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本篇共有600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2分钟,共有155位用户关注,54人点赞!
一、生产目标
年全区甜菜计划种植5万亩,其中膜下滴灌1万亩,生产甜菜15万吨。
二、扶持政策
(一)收购价格。根据国内外糖业形势和糖粮比价状况,本着“让利于民,农企双赢”的原则,糖业分公司将实行保护价收购甜菜,甜菜收购价格为480元/吨。
(二)扶持措施。
1、糖业分公司对农资实行赊销供应。种植户以村、组为单位,采取五户联保方式,赊销甜菜生产所需种子、纸筒、专用肥、拌种农药等农用物资,在甜菜款结算时由糖业分公司收回。
2、全面推广使用进口种子。甜菜生产所需种子全部采用德国、荷兰进口高产品种,主要有kws4121、kws6167、kws8138、kws3418、hi0479、rima等品种;为农户免费提供三遍防治褪斑病所需农药。
3、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提高甜菜单产。加强技术培训,继续完善早育、早播、早移栽、防病、防虫、增密、控氮、冬汇等
20条关键高产技术措施,确保平均单产较上年增加0.5吨以上。糖业分公司根据各产区甜菜种植情况,长期派驻技术人员巡回指导,无偿提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
4、增加农机投入,推广机械化耕作。糖业分公司购置墩土机、移栽机、喷药机、打叶机、收获机等小农机170台套,为种植大户提供服务。对于农民自行购置的以上甜菜机械,企业补贴50%,鼓励农民购买。年计划推广甜菜纸筒机械育苗移栽3万亩,机械播种2万亩。
5、推广膜下滴灌种植甜菜。糖业分公司对种植户提供补贴款50元/亩,计划在种植1万亩。
6、及时兑付甜菜款。所有甜菜款在站点调运进厂前全部兑付完毕。
三、工作措施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25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249位用户关注,59人点赞!
一、推进法律进机关
1.推进县级机关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推荐法律工作者为机关担任法律顾问,建立法律顾问考评制度,加强对法律顾问的管理考核和业务培训。(牵头单位:公律股,责任单位:宣教股)
2.组建普法讲师团和法律人才库,为县级党委(党组)常委会、政府常务会、部门办公会会前学法和专题法制讲座、集中培训等提供师资。(牵头单位:宣教股,责任单位:办公室、公律股,基层股)
3.组织开展法制培训,举行法律知识考试(考核),确保学习教育全覆盖。(牵头单位:宣教股,责任单位:办公室,法制股、基层股)
4.协助依法治县办加强对政务服务中心、群众接待中心等机关服务窗口人员的法制培训,完善服务大厅法制宣传设施,将机关服务窗口打造成普法示范窗口。(牵头单位:办公室,责任单位:法制股、宣教股)
5.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协助“依法治县办”推动机关在门户网站设置普法专栏,开设法制宣传微博、微信。(牵头单位:宣教股,责任单位:办公室,法制股)
二、推进法律进学校
6.推荐司法所优秀干警担任全县各中小学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建立完善工作考核制度。(牵头单位:宣教股,责任单位:办公室、基层股)
7.会同教育主管部门,编制完善中小学生普法教材,推动教材、师资、课时全面落实。(牵头单位:宣教股,责任单位:办公室、基层股)
8.协助依法治县办在中小学校运用模拟法庭、法治演讲(征文)比赛、法治文艺演出等形式,开辟法制宣传教育第二课堂。在中小学校重点开展法律常识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与特定职业岗位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牵头单位:宣教股,责任单位:办公室、基层股)
9.依托看守所建立1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在学校设立1个法律图书室(角)、开辟1个法制宣传专栏。(牵头单位:办公室,责任单位:宣教股、基层股)
三、推进法律进乡村
10.大力推进乡村普法“六个一”工程。每个乡镇(街道)司法所设立一个法制辅导站、一个法律援助工作站、组建一支法制宣传队伍,每个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一个法制宣传栏,每个村民小组培养一名“法律明白人”,每户发放一张便民法律服务联系卡。(牵头单位:基层股,责任单位:办公室、宣教股、法律援助中心)
11.大力推进“法律服务进千村”活动。全县所有行政村(社区)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组织10支法律服务小分队深入全县各个行政村(社区)开展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制宣传。每个小分队每年集中开展活动不少于2次。指派律师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完成办理指派的法律援助案件。(牵头单位:基层股,原区所在地的司法所,责任单位:办公室、法制股、法律援助中心)
12.按照属地管理和“谁用工谁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利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春节集中返乡、外出劳务技能培训等时机,每年集中开展劳动合同、安全生产、依法维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少于2次。(牵头单位:宣教股,责任单位:办公室、基层股)
13.各人民调解组织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件,组织广大村民旁听调解,结合调解案件,向村民宣传普及法律知识。(牵头单位:基层股、责任单位:各司法所)
14.组织农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集中学法,每年不少于2次。(牵头单位:基层股,责任单位:各司法所)
15.协助依法治县办在乡村利用农闲、赶集、节庆等时机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放映法治电影、广播法治节目、发放普法读物和普法宣传用品。(牵头单位:宣教股,责任单位:法律援助中心、办公室)
四、推进法律进社区
16.大力推进“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每年向社区选派法律工作者担任法律顾问。组织法律服务小分队深入社区开展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制宣传。每个小分队每年集中开展活动不少于2次。(牵头单位:基层股,责任单位:公律股、各司法所、办公室、法制股)
17.加强社区青少年、下岗职工、流动人员等重点人群的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亲情帮教大走访”,加强社区服刑人员法制教育和行为矫治,每年走访不少于4次。开展刑满释放人员法制宣传和就业技能培训,降低重新犯罪率。(牵头单位:社区矫正股,责任单位:各司法所、基层股、宣教股)
18.定期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居民楼栋长、社区居民代表集中学法,每年不少于2次。(牵头单位:基层股、责任单位:各司法所、办公室、宣教股)
19.启动建设1个法治文化景点。积极开展法治讲座、法治文艺演出等活动,向广大社区居民传递法治理念,传播法律知识。(牵头单位:宣教股,责任单位:办公室、基层股)
五、推进法律进企业
20.加强企业法律顾问工作的指导,对法律工作者的再教育培训向企业内部法律顾问延伸。大力推进企业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在现有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的基础上,力争实现年均增长20%。(牵头单位;公律股,责任单位:基层股、办公室)
21.组建法律服务宣讲团,每年深入重点企业开展10场法律宣讲活动,组织开展10场中小企业法律服务巡讲活动。集中为园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牵头单位:宣教股,责任单位:办公室、公律股)
22.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制度,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每年组织集中学习不少于2次。(牵头单位:宣教股,责任单位:办公室、公律股)
23.大力倡导和推进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宣传橱窗、广播电视和局域网络等宣传功能,丰富企业法制宣传的内容和载体。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开展法治文化活动。(牵头单位:宣教股,责任单位:办公室)
六、推进法律进单位
24.推进各单位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推荐法律工作者为各单位担任法律顾问,建立法律顾问考评制度,加强对法律顾问的管理考核和业务培训。(牵头单位:公律股,责任单位:办公室、宣教股)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37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9分钟,共有296位用户关注,27人点赞!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立省战略的意见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协作、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工作体系,紧紧围绕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大力实施“质量兴县”战略,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工作目标
通过进一步开展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活动,年力争主要工业企业的质量意识明显增强,重点企业80%以上的重点产品按国内先进标准和国际标准组织生产,使全县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实物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全县质量总体水平超过省内平均水平或达到省内领先水平,部分主要产业的产品整体质量水平达到国内平均水平,主要工业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影响消费者健康与安全的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和无生产许可证、强制性认证产品状况及重大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二)具体指标量化
年底,全县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要达到以下目标:
1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合格率总体水平达到市内平均水平。其中食品质量监督检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高风险食品质量监督检查合格率达到95%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合格率平均达到85%以上,重点产品监督检查合格率达到87%以上。全年农、畜、水产品例行监测次数不少于4次,农产品批发市场对农产品自检次数不少于12次,全县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全部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加贴qs标志,获证食品生产企业必备生产条件保持率达到100%所有的食品小作坊100%签订安全承诺书。不出现县域性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引导企业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组织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指导企业贯彻质量标准,建立健全质量体系,组织质量攻关活动,重点培育名牌产品1个,不断提高全县产品质量整体水平。
2、工程质量
竣工的工程质量要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县城建局对全县建设领域工程要严把质量关。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及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验收一次性合格。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3、服务质量
用户满意度明显提高。初步实现服务质量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第三产业(交通、旅游、医疗卫生、商贸等服务行业)全面推行国家服务质量标准及环境管理标准。>;
4、环境质量
积极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全县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落实省、市级重点污染源全面达标工作,稳步推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新型工业发展,主要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5、标准化管理
年底,工业产品生产标准覆盖率要达到100%引导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中80%主要产品按国内先进标准和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加快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建设,建成5个部级和3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无公害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项目,制定4个地方优质农产品标准。进一步加大农业标准化建设力度,农业、林业部门要继续开展生态治理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积极培育以温室栽培技术、节水节能生态农业技术为主的标准化示范区,逐步推进沙产业开发的标准化、规范化、效益化建设。
三、组织保障及职责分工
一)组织保障
县政府成立县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县长任组长,原质量兴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见民政办发[]83号文)和卫生局、商务局、畜牧局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主任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兼任。负责日常工作和每半年一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联席会议的召集,听取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能职责和工作目标任务开展工作的情况,研究解决工作进展中存在实际问题,提出下一阶段具体解决办法和实施方案,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活动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有成效。
全县各乡(镇)街道办、各部门及重点企业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有一名领导具体负责该项工作,并有2至3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具体抓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工作。
二)各乡镇(街道办)及成员单位职责
各乡镇(街道办)各成员单位要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能职责,结合本区域、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本单位“质量兴县”活动的具体实施意见和措施,分步实施,逐步推进,认真扎实地开展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各项工作。
县质监局要发挥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积极组织协调、定期督促检查;同时切实履行职责,指导和帮助企业建立标准、计量检测和质量管理三大体系;深入推进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帮助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开展产品质量认证,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组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加强质量监督,从源头抓好产品质量;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积极培育名牌产品;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大标准实施推广力度;打假治劣、扶优扶强,依法规范质量行为。
县农牧局要做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立、农产品监测工作,配合质监局积极做好部级、省级、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申报工作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等工作,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日常监控,确保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
县商务局和畜牧局要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监管工作,力争达到县城上市销售的生猪进点屠宰率实现100%乡镇上市销售的生猪进点屠宰率达到95%以上的目标,规范定点屠宰企业生猪进厂验收制度、进出台帐制度和不合格肉品召回制度及检疫工作。
工商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确保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建立规范的市场销售环境。开展打假联合行动,保护名优产品,依法查处制假售假违法案件。建立“购物放心一条街”或“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及时查处并上报上级交办和本地区发生的重大制假售假案件,无行业性、区域性制假售假案件发生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重点开展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方面的执法监督活动,加快药品诚信建设步伐,促进全县医疗机构规范运行管理。加强对食品药品质量的监督管理。认真做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食品、药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重大危险源监管到位。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故的应急机制。
县环保局要加强环境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大环保执法力度,防治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格建设项目的环保准入制度并加强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积极推动gb/t24001-2004/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全面推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县城建局负责深入贯彻实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对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严把从业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关,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切实提高工程质量。
县财政局负责制定推动质量振兴各项扶持政策措施,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工作提供必要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全县的餐饮业卫生工作的监管,保证食品安全,促进餐饮业服务质量的提高。
旅游部门负责抓好县内旅游业服务质量的提升,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工作措施
1落实信息报送制度。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从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质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研究分析质量形势,对质量工作进行统筹规划,部署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工作任务。
3严格落实考核评价奖励机制。县政府将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工作纳入各乡镇、各部门年度工作实绩考核,与各单位签订考核目标责任书,制定“质量兴县”奖励考核细则,定期对“质量兴县”工作进行检查,对“质量兴县”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部门、企业和个人予以表彰,对工作不力的单位要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有严重质量违法行为的企业要进行通报,直至停产整顿和吊销营业执照。
五、有关要求
1、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目标责任书全部实行月报告、季核查通报、半年评估、全年综合评价考核的方法进行考核。当月进度报告必须于次月6日前按时报送至领导小组办公室。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622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6分钟,共有202位用户关注,53人点赞!
全区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办学规模、校容校貌、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区现有中小学、幼儿园40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小学28所,公办幼儿园3所。
1.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08年以来,先后争取新农村卫生新校园、灾后重建等项目资金累计2亿元,新建、改扩建了一批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快,中小学实现了“远程教育”项目全覆盖,学校基础设施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2.“两支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积极组织全区教师参加中省培训,开展校本研修,教师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一批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推行校长管理制度改革,一批懂业务、会管理的中青年教师走上了学校各级管理岗位,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3.教育质量稳中有升。积极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开展“教育质量管理年”、课堂达标、课改成果展评和评教赛教等活动,重视教育科研和“两考”质量管理,中考升学率和高考录取率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4.“教育强区”骨干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李台等3个镇办先后被命名为“省教育强乡镇”;中学、高新中学晋升为省级标准化高中;区幼儿园等3所幼儿园晋升为省级示范化幼儿园;高新小学为省级艺术教育示范学校。2004年,我区通过“普及实验教学区”验收;2005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2007年通过国家“两基”复查验收,“教育强区”骨干指标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区教育发展还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教育文化体育管理职能繁杂,督导、教研力量薄弱;教师队伍长效补充和流动机制尚未有效建立,校长的选拔培养机制不够健全;教育投入不足,城乡办学条件不够均衡;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亟需进一步提高。
教育是民生之本。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增强竞争实力,都需要人力资源支撑,需要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社会务必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全力振兴教育事业,更好地为全面建设“科技、人才、园林、富裕”服务。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双高双普”、创建“教育强区”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城乡统筹和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强化管理和加大投入为保障,以“振兴教育工程”为载体,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教育改革,创建省级教育强区,实现教育全面振兴。
(二)主要目标
2013年“双高双普”达标并通过验收,“教育强区”骨干指标体系基本建成,2015年“教育强区”通过省级验收。
——学前教育得到全面普及。到2015年,每个镇办建成一所中心幼儿园,城乡社区建有配套幼儿园,消除入园难问题。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95%以上,全部实施学前三年免费教育。
——义务教育实现城乡均衡。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100%达标,教育信息化普及和应用水平得到提高,教育资源实现城乡均衡配置,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99.5%;打造2-3所省内知名的特色学校。
——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义务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并逐年进位。
——职业教育得到发展。2014年建成区职教中心,以大职教的发展思路,整合区内各类职业教育资源,把区职教中心打造成以现代农业教育为特色的省级示范化职教中心。
三、重点工作
(一)实施“学前教育普及工程”
1.加快幼儿园建设。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公益性、普惠性、多形式”的建设原则,积极争取中省专项资金并安排配套资金,推进镇办中心幼儿园建设,规范城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制度,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学前教育机构。到2015年建成5个镇办中心幼儿园,10所以上城乡社区幼儿园,基本满足幼儿入园需求,彻底消除入园难问题。
2.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在幼儿园园舍条件基本满足入园的基础上,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到2015年全区3-5周岁儿童的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全面实施学前三年免费教育。
3.实施科学保教方法。加大幼儿园管理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加强对各类幼儿园教育教学和科研的管理指导,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和城乡结对帮扶长效机制,促进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共享。
(二)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程”
4.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抓住省统筹城乡一体化教育发展改革试点区的有利契机,按照“城乡一体规划、建设标准一致、设施配置相当、师资配备均衡、服务质量均等”的思路,重新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新建、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全面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确保适龄少年儿童免试就近入学,着力解决好择校和残疾儿童就读问题。
5.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按照“配置科学、设施完善、装备合理、功能齐全、分步实施”的要求,对全区中心校以上的学校进行教育装备均衡配置。根据有关规范标准,配齐配足实验仪器、信息技术装备、图书和体卫艺器材等设施,完善部室、操场建设,建成校园安全监控及报警指挥系统,实现教育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达到信息技术教学“校校通、班班通、人人会、天天用”。依托教育网,建成覆盖全区、连接省和国家的集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和校园校舍管理、学籍管理等为一体的教育信息化平台。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力营造校园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提高校长文化自觉意识,引导学校把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策略,用文化建设推动学校主动发展。要在价值文化、活动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建设一批“书香校园”、“墨香校园”,实现校园文化人文气息浓郁,教育内涵丰富的目标。
(三)实施“高中教育提质升位工程”
7.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高新中学、中学的扶持力度。每年从教育费附加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化解高中办学债务;安排专项经费,资助和奖励高中优秀学生、优秀教师;给高级中学在人、财、物等方面充分的办学自,对学校在人才引进、教师待遇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8.激活办学机制。进一步激活高中办学机制,鼓励和支持各中学根据本校实际,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和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全面推行校长公选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规范和完善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实行岗位管理;建立教师能进能出、轮岗转岗机制,畅通教师进出渠道;完善内部分配绩效制,完善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促进目标责任的落实,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9.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按照普通高中内涵优质发展思路,引导高中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出名师、育英才、创特色、上水平为关键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因材施教,推进分层教学,集中优质师资,强化质量管理,教育质量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并逐年进位。增加升入国家名校优秀生数量,走优质特色发展之路,在省级标准化高中的基础上晋级省级示范化高中,引领全区教育水平整体提高。
(四)实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工程”
10.规划新建区职教中心。按“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区职教中心选址新建(原校址划归张家岗小学扩建),重点解决目前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落后,场地校舍不足,设备设施和实训基地匮乏等问题。完善职教师资补充机制,出台地方性行业准入制度,探索建立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健康发展。
11.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采用“政府主导、部门合作、校企合作、依托学校、镇办联动”的办学机制,有效整合我区各部门职成教机构,将技校、劳动、农业、财政等部门的员工培训、农民培训和入区企业的职工培训统一整合到区职教中心,形成以职教中心为龙头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并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这一品牌优势,创新办学思路,把区职教中心建成以现代农业教育为特色的省级示范化职教中心,发挥科技示范、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和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
12.加强城乡成人教育机构建设。加强镇办农技校和农科教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健全以职教中心为龙头,以乡村化技术学校、农村中小学校、其他培训机构为基础,覆盖区、乡、村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社区教育内容丰富,开展活跃,效果良好。
(五)实施“两支队伍建设工程”
13.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教师实行归口管理,统一由教育部门按规定调配。建立教师队伍常态补充机制,确保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特色教育正常开展。审慎、稳妥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有序进入、轮岗交流、培训培养、退出分流”机制,实行教师动态管理。完善教师岗位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制订多层次、全方位的岗位管理细则,实行分配向一线教师和农村教师倾斜的激励机制。
14.推进校长任用制度改革。校长是实现教育突破性发展使命的关键。中小学校出现校长岗位空缺一律实行公开招聘,按照“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进行。推行校长任期制和期满交流制度,每届任期三年,任期届满后,重新进行聘任,在同一学校连续任期时间原则不得超过两届。加强校长队伍后备力量的选拔培养。
15.加强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名师带动计划”,认真做好名师、名校长的选拔、培养、管理和使用工作,不断壮大名师、名校长群体。按照三年一届、动态管理的要求,逐步扩大数量,带动校长、教师队伍提高整体素质和水平。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制定优惠政策,以优厚待遇招聘引进一批外地名师和名校长。深入开展“中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加强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队伍建设。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一支以名校长、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为主体的高素质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队伍。
(六)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16.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制定《区“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以“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为载体,探索出具有本区特色的教学模式。倡导启发式教学,推行探究式学习,培育推广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创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课程教学管理、创新高效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评估机制,推进教与学两个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17.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和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区、校教育科研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科研规划和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和校本研究,有效解决新课改和提高教育质量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认真落实新课程计划,教师全员参与校本研修,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积极推进学校规范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强力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到2015年建成艺术体育类和文化建设类等特色项目学校2-3所。
18.扩大教育帮扶交流合作。在城乡学校之间、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积极组织开展对口支援、结对帮扶、交流服务、网络支教等活动,提高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在继续抓好与北师大教育培训中心、宝鸡中学、交大附小等机构教育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再选择一批省内外知名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教育交流合作,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七)实施“一体两翼建设工程”
19.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单设教育局和文体局,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增加机关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使之更好行使管理职能。切实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大力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创新管理方法,全面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20.加强教研、督导机构建设。推行“以教育行政为主体,以教育科研和教育督导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管理运行机制。加强教研室和督导室硬件建设,建成省级标准化教研室和督导室,配足配齐各科教研员和专职督学,设立教研督导专项经费,保证教研和督导机构能够充分开展工作。
21.充分发挥教研、督导机构作用。充分发挥教研室对教育教学的指导引领作用,全面建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指导教学、评价教学的教研指导机制;完善教育督导机制,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评估与监测相结合、监督与指导相结合,定期对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进行督导和评估,保障教育质量快速提升。
(八)实施“教育经费保障工程”
22.确保教育经费投入。强化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行为,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向学前、高中覆盖。依法保证教育经费投入的“三个增长”,确保教育财政支出达到或超过公共财政支出的省定比例。需地方配套的项目资金列入区财政预算,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23.科学统筹资金使用。在保证日常运转经费需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安排专项经费,着力解决教育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问题。统筹城乡、校际之间教育经费,重点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对各类资金进行规划整合、板块整合、项目整合,捆绑使用,发挥资金最大效益。
24.加强教育经费资产管理。加强教育经费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教育资金监管制度,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财务监督制度,健全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制度,推行校务公开制度,规范学校经济行为,防范学校财务风险。财政局研究制定《教育财务管理办法》,探索为学校方便快捷服务的新机制,充分尊重学校采购教育教学用品意愿,纳入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学校经费,做到及时、全额拨付学校,在教育局的监管下使用,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四、计划管理与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实施方案》是贯彻落实省《实施意见》和区《决定》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创建省级教育强区的重要措施。区上成立由政府区长任组长,区委、区政府主管领导任副组长,各镇(街道办)、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创建教育强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创建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由主管副区长担任主任,教育局局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同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半年一次例会,研究解决方案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工程类项目要落实项目推进责任人,对改革类项目要确定项目指导责任人,同时明确项目单位的主体责任。
(二)加大宣传,正确引导。
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做教育工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充分发挥群众尊师重教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为加快教育改革创建教育强区营造更加宽松的氛围。教育部门要加强作风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尊师重教、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三)分类指导,逐步实施。
《实施方案》涉及各级各类教育,是未来几年我区教育改革创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要坚持科学规划、统筹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有计划、按步骤地统筹推进。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分类、分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列出工作计划和推进时间表;教育部门要加强《实施方案》推进工作的协调与沟通工作,敦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促进工作落实;要加强对《实施方案》实施的过程性指导,特别是对改革类项目要组织专业人员深入项目单位,实行面对面的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推进中出现的偏差,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
(四)政策支持,多方保障。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大对《实施方案》的支持力度。要不折不扣地落实省《实施意见》中出台的各项政策,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住建、人社、编制、宣传等部门和单位,要从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眼,尽全力为《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提供便利和优惠,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需要向上沟通协调的要积极主动争得上级主管部门的理解与支持。要在涉及规划立项、土地供应、资金投入、资产处置、行政审批、人事管理等重大事项上强化统筹。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20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9分钟,共有127位用户关注,41人点赞!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遵循科学发展观,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紧紧把握乡机构编制五年内只减不增和确保社会稳定这两条底线,改革与农村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通过体制和机构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三农”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全乡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改革目标:转变政府职能,整合事业站所,精减机构人员,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基本原则: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合理设置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精简人员编制,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功能,降底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坚持市场取向、开拓创新的原则。遵循市场规律,实行政事、事企分开,引入竞争机制,办好社会事业.
坚持民主、法制的原则。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加强群众监督,实现机构编制法定化。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区别不同单位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
坚持既积极又稳妥的原则。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同时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避免在改革过程中出现大的波动。
二、规范职能定位和机构设置
(一)职能定位
乡党委和人大按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履行各自职能。
乡政府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政府的要求,加快转变职能。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执行政策、发展经济、社会服务、维护稳定。即:
1、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包括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计划生育、保护耕地和环境保护等基本国策,各项减负、支农及税费政策。
2、促进乡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制定并组织实施乡村整体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积极引导农民培植主导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支持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支持发展民营经济。
3、强化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村镇规划建设、农田水利和乡村道路等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育、卫生、计划生育、文化、农村社会保障、体育等社会事业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培训和就业等优质服务。
4、努力建设农村和谐社会。排查调处农村各种矛盾纠纷,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平安;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抓好安全生产。
(二)机构设置
1、党政机构设置。
乡设立党委、人大、政府机构。全乡内设机构统一设置为:党政综合办公室(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和便民惠民服务中心牌子)、经济发展办公室(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社会事务办公室(挂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所牌子)。
政协的有关工作,明确一位领导同志兼管,不设政协机构。
党政综合办公室主要承担党委、人大、政府交办的各项日常工作和基层党建工作、村级组织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稳定、统计、工青妇及各方面的综合协调工作,督促检查有关工作落实。
经济发展办公室主要承担工业、农业、林业、水利、水保和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发展民营经济、安全生产、公有资产管理等工作,协调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其它工作。
社会事务办公室主要承担人口与计划生育、交通管理、环保、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精神文明建设、科教文卫体、民族宗教等工作,协调与社会事务相关的其它工作。
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主要承担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土地管理、农民知识化工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社区建设、以及涉及新农村建设相关工作的综合协调等工作。
乡设立人民武装部,主要依法履行国防动员、民兵训练、预备役管理等职能。
乡纪委和群团组织的设置按有关章程执行。
各办公室的主任原则上由乡分管领导兼任。
一般干部实行一人多岗,设立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岗位,在重点从事一两项专门工作的同时兼事其它工作。
2、事业机构设置
事业站所在赣办发号文件规定的限额内,按照整合资源,提高效益的原则,进行综合设置。
(1)保留农业服务中心。
(2)保留计划生育服务所。
(3)保留财政所(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所牌子)。
(4)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更名为文化广播电视站。
(5)设立动植物疫病防疫检疫站。原畜牧兽医站公益职能和人员转入。
(6)设立民政和劳动保障事务所(挂社会救助所牌子),主要承担民政、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事务。
以上事业机构中动植物疫病防疫检疫站、财政所仍由县主管部门管理(含人事),其他站所均由乡统一管理,业务接受县直职能部门指导。以上事业站所均相当于股级全额拨款事业机构。各事业单位要按照公益和经营分开的原则,经营职能,要面向社会,实行市场化、企业化运作。在核定的编制内,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全部实行聘用制。新设立的机构配备人员,原则上在乡内部调剂。今后,乡不再设立自收自支的事业机构,自聘人员要逐步予以消化。
3、机构设置。
派驻到乡的司法所机构不变,隶属县主管部门。
除国家和省有明确规定的以外,由县直管理的所和主管局派驻乡机构,党的组织关系实行属地管理,人事任免等重要事项必须按有关规定征得乡党委同意。
三、领导职数
乡领导班子职数设置,按照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赣发[]23号文件有关乡领导职数设置的要求,本着精简、高效,严格控制领导职数,不设专职副书记职务的原则,结合我乡的实际,乡领导职数配备为:设正副科级实职领导职数在8名以内,其中党委委员7名,政府正副职4名;
设书记1名,副书记(政府正职)1名,纪律书记和2名党员副乡长由党委委员担任,乡人大设主席1名,进党委班子。
四、加强编制管理
(一)实行编制总量控制。认真执行省委办、省政府办《关于印发〈江西省乡镇机构编制总量控制实施办法〉的通知》(赣办字[2005]18号)精神,乡机关行政编制、乡事业站所编制、县派驻乡的事业站所编制,均实行总量控制。今后5年内(即十一五期间),乡行政和事业站所人员编制只能减少,不能增加。
(二)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将编制管理和人员管理紧密结合,严格按照核定的人员编制数额,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实行定编到人。将符合规定配备的人员纳入编制实名制名单,并张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对超编人员和不符合有关人事管理规定配备的人员,不得纳入编制实名制管理。
五、完善乡配套改革
(一)改革乡财政管理方式。加强财政财务监督,规范收支行为。在保持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和财务审批权不变,原有的各项债权债务不变,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基础上,以“乡财县管”为核心,实行“预算,账户统设,统一收付”的管理方式。
(二)积极稳妥地清理和化解乡村债务。按照“制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年消化”的原则,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办法和途径,切实做好乡村债务的清理和审核工作,坚决杜绝发生新的不良债务。认真落实“约法三章”和“两项制度”。乡政府和村级组织一律不得举债建设。建立健全新债责任追究和乡村干部离任债务审计制度。
(三)坚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配套制度改革。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按照政府组织引导,农村属地参保、集体扶持、财政资助相结合的要求,搞好试点,逐步推进。
六、实施步骤
全乡机构改革工作要求在年12月底以前基本完成,共分四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10月28日到11月4日,召开动员大会,完成制订乡实施方案和成立领导机构。
(二)组织实施阶段:10月5日到11月底,按照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到位。
(三)检查验收阶段:12月1日到12月底。按照乡机构改革的整体部署和要求,写出总结报告,迎接县联合检查验收小组检查,并将总结材料上报县深化乡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几点要求
(四)加强组织领导。乡里成立了深化乡机构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全乡深化乡机构改革工作,乡长为乡机构改革的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及时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做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国有资产不流失,工作正常运转。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4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206位用户关注,58人点赞!
二是与城乡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相结合。以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覆盖为契机。积极发挥小额担保贷款促进作用。扎实落实各项就业政策,以实施部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和“万人创业促就业工程”为抓手。健全扶持帮扶村妇女、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工作机制。确保带动和扶持一批困难群众走上新的就业岗位。
做好被征地农民和村干部养老保险工作。确保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偿、失有所助。重点推进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纳入社会保障范畴。稳步提高各项保险待遇水平。
三是与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着力将人才的选拔、培养和服务工作向基层倾斜。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职称评价等人才评价机制向基层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倾斜。发挥人才优势,培养一批“田秀才”土专家”把国外引智项目向基础性工农业倾斜。切实提升人才素质。确保各类人才投身基层、服务基层、干事创业。
四是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针对困难群众致富缺门路、脱贫缺技术的实际情况。确保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和水平实现新的提升。积极组织相关专家对群众急需的实用技术进行培训指导。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7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147位用户关注,24人点赞!
一、工作任务
州文化局整体推进帮扶工作任务是:建好一个博物馆,征集唱响一首歌曲,征集编排一套舞蹈,提升乡文化站文化配备设施,提升6个行政村文化室文化配备设施。
二、工作步骤、组织实施、完成时间及责任单位
(一)建好一个博物馆
年12月底前完成项目编制报告,并分别报州整乡推进整族帮扶综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省文化厅,项目计划总投资500万元,2014年完成建设项目并投入使用。
责任单位:州文物管理所
责任人:
主抓领导:
(二)征集唱响一首歌曲
于年12月前编制完成项目报告,年12月前完成编创工作(初稿),项目计划总投资10万元,2012年完成。
责任单位:州歌舞团、州文化馆
责任人:怒学文、马金华
主抓领导:和英贤
(三)征集编排一套舞蹈
于年12月前编制完成项目报告和方案,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舞蹈的编排工作,项目计划总投资10万元,2012年全面完成并实施演出。
责任单位:州歌舞团
责任人:
主抓领导:
(四)提升乡文化站文化配备设施
于年12月前编制完成项目报告,项目计划总投资20万元,项目于年至年组织实施,2012年完成。
责任科室:群艺科
责任人:
主抓领导:
(五)提升6个行政村文化室文化配备设施
于年12月前编制完成项目报告,项目计划总投资60万元,项目于年至年组织实施,2012年完成。
责任科室:群艺科
责任人:
主抓领导:
以上五个建设项目责任领导总负责人:局党组书记、局长。
三、工作要求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30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23位用户关注,53人点赞!
一、组织分工
组织实施单位:各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县经贸局、县财政局,主要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任务分解下达、宣传发动和监督检查工作。
协助单位:县建设局、交通局、教育局、卫生局、旅游局、妇联、工会等职能部门。
推广任务承担单位:门市东林电子有限公司、门通士达有限公司、龙岩市易百特节能照明有限公司、海德信()电光源有限公司、信实节能照明有限公司。
二、推广计划
(一)推广对象
本次推广高效照明产品的主要对象为工矿企业、医药、学校、宾馆、商、车站、道路以及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推广高效照明产品的节能服务公司等大宗用户和以社区或行政村为购买单位的城乡居民用户。适度向农村倾斜(原则上不低于推广任务的60%)。
(二)推广产品品种、型号及价格
(三)推广任务分解
各镇(区)要根据市下达我县的推广任务,认真负责组织辖区内大宗用户的采购,并负责组织居民购买财政补贴的高效照明产品,落实专人负责该项工作。
三、工作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年9月10日—9月30日)
各镇(区)及各有关单位要根据本方案要求和分解任务,结合本辖区、本部门的实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活动,普及绿色照明知识,大力宣传国家绿色照明推广政策。各推广企业应认真组织大宗用户、社区(村镇)开展高效节能照明产品推广活动。
(二)组织实施阶段(年10月1日—2012年3月31日)
1、各镇(区)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开展推广工作,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适度向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倾斜。
2、中标企业为本次推广活动实施主体,并在各镇(区)设立专门的产品和技术服务机构,严格按照规定的中标承诺和用户的要求按时保质做好技术支持、产品安装、售后服务,切实履行各项承诺。
3、推广工作原则上由中标企业自行负责,严禁通过第三方包揽推广工作,严禁通过超市等市场渠道销售推广产品。不得以任何方式向推广企业收取和摊派费用。
(三)推广模式操作流程
1、大宗用户推广模式操作流程
大宗用户与推广企业联系并签订供货安装协议(每个大宗用户购买数量不低于100只),完成安装后,填写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推广情况表(大宗用户),推广企业将经双方签章后的情况表于每个月底前汇总报县经贸局,县经贸局确认后再报市经贸委和市财政局确认。
2、社区居民用户推广模式操作流程
城乡居民用户凭有效身份证照(户口薄、身份证等)向其所居住地居委会(村委会)申请登记购买,登记购买时应如实填写推广情况表(城乡居民用户)。每个有效身份证明购买数量不得超过10只,并取得协助推广单位(居委会/村委会)确认签章。推广企业将经居委会/村委会签章后确认表于每月底前汇总报县经贸局,县经贸局确认后再报市经贸委和市财政局确认。
(四)总结阶段
各镇(区)要认真做好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作,并就推广工作进行总结评估。
四、监督管理
1、各部门和推广任务企业要严格按照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严格执行本方案的相关程序,本次推广的产品外包装和本体上都印制有“政府补贴、绿照工程”字样,杜绝倒买倒卖高效节能照明产品的行为。推广企业向大宗用户提供的产品质量承诺保证期应不少于一年,向居民用户提供的产品质量承诺保证期应不少于两年。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88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45位用户关注,56人点赞!
1、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积极稳妥的作好我局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好社会保险“安全网、减震器、剂”的作用。
2、狠抓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将重点放在困难群众和失地农民进社保遗留问题上。一是将宣传工作做细,不断提升养老保险覆盖率。二是分析失地农民进社保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细化参保方案,实现应保尽保目标。
3、抓好维稳工作。一是做好失地农民政策宣传维护社会稳定。二是抓好森工、代民师等养老保险政策的解释宣传工作。三是落实好件、交办件、提案、议案的回复工作。
4、加大社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征缴、扩面、清欠力度。
二、目标任务
1、加大《社会保险法》宣传力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力争社会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22500人,新增扩面500人。
2、加强社会保险稽核力度,11月底前力争征收社会养老保险费300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征收养老保险费500万元。
3、根据2012年社保基金审计要求,加大力度,清收社保、机保历年欠费,力争达到20万元。
4、加大工伤、生育保险宣传力度,力争征收工伤保险费50万元,征收生育保险费15万元。
5、全面完成招商引资和向上级争取无偿资金任务。
三、工作措施
1、以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为契机,以城乡居民、农民工、民营企业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为参保重点,加大宣传力度,实现“应保尽保”,提高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
2、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社保局、档案局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区的社保、机保、失地农民保障相关业务档案整理工作。组织局内各股室负责人召开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会,形成单位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股室负责人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全面保证业务档案管理工作顺利推进,确保我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顺利通过省、市达标验收。
3、加强历史欠费清收。在2013年3月、6月、9月加强对各参保单位和企业的历年欠费进行再次核对、汇总、清收。与区法院及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建立工作机制,加大劳动用工稽核和执法力度,力争在9月底清收欠费达50%以上,缓减政府支付压力。
4、凝聚力量,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动员全局干部职工延伸触角,团结一切力量收集信息,切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四、创新工作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01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77位用户关注,45人点赞!
一、工作目标
坚持严打方针,打防并举、多管齐下、综合施策、认真履行职责,从严从紧加强社会治安管控,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类治安隐患,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坚决遏制各类突出犯罪,全力推进严打整治行动向纵深开展,为我镇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经济发展环境优化、创建平安和谐乡镇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维稳信息督查员先生为副组长的“严打整治”暨季治安综合整治行动领导小组
2、强化协作。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主力军作用,各村、各单位密切配合、密切协作,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管、打击格局。
3、组织保障。为确保严打整治行动扎实有效进行,镇政府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严打整治活动,驻镇各单位、各村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全力配合,以确保严打整治行动扎实有效。
三、时间安排
6月22日——6月30日为宣传动员、排查摸底阶段
7月1日——10月20日为集中整治阶段
10月21日——10月31日为总结巩固阶段
四、严打整治重点
整治的重点是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和多发财犯罪,并落实工作责任制;严厉打击“黄、赌、毒”、涉枪、涉爆等违法犯罪;开展企业周边环境和困扰企业发展等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的排查、整治;加大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高危人群排查、管控力度,从严从紧落实社会面治安管控措施,强化源头预防措施,加大社会矛盾化解力度。
五、工作举措
1、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车、通告、标语、条幅等多种宣传形式,鼓舞群众斗志,震慑违法犯罪。
2、加强侦察破案力度。运用多种侦察技术手段对现行案件进行侦破,力争破获一批刑事案件。
3、大力整顿企业周边环境。对企业及周边环境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化解、研判。注意、发现有无黑恶势力参与的违法犯罪线索,并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对企业周边的闲散人员,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并纳入视线管理,切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4、对辖区内流动人员、出租屋进行全面清理整顿,摸清底数,落实协查、报送措施,打击和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
5、对辖区内党政机关、企业、学校幼儿园、金融网点等重点要害部位开展全方位、多视角安全防范检查,落实安保制度,最大限度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6、全面加强重点人员的管控工作。按照“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灵、管得住、控得了”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对高危人群的管控机制,加大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管控力度,做好重点上访人员的稳控工作,严防漏管失控、滋扰秩序。
7、加大对各类活动的打击力度。对开楼聚赌、网络,严厉打击,严肃查处,对机进行全面清缴,不留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