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本篇共有2453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7分钟,共有259位用户关注,50人点赞!
木口木刻起源于欧洲,最早用它来翻印油画作品。木口木刻从盛极一时到最后因为石版印刷的出现退出历史舞台。现代语境下的木口木刻何去何从?在这里,随之而来地,几个我们很难回避的问题便立于面前:1、从《艺术作品的本源》角度谈木口木刻的出现。2、艺术历史性角度谈木口木刻及对版画而言意味着什么?3、木口木刻现代语境如何转化?
对于以上一些问题,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思考,在艺术作品的本源的角度。出发点是:艺术的问题或许只能在艺术本身那里寻找答案。
一、从《艺术作品的本源》角度谈木口木刻的出现。
木口木刻起源于欧洲,最早使用它来翻制印刷油画作品,随着印刷术的发展,木口木刻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在的木口木刻不同于传统:他必须用梨木的横断面,因为梨木非常致密,可以刻出非常细腻的效果;
海德格尔所说:“每当艺术发生,亦即有一个开端存在之际,就有一种冲力进入历史之中,历史才开始或者重又开始。”在这里,历史并非意指无论何种和无论多么重大的事件的时间上的顺序。历史乃是人类进入其被赋予的命运中而同时进入其捐献中。艺术在其本质中就是一个本源:是真理进入存在的突出方式,亦即真理历史性地生成的突出方式。艺术作为本源性的历史,使真理的生成成为可能,使历史自身成为可能。
“真正的开端作为跳跃始终都是一种领先,在此领导中,凡一切后来的东西都已经被越过了,哪怕是作为一种被掩蔽的东西。开端已经隐蔽地包含了终结。可是,真正的开端绝不具有原始之物的草创特性。原始之物总是无将来的,因为它没有赠予着和建基着的跳跃和领先。它不能继续从自身中释放出什么,因为它只包含了把它囿缚于其中的那个东西,此外无他。”
木口木刻起源于欧洲,到了18世纪晚期,一个叫托马斯.比伊克的艺术家在传统木刻白线技法和铜板雕刻的基础上发明了在木版横截面上雕刻的技术。木口木刻的发明使木刻以精致的雕刻与铜版画展开激烈竞争,法国木刻也由于英国的影响盛极一时。
海德格尔谈艺术的诞生:神灵礼物的赠与,大地上的建立,跳跃的开始。首先,真理无法从曾在的事物中产生,因为真理是圆满的,它将非凡推向高处,将庸常推入低谷,它无所不包容,但是在有限中无处真正显现。只有神灵的赠与才能够产生真理的火花。
其次,真理不是投射到虚空之中的,而投射于保存者,历史的人类之中,因此是在大地的土壤上人类中建立的。
最后,因为它来自天上,来自地,所以它具有suprung,它是一种领先,能够跳跃过即将到来的一切。
二、艺术历史性角度谈木口木刻及对版画而言意味着什么?
“语境在西方现代语言哲学语义学派那里,是指词语使用所处的环境,但作为版画的语境,已超出了语言学的层面。它是精神意蕴和语言媒体的综合结晶,生成于‘形式语义场’,艺化于社会环境中,透溢着时代的文化精神,体现着一个时期版画之境界及特色。”
“现代的第一个根本现象之一是‘科学’;现代的第二个根本现象是‘机械技术’;现代的第三个同样根本性的现象在于这样一个过程:‘艺术进入了美学的视界之内了’。这就是说,艺术成了体验的对象,而且,艺术因此就被视为人类生命的表达。美学把艺术作品当作感知的对象。现在人们把这种广义上的感性知觉称为体验。人体验艺术的方式,被认为是能说明艺术的本质的。无论对艺术享受还是对艺术创作来说,体验都是决定性的源泉。
木口木刻对现当代版画语境、绘画语境、艺术语境乃至社会语境缺少足够的关注及深入的思考。艺术是历史性的,它在时代的变迁中与其它许多事物一起出现,同时变化、消失。艺术与历史的关系何其亲密,以至于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为历史建基,艺术乃是根本意义上的历史。版画语境是社会大语系的一部份,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变化和革新必使版画语境发生相应转换。就像它与铜版一决高下一样,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现代绘画勃兴,很多艺术家被石版画的直接性和绘画性所吸引,不管是具象、抽象的画家都纷纷利用石版技术绘制石版画作品。有不少现代画家都借用它大胆尝试,以表现自己自由奔放的画风。而且继续推动着世界绘画艺术的发展。
三、木口木刻现代语境如何转化?
创作木刻,大多都是画面黑白对比强烈的木刻创作。国外的木刻作品与国内都不一样,国内的大黑大白木刻语言为了表现宣传性的强烈感,是中国当时的社会背景赋予中国木刻这种强烈的东西,激起人们对事件本身的反映、但是现在人们的审美随社会背景转变了,所以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木刻应该是有这方面的转变。版画在这整体低潮的时期,版画创作队伍中凸显出一些成功的个体。从其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木口木刻与现当代中国版画语境的转换是同步的,甚至成为这一转换的重要的推动者。具体体现在这些艺术家的作品重视版画本体语言的探索;强调版画媒材、技法的研究;倡导作品表现精神内涵的深度;在继承传统中关注当下的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景观;借鉴中西,积极探索新的作品表述图式、样式,并不断置疑传统版画艺术表达样式。
那么,在新世纪整体迷失的背景中脱颖而出的成功个体对于木口木刻的现状究竟有何启发呢?一、我们再谈一下艺术历史中的“思潮”问题。应该说任何思潮的形成都是与流行的、转瞬即逝或者昙花一现相关的,在一个思潮中,最终留世的只是思潮之少数发起人,浪潮之少数领军者,而组成汹涌大潮的多数大众是不可能被记住的。木口木刻从作品中不难看到成功个体(他们中不乏绝版思潮领军人)对思潮问题是有清醒认识的,从他们不断变换的作品面貌说明他们是尊重艺术规律的,也说明他们创作艺术作品的出发点相对整体而言要更为纯粹。二、木口木刻当随时代。把版画理解为历史性之艺术,活力才能得到释放,艺术家才能在找到新的创作题材切入点。新的版画语境要求版画艺术家进一步关注现当代历史性;进一步研究思考版画的艺术本体深度,纯化版画表述语言;进一步创新版画图式,摆脱经典样式的束缚;进一步拓展版画表现的空间,表现的可能性,以适应当下艺术大语境之节奏;进一步钻研版画新的媒材、技法,重视艺术作品中“物”因素的重要性。三、学习成功个体的开拓精神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综合修养,深度挖掘作品精神内涵。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8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分钟,共有163位用户关注,23人点赞!
长大后,我开始策划着,开始努力创造一片多彩的天空。
当电视上的舞蹈家开始舞蹈时,我都是痴痴望着;当文艺晚会上的舞者表演结束后,我尝试着模仿……
“妈妈,我要学舞蹈,闯出一片天空。”9岁的我毅然地对妈妈说。
从那以后,我开始了我的舞蹈学艺路,迈出了创造天空的第一步。
每周末下午,我都兴致勃勃地换好舞蹈服,整理好舞蹈包,催着妈妈送我到培训班。
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我兴趣盎然、认真细致地把每一个动作做到极致。老师的表扬令我如浴春风;同学羡慕的目光使我更加刻苦……
但时间一长,我便开始百般抱怨:抱怨舞蹈老师要求太高;抱怨上课时间太长;抱怨课余练习太多,抱怨我能抱怨的一切。
我开始厌倦。不再准时到达培训班;不再刻苦练习基本功;不再做好每一个动作……
这种状态持续了一个月,直到那一天……
妈妈把正在玩耍的我叫到跟前:“咦?怎么?不练习舞蹈?”
“唉!老师让我们做前空翻,太难了!练不成。”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41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4分钟,共有218位用户关注,31人点赞!
2. 考查对象;历史博物馆出图文物 古建筑 碑刻石,
3. 关键词;历史文物陈列 古建筑群 碑林刻石林立 瓦当雕刻 书法艺术审美
4. 时间;20xx年x月x日
5. 地点;兵马俑博物馆 历史博物馆 碑林 秦砖汉瓦博物馆 龙门石窟
今年因写生考察之故与本系本专业同学同去陕西,河南。其间,入住于二星级酒店,往返八天,考察博物馆,文化遗址等有着深厚中原文化的“艺术大餐”;虽有劳顿奔波之苦,上山下山之险,饮食文化和住宿环境之异,但仍被西安古都的之古之博之奇和河南的洛阳石窟之惊之伟,唯有以叹,不往此行!
首先去的是秦始皇兵马俑。兵马佣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造。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佣装束千人千态,据了解最高1.96米,具有鲜明的个性的强烈的时代特征,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色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在兵马俑的面部设计上,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特征,兵马佣大多数是单眼皮的,话说秦始皇是单眼皮的,所以他认为单眼皮的人就是好看,这也体现了当时朝代审美观,都是以皇帝为标准。侧面说明了王权的集中!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东发现三个大型陪葬的兵马俑坑,三坑成“品”字形,总面积22780平方米,一号坑最大,二号坑平面呈曲尺形,三号成平面凹形。1975年开始挖掘,并建造展览大厅,每天吸引着近万名中外游人,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共有4个,其中佣皆仿真人、真马制成。从服饰、排列位置可以分为将军、军吏、材官、射士、骁士、伍卒等,形象地再现了秦始皇威震四海、统一六国的雄伟军容。此外,陵旁还出土两组铜车马佣,雕镂精致,金壁辉煌。1976年在一号坑的遗址上修建了博物馆,馆内复原了兵马俑坑千军万马的威武阵势。1978年前法国希拉克总统参观后说:“ 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佣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不看金字塔 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佣不算到中国!”这些不由又让我们想到天之骄子——秦始皇。还有他为我们留下的长城。
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各时代典型文物进行组合陈列来揭示陕西地区古老社会文明的发展情况,与我而言,只后悔历史知之甚少.从史前(最早的蓝天人),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精选2000余件珍贵文物,分为“历史文物陈列”、“石刻艺术”、“碑林”三个部分,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艺术追求的丰富的多姿多彩的彩陶器皿,反映周人兴起与鼎盛的青铜器,反映秦扫天下六国统一天下气势的青铜剑,经机,兵马以及显示秦汉奋发崛起精神的钢建筑物,大型瓦当,还有反映封建盛世繁荣景象的精美的唐式金,银器和唐三彩,并配以遗址模型,图表,照片等辅助展示,反映了陕西地区古老灿烂的文化,也反映了这几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高水平。(从最早的石器,铜器,历代陶佣,历代陶瓷器,唐代墓葬壁画,汉代铜镜,金银玉器,历代货币)整个展馆,一路走来,如果走过时间隧道,领略先民的精神、物质生活及追求,更惊叹他们的智慧,勤劳,对艺术的追求,这些都已成为今天历史的结晶,更亲身感受到什么叫“流连忘返”。。。。。。 碑林博物馆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孔庙、碑林和石刻艺术。以石碑雕刻艺术为主,在石碑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了历史中的不少文人骚客文章真迹的雕刻。
历千万沧桑,载古都辉煌,孔庙留青砖碧瓦,碑林聚百宝之藏。
西安碑林,佣碑林三千,溯长河一脉,书法真草隶篆,史通汉魏隋唐;读经史万卷,守文明一方,濡沫华夏精神,陶冶民族风尚;塑八方石刻,开一片圣土,萃四海名家,起一座殿堂,代有妙笔,各擅胜场,文化源远,艺术流长。它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下闻名,秀出东方。在这里,可以感知荣耀与责任,可以懂得珍爱与弘扬,孔庙旧址是西安碑林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置历史可追溯到北宋末年,保存至今的多为明清建筑。进入博物馆,首先引入眼帘的是斗拱繁复、高大而不失精巧的太和元气坊,其南是照壁,其北是泮池;进入棂星门,便可看到处于中轴线上举架平缓、出詹深邃、朴素稳健的戟门;穿过戟门,则是东西两边和相互对称的6座碑亭。整个建筑群在参天古柏衬映之下,分外古朴典雅。
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经历代整修充实,现有大型碑室7座,碑廊6座,碑亭7座,收藏从汉至今历代碑石、墓志3000多件,展出1000余件。这里碑石如林,名家荟萃,书法名碑有汉《曹全碑》、前秦《广武将军碑》,以及秦李斯、汉蔡扈、晋王羲之、隋智永、唐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怀素等书法大师的杰作。碑林藏有大量古代石刻文献资料,如唐《开成石经》,114石列联成屏,共刻65万余字;唐玄宗作序、书写并注释的《石台孝经》,形制独特;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不空和尚碑》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此外,碑林还保留了大量古代石刻图案,其文化内涵丰厚,被誉为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中国最大的石质书库。
接着我们有同行秦砖汉瓦博物馆,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馆藏自西周至明清各个时代、各种纹饰的瓦当和古砖2600个版别3000余块。博物馆共分为六大展区,展品以秦汉瓦当为主,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出土的图像纹瓦当、图案纹瓦当和文字瓦当,以及山东、河北、四川、内蒙古出土的各种纹饰的瓦当,秦砖汉瓦其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颇高。瓦当文化始于周而造极秦汉,大体经过半瓦到圆瓦、由阴刻到浮雕、由素面到纹饰、由具象到抽象、由图案到铭文这样一些递进。它是文字、文学、美学、书法、雕塑、装潢、建筑等多门类综合共蕴的艺术。内容涉及自然,生态、神话、图腾、历史、宫廷、宫署、陵寝、地名、吉语、民俗、姓氏等等,反映了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美学、政治内容和历史文化。古代工匠在瓦当这一普通的建筑构件上,在那小小的半圆形、圆形空间内;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出丰富多彩、争奇斗艳的艺术世界。表达自己的理想、愿望和审美情趣,创造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瓦当艺术。其画像之精美,图案之瑰丽,文字之隽秀,备受世人珍视。瓦当散发出来的神秘气息会引发人们对那个遥远而陌生的秦汉盛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抑或就是凝聚在这秦汉瓦当中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它们拥有了永恒的艺术生命,因而能超越一个又一个时代,至今仍使人们感到惊讶和钦佩。瓦当不但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它的图案、文字对研究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此外,瓦当还是中国书法、篆刻、绘画等方面的宝贵资料。瓦当的造型千姿百态,它不但是绘画、工艺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也是实用性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在古建筑上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瓦当不仅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同时也是考古学分期断代的重要实物资料。古代工匠通过瓦当上的各种动植物图像、几何图案和文字等纹饰,来美化建筑,表达自己的理想、愿望和审美情趣,于是就形成了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穿越时空的精美的瓦当艺术。瓦当散发出来的神秘气息会引发人们对那个遥远而陌生的古代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抑或是凝聚在这瓦当纹饰中的古代无名工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它们拥有了永恒的艺术生命,因而能超越一个又一个时代,至今仍使我们感到震惊和钦佩。
告别西安的路途,我们全体来到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洛阳,这座历史古城、中原文化的发祥地、历代王朝竞相建都的地方,此刻就在脚下,心里有些激动,憧憬着每一处的所见所闻。而观后心里则多了一丝感慨:千年古都,不知饱受了多少历史创伤龙门石窟,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不是能用语言所表达的宏伟壮观了。一个个庄严肃穆、举止各异的佛像,刻在山石上,场面很令人难忘。龙门距洛阳市南约12公里,伊河从中间流过,北魏时开始营造石窟,相继开凿四百多年。据考证现有石窟1352个,佛龛750多个,佛塔40多座,佛像10万多尊,碑刻题记3600多品。唐高宗时建成的奉先寺,是龙门规模最大,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石窟。大量的碑刻题记,更是研究古代书法的宝贵实物资料,也是洛阳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龙门石窟确实为我国佛教艺术的宝库。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卢舍那大佛,爬上长长的石阶,不经意间抬头一瞥中的那份震撼,让你不得不驻足仰视,那丰腴秀美的脸庞,夺人心魄的眼睛,雍容大度的气派,让每个第一次站到它面前的人,都会觉得时间在这一刻凝滞了。卢舍那佛像总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卢舍那以凌傲长空的气派端坐在这里,这颗顶着螺形发髻的巨大头颅,已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乃至东方文明的象征。这是一座东方的雅典娜。中国的蒙娜丽莎,它那神秘的,若有所思的微笑,如同一个能包容所有外来文化的民族的坦然的微笑,这就是盛唐气象!尽管在方圆一公里的山上分布着许多的石窟佛像,但是,我停留时间最长的还是在卢舍那大佛前,在游人如织的台阶边上,仰视中发现那双夺人心魄的眼睛总在注视着你,这是因为在佛像眼睛里镶上了琉璃,感叹古代人的智慧!
只是,赞叹之后,无法不深思。石窟已经开始风化,再古老的文明终究也是敌不过时间的侵蚀吗?何况,还有不懂珍惜的人们的破坏和加速催化。石窟的佛像们,命运将会如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保护不周,窟中的佛像大多在近代被西方人盗走,据导游说,有不少头像目前保存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还有一部分在“文革”期间被红卫兵砸毁,当然还有受到风化的摧残。即便如此,就现存的一些完整佛像来看,这批雕塑的艺术价值是相当惊人的,线条清晰,面目雍容,体现了北魏、唐朝时期佛像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这次考察看到那么多宏伟的古建筑群体,连廓庭院,刻石参差错落,典雅凝重,气势雄伟 ,是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以此引导我们去领略由黄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特别是碑林博物馆的碑刻书法和龙门石窟中的造像记对我印象颇深。
勤礼碑
始平公造像
碑林中李斯的《峄山碑》,李阳冰的《三坟记》,《熹平石经》;褚遂良的《圣教序》,欧阳通的《道因法师碑》,颜真卿的《多宝塔》《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祭侄文稿》《争座位帖》,柳公权《玄秘塔碑》,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王羲之《姨母帖》,张旭草书《断千字文》。。。。。。从大量的唐代碑刻可以感受到整个唐朝书法灿烂的艺术文化,技术高超的工匠把碑文刻的细致精美,把书法中的章法表现的和谐尽善尽美,布局和谐,都保存完好。从碑中不难看出当时书法家的艺术气息。有的碑额碑侧有花纹等做装饰更能显示当时对美的追求,像《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碑感浑厚,沉稳较朴拙敦厚两种不同造型的代表作,字体端庄雄厚,楷法严整,合乎字样规范也是我曾经迷恋不舍的字体。还有那些行草书刻的更为细致,草书起伏连绵,变化多端,甚至枯笔都能表现出来。汉代八分隶书《曹全碑》可谓是秀美的代表,字体娟秀畅美,字法准确。碑林收藏南北朝时期的的墓志,基本上属于南北朝时期。在碑林收藏的墓志除了可以印证这一史实外,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展示了那时书法的演变历程。在节法界,常以北碑,即魏碑作为从隶书体向楷书体过渡的十种特殊书体。所谓魏碑,通常是指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的碑刻。由于北魏时期的碑刻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远胜于其他各朝,故以“魏碑”冠名。魏碑的书法上承汉隶,下启唐楷。书体隶、楷兼备,与北方刚劲矫健的民族特点非常吻合。故而人们常用“古朴拙雅、雄峻坚实、意态奇特、精神飞动、血肉丰美”来赞美魏碑书法。碑林收藏的墓志,可以说是魏碑节法的高度浓缩,堪称“魏碑大全这些都是临写这些”还有洛阳龙门造像二十品中的《始平公造像》此碑与其它诸碑不同之处是全碑用阳刻法。笔画折处重顿方勒,又是结体扁方紧密,点划厚重饱满,锋芒毕露,显得雄峻非凡,被推为魏碑方笔刚健风格的代表。《牛橛造像》又是龙门石刻中的代表作。其体势峻体势峻拔方整,用笔精进挺峭,横画起笔多作侧锋斜入,捺画波势锐利,点成三角,垂笔亦作悬针之状,转折处重顿,具有凌厉果断,爽朗峻拔之风。其字形趋扁,结体茂密而左右舒展,神态宽博旷达,意境高古,情趣活跃,在北魏楷书中属精品力作。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赞誉魏碑有“十美”:“古今之中,唯南碑与魏为可宗。可宗为何?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
书法是我国的不仅是传统文化而且还是艺术的精髓。不管是陶瓷,还是瓦当雕刻,都对中国书法有着直接的影响,需要我们探索发现继承和发扬。当然最直接的是在考察中不免发现很多碑刻经过时间而斑驳脱落的残迹,尽管可以看到印刷质量很好的帖,但在临习时要突破这些视觉障碍,理性的分析,才能拉近与古人的距离,临习与思考才能看到和领悟到书法真正实质和内涵。
后记;
西安的文化还是保存的比较好的。直来直去,不管怎么走都不会迷路的街市;环城的古城墙;钟楼、鼓楼、大小雁塔……虽不是要考察的景点,但我觉得也是去到西安必去之地。还有井然有序的交通,实在是让人十分舒服的一个地方。当然这是一个承载几千年历史的古都的两大省——陕西省和河南省!这是一个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地区!这是一个可以让你最真感受时光隧道的原始之地!我们到达了课本历史书的世界,在那我们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里的历史没有人可以去改变,此行之后,我们只能在自己心底的史书上很好的写上几笔!对我本身的专业也有了一份心悸的感觉,记下每一份感动的美好!
遂成此篇!
参考资料
《曹全碑》
《广武将军碑》
《开成石经》
《石台孝经》
《不空和尚碑》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勤礼碑》
《始平公造像》
《圣教序》
《多宝塔》《颜勤礼碑》《颜家庙碑》
《道因法师碑》
《峄山碑》
《三坟记》
《熹平石经》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断千字文》
《祭侄文稿》《争座位帖》
《姨母帖》
《玄秘塔碑》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7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151位用户关注,46人点赞!
对西泠印社印象最深的,是石头。准确地说,是文人玩石头。
其实说起来话长,人类文明就是从玩石头开始的。在他的诗词里很潇洒地说过:“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人类拣石头作武器,凿石头作工具,磨石头作礼器,搬石头作祭坛,雕石头作神像……一路玩石头,一路留下埃及金字塔、帕特农神殿、玛雅金字塔、英格兰巨石阵、巴米扬大佛、吴哥窟、复活节岛石人像等石文化巨迹。它们都是巨迹,在人类文明史上足以充当醒目的标点符号。我们中国也有这样的巨迹,如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四川大足石刻,乐山大佛。但是,正如同那些外国的石文化巨迹一样,它们也都是宗教激情的产物。
那么,有没有宗教激情之外的石文化呢?
有的。西方世界经典的例子有古罗马贵族的庭院、浴室,那是用石头营建的世俗生活在排场和气派上可能达到的极致。因此,两千多年来,无论在什么朝代,罗马柱、罗马喷泉,永远是所谓贵族邸宅的符号。
还有一种同宗教激情无关的石文化,那就是中国的摩崖石刻。现在所知最早的石刻文字可能是石鼓文,是秦国的旧物,然后是秦始皇和秦二世的诏书刻石。再以后重要的就是东汉的石经,再接下来重要的刻石文字就应该是墓志了。大约从唐代起,在北方的燕地一处偏僻的山沟里,一群和尚开始了为期一千年的镌刻石经的活动,数以万计的石经板被藏入山洞和地穴中,等待着佛法末世那个灾难性的日子来临。这就是后来被发现的北京房山石经。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655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7分钟,共有236位用户关注,20人点赞!
一
在人类所创造的符号体系中,语言无疑是表达概念的最重要的符号之一。索绪尔在谈到语言与其所表达概念之间的联系时曾用“能指”与“所指”来区别“音响形象”与这种“音响形象”所表示的“概念”[②]。事物的“概念”是事物在人类大脑中的反映,而“音响形象”则是人类表达这种概念的一种语言符号方式,即一种“能指”。
当类人猿进化为人类时,为了达到相互之间的交流,他们可以通过听觉器官接收信号,然后再通过发音器官传达信号。但我们必须承认,人类也可以通过视觉器官接受信号,然后再通过手或身体的某个部位的描画动作来传达信号。初民在生产实践中不仅使用听觉器官将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发出的声音记忆下来,而且他的视觉器官同样将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印刻在大脑皮层上,在与其他的人进行交流时,他可以用声音来表达,也可以用身体的各种动作主要是手势来表达。例如他要表达一个果实的概念,他可以发出果实被他抛掷时发出的“gu lu lu”(后来成为“果裸”一词的来源)滚动声,也可以用手比划一下果实的圆形。因此,与“音响形象”一样,用手比划一个圆形也是一种“能指”。如果说前一种“能指”根源于人类的听觉器官和发音器官,那么,后一种“能指”则根源于人类的视觉器官和手,我们将前者姑称之为“听说器官”,后者姑称之为“视写器官”,当然这里的“写”是在广义上说的,不仅指写在纸上的,刻划在石头或陶器上的符号,也指诉诸视觉的空间动作。
一些人类学家多谈到现代“原始”民族存在着手势语,这正是由“视写器官”产生出来的。在初民那里,手、口同时与脑密切联系着,以致手和口实际上都是脑的一部分,无庸相互依傍,皆可以独立表达概念。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一书中引述了许多例证:“在瓦拉孟加人那里,有时禁止寡妇说话达12个月之久,在这整个期间,她们与别人交谈只能通过手势语言。他们使用这种语言达到了如此纯熟的程度,以致在没有必要这样做的时候她们也宁愿使用这种语言”。“林肯港区的人们也象库贝斯克利克的土人们一样不出声地使用许多手势,这对他们的狩猎是十分必要的。他们利用手势,能够让自己的伙伴知道他们发现了什么动物,这些动物的准确位置在哪里。他们也用手势符号来表示一切种类的野兽野禽”[③]。布留尔在对大量的田野考察材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他的结论:“在大多数原始社会中都并存着两种语言:一种是有声语言,另一种是手势语言。应不应当这样假定:这两种语言并存,彼此不发生任何影响;或者相反,同一种思维由这两种语言来表现,而这种思维又是这两种语言的基础?后一种看法似乎更易于被接受,事实也确证了这个看法,喀申着重指出了有声语言和由手的动作表现的语言之间存在的那些相互关系。他指出,东南西北的次序和配置、数词的形成,在朱尼人那里来源于一定的手的运动。”[④]布留尔将根源于视写器官的手势称为“手势语言”显然不够准确,因为既是“手势”就不可能是“语言”,但他的思想内核中“两种语言”(手势语言和有声语言)的基础是同一种思维的看法则是极有见地的。为了证明“手势语言”根源于思维,布留尔又从手与脑的联系来说明用手说话可以无须依赖于听说器官:“手与脑是这样密切联系着,以致手实际上构成了脑的一部分。文明的进步是由脑对于手以及反过来手对于脑的相互影响而引起的”。
用手说话,这在某种程度上简直就是用手思维。因而,这些“手语概念”的特征必然在思维的口语表现中再现出来。在符号上差别如此巨大的两种语言(一种语言是由手势构成的,另一种是由分音节的声音构成的),在其结构和表现事物、动作、状态的方法上则又彼此相近。因此,如果说口头语言描写和叙述位置、运动、距离、形状和轮廓无微不至,那么,这正是因为手势语言也是用的同一些表现方法[⑤]。更有甚之,布留尔还认为有一部分分音节语言的表达是由“手语概念”决定的。他说:“用手势语言说话的人拥有大量现成的视觉运动联想供自由支配,而当人或物的观念在他的意识中出现时,这观念立刻就让这些联想发生作用。我们可以说,他是在描写它们的同时就想象着它们了。因而,他的分音节语言也只能够这样来描写。在原始人的语言中,给轮廓、形状、姿势、位置、运动方法赋予的意义,总之,给人和物的看得见的特点赋予的意义,即来源于此;按物的姿势(立、坐、躺)来对它们进行的分类等也来源于此。”[⑥]
“听说器官”和“视写器官”都是人类进行交际的最重要的器官,根源于这两者的符号也都是人类最重要的符号系统。人类在从动物进化到人的过程中,身体各个部位是同时协调向前发展的。当猿人进行直立行走时,手就被最早地分化出来,然后口腔和喉咙方能形成一个直角进而为语言的产生提供物质条件。手的灵活性既然足以使人类能够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工具,这些工具中有一部分是模仿自然界的(例如石球模仿自然界的果实,尖状器模仿自然界的尖形物体),那么他们同样可以用这一双伟大的手,当需要向同伴们表达一些简单的概念时,描摹出物体的形状。而这种在空中比划的手势,只要他们刻划或写画在地上或者其他什么地方(例如石头或陶器上),就成为原始刻划符号和原始绘画。如果说听说器官产生的符号叫作语言符号,那么视写器官产生的符号就是写画符号,这两种符号系统都是初民用来表达概念和情感的工具,手势、原始刻划和原始图画同样是一种“能指”,这个“能指”所达到的对于事物概念的把握是通过“形”来实现的。
另外,聋哑人和盲人的符号表达也可以说明人类的听说系统的表达功能与视写系统的表达功能是处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的。盲人缺乏正常人的视写表达系统的功能,他可以用听说系统的功能来进行符号表达:聋哑人失去了听说功能,但他在视写方面得到了补充,他们在没有专门经过哑语训练的情况下,可以用类似我们上面列举的布留尔所说的方法,即用身体的各个部位——主要是用手势来进行符号的表达。
可见,听说系统和视写系统是人类进行交际的两个同时产生并行发展的符号系统。听说系统的有声语言符号与视写系统的手势符号(写画符号)是人类表达概念的两种最基本的“能指”。
二
国内学术界关于汉字起源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文字起源于原始刻画,一是认为文字起源于原始绘画。
在新石器时代的陕西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地仰韶文化遗址中,山东章丘城子崖、青岛赵村等地的龙山文化遗址中,浙江良渚、江苏及上海马桥、青蒲菘泽等地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均发现出土的陶器上有一些刻划符号。一些学者认为这是最早的中国原始文字。例如郭沫若说:“彩陶上的那些刻划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⑦]于省吾说:“这些陶器上的简单文字,考古工作者以为是符号,我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仰韶文化距今得有六千多年之久,那么,我国开始有文字的时期也就有了六千多年之久,这是可以推断的。”后来,王志俊、陈炜湛、张光裕都赞同郭、于二老的观点,并各有发挥[⑧]。还有另一种观点,如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博物馆所编《西安半坡》认为这种陶器刻符“可能是代表器物所有者或器物制造者的专门记号”[⑨],但书中未加申述。近年来,有学者列举大量的例证,力证唐兰先生提出的“文字的起源是图画”的学术主张[⑩]。
我们认为,汉字起源于原始刻划还是起源于原始图画这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在深层次上是一致的,它们皆由人类的视写器官发生。在中国,原始刻划与原始绘画的最早的考古资料虽然还有待于发现,但新石器时代彩陶纹饰中成熟的刻划符号与图画肯定有一个极为漫长的发展时期。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现在可以见到的人类最早的写画符号在旧石器中期就出现了。这一时期,尼安德特人已经能够用红色赭石在石板上描绘道道横条和丛丛斑点。在法国的利埃·穆斯特洞穴中,也发现了各种动物的断骨上面铸有丝丝横线,宛如图案雏型。在意大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都有与此相仿的文物出土[(11)]。这个时期,初民已经能够画一些简单的在采集和狩猎活动中所遇到的动植物图形,以及刻划一些极为简单的横竖道道来表达某种意思。而旧石器时代中期,按照摩尔根和恩格斯的说法,也正是“分音节的语言”产生的时期。据此,我们认为,语言和原始绘画和原始刻划产生于同一时期,而且,写画符号比语言的音响有着更为有力的考古实证。
汉字既然是从原始刻画与原始绘画直接发展而来,那么就可以说,作为汉字前身的写画符号和作为语言符号的汉语在时间上就是同时起源的。它们具有同等悠远的历史,它们是“同龄符号”,其区别只在于根源于人的两种不同的感觉器官。汉语是根源于人的大脑所指挥的听觉器官和口腔发音器官的交流,而汉字的前身写画符号则根源于人的大脑所指挥的视觉器官和手的交流。听觉和视觉器官是输入器官,口腔发音器官和手是输出器官,它们只起到一个操作作用。人类听说系统的符号与视写系统的符号皆根源于人类最初的生产实践,它们是同时产生的,有着同等的功能,而且对于表达概念具有互补性。汉字与原始写画符号虽然是两个概念,但写画符号却是汉字发生学的根据。因而就发生学的意义上可以说,汉字与汉语同时起源。
但是,关于汉语起源以后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我们实在是不甚了然。声音不能保存下来,因而汉语的早期音响形象无法推知,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先秦古音,只是在原始语言不知道发生了多少变化以后的音响形象。而汉字的前身写画符号则不然,从石器时代就有一些刻划符号保存下来。语言在发展中隐去了它的历史,而作为文字起源阶段的刻划符号和原始绘画由于考古发掘材料的不断增多而显现了它的历史。这使我们今天的观念出现了一个很特殊的情况:我们可以将漫长的原始时代的人们所说的语言依然叫作语言,却将原始写画符号与文字区分开来,用两个不同概念来表达。假如我们将漫长的原始时代的刻划符号和原始绘画也叫作文字,我们就会觉得混淆了概念。于是,两个“能指”符号系统的表达就出现了不平衡;我们在思想中对于视写系统的符号作了过细的区分,而对另一个听说系统的符号没有作过细的区分。由于这种思维定势存在,我们现在就不习惯于将已经过细区分过的概念还原到没有过细区分的本来状态上去。这对我们认识汉字与汉语的关系很不利。因此,我们需要用一个“视写系统”概念来和“听说系统”相对应,于是我们对于问题的理解就要好得多了。我们只要将汉字看作视写系统的符号,把汉语看作听说系统,我们就能够明白汉字所属的符号系统与汉语所属的符号系统是同时起源的。
三
人类的视写符号系统和听说符号系统都来源于人类对客观世界事物的概念认识。既然如此,它们之间就具有密切的联系,初民可以用这一种表达方式,也可以用另一种表达方式,就看彼时彼地哪一种表达方式比较方便罢了。在最初阶段,这两个系统还是并列的、独立的,没有依附性。世界上古老的文字在其开始阶段,均走过了一段象形的道路,说明文字的开始阶段,是根源于人类的视写器官的。汉字也是这样。举“果”为例。“果”的发音为“gu lu lu”,文字写作“”(甲骨文),在这里,两者都是“能指”。“所指”是同一个事物的概念,就是树上挂着的从花苞里长出来的圆圆的果实。也就是说,这两个符号的内涵和表现形式都是从人类的采集中所接触到树木的果实那里来的。所不同的是,“gu lu lu”这一音响形象是根源于人类的听说器官,而“”则是根源于人类的视写器官,“”不是记录“gu lu lu”这一音响形象的符号,它直接从事物的概念那里得到。这个汉字并不充当语言的附庸而可以直接表达概念。
但是,文字和语言这双重能指既然都是表达同一概念,那么就为这两者统一起来提供了心理上的依据。“”既是一棵果树的形状,又与“gu lu lu”果实滚动的声音联结起来,念“果”(模仿“gu lu lu”的声音)。在这里,文字并没有附属于语言,不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而是直接从客观事物中取得它的符号形态的。文字被当作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是由于文字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完成了一次变革所造成的。当人们发现说和写都表达思维中的同一概念时,他们为方便起见,就可以使两者联结起来。一般说来,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省劲得多,随时随地皆可说出,于是语言便成为人类交际的最主要的工具,视写系统的符号退居次要地位。当语言发展出一个完整的音位系统以后,文字就更加望尘莫及了,这同时也为文字的变革提供了一个契机:可以将原先描摹事物形状的文字改换一下,使之成为记录语言的工具。这样一来,文字与语言就得到了统一,于是文字就成为语言的附庸了。美索不达米亚的图画文字开始不是拼音文字,而是表意的,字形与意义联系十分紧密,文字并不附属于语言而存在。后来产生了美索不达米亚字母取代了象形文字,文字成了记录语言的符号,是“符号的符号”。这是文字发展史上一次巨大的变革,这次变革是把原先由视觉器官产生的形的符号进行一番改造,由它来表示声音系统,便将两种“能指”统一到一起。人类将根源于视觉的原始刻划和原始绘画与根源于听觉的声音表达由原来的“并列关系”分割开来,进行位移,并且重新组合成“主从关系”时,文字就成为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这次巨大的变革对西方文化影响极为巨大。美索不达米亚字母被称为“一个只发生过一次的发明”,“这种字母很早就传播到埃及、印度、希伯莱、阿拉伯,又经由西亚的腓尼基人带给克里特人。而为全希腊所接受,又通过希腊人的再创造,形成完备的拼音文字,再传播给整个欧洲。今日流行于世界的英文、法文、德文、俄文、希伯莱文、阿拉伯文、梵文,尽管彼此多有歧异,但其字母都大体来自同一渊源”[(12)]。
然而并非所有的文字都具备这种变革的条件,也不是所有的文字都需要这种突如其来的变革。古代欧洲和北非的一些民族的象形文字被字母文字所代替,是由当时的具体历史环境所决定。但是,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不需要也不可能产生这种突然的完全摆脱原始传统的变化。汉字与汉语的关系的变革是不声不响地进行的。随着形声字的产生并且数量逐渐增加而在汉字中占据优势地位,这种变革悄悄地完成了。但即使完成变革以后,即汉字变成了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也还保留着较多的原始文化传统。中国的文字训诂学有“声训”和“形训”的“以声求义”和“以形说义”的方法,有力地说明了中国人是从声与形两方面去把握事物概念的。中国文字中由象形、指事、会意三法所造出的大量的字皆保留了从视觉器官取义的原始传统。纵然是形声字,虽然也注意到了“声”,但“形”始终是具有意义的。这是汉字与汉语之关系不同于西方文字与语言的关系的地方,也是汉字与汉语关系的特殊性。
把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这一看法在两千多年以前就产生了。亚里士多德说:“口语是心灵的经验的符号,而文字则是口语的符号。正如所有的人的书法并不是相同的,同样地,所有的人也并不是有相同说话的声音;但这些声音所直接标志的心灵的经验,则对于一切人都是一样的,正如我们的经验所反映的那些东西对于一切人也是一样的。”[(13)]亚里士多德所处的“轴心时代”是一个“反神话斗争”的时代[(14)],就是批判原始文化,进行理性文化的创造的时代,此时的一些思想家不去追溯事物的起源而只注重于现状。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几千年来特别注重这个时代,将他们的思想奉为不可逾越的高峰。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成为一种文化传统了。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的看法也就广为流传了。然而,这种观点并不符合文字与语言的全部关系史,而且,如果不考虑汉字与汉语关系的特殊性,一味套用西方的学术观点来看待汉字与汉语的关系,则有可能由片面性导致出部分的谬误。
注释:
①参见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68页;高名凯、石安石主编《语言学概论》,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86—187页。
②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1—102页。
③④⑤⑥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51页,第153—154页,第155页,第156页。
⑦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载《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⑧参见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35页。于说见《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文物》1973年第2期。王说见《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刻划符号综述》,载《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3期。陈说见《汉字起源试论》,载《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1期。张说见《从新出土材料重新探索中国文字的起源及其相关问题》,载《香港中国大学学报》十卷,1981年。
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年版,第197页。
⑩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第35—37页及第38页以后。
(11)乌格里诺维奇《艺术与宗教》,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7页。
(12)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4页。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99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27位用户关注,39人点赞!
神秘的玛雅文明,它预见了汽车,预见了飞机,它会一如既往地预见世界末日么。现如今,电影《2012》带来的影响,让我们对世界末日的到来增添了一份惴惴不安。你想象过么,如果它来了,会怎样。假如世界只剩下三天,你会怎么利用。
第一天
我将空手而去,来一场没有行李的旅行。带着最真诚的祝福上路,如两袖清风一般飞去远方的家人、朋友身边看看彼此。我也会去母校转一转,去看看老师们,送上一两句祝福,哪怕明知不会实现了。我将充分利用这一天,从太阳升起直至落下。我将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镌刻相聚的温暖。
第二天
这时,离世界末日只有两天了。这一天的整整二十四个小时我将全部用于实现我的梦想——成为迪奥的一名首席设计师。在这一天,我将用生命去绘画一幅幅设计图,或许没有电脑绘出的那般色彩纷呈,但它们诠释了我对梦想的热爱坚持,对生命的渴望。或许它们也来不及或许也不可能在t台上释放光彩,但是我满足了,因为这24个小时,我过得充实,精彩,不平庸。作为一名高中生,能在临别之际,跳出拘束,为自己的梦想添上一笔奋斗,值得了。我想,这一天我会热泪盈眶!
最后一天
此时,离世界末日只有短短的24个小时了。这一天,我要更加精打细算。这天的上午,我讲在家乡走上一整圈,捡捡垃圾,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再看看美丽的家乡,再为地球做出一份绵薄之力,我想这个上午将是很平凡也很温暖的,因为它代表了我一颗爱家的赤子之心。
下午,太阳灼烧过后,离一切的结束真的就一步之遥了。我想,这个下午,我会平凡地度过。坐在书桌前,看看那些曾经令我生厌的文字,因为再过以后就是不可能了。我想我会突然发觉这些文字格外可爱。那一刻,我是真正发自肺腑地喜欢科学,热爱文学了。时光在书海中销匿了,一点一滴。转眼到了爸妈下班的时间,我匆匆下楼,帮忙洗碗,帮忙浇浇花……看着不知情的父母,看着沉浸在快乐中的父母,泪水灌溉了这些花朵,可是它们也即将面临死亡。“开饭啦”我擦了擦眼泪,与父母开始了最后的晚餐,我强颜欢笑着,在心中一遍遍地说着感谢感谢,抱歉抱歉。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幸运,在世界上有那么无私爱你的几个人。
夜,终于降临。那晚我想我会像个孩子一样,和父母一起睡,他们一定很吃惊。可是只有我知道,我们在一起等待的不再是黎明,而是世界末日的降临。可我不再怕,因为即将消失的幸福在那刻即将消失的幸福一定变得分外甜蜜,会掩盖悲伤。我想,我会微笑着迎接末日。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8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分钟,共有251位用户关注,33人点赞!
在我记忆的河流中,有一件事是不能被时间所磨灭的,那件事被我珍藏在心底,记得很牢,很牢。
周六很无趣,无聊的我只好漫无目的的在大街上闲逛,周围各种各样的吆喝声混淆了我的视听,一切都好象与我隔了一个世界似的,没有任何的新鲜感,忽然,一声乞讨声打破了一个世界的隔阂,把我拉回了现实中,那乞讨声不响,只是“好心人求求你施舍给我一点钱”之类的话,可它却无端的撞入我的心房,让我的心一阵悸动,我诧异的回过头目光在密集的人群中仔细搜索着,终于我的目光捕捉到了一个苍老的背影,脏!身上披着一件大夹袄,夹袄上尘迹斑斑,呈现一种没有活力的灰,瘦!他穿得那么厚,依然像根竹竿一样,手上握着一个白瓷碗,破烂的不成样子了,依稀可见几块硬币在其中抖着,我的手不自觉地伸到了裤兜里,握住了几枚钱,递到了他面前,他那灰白的嘴唇动了动,艰难的吐出了几个字:“谢谢你,小伙子。”
从那一刻起,我知道我有爱了。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41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2分钟,共有286位用户关注,45人点赞!
他的幸运,或许也在于他的“心很大”。他说,“我都是早早设想未来几年要干什么,并且都努力完成了这些目标。”
致力于皮影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焦连生在学艺之初其实是没有这个意识的,“只是越干这行,越想做出点名堂来”。
焦连生一展开笑脸,瞬间就化身为暖男,让记者与那个在电话里语速极快、语气冷淡的人无法合并起来。
他还是个很细致的人,前一晚就在微信上将自己工作室的位置用腾讯地图发了过来,还叮嘱说工作室装修未完成,非常冷,要多穿衣服。
西安大雪纷飞的清晨,60多公里外的阎良却看不到任何下雪的痕迹。
焦连生位于阎良区谭家村村委会二楼的工作室,也叫阎良皮影雕刻技艺谭家村传习所。办公室里的三张桌子,摆满了焦连生的画稿和全套的刻刀,还有装璜好的手工皮影作品。这些作品中最贵的一幅,标价人民币两万多元。
华县学艺
如果仅仅是从成功学意义上来讲,焦连生无疑算是圈子中一个成功者的范例。事实上,当下的焦连生是让人无法与一个初中毕业的80后农村青年相挂钩的。
面对采访和镜头,他毫不局促,显然有过多次类似的经验。对于记者提出的问题,他已经懂得轻重深浅的得体答复,并愿意给一些文字资料,可能是为了省去重复多次的述说。
但对于初识皮影的经历,他倒是强调了两次。“2003年在去内蒙古包头的火车上,听邻座的一个老头讲起华县的皮影戏,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皮影’这个词。”这一年,他与村子里很多同龄人一样,初中毕业后就中止了学业。当时焦连生面临着两种选择:“上技校,然后进飞机制造厂当一名技术工人;另一个选择就是外出打工。”
因为阎良是国家的飞机制造基地,所以这里很多农家弟子一般都会选择进飞机制造厂当一名技术工人。“每月有四五千元的收入,以后生老病死都不用发愁。”但从小不喜欢机械的焦连生却拒绝了这条路,“我非常叛逆,就不想按步就班走大家都走的路”。
但是,被送到内蒙古包头市的姑姑家打工的焦连生并没有在那里找到想走的路。2005年,当他再次回到阎良时,听说一位同学跟一个皮影艺人学做皮影,于是,他专门去华县考察了皮影市场。“收入还不错,回来就决定拜师学艺。”焦连生说。
2006年农历正月十五,按本乡本土的习俗,焦连生和父亲带着“四礼”(烟、酒、茶、点心),找到同学的师傅家,拜师学艺。
但这段学艺过程,只持续了四个月左右,因为师傅开始用机器制作皮影,而焦连生只想学手工雕刻皮影的技艺,于是,他离开这个师傅,直接去了华县。
“我当时也不知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勇气,去了华县找谁学?到底能学成什么样子?以后如何发展?这些问题连想也没想,就离开家了。”
跟第一个师傅学了四个月,焦连生已经掌握了一点入门的技艺,所以一到华县,就在华县皮影艺人张华周所办的皮影学习班当上了一名技工,每月不仅有260元的底薪,而且每刻一个头像,还能再挣5元。
在华县,焦连生遇到学艺道路上的第一个坎。
“我居然不会画图。”焦连生说:“在老家跟第一个师傅学习时,画稿都是用刻好的皮影垫在新的牛皮下拓着画,可在学习班,他拿到真正的皮影图稿是要自己在纸上画,这才意识到自己根本不会画图。”
不会画,就得使劲练习。焦连生至今还保存着一张很旧的贵妃头像,四周已经破损。焦连生说,“这是我在华县时自己设计的第一个头像,后来用这张图不知刻了多少贵妃头了。”
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焦连生除了白天正常工作时间,晚饭后仍旧回到工作室练习画图雕刻。他也花了点别人没有的巧心思,不仅围着其他师傅转悠,还帮师傅们磨刀。他的这点小心思师傅们当然也明白,乐得见这个聪颖的小徒弟,明里暗里给他教一些独到的技巧。
焦连生承认,他做皮影的基础技艺和技巧,几乎都来自这个学习班。在这里的近半年时间里,他从润皮子开始,不仅学会了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的所有步骤,而且功底非常扎实。
特别是雕刻过程中最难的“雪花”这一技艺,是要求要做到“全镂空而连绵不断”的,焦连生学到最后,甚至有了超过师傅的势头。
在学习班里脱颖而出,让焦连生产生一个错觉,感觉自己学得差不多了。“后来不断学习后,才知道其实这会儿才算是真正入了门。”
2006年10月底,焦连生离开华县,回到了家中。
非遗传人
回到阎良的焦连生,正式开始以制作皮影为生。
“家里有张八仙桌,坐上去有点高,我让爸爸把桌腿锯了一些,就趴在上面刻皮影。”这一刻就是半年。
半年后,焦连生带着自己雕刻的一百多个头像,来到西安书院门,把几家皮影店挨门走了一遍。他带去的这些作品,是经过他改良的手工皮影,在当时的西安皮影市场根本没人见过。
皮影店的老板们自然识货,每一家店都想独家出售焦连生的全部作品,焦连生却不肯。“我也不知道那时候咋想的,就想着多认识几个人,不然我以后的皮影卖给谁?”
市场的认可,为焦连生的作品打开了第一个营销通道。他试着用同样的方法,在上海的城隍庙先摆了个摊。“生意一火,自然会有店家来洽谈,我就把市场给他,我撤走。”
很快,焦连生打开了上海、北京、敦煌等地的市场。
2008年,“第四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在西安曲江举行,那是焦连生第一次参加会展。大概三米见方的展位,他一边表演雕刻,一边销售自己雕刻的皮影。
“有一个大领导走到了我的展位旁边,抬手一点,用手指画了一个圈,后面的工作人员立刻走过来买我的皮影。”焦连生说起第一次参展的经历,仍然很兴奋,“领导对我说,这些东西很好,多刻,有希望!好好干!那时我了解到,他们买回去是做礼品的,我开始知道可以将皮影做成中高端礼品,这是一个新思路。”
焦连生对于自己是个“幸运儿”的认知,始于2009年的夏天。
当时,西安市正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阎良区的民间艺术并不多,所以当地有关部门对皮影非常重视。焦连生的第一个师傅忙着做机器皮影,对普查工作不热心,普查员就找到了焦连生。
当时,焦连生的皮影作品《龙凤》在第一届阎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荣获一等奖,普查员就决定将焦连生申报上去。
“当时的申报文案写得非常好。”焦连生一直觉得,如果不是这份文案写得出色,他未必就能幸运地成为西安市最年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但那位普查员却对他说:“还是你的作品出色,如果作品不行,我的文案再好,那么多专家也不会通过的。”
先前在家蛰伏三年勤学苦练的焦连生,是个只知道画图、雕刻的“匠人”,参加完这次非遗申报的工作后,他开始脑洞大开。“这是一个转折,我感觉到皮影的厚重,我开始关注文字记载的东西和皮影的发展传承。”
其实,成为非遗传承人,完全不在焦连生设想的人生计划中,“纯属是个意外之喜”。按他的设想,勤学苦练几年,能用自己的作品打开市场,靠做皮影养活自己,就是很大的成功。
为了这个目标,焦连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2015年10月5日,焦连生在微信朋友圈发道:“秋天了,膝盖开始疼了。”
膝盖疼就像一个按钮,按一下,就能拉出焦连生存储的记忆:“开始的那几年,有时候客户赶着要货,最多的时候三天就睡了四五个小时。尤其到了冬天,房间没有炉子,我每天熬夜刻皮影,硬是把腿和后背冻坏了。如今天气一凉,总要腿疼。”
客户渐渐多起来后,焦连生也尝试做新的图样。“老是刻同样的东西,不推陈出新,市场就会萎缩的。”最忙的时候,焦连生的日夜是颠倒的,“每天中午两点起床,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上七点,煮一碗面吃,然后睡觉,中午两点再起来继续工作。”
在此期间,焦连生还腾出时间,跑到礼泉拜老艺人张志和学习技法。后来他听说华县的老艺人汪天稳技巧更高,又跑去继续拜师。
勤奋再加上天资聪颖,焦连生的技艺不仅提高很快,而且颇有创新。在非遗传承人申报过程中,专家给他的评价是:“刀法旋转自如,雕刻的人物图案缜密精细,色彩沉着浑厚,丽而不艳。看他的作品,丝毫感觉不到年轻和稚嫩,反而会使人更深地体会到作者对皮影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无限热爱。”
2010年11月,焦连生被正式授予“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阎良皮影雕刻技艺传承人”。
守望皮影
刚刚过去的2015年对焦连生来说,家庭事业都收获颇多。
他有了女儿,“内心变得更加温和与坚韧”。
年末,他的谭家村传习所被授予“西安市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在女儿出生前,焦连生参加了政府举办的西安和韩国晋州之间的交流活动。但这次的韩国之行,与2014年去新西兰文化交流一样,都没有达到焦连生预想的效果。“没事儿,这皮影手艺就是咱纯中国的,外国人接受起来慢一些。反正我还年轻,就耐心等,等到机会来了,我也不会被错过。”
从2014年春节开始,焦连生又把自己的皮影拿到西安城墙灯会上去参展,他发现,每次都会有很多外国人来参观。
而焦连生发在微信朋友圈里的,大多是带有“鸡汤”般的文字:“在手艺人心里,人生很慢,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一生只爱一个人。一辈子总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向前,我们因此能愿意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
焦连生说的执念,就是皮影。如今陕西全省大约有200多位从事皮影雕刻的艺人,但大多都上了年纪。40岁以下的也就50人左右,而焦连生目前是阎良最年轻的艺人。
为了自己的执念,焦连生从2010年开始到处寻访埋藏在民间的皮影老艺人和老图像。“好多老的皮影早就被一些敏锐的收藏家们收走了,但我收集老图纸、老故事,只有收集他们记忆中的老故事和老皮影,我才能知道得更多。”
寻访到华阴的一位老艺人后,焦连生为了学艺,就在老人家的灶房里搭了一个板,住了一个星期。“我和他啥都聊,庄稼也聊,也帮他放羊,给他烧火,他干啥我就跟着干啥。他就给我说一些做皮影的老故事,有时还能看到一些残存下来的老皮影的样子。”
一个偶然的机会,焦连生看到一张老图纸,线条很好,却不认识,回家闷头哭了一场。从2013年开始,他就时刻想着一件事,“用几年的时间把收集到的1000多个老皮影,都刻上两三套。”这个过程里,他设想着要全部自刻自染,做皮影博物馆。
皮影行当里有句名言:三分刻七分染。染色是焦连生近几年和师傅们学的,但他动了点脑筋,老方法用完全植物的染色法,容易掉色、发暗,他尝试的新方法加进了画画的颜料,作品变得更鲜艳明媚。
在刻皮影、做展会之余,焦连生结识了很多知名的艺术家。触类旁通的各种交流,开阔了他的视野。他突然觉得,自己如果继续只雕刻皮影,就会像很多埋在乡野的老艺人一样,“人走了,把自己的手艺也带走了,更把古老的文化也带走了”。他收集到几张曾经流传于关中北部的灰皮影,一了解才知道,这种能卷起来带走的皮影,如今早就失传了。
“我应该做更多的事情,除了雕刻和染色的技艺,还要做一些研究。只有做皮影的文化研究,才能在这个领域站到一个高度。”于是,焦连生开始搜集所有与皮影有关的书籍、文字记载、图片,拜访他听说的每位艺人。
作为非遗传承人,焦连生还有一项负责传承皮影的工作。他开始收弟子,并以“关中道上的皮影”为课题,研究陕西皮影的历史。做了这个课题,积累了一些知识,他就写了一个简易实用的皮影教材,“来学的人一看教材,就能对陕西皮影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但是,焦连生招的几个90后的弟子,却让他教起来有些吃力,“说不学,连招呼也不打就不来了。”他想尽快建立一个手工制作皮影的班底,一方面把技艺传承下去,另一方面守住传统手工皮影的市场。“传统工艺没有生存空间了,这门老祖宗传下来的艺术就真得完全灭亡了。”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20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27位用户关注,28人点赞!
今年温州的中考作文是命题作文,文题是:“从那一刻开始”。
在阅卷的第一天就发现了一首诗歌,写一双普通登山鞋的自述,它的理想是与它忠实的主人一起登临山顶。从它还是一张兽皮、一块橡胶的时候开始,它的理想就如晨光从兽皮的毛羽中、橡胶的粘连中喷薄而出!它终于盼来了忠爱它的主人,主人的目光温柔得如月下的碧潭,它把自己交给主人,生命紧贴他的脚底。一起冲破泥泞、雪地、坎坷的阻隔,共同享受了自由、拼搏与超越的快乐!它终于实现了一双普通登山鞋的“鞋生”价值!“托物言志”的手法运用得非常娴熟,而且在短短两小时内完成基础与阅读,再构思完成一首好诗实属不易。得益于该考生对人生的体验尤其是对理想的思考,很好地完成了对自我成长的关注,有一定的人生感悟,贴近生活的真实,表达了15岁少年朴质的人生理想!该诗虽然写得很不错,但最后在小组讨论后最终的分数是50分。
因此我建议考生,尽量不要写诗歌,因为很难达到一、二类卷的分数值(60~48分),贸然用诗歌体裁去写作,是要冒风险的。
2009年6月16日:好作文还真不多
继续改卷中。
“从那一刻开始”虽然不限体裁,但绝大多数考生选择了写事为主的记叙文样式。让人眼前一亮的作文不多,矫情、虚假文风的作文却屡屡发现。描述的“那一刻”,有写父母离婚甚至是家人去世的场面和情景,也有在喝牛奶、喝茶还有吃糖醋排骨的“那一刻”尝出了母爱,还有看到蝴蝶、蜜蜂与蚂蚁的“那一刻”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伟大,还有不少考生选择了写汶川大地震的“那一刻”感受到了千秋师魂与深沉的母爱。这些作文,要么描写空洞无物,缺乏真情实感;要么选材陈旧,缺少新意。
阅卷老师每天7小时要批阅160余篇作文,写出有新意而富于个性的作文,才能抓住他们的眼球。在两天的阅卷中,我也发现了以下的突出问题:选材低龄化,语言幼稚,理性思辨能力较差。往往就是罗列事实材料,不能由事及理,想事情看问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些都暴露出了考生的认识水平和思考能力还很有限。唯有阅读,唯有思考,文章才能高屋建瓴,才能有深邃独到的见解。
第二天阅卷下来的体会是:学生平时一定要多读勤写,开拓文化视野,提高认知水平,学会观察,用心感受,写作才不会假太空,无病。
2009年6月17日:值得反思的作文教学现状
三天下来,共批阅试卷746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写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的作文少之又少,大量的是罗列材料、泛泛而谈,套话一堆,空洞无物,甚至不惜满纸谎言。这也充分暴露了时下写作教学的弊端,值得语文教师反思。
一考生写了关于刘翔退赛事件“那一刻”的思考,文章提及了语文课上老师的话语:“新闻媒体是引领大众走向事实与真理”,很多媒体却在对刘翔进行无端的苛责和谩骂。他写道:“冠军并不是只有第一才能被称谓。任何人,只要在被梦想指引的道路上前行、拼搏,那他就值得被尊敬,值得被冠以‘冠军’的称号!因为在一次次的蜕变中,实现了战胜自我的胜利,这不就是已经赢了吗?”当然,能由此及彼地观照社会生活,在平日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很是关键。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5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190位用户关注,29人点赞!
当初我们搞这个征文的主旨是:求婚可能是一句话,可能是一次激情中的真心流露,可能是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甚或就是亲朋好友的“集体决议”……无论求婚在当地有什么风俗有什么排场有什么讲究,请你回忆一下求婚那一刻的场景、气氛、感受,回忆在那人生的重要时刻,你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他(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以及“那一刻”留给你的回忆。毕竟那是人生非同寻常的“一刻”,通常情况下总是难以忘怀的。
征文开始至今,编辑部收到了从全国各地天南地北包括从海外飞来的许多有关“求婚那一刻”的美妙或有趣的故事。参加征文的作者,有加拿大的海外华人,也有拉萨的藏族同胞;有回忆年轻时求婚情景的年过七旬的老人,有寻找到第二次幸福的中年人,也有20多岁还沉浸在新婚甜蜜中的新人……一些特殊作者的应征来稿,诸如患了癌症的病人,不会用声音表达感情的聋哑人,那是格外使我们感动和感觉欣慰的――感慨于那一份对编辑部的热情和呼应。
求婚的场景亦是各各不同,小河边,沙滩上,抗日战争时期在躲避“鬼子”袭击的同生共死的密道里,抗美援朝时期朝鲜战场上的炮火中,有甜蜜浪漫,有惊心动魄,也有平平淡淡也是真的自然。生活从此会掀开新的一页,相扶相携,相濡以沫,牵手共度人生。待到青丝染霜、步履蹒跚的时候,回首当年,都有幸亏当初的庆幸:倘若当初不作此选择,人生何以如此让人欣然、恬然呢?
26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