对工作不力的要进行曝光批评。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要加强领导,实行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确保整洁工作的顺利开展。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全镇垃圾整治工作,按规划建设垃圾中转站(总收集点)建立垃圾清运保洁制度,负责全镇垃圾中转站(总收集点)的垃圾收集清运及集镇保洁、负责辖区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

村委会按照“一事一议”的要求,组织村民进行村庄垃圾整治,建立垃圾清运保洁制度,制定实施村庄垃圾整治的村规民约,设置垃圾收集点,负责专业保洁员队伍的建立,负责本村范围内农户、企事业单位的垃圾收集清运和公共区域保洁。

3、制定收费方法和政策,多方进行扶持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在农村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规定出台前,可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或协调村老协会,按照本村垃圾收集运输等实际开支情况,酌情征收卫生费,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1、建制镇建成区可参照*政综[2004]175号文件《**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暂行规定》和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标准执行。2、村庄每人每月征收1-2元,企事业单位按人数每人每月征收0.5-2元,商店按每店每月征收10-30元,建筑垃圾按每平方米征收1元垃圾处理费标准执行。各级财政要对农村垃圾的处理给予贴补,特别是经济比较困难的镇村要给予重点扶持。市计划对积极开展垃圾整治,经各级验收合格的的村庄平均每年每村给予1-2万元的补助,县也要给予配套拨补。3、垃圾清扫及清运。①清扫:房前屋后由住户负责;村道、沟渠和绿化带的卫生与白色污染由保洁员负责;各住户的生活垃圾由保洁员每天定时收集,要求保洁员对垃圾适当分类,对泥土和树枝、树叶就地处理;②清运:a:首批开展75个村的垃圾:**、**运往莆田大湖垃圾处理场;****运往蒲峰填埋场;b:以乡镇为单位: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建立清运队伍,要求各乡镇配备2-5部清运车,当天垃圾当天清运、防止“滴、洒、漏”现象。

4、强化考评督查,确保整治实效

农村垃圾整治必须实行目标责任制,要层层建立年度目标责任制和督促、协调工作机制,强化领导责任制的落实,整治成效的考评要纳入年终统一考核内容,作为评先、评优和奖励的依据。要求各乡镇每月定时或不定时自查,建立月报季度。县建立抽查及定时检查办法,并建立动态管理制度。考评好的给予表扬奖励,达到“垃圾整治示范村”标准的,经验收合格,将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并予以表彰。对垃圾整治不力的村镇将予通报批评并不得参加“文明村镇”、“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镇”的评选,并对主要责任者进行效能警告。

基层农村环境整治方案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06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8分钟,共有217位用户关注,55人点赞!

xx街道办事处平安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全国、全省、全市、全区政法工作会议及市、区二次党代会精神,以争创市级平安建设先进办事处为目标,以“平安杯”竞赛活动为载体,以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重点,强力推进平安建设深入开展,着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深化农村平安建设,加强社会管理和司法保障,严格队伍管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设开放活力xx,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

一、围绕实施和谐工程,强力推进平安建设。紧紧围绕实施和谐工程,振兴xx,始终坚持把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真抓实干。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平安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强化平安建设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在平安建设中的职责任务,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条块结合、专群结合、各方联动、齐抓共建的平安建设工作局面。着力解决组织领导、人员经费、工作机制等制约平安建设深入开展的问题。努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富有特色、又行之有效的平安建设工作新路子,推动平安建设向深层次发展。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社会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依法调节涉及“三农”问题的经济关系,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法打击并积极预防危害辖区经济安全、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危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经济犯罪活动,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为培育市场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健全矛盾化解机制,切实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推广完善基层的成功经验。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加强社会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管理、谁登记谁管理”的原则,重点加强对“社会人”、社会组织和新兴行业、特种行业的管理。大力推进“五五”普法,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村庄、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六进”活动,提高公民维权意识和履行义务意识,为促进社会和谐营造良好的法治舆论环境。建立和完善多方面、多层次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着力构建在党委领导下,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种调解手段相互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健全工作机制,认真贯彻《条例》,坚持依法,规范秩序,畅通渠道。落实工作责任制,特别是初信初访首问责任制和处理问题责任追究制,提高案件办结率和当事人息访率。认真做好涉法涉诉工作,严格落实定期排查、领导包案、限期办结、挂牌督办和责任倒查制度,全面开展开门大接访活动,努力把涉法涉诉案件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确保基层稳定。重点抓好进京赴省去市到区案件的处理,使原有的涉法涉诉案件基本解决,新发生的涉法涉诉案件大幅度下降,不发生在京、在省在市影响较大的恶性上访事件。

三、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深化基层平安创建活动。认真贯彻中央综治委《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在全区开展创业杯、平安杯、公仆杯竞赛活动的决定》,继续以“平安杯”竞赛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进一步规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建设,着力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减少不合谐、不稳定因素,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适合农村治安特点的治安防控网络体系,健全完善农村社会治安形势分析评估机制、“严打”长效工作机制、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政治工作机制。加大农村警务战略建设,充实基层警务力量,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村警务工作机制。加强农村留守老人、儿童等服务管理教育工作。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认真组织开展“依法治村”、“法律进村”、“村民自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创建活动,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认真做好农村公共安全教育,加强农村公共安全防范工作。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平安创建活动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齐抓共建机制,制定实施参与农村平安建设的具体措施,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推动农村平安建设深入开展。要把农村平安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落实工作责任,使农村平安建设工作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形成齐抓共建的良好局面。

四、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切实维护良好治安秩序。继续以“命案侦防攻坚”为龙头,以“打黑除恶”为主线,以“八类严重刑事案件侦破打击”为重点,以开展打防“两抢一盗”犯罪等系列专项整治活动为主要形式,适时掀起严打整治斗争高潮,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严厉打击盗窃自行车、盗割通信电缆、扰乱农村、学校和企业周边治安环境等违法犯罪分子。整治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打击危害城乡市场秩序的行霸、市霸、街霸等邪恶势力的力度。加强对重点人员的管理教育,切实做好对流动暂住人口的管理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以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为统揽,以健全工作机制为核心,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维权岗建设为重点,把教育、管理、帮教、矫治有机结合起来,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严密防范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进一步加强反专业力量建设,加强涉邪信息情报工作和反工作基础建设,提高应急防范能力。加强反警示教育和无社区(村委)创建工作,保持“三零”目标的实现。

五、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夯实平安建设根基。坚持把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根本性任务来抓,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工作机制,提高人员素质。进一步加强街道综治机构建设,规范综治工作中心。强力推进农村警务室建设,充实基层警务力量,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村警务工作机制。加强村(居)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充分发挥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作用,推动平安建设措施在基层的落实。全面加强街道办事处专职治安巡防队的教育和管理,提高素质,强化责任,增加巡逻密度,提高见巡率,更好地发挥其对辖区社会面的治安防控作用。城区办公、家属楼院全面推行封闭式治安管理划类定级活动,逐步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行治安有偿服务承包责任制、沿街门店联防责任制。在农村重点开展治安承包与保险相结合的治安防范责任机制,推动治安承包、5户10户联防、义务巡逻打更等治安防范措施落实。大力推进科技防范,加强物防、技防设施建设,加大落实技防措施,大力推行“天网工程”、“气死贼”“明亮工程”等多种形式的物防技防措施。认真实施社会治安心理防范工程,以综合治理宣传月为载体,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区关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工作的重要部署,大力整合群防群治力量,加强治保、帮教、民调、法律援助、治安联防、社区保安等组织建设,最大程度地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形成人人参与治安防范的工作格局。

六、加强安全工作,确保群众生产生活安全。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大对烟花爆竹、民爆器材、生产企业、建筑施工单位、消防、食品、药品及公共场所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场所的专项整治力度,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经常化、制度化。进一步加强各类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完善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强化演练和实施,提高保障安全应急能力,确保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群死群伤安全事故。

基层农村环境整治方案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40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260位用户关注,44人点赞!

一、加快构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格局

1.加强道路、电力、天然气、通信建设。有序推进村庄规划全覆盖;加强镇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电网建设维护,满足电力需求。

2.有效提高住房和供暖保障能力。新增农村危房随发现、随清零;实现农村地区散煤取暖“清零”;开展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基本实现24小时供水。

3.推动农业节水和污水无害化处理。推进农业节水工程建设,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

二、加快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4.加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进一步缩小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城乡、区域、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加大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5.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质提效。支持镇卫生院建设,尽快实现村卫生室达到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开展全民健身运动2项。

6.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年底前全县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完成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年底前新增就业300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三、加快推动产业体系现代化发展

7.突出抓好粮食和种源安全。粮食产量稳定,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打造1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1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北扬高新农业产业园)。加强种粮农民补贴,粮食储备总量基本满足一年消费需求。开展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排查整治。

8.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创建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2021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稳步提高。深入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家庭农场数量稳步增加;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9.建立完善多元增收机制。确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深化“百企帮百村”工作。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基本完成阶段性任务。

四、加快实施人居环境洁净化工程

10.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年内建成2个美丽乡村(岗楼村、常园村)。基本完成具备改厕条件村庄旱厕改水厕任务,推广“村收集、镇转运、县集中处理”的城镇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11.大力推进大气污染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做好扬尘治理、秸秆禁烧。巩固“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成果,坚决打击“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异地转移等反弹现象。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规范化建设,确保市考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全域禁放禁燃烟花爆竹,禁止销售烟花爆竹。确保规上工业企业耗煤清零不反弹。做好林下可燃物清理工作,定期检查可燃物清理情况,防止发生森林火灾。大力推进路渠绿化、农田林网建设和村庄绿化工作。

12.健全农村人居环境设施管护机制。进一步形成规范化、可持续的农村生活污水长效运行管护机制。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常态化开展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确保村庄周边无垃圾积存,整齐清洁。

五、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

13.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扎实开展“无诉村(居)”创建活动,完善“146”矛盾多元化解体系建设,探索多中心一体化新模式。4月底前实现镇村村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全覆盖。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率达到100%,矛盾纠纷排查率100%,镇村两级就地化解率95%以上。对上级局交办的重复事项今年6月底前全部“清零”。进京个访、进京集体访、到北京非接待场所有关人员和赴省集体访比2020年同比明显下降。实施好“八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进一步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

14.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继续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工作,严厉打击把持基层政权、操纵破坏基层换届选举、侵吞集体资产等违法犯罪活动,推动刑事治安案件稳步下降,做好重大活动安保。2021年全镇治安、刑事案件发案数量,比2020年同比明显下降。深化宗教专项治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镇村交通、消防、公共卫生、食品药品农产品安全和农房质量等领域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范森林火灾和污染环境突发事件。年底前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率、应急预案覆盖率达到100%。

15.强化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建设。调整完善权责清单,巩固扩大乡镇机构改革和基层综合执法改革成果。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年底前综治中心规范化、城乡网格化管理信息化均达到100%。

六、加快促进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规划范制度化

16.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村“两委”换届实现“1369”总体目标。推动党组织软弱涣散、宗族家族势力、村霸和黑恶势力、积案等4类问题清零。推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适时全面开展农村违规违纪发展党员排查整治工作。农村党群服务中心达到“六有”标准,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力争清零。发展城乡基层生活服务类、公益事业类、慈善互助类、专业调处类社会组织,推动群团改革向基层延伸。

17.发挥各类基层组织的作用。抓好教育、卫生系统支部建设。着力解决机关党建“重形式、轻实效”“灯下黑”等问题。

18.加强基层队伍基本能力建设。实施“能力素质提升”工程,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夜校”“书记讲党课”等培训。实施“政治体检”工程,对36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政治体检”。实施“学历教育提升”工程,积极组织村干部参加大专及以上教育。注重将45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青年人才发展入党。

19.以资源下沉为导向,激发干事创业活力。统筹整合上级部门支持村的政策、资金、项目等。严格星级评定,实行动态摘星,按照评星前后党组织书记工资增长比例提高“两委”干部报酬待遇。做好乡镇改革后半篇文章,落实镇综合行政执法和审批服务季度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基层法治建设;提升基层德治建设水平。

七、组织保障

20.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成立“三基”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工作办公室。设立各项重点工作专项工作组,由牵头领导任组长,相关同志为成员。各重点工作牵头领导负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实施台账式管理,对于需要多部门共同推进的工作进行协调,并根据省、市、县最新要求及时调整目标指标。

基层农村环境整治方案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18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126位用户关注,31人点赞!

2014年7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了省人民政府提请的《浙江省土地整治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会后,法制工作委员会将草案印发省有关部门和单位、地方立法专家库成员,通过代表履职平台发给省人大代表、各市县区人大常委会、立法基层联系点征求意见,并在浙江人大门户网站、地方立法网上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永昌带队赴温州进行立法调研;法制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还派员赴龙泉、衢州等地进行立法调研,听取当地省人大代表、政府及有关部门、土地整治机构等方面的意见,并赴瑞安市塘下镇和柯城区航埠镇两个立法基层联系点召开座谈会,听取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代表意见。9月4日,召开法规草案表决前评估会,邀请省人大代表、省有关部门以及有关专家就该法规的出台时机、制度规范的可行性、法规实施后的社会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进行评估。一位省人大代表全程参与立法工作。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的审议报告以及各地、各方面的意见,法制工作委员会对草案作了多次研究、修改,并于9月5日召开全体会议对草案进行逐条研究。草案的有关修改情况已与环资委作了沟通。9月9日,法制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进行审议,提出了草案修改稿。环资委的有关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现将审议修改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原则要求。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环资委以及一些地方和部门提出,土地整治的价值取向应当更侧重于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纠正片面追求数量和占补平衡指标的倾向,做到保护耕地、保护环境、保障发展有机统一。为此,建议将法规的立法目的修改为“规范土地整治活动,加强耕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并将“生态环境保护优先、质量第一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明确为土地整治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草案修改稿第一条、第三条)

二、关于耕地质量。一些常委会组成人员、环资委以及一些地方和部门提出,土地整治中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建设轻管护”的问题,不少整治项目质量不高,后续管护不到位,法规应当对此予以规范。为此,建议补充和完善以下内容:一是要求立项阶段即明确整治后耕地的质量标准,规定:“规划设计应当按照项目所在乡(镇)、街道同类型耕地的最高等级,预设整治后形成耕地的质量等级。”二是对土地整治项目中的表土剥离作出要求,规定:“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规划设计需要剥离表土的,应当先进行表土剥离,剥离的表土用于该土地整治项目。”三是对土地整治项目使用优良耕地耕作层土壤作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规定:距离土地整治项目二十公里以内,有依法剥离的耕地耕作层土壤储备的,应当根据规划设计需要将储备的耕地耕作层土壤用于该土地整治项目;同时规定,耕地耕作层土壤储备场所用地应当根据土地整治规划合理选址与布局。四是明确耕地质量等级评定的标准,规定:土地整治项目应当根据国家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规程进行耕地质量等级评定,等级评定的内容包括土壤质地、有机质、酸碱度以及耕作层厚度、田面平整度、灌排水条件、道路通达条件等指标。五是明确验收的条件,规定:“未经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或者经评定耕地质量等级未达到规划设计预设的质量等级的,不得进行土地整治项目验收。”六是建立“乡镇实施、县验收、省市抽查复核”的机制,明确省和设区的市抽查、复核的比例。七是对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或者监督管理过程中弄虚作假骗取有关指标的行为,增加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八是完善后续管护制度,要求在立项阶段即确定后续管护方案、落实后续管护经费,明确项目组织实施单位为后续管护的责任主体,规定后续管护期限不得少于三年。(草案修改稿第十六条、第十九条至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五条)

三、关于禁止土地整治的区域。草案第十一条对建立土地整治项目库应当避开的区域作了规定。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环资委以及一些地方和部门提出,对不宜开垦的区域应当明确设置禁止性条款,以保证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的科学开发、合理利用,从源头上遏制土地整治中出现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为此,建议增加规定: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的陡坡地、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和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自然保护区、省级以上公益林和森林公园以及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区域,进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同时,建议增加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草案修改稿第十一条、第三十五条)

四、关于建设用地指标和有偿调剂取得收益的使用。草案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农村建设用地垦造为农用地后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应当优先用于农民住房和农业、农村发展建设;对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和补充耕地指标有偿调剂取得的收益应当全部返还,用于农业和农村发展,并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用途使用。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一些地方提出,草案关于建设用地指标及有偿调剂取得收益用途的规定较为原则,可操作性不强,应当进一步细化,以切实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权益。为此,建议将上述规定修改为:农村建设用地垦造为农用地后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应当优先用于该土地整治项目所在村的农民住房和农业、农村发展建设;对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和补充耕地指标有偿调剂取得的收益,应当专项用于土地整治涉及的村民住宅改建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耕地地力培育、整治后耕地的后续管护等支出。(草案修改稿第二十八条)

此外,还对草案作了一些文字修改和条款顺序的调整。

基层农村环境整治方案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41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9分钟,共有198位用户关注,51人点赞!

今年以来,大家坚强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紧紧围绕“二十字”总想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整理改进城乡人居环境、加快农牧村“三变”改革等着重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推进农牧业转型、农牧村发展、农牧民增收,主想做了以下几次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精心谋划研究安排。始终坚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及时成立县委、县政府主想领导为组长的xx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协调推动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办事机构,先后制定下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脱贫攻坚三年实施方案》《全县农牧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在调整优化xxx次联村单位的基础上,着力强化“三农”工作队伍建设,选派xxx名年轻后备干部担任乡村振兴示范村、“三变”改革试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村及后进村第一书记(其中乡村振兴试点村x名),为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组织基础。

二是紧盯脱贫攻坚,全面贯彻“一户一策”。用“过筛子”的办法对xxx次村(社区)开展困难户摸排工作,完善贫困户基础信息,规范建档立卡村贫困退出的有关资料,围绕产业增收、基本医疗、安全住房、兜底保障等方面,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有潜在返贫风险的困难户全部制定了“一户一策”帮扶规划,并将“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规划与三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乡村振兴着重工作和联村单位帮扶规划有机衔接,确保了帮扶措施有项目支撑、有资金保障、有专人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达到退出验收准绳。

三是注重计划引领,有效整合项目资金。在全面贯彻“五次倾斜”的基础上,将县财政结转结余资金50%用于扶贫,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15%增列专项扶贫预算,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高起点谋划、高准绳建设,全力破解水、电、路、房、网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农牧村环境不美的问题。统筹整合资金xxx万元,编制完成了xxx次村的《乡村振兴战略及千村美丽示范村建设计划》工作,确定了x次发展条件好、班子建设强、群众居住集中的村,启动了xxx项农牧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项目、xx次富民产业培育项目、xx次省市县美丽乡村及万村整洁示范村项目,确定的xx次项目预计xx月底全部建成。将改进城乡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整理修复、“多城同创”、全域无垃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配齐配全城乡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设备,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网络,统筹推动城乡绿化美化亮化、老旧楼房风貌改造、背街小巷改造提高,推进全县生态环境和城乡人居环境实现了大变样。

四是坚强因地制宜,壮大发展特色产业。以绿色有机为主攻方向,加大细毛羊“两年三产”、黄牛冻配改良、牦牛复壮改良等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复壮改良牦牛xx万头,冻配改良黄牛xx头,细毛羊穿衣xxxx万只以上。大力发展肉苁蓉、文冠果等沙产业,种植梭梭xxxx余亩、肉苁蓉xxxx亩、文冠果xxx亩、锁阳xxx余亩、藜麦xxx亩,落实测土配方施肥xxx万亩。由县财政专列xxx万元资金,引领扶持和培育壮大一批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农牧业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社,积极谋划建设鹿文化产业园,加快“xxx”等系列生物保健产品的升级换代研发,精心组织开展“互联网+农牧业”和休闲农牧业开发等工作,推进绿色有机畜产品“进城”“上网”,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五是全面推动“三变”改革,着力激发发展活力。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6次村先行开展试点,以农牧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抓手,稳步推动清产核资、确权登记颁证、集体资产股权量化、资源评估等工作,加快构建以农民为主体、股权为纽带、产业为平台、企业(合作社)为龙头的发展模式。至目前,我县土地(草原)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三资”清产核资基本完成,制定出台《肃南县农牧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农牧业设施确权登记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开通了县级农牧村产权交易平台,为“三变”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各地结合现实积极探索“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三变+乡村旅游”等新途径,有效推进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农牧民群众稳定增收。

六是培育文明乡风,优化治理体系。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创建活动,加强宣传引导和示范引领,对xx名第三届xx“榜样的力量”典型模范和xx户第一届文明家庭进行了表彰奖励。全县xx次农牧村全部制定了村规民约,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并借助“善行义举榜”“孝道红黑榜”、好人墙等,褒扬好人好事、鞭笞丑行陋习,通过道德约束的力量,有力提高了农牧村的文明程度。

乡村振兴是一个战略上的转型和升级,内涵极为丰富,不仅包括经济、社会转型,还包括科技、教育和文化的复兴,广大群众的期待很大。就目前而言,我县存在的主想问题是:一是计划引领作用缺失。目前,除制定了xx次村的乡村建设计划外,涉及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内容的农牧、民政、司法、爱卫、文明等有关行业部门和职责单位及各乡镇还没有完成相应的专项计划或方案制定,在引领乡村振兴试点工作中缺乏统一性,对指导农牧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不全面准确,缺乏前瞻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二是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乡村振兴战略涉及部门较多,各部门工程部署时序、渠道不同,很多工程缺乏有效的沟通衔接,使工程资金在规划使用过程中,不能有效整合发挥综合效益。三是思维认识存在偏差。局部部门单位、乡村干部及农牧民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缺乏全面准确的理解,既有急于求成的心理,也还有等、靠、想依赖思维不同程度存在的问题,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自觉性不强,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四是承接主体不强。全县涉农龙头企业缺乏,专业合作社规模小、层个低、带动作用发挥不强、农牧户与企业对接合作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比拟突出。

下一步,大家将以此个会议为契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新安排新想求,仔细学习借鉴各地好做法好经验,完善县委负总责、乡村抓落实、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职责人、三级书记一起抓的领导职责制和工作机制,坚强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农村一起抓,进取对表、积极作为,把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效劳上优先部署,想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的“四次优先〞具体想求贯穿于思路确定、政策出台、职责落实、措施落地等方面,着力推进农牧业全面转型、农牧村全面开展、农牧民全面进步。

一是坚强方案引领高起点布局。结合各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开展、村民现实需想等,严格遵循乡村振兴战略试点村总体方案,充分挖掘整合当地的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历史古迹、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真正表达次性特色。坚强分类推动,对于人口相对集中、布局较为合理的中心村,在壮大富民产业的同时,加快改水改厕改圈改灶步伐,完善公共效劳设施,建设美丽宜居中心村;对于城郊村,按照城市准绳改造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开展;对居住相对分散的行政村和随着人口转移迁出逐步萎缩的行政村,以环境修复治理为着重,全面打造农牧村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紧紧围绕市委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安排,先期启动实施农牧村根本公共效劳建设工程,全面提高根底支撑和保障能力,着力打造民俗风情体验带、生态旅游观光带、效劳产业融合带、避暑休闲度假带,以“四带〞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

二是坚强因地制宜壮大特色产业。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因地制宜开展优势产业,因村施策加强各方协作,把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供给作为主攻方向,做大做强以高山细毛羊、牦牛、马鹿、小杂粮为主的特色产品体系,将“三品一标〞农产品比重提升到50%以上。按照区域型和产业型两次类型,大力组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加大部级和省级示范社培育力度,持续调优种养结构、调强加工能力、调大经营规模,着力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优化供给链,加快推进农业向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开展。借助创立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开展乡村旅游,集中培育xx次景区依托型、田园观光型、休闲度假型、康体养生型、红色教育型、传统村落型、民俗体验型的旅游示范村和专业村,打造xx家乡村精品民宿,开展xx户以上品牌农家乐。

基层农村环境整治方案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76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5分钟,共有139位用户关注,51人点赞!

2020年是我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省委《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实施方案》关键之年。我镇以创建xxx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市为抓手,紧扣“3年取得重大进展”阶段性目标,围绕国家、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硬任务、硬指标,坚持基础整治与建设提升并举,全面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示范村”创建、新xx文明美丽村居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确保我镇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任务目标,助力推动新型城市化建设。2020年主要工作如下:

一、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1、持续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深入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继续巩固前一阶段“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的成果,组织发动村民群众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整治环境脏乱差。推动全镇范围的“六乱”整治及违章广告整治。加强对各社区开展暗检、督促整改等工作。对违章户外广告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治。按照分类处理原则,全面落实安全整改,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治理任务。(责任单位:城管分局,配合单位:住建局、工业信息科技局、各社区)

2、扎实推进“两违”建筑整治清拆工作。按照《xx市违法建设治理攻坚方案(2018—2020年)》的要求,严控新增违法建筑,完成市下达的违法建设治理年度任务。按照省市的工作部署,开展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治理工作。强化日常巡查监管,落实多部门联合执法快速拆除工作,努力将“两违”遏制在萌芽状态。在土地卫片执法方面,及时认真组织卫片图斑调查核实定性工作,压实镇、村的属地管理责任,通过督导检查、排名通报、移送追责、警示约谈等方式,督促村组落实违法用地拆除复耕复绿、完善手续等分类整改措施,切实提升整改成效;通过各类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违法占用耕地、基本农田、林地、储备土地和严重破坏生态的行为。(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分局、城管分局,配合单位:农林水务局、土地储备中心)

3、完善环境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制定《xx镇推进路长、巷长、所(站)长制实施方案》,修订完善《xx镇“行走乡村”专项行动方案》、《xx镇“洁净城市”专项行动方案》、《xx镇洁净城市“红黑榜”测评方案》。全面落实属地负责制,落实人员责任,加强日常巡查。落实环境卫生“门前三包”。以黑榜和卫生黑点为导向,健全完善责任制和长效机制,实行巡查报告和登记备案制度,并依法进行查处。健全农村卫生保洁长效运营机制,2020年底前,村庄保洁覆盖面达到100%。(责任单位:城管分局)

4、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工作。一是继续开展精细化管理考核工作,不断优化管理手段和措施,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的监管和培训,提高考核的一致性、统一性。二是推进精细化管理考核、数字城管、智网工程三大平台的对接,促进信息共享,提升城市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全面覆盖的城市精细化管理网络。三是设立曝光台,表扬先进、曝光后进,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社区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和工作进度及时向社会通报。(责任单位:城管分局,配合单位:文广中心、各社区)

5、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窝棚、泥砖房、广告牌等为重点内容,以道路交通沿线、河道两旁、风景区、城市郊区、村级工业园区、背街内巷等周边为重点区域,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分层次、分阶段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提升全镇农村人居环境。(责任单位:农林水务局,配合单位:自然资源分局、生态环境分局、城管分局、住建局、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各社区)

二、推进生活垃圾处理

6、大力铺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根据省、市有关要求,统一部署全镇垃圾分类工作。制定我镇乡村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相关方案。推进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等工作,启动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2020年底前,农村达到30%以上的区域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比例达到35%以上、资源化利用比例达到20%以上。二是继续提高餐厨垃圾处理能力。继续推动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或采用就地堆肥等方式,多渠道、多途径提高易腐垃圾收运处理能力;三是开展宣传培训。开展垃圾分类进机关、进学校宣传活动,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和关注垃圾分类,形成垃圾分类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城管执法分局、农林水务局,配合单位:宣教文体局、各社区)

7、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继续保持严打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处置高压态势,及时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各社区)

三、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8、分类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围绕重点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控制单元、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特色精品村等重点区域优先开展污水治理。启动饮用水源整治,2020年11月底前完成所有“千吨万人”镇级饮用水水源环境问题专项整治。继续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到2020年6月底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基本掌握我镇农村黑臭水体现状,建立农村黑臭水体清单台账,掌握污染成因,为后续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启动治理试点示范,实现农村黑臭水体全面监管提供基础支撑。开展农村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到2020年底,全镇自然村基本建成地下雨污两套系统。(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分局、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管网办,配合单位:各社区)

9、继续推进“五清”专项行动。巩固省市“五清”“清四乱”工作成果,6月底前全面完成“清四乱”及“清六米”工作,全年持续推进河湖保洁工作,根据省市下达的任务要求,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和属地村加快“清污”进度, 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目标。(责任单位: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配合单位:自然资源分局、城管执法分局、生态环境分局、各社区)

四、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10、推进城乡公厕升级改造。推动农村公厕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维市场化、监督社会化。2020年底前,乡村旅游区等公共场所建设a级以上公厕,推动每个自然村按照实际需求建设一个标准化公厕,确保“提升一座、管好一座”。实行公厕管理常态化考核,继续开展公共厕所升级改造工程,完成新建或升级改造公厕36座。(责任单位:城管执法分局,配合单位: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分局、各社区)

11、继续统筹推进农村户用厕所的改造。继续做好农村户厕的统计排查工作,动态掌握农村户厕改造情况,切实做到查漏补缺。规范农村户厕建设和管理,确保2020年底前,全镇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率达到100%,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责任单位:农林水务局,配合单位:城管分局、住建局、各社区)

五、加强农村住房管控及改造

12、做好民房建设管理工作。根据市新修订的《xx市农房安居房管理办法》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修改完善《xx镇民房建设管理工作方案》,进一步规范我镇农房审批、监管等全流程管理,同时加强农房建设风貌指引,引导城镇用地合理布局,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责任单位:住建局,配合单位:自然资源分局、城管分局)

13、推进农村破旧泥砖房清理整治。按照《xx市农村泥砖房清理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开展农村泥砖房摸查和分类工作,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各级责任,建立工作台账。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破旧泥砖房、“一户多宅”(建新房不拆旧房)的清拆工作。完成贫困户c、d级泥砖房改造工作。(责任单位:农林水务局,配合单位:住建局、各社区)

14 、深入推进农村削坡建房风险防治。持续推进农村削坡建房其它风险隐患点的防治工作,督促各村按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安全排查治理,消除安全隐患。(责任单位:住建局,配合单位:自然资源分局、应急管理分局、农林水务局)

六、完善农村公共交通配套设施

15、全面加强农村道路和桥梁建设。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投入力度,加快改造连接现代农业产业园、林场、旅游景点的农村公路,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开展危桥改造项目建设工作,自然村基本完成村内道路硬化,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责任单位:交通分局,配合单位:城管执法分局、住建局、重点办)

16、持续推进农村道路设施综合整治工作。对标《xx市城市道路配套设施设计指引》,整治提升道路设施,达到道路完好、路面无破损,路面硬化、平整到位,无明显坑洼积水;绿道、自行车道连续、平整,无明显梯级,设施无损坏和被违规占用情况;人行道平整通畅,道板、护栏等设施完好,无损坏、无被违规占用情况;市政井盖样式一致,无下沉、损坏情况;行人过街、机非分离、人车分离等安全设施配置完整;电力箱体有绿化遮挡修饰等效果,提升城市道路景观水平。(责任单位:城管执法分局,配合单位: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供电分局)

17、开展车辆停放大整治。完善各社区车辆停放管理,整治社区内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建设和规范一批社区车辆停放点(场所),确保村庄道路畅通,居民车辆安全进出,规范停放。(责任单位:交通分局,配合单位:城管执法分局、交警大队、各社区)

七、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18、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机制。加强重点传染病监测研判,强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增强基层卫生检测能力。加强村医队伍建设,确保村社卫中心有医生,满足群众随时就近就地看病需要。推广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试行推动名中医下基层计划,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内建设名医馆开展高年资中医专家到基层开展传帮带工作。(责任单位:卫生健康局,配合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9、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按国家统一部署,落实好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调整个人缴费标准规定。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落实将城乡支出型贫困群众纳入救助制度。全面实施困难家庭二次救助办法,推进实现二次救助“一站式”结算。(责任单位:医保分局、社会事务局)

20、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场所、体育服务场所建设,2020年底前实现镇村全面覆盖。持续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鼓励村基层组织和群众办好传统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基层网络化阵地建设,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志愿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宣传教育文体局、文广中心)

21、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通信设施升级,推动5g基站建设,初步实现农村5g信号覆盖。(责任单位:工业信息科技局)

八、提升村庄绿化美化建设水平

22、扎实推进田园整治。加大田园日常整治监管力度和荒地管理,清理整治农田范围的垃圾杂物及危废物品,完成全镇田间窝棚整治工作和农田管理看护房治理改造任务,推进美丽田园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物清理,有序组织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推广和普及工作。(责任单位:农林水务局、配合单位:城管分局、商务局、生态环境分局、自然资源分局、各社区)

23、开展村级工业园区综合整治。开展村级工业园区基础环境整治,推进村级工业厂房、围墙外立面风貌管控,拆除乱搭乱建设施和违章建筑,加强厂区周边绿化美化。确保2020年底前,村级工业园区与村庄同步达到干净整洁。推动村级工业园全面实现环保达标,严格按照环保治理标准,整洁、清理、淘汰高污染企业。(责任单位:工业信息科技局、城管分局、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自然资源分局、各社区)

24、打造一批小公园和绿地景点。加快实施绿化工程,优化农村公园景观。充分利用符合用地性质的闲置绿地、荔枝园进行品质提升,建设一批“小公园”,营造推广彩色林建设,打造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的城市绿化景观,全面推进全镇绿色林建设。(责任单位:城管执法分局,配合单位:各社区)

25、推进乡村旅游。建立重点乡村旅游区(点)名录,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促进旅游与农业生产、农耕文化深度融合。建设一批民宿、旅游、小餐厅项目,结合xx“客家文化”,形成具备xx特色的“客家文化”乡村旅游产业。(责任单位:宣教文体局,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分局)

九、提升乡风文明水平

26、持续推进市、镇、村三级文明联创和农村“星级文明户”创建。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为目标,深入持续开展常态化文明创建督导检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面向基层群众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020年底前建成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3个以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试点。(责任单位:宣教文体局、各社区)

27、继续加强基层依法治理,持续推进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深化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加强社区法律顾问工作队伍建设。强化社区法律顾问律师的业务培训,提升社区法律顾问律师服务村居民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整合社区调解资源,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责任单位:司法分局,配合单位:各社区)

28、加快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扎实推进移风易俗行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倡导讲卫生、勤清洁、不吃生食、不吃野生动物等文明生活习惯。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村规民约的修订完善工作。做好十大优秀村规民约范本的宣传推广。(责任单位:社会事务局,配合单位:各社区)

29、提高农民群众卫生意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洁净城市日”活动,发动各单位、社区干部群众大搞环境卫生清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工作,实施农民健康促进专项行动计划,开展“健康知识进万家”系列专题宣传,培育农民卫生文明生活方式,提升农民健康素养水平。全面加强健康促进场所(机关、学校、医院、社区、企业和家庭)、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健康广场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责任单位:卫健局、城管分局)

十、强化财政资金保障

30、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项目资金安排。完善涉农资金统筹使用机制,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拨付及时、专款专用,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从资金上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顺利实施。充分利用美丽幸福村居全覆盖建设、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推进市断头路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公园、基本公共服务专项资金(环卫部分)、革命老区建设等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单位:财政分局,配合单位:农林水务局、各社区)

十一、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试点达标创建工作

31、继续做好“干净整洁村”达标验收和核准工作。加强日常督促指导,继续组织各村开展“干净整洁村”创建达标验收和核准工作。加强对已达标村的日常督导。实行分片包干的形式开展日常巡查暗访,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督促整改,防止弄虚作假和整治问题反弹回潮。(责任单位:农林水务局,配合单位:各社区)

基层农村环境整治方案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25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9分钟,共有108位用户关注,55人点赞!

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着眼点,以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为目的,以创建各级卫生镇村为载体,动员广大农民主动参与,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卫生建设与管理力度,紧密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用三年时间使全市乡村卫生面貌明显改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贡献。

二、工作目标

以村容整洁、畜禽圈养为主要任务,结合爱国卫生其他工作,通过三年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使农村环境卫生得以明显改善。镇、村环卫基础设施、环卫保洁队伍、环卫制度与措施配套健全,镇村容貌整洁,路面平整完好,排水系统畅通,垃圾日产日清,柴草堆放整齐,畜禽圈养,户厕清洁卫生,室内环境洁净,个人卫生良好。至2009年底争取实现全市80%乡镇、20%以上村庄分别达到青岛市卫生乡镇和青岛市卫生村庄标准。

三、工作范围

*、*区、*区、*区所辖镇、街道办事处驻地及所属村庄。

四、工作标准要求

(一)乡镇(街道办事处)驻地卫生

1、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道路及人行道和小街巷硬化率分别在90%、70%和50%以上,道路排水系统完整通畅;建有公共厕所和垃圾场,实行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驻地村庄卫生户厕普及率在90%以上;配备垃圾箱等环卫设施,并保持良好的使用管理状态;驻地居民饮用自来水普及率为100%。

2、环境卫生管理。配有环卫队伍和专业管理制度,清扫保洁覆盖率在90%以上;加强垃圾清运管理,达到日产日清;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清除“三大堆”和乱设摊点、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等“十乱”现象;集贸市场实行经常化卫生管理。

3、环境绿化美化。主要道路建有绿带和行道树,并配置整齐、美观;因地制宜建设公共绿地,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在3平方米以上;绿化面积达到可绿化面积的80%以上。

4、单位内部卫生管理。卫生管理责任区明确,庭院环境绿化、美化、净化,室内卫生整洁,设有足够的封闭式垃圾容器,垃圾日产日清;取消旱厕,建有水冲式或三格式公用厕所,并有专人管理;镇直属单位卫生达标率在80%以上。

5、食品卫生管理。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做到“四证”齐全,亮证经营;卫生设施配套,制度健全,食品卫生合格率和餐具消毒合格率均在85%以上;无集体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6、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根据行业特点,健全和落实旅馆、浴池、理发店、商店、医院等各类公共场所的卫生操作规程,主要卫生指标合格率在80%以上。

7、控制蚊、蝇、鼠等病媒生物密度,辖区内灭鼠达标。

(二)村庄卫生

1、基础条件。村庄规划整齐;主要街道硬化,支巷平整,道路排水系统完整通畅;设有足够的垃圾容器,无垃圾暴露存放;卫生户厕普及率在80%以上;自来水普及率为100%。

2、绿化美化。主要街道绿带、行道树整齐美观,管理到位;支巷内因地制宜栽植花草;村内建有公共绿地。

3、环境卫生。设专人负责村庄道路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垃圾日产日清;村内无“三大堆”,村外“三大堆”隐蔽集中放置。

4、控制蚊、蝇、鼠等病媒生物密度,灭鼠达标。

五、工作内容

(一)控制病媒生物密度。组织群众定期开展消灭蚊、蝇、鼠等病媒生物活动,以灭鼠为重点,防病保粮,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工作规程。建立健全镇、村庄灭鼠工作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专人负责;按照全市灭鼠统一部署,及时进行动员、布置,层层落实工作任务;在灭鼠活动中,统一领导,统一标准,统一行动,统一检查验收。

2、工作落实。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灭鼠工作方案,按程序组织灭鼠活动;保证足够的灭鼠经费,按时足量购置毒饵;培训灭鼠技术人员,确保投饵到位,灭鼠覆盖率在95%以上,基本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屋、农田不漏地块,单位环境不留死角。

3、效果指标。每次灭鼠活动后,经检查考核,室内鼠密度应在1%以下;室外鼠密度应在2%以下;有鼠情的阳性房间不超过2%。

(二)卫生改水。加快卫生改水步伐,加强自来水工程建设,自来水普及率在70%以上的镇,每年应按村庄总数的3%完成改水任务;自来水普及率在70%以下的镇,每年应按村庄总数的5%完成改水任务;已完成或接近完成自来水普及任务的镇,应加强村庄自来水供水管理,确保供水系统运转正常。

(三)卫生改厕。加快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新建或改建步伐,凡新建厕所必须达到粪便无害化处理要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每年递增3%。

(四)健康教育。按照《亿万农民健康教育促进行动规划》的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在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要达到100%。要不定期地举办各类卫生知识讲座,通过新闻媒体、固定宣传栏、板报等多种形式普及艾滋病、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预防知识,提高农民参与综合整治活动的积极性。

六、方法步骤

从2007年3月始至2009年12月底,用三年时间在全市农村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各有关区、市要紧密结合本辖区实际,因地制宜,搞好分类指导,采取典型示范等方式引导面上工作开展,稳中求进,逐年提高,确保实现工作目标。

(一)准备阶段:2007年3月至4月

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宣传发动,全面部署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二)试点阶段:2007年4月至2007年12月

各区、市分别选择两个不同类型的镇或办事处进行先行试点,各镇(办事处)再分别选择两个不同类型的村庄进行试点,总结探索点上经验,为面上整治奠定基础。

(三)全面整治阶段: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

按照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和工作目标要求,全面展开综合整治工作。

(四)巩固提高阶段:2009年4月至2009年10月

总结迁段的经验做法,查找问题与不足,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快活动推进步伐。

(四)检查验收阶段:2009年11月至12月

由市爱卫会成立检查验收小组,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的方式组织实施。

六、保障措施

1、切实提高整治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整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当前,在我市广大农村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以及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存在的薄弱环节较为突出,农村的卫生意识、生活习惯、经济条件、生活设施相对滞后,人及畜禽粪便得不到无害化处理,垃圾随意处理,环卫设施不配套,白色污染不断蔓延,有的镇村道路年久失修,坑洼不平,排水渠道不畅,环境卫生管理处于无序状态,这些都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危害,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因此,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既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和提高农村综合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各级实现和维护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行动。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站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高度,统一思想认识,扎实开展工作。

2、切实加强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并精心组织开展整治工作。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内容多、任务重,为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展开并取得良好成效,各级均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全面负责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整治工作开始前,各地要紧密结合本辖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实际,在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认真进行排查摸底,找准存在的薄弱环节,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整治方案应明确提出整治目标、重点、进程及保障措施,方案既要有解决当前问题的近期目标,更要有着眼长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措施,要把整治任务层层分解,明确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指导一级的责任网络体系,为整治工作全面展开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

3、切实加大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涉及到方方面面和千家万户,难点问题、敏感问题多,且时间长、工作量大。为此,要把不间断的思想和宣传发动工作贯穿于整治工作的全过程,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和有效的宣传形式,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措施、整治进展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和报道,使整治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并及时宣传和推广一些好经验、一批好典型。同时,要全力做好组织和发动工作,广泛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合力,推动整个整治活动不断健康深入地发展。

基层农村环境整治方案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29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12位用户关注,20人点赞!

1.精心安排部署,全面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竞赛

2012年初,洮北区新农村办起草了《洮北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竞赛活动方案》、《洮北区2012年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等文件,经过几次和区分管领导研究,并在区政府常务会议得到一致通过,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相关部门。2012年4月27日,全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竞赛活动动员大会在主管农业副区长的主持下召开,会上对全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竞赛活动进行详尽安排和部署。会议强调,此次竞赛活动分5年实施,内容以农村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共13项具体工作。在2012年参赛的40个村的基础上,逐年扩大范围,到2016年实现所有村屯全覆盖。各乡(镇、场)从当地的乡容镇貌整治开始着手,全面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参赛村起好带头示范作用,与此同时,制定出建成后的管护办法和长效管理机制。

2.广泛动员参与,掀起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新高潮

2012年6月20日,由区委书记和区长带队,对12个乡(镇、场)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情况进行了检查。从检查总体情况看,各乡(镇、场)都能按照区动员会议要求和竞赛活动方案进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截至6月末,所有乡(镇、场)共清运垃圾46950立方米,柴草垛451570立方米,投入人力12234人次,出动车辆1755车次,资金142.7万元;环屯林和街路林共栽植树木214783株,投入人力5705人次,出动车辆1326车次,资金148.64万元。其他投入1565.2万元,包括:维修和新建农户院墙32800延长米;新建农户卫生厕所151个;建设文体广场13个;新建和维修农村砂石路80300延长米;新建排水沟21600延长米;建垃圾点31个。

3.强化政策措施,确保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取得实效

3.1加强领导,成立组织 为了加强对此次活动的组织领导,洮北区专门成立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竞赛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区政府主管农业副区长担任,成员由政府办、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发改局、交通局、环保局、文体局和各乡(镇、场)的负责人组成。小组下设办公室与新农办合署办公,负责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竞赛活动的规划、指导、组织、实施、考核等工作。各乡(镇、场)也相应成立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竞赛活动领导小组。

3.2建立制度,加强管理 这次全区农村卫生环境综合整治竞赛活动,主要是解决农村普遍存在的脏、乱、差问题,必须坚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各乡(镇、场)在这次环境卫生整治竞赛活动中,做了村屯规划,进一步加强了乡村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村屯绿化和街路硬化,实施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了各级干部工作责任,做到全天保洁,为创建美好人居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坚实基础。

3.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粘贴标语、开辟专栏等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宣传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竞赛活动内容。同时积极发动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做力所能及的整治工作,如:修街路林木的浇水盘、挖门前边沟、修筑院墙、清理垃圾和柴草垛等。

3.4筹措资金,夯实基础 要全面达到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标准,洮北区投入资金至少要过亿元,因此在坚持资金性质不变、用途不变、使用范围不变的原则下,实现全区统筹安排。区农业局等相关部门也多方筹集资金,整合项目。如:农村连通公路工程、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新农村建设省级补助项目等。

基层农村环境整治方案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06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8分钟,共有179位用户关注,54人点赞!

要纠正村庄环境整治的理念错误、目标偏差、重心错位,根本的出路在于重新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农民建设自己家园的主人翁意识和首创精神;必须矫正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促进乡村区域科学发展,实现乡村“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的当代重构;必须实现村庄环境整治的乡土回归,重构乡村聚落“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机理。

(一)主体回归———进一步明确乡村治理的农民主体地位,激发主体创造性在规划设计上,须在调研—制定—实施—维护的全过程逐步恢复农村原有的自治机制。普及基本的营建知识,逐步建立和完善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以及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在管理维护中,要借整治行动系统性地制定后续政策,建立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卫生的责任机制,经常性地开展“卫生庭院”、“文明户”等群众性的活动,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规范自治的轨道。在强村富民上,要立足农民自愿发展“城需型”产业,促进“产村相融”。充分发挥苏南地区城乡一体化的优势,鼓励乡村提供多元化的休闲消费产品,成立能为村集体增加经济能力、为农户增加收入的多种合作社。这样不仅可以缓冲“靠天吃饭”的农产品生产风险,并且也可以避免城市工业进村所引发的环境污染和市场风险。

(二)内涵矫正———进一步明确乡村综合发展的长期思路,激活整体生命力农村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精神文化是一个整体系统,不能人为割裂。人、自然、建筑、精神、文化、经济本是一个生命体,只有独立的规划和建设,系统就不存在,新农村建设也就很难做得有完整性,也就谈不上新农村建设的生命力。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建设,应当立足于乡村文化价值传统,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的当代重构,实现经济特色发展、社会自治管理、环境乡土宜人的综合目标。从而真正实现“乡村是城市的梦想,是城市最后的心灵家园”的美好愿景,以此激发出蓬勃持久的生命力。

(三)乡土重建———进一步明确乡村环境整治的根本特点,激发聚落归属感务必扭转当下乡村建设都市化、景区化的倾向,尊重和体现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特征,实现乡土回归。首先,应该充分尊重现有的居民点布局特征,切忌通过拆并村庄来建立规模较大的居民集中区[4]。其次,建设与整治进程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曾经讲过,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要用30至50年时间,这是实事求是的科学判断。再次,必须尊重乡村资源环境特征和乡土文化特点。要做到“垃圾不出村、污水不入河”,“河里有鱼、树上有鸟、地上有虫”的目标[5]。在建设中尽量选用乡土材料、植物,杜绝非功能性造景。施工队伍和劳力也尽量从本地筹集,这样不但有利节约,还能提高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二、实践:无锡市阳山镇朱村整治全过程的规划设计探索

在无锡市阳山镇朱村等村庄环境整治试点中,由规划设计单位、大学研究人员合作,以“深入乡村地区的社区工作方法和互动式的社区规划过程”,在“村庄整治中实施农村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规划融入”这一课题上作出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

(一)创新整治工作组织体系1.自主与规范的工作组织村庄整治由镇村两级推动实施,牵涉到镇长、建设站长、所在村村民主任(支书)、村民代表,以及全体村民的工作,客观上存在“决策协调”(镇长—村干部)、“实施协调”(站长—村干部)、“利益协调”(村民—村干部)三重主要的协调关系,村干部是一切工作的“中枢”。“以村干部为中枢”的工作机制,有利于工作计划部署、沟通协调、定案决策。人、财、物的使用调度都依托村干部及其领导的村委会班子而开展,责任与信任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这个过程本身也提升了村一级自治组织的凝聚力,同时也加强了基层组织与村民的沟通与信任。设计单位则成为这一机制中的信息汇总和方案会诊的平台,起到了“辅助决策”的作用。2.科学与民主的编制工作组织一是实现了多专业力量的融合(见表1)。二是在方案决策上,通过不下十轮的多类型方案论证程序,充分吸纳了各层次各方面意见,使得整治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三是规划设计、研究人员以及镇相关专业人员驻村工作,使得所有问题能够在现场协商解决,并且整个过程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更能满足群众意愿。

(二)整治中的规划技术支持1.推动促进有效的公众参与具体搭建了一个“村庄整治交流平台”,落实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成员包括村委会、规划设计团队、有文化的长者和建设单位,是整个村庄整治的组织者;第二层次的成员主要包括村民小组组长和村内党员,负责向上反映村民意见、向下传达整治工作方案;第三层次成员是全村各户村民代表。工作中他们还充分利用了qq等信息交流工具与平台。根据工作深度和工程推进情况,在各个层次的平台有序进行交流,既能够有效采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减少无谓的争执和反复,提高工作效率。2.gis信息库建设辅助各项决策以“村民主体”为导向,细化现状调研,绘制“一库一图一表”。以户为基本单元,开展问卷调研,并结合访谈等形式,对各农户的生活情况进行详实的调研,并借助gis软件,建立每家每户的“村民信息档案库”。详细标识房屋、围墙、场地、树木、菜地、彩钢棚、家禽养殖区等空间的位置和尺寸以及实际使用农户,明确各类“空间要素”的现状实际权属分布情况,这有利于整治中对相关产权问题的处置和补偿政策上的综合协调,也能形象化地反映各家各户对规划目标的现实需求。3.当好乡土景观的专业宣传队一是在踏勘调研中挖掘特色、构思方案。如在阳山镇朱村整治中项目组不但摸清了每一棵树、一眼井、一方菜园的情况,还掌握了村民全日生活作息情况。并通过与文化站、村干部、村内长者和普通村民的访谈,理解农村产业经济、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的特点,尽量避免方案“水土不服”的问题。二是广泛发动村民参与整治工作以保持村庄特色。如家前屋后、排水沟渠环境清理,自家违建拆除和房屋修缮。比如在村庄内部留下“微田园”,房前屋后、前庭后院,栽瓜种菜,鸡犬之声相闻,既具有实用价值,又保有农村特色和乡村生活的情趣。三是材料工艺的乡土保持。尽量利用好村庄拆除中大量的建筑材料和农村自有的材料。

(三)整治后续长效管理1.整治中实现后续治理机构和章程的完善围绕规划实施搭班子、定章程。在具体实施中,明确划定权责清晰的管理范围边界,明晰界定村庄内农户“私有空间”、“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的界限。重点对“半公共空间”的使用进行明确的界定,激发农户对该区域的自我管理热情。同时又明确了各类空间的整治内容、责任主体,区分村集体统一整治和各家各户自行整治的内容,并明确整治结束后长效管理的责任主体,使村民在村庄整治工作一开始就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这种划定空间整治责任的“包干区”方法得到了当地媒体的大力宣传。2.村民自治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了后续长效管理,配合规划实施和后续维护出台了“整治与管理责任书”,明确村集体统一整治的内容包括墙面粉刷、空调外机包装、储物辅房整治、屋前平台铺地整理、篱笆安装等;住户自行整治的内容包括屋边杂物清理、配合拆除彩钢棚、转移家禽养殖地点、菜园和场地长效管理等。在这次村庄整治活动中,广大村民还接受了一次村镇建设知识、乡村旅游知识、集体议事知识等相关内容的学习,掌握了新的信息,提升了审美情趣;通过镇政府组织的先进样板村考察不但开阔了眼界,而且激发了自我发展、自我治理的热情。3.村庄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发展在村庄整治进程后期,不少农户看到了环境改善后带来的农家休闲经济机遇,同时借“靠近城镇、紧邻度假区”的区位优势,开始筹划发展农家乐和林果采摘旅游。村委组织全面规划乡村旅游发展,并将产业发展、队伍建设、村民培训与村庄规范化管理系统考虑,这为今后乡村产业发展摆脱传统的工业企业依赖,全面改善农村大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现代化意识,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总结

《基层农村环境整治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