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本篇共有1680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5分钟,共有192位用户关注,45人点赞!
文献派纪录片参考:《大抗战》、《台儿庄1938》、《信仰》、《战友》、《走近》、《孙中山》、《旗帜》、《加油中国》、《谷牧》、《邓小平》、《大鲁艺》等。本文中,我列举了前五部片子,浅淡它们的异同之处以及我自己的一些心得感受。
《大抗战》: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各电视台上映了大型文献纪录片《大抗战》。通过对战争的历史背景、中日双方的战略战术、经典战例、历史人物、重大事件进行详实叙述,着力展现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和各少数民族,以及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等全体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着力展现具有中国抗战特色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的作用及相互配合;着力展现以军事斗争为主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抗战活动;着力展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中国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以及主持正义的各国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的贡献;从而大力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展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由于本片是对抗战时期的历史事件的记录,所以整篇采用旁观式记录的方式,大部分是对抗战事件等的照片与视频资料等。
《台儿庄1938》:穿越时空,76年前的台儿庄,一场血战惊天下。对于台儿庄之战,相关电影、电视剧观众早已耳熟能详,创作者以科学、审慎、严谨、求实的态度,拨开历史烟尘,带着抗日战争的宏大背景,深入战场,钻探血火;倾听口述,研判精神,精心打造出《台儿庄1938》。
本片通^大量战争史料、战斗亲历者或亲历者的子孙,以及专家教授的口述,在给人以心灵的撞击和思想的震撼的同时,也给观众留下诸多思考。宏观鸟瞰与微观叙事相互交织,是这部纪录片的一大特色。创作者对那场战争和战争中的人进行了着力呈现,于材料的广度中发掘、求解人性的深度。
《信仰》: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合摄制。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本片兼具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将展现历史、刻画人物、阐述理论融为一体,以人带史、以事论理,主题鲜明突出,故事真实感人,表现手法新颖,是一部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很强的经典电视片,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优秀电视片。
《战友》:这部作品是把了解战友之情才能深入了解历史风云的理念贯彻始终。以、、的战友之情和命运串联起他们这一代人的命运;以他们追索理想和实现理想的战友之间的坚定目光的交流和聚焦探索历史的目光,以他们久经生死考验和漫漫征程的革命实践中的激情与思考,激发起更持续、更广阔、更多元的现实思考。
本片与前几篇有较大的不同,跳出了文献性电视片人物传记的思维定式和创作定局,拆除惯性的叙事“脚手架”模式;重新搭盖以蒙太奇语言阐述主题的电影化文献性的艺术结构、风格与样式。舍弃了访谈和“情景再现”的电视片传统手法。影片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用蒙太奇的语言来叙述和表现、、在历史的大转折、历史的大起伏、历史的大关键的重要时刻中的“同”与“不同”的个性、情怀和内心世界。在同一个时间里的不同空间,或者同一个时空中的、、的所思、说言、所遇、所为的是什么。
《走近》:这部影片的特色不仅表现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而且表现在创作者用平民化、生活化的视角展现了的人性、个性和革命意志。该影片减化了一些过去人所共知的大场面、大事件,而是从“情”的角度,突出一个“情”字。这个“情”字即是领袖对人民的情,也是人民对领袖的情。影片中运用的细节都非常具有冲击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使用了多年的竹杖、的文房四宝、和亚非拉朋友们的关系、和人民的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生死观等等。据报道,影片中给刘少奇点烟、70多岁的骑白马欲游昆仑山、趣逗来访的基辛格夫妇等许许多多的生平资料镜头都是首次披露。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94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8分钟,共有115位用户关注,44人点赞!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了大型纪录片《山河岁月》这部百集文献纪录片,以山河为经、以岁月为纬;以人物为峰,以党史为鉴,展现了百年来成千上万先烈们共同书写的非凡历史。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党的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是营养剂、清醒剂,是必修课。
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就是一部用光影艺术定格百年党史高光时刻的鸿篇巨制,一部以党史为鉴、资政育人的优秀红色纪录片。
《山河岁月》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点影视作品,回顾党的百年历程、歌颂党的百年辉煌。纪录片以“山河”代表空间,以“岁月”代表时间,以画面还原历史,以影像记录时代,生动再现了中国从过去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到今天岁月静好、繁华锦绣的伟大跨越,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立下的丰功伟绩,再现了中国从开天辟地、改天换地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伟大成就,阐释了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历史必然性。
《山河岁月》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撷取党的百年历史中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以宏大的视野、深邃的说理、磅礴的气势、感人的细节,展现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奔向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和丰功伟绩,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
《山河岁月》用以人带史、以人带事的方式讲述百年党史,史中含论、论从史出,充分反映了今天的“山河无恙、岁月静好”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结果,揭示了实践的力量、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责任担当。
《山河岁月》集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题,以优美的画面、一流的影像,雕刻出百年大党历史深处的如烟往事,真实生动地再现出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建立的伟大功业,铸就的伟大精神,积累的宝贵经验,创造的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
《山河岁月》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权威作品,为广大观众竖起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精神旗帜,对于唱响党史学习教育主旋律,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做强做大正面宣传,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我们要继续找准着力点,汇聚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统筹发挥红色纪念设施、主题出版物、党史题材文艺作品等各类阵地的育人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山河岁月》观后感2
壮丽山河,风雨中已经走过百年。流金岁月,大地上依然写着你的英名。百年历史中,曾经有这样一批人,他们苦苦寻路,他们向死而生。他们为了实现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的理想,唱响信仰之歌,铸就生命辉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即将推出的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讲述百年党史故事,谱写红色英雄史诗,展现先烈们共同书写的非凡历史。
《山河岁月》,致敬每一个无悔的青春,致敬每一个为人民牺牲的英烈!“山河”代表空间,代表着中国,代表着我们脚下的这块生我养我的土地;“岁月”代表时间,代表着共产党100年风雨历程,代表着先烈们用青春和生命写下的流金岁月。《山河岁月》的导演夏蒙这样说:百年来沧桑巨变,从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旧中国到今天江山秀美、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中国,这其中既有空间的变化,更有时间的积淀。《山河岁月》不仅是迄今为止容量最大的红色纪录片,也是展示人物最多的一部纪录片。纪录片从党的百年历程中,选取100个关键场景、高光时刻和典型人物,以人文情怀、历史叙述与细节呈现,讲述100个生动故事。
《山河岁月》将分为四季。每季20多集,每集25分钟。第一集名为《北方天空下》,讲述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代觉醒的知识分子积极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陈独秀、李大钊成为了最早的播火者。从巴黎到莫斯科,从北平到上海,中国最早的一批共产党人建党的轨迹让人赞叹。柔和的画面、平实的话语、珍贵的史料,呈现出一个个青春朝气、心怀信仰的年轻面孔。
第二集《湘江北去》,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者之一的毛泽东,在其主编的《湘江评论》上寻找真理,传播、介绍新思想和探索改造社会的道路。
第三集《百年望道》,讲述1919年,在江南的春寒中,陈望道聚精会神、字斟句酌地翻译《共产党宣言》。还有恽代英、瞿秋白等一批早期翻译、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故事。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出版。一本书,影响了一群人。正是这一群人,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生如夏花》一集,讲述建党初期一批女共产党人的故事,如葛健豪、向警予、蔡畅等,她们也是妇女解放的先驱。《民族魂》一集,讲述鲁迅先生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亲密交往。毛泽东就曾说过,共产党人的心跟鲁迅是相通的。还有《怒吼吧黄河》、《五月的鲜花》《可爱的中国》等等,耳熟能详又充满诗意的片名抒发着一种强烈的革命情怀。纪录片摆脱了一味地说教模式,通过一个个生动而真实的故事,展示了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过的伟大道路。建党百年来,成千上万的英雄先烈,以青春,以热血,以生命,守护祖国山河,换得岁月静好。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清明时节,看《山河岁月》,致敬先烈。气壮山河,风云岁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美丽中国,江山如画,百年初心,人民至上!
《山河岁月》观后感3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即推出的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为您讲述一个又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故事,向您展示一幅又一幅中国人民的史诗画卷。
《山河岁月》以广阔的视角、恢宏的气势、感人的细节、创新的形式、高清的影像,记录中国共产党百年初心、百年风雨、百折不挠、百炼成钢的伟大历程,再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创业、百年筑梦、百年辉煌、百年奋斗的壮丽史诗。
《山河岁月》让我明白,要有一无所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不忘初心、披荆斩棘的历史,也是英雄辈出、先锋迭现的历史。从飞夺泸定桥的十八勇士、狼牙山上跳崖的五壮士、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等革命战争年代浴血奋战的钢铁战士,到申纪兰、时传祥、雷锋、焦裕禄、于敏等建设改革时期披星戴月的伟大建设者,再到钟南山、张定宇、陈薇等疫情风雨面前生死无惧的“逆行者”,以及毛相林、张桂梅、黄文秀等脱贫攻坚一线楷模。每每遇到危急时刻、吃力当劲之时,党的历史上从来不缺少“逢敌亮剑”的勇士,也从来不缺少“扬眉剑出鞘”的英雄。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不断在斗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夺胜利,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跨越。这中间激荡的血性、豪情令人神往,这中间萦绕的力量、智慧令人感佩,党员干部们学党史,就要涵养这份为了理想信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矢志奋斗,砥砺这份“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的英雄之气。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40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9分钟,共有248位用户关注,48人点赞!
一、纪实主义下的人性主题
在2005年首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最佳导演奖的颁奖现场,评委对田壮壮的《德拉姆》做了这样的评价:“透过冷峻的镜头视角,传递博大的人文关怀,一段茶马古道上寻访中思索的旅程,让国人初识纪录片深邃的艺术意境。被认为是中国导演本年度最具国际水准的一部作品。”[2] 这段评语准确地道出了该部影片所要把握的两点原则,一是宏观上影片文本意蕴的透视――人性主题下的人文关怀,家园意识;二是微观上影片选择的纪实性拍摄方法――冷峻镜头,客观记录。
任何一部艺术作品,其内涵的深刻性与题旨的永恒性都必须将其艺术内容导向人性主题的观照和开掘,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保有对真善美的热切追求,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关切,表达人性与自然在抗争中所产生的困惑、迷茫以及自我挣扎的复杂性。
宏观上,茶马古道上的原住民,这一群体既是普通的人类群落,又有着鲜明的民族特性,构成表现人文关怀和家园之思的最基本素材。准确地讲,《德拉姆》是一部文化人类学纪录电影。电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人类学纪录片是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作品中,弗拉哈迪将镜头语言全部交给一个爱斯基摩人家庭,通过平凡的生活场景表现他们的智慧与尊严。《德拉姆》秉持上述拍摄技巧,将镜头语言交给行走在青藏高原上的“人”,通过人的生活和话语展现当地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生态,观照个体生命的情感表达。在影片中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些马帮都成长在怒江沿岸,族群内部有着血脉亲情的关系,这也造就了这些原住民内心的温柔向善,休戚与共的团结精神;另一方面,由于自然地理条件阻断了他们同外界的联系,因而,他们需要不断地与自然进行艰苦的抗争,这一部分的书写将马帮和原住民同神秘莫测的大自然更加紧密而矛盾地结合在一起――有时,人们在旖旎的风光中是逍遥物外的神;而在与自然和生活的无限抗争中,他们又是渺小无助的人。无论是自然的馈赠还是生命的际遇,马帮人给出了具有启发意义的答案。诚如影片开头的简介里所说:“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就像高原的山脉一样,不卑不亢,充满了神奇般的色彩,与自然和谐地并存――我们这些从外边来的人,只能仰视他们、欣赏他们、赞美他们――这里能够给你一种力量,一份祥和及发自内心的喜悦,他们并不会因为你的赞美而改变自己。”田壮壮对于这一主题的概括,深刻地反映了其对该部影片的人文思考――不夸耀地仰视,不打搅地记录,不假意造作煽情场面博取同情和怜悯,也不刻意回避人类自身存在的情感和生活问题,田壮壮的忠实正是出于导演对于当地民众和自然的一种尊重。
微观上,《德拉姆》体现了巴赞纪实主义美学的一些原则。巴赞认为,“摄影与绘画不同,它的独特性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3] 。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显著标志就是摄像机能够真实地摄录生活原貌。导演通过影片中一些细节的处理,将纪实主义原则融入了整个影片。首先,导演选取了平凡的生活中的人物,将人物群像纪实性地浓缩到110分钟的影片之中:乡村医生,乡村邮差,成群结队的马帮……这些人物群像的引入记录了当地最真实的生活现状;其次,导演选取了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比如曾为信仰坐牢15年、现年已经84岁的老牧师;走过了3个世纪、104岁仍能吃拉面的怒族老人;与哥哥共有一个老婆的马帮商人……通过突出表现这些人物,导演人文关怀的终极目的得以更加深刻地呈现。最后,在面对人的镜头时,导演始终保持坐姿平视角度,大量采用固定镜头和固定机位,将提问者的问题有意地过滤掉,只留下讲述者自由的表述,这些拍摄手法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更贴近生活本来面貌,还原最真实生活场景的作用。导演在这里已然不是板起面孔说教的“教育家”,他更希望观众通过他的书写得到自身的心灵体会,这也是本片题旨表现的深刻性所需要的。
二、生态美学下的诗意原则
首先来谈生态美学观。生态美学观揭示了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生态美学关系,从对个体的生命观照到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深刻反思,从人类对自然的工具性利用到人类对自然的尊崇、敬畏进行了系统地阐释,生态美学内部有四个比较重要的原则,即“尊重自然”“生态自我”“生态平等”以及“生态同情”[4]。第一,大自然潜在的形式美与力量美在导演朝圣般的镜头语言下显得神圣、威严。田壮壮将摄影机与被拍摄的对象保持适当的距离,以“仰视”的角度拍摄从怒乡丙中洛到藏地察瓦龙一路的悬崖峭壁与无限风光,层林随着微风翻滚起伏,阳光格外温暖祥和,雄鹰无视怒江的奔涌,闪耀着金色的光芒从湍急江水上翱翔而过,藏地的景色同藏地的同胞一样具有不卑不亢的精神气节,这既是导演对自然的尊重,也是导演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的内化性运用。第二,“生态自我”是指将“狭义的局限于人类的本我扩大到整体系统的大我”[2],影片中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讲述着自己年轻时拒绝几个国民党军官的追求,先后为自己选了两个当地男人的故事,忍受生命的戏谑嘲弄,老阿妈用惊人的毅力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老人虽然是这宇宙洪荒中一个渺小的个体,但是她坚强的生命意志以及与命运的不断抗争的精神却融入整个宇宙中,成就了一种大我境界。第三,一位马帮人的骡子在路上被山石砸死了,赶马人难过地说:“牲口很可怜,要驮很多东西,它不像人能说话。” “我用鞭子打它们,其实我是心疼的,它被石头砸死了我特别伤心。”在这里马帮人用几乎是对待同族兄弟的感情对待这些牲口,在这样的平等观念里,也蕴含着主人公对于牲口甚至是自然的同情,导演选取这样的故事是有意为之,它集中展示了导演对于生态美学原则的秉持与贯彻。
我们再谈诗意原则,《德拉姆》采用诗意式制作,围绕着人性与神性的主题缓慢安静地进行铺陈。凡是与影片主旨相关的内容都会被导演纳入镜头语言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影片的逻辑无序性,然而,所有这些看似无逻辑的影像,其实都被一个有逻辑的主旨所操控着。影片开头带有宗教特色的藏族长调配合着烟云蒸腾,雾气缭绕下的山川峡谷呈现在银幕之上,既给人自然的博大神秘之感,也给人一种浓厚的诗意韵味。影片多次通过平凡的生活场景展现当地藏民的生活,没有旁白,没有情节,普通山民们讲述着他们这一类人的生活:当提起妻子对自己的忠诚与坚守时,老牧师流露出了一脸的喜悦与骄傲;夜阑人静之时,高山上的某个破旧的小屋子里,一家子老小正用虔诚的声音唱着赞美诗,这声音在山谷中回响,显得格外空阔辽远;由于家里贫困,19岁的马帮青年不得不与哥哥共妻,哥哥说,以后我们就可以买筛子,买盐,买茶,甚至买牛了……这样的具体而健康的理想支撑着他走了一路……镜头前的人物及对话都没有经过加工,喜悦悲伤完全发自内心,越是真实朴素不事雕琢越能打动人心,而这种不加修饰的自然朴素之美也正是诗意的最高境界。
三、自然之美中的家园意识
家园,是东西方文学艺术所共有的集体原型意象。对于无家的漂泊者来说,家园是他们心中永恒的依恋。德国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说:“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家园。”[5] 对于家园的含义,李建军先生从精神意义和地理意义两个方面给出了界定:“一是抽象的精神意义上的,一是具体的地理意义上的。”家园在这里不仅是遮风避雨的生存场所,更是人们同心同德的信念支撑。在影片中,这种家园意识在精神内涵和地理意义上都有所体现,并且后者显得比前者更加波澜壮阔,震慑人心。
首先,精神层面的家园被笼罩了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这种宗教信仰是多元的,也是共生共存的。影片呈现的宗教信仰标志首先是老“教堂”,它是由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的女主人丁大妈管理的。这个大教堂可以容纳全村人进行礼拜,可以说是原住民的精神家园,承载着他们的生命旅程。第二个仍然是“教堂”。这是村民自筹新建的教堂,在这里阿迪牧师和家人吃饭前要祈祷,晚上村里人都要聚在教堂里诵经,包括襁褓中的婴儿,全村人都要聆听年轻牧师讲《圣经》,通过这种心灵感染和传播机制,藏民们建起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并且在世代延续之中不断地传承下去。第三个是卡瓦博格雪山脚下的一座“喇嘛庙”。烧香,朝拜,在小喇嘛李小兵看来当了喇嘛便免去了原罪。对于马帮人来说,“喇嘛庙”是赶马途中必须朝拜的圣地,他们希望通过虔诚的叩拜获得神灵的庇佑,保佑他们能够路途平安,可以说“喇嘛庙”既是喇嘛们集体的精神意义和地理意义上的家园,也是当地原住民在旅途漂泊中的精神家园。宗教被冠以家园的名义,多少让人有些啼笑皆非,无神论者自然会将这种行为视作愚昧,但是在自然资源匮乏,气候严酷恶劣的川藏高原,这种家园的意义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宗教信仰,更是当地少数民族集体与生活抗争的精神支柱和灵魂栖息地。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87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36位用户关注,52人点赞!
卫生局员工观看《信仰》心得体会:
按照中共重庆市卫生局党组的要求,为切实加强以理想信念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我院要求全院职工收看由中央组织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合摄制了理论文献纪录片《信仰》。大型纪录片《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信仰。有了信仰,还要坚守,正是有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坚守自己的信仰,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当我们聆听着片中的入党誓词,同志们再次心潮澎湃,历经各种时期,党的誓词也在不断修改,但添加的“永不叛党”一句从未更改。绝大多数共产党人在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奇迹靠的是什么?就是信仰。湘江战役陈树湘断肠而死,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达了对信仰的忠诚,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刘胡兰的“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无不是对信仰的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从苏维埃到民族解放,从新中国到五星红旗,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共同的信仰让人们凝聚起来,为信仰而奋斗,就是为未来而奋斗。收看结束后,我院组织了部分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座谈,参加座谈的同志们围绕《信仰》中的感人事迹,结合工作实际和岗位职责,互相交流对保持党的纯洁性的认识、体会和工作举措。通过对“新时期如何传承和发扬共产党员信仰”的深入讨论,谈到如何继承老一代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如何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真正做到为民做事,为民谋福。最后书记强调:通过观看《信仰》,要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要与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等活动结合起来,同时与各自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
20__年6月27日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15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8分钟,共有289位用户关注,57人点赞!
如果说bbc的《行星地球》产生了一次视觉上的震慑的话,那么,《美丽中国》就是一次心灵上的清洗。
很多人觉得《美丽中国》确实养眼,但充其量只是娱乐,内容空虚,或者又狭隘地扯到政治上说外国人埋怨中国环境,这么说你真是被cctv教育得很好。
有人说《美丽中国》肤浅时,我们想一下《鸟的迁徙》,全片几乎没有什么对白,但是震撼了全世界人的心,因为有太多看似简单的事物却被我们忽视了。纪录片的工作就是用心来观察周围任何看到的事物。就好像在中国,我们周围有很多的穷人,沿街乞讨,当他屈膝于你时,你可能和你女朋友厌恶地躲开了。但是各个论坛都在发什么最震撼国人的照片,这个时候你又被莫名其妙地感动了。这不是在说现代人的虚伪和被蒙蔽,而是在说一个好纪录片不在于把一个事物诠释得多么全面与挖掘得多深――比方泱泱中国怎么可能用6集就展示它的美?六万集都不够――而是如何把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深入浅出地表现出来。就好比中国纪录片拍长江,会用大量生硬考究的解说,乐此不疲地详述着它的历史与宏伟,这个如果给bbc,一个壮丽游走的航拍就达到目的了。这里也有个技术问题,我们一拍就把直升机拍进去了。
所以说国内外记录片的区别在于,成熟的记录片应该是用镜头说话,而我们是为了解说词的顺理成章去拍那几个镜头,更像是电视散文,失去了纪录片发觉与探索的乐趣。
中国真正好的纪录片其实诞生在民间的dv记录里。
《美丽中国》远离现代城市的浮华,把镜头瞄准了自然中的生物,与沿袭了几千年生活在其间的人,从它们身上表现出中国几千年根深蒂固的淳朴与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生活的理念。这个定位是异常准确的,因为在现代都市的人与生活中,中国的特质已经湮灭了。
此次拍摄,很多事物是被第一次展现在镜头中的,诸如云南洞穴中蝙蝠捉鱼的场面,熊猫的求爱,有时候真的内心在质问,这真的是中国吗?居然有太多的惊奇与陌生,我怎么完全不知道不了解?也许是我无知,但是我敢肯定很多人看过剧集都要有此感。
最让我感动的是生活在北方森林中的鄂温克妇女,她们在世代游牧中悉心照顾森林中的驯鹿。这些生灵也都有了它们自己的名字,然而过这种生活的鄂温克人只有30个了,几乎所有的族人都放弃了森林生活,搬进了现代省事的钢筋水泥房子里。
看到在巨大的洞穴中的小学校,说不出是同情还是羡慕。几千年的对自然的敬畏,保护了大量野生动物和原始的自然生态,那里的人们贴靠着大地,向着伽拉萨山朝圣,他们一心向善,信仰今生保护关爱这片圣灵之土与万物生灵,定会有美好的来生。而如今我们大部分人类生活在物欲横流、人心冷漠的城市,没有想到中国很多地方,人与自然那么融洽,他们可能在你眼中是穷苦贫乏的,但事实是这些人的心灵才更为清透,比你更了解脚下的土地。说白了人那才活得像个人本来该有的生活,城市人活得都像个奴隶,而且还津津乐道。
镜头展现了奇趣的动物与绝伦的景色后总会加上诸如此类的解说:此物种已经濒临灭绝,全世界只有若干只,此环境带已经严重缩减。基本片中向世人展现的物种除了虾米小鱼感觉都已经所剩无几了,然而这也是事实,当然bbc总也不忘讨巧地加一句,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对问题担忧的同时也寄予了希望。
片子阐述了一个空前发展和人炸社会下,环境所面临的重大危机与压力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是全人类当今最大的问题,放在世界任何国家都成立。
纪录片的目的是记录,思考留给大众。
中国面临的不止是环境危机、还有文化危机,我很难想出代表现代中国的符号是什么?我们还在拿着四大发明找着大国的优越。其实这种心态很虚空,外壳脆弱不堪,文化内核早已塌陷,禁不起半点指点。当安东尼奥尼等一系列电影人把镜头对准中国时,惊起层峦叠嶂的罪名,尤其改革开放后,原因是外国人没有把镜头对准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和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现在看来我们真应该感谢这些人给我们记录了宝贵的影像,当央视把镜头对准日新月异的时候,国际影人才找到了真正的中国!不在深圳、不在上海,而在小巷胡同、竹林深处,在香格里拉的密林,在风干的楼兰,在一些我国的影像纪录者听起来就生畏的地方。当我们民族信仰出现危机的时候,要感谢bbc这样的摄制组让现代人看到信仰在何处,就是那些与自然生活了上千年依依不舍的村民,当国家危难时,开奔驰宝马的都跑了,这些人会坚守到最后一刻。我们身后是冰冷的高楼,他们身后是圣洁的雪山。
我们跑得太快,遗失了很多东西,物质让我们作茧自缚,躯体被附着物包裹得不透气后,魂灵腐烂得更快。
中国人很含蓄,但是到说教别人时就变得很直白,西方人很直白,但是到了说教的时候就变得很含蓄。
谆谆教导可以用在中国古代,那时候人的诱惑少,可以平静下来,但是放在当今浮躁的社会,这种不痛不痒细水长流的唠叨,很轻易地被人以为苍蝇蚊子煽打开来。所以当今倘若想让人反思就需要刺激他。
环保纪录片说教是必须的,只要把信息从灌入转变为引导的时候它就会成功。所以这个模式大概是打你个巴掌再给你个红枣。《美丽中国》是先给你一箩筐红枣然后再给你一记嘴巴。喜马拉雅的巍峨山峦孕育了世界上一半人口,是众多文明的源头,几千年繁衍不息。然而再过30年,80%的冰川将不复存在。领略了神圣的恢宏之余更多是对人类自我作践,导致古老文明、现代文明危在旦夕带来的震撼。
大体是:好看嘛?我们说好看。 美嘛?美!马上灭绝了,见不到了!由此我们心里一沉,引发出反省,最后他也要给出你希望。
比如讲到金先生捕鸟给上海有钱人吃,然后展现了他娴熟的捕鸟技艺,当我们心里嘀咕怎么炫耀起捕鸟的时候,原来金先生早已成了自然保护者,捕鸟是为了给鸟体检,然后放生。
其实这种转变我在生活中也看到,之前麻雀被捕杀过度,如今成群飞舞,而且在我家院子里的麻雀都不怕人,人对动物的观点多少在进步。节目完结的时候有这样一段话:一味发展虽然导致中国自然环境的毁灭,而有计划的生态旅游将为野生动物带来无限裨益,中国高速发展的后果造成对资源、生存空间以及环境质量的巨大压力,然而这些问题也同样考验着我们,如果说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有能力解决如此大范围的环境问题,那这个国家必非中国莫属。
说明了,这不单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个世界与我们人类文化的问题。
从弗拉哈迪开始,纪录片就带有关注自然与人生存的大命题,如今我们看到几十年前爱斯基摩人的生活仿佛凝视远古,观摩化石。弗拉哈迪从那时起就尊重人类各异的文化传统,表现他们的智慧与尊严,关注人们的情感和命运。如今自然纪录片再一次兴起,是否是一种本质的复兴?《美丽中国》与《行星地球》同样让人对波澜壮阔的自然产生震撼与敬畏,但《美丽中国》更多了种人文关怀,对古老的几近丧失的风土人情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而可能用不了多久这些人们的生活也只能在这珍贵的影像中找到,人与自然的不断疏离违背了宇宙的规律,纪录片重新唤起了人们对自身环境的审视,就像《第十一个小时》里讲,自然不会毁灭,即便人类灭绝,消失的资源几百万年会重生,太阳依旧、天也照蓝,归根结底,人类毁灭的只是自己。把自然与人分开来讲是不负责任的,当五花八门的记录片夺人眼球时,雪山上的人与牦牛往往脱颖而出地吸引着人,这说明人类本来的洁净的精神在对现代文明、现代文化进行的最后一次召唤。我们乐意听到看到,证明着我们也依存向往。
从香格里拉到丝绸之路,从蒙古草原到喜马拉雅,从大兴安岭到热带海洋,整个系列看下来你会更加了解你居住的土地,以及生活几千年的人和生物,虽然他们的习俗、信仰越来越鲜为人知,好在今天被记录了下来,用节目里的话说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一个原味的中国,一个数个世纪以来传送着的土地。 【责编/九月】
(请作者见刊后与本刊联系)
影片信息:
中文译名:美丽中国(又译:野性中国/锦绣中华)
英文片名:wild china
主演: bernard hill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中国
语言: 英语
首播日期: 2008年
集数: 6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63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0分钟,共有206位用户关注,24人点赞!
众所周知,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但它又是通过人的意识去感知的。在艺术作品中,无论是以哪种形式出现,它的构成方式与物质世界存在一定关系,于是产生了本质真实、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谈到过“艺术是对真理的直感观察。”①艺术应该要面对现实和生活,艺术作品也必然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并且能够从中揭示事物的本质,否则,艺术作品就如同空中楼阁、无源之水。艺术作品作为创作者抽象思维的具象表现,是当代大环境的缩影,同时,它从社会现实中汲取养料,社会也赋予艺术作品以顽强的生命力。“每个时代的诗的不朽都要靠那个时代的理想的重要性以及表现那个时代历史生活的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活得最长久的艺术作品都是能把那个时代中最真实、最实在、最足以显出特征的东西,用最完满最有力的方式表达出来的。”②
被称为“电影新浪潮之父”的安德烈·巴赞认为,电影具有任何艺术都不具有的反映现实的优势,因此,电影应成为最现实主义的艺术形式。他在《摄影影像本体论》一书中多次强调,电影美学的根本,是电影如实再现事物本来的样子,真實应该是电影发展的方向。纪录片探讨的是关于人类当下的生存问题,通过纪录片反射人类的处境与状态。
在确保真实创作的前提下,对人文自然的审美呼吁一直是雅克·贝汉作品的重要主题,不管是《微观世界》还是《迁徙的鸟》。当无数微小的动物在自己的世界里执着而蓬勃地前行着;一只鸟儿挣脱了满是工业垃圾的污水,在一声枪响后落下,它的迁徙其实是一路跋涉的生存之旅;一些精灵般的动物被套上桎梏关在笼子里丧失自由,命途多舛。这是雅克·贝汉一直阐述的道理。
人类的文明光辉是建立在自然家园的满目疮痍上,剥夺的不光是动物们生存的权利,更多的是人类的未来。雅克·贝汉迫切希望以自然电影为中介,让大家真正意识到,我们的家园原本与它们的家园一样美妙和谐,或者说,这原本就是我们共有的世界。现阶段工业文明发展的方向,如若不加以约束和矫正,可能会在将来带给我们难以接受的灾难。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应该试着放慢脚步来享受自然的美丽,让我们重新去感知美好,和自然真正接触。
二、无法割舍的情致信仰
在纪录片的审美形式里,所谓的客观性并不是以冷漠无情的态度去观察,而是在其中隐藏着深深的主观审视。这种主观性体现的是艺术家的一颗炽烈之心,这种对真实世界的情致信仰,使每位艺术家在精神上成为具有独特意义的人。
作为创作者,首先应该对一部作品的主旨有着深刻领悟,能够体会其中各般滋味,对于题材的理解更是深入骨髓,才能使读者或者观众感同身受。创作者会不顾辛劳坚定地从事某项事物的研究,这也意味着这项事物中有着难以抑制的热情在推动鼓舞着他不断向前,这股力量就是心中的理念或者信仰。
作为纪实类的影片类型,雅克·贝汉的作品有着深深的人文情怀,这并不是说他的作品不够真实、不够客观,而是以一种丰满的真实和完整的道德存在。在自然题材的外衣下,蕴藏着对生命之歌的赞扬和对人类生存的思虑。正是因为对自然的无上崇敬,才让萌芽期的理念转化为实际,使这种思考成为让更多人熟知的事实,从而铸就了有生命气息的作品。
在《微观世界》中微言大义,通过镜头向我们徐徐揭开昆虫们的神秘生活,体悟到生物之间、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影片着重表明了一种“生物圈中的一切存在物都有生存、繁衍和充分体现个体自身以及在大写的‘自我实现’中实现自我的权利。”③的思想。
《喜马拉雅》讲述的是一个波澜不惊却又荡气回肠的真实故事,影片呈现的是圣洁巍峨的雪山,幽远深邃的星空,澄澈碧绿的湖泊,一群在古老而僻静的村落里行走的藏人,久久回荡的藏密梵音,赞美着藏人铮铮傲骨里桀骜不驯的自然本色,他们面对自然,敬畏而虔诚。
在令人惊艳的纪录片《迁徙的鸟》中,上千种鸟类形态各异出现在镜头前,以富于视觉美感的画面吸引着我们的目光,影片始终洋溢着人文主义精神,期盼着实现自然的真正解放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无言谴责。
正是因为对生活有着至高的爱与理想,在情感上深受感动,才能在作品中自觉迸发出思想共鸣。这种情感的审美来源无疑是现实生活,在客观事实中渗透着主观意识,从精神世界里获得存在感,进而达到主客观一致,实现了精神的现实。
三、典型独创显现共同性
艺术思维是形象具体的,别林斯基无比看重艺术的典型化创作,艺术形象的真实说到底还是生活的真实,把真实集中体现出来便是典型性。塑造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可以从这个人物身上看到许多人,他所呈现的面貌可以是许多面貌,每个人的经历不会都这么幸运或惨淡,但每个人都会有类似的幸运或惨淡。别林斯基用“熟识的陌生人”来形容典型。在真实的基础上强调独到之处,万千世界,即便血缘相承,也不可能有一模一样的形象存在,生命个性以其独特具体的形象在作品中存活着。
《喜马拉雅》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人的坚韧性。天尼是一个倔强的头领,他步伐壮健、音色宏亮、个性强硬。不管是在运盐队伍中的一马当先,还是暴风雪中不服输的背影,都闪烁着神灵般的光辉。同时,他的情感是隐忍内化的,在得知大儿子在商队意外死亡时,他淡然背负起关乎全族性命的盐块,走上艰险的运盐路。在自然灾害面前,他立刻成为一名斗士,传递出信仰的力量和对生命的礼赞。
诺布,一个喇嘛,天尼的二儿子,自幼在寺庙受教学习。他原本想在寺庙里终其一生,改变诺布初衷的是老师傅的一句话:“如果你要选择一条路去走,那么就选最难的一条。”终于,在父亲不顾一切准备出发时,诺布放下画笔,带着神明的力量来到父亲身边。整个旅程,父亲和同胞们在他的宗教力量影响下前行着,他用绘画的方式述说一切美好,鼓励小侄子帕桑,让他对旅途充满希望。寺庙里的壁画,是他对生命的领悟,却也显露出忧闷惆怅的宿命感。
这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典型,在故事的发展脉络中一一呈现,用精美的形象描绘出时代的艺术美,唤起人们潜藏的审美意识,体现出创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探求和人生价值的真实看法。典型性体现了大时代背景下的形象特点,反映了人物所在的社会阶层、民族特色和生活环境,这种真实的典型是具有独创性的,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四、美在内容形式的统一
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美,因为真实的就是美的。如何传达真实内容的美,在于艺术家选择怎样的形式表现。综合的美应该是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是内容和形式的生动交融、和谐一体。早期的纪录片导演吉加·维尔托夫提出的“电影眼睛论”主张摄影机是无所不能的,它能看到事物表象,也能阐释出未知的天地,并且能通过剪辑手法尽显艺术的综合作用。
在影像的视听冲击下,观众的情感时常被起伏变化的场景吸引,而心灵撞击之后是长久的深思。雅克·贝汉用鲜活形象的诗化蒙太奇风格,以艺术化的叙事,构成了《迁徙的鸟》,这是一部优美的散文诗纪录片,它将严峻的社会现实问题化为一场美妙的视听之旅。片中注重人与鸟、鸟与鸟、鸟与自然的关系过程描写,突出了特写与细节的建构,而不是情节的跌宕。
在叙事策略上,该片采用多视点,使每一个镜头都微妙绝美,既从人的角度观察鸟类的飞行,又从鸟的视点描述整个人类和自然的现状,茂密的森林、静谧的湖泊、安宁的村庄和喧嚣的都市尽收眼底。从画面造型看,镜头在大洋、山川、河流、高楼、南极、北极之间穿越,在穿越中景别、镜头、构图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画面,而长镜头作为纪录片必不可少的要素,在片中更是体现得真实浪漫。
作品中的画面色彩转换异常丰富,雪地的洁白与金黄的高原之秋交替出现,绿色的原始森林与蔚蓝的海洋对应着四季的大地更是美不胜收。与国内自然类纪录片以解说词为主的语言构成不同,《迁徙的鸟》解说词微乎其微,完全靠画面和音乐的力量推进叙事,用优雅舒适的大提琴、激昂壮阔的交响乐、空灵音绕的圣歌、轻快活泼的舞曲和忧伤黯然的人声伴奏,共同掀起了情感高潮。这些影像世界独有的形式,表达着艺术家对大自然的无限信仰和崇高敬意。
藝术源于生活这是不争的事实,无论现实高于艺术,还是艺术高于现实,遵从世界的真实性是不变的,以此为基础的表现形式使人类永恒的主题显得多姿多彩。
五、结语
纪录片的出现让影像以更有意义的一种现实主义美学形式存在,作为纪录片的真实认知,不论是从内容摄取还是形式编排上,都以直感性作为出发点,丰富了现实主义美学的观点。作为审美的现代性体现,纪录片强调理性基础上的感性,雅克·贝汉的自然类纪录片就是在这种精神文化思潮下催生出的灿烂果实,阐述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并且处处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情怀。
艺术应该从现实生活出发,生活与美、现实与艺术密不可分,脉脉相通。纪录片创作者以其独特的睿智,审视观察着社会周边以及人类发展,现实主义唤起了人们对于现实生活或赞美或反抗的思维倾向。作为成熟理论背景下的作品,“天·地·人”三部曲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实现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浪漫表达,成为纪录片史上的一部力作。
注释:
①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②戈洛文钦柯.别林斯基第六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③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68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5分钟,共有232位用户关注,51人点赞!
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体制内的电视台和国有公司,还是民营纪录片公司,或者非营利性组织,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探索中国纪录片的未来。这次,我们把聚光灯投射在民营纪录片公司及其运营者身上。他们站在制播分离的最前沿,探索中国纪录片的市场化生存;他们看到了纪录片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坚持用纪录片表达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小贴士
雷禾简介
雷禾是一家专门制作和经营人文、历史和现实类题材纪录片的民营公司。2002年起,为中央电视台制作“十六大”文献纪录片《潮涌东方》,为央视西部频道打造大型谈话节目《西部情怀》,承制吉林卫视的《回家》栏目;2004年起,为凤凰卫视制作《凤凰大视野》;2006年,为阳光卫视量身打造日播栏目《亲历》;2008年参与上海纪实频道《档案》、《往事》、《风言锋语》等栏目的制作;2009年为上海星尚频道创作国庆特别节目《幸福中国》;2010年与上海艺术人文频道合作《艺文传奇》,并为上海纪实频道策划制作大型纪实系列片《天下华人》。
雷禾成绩
雷禾制作的《回家》栏目,连续三年获中国电视星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
2011年7月1日,雷禾策划制作的《全景》(view china)和《口述》在北京台新开播的高清纪录片频道落地,并且在该台每天播出的三小时纪录片节目中约占据近三分之一的份额。
《喇嘛爷爷》、《金瓶梅》、《不同的孤独》――在制作电视纪录片节目的同时,雷禾也在制作高清纪录电影,力图为纪录片探索更广阔的出路。
大陆地区纪录片制作机构分类
目前,在中国大陆能够看到的纪录片――或者称之为非虚构电视节目和非虚构电影,其制作机构有:中国的各级电视台,以中央电视台为主力;大型国有公司,最大的是原中央台节目中心新影厂和科影厂联合形成的中央新影集团;民营纪录片制作公司,比如大陆桥、雷禾、三多堂等;国外电视节目商,如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等;还有支持纪录片发展的非营利基金会组织,如cnex等。
中国纪录片最广阔的传播平台――电视台
目前中国有7个专业的纪录片频道: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上海纪实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三频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重庆科教频道、辽宁北方频道,今年7月1日北京台开播的高清纪录片频道,也计划每天播出三个小时的高清纪录片。另外全国很多省市级电视台都有纪实类栏目,它们是不可忽视的纪录片购买力量。
雷禾・海天
2011年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这天,是雷禾传媒机构成立十周年纪念日。对于雷禾传媒机构(简称“雷禾”)ceo海天来说,雷禾十年的纪录片事业可以说是他最心爱的情人。
海天“结识”纪录片已经有18年了。1993年底,海天进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担任栏目编导,主要制作8分钟“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短纪录片。1996年底,央视策划一个45分钟长的栏目《新闻调查》,海天被借调到新栏目组做编导,一年后回到《生活空间》,直到2000年离开中央电视台,2001年创办雷禾传媒机构。
一个公司和一个人的简历可以用这寥寥数百字说清楚,可是,这个以纪录片为信仰的人和以纪录片为事业的民营公司背后的故事更值得细细数来,这些故事或许只是大海中微小的浪花,却真真切切地参与了时代变革的律动。《东方时空》制片人陈虻曾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对于中国纪录片来说,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端,回望来时的路,找回中国纪录片曾经的激情与梦想,更有助于我们把握当下,走好明天。
带上信仰出发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电视正酝酿着改革的潮涌,当时的海天对此一无所知,只是凭着年轻人的冲劲儿想到外面更精彩的世界闯一闯。
1989年,刚刚高中毕业的海天进入牡丹江电视台做主持人、记者,在那个电视频道稀缺的年代,电视台主持人如风云人物一般。1992年春天,海天到北京参加央视的主持人培训班,就爱上了北京。同年底,海天停薪留职,怀着无限憧憬来到北京,希望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
那个年代,对于一个没上过大学,没有国家干部身份的年轻人来说,能够进入中央电视台做编导,这本身就是极大的鼓励,海天说:“不给钱也愿意干。”
初到北京的日子并不顺利,一边在北京音乐台做主持人,一边在英语辅导班兼职教许国璋英语。1993年秋,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东方时空》一个20分钟的面试机会,面试他的是陈虻。
这次面试改变了海天的人生轨迹,他不记得当时一个多小时的面试陈虻跟他谈了些什么内容,也根本不知道纪录片是什么,只是感到自己找到了信仰般的人生方向。当下决定不再做主持人,要跟随陈虻做一辈子的纪录片,于是海天进入《生活空间》做编导。海天回忆,刚进入《生活空间》的前一年里,对片子编辑“没有一点感觉”,“经常被陈虻骂”。
开播不久的《生活空间》最终确定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个基调,让人眼前一亮。当时电视上都是劳模英雄,普通老百姓能够在央视露脸是十分稀罕的事儿。但是,当时海天不懂纪录片,也不知道怎样做片子。
《生活空间》改版后播出的第一个片子《牡丹江畔的老人》是海天与摄影师林宏回到家乡牡丹江去挖掘的题材。当时,林宏已经是一个多次获新闻奖的成熟编导和摄影师,他在海天初学纪录片的阶段给了很多帮助。1995年春天,海天的《母亲》获得中央台新闻评论部季度评奖的金奖,两年之内,海天从对做纪录片一无所知的“白纸”,成长为独立的编导。当时评委对《母亲》的评语是:“这个片子是导演做人的成功。”尊重生活,尊重生命,尊重自己的职业,这是《生活空间》给海天的理念。从《母亲》开始,海天第一次在实践中把做纪录片与做人结合起来。
今天,海天希望用纪录片塑造中国人的文化人格。纪录片作为一种跨文化跨时空的媒介载体,不只代表中国本土,更是一个世界元素,它是表达知识分子对世界思考的重要手段,也是和世界沟通的重要途径。“虽不能说我们的思考一定是正确的,但是至少我们在思考。这是纪录片最吸引我们的,即用真实表达我们的思考。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觉得纪录片成为了一种信仰,像宗教一样坚定不移的信仰。”
90年代的那块净土
对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批纪录片人不约而同地拿起摄像机用纪录片手段表达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从《话说长江》、《望长城》,到《流浪北京》、《彼岸》、《八廓南街16号》,从上海的《纪录片编辑室》到北京的《生活空间》,各种纪录片手法如画面配解说、同期声、自我反射、真实电影的针对性采访和直接电影的“壁上观”都被拿来进行通向真实的探索,中国纪录片用十年时间走过了世界纪录片的百年路程。
1996年底,海天被借调到新开播的《新闻调查》栏目,带着摄制组奔赴云南调查国家专项储备粮问题。当上千老百姓聚在他们宾馆周围,期待他们调查出事实真相时,海天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自己作为一名记者和纪录片人肩负的“为生民立命”的责任。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片子被叫停,没有播出。直到今天海天还在后悔,为了云南的老百姓,当时无论如何也应该把片子做出来。
对于海天来说,90年代的纪录片创作还是一块“净土”。当时一批纪录片人如段锦川、蒋樾、康健宁等用个人的努力使得各种资源在体制内外流动,怀着一个单纯的目的,就是用纪录片的手段来记录社会变迁、探寻普通人内心的真实。把目光从宏大的历史文化关照上转移,落到最“接地气”的现实社会人生,或许这可以解释,为什么90年代的中国纪录片对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跟踪采访的纪实美学有着特殊的偏好。
18年后的今天,《东方时空》数次改版,《生活空间》和《新闻调查》早已停播。老百姓的故事在电视荧屏上从新奇稀罕到习以为常,甚至平淡乏味了无新意,随着《百姓故事》等一批栏目的停播,以反映现实为主要职责的调查类和现实题材纪录片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作为一名曾经肩负重任的记者,海天深感“传媒人对于社会的干预和影响的意识正在丢失,我们也从上世纪90年代《焦点访谈》式的‘无冕之王’沦落成今天的‘狗仔队’,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远离“无冕之王”的宝座并非始于今天,2000年前后,新一轮市场化浪潮让中国电视格局重新洗牌。那几年,物欲越来越强烈地冲击着电视人的价值观,海天感觉从一片净土落到了现实泥沼中。当时,海天对中国电视制播分离的趋势抱有极大的信心,离开央视,创办了雷禾。
且行且珍惜
雷禾的英文名字是rare,意为稀罕的、珍贵的。这也可以解释当时雷禾在中国民营影视公司中的位置。2000年左右的中国,制播分离首先从娱乐节目开始发出松动的信号,“民营四公子”――光线传媒、欢乐传媒、派格太合、唐龙国际四家都是主营娱乐节目,经营纪实类电视节目的民营公司只有引进译制为主业的北京大陆桥传媒。当时民营的娱乐节目制作公司林立,主营纪录片制作的雷禾在规模无法与之相比,的确属于比较“稀罕”的一个。新世纪十年,民营影视公司的政策环境相比以往明朗多了。2003年以前,国内民营影视节目制作机构虽然已经很活跃,但一直没有得到国家法规和政策上的正式认可。2003年底,政策出现转机。 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105号文件第十条规定:“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本以股份制、民营等形式,兴办影视制作、放映、娱乐、发行、会展、中介服务等文化企业,并享受同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待遇。”海天稍稍吃了定心丸,在《回家》、《凤凰大视野》中历练雷禾的编导团队。对新手编导,从画面镜头到写稿剪辑,海天都手把手地耐心教。有一年年底,海天用了11天连拍摄带编辑,给《回家》做了五集片子,准时交片。春节,北京一家银行里,海天抱着刚从电视台拿到的制作费给同事往卡里寄工资,站着睡着了。为电视台制作纪录片栏目,给了雷禾人零距离感受中国纪录片脉搏的机会。《凤凰大视野》一个个百年系列――百年语文、百年中医、百年京剧、百年铁路、百年红学,《回家》中深入一个个了不起的人物的生命故事,使雷禾有机会从大跨度历史和个体命运两个层面对中国历史进行全景式的梳理和积累。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纪录片市场尚未成型的形势下,作为没有任何背景和播出平台优势的民营公司,雷禾走在了市场化探索的前沿。从经营上来说,一个公司能够生存下来,这是雷禾值得珍惜的成就。而从使命上来讲,十年来最值得珍惜的是明晰了纪录片所担当的重塑中国人文化人格和关照社会现实的责任。
理想主义与消费主义
生于60年代末的海天,属于在80年代受教育的那一代“文化理想主义者”,他们一些人曾经在纪录片中找到了寄托理想的乌托邦。但是,当中国社会经过了90年代的市场经济松动,步入21世纪,理想主义遭遇消费主义的强力冲击。上个世纪80年代,在全世界媒体私有化、集中化的浪潮中,默多克新闻集团、时代华纳、维亚康姆、迪斯尼的跨国发展使得电视新闻、体育、电影、娱乐、动画等节目类型实现了国际化流通。对于中国电视来说,娱乐节目走在制播分离市场化运作的前端。而对于纪录片来说,十年来摸索市场化的大门而不得入,只能在边缘游走。综观世界电视历史,或许娱乐先行必然是商业化起步的发动机。电视媒介的六面骰子中,新闻、体育、电影、娱乐、动画都已实现全球流通,美国探索频道开发了骰子的最后一面――纪实娱乐――将纪录片冠以娱乐的形式,才得以在世界电视商业化浪潮中分得一杯羹。
目前,探索频道覆盖了全球180多个国家,给世界纪录片的商业化打开了一个巨大的格局,商业纪录片找到了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与独立纪录片分庭抗礼,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但是,探索频道也难逃独立纪录片人的“责难”,认为它利用人类的好奇心和娱乐化的形式,带着知识的假面,传播平庸的价值观,消弭了纪录片应有的现实关注和干预社会的责任。这是理想主义和消费主义在国际层面上的对抗。理想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冲突也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海天既是一个强调责任担当的纪录片人,也是一个自负盈亏的商业纪录片公司的运营者。在收视率主导的电视环境中,雷禾在制作纪录片节目时也曾陷入跟风浮躁的误区。十年中走过的是一条从坚持理想到向现实妥协再到重构理想的路。
或许任何一件事物只有经历了从正面走入反面的过程,才能意识到正面的价值和意义。中国电视十年大浪淘沙,“民营四公子”如今只有光线传媒还坚持在娱乐节目第一线,电视纪录片也曾经在庸俗、雷同和伪科学的陷阱里徘徊良久。如果说娱乐节目和电视剧用喧哗的热情把中国电视推进了市场化的轨道,那么当浮躁冷却,真实沉淀,纪录片真的要成为市场化发展的新动力,还需要找到自身强有力的发动机。
批判现实 向生活低头
有一种纪录片以风花雪月的形态出现,是歌舞升平的点缀;有一种纪录片关注现实,以批判的姿态承担起社会干预者的功能;有一种纪录片立足个体,叩问大历史中小人物的个人情感和命运。不同功能的纪录片有各自不同的生存方式,没有必要相互指责,相互要求。纪录片的生态是如此的丰富多样,以至于任何一种偏爱都是对一个社会文化平衡的伤害。
两年来,《大明宫》、《敦煌》、《外滩》等一批剧情纪录片的出现让中国纪录片“好看”了。虽然各界对于此类剧情纪录片褒贬不一,但是它们确实带动了中国纪录片的市场化进程。这与国际纪录片形势是一致的,剧情纪录片是国际电视节目交易量很大的一种类型。
现如今,历史、人文类纪录片中大量使用真实再现手法,让人一时分不清真实与虚构,有人惊呼“这明明是故事片嘛!”。然而,对于纪录片来说,手段的使用是否符合真实的要求是一个层面的问题,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层面则是,纪录片是否承担起了记录社会、思考现实的责任。的确,在国际市场上,历史自然人文军事类题材纪录片最受欢迎,即使是纪录片事业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社会现实类纪录片的制作者们生活得也并不滋润。这是一个共同的现象。不同的是,国外已经为独立纪录片融资和发行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运行机制,而这在中国才刚刚起步。然而,这并不代表中国纪录片就放弃了对社会现实的反应和思考。
海天认为,“中国纪录片一定不能照搬欧美已经走过的发展轨道。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必须有个一致性的考虑,在探索纪录片市场化生存的同时,应该回过头来考虑当下社会文化层面上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我们曾经否定了自己的文化,又站在了别人文化的边缘上。所以,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不是简单地完成市场化操作的问题。如果是这样,这事就太简单了,它不是的。纪录片是一个非常综合的体系,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都要考虑周到了,才能让中国纪录片往前走。”所以,虽然运营着一个商业纪录片公司,海天却不愿意仅仅站在中国市场上以市场化运作的思维来考虑纪录片生存“这点小问题”。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31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46位用户关注,44人点赞!
《信仰》这部纪录片共分三集,阐释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面貌以及党员的理想信念。系统地观看下来,我发现不论是“只要主义真”的建党之初的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壮志换新天”的建国之初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抑或“时代先锋行”的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建设时期,不同时期党员的使命和职责不同,但是党员的信念始终不变,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论是奔向战场杀敌,还是跳入油田挖井,或者献血植树造林,行为不同,可信仰始终如一,正如片中彭湃的孙女彭伊娜所说:“他们更关注‘大我’而不是‘小我’,所以他们是为了实现一个‘大我’去寻找信仰,去践行信仰。”国家和民族是“大我”,个人是“小我”。共产党员可以为了“大我”而忽略“小我”,甚至可以牺牲“小我”来保全“大我”。生命对于人的意义不言而喻,可比生命更高的东西是什么呢?“时代先锋行”这集中有一段话给出了答案——“一位外国哲人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反复地思索,越会觉得它永远新鲜,并不断增长对它的赞叹和敬畏:一个是头上的星空,一个是心中的道德。”没错!比生命更高的正是道德。为大我而不为小我,这是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道德;履行共产党员义务、服务社会发展,这些都是道德。
可是,我们都知道道德好、为人民服务好,然而在面对利益和欲望的诱惑时,为什么有的党员信仰那么脆弱,道德底线不堪一击?这是大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要如何走我未来的路,我想我需要认真地思考清楚。否则,自己堕落事小,让人民群众因为我一个人的言行而对党组织产生误解事大。
如何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我想我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认清“大我”与“小我”的关系。国家和民族是大我,个人是小我。大我好比一个人的身体,小我好比身上的一个个器官,无数个器官组成了人体。既然是一体的,就要共同为了人体的健康而互相协作,而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喜好,不顾整个人体。试想,如果人体都死亡了,这些器官还能存活吗?打个比方,这个人要吃饭,一定是身体上的各个器官互相配合才能完成,而不是只有嘴参与就行的。眼睛一定要看准饭菜的位置,手要拿筷子把饭菜夹起来,可能鼻子还要问问饭菜坏没坏,最后才进入嘴巴咀嚼、吞咽。作为党员,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身处不同的工作岗位,虽然分工不同,但都是为了党、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只有各司其责、各尽其职,国家才能兴旺发达、长治久安,而只有国家安定和平,我们个人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幸福。所以,为大我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为小我;而只顾小我,则会毁了大我、也毁了小我。这个逻辑关系,不能不认清。
二、持续学习,不断巩固理想信念。我有一种体验,每次参观烈士纪念馆或者观看类似于《信仰》这类纪录片时,总是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但是看过之后不久这种感觉就失掉了。因为作为人而言,惰性和自私自利的天性是根深蒂固的。如何克服?那只有不断地学习。古人讲“学而时习之”,在克服人性的学习上,没有一个人是学一次就能记住一辈子的,必须反反复复地学习实践,印象才能深刻,偶尔的一次两次不起作用。作为预备党员,我不敢讲对照《》标准自己是完全合格的,与革命先辈和时代先锋相比,我差得太远了,只有通过学习来弥补。就我个人的体会而言,多看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对我自己的触动比较大,这种学习比较有效果。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23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162位用户关注,58人点赞!
故乡:福建三明市宁化县
宁化人鬼叔中从2008年开始,搜寻拍摄客家民俗农事和传统工艺,先后完成的《玉扣纸》、《老族谱》、《砻谷纪》等三部纪录片,分别记录了手工造纸、雕版木活字手工制谱和钉土砻这三项濒临失传的老手艺,也诠释着他对于乡村的解读与记忆。2009年,《玉扣纸》入围第6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2010年《老族谱》入选第7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而《砻谷纪》更是在2011年被知名的“栗宪庭电影基金”收藏,入选第8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十佳纪录片。
2007年,某个午后。鬼叔中坐在窗前喝茶,顺手拿起一本书翻阅。这是一本由人类学家、法国远东学院劳格文(john lagerwey)教授主编的关于宁化宗教、经济与民俗的书籍。书里系统地概括了宁化县的文化、民艺与风俗,让从小就在这里长大的鬼叔中第一次对这个县城有了陌生的感觉。当时他的身份是一个诗人,在福建省内小有名气,也曾独立创办过一本叫《放弃》的诗歌民刊。
这种陌生的感觉让他决定做点什么。并不需要提前完善的准备条件,确定了内心追属,接下来的一切就顺理成章地自然发生。
第一次,鬼叔中决定跟踪拍摄玉扣纸的手工生产过程。这是离他记忆里最接近宁化乡土的点。小时候乡里曾有过20多家的造纸厂,在被忽视的时间里逐渐消失殆尽。他四处托人打听,终于找到了最后在影片里呈现出的土纸寮。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每天与造纸工人住在一起,拍摄玉扣纸的生产过程,包括每一道竹的加工过程,捞纸浆、焙纸,他保持敏锐的视觉,向这项传统工艺的内部张望,并以影像的姿态使之永久存活。
怎么也无法绕开对民俗美感的追忆。民俗对他而言,与其说有什么值得玩味的美,倒不如说是某种对于记忆的挽留和生命的审视。他老家的祠堂里,陈列着一本《甯氏八修族谱》,当1992年的时候,鬼叔中在祠堂里看见师傅制作这份族谱的场景,就对木活字印刷以及一整套的仪规产生好奇。
2009年,鬼叔中在一次田野调查中偶遇同样钻研修谱工作的邱志强。他拍摄邱师傅工作的流程场景,了解越多,越觉得民艺的消失多么惋惜,“老手艺人都感叹没有年轻人想学了,因为学了也没市场。这个时代传统文化的格局被打破了,文化的脉络仿佛被突然切断了。”
《砻谷纪》一片记录的,则是农业工具土砻。砻谷机原来是很日常的东西,家家户户都有,但是后面就没有人再使用,也就没有人学钉砻了。这一纪录片,“记录的可能是最后一台土砻的制作”。
去年,鬼叔中、孔德林、杨韬,3个宁化人,一位纪录片导演,一位画家,一位先锋设计师,合作了《清明・忘》,也是关注乡村、传统、民艺。鬼叔中用纪录片的形式记录工艺、传统的流程,孔德林更为随意地做一些绘画创作,杨韬则希望,把鬼叔中镜头下的那些好东西,最终通过设计,使之功能发生变化,与现代生活产生关联,比如将鬼叔中片中所述宁化玉扣纸,作为包装元素,用来包装普洱茶和一些食物。
几年来,鬼叔中几乎去遍了宁化镇的所有乡村。他在客厅贴着一张大大的宁化县地图,对每个村落的民间信仰进行挖掘。他相信,民间信仰是了解一个村落民俗最直接的通道。2012年,鬼叔中针对各种民间流行的“迷信”,拍出了《罗盘经》,生动地呈现出客家民间的底层信仰和生活习俗。口语中的客家方言,亦被字母还原成为古雅的汉语。
对他来说,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有太多的故事需要与人分享,而选择纪录片的方式,就是故乡带给世界的一个口信。
海峡旅游
×鬼叔中
海峡旅游:现在想起故乡宁化,印象最深的童年记忆是怎样的?
鬼叔中:童年在我的印象里是一个青山绿水的贫乏时代,也是一个单纯的幸福时代,就像看伊文思的电影《早春》,大家都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是从里到外洋溢出来的。
海峡旅游:闽西客家人日常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对您的成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鬼叔中:据我观察,宁化及周边客家地域的人很注重时令节俗和婚丧嫁娶之仪式,这里的风土风物,包括民俗民艺、民间信仰、乡村礼仪、饮食文化等等都还保留得比较古朴完整。
我感恩少年时代清贫的乡村生活给予我的馈赠,童年的乡村经验是我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诗人雷平阳说,故乡我们干嘛一直要回去呢?因为它是有法度,有尊严,值得爱的。也许就是这个情结让我要初心不改地做一个念旧的人、一个传统农耕文化的拥护者和记录者。
海峡旅游:第一次萌生出把这些老传统、老手艺拍成纪录片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有了这样的想法?
鬼叔中:2007年我接触到人类学家、法国远东学院劳格文(john lagerwey)教授主编的《宁化县的宗族、经济与民俗》一书,我发现书中所写,明明是我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但却奇怪地觉得有点陌生,我才意识到自己对生活了半辈子的地方如此不了解。于是我开始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跑自己的家乡,跑劳格文教授书中提到的那些村子。2012年夏天,有幸与劳格文教授在复旦见面,我感谢了他对我的启发,让我开始了拍摄收集整理客家风土民俗的工作。
海峡旅游:在持续关注故乡,回顾传统之后,您自己的生活、态度有因此产生什么大的变化?
鬼叔中:对生命更加珍惜,对自然更加敬畏,警醒自己不骄不躁,安住内心。
海峡旅游:您觉得传统生活、习俗、手艺对现代人有什么样的意义?
鬼叔中: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几十年来传统都处于劣势。但是就像童年记忆对一个人影响至深一样,传统就是中国人的童年生活。一个人在渐渐成熟和老去的时候,会慢慢地学习回头看自己的小时候,才知道自己现在一切的个性、态度与情感,都可以从童年中找到根芽。我相信,传统习俗和手艺所传达出来的是一种现代机器化无法代替的温暖,传统的回归和复兴会成为一种趋势。
海峡旅游:对未来有怎样的计划?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10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8分钟,共有122位用户关注,23人点赞!
纪录影像的贫乏
在中央电视台9频道和中央电视台1频道的《魅力纪录》,我们能够看到很多优秀的纪录片,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经典的纪录片大都是从国外购买的,其中不乏真正有人类学价值的冰川大河、生物起源……这些10年、20年、50年、100年以后还有价值的纪录影像,我们自己制作的能占多少?我们又有多少纪录片制作人员、高档摄像机、创作资金投放到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上?现在已经不是“真实纪录”的年代了,太多的纪录片创作人员只坐在屋子里,就能够用动画、3d介绍人物,还原事件真相,讲述“惟妙惟肖”的故事。对于能够拿起摄像机外拍的编导摄像来说,最省力的办法就是“重演再现”:人物假扮,事件重演,悬念虚构。有的纪录片栏目制片人甚至规定:一部15分钟的纪录片要最少讲3个故事,设置5个悬念;一部30分钟的纪录片要讲述至少5个故事,设置9个兴奋点(悬念)等。试想5天、7天完成的一部纪录片,到哪里去记录如此多的故事,设置如此多的悬念?
我们都知道,纪录片是以真实影像记录为主旨的节目样式,需要大量真实记录的影像积累。而“现在进行时”的真实记录,不会立刻“发生故事”,不会在短时间内产生人物间的矛盾纠葛,所以现在国内有的纪录片栏目中的个别节目完全是“胡编乱造”。人们爱听故事,纪录片就要讲故事。那么故事是什么?故事是能够给予人们更多的信息、知识和情感,能够给人们带来生命意义和社会现象的人文思考。但是这一切的前提就是真实,唯有真实的影像、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才会有说服力、感染力。所以目前这种人为“创作”的故事化,不但大大降低了纪录片本身的真实性,而且有违于人类的文明和对现实的尊重。纪录片创作是“等来的真实”,是“长时间记录的结果”,我们不能胡编故事,也不能人为地“设置悬念”,更不能使我们的栏目纪录片成为“多余”:今天播出了,明天入库了,后天就是永远堆放在库房里的“垃圾”。
文献影像的缺失
近几十年,我国的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有很多“宏篇巨制”,大制作、大手笔、大投入、大气魄。那么这些影像有多少是有“文献价值”的?近些年,各地电视台播出了上百部八集以上的“历史文献纪录片”,南湖小船、遵义会议、红军长征、小岗村村民按手印、邓小平南巡……几乎所有的历史文献片都使用了同一组画面。如果说这些纪录片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解说词的不同。但是也有一个是相同的,那就是创作方式都是:解说词+采访+音乐。如果涉及历史、党史、军史,你会发现,这些纪录片使用的影像资料与上个世纪的《长征·生命的歌》《让历史告诉未来》《》《邓小平》等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只不过围绕这些资料所做的各种特技更加精美。
有些十多集、几百分钟的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三四个月就完成了,试想这部纪录片里有多少画面是剧组自己拍摄的?有多少影像资料能够给后人使用?当你高调赞扬这部巨作花了多少钱,用动画复原了多少历史人物和故事的时候,你呈现给后人的是什么?是宏伟的航拍,是高亢的解说词,还是动画复原的历史?当100年、200年后,我们的后人在介绍这段历史的时候,如果使用比现在更高级的技术复制已经复制过的历史影像资料,那还有真实可言吗?我们在拍摄《让历史告诉未来》的时候,每集(50分钟)的拍摄时间达到了两个月以上,《》的每集拍摄是三个多月,《邓小平》的拍摄时间就更长了,而且都是4个以上的剧组同时开机。现在回头看看这些影像素材是多么的厚重和珍贵。笔者曾经好奇地拆解过近两年的几部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的画面,发现自拍的影像远远少于资料和动画创作,而拍摄的画面又尤以航拍居多。这样看来,我们的历史文献影像只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少,用技术取代的“影像”越来越多。过些年当我们再看这些历史文献纪录片的时候,会发现真实的现实(现场)画面远远少于技术复原的影像,那我们的历史真实还有什么依据可查?
我们并不反对使用高科技充实纪录片影像,但是当技术的画面多于真实(现实)画面的时候,历史文献纪录片还能够叫做真实的“历史文献”吗?《孔子》《猛犸象》这些纪录片的创作是可以使用动画或者高科技复原的,那是因为我们现在缺少现实的影像纪录。历史给我们留下的东西每天都在消失,纪录片人当下的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就是记录那些正在消失的人类学的影像,记录那些不使用高科技就能够看到的真实画面。今天记录的现实,就是明天珍贵的历史……
视觉叙事的笨拙
现在我国纪录片每年的创作数量要比美国、法国多,我国现在已经有多达十几个的纪实频道,播出的纪录片数量也比欧美某些国家多。但是我们的纪录片影响力有限,传播力更不用说了,它远远赶不上一些频道数量和播出数量都不如我们的西方国家。这是因为我们创作的纪录片国际化特征不明显,不会用影像(视觉)叙事。一部30分钟的纪录片要么解说词“满贯”,要么大量同期声讲述,这是违反纪录片创作基本规律的。
中央电视台9频道经常播放西方纪录片人创作的纪录片,如《东非大裂谷》《淡水资源》《奇幻沙漠》《鸟瞰地球》等。这些纪录片几乎没有多少解说词和采访同期声,仅画面的拍摄难度和叙事艺术,就足以使人震撼。反观我们的纪录大片,即使一些文化类的纪录片《中国画名家》《中华文明》等,也是解说词+采访多于影像叙事,像《森林之歌》《美丽中国》这样的纪录片不多。尽管我们年年都有纪录片走出去的“辉煌战绩”,可是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又有多少人看到了中国的纪录片?我们真不愿意赞美西方,但是法国、美国、英国的纪录片确实能够在100多个国家播出,甚至在几十个国家开设纪录片频道。纪录片的基本特征是视觉叙事艺术,视觉叙事艺术的根本就是“用画面说话”。而我们现在的纪录片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以词为主,音乐打底”,或者“讲述为主,插入画面”的创作模式。要知道,解说词同期声有太多的指向性,而画面是多元多义的。一部纪录片解说词过多的时候,其他国家会认为你在说教,而说教恰恰是纪录片走出国门的大忌,因为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不同、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不同),他们会认为你说的不对。因此中国的纪录片必须要学会用影像叙事,用画面说话。只有这样,中国的纪录片才能够达到“跨世传播,跨国传播”。
语境表达的尴尬
几十年来,影视界的老前辈总是在教育创作人员,纪录片要“鲜明地讲述一个故事,表达一种思想,突出一个主题,告诉观众一个结果”。现在回过头来看,纪录片对任何一个人物或者事物做出定论都是相对的,任何一种思想、一个主题、一个结果的表达都有局限性。
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不断变化的。不断变化的事物(客观),要求我们不要把眼前的一切都看作不变的、唯一的。因此纪录片的创作当然也要遵循这个规律,不能把纪录片创作框在“一个故事,一个思想,一个主题,一个结果”上。我们不是“先知先觉”者,世上许多事情其实是没有答案的,我们也很难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所以不要总是试图给社会(别人)一个绝对的、完美的结论。
从纪录片的个性化创作和主观创作上看,“一个故事,一个思想,一个主题,一个结果”的创作意识也是不妥的。我们都知道,纪录片的创作就是“追求差异化”,故事相同,观点不同,所创作出来的作品的主题、观点、结果也会不同。从国际纪录片交流的角度来看,一个故事,一个思想,一个主题,一个结果的作品也是不利于在国际市场上交流的。世界上每个国家的文化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民风民俗也不同,中国的纪录片要想打入国外,让外国人也能够接受,我们就是要创作多元的主题,或者叫开放式的结尾,甚至将意识形态赋予故事形态和视觉形态之中,有目的地“模糊表达”。否则一些西方国家仅仅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政治语境”的不同,就会将中国的纪录片拒之门外。
我们提倡纪录片创作主题的多元化,不是不要思想,不要主题,不要结果,而是要提醒业界的朋友:当我们已经习惯了“表达鲜明主题”的时候,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创作方法,换一种表述理念来创作纪录片。
46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