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本篇共有46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1分钟,共有221位用户关注,34人点赞!
2、王献之,作品《中秋帖》;
3、虞世南,作品《孔子庙堂碑》;
4、颜真卿,作品《麻姑仙坛记》;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94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280位用户关注,40人点赞!
“中国梦 公仆情”“中国梦 两岸情”大型名家书画展展示了当代书画大家的风采和中国精湛的传统文化魅力,展示了成功企业、爱心人士反哺回馈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和良好公益形象,以“依法治国、文化强国、法治兴国”为理念,用书画文化激发华夏儿女的爱国热情,推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使中华文化在两岸薪火相传、永葆灿烂;把书画文化和法治、廉政、道德结合起来,用艺术的感染力影响和提高观众的法治、廉政观念,积极投身法治国家建设、道德廉政建设,共圆中国梦。
本次书画展联合了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促进会作为主办单位,西柏坡纪念馆、河北国际商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石家庄市军安宾馆有限公司、黄金佳集团公司、中外名流书画院、濮阳市宏丰实业集团、东莞市合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新乐伏羲书画院等26家单位作为协办及赞助单位,国内外近30家媒体进行报道。司法部老部长邹瑜,中国人民总后勤部原政委周坤仁上将,航空兵原司令员马炳芝中将, 司法部原副部长、 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促进会会长肖建章,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馆长郭得河少将,国防大学研究生院政委胡钦佩少将,军委空军原政治部副主任杨汉龄少将,艺术学院原政委殷宝洪少将,总装备部核试验基地原政委王振荣少将,总装备部空气动力研究中心原副政委刘全胜少将,装甲兵工程学院原院长梁永生少将,海军政治学院原院长赵荣璧少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局长张铁甲,中共中央宣传部局长马栓柱,公安部文联副主席、书协会长兼秘书长方玉杰,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组织部原部长赵金铎,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副局长陈茂田,司法部宣传司副司长刘宪国,国家发改委机关党委书记屈照林,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秘书长、中央国家机关书协副主席罗勤, 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培伦,国务院办公厅书法家协会秘书长黄寒冰,国务院港澳办书协主席张保才,中纪委研究室检查监察专员崔庆录,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促进会秘书长陈群,原检察院院长、中国老年法律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娄玉,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书协副主席缑京宏,中纪委局原局长王焕庚,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少青,司法部劳教育局原局长王运生,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促进会副会长王广发,中国老年法律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王成维,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促进会副秘书长李继中,全国普法万里行基地主任何荣兴,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促进会副秘书长张实,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促进会副秘书长沈小英,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刘建生,国际名人艺术家联合会会长李凭甲,中华文人艺术家协会会长邹为瑞,台湾大中华文化交流促进会秘书长陈柏宇,台湾著名书画家张建富等多名部长、将军和艺术家、各界知名人士参加了本次活动。同时,国内外240余名当代著名、知名书画家,50多位社会名流及企业家,来自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代表、台湾省特组成代表团共同参加启动仪式,参加启动仪式的社会各界人士近千人。
书画展系列活动包括大型书画展启动仪式及颁奖文艺演出、名家名画作品展览、“中国梦公仆情”百米长卷创作及西柏坡抒怀。
名家现场书画创作:精湛技艺,令人折服
2014年8月16日、8月17日,分别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军安宾馆、西柏坡纪念馆举办了“名家现场书画创评”活动,国内当代实力派书画家共240余人,先后两次亲临现场,挥毫泼墨,舞动丹青。书画家们以独特的艺术语言,丰富变幻的造型,潇洒淋漓的意蕴,笔墨圆润的神彩,用心创作精品赠与组委会展览。西柏坡纪念馆馆长王红亲自颁发馆藏证书50个,为法治书画进入纪念馆开创先河。
颁奖文艺演出精彩纷呈
50年前,由200多名开国将军组成的“将军合唱团”用质朴又充满豪情的歌声唱出了人民军队的本色。50年过去了,那些将军合唱团的将军们,那些为中国革命戎马一生的将军们绝大多数已经离开我们。然而,他们的后代带着对父辈的敬仰,带着对父辈的怀念,带着对身经百战光辉一生的老将军们的赞叹走到了一起,组成了一支新的队伍――“将军后代合唱团”。“将军后代合唱团”部分成员:贺炳炎上将之女贺北生、王宗槐中将之女王亚利、杨至成上将之子杨珠江、李天佑上将之子李亚明等近50名歌唱演员为颁奖大会呈现了精彩演出,为此次书画展披上了一层革命英雄主义色彩。
代表中国法治书画艺术的最高水准
规格高、规模大。这次活动云集了当代部级、著名书画家70余人,将军部长、各部委书画家近100人,展出了近800位书画家书画作品共1000余件,有146位书画家向西柏坡纪念馆捐赠了268幅作品。出版两本书画册12000册,共收录作品1027幅作品。展出的有关领导题词和名家作品有:第八届全国人大委员长乔石,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原最高法院院长王胜俊,军委原副主席、原国防部部长、迟浩田上将,全国政协副主席何鲁丽,全国妇联原主席顾秀莲,国务委员杨洁篪,司法部原部长高昌礼,海军副司令林忠中将,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赵忠祥等。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62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0分钟,共有245位用户关注,35人点赞!
在刘振英的家中,墙上挂满了他写的各种书体的作品、获奖与润格的证书,书架上满是书法篆刻、古文字方面的藏书,书柜中放着章料、刻刀。在这悠远的古文化的气氛当中,他敞开心扉向我叙说着少年时的梦想、戏校的生活、恩师的教诲、舞台上的掌声、制印路上的艰辛、中央电视台的邀请、和他对当前书法篆刻界一些现象的忧虑……
圆梦少年
少年键则国家键,少年强则国家强。每个人在少年时都有自己的梦想。刘振英九岁考入中国戏曲学校,受两位在文学、书法、篆刻上造诣颇深的钮隽老师和江涛老师的影响,使他对书法篆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刘振英出生在北京市一个革命军人的家庭、家教甚严、兄弟姐妹五人。他天资聪颖、喜好文艺活动。三年级时,他利用业余时间常去琉璃厂,观看书法和篆刻,十二岁的他不禁怦然心动,也想学习书法篆刻。
但那时家庭困难,妈妈每周只给他五毛车票钱。为买一块钱的石料,周末戏校放假后,他步行四个多小时,从戏校一直走到丰台的家中。周日下午,他又步行十六、七公里走到琉璃厂……
没有刻刀,他就从废料中找到钉子磨成刻刀。采访时,他笑道:“中午休息时,我不是写大字就是拿刻刀。”他的钻研精神得到了老师们的鼓励,他回忆说:“正是先生们的鼓励,才使我坚持到现在。”
刘振英说:“戏曲学校的汪荣汉老师和画家马晋是朋友,曾叫我为马晋刻了个‘马’字的印章……。不久,张学浩对我讲:‘听我父亲(张君秋)说,他在马晋家看到你刻的一方印,受到马先生的夸奖’……”那年他十四岁,真是“后生可畏。”
1967年春天,刘振英和同学们来到张家口“接受工农兵再教育。”他们发现住地旁有很多很硬但能刻字的石头,他就发动大家磨石头为他们刻章。那时马路边上全是白茫茫的石粉,几十名同学排队等着他刻。他不分昼夜地刻,手上都磨出了茧子。这时,我突然想起了当年齐白石大师“为学篆刻,曾经将一担拙石反复磨刻的故事。”功夫不负苦心人,刘振英通过这次锻炼练出了犀利的刀法和腕力。
初生牛犊不怕虎,已是戏曲学校五年级的他,想去琉璃厂卖脸谱好买章料,他画了两张京剧脸谱,壮着胆子走进“荣宝斋”,一位负责人看了他的作品,说:“我们只收书协会员和美协会员的作品……”刘振英就从那时起,立下志愿:“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当书法家,让我的作品出现在琉璃厂。”有志者,事竟成。九十年代初,他的作品果然出现在琉璃厂的商店中。
铁笔生花
书法篆刻是中国的国粹,篆刻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它是刻印章的通称。它把书法、美术、雕刻融为一体,被誉为“篆刻艺术”,是一种高雅的文化,博大而精深。
比尔盖茨曾说过,“所谓奇迹,不过是坚持的结果。”刘振英从戏曲学校时开始,在完成京剧表演的同时,还能在书法篆刻方面取得不菲成绩,是他坚持半个世纪的结果,使两种艺术珠联璧合、交相辉映。
著名书画家林凡和他是邻居,他看了刘振英的作品后说:“你要多研习古代的篆刻印章。”同时还向他推荐了很多古代“印谱”。由于林凡的指导,他的书法和篆刻水平又有了进步。
业内人都知道康殷是篆刻权威,刘振英很久以前就对他非常崇拜。八十年代初期,著名书法家孟繁禧,将他推荐给康殷先生。康殷看过他刻的印章后非常高兴。大师巨眼识人,他发觉刘振英悟性极高,对他很欣赏,让他“有问题可以随时来家中……”从此他的书法与篆刻水平更上一层、炉火纯青。
不久,康殷为其题字“刘振英制印”;“菊苑第一人,梨园有工书善画者,然未有工篆刻者,刘振英乃第一人也。”他还将自己所有的著作、编写的字帖、发表的书画作品集、不同版本的《印典》等都陆续送给他,康殷乃一代宗师。如今大师已驾鹤西去,他牢记恩师教诲,刻苦研读恩师和先贤著作,从老师的一方印、一个古文字的考证中方知何为“治学严谨”。
半个世纪,刘振英治印近万方,其中还有国家领导、国际友人、很多书画名家喜欢他的篆刻,求他治印。他们是:杨静仁、黄文欢、梁光烈、阳安江、清水正夫、山口淑子(李秀兰)、泽口靖子、钱绍武、林岫、马少波、刘大为、李桃修、李连修、程振国、杨再春、张书范、孟繁禧、黄德昌、王梦湖、白崇然、傅德威、汪荣汉……
刘振英还为《中国京剧》杂志发行100期“百美图”中“王瑶卿、侯喜瑞、袁世凯、张君秋、叶盛章、奚啸伯、李金泉等戏曲人物诗词和剧名书写篆刻了二十余副作品。
多才多艺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你在刘振英的身上,却感受到他那充沛的体力、爽直的性格、乐观的心态,他兴趣广泛、广交朋友。
2000年3月,他随中国京剧院二团去香港参加演出,和于魁志、李胜素是作为主要演员介绍的:”刘振英、国家二级演员、工丑行;青年时期多次与张云溪和李光合作演出,平时钻研书画艺术……从中增进了‘戏外之功’,曾多次随中国京剧院出访欧、美、亚洲各国……演出剧目有《锁麟囊》《凤还巢》《宇宙锋》等。”
他在京剧《无底洞》中扮演“猫神”,戏中先翻360度转体“扑虎”后,又从三张桌子上向下翻“云里翻”{向后转体、从桌前落下},难度相当高,当时在京剧界能够完成者可谓凤毛麟角。
访谈中,他说起毕业时的一个插曲:他学的是工丑行,“文武小花脸”,但在艺术档案中却写成“文武花脸”,少个“小”字。却给他增加了好多的难活儿……
在一次演《闹天宫》中,他本来演“白虎”,但当时演“哮天犬”的演员受了伤。领导叫刘振英卸下“虎形衣”装,马上换上“狗形衣”装,替演“哮天犬”,然后又演“白虎,”梨园有句话,叫“救场如救火”,他是很讲“戏德”的人,他那“刘全应”的绰号也就叫开了。
他还喜欢画脸谱,他的《京剧脸谱百寿图》,在同行们当中评价甚高。形象活泼生动、色彩绚丽夺目。在剧团工作时,同事们还都求他“勾脸”。
他制印无数,但他的画儿却不为人知,我在其书房中看到他画的“鱼乐图”,浓茂的荷叶下,有两只小鱼在水中游动……用墨不多,却很传神。
他演过电视剧,在日本电视剧《 李香兰 》中担任导演助理,还演一个日本军官;在刘晓庆主演的电影《一代妖后》中,扮大臣明善;在电视剧《秋海棠》中演班主……、
他还学习过针灸与按摩,一次在法国演出时,他用中医的手法,治愈了一位法国老人的肩周炎。
刘振英可谓多才多艺,但他更热爱的还是书法篆刻。他认为篆刻是一门高雅艰深的学问,历史久远,但我们了解的还很有限 ,远没有掌握其全貌。所以他把许多时间都放在研究篆书、篆刻方面了。
桃李满天
刘振英从十二岁时开始学习书法篆刻,因经济困难,没钱让他投师学艺。他深有感触。而他在对书法篆刻有了一定的研究之后,就急切地想把自己的知识,告诉那些求之若渴的青少年朋友。
为编写那两本篆刻的书,他在做好京剧演员工作的同时,放弃很多休息时间。1989至1993年,他的《篆刻启蒙与技法》,受到全国书法篆刻爱好者的欢迎,四次印刷,印数近八万册。
1990年,他和张永明合写了《篆书、篆刻技法》,配合中央电视台《书法技法讲座节目》,多次播出,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他的书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意境精深。
许多当年通过中央电视台学习书法篆刻的学生,很多人加入了各地的“书协”,还有的参加了中国书协。谈到此,他说起一件事。前些年,北京某公交车队的工会主席想拜他为师,有人对这位干部说:“这小子(指刘振英)可能是骗子,要真在中央电视台上讲过课,是不会到咱这儿来的……”说到这儿,刘老师的脸上露出了孩子般天真的笑容。
一次在河北高碑店的书法活动中,一位负责人客气地对他说:“您就是在中央电视台讲篆刻的刘振英老师吗?我可见到您真人了,我是在电视台上听您讲课,按您的教材学习篆刻的,现在我已经加入了中国书协……”讲述到这儿,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睛中溢满了激动的泪水……老师啊老师,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论您走到何方,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针对目前书法篆刻界的一些问题,引起了他的忧虑。个别人不尊重篆刻的规律,自己拼造。他认为,中国目前有五千年文字可考的历史,作为后人,每做一方印都要负责,要有根有据,不能拼凑,更不能自己“创造”。要尊重历史,古为今用,传承民族文化,让篆刻艺术绽放出更加古朴、靓丽、清新的艺术之花。他认为:继承和发扬书法篆刻艺术,远比一些少年书法篆刻的评奖活动更为重要、也更有现实意义。因为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在北京召开,这也是弘扬中华古文明、书画篆刻的极好契机,让世界了解中国灿烂的、独具魅力的古代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刘振英说:“我欣慰的是,自己写的两本篆刻的书,和我在中央电视台上的讲课。这些普及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工作,远远胜过别人的赞美和评奖所获得的荣誉。我所做的是为年轻人搭桥,少走弯路,更快地走上正规的书法篆刻道路上来。让古老的中国书法篆刻发扬光大。”
采访结束时,我好奇地问道:“您是位出色的京剧演员,又是书法篆刻的名家。您是怎么取得这些成绩的?”刘振英说:“这些都是中国的国粹,我对它们感情至深,书法篆刻丰富了我的‘戏外功’ ;而戏剧表演,又促进了我书画方面的‘字外功’和‘刀外功’,它们彼此促进、相互交融 。”
天才在于勤奋,他创作的戏曲人物生动活泼、令人难忘,如“秋江”中的“艄公、”“无底洞”中的“猫神”……、而他的篆字写的凝重灵动,有的像行进中的舞台人物,有的又像提神的“亮相”。他的篆刻严遵古法、尚见新意、古拙质朴、大气磅礴。他,就是多才多艺、文武兼备的书法篆刻名家刘振英。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97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23位用户关注,20人点赞!
孙汝春(晓春、汝春)斋号墨春,1957年出生于江苏。自幼练习书画艺术,文学艺术创作一级。荣获部级知名书法家称号。80年代在北京工作,曾任报社、杂志社记者、编辑部主任,副总编、社长等职。
90年代进修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就读鲁迅文学院硕士进修班,曾任多家协会主任、副秘书长、高级顾问。全国健康产业工委中医药书业委员会高级顾问兼宣传教育部副部长,天安门公安分局警风监督员,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传播中心副主任等职。
现任职和兼职:《国际日报西部专版》编辑部副主任,《写作天地》杂志社副主编,《中小学生创新》杂志社副主编,《世界艺术家》杂志社副总编辑,《中国财富》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文化部中国信息协会传媒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文艺思潮研究所研究员,监石会国际地质科学研究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演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词研究会会员、中国伏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员、中国国情研究会研究员、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院士、北京华夏风情书画院副院长、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理事、中国传统文化论坛顾问、中国文联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理事、翰鸿书画院副院长等职。
197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曾在《人民文学》、《工人日报》、《人民日报》以及新加坡《热带文艺》、《赤道风》;台湾《大海洋》、《海风》等国内外报刊发表文章和诗、诗评论约400余万字。
已出版的长篇小说《弹痕》(上下册)(中国社会出版社)、《玫瑰呤》、《魂殇》、《风月无边》、《醒域》(中国文联出版社)。《血染的记忆》(中国人民长征出版社)以及有待出版的小说近20多部。《血染的记忆》荣获全国文学评比一等奖。诗集:《金色相思》、《迷恋人生》、《情雨潇潇》(作家出版社),全国诗歌评比一等奖。《蓝色情雨》(大众文艺出版社)荣获全国文学评比特等奖以及有待出版的诗集约10多部。《将军颂》长诗填补了中国将军文化的一个空白并获全国文学评比特等奖。影视作品:《小镇》、《春丫》、《玫瑰吟》以及正在制作的四十集电视连续剧《血染的记忆》。书画作品曾多次参加部级书画大展,榜首龙、虎、剑、佛、寿等曾获部级书画评比金奖以及文化部迎奥运书画大展最高荣誉奖。部分作品由天安门国旗护卫队以及国家领导人和收藏家收藏。新思维钢笔画《十二生肖》由联合国副秘书长收藏。联合国以及美国加利福利亚州河滨市政府大厅悬挂孙汝春榜书“龙”字,注解为“中国龙”。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84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89位用户关注,20人点赞!
学者型名人书法有潜力
进入艺术品市场的投资者多少有点“捡漏”的心态,最好能挖掘到“黑马”,但在书法市场不管投资者是内行还是外行,应尽量只买“白马”――“名人书法”。书法市场上是“先名人,后书法”,收藏也好,投资也罢,大家看重的是名人给书法作品带来的附加值,附加值能给人带来荣耀、满足,甚至是梦想,名人附加值往往超过书法作品本身。而书法市场大量的作品都是书法界书家的作品,书法界书家人数实在过于庞大,仅全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就达到8000多人。除了少数大师级书法家,就是业内人士也未必都听说过这些书家名号,何况外行,这些书家中的绝大部分没有任何成名的可能性,投资这些书家的作品风险很大。
名人书法投资价值又有差别,除了与知名度大小及知名度的稳定性有关外,还与名人书家类型有关。名人书家一般分学者型和非学者型两类,投资学者型名人书法应该是比较理想的。学者型书家可以是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书画鉴定家、文学家,亦可以是有一定学识的政治家、儒商、名僧、戏剧大师等。这种主要依照职业或特长来区分他们只是大概的,有的书家身兼数长,如启功大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杰出的书法家,但他在语言文字学、古书画鉴定、绘画等方面均有建树,被称为“诗、书、画三绝”。这些学者型书家虽不能称个个都是书法高手,但多数能对书写内容有所了解,并具备一定的书写技巧,书法佳作纷呈。
投资学者型名人书法还常能获得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尤其是投资与书画有关的名人。如中国古书画鉴定界两位泰斗被称为“南谢北徐”,南谢便指谢稚柳先生,谢先生出名主要缘于精通书画鉴定,谢先生一生勤奋,还创作了不少书画作品。生前这些作品除了少数藏家,亦并不特别为人所重,1997年仙逝后的几年书画作品价格也比较平稳,近年价格却急剧飙升,投资回报达到数百倍的并不罕见。虽然关注度多集中在绘画,书法作品也当有所表现。又如2006年徐悲鸿先生画作价格出现了惊人的涨幅,《愚公移山》成交价居然达到3300万元,成为当年最大的赢家,徐悲鸿书法作品用笔稍软,艺术成就逊于绘画,但也应有联动效应,只是会有滞后性。
“职务名人”作品要回避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84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8分钟,共有136位用户关注,28人点赞!
然而,也有父母表示,“名人家书”孩子早就读腻了;关于美德的道理,平时对孩子也没少说,“但说来说去,他就是不听你的呀!”这让父母有什么办法呢?
父母的无奈,折射出“名人家书”的局限性。这种读物,其中太多说教。如果要父母拿这些条条款款,每天要求孩子“应该这样,不要那样”,孩子不烦才怪呢!美德的养成,绝大部分在亲子的每一个互动之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品格产生深刻影响。换句话说,掌握了互动的技巧,孩子的美德养成,也会事半功倍啦。
你成长了,孩子就成长了
孩子的品德养成是以父母的言行举止作为模板的。所以,父母的性格是否成熟将会成为关键。如果父母是巨婴,孩子的成长就会障碍重重。如果父母坚持自我成长,孩子也会不断进步的。
曾有一位母亲咨询我说:“孩子今年才两岁,但已经玩儿手机上瘾。他非要打高难度的游戏,一输就会崩溃大哭。我劝他不要打,他也不听,每玩儿必崩溃。我很担心,不知道怎么办。”我问:“你和孩子在一起是怎么样的?”她说:“我一边陪他一边玩儿手机,他可能看在眼里。一次,他爸教他玩儿了一个游戏,他就上瘾了。一见我玩儿手机就要,我傻乎乎给他。这可能就是对我的惩罚吧。”说到这里,她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过了一段时间,她反馈说,现在她陪孩子更走心了,孩子一要手机,她就陪他玩儿一阵子,转移他的注意力。于是她惊喜地发现,孩子和她玩儿得开心,就不会缠着要手机了,“突然效果就显现出来,觉得他短短的时间成长了很多。我也成长了一些,不再花那么多时间去看手机了。现在我发现,和家人在一起也挺好的。”
这就是一个母亲自我完善,然后孩子迅速成长的例子。成功的秘诀,不在于母亲苦口婆心去劝说孩子“别玩儿”(毕竟两岁也听不大懂),而在于母亲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并做出调整,陪孩子时,从不大走心改为更加走心,将孩子的注意力从手机拉回到亲子之间。如果没有这种调整,孩子也许至今都会被困在小小的屏幕里无法自拔。
一个问题,考验家长的美德基因
在你眼里,孩子是否满身缺点,没有半点儿长处?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只能遗憾地说,你也许缺乏美德基因,难以让孩子获得优秀的传承。就算他们偶尔露出一点儿良好的苗头,恐怕也很难成为习惯延续下去。
我这么说,是因为美德需要被发现,被鼓励,然后才能成为人格的一部分被固定下来。如果孩子做了一件好事,父母积极地肯定他,那么孩子就会乐意做下去。但如果父母缺乏发现孩子优点的眼力,天天只会挑刺儿,孩子就会觉得表现好也没什么意思了。篮球明星林书豪就说过:“我最感谢父母的是,他们与我谈论篮球时谈的不是输赢。”他说,父母更关心他的打球习惯、态度、举止、礼仪等,会指出他的优点,也会鼓励他面对问题。所以,当投入到篮球场激烈的竞争时,林书豪总是很清楚自己的优势,也懂得怎样应对困难。关键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
让孩子尝到美德的甜头
为什么我们一直倡导美德呢?是要对孔孟圣贤交代吗?还是要政治老师打高分呢?显然,都不是。我们倡导美德是因为它有好处。比如,无私会为我们赢来友谊,合作会让我们力量大增,开源节流会增加我们的资源,等等。我们要培养美德,最终目的是让自己和身边的人活得更好。
由此可见,我们在养成孩子美德的时候,同样要让孩子尝到美德的甜头,这样更利于他养成良好的习惯。正如很多父母所做的那样,想培养孩子储蓄,就交给他一个扑满,教他把每个月的余钱存上,年底就可以为自己买一份心爱的礼物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实实在在体验到储蓄的乐趣与好处,自然他也更容易养成相应的习惯。
孩子行善受挫很沮丧,家长要这样做……
有位妈妈说,孩子在幼儿园看见别的小朋友鞋带松了,就热情地上去帮忙系,没想到小朋友正打算自己系,于是一口拒绝了他。孩子不解其意,再次企图动手,结果又被拒绝。孩子感到十分挫败,放声大哭起来。她问我应该怎么办。
行善受挫的情景,对孩子会构成打击。如果父母处理不当,的确会影响孩子养成美德的积极性。遇到这种事,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排解情绪,让他哭,听他说,好好安慰他,陪伴他度过那些不快的时刻。直到孩子的心灵不再被情绪“塞满”,才能腾出“空间”,听得进更多的话。
等孩子平静下来,父母就可以帮他分析情况了,顺便还能传授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例如帮忙系鞋带之前先说明自己的来意,尊重对方的意愿,获得同意之后再动手……孩子掌握的方法越多,行善时的掌控感就越强。当他知道应该怎么做,就不那么怕挫折了。
孩子身上几种美德的养成
1.分享:前提是尊重孩子的物权
我们这一代人,很多都体验过强迫性的“分享”教育。比如说,熊孩子来我家,看中某件玩具,我就活该倒霉了。父母准会要求我“分享”,不肯就是“自私、吝啬”。他们会将我的最爱一把夺走,转身拿去讨好别人,弄得我至今想起来还是有心理阴影。
这样的教育很不妥当。因为它意味着对孩子物权的粗暴践踏,会让孩子丧失安全感,对自己的物件看得更紧,而不是变得更加乐于分享。
真正的分享教育,应该先尊重孩子的物权。如果他深爱维尼熊、自行车、机器人……那么,无论熊孩子如何索要,父母都应该保护好这些爱物。只有让孩子保得住自己的财产,他才会愿意把多余的东西分享出去。
其次,父母应该帮助孩子看到分享的好处,让他感受到“把你不玩儿的小兔拿出来,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儿,这样会更开心哦”。当孩子体会到这一点,分享就会成为一件乐事了。
2.勇敢:婴儿探索阶段就要锻炼
有位爸爸说,女儿9个月大,刚刚学会爬。因为怕她发生危险,他试图训练女儿待在地毯中间。方法是:每当她要爬出地毯边缘,就丢出一只她害怕的小布狗,把她吓回去。后来,他感觉女儿好像比其他小朋友更胆小,就不敢再吓她了。
然而,孩子毕竟被吓了几个月,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勇气,实在很难说。“勇敢”@种品质,形成的阶段非常早,当孩子学会爬行,他就开始尝试到处探索,并从父母、环境的反馈中体会“我的探索是否安全”。这时,如果父母一直陪伴他,鼓励他,孩子就会感觉有人撑腰,因此无畏。
然而,如果像上文的女婴那样,爬两步都要被吓唬,还吓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一个关于“世界不安全”的观念就会开始形成,并在以后的日子里始终笼罩着她。如果这个印象无法改变,你找来再多的“名人家书”,再怎么教她“要有勇气”,她终归还是怕的。所以,如果要教孩子勇敢,首先要允许他探索和尝试。
3.守规则:游戏是绝佳课堂
守规则是一种美德,也是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必备条件。一个人的规则意识,早在1岁半~3岁半就开始形成。当父母要求孩子“尿尿要告诉妈妈”的时候,规则的概念就已经进入孩子的心灵了。
童年时期,集体游戏是锻炼孩子规则意识的好机会。每个游戏都有特定规则,孩子必须遵守才能参加玩耍,否则就会被排斥。这个过程,会让他感受到规则对于人际连结的意义。但有时孩子打破规则,又会获得额外的成就和快乐,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创造力,在处理规则时,他将因此变得更有灵活性。
父母想锻炼孩子的规则意识,就要鼓励他走出家门去参加集体游戏,在真实的互动中增长体验。平时,父母也可以和孩子讨论这些游戏的过程:守规则有什么好处,不守规则有什么结果,让孩子对于规则的认识变得更具体。
4.独立:要重视孩子的判断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40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97位用户关注,59人点赞!
王庆云系书坛大家王遐举的长子、民革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炎黄书画院特邀书法家、中国建设文协书法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他泼墨耕耘数十年,积淀了深厚的传统功力,形成特有的遒劲、平和风格,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妙。
王氏书法世家
不知何年,长江奔驰的洪流在湖北监利县改道,留下一池清澈的湖水,人称西门渊。挡住长江的大堤取名凤凰堤。王遐举和胞兄王轶猛从小在大堤上流连于江上日出日落,做过多少童年的美梦。
然而历史的遗梦当今都成了现实,谁也没想到在孩子们凝视家乡风光的凤凰堤畔,矗立起一座瑰丽的书法艺术殿堂――这就是当代书法家王遐举、王轶猛和王庆云的碑廊。
王遐举、王轶猛和王庆云是当今书法大家,人称书法世家,誉为当代书坛“三王”。王遐举素有“华夏名笔”美称,为北京“五大名笔”之一。王轶猛是在台湾享有盛名的书法家。作品在许多国家展出,还有佳作被作为珍品收藏。王庆云经数十载磨练,作品也声名远扬,终又自成一家。
汇百家之精华
王庆云出生于书家名门,自幼承蒙门庭教诲,长辈德艺熏陶,在小小的心灵中埋下艺术的种子。他在父亲和叔父熏陶下,沉醉于书林,立志也成为书法家。在父亲严教下,他童年背诵的诗歌成为终身受益的营养。当时纸张困难,他以木棍当笔,大地为纸,开启了自己最早的书坛之门。
后来,王庆云沉入历代书家之林,废寝忘食地攻读。他从《勤礼碑》临写入手,继而对汉、晋、唐诸帖仔细揣摩。先后临写王羲之的《集王字圣教序》、《张骞碑》、《张猛龙碑》、《曹会碑》等二百余篇之多。此时,他更理解父亲墨迹的精妙,刻意追求,广泛涉猎,任意挥洒,形成了法度严婉,雍雅清秀、骨势沉稳、健逸多姿、意韵开张、潇洒灵活的艺术风格,一跃踏入当今书坛新境界。
从写实到写意的两次飞跃
王庆云数十载临摩不辍,积淀了深厚的传统功力,形成遒劲、平和的墨风。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生活的经历激励着他,促使他跨越斤斤计较于点画、造型的写实,而进入表现生活激情的阶段。
在日本侵华的艰难岁月,王庆云随父亲逃至桂林。13岁的他当上报童,已是名副其实的“报业公会”的成员。在挣钱中渗透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变成声声充满激情的卖报声。
14岁那年,他在湘西当上养路工。每天除在道班劳动外,还要为工头家挑水。超越年龄的负重和难以忍受的屈辱,使年纪小小的庆云已懂得了生活的艰辛。
在抗战胜利后,庆云来到长沙,在一家报社当记者,更目睹了世上的、善良、正义和奋争。
1950年王庆云只身到武汉学习,后分配县城从事城乡建设环保工作。他热爱工作,更热爱书法。每天抓紧完成任务后,就在办公室练习书法。他以书法歌颂建筑工人生活,以艺术给人们以道德和灵感的享受。然而领导批评他不务正业,他只是不吭不响,仍然赶紧做完工作后写字。办公室的桌上、墙上贴满了书法作品,他写了换,换了再写。没想到有一天,他的领导看了琳琅满目的书法后,居然表扬他写得大有进步。
再铸丰碑
王庆云庆幸领导的默许,但是对书法的追求,对生活的认识,使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书海墨林,用书法去表现生活的底蕴。1986年,工作几十年后的王庆云居然要求提前退休,离开岗位时他还不过是一个小股长,然而功夫和岁月使他成长为一位与时代俱进的书法家。就是他提前退休的那一年,王庆云在武汉举办了“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书法展览”,开书法艺术与科技建设相结合的先河。
1988年,王庆云与中国书坛前辈在哈尔滨举行联展,表现了这位年近花甲的书法家独具韵味,遒劲奇放,一泻千里的非凡功力。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72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128位用户关注,50人点赞!
中国书法名家联合会会长
中国书协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书法委员会会员
中国书画鉴定管理中心理事
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顾问
北京天环(将军)书画院名誉院长
化北书院名誉院长
台湾两岸和平文化艺术联盟顾问
海峡两岸孔孟文化书画展组委会
副主任
杨松,山东聊城市茌平人士,明代左丞相杨宪后裔,号文宝斋主人。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职称副编审。现任中国书法名家联合会会长、中国书协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委员会委员、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北京天环(将军)书画院名誉院长、海峡两岸孔孟文化书画大展组委会副主任。
杨松会长1988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专业,受教于刘炳森、欧阳中石等著名书法家。善行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自成一格,其行草洒脱豪放、柔中带刚。所书榜书《中华神龙》、《福》、《寿》等,其笔法、墨法都有独创之妙,倍受藏家青睐。书作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并多次获奖。
2008年1月,书法作品《中华龙》参加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的十七大精神放光芒全国书画展,获一等奖。
2008年4月应邀参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捐赠价值2万余元的书法《华夏第一龙》,被黄帝故里建设基金会收藏。
2008年7月,参加“和谐中华迎奥运全国美术、书法、摄影展”,书法《中华神龙》获书法作品金奖。
2009年11月,书法作品参加中国国际健康养生书画大赛获铜奖,并选定制作成湘绣百米长卷,赠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吉尼斯总部收藏。
2009年11月,被中华孟子协会授予“全国德艺双馨书画名家”荣誉称号。
2010年11月,应邀赴泰国参加中泰建交35周年文化交流活动,受到泰国亲王素博·巴莫和泰国政府高官的接见并被授予中泰友好使者勋章,书画作品《中华神龙》被泰国亲王及政府高官收藏。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6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分钟,共有207位用户关注,49人点赞!
欧阳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书法亦著称于世,其书法受颜真卿影响较深。 因欧阳修在诗词文和政治上的贡献更高一些,所以书法成就并不算那么突出。
古代姓欧阳的著名书法大家是欧阳询。欧阳询是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他与同代的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于初学者,号为“欧体”。
(来源:文章屋网 )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8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分钟,共有280位用户关注,34人点赞!
1、王羲之,其代表作为《兰亭序》;
2、颜真卿,其代表作为《祭侄文稿》;
3、米芾,其代表作为《蜀素帖》;
4、赵孟頫,其代表作为《胆巴碑》;
5、王铎,其代表作为《拟山园帖》;
39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