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本篇共有2823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8分钟,共有246位用户关注,56人点赞!
一、发展计划局主要职责
学习贯彻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代表政府对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提出城市化、产业发展及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政策,衔接、平衡主要行业的行业规划;负责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商品、货源稀缺的商品和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管理;贯彻落实国家收费(价格)管理的政策,提出各项收费标准的调整建议;对全社会粮食流通进行管理,制定粮食购销、调拨和储备计划,确保当地粮食市场的供需平衡;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开展全社会的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贯彻全国统一的基本统计报表制度,统计信息、统计分析和咨询建议工作。
二、工作目标
(一)编制《*县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
(二)制定全县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前期项目计划和省、市、县重点项目计划,并综合管理县重点项目建设。
(三)抓好粮食订单任务的签订和收购工作。
(四)实现'一符四无'粮仓县。
(五)抓好中心粮库建设。
(六)深化粮食企业改革,完成收储公司改制工作。
(七)贯彻实施《浙江省定价目录》,加大对国家行政机关收费的管理力度。
(八)抓好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的管理。
(九)做好收费年度审验及《收费许可证》换证工作,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公示工作,加强和改进农本调查。
(十)规范基础教育收费和学校收费行为。
(十一)健全和完善涉农价格收费公示工作。
(十二)及时完成各项统计年报和定期报表工作。
(十三)做好统计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及时查处统计违法行为。
(十四)搞好统计优质服务工作。
三、各科室的主要职责
(一)办公室(改制办)
围绕全局开展的各项工作,协调机关日常事务和政务工作。(1)负责起草局内综合性文件、材料及日常文件,制订局机关管理制度;(2)负责局组织召开会议的会务工作,负责文秘、督查、保密、档案、、宣传、保卫、行政管理、后勤事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3)负责组织全局各系统的业务教育培训和信息工作。
抓好人事档案管理、劳动工资、技术职称、职工教育、纪检监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关办公楼保卫安全、安全生产、老干部管理,计划生育、改制企业的人员安置、人事档案及组织关系转迁,及时准确填报各类报表等,协助做好来信来访和计划生育工作;(5)认真履行《会计法》规定的各项职责;(6)严格执行有关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制度,如实反映经济业务状况,做好会计核算,加强财务情况检查、督促,及时、准确填报各类财务报表;(7)加强机关资产的管理和财务收支管理,进一步抓好增收节支工作。
(二)投资科
(1)制订全县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和投资导向;(2)提出全县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前期工作计划;(3)负责提出年度县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并对重点工程进行综合管理;(4)负责国家、省、市、县出资的重大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对建设项目过程的招标、建设进度、工作质量、资金使用以及投资概算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对策和建议;(5)积极向省、市相关部门争取各项补助资金。
(三)综合科
(1)完成年度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编写工作;(2)对全县经济运行进行分析监测,提出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和预测、预警及对策建议;(3)负责起草综合性、政策性文件,负责申报农业、林业、水利、生态环境等限额以上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4)提出产业、行业的发展规划和政策。
(四)粮食科
(1)抓好粮油信息的收集、调研,供领导决策参考;(2)协助领导抓好购销企业的经营管理,做好购销储备计划的实施;(3)检查、督促粮油安全储藏及'一符四无'工作,开展粮油仓库设施检查并提出建议、修理意见;(4)及时、准确做好各类粮食报表的统计、报送等工作;(5)积极向省、市相关部门争取各种补助资金。
(五)物价科
(1)宣传贯彻国家、省、市有关商品价格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组织实施上级出台的工农业商品价格改革措施;(2)负责对全县范围内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进行管理,根据价格管理权限,制定和调整工农业商品价格,房地产价格、垄断性经营的价格、公用事业和公益价格、经营价格管理;(3)规范和引导经营者定价行为,负责商品价格、收费的监审、监测工作;(4)开展农副产品成本调查工作。(5)宣传贯彻国家、省、市有关收费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组织实施上级出台的收费调整方案;(6)负责全县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按照管理权限制定收费管理办法,核定收费标准;(7)组织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和定期验审制度,监督收费执行情况;(8)开展清费治乱减负工作;(9)积极向省、市相关部门争取各项补助资金。
(六)统计科
(1)及时完成县基本情况综合年报,完成国民经济核算及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测算工作,完成全县年度统计公报的撰写工作;(2)每月按时编印*国民经济月度资料,负责编印《*统计年鉴》的统稿、编辑等工作,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提供国民经济运行信息。(3)组织开展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检查统计法执行情况,组织年度统计法大检查工作,牵头组织查处统计违法案件;(4)做好统计单位登记的日常工作,按时完成统计单位年检工作,完成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及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5)完成农村住户调查和劳动工资报表任务;(6)及时、准确地完成工业、农业、投资、建筑业、批零贸易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科技等统计年报的定期报表资料的收集、审核、上报工作;(7)完成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和限额以下批零贸易业抽样调查,规模以上畜牧业的超级汇总工作;(8)配合市调查队做好各项调查工作;(9)及时撰写和提供统计分析;(10)做好乡镇、街道、部门及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指导工作;(11)积极向省、市相关部门争取各项补助资金。
四、具体工作要求
(一)全体干部职工必须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组织的决定,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克服困难,开拓进取。
(二)每位工作人员必须按科室职责和领导安排,积极努力,各尽所能,各负其责,保质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科室间协同配合,共同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
(三)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做到按时上下班,不擅自离开岗位,严格遵守法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秉公办事,清正廉洁,严禁。
五、考核奖惩办法
(一)考核办法:
本办法实行月度、季度、半年、年度考核。具体按《浙江省国家公务员考核实施办法》执行,考核档次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档次,工作人员由科室考核,分管领导审核,局长审批。
(二)奖惩办法
1、完成月度各项任务,考核称职的工作人员发月度奖金380元;季度考核均在称职以上(含称职)的工作人员,加发季度奖金240元;半年考核均在称职以上的(含称职),发半年奖;全年考核称职的工作人员年终给予适当奖励。
2、经考核为优秀的人员,给予基数20%的加奖;经考核为基本称职的人员,奖金按基数50%发放;经考核为不称职的人员,奖金全部取消,预发的奖金从次年工资中扣回,并另给予批评教育和处分。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17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3分钟,共有213位用户关注,30人点赞!
2014年镇人口和计生工作的总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围绕我市“十一五”创建工作率先高水平通过省考核验收这一大目标,突出抓好人口计生基础管理工作、抓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两项重点工作,实现创新开发村(社区)全员人口信息应用软件、创新推行科学育儿运作机制、创新使用女性生殖健康ic卡的三项创新。全力以赴、高质量完成各项年度目标任务,确保我镇人口计生工作领先优势。
2014年全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总目标是:
1.稳定低生育水平。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100%,“新人”计划生育率98%以上。
2.推进“世代服务”体系建设。按照“世代服务”的理念,品牌机构建设的标准,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的要求,拓展服务功能,实现镇村社区服务体系100%全覆盖。
3.加强“新人”计生管理和服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率95%以上。
4.切实加强孕情管理和孕期服务。孕前优生优育保健率95%以上。
5.继续推进人口文化建设。以开展新农村新家庭计划为契机,推进人口文化建设,实现人口文化新景观进村入户。
6.避孕节育不良反应监测上报数达标。
7.实施新一轮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工程。努力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围产期保健率、产前筛查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优生优育疾病参保率,降低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
8.认真做好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工作。生殖道综合防治(含宫颈癌、乳腺癌两癌早期筛查)当年普查率50%以上;
9.全面推进阳光计生行动。100%的村(社区)政务公开达标;依法行政规范落实率99%以上,避孕节育随访服务率98%以上,群众满意率98%以上。
10.加大对人口计生事业的投入。人均(含新人)人口计生事业费投入30元,镇级投入15元。
为实现以上工作目标,2014年要着重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人口计生争先创优活动力度
一是要全力以赴做好市“十一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考核验收镇迎检工作。2014年是市“十一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考核验收年,作为城关镇的镇是必查乡镇。根据市计生委的统一部署,我镇的各项迎检工作必须在6月份全面完成,7月份开始接受省、市联合验收。做好镇的迎检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此,要求全镇各单位和相关部门要把做好迎检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来抓,要严格按照创建指标,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出色完成各项任务,确保我市“十一五”创建工作在我镇不失分,少失分。二是要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大考核力度,确保我镇在全市考核中取得优秀。三是年底将召开全镇表彰大会,对在2008年度--2014年度人口计生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在2014年迎检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和表彰。
二.进一步提升人口文化建设影响力
2014年要继续开展好各类人口文化活动,扎实推进两级人口文化园(室)建设,全面启动新农村新家庭行动计划。
(一)继续创新“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主题。2014年“婚育新风进万家”主题确立为“和谐,幸福你我”。要围绕主题,城乡联动开展人口文化系列活动;要侧重“关爱”对象,突出关爱女性、关爱流动人口、关爱青少年、关爱女孩、关爱更年期对象等;要以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广场咨询、建立青少年基地、成立“红枫叶”之家等多种形式开展文化活动。
(二)举办《公开信》发表三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今年是中共中央《公开信》发表三十周年,也是计生协会成立三十周年,要深入企业、村、社区广泛开展系列纪念活动,扩大社会的宣传面和影响力。
(三)推进人口文化载体建设。2014年是人口文化载体三年规划建设的最后一年,要着力完善、拓展好镇级人口文化园,做强一个村级人口文化园,做精一个社区人口文化园。要抓住政府打造城北文体中心的有利契机,高档次建好镇级人口文化园;要把姜巷村打造成村级人口文化园的精品;要在城北街道火炬社区建成集“爱心超市、人口文化室、世代服务室”三位一体的社区人口计生多功能宣教服务室。通过镇村(社区)联动、示范带动,推进各街道在年内完成“一街一品”的人口文化园布点建设工程。
(四)全面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行动计划。结合镇妇联、宣传办等部门的“五好文明家庭”和“幸福家庭”创评活动,以庙灯村、姜巷村作为示范点,全面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行动计划。年内村创幸福家园参与率达80%以上,户创幸福家庭参与率达70%以上。主要举措是全面实施“两个提供”、“五个推进”。两个提供即: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市场信息、技术培训、优生优育、健康咨询等公共服务;为群众发展生产、移风易俗等提供支持和帮助。五个推进:即着力推进农村人口计生利益导向建设,推进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建设,推进农村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推进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通过争创活动,真正使广大家庭成为富裕家庭、健康家庭、文明家庭、和谐家庭和幸福家庭的“五星”家庭。
(五)创办镇人口计生网站。深化宣教平台,拓宽宣教渠道,自行制作人口婚育、世代服务、科学育儿网站,打造数字宣教服务的新模式。
三.进一步夯实人口计生基础管理基石
镇将2014年定为基础管理年,就是要围绕孕情管理这一目标,加快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
(一)加快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步伐。根据信息标准化建设要求,在镇人口计生办建设信息标准化机房,明确机房制度,完善机房设置;2014年镇要结合村社区特点,依靠市计生委的技术力量,率先开发适合村社区使用的全员人口信息应用软件;规范简化美化包括基础管理、优质服务、流动人口管理等各类工作台帐,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基层工作压力。
(二)全面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2009年城北街道海峰社区实行计生网格化管理成效显著,在全市起到了示范作用。2014年全镇社区要全面推行现居住地网格化管理模式,发挥社区工作人员的综合力量,创新社区管理手段,将人口计生现居住地管理与以房管理相融合,以社区全员人口信息为目标,认真疏理辖区人口信息,做好重点对象的信息跟踪和管理服务,夯实基础管理。在不断探索“以房管人”新模式的进程中,2014年要以实施《市物业管理实施办法》为契机,协调物业管理企业积极“配合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展社区文体活动和履行计划生育工作”。社区居委会要与物业管理企业积极沟通,在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中,补充有关计划生育条款,及时掌握信息,将基本国策落到实处。形成社区管理为主,物业公司为辅的以房管人的新模式。
(三)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强化信息化两级操作技能培训,开展信息操作练兵活动。同时完善信息管理各项制度,加大信息准确率、及时率的奖惩考核。
四.进一步优化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水平
(一)完善计划生育两级“世代服务”体系。2014年镇世代服务中心站将全面开始运作,按照品牌机构建设的标准,中心站将开展b超、妇科检查、孕前指导、青春期指导、更年期指导等功能服务。同时要不断提升包括服务理念、服务态度、人员素质、服务技能等软环境建设,为社会提供科学、规范、人性化的优质服务。要做好世代服务向村、社区的延伸服务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村、社区建设世代服务室,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高群众满意率。
(二)做好公共型、倡导型服务。做好围孕期保健各项工作,大力普及“两癌”筛查及青少年健康教育和男性健康促进服务工作。要全面推进新一轮人口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工程,努力提高“五率”,降低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2014年要创新做好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工作,制作使用ic卡,将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检查信息储存在电子卡中。镇的育龄妇女在市指导站、镇世代服务中心、市三院设立的检查点都可以进行检查,享受更多的公共服务。
(三)做好科学育儿中心的运作指导工作。镇科学育儿中心将采用政府指导市场运作模式在2014年6月前投入使用。运作后育儿中心将为社会提供每年两次大型亲子活动、孕育培训课程、母婴保健课程、婴幼儿探索体验课程等公共服务产品。
(四)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均等化服务。全面实施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投入的均等化服务,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卡制度的实施意见》,落实免费技术服务政策。
五.进一步巩固阳光计生行动质量
(一)创建市“阳光计生”示范镇(街道)、示范村(社区)。对照示范镇创建标准,2014年,确保100%的村(社区)政务公开规范达标;镇行政服务中心人口计生政务公开规范、完整;镇人口计生服务机构办事公开规范、服务优质;群众满意度95%以上。对照示范村(社区)创建标准,确保村、社区建有规范的计生政务公开、便民服务措施。实行首问负责制,告知便捷的办证服务、避孕药具发放、咨询电话、接待人员等事项。
(二)建设规范化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队。镇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队继续按照镇执法队和街道执法分队的机构设置方法实行分级执法。在人员装备的配置上也要进一步加强,执法人员统一着装,佩戴计划生育执法标志,配置执法监察专用器材,如照相机、录音笔等。要明确职责,建立制度,确保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办案有程序,监督有制度,检查有办法,过错有追究,促使依法执法、文明执法。在执法队的运作上实行定期执法与集中执法、常规执法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原则。在生育管理中,要针对不同育龄对象,采取非强制方式,征得育龄对象的配合和同意,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三)推进便民服务新举措。要按照方便群众获取人口计生知识信息、方便群众办理各种证件、方便群众获得服务的原则,推进便民服务新举措。全镇所有的村社区有便民窗口的均要设立计划生育便民窗口,方便群众获得服务。今年上半年要集中对06年以来的服务对象开展服务群众“四上门“活动,即上门发放知识折页,提供宣传服务;上门便民服务,如帮助办理独子证、帮助办理再生育审批手续、帮助办理流动人口生育联系卡和服务卡等;上门奖扶服务。上门调查登记各类奖扶对象,并按时兑现,做到不漏一户家庭、不缺一个对象;上门关怀服务,整合社会慈善资源,通过计生“爱心超市”平台,使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得到救助。要充分利用镇科学育儿中心提供的公益早教服务项目,特别是城区的街道社区要广为宣传引导,组织吸纳居民家庭参加培训活动,为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提供前卫、贴切的服务。
(四)完善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和健全工作责任制,完善目标考核、首接责任、逐级报告、登记办理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坚持有访必接,文明接办,接办及时,办结必复,程序合法,台帐规范,确保工作结案率100%。坚决杜绝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有效抑制重复上访,努力打造和谐计生。
(五)深化计生协会自治工程。要推进生育关怀行动,街道计生“爱心超市”运作正常,村计生“爱心超市”以片区为单位实现全覆盖。使全镇范围内492户低保独子家庭享受爱心援助,创全乃至全省乡镇之首。建立一个生育关怀基地,探索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扶贫帮困的有效途径,加大生育关怀救助力度。要扎实推进基层协会组织建设,积极争创市计划生育协会示范镇、村、社区建设,深化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和企业员工自治,促使计划生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方针落到实处。
六.进一步探索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新路子
扎实推进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程是2014年的重点工作,其工作的好坏、成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我镇人口计生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在体制上要力求创新,在措施上要强化抓手。
(一)搭建流动人口集宿地计生服务新平台。在流动人口集宿地、大型企业、大型市场建好一个人口文化宣教载体,做好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建好富士康“育婴之家”,为公司的产妇提供一个哺乳的场所,并进行孕前、孕期、产后避孕等知识的宣传和心理咨询辅导。建好信谊陶瓷公司计划生育“温馨家园”,将世代服务与计生协会相结合,开展计生服务、计生指导,创新员工自治、以外管外新模式。建好同富公寓计划生育“流动人口驿站”,实行同住同管、以房管人、登记建册的全员管理模式,与阳光计生行动相结合,宣传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公示各项便民维权措施,优化和规范各项服务。通过上述努力,力争镇流动人口集宿地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创出好经验,创出新品牌。
(二)探索流动人口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在总结前三年流动人口集中专项整治的基础上,今年在全镇范围内上、下半年各开展一次专项集中整治;各街道执法分队开展一季度一次的综合治理(包括配合卫生部门的打击“两非”),一月一次的定期执法检查,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对象的即时执法;坚持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例会制度,进一步加大婚育证明的查验力度,形成工作的常态化和制度化;继续开展有奖举报活动,多渠道掌握孕情信息;加大《管理服务卡》发放力度,使更多的外来人员纳入到“同管理,同服务”的范畴,享受到的公共服务。
(三)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要依托我市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健全镇、村(社区)两级计生流管信息网络,逐步建立起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采集、交换、应用体系;要加强部门间流管信息共享工作,加大全国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的应用,进一步加快与现居住地流动人口计生信息反馈的速度,缓解流动人口计生信息双向交流难的问题。
七.进一步打造人口计生系统良好形象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89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0分钟,共有103位用户关注,51人点赞!
这次召开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主要是回顾总结2004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对2005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行部署。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04年度人口与计生工作回顾
2004年,全区上下围绕保持“省先进行列”的总目标,按照“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要求,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中心,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在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大洗牌”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
一是继续保持了省先进行列。2004年度全区共出生2345人,其中计划内出生2341人,计划生育率99.82%,在全省县市区中排名第一;多孩控制率0;实现村为主比例93%;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75%,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省先进药具站,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综合考核第一名,继续保持了省先进地位不动遥
二是领导重视非常到位。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始终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计划生育工作与经济工作同计划、同布置、同督促、同考核,及时解决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共召开3次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计生工作,并就计生队伍建设发出专门的会议纪要;层层签订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和计生综合治理责任书,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责任目标考评细则》;为解决我区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专门制定了相关政策,出台了《荷塘区农村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办法》和《关于进一步依法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大了计生协会工作力度,将协会工作纳入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之中。
三是宣传教育显现特色。继续深入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开展了“走千家、入万户”优质服务宣传活动月工作。与市公交广告公司签订了低偿计生宣传广告协议,利用新华西路公交站亭空闲广告位(共15块)常年登载计划生育公益广告;在农村和社区以计生阵地建设为龙头,加大了人口与计生国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推进了“婚育新风进校园”活动,五月份在株洲工学院开展“计生国策宣传周”活动。在株洲工学院率先成立“大学生国策宣传健康教育志愿者协会”,开通了校园人口与计划生育网站,举办了大学生青春期生理卫生及性知识讲座和“人口与计生国策”演讲赛,此项工作先后在株洲电视台、湖南经视、中国人口报、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上作了专题报道,得到了盛市领导的高度肯定,开创了荷塘区人口计生工作的又一大品牌特色。通过强而有力的宣传,群众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日趋形成。
四是优质服务全面展开。全年免费施行计划生育手术1926例,为育龄群众节省开支49050元,免费发送避孕药具11.2万元,为27805名育龄妇女进行了生殖健康检测,为23636名育龄妇女进行了妇科病查治,其中检查有病的1172人,治疗人数1172人,治愈939人,不孕症治疗53人,治愈32人。为育龄妇女购买了计生系列保险,发放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卡和手册,每个社区都设立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便民箱”,极大的方便了育龄群众。
五是行政执法力度加大。对2003年度、2004年度的16例违法生育对象的社会抚养费进行查处征收,已有4名违法生育对象全额交纳了社会抚养费,12名违法生育对象部分交纳了社会抚养费,对其中5名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缴纳义务的对象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达75%。加大了对非法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医疗机构的处罚力度,依法对2个非法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个体诊所进行了查处,给企图违法施行计生手术的医疗机构敲响了警钟。
六是协会工作得到加强。2004年是协会组织建设年,各级基层党组织都给于了高度重视。五月份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圆满完成了协会换届工作,对全区各村(居)委会、单位协会也进行了整顿。加强了以流动人口为主的企业协会建设力度,月塘街道率先在合泰社区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加强了村(居)民自治工作,荷塘铺村计生协会成为株洲市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首批示范点,在全区率先实现村民自治。其他各乡镇、办事处也在区计生协会的指导下,按照每个单位1~2个村(居)试点的要求进行了试点。全区各级计生协会紧紧围绕“两为两争”的主线,开展了世界人口日、13亿中国人口日和关注未来人口问题的宣传活动,扩大了影响,推动了工作。
七是优惠政策逐步落实。加大了计划生育政策推动、利益导向力度,制定出台了《荷塘区农村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办法》,在全省率先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公益基金,并召开了农村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和有突出贡献计生专干表彰大会暨举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公益基金启动仪式,对农村自愿放弃再生育家庭代表、农村独女户代表、农村二女结扎户及独生子女户代表和有突出贡献的计生专干进行表彰奖励,对10名农村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女孩进行了扶助,帮助他们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社会反响很好。
一年来,全区人口计生工作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计生委的精心指导,得益于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得益于全体计生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与会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奋战在全区计生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尽管我区人口计生工作主要指标都在高位运行,但面临省里连续三年大洗牌和目前人口压力大的新形势,仍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计生专干队伍不稳定。由于工作压力大,激励机制还不够,办事处及社区计生专干变动频繁,影响了计生工作的连续性。三个乡镇计生技术服务所也只有1名技术员,茨办和月办均无技术人员,技术服务力量很薄弱,与当前繁重的计生工作任务和依法行政要求很不相适应。
二是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不到位。随着户籍制度改革,流动人口流动快、流动空间大,给计生工作管理带来了困难。我区2004年度盛市抽样调查中查出的9例出生漏报均为流动人口出生,这说明我们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还很不到位。
三是农村长效节育措施落实不到位。根据统计报表,全区结扎、上环人数逐年下降,用药具人数逐年上升,以结扎、上环为主的长效节育措施落实不够理想,导致违法怀孕和违法生育隐患增多,加大了我们的工作难度。
四是出生错、漏报情况严重。2004年度盛市、区组织的抽样调查中一些单位都存在出生错、漏报现象,各单位补报上年度出生374人,同比增加了5.58个百分点。盛市抽样调查中各单位出生错、漏报共9例,这说明目前基层基础工作仍然薄弱,有待加强。
五是优惠政策落实难。去年虽然对部分实行计划生育家庭代表进行了表彰奖励,但总的来说计生利益导向、优惠政策履盖面还很较窄,还未全面启动“60岁600元”奖励扶助工作。经摸底,我区农村目前符合“60岁600元”奖励扶助条件的对象有200余人,另外有自愿放弃再生育家庭200余户和农村纯二女结扎户739户需奖励,乡、镇、街道办事处以及改制企业、困难企业独生子女保健费也没完全落实到位。
工作转正报告 ·乡镇政府工作报告 ·共青团工作报告 ·年度工作报告 ·企业工作报告
三、2005年度人口与计生工作设想
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2005年我区人口计生工作目标是:计划生育率在99%以上,多孩控制率在0.3%以下,出生性别比为108,村为主比例94%,统计准确率98%,药具应用率98%,生殖健康监测率100%,意外妊娠率在0.5%以内,优质服务群众满意率99%,农村长效措施落实率96%,流动人口综合管理到位率98%,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80%,本级财政投入人均3.05元,乡镇人均5元,办事处人均2.50元。
为实现以上目标,2005年全区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完善阵地建设。农村重点加强乡(镇)服务站(所)建设,规范村级服务室,积极创建拾示范站(所)”,推动乡级服务所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城区要把握社区建设契机,新建社区全部要高档次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协会)活动室、服务室和人口学校“三位一体”工作阵地,加大计划生育工作进社区的力度,以点带面,逐步建立健全社区计划生育服务网络。
(二)加强宣传教育。组织3次以上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确保“一法四规”的贯彻实施。继续开展以“婚育新风进万家”为主线的宣传活动,在群众中树立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新型婚育观念,广途径、多形式进行宣传,使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创造良好的计划生育工作氛围。
(三)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依法行政,全面实行计生工作公开,严格执行“七不准”,禁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进一步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规范征收程序,严格按标准征收到位,杜绝降低征收标准提前结案现象,维护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的严肃性,对违法生育对象的处罚执行情况依法依程序跟踪督查,落实到位,做到100%的立案查处,征收金额达到60%以上。
(四)推进优质服务。落实好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防治三大工程,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开展技术咨询和服务。大力落实避孕节育长效措施,提高节育手术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定期在农村和流动人口聚居地结合查环查孕,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加快社区以计生管理为主向以服务为主过渡步伐。
(五)做好村(居)民自治。创造条件扩大试点面,争取2005年在50%以上的村(居)推行计生工作村(居)民自治。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程序、自治章程,加强村(居)民自治配套制度建设,强化村支两委责任。大力规范社区计划生育工作,尤其要规范下岗职工的移交接管工作。强化社区各部门配合抓计划生育的意识,做到建档到位,宣传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
(六)狠抓长效措施。要提高农村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大力落实避孕节育长效措施。各乡、镇要切实做好每季度的孕检工作,特别是春节期间和六月、九月几次孕检,孕检率必须达到100%,杜绝违法怀孕和生育。要下大力气抓好以上环、结扎为主的长效节育措施的落实,抓住源头,消除隐患。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62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2分钟,共有150位用户关注,32人点赞!
关键词 审计管理;组织发展;战略计划;启示
未来组织的一大特点是管理的灵活性,是以科学设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为前提的。未来审计组织的使命要求加强审计管理。李金华审计长在2007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审计管理不到位、不适应已经成为制约审计工作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要落实‘十一五’期间审计工作目标和任务,推动审计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审计管理。”为此,笔者拟从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的设计出发,结合我国政府审计管理的现状。对加强和改进我国政府审计管理进行一些思考。
一、国家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
国家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的构建,应当公布《××至××年政府审计组织发展计划》(以下简称“组织发展计划”)予以确定。组织发展计划应成为政府审计组织未来几年计划编制、战略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内容包括明确政府审计组织发展的主要任务与目标,重点工作事项的具体发展目标和相应对策,以及为落实“组织发展计划”制定的各项战略计划。
(一)战略计划框架
为确保“组织发展计划”的实施,政府审计机关要以“组织发展计划”为核心,在分析未来面临的外部环境可能变化的基础上,制定包括部门预算、审计业务(滚动)计划、风险管理计划、舞弊控制计划和单项业务绩效协定在内的一系列战略计划,共同构成政府审计的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133229
外部环境对政府审计工作的开展和法律职责的履行会产生重要而又持续的影响。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越来越多,操作环境越来越复杂。如不断发展的由私营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趋势,以及随之而来的强化管理责任和合同计划管理的必要性与服务需求;国家持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预期;越来越复杂的信息技术持续投入使用;为保持组织核心能力,在更大范围内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等。二是职业会计和审计的不断发展。如对健全的公司治理的持续关注;越来越强调风险管理和健全的控制环境的重要性;对审计方法的重新评估,包括对合法性的评估;提供的审计和咨询服务更加合理,鉴证审计更强调“可持续性”和“三重底线”(主要指企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三重责任)以及其他关联需求。
根据上述变化,政府审计组织制定的战略计划主要有如下内容:
1、部门预算。部门预算每年由政府审计机关准备并向同级财政提供。主要是为实施“组织发展计划”为核心的各项战略计划提供资金支持。提交财政部门时,还需列示所提预算的考虑和部门绩效考核,以及预期的产出和成果。
2、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审计业务滚动计划是实施“组织发展计划”的重要战略计划之一,旨在明确提出如何逐步实现“组织发展计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的目标。按照批准的部门预算确定的审计项目和可利用的审计资源,政府审计机关在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中应制定绩效计分表,以方便评估、监督和衡量自身的绩效。审计业务滚动计划是以三年为周期的流动计划,但是每年都要进行更新和修订。
3、风险管理计划。审计机关各项战略计划框架的实施需要风险管理计划的有力支持。审计机关每年要对其风险管理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回顾,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修改业务要求,控制环境,分析“组织发展计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的主要风险水平,提出解决之道,并在向政府提交年度工作报告中专门陈述。
4、舞弊控制计划。舞弊控制计划是与风险管理计划直接相关的重要战略性文件,是风险管理计划的延伸。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审计机关至少每两年要检查一次舞弊风险评估和舞弊控制计划,重点是识别和分析所有与审计业务相关的风险,所有的舞弊风险都由风险所在单位的上一级部门确定和处理。
5、单项业务绩效计划。单项业务绩效计划是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不单独形成文件。单项业务绩效计划主要关注如何按照“组织发展计划”和审计业务滚动计划中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将直接相关的各项要素(如产品、服务、单项经费预算等)细化到具体的审计项目。
需要说明的是,组织发展计划的实施还需要其他方面诸如战略的、管理的或具体的实施计划的支持,这些计划更侧重审计机关业务或行为的某一方面,如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和外部环境管理等。
(二)“组织发展计划”的组织实施及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与绩效考核
1、组织实施。为确保“组织发展计划”的落实,一方面,组织内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执行委员会,由审计首长直接领导,主要职责是领导审计组织实现“组织发展计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协助审计首长履行法定职责;另一方面,在每年向人代会提交的年度工作报告中,都会从组织管理的角度,专门报告“组织发展计划”的实施情况。
2、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确保“组织发展计划”实施的保证。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既包括对审计组织事例的风险管理计划,也包括对每一工作领域的风险管理计划。
3、绩效考核。业绩考核是衡量“组织发展计划”实施效果的直接手段与方法。计分卡是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根据“组织发展计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和年度部门预算确定的绩效指标设立,旨在使审计组织能够随时掌握和关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绩效。
二、对我国政府审计管理的若干启示
以《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五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为标志,我国政府审计管理工作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五年规划实施近四年来,审计署对强化审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先后颁布了《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审计署关于改进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实施办法》等加强和改进审计管理的重要文件,但审计管理滞后于审计实践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已成为制约审计工作取得更大进展的重要因素。
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的设计与实施给我国政府审计机关一个新的、从组织发展的视角开展审计管理的启示。与以“组织发展计划”为核心的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相比,我国政府审计机关还缺乏从审计机关的内(内部管理)、外(外部环境)部,从审计业务的内(审计业务的自身管理)、外(审计业务支撑体系的管理)部综合开展审计管理的认识和实践。当前的审计管理在管理制度框架的系统性(主要是框架的设计与完善,以及界定框架中不同计划之间的管理定位与职能)、管理内容(主要是外部环境以及具体目标与对策)的充实性和框架实施的制度保证程度方面,还有一些值得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一)建立和完善审计管理的制度框架
尽管五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收到较好效果,但从组织发展管理的角度看,目前我国政府审计管理制度框架的内容比较单一,还缺乏与五年规划配套和相互支撑的具体的审计业务滚动计划、单项业务绩效协定;缺乏对五年规划实施中的风险分析与可能的舞弊控制;没有将五年规划中的重点工作与部门预算建立对应关系,部分规划内容缺乏应有的资金支持。因此,完善审计管理的制度框架,就是要以五年规划为核心,建立审计业务滚动计划、审计业务支撑计划、单项审计业务绩效协定以及风险管理计划(含舞弊控制)为内容的战略计划框架,重视部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中对五年规划重点工作的支持,注意各个计划之间的衔接,使审计管理的制度框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二)清晰划分审计管理制度框架中不同计划或制度的管理定位
1、五年规划主要是确定审计机关的指导思想、总体发展目标和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的具体目标与对策(通过具体目标支撑总体目标),明确审计管理制度框架中包括的各项计划或制度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2、审计业务滚动计划主要是关注五年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的实施步骤和绩效分解与落实。具体地说,一是将重点工作事项的目标和对策细化为具体的、以“三年为一个滚动周期”的审计任务计划;二是将“三年为一个滚动周期”确定的审计任务与“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衔接起来,切实发挥计划效能;三是通过年度审计计划的选择,确定具体审计项目,并同部门预算挂勾。
3、单项绩效协定主要是结合部门预算中的项目预算、审计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关注具体审计业务或审计支撑业务的绩效,实现已经明确的年度审计工作具体目标的进一步分解与衔接。重点做好资金、人员等审计资源的管理,并通过审计机关与审计组织签订协定的方式将其确定下来,以便于落实与考核。为此,要通过审计成本管理,实行项目预算管理,加强成本控制。对基本支出和外勤审计经费分别实行定额定员管理和项目测算管理;在做好审计成本基础数据的分析和测算工作的基础上,审计项目要做到审前调查时有概算,正式审计前有预算,项目结束后有决算,实施结果有评估。
4、审计业务支撑体系主要是针对五年规划确定的、业务工作之外的对业务工作起到支撑作用的其他审计工作的具体任务。我国审计业务的支撑体系就是“人、法、技”建设,是今后审计工作不断取得新发展的重要保证。审计机关可针对支撑体系的某一方面制定发展计划,如关于人才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计划;关于《审计法》的宣传与落实、审计标准、审计准则和审计指南研究的发展计划等。
5、风险管理(含舞弊控制)计划主要是关注五年规划和其他计划和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它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引入各项审计工作,针对“五年规划”确定的每一个重点审计工作领域,从确定风险存在的环境、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和处理风险等五个环节,合理地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同时定期分析和总结回顾五年规划审计工作的各个重点领域的风险水平和控制措施,修订风险管理(含舞弊控制)计划,确保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对政府审计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改进和提高政府审计管理必须高度关注其外部环境变化。在我国现行的审计管理体制下,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意味着政府审计发展与管理的机遇与挑战。当前政府审计发展与管理过程中应该十分关注以下几个外部环境问题:
1、新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颁布对政府审计管理的影响。一方面要求政府审计人员必须具备针对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下的企业审计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已实现与国际审计准则接轨的社会审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势必要求加快政府审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从国际上看,社会审计与政府审计在财务报表审计准则的技术方法上的趋同,要求政府审计机关借鉴社会审计准则体系规范和其他一些好的技术方法,建立起政府审计准则,进一步规范政府审计行为。
2、政府审计的国际潮流与我国政府的国际定位。总体而言,目前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审计工作包括财务报表审计与效益审计两部分。各国财务报表审计多是基于风险基础的审计方法,在审计准则的建立和审计方法的运用方面多趋向于国际审计准则,较为规范,但各国效益审计的方法和领域则有所不同。在财务报表审计领域,目前我国政府尚未开展真正意义的、符合国际审计准则的财务报表审计。实际工作中的财务报表审计(或预算执行审计)仍停留在账户审计或交易审计的层面,很少运用风险基础的审计方法,也没对单位财务报表的总体发表意见。这些方面都需要改进,以实现政府财务审计的规范发展,尽快并入国际审计潮流。在效益审计领域,我国正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将合法性审计纳入效益审计的范畴,赋予“经济、效率、效果”以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将是探索有中国特色效益审计的关键,也是我国政府效益审计实现与国际同步的关键。
3、适应管理体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从目前的情况看,审计机关隶属于政府管理的体制短期内不会改变。基于这种判断,管理体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的核心问题就是审计工作如何适应这种管理体制的要求,寻求最佳途径,发挥更大作用。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舆论和社会监督,针对不同的对象,制定不同的宣传内容、重点和方法,使审计工作更好地得到各方面的支持、理解和帮助。
(四)重视审计管理体制框架落实的组织保证和业绩考核,从制度上保证审计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47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7分钟,共有108位用户关注,46人点赞!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利,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根据国家人口计委《关于进一步推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的实施意见》(国人口发〔**〕7号)和省政府推行政务公开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省人口计生系统政务工作的实际,现对《关于在全省推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制度的意见》(浙计生委〔**〕121号)进行修改、完善,并就进一步深化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制度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全面推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是人口计生系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人口计生工作落实依法行政,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法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民利、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提高人口计生部门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切实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加快建立工作新机制,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工作目标:要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提出的“2010年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基本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率先实现部门工作法治化”的目标要求,我省**年底前在全系统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务公开制度,促进工作理念的更新和工作方式方法的改变。建立有效的政务公开监督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民利。
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的重点内容和主要形式
(一)政务公开的重点内容
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的内容要全面系统、切合实际、重点突出、简洁完整,真正让群众对所关心的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明明白白,对所关注的计划生育事务和财务清清楚楚。要随着形势的发展、政策的变化和群众的需求,及时调整,充实完善公开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增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省、市人口计生委政务公开的重点内容:
⑴部门机构设置、职责和法定权限:
⑵人口和计划生育相关政策法规、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和年度重要工作目标;
⑶工作制度,办事依据、条件、程序、过程和结果;
⑷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与义务;
⑸群众获取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途径与方式;
⑹群众参与评估人口计生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⑺渠道、处理程序、处理结果等;
⑻行政事业收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设定、调整和取消以及行政许可事项办理;
⑼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情况;
⑽重点项目落实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重要政策、文件执行情况;
⑾公务员考试录用、人口计生行业表彰,以及公开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条件、程序、结果等情况;
⑿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报、发生和处置情况,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处理情况;
⒀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应当公开的其他事项。
2、县(市、区)、乡镇(街道)人口计生部门政务公开的重点内容:
⑴部门机构设置及职责和法定权限;
⑵人口和计划生育相关政策法规;奖励优先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
⑶年度人口计生工作执行情况、财政、财务收支及各类专项资金、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情况;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情况;
⑷行政事业收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执行依据和办理程序;
⑸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与义务,获取计划生育服务的途径与方式;
⑹群众参与评估人口计生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⑺渠道、处理程序、处理结果等;计划生育年度分析报告;
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报、发生和处置情况,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处理情况;
⑼群众普遍关注的其他事项。
3、行政村(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的重点内容:
⑴人口和计划生育相关政策法规;
⑵奖励惩罚、优先优惠政策及落实情况;
⑶年度人口计生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⑷生育的病残儿审批程序、审批结果;
⑸各种证件的办理程序;
⑹计划生育收费项目、标准、程序;
⑺群众普遍关注的其他事项。
4、行政机关内部公开的重点内容:
⑴领导班子及成员勤政廉政情况;
⑵干部任用、人事安排及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年终考核、奖惩情况;
⑶财务制度及执行情况;
⑷重要工程项目方案、审批及招投标情况;
⑸政府采购,固定资产的处置情况;
⑹重大事项的决策、执行、进展及完成情况;
⑺其他应在内部公开的事项。
5、免于公开的主要内容:
⑴属于国家秘密的;
⑵属于个人隐私或者公开后可能对个人隐私造成不当侵害的;
⑶与行政执法有关,公开后可能影响检查、调查、取证等执行活动或者危害他人生命安全的;
⑷法律、法规规定免于公开的其他情形。
(二)主要形式
政务公开的形式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灵活多样,规范完善。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在方便群众查阅的地方,普遍建立健全专门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栏,专栏要有专人负责。有条件的地方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公开,要加强各级人口计生网站建设;定期向社会人口和计划生育公报,建立和完善新闻制度;积极探索通过社会公示、听证、论证、旁听、咨询等形式公开;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扩大网上审批、查询、交费、办证、咨询、投诉、求助等服务项目。
三、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把政务公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健全政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编制政务公开内容的详细目录,明确责任,分工负责,齐抓共管,逐级落实。
(二)加强制度建设。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建立健全主动公开制度、依申请公开制度、机关内部政务公开制度、预先审核和备案制度、政务公开评议制度、检查考核制度、社会监督制度和责任追究等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构建政务公开的长效机制,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规范运行。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09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3分钟,共有150位用户关注,54人点赞!
同志们: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即中发[20__]22号文件精神,回顾总结20__年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部署20__年度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抓住机遇,迎难而上,确保全年人口计生工作各项任务的完成,力争实现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的目标,切实把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下面,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20__年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回顾
20__年,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计生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目标,强化组织领导,突出工作重点,坚持以人为本,实行综合治理,逐步建立起“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工作新机制,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回顾去年的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六个特点:
(一)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20__年末全县总人口为32.54万人,出生人数3647人,同比减少213人,比市下达的计划少出生453人;出生率为11.22‰,自然增长率为5.54‰,计划生育率为95.06,较好地完成了市里考核目标。
(二)优质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围绕“创建省级优质服务县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进村入户开展计生法律法规、生殖保健、青春健康知识等个性化咨询服务活动,全年县乡村三级计生工作人员上门服务随访2万多人次,查环查孕查病7万多人次,帮助指导选择落实避孕措施6000多人次,送药具上门7000多人次。同时乡村计划生育宣传服务阵地得到进一步规范,全县新建的130多个村办公大楼均布置了计生服务室和活动室,为开展优质服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改革创新不断深入。20__年,建立完善了对乡镇分类、分线考核机制,使考核机制更趋科学、合理;积极探索计生联合执法新机制,开展了异地征收社会抚养费活动,由县法院、计生局、有关乡镇组成的执法小组,两次赴异地对19户长期外避对象进行强制执行,征收社会抚养费11万元,落实了2例结扎、5例放环等节育措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加大面上违法生育对象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全年征收社会抚养费比上年同期增加128万元。
(四)利益导向机制逐步完善。以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的制定落实、农村计划生育社会救助保障机制和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的建立为突破口,逐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全县4个省级项目的成功实施,带动了一批计生贫困家庭增收致富。开展“春苗计划”助学结对活动,争取到省马寅初人口福利基金会对我县新桥、芳村、新昌3个乡镇20名贫困中学生每年无偿提供600元助学金直至初中毕业。20__年全县共有“双农”、城市失业计生家庭享受各种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8514人(户),发放奖励资金60万元。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奖扶制度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主动性,推动了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去年全县有4872个家庭办理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五)村民自治有序推进。积极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逐步形成了“村两委会负总责、协会当骨干、群众做主人”的村级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去年全县共有280多个村派出干部800多人次外出查找计生对象、开展计生工作,共落实外出人员节育措施和环孕检20__多例,使一大批外出流动人口得到相应的管理。
(六)组织领导得到加强。县委、县政府坚持将计划生育和经济建设等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不断加大计生经费投入,建立和完善以党政一把手为主的责任机制、奖惩机制,加强责任目标管理,严格兑现奖惩,推动了责任落实。一年来,全县因计生工作问题被否决的评先、评优单位(村)有31个;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受到处分的党员干部5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危机和挑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稳定低生育水平任务艰巨。计划生育率方面:去年我县计划生育率为95.06,同比下降0.02,仅比市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高出0.06个百分点,列全市末位,全县有5个乡镇计划生育率低于市县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占了全县三分之一的乡镇;计划外生育方面:计划外出生人口从20__年的124人增加到20__年的180人,呈逐年上升趋势;出生性别比方面:去年我县出生人口性别同比上升3.3,特别是二(多)孩性别比严重偏高。长效节育措施方面:去年我县综合节育率和长效节育率有所下降,至去年底,全县77901个已婚育龄妇女中已落实各项节育措施的只有69451人,综合节育率89.15,同比下降了0.47个百分点,列全市倒数第二,其中落实长效节育措施63847人,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为81.96,同比下降0.27,比市考核指标低1.04个百分点。
二是基层工作开展不够平衡。基础工作较好的乡镇、村,多年来计划生育率一直在高位徘徊,计划生育工作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但也有少数乡镇、村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认识不到位,没有把人口计生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有的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消极畏难、办法不多;有的基础较差,迟迟难以摆脱落后局面;有的作风不实,存在出生人口瞒报、漏报现象;还有的村计生服务员报酬不到位,长效可靠节育措施落实率低,致使连年出现计划外生育;还有少数部门单位依法主动履行人口计生工作职责不力,对计生工作配合不够,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合力不强。
三是流动人口管理不到位。一些乡镇部门对流动人口底数不清、地址不清、婚育节育信息不清,计生宣传管理服务难落实,依法处理难到位。尤其对外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中出现的“三假”(假环孕检、假证明、假节育手术)现象,重视不够,办法不多。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认真加以解决。二、20__年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意见
20__年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深入实施《“十一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努力在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夯实基层基础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全力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构建和谐常山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20__年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5‰以内;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5以上,统计误差率控制在2以内;出生性别比控制在103-108范围内;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规范、无行政侵权情况发生,当年社会抚养费征收兑现率达到70以上。力争实现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目标。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今年重点要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以学习贯彻中央《决定》精神为主线,进一步深化宣传教育工作。《决定》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乡镇、部门要积极采取各种形式和载体,大张旗鼓、广泛深入开展《决定》宣传活动,在全县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决定》的热潮,营造全社会重视人口安全、强化国策意识、理解和支持人口计生工作的良好氛围。要以《决定》的贯彻落实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人口计生宣传教育新机制,加强村(居)宣传阵地和设施建设,创新宣传教育的形式和途径,积极倡导文明生育、婚育新风、关爱女孩行动新风尚,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对政策法规、新型生育观和避孕科普知识的知晓率。
(二)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强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要把计划生育内容纳入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和文明村镇等活动的评选标准,进一步促进生育观念文明和生育行为文明,全面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继续加强计卫合作,完善计生技术服务机制建设,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服务环境,多方面满足育龄群众生殖健康需求。主动融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结合农民健康工程,全面实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工程”,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和“上门随访”双服务活动,规范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引导群众落实以长效为主的可靠避孕节育措施,全面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继续抓好青少年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主动把农村新型生育文化融入新农村建设中。
(三)以兑现优先优惠政策为主导,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从关心育龄群众生产、生活、生育入手,结合当前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和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政策措施,在全县形成奖励、优惠、扶持、救助、保障“五位一体”的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和利益导向体系。要继续全面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依法兑现法定的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确保计生家庭至少能享受一条优先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落实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深入实施新家庭计划“少生快富”项目;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保障制度等。使计划生育家庭真正感受到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在农村低保、看病就医、子女就学、生产资金、项目信息等生产、生活各方面得到优惠、优待和照顾。
(四)以完善落实各项责任制为抓手,进一步控制计划外生育。减少或杜绝计划外生育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主要途径和关键所在,也是当前我们工作的主要目的和首要任务。今年将采取以下措施:一个整治:即整治重点村计生工作的管理,要出台《县人口和计划生育重点村管理办法》,限期整改或实行黄牌警告,同时要综合协调县计生、民政、法院、公安等部门,整合力量加大非法抱养的治理力度,坚决刹住非法抱养歪风。二个狠抓:一是要狠抓各项节育措施落实。今年要开展落实长效节育措施专项督查,严格按照节育措施“月月清”的要求,全面清理排查历年来的节育措施遗留对象,对原无节育措施的、节育手术暂缓的、暂时使用短效药具的要理清底数,积极引导她们落实以长效节育措施为主的避孕方法,尤其要将计划外二(多)胎未结扎对象作为工作重点,进行重点排查、重点落实、重点处理,确保全县长效节育率达到83以上。二是要狠抓环孕检遗留任务的落实。育龄妇女每年二次环孕检工作是一项量多面广、最烦琐又最直接有效的管理办法,也是全面掌握计划生育底子的主要途径,乡、村干部一年将近三分之一时间和精力在抓这项工作。一个乡镇环孕检工作越到位,计划外生育隐患就越少。所以这项工作不能“走过场”,必须认认真真抓紧抓实抓好,做到“对象、时间、程序”三到位,尤其要严查“三假”现象,严格核对、查验计生对象的有效证件,辩别真假,跟踪检查,必要时要落实专人面检,做到不遗不漏,有效杜绝计划外生育。三个强化:一是要强化乡镇、部门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责任机制,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摆上本乡镇、本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部署重要任务,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局面;二是要强化乡、村干部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实行包干到片、到村,责任到人;三是要强化村党员干部联系重点生育管理对象的责任,负责向未婚青年进行婚前政策宣传教育和婚育情况的跟踪管理,杜绝早婚早育、非婚生育,切实提高计划生育率。
(五)以专项集中治理为突破口,进一步解决计划生育工作重难点问题。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源头管理、实行综合治理。坚持突击治理和日常管理相结合、专项治理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宣教、法制、利益导向等手段多管齐下,严厉打击非法实施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行为,打击溺弃女婴的犯罪行为,全面规范生育全过程管理和服务,力争20__年我县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二是要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
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纳入经常性工作范围,提供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免费服务,强化社区流动人口登记制度,继续完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的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坚持把流动人口信息共享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建立流动人口“一盘棋”管理服务机制。三是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要充分发挥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完善人口计生与司法部门的执法联动机制,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对违法生育和破坏、干扰计划生育工作行为的打击惩治力度,要继续把社会抚养费征收兑现率作为乡镇、村各级干部计生工作考核的一项“否决”指标,确保当年计划外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率达到70。特别要加大对“名人”、“富人”超生的处罚,“名人”、“富人”超生现象虽然是少数,但社会影响很大,对“名人”、“富人”超生要进行曝光,严厉查处,绝不能网开一面、姑息纵容、法外开恩。(六)以完善育龄妇女基础信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信息网络化建设。继续完善育龄妇女信息,加强育龄妇女基础信息的管理和应用,依托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全面实施“人口计生信息网络化工程”,加强育龄妇女基础信息的管理和应用。坚持依法统计,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在稳定低水育水平工作中的监督和指导作用。加强信息交换工作,实现计生、公安、统计、民政、卫生等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努力提高人口计生工作的科学管理水平。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44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7分钟,共有199位用户关注,27人点赞!
一项工作的成功,必须要有好的制度并抓好落实,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和平镇的计划生育工作从2006年至今,有了历史性转变。从以全力遏止计划外生育失控为工作目标转变到以优质服务、完善考核制度和利益导向机制、严抓社会抚养费征收为工作目标,离不开在计划生育管理制度上的创新。
和平镇创新计划生育管理制度的主要目标、内容
我镇的计划生育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以提高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为目标,坚持关口前移,抓住重点,提升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切实推进全镇经济、社会、资源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镇坚持将夯实基层基础放在第一位,目标是提高我镇的计划生育水平,切实为打造生态型工贸强镇奠定良好的人口环境。
我镇的计划生育管理制度创新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不断完善镇、村和全体干部的考核制度;二是做好计划生育六种重点对象的随访和服务工作;三是严格依法行政,狠抓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我镇的计划生育考核制度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考核体系,包括镇对各行政村(居)“一票否决”制度、镇对各行政村(居)的捆绑考核(计划生育占总考核分的15%)、镇计生办对各行政村(居)计划生育服务员和专职副会长考核办法,这三个考核办法层层具体化,有操作性。我镇为了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坚持夯实基层基础,坚持利益导向机制为引导,做好计划生育重点对象的随访和服务工作。对计划外对象的劝导和征收工作我镇创新了四项告知制度,力求劝导到位、依法到位。
二、管理制度创新的主要做法
(一)、创新考核制度,细化考核办法。
我镇在与各行政村的“一票否决”责任书中,对“一票否决”的内容具体化并严格执行相关的奖惩制度:出现计划外出生1例就要“一票否决”。对 “一票否决”的村(居)严格执行考核政策:一是取消该村年度考核的评优资格;二是扣除村主职领导全年考核奖的50%,不得评选任何先进;三是连续两年出现“一票否决”的行政村(居委会),镇党委、政府对村(居)主要领导采取组织措施。对各行政村捆绑式考核中,计划生育占据15分,年度内出现一例大月份引产扣5分,当年每出现一例计划外生育扣10分,该项扣完为止。联村镇干部按所在村的总成绩相应扣除年终奖金,同时,所联系的村出现计划外生育,联村干部不得参加镇先进的评比。对计划生育服务员和专职副会长分统计信息和基层工作、当年长效避孕措施落实率、当年b超查环查孕落实率、优质服务、流动人口管理、协会工作、创建工作、会议纪律块二十五个细则进行考核,与年终考核奖金挂钩。
(二)、抓好计划生育重点对象的排摸、随访和服务工作。
2007年以来,我镇坚持在优质服务的前提下重点抓好计划生育重点对象的排摸、随访和服务工作。2007年共排摸出重点对象639人,到2011年总共排摸出未到法定婚龄同居、大龄青年、离丧分、外出流动人口、经济条件好的男孩户、农嫁居等六种重点对象共计483人,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员做到至少每个季度与重点对象见一次面,积极落实这些对象的长效避孕措施和b超的查环查孕工作,做到落实好、服务好,计生办工作人员分片和各村对接,坚持一个季度听取一次汇报,重难点问题集体商量解决。对未到法定年龄的婚前服务对象,我镇坚持上门服务,能落实长效措施的全力引导落实,减少人流引产对少女们的损伤。
(三)建立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我镇在坚持优质服务同时,注重利益导向机制的引导作用。2009年,我镇建立了示范村的村级服务员、专职副会长养老保险补助制度,建立了独生子女死亡父母的特殊补助制度。积极联系企业,发展冠名基金,共同联合工、青、妇和民政部门,建立“生育关怀”档案,对关怀对象给予帮助和补贴。自2009年以来,我镇发放养老保险补助3.8万元,发放独生子女死亡父母特殊补助1.4万余元,建立四个冠名基金,发放基金26万余元,建立生育关怀档案156个,发放补贴40余万元,给育龄群众带来了广泛的影响。
(四)、狠抓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
今年以来,我镇将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出现一例立案一例。当前,违法生育当事人逃避征收的办法层出不穷,特别是有些当事人自怀孕到出生一直避而不见,立案难度越来越大。为此,我镇建立了四告知制度。即发现计划外怀孕劝导终止妊娠,向当事人第一次书面告知,明确相关事项;怀孕28周以上,第二次书面告知相关的权利、义务及计划外生育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决定书发放一个月后第三次书面告知,并联合村主职领导等各方力量共同做工作,敦促其履行义务;发放决定书三个月后如违法当事人仍未履行缴纳社会抚养费义务的,进行第四次书面告知案卷移交法院,将以司法途径处理。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实行计划生育管理制度创新以来,我镇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早婚同居对象的人流率大大降低。通过重点对象服务和随访,很多早婚对象落实了长效避孕节育措施。截止到2011年10月,我镇未婚同居对象共有64对,其中落实长效措施的有23对,早婚流、引产对象从2007年的49人次降低到今年的22人次。
(二)计划外生育得到有效控制。通过一系列的考核制度和政策,调动了全镇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视和积极性。从相关数据显示,自实行计划生育和年终奖金挂钩后,我镇镇干部2010年由于联系村出现计划外被扣除奖金的最高达到7000元,对干部触动很大,目前各联村干部会主动关心所在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很多干部会直接出面做工作,改变了以往计划生育工作计生办单打独斗的局面。力量的加强,效果也很快显现,我镇计划外出生数自2006年12例到目前的3例,有了显著减少。
(三)村级服务员和专职副会长积极性提高。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刺激,村级服务员的待遇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个别村级服务员的年工资从2006年的2000元增加到2010年的15000元,同时,严格的依法行政,征收社会抚养费工作的及时有效,使村级服务员和专职副会长在育龄群众中的威信得到了提高,说话更具有说服性,提高了计划外怀孕对象劝导工作的有效性。
(四)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工作有效推进。我镇的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自2006年累计应征对象43例,合计应征金额62万元,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我镇累计应征对象12例,合计应征金额44万,已征收35万,社会抚养费金额兑现率79%,成效显著。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740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9分钟,共有282位用户关注,32人点赞!
同志们,新形势下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振奋精神,锐意创新,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我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局面,为早日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求真务实,开拓进取,2003年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03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一年,也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一年来,由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配合支持,我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实现了新突破,在全省范围内出现了你追我赶,奋力争先的良好态势。(一)人口计划圆满完成。据省统计局抽样调查数据,2003年人口出生率为14.07‰,自增率为8.09‰,分别比目标值低0.43和0.21个千分点、比上年下降0.67和0.43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近90%,较上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全年净增人口34.3万,比上年减增2.36万人。(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进一步深入。各级进一步完善了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协调会议制度,一年来,计生部门单独或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了一系列影响大、效果好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有利于计划生育的舆论氛围。“关爱女孩行动”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并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得到拓展和深化,民营企业、大中专院校、社区、超省、家庭的新型婚育文化建设全面展开。(三)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全面推进。各地注重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按照“为民、便民、亲民”的要求,充分发挥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和流动服务车的作用,坚持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咨询、生殖保健、术后随访和办理证件等方面的服务,大大方便了群众并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活动富有成效,涌现了一批新典型,培植了不少新亮点,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的提高。吉安省、上饶省开展的“十到户”、“三入户”和景德镇省昌江区的“三生三进”活动、宜春省实施的“三五工程”让群众得到不少实惠,因而深受群众欢迎。崇义县、上高县、渝水区成为国家人口计生委首批表彰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崇义县还是全国表彰会上三个作经验介绍的县(区)之一。(四)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乡(镇)、村计生专干按要求基本配备到位,计生队伍年轻化、知识化程度明显提高;计生服务站、所、室的条件进一步改善,服务能力有所提升;基层计划生育协会作用不断增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五)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各地认真贯彻在新余省召开的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座谈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新机制,转变思路,创新方法,在建立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保障体系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新举措。宜春等省设立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奖励专项经费;吉安、上饶、赣州等省实行村计生专干竞争上岗;新余省、南昌城区和崇义县等省县用《生殖健康服务手册》取代《一胎生育证》,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六)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逐步走上依法管理轨道。至去年年底,与贯彻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配套的8个规范性文件全部制定出台,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纳入了“四五”普法重要内容。各地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计划生育相关法律法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朝着依法管理方向迈进,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2003年全省计划生育行政侵权件较上年下降67.79%。全年未发生因计划生育导致的恶性案件和。(七)出生人口性别比攀升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去年,我省统一组织开展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专项治理活动,纪检、公安、卫生、民政、工商、药监、计生等部门联手行动,密切配合,通过采取宣传教育、依法惩处、加强管理、利益导向等手段,整治活动取得初步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没收个体行医购置的b超115台,查处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人和事73例,查处遗弃、残害女婴事件176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6起。据我委抽样调查数据,2003年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9,比2000年下降了18个百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攀升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八)计划生育工作后进转化成效明显。过去一年中,各级均高度重视“抓大攻后促平衡”的工作,对人口总量大和工作基础较薄弱的地区实行重点管理和面对面指导,加强督促检查,严格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绝大多数工作较被动的地区不甘人后,急起直追,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使计生工作后进面貌有了明显改观,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九)机关和行业作风大有改进。针对计生队伍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的状况,加强了对干部的教育和培训。组织全系统人员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开展向郑培民等先进人物学习活动,认真搞好政务环境评议评价工作,对机关和行业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标本兼治的要求下力气进行整改,建立和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完善责任制,严格考核制,促进了机关和行业作风的进一步改善,计生干部整体素质得到提升,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二、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紧迫感人口问题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按照省委、省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规划的要求,到2020年全省总人口必须控制在4800万以内。要实现这个目标,任务十分艰巨。我省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纵观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六大矛盾,将给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带来新的难度和压力。一是人口控制与生育反弹的矛盾。由于人口再生产的惯性作用,即使严格执行现行生育政策,未来十几年,全省每年仍要增加30余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县人口。再过七八年,第三次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孩子将陆续进入婚育年龄,人口出生将出现回升。与此同时,独生子女将陆续进入婚育期,按照省《条例》规定,不论城乡,独生子女之间结婚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这将抬高人口出生水平。由于我省低生育水平并非依靠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的,在低生育水平的背后仍然有强大的反弹势头,我们工作如果稍有松懈或外界环境发生变化都可能引起生育水平的波动。由此可见,人口控制的难度依然很大。二是群众婚育观念与现行生育政策的矛盾。尽管群众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日渐淡化,但早生孩、生男孩和“男女双全”的观念仍在很大部分人中存在,群众的生育意愿与国家现行生育政策还有较大差距,严格按政策生育还没有真正成为农村多数群众的自觉行为。这是出现比重还不小的计划外生育的重要思想根源,也是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深层次原因,更是生育反弹的潜在因素。三是社会保障能力不足与群众后顾之忧的矛盾。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严格按照政策生育的家庭面临着不少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养老没有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与此同时,2002年我省65岁及其以上的人口已达275万人,占总人口的6.5%,预计未来十几年将会形成老龄人口高峰。人口老龄化大大超前于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对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构成了巨大压力。四是发展社会主义省场经济与现行管理体制的矛盾。随着省场经济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等日趋多元化,企业社会职能剥离,许多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人户分离现象不断增多,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大量增加;过去以户籍管理、单位管理和条条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也给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五是依法行政要求硬与生育控制力度相对软的矛盾。随着《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及配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逐步纳入法制管理轨道,要求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法行政,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法律对生育过程进行控制的力度明显不足,措施相对偏软。在依法行政的要求下,目前计划生育工作要做到既抓紧又抓好的确不容易,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工作,付出更大的努力。六是计划生育事业发展与经费不足的矛盾。农村税费改革和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社会抚养费要求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内管理,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所需经费将只能靠财政投入。与此同时,随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育龄群众需求的提高,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手段的现代化,计划生育经费需求逐步增大,因而与财政投入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此外,目前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还很薄弱,村为主的工作格局尚未形成,计划生育工作仍然要依靠外力或组织突击;一些地方生育政策不落实,计划外出生控制不力,有的甚至搞“放水养鱼”、“以罚代管”、“以罚代证”;少数地方的党政领导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着盲目乐观或畏难松劲情绪;一部分计生干部的思想素质、知识水平、工作能力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问题没能得到很好地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严重制约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我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确还很多,但有利的因素和条件也不少。主要是,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政领导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高度重视,社会各方面尤其是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大力支持,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局面正在形成;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日臻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的政策和措施不断出台;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的婚育观念加快转变,少生优生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国家的现行生育政策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计生队伍素质不断提高,计生网络更趋完善,为育龄群众服务的条件和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和增强。这些都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我们要充分发挥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利条件,注重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和新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做得更好,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我省实现快速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全力做好2004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工作今年是完成“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计划生育部门更名后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标,以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为主抓手,积极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加快转变计划生育“两个转变”,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全面提高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确保2004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0%以上,力争在转变职能、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和计划生育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认真贯彻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全面推进依法管理。把《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及国家和我省相继出台的多个配套法规的学习、宣传、贯彻推向深入,进一步强化广大干部的法制意识,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尽快全面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坚持依法行政,正确执法,文明执法,不折不扣执行计划生育工作“七个不准”,杜绝行政侵权行为和借计划生育名义乱收费、乱罚款行为。尊重群众计划生育主人地位,大力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发挥群众在计划生育工作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作用,增强基层人口自控能力。(二)狠抓生育政策的落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大现行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消除目前社会上对生育政策的一些误解,特别要纠正“只要交了一定数额的社会抚养费就可以多生小孩”的错误说法,让广大群众真正了解和正确掌握生育政策。要继续抓好定期进行环孕检的工作,预防和减少或早补救计划外怀孕。要坚决制止“以罚代管”、“以罚代证”行为,对那些搞“放水养鱼”,为创收而放纵计划外生育的,要严肃追究其渎职责任。要加大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采取各种措施包括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来提高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到位率,充分发挥经济手段对控制计划外生育的制约作用。总之,要尽最大努力,进一步减少计划外生育,确保低生育水平的稳定。(三)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今年要在计生系统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上门服务制,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的便利,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得民心的事。继续抓好优质服务“三大工程”的实施。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既要不断扩大推广面(今年要达到60%以上),又要努力提高工作质量;既要加强指导,让群众真正知情,又要体现对群众意愿的尊重。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应从实际出发,条件不成熟的不要勉强,要讲求实效,突出社会效益。为育龄妇女免费检查和优惠治疗妇科病要当作一项常规工作切实抓好,防止形式主义。要继续抓好流动服务车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使之为群众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更好的服务。广泛深入开展以“六好”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活动,力争更多县(省、区)进入全国、全省先进行列。(四)推进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抓好工作规范的制定和各项制度的完善,促进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提升计生工作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改善业务用房,提高设备档次,加强人员培训,健全工作制度,规范服务程序。按照布局合理、管理科学、功能齐全和环境优美的要求重点建设一批中心乡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已婚育龄妇女信息交换和传输数字化以及计划生育系统办公自动化。继续抓好合格村建设,真正形成“乡指导、村为主、户落实”的工作格局。整建好基层协会组织,切实发挥基层协会作用。加强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网络和服务阵地建设,全面推行属地化管理。(五)齐抓共管,力求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取得新突破。今年要在建立和完善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协调卫生、公安、民政、药监等有关部门建立经常性的工作联系和信息交流制度;突出抓好二孩生育过程的跟踪服务,建立和完善“孕期访视、引产报批、定点接生、责任到人”制度以及对b超等设备的监管制度。二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关爱女孩行动”,努力营造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舆论环境。三是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选择性别终止妊娠以及遗弃女婴行为。四是坚持把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纳入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建立和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实行“一票否决”。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偏高的地方,要继续组织专项整治活动,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以强有力措施遏制出生婴儿性别比升高的势头。(六)认真贯彻执行有关规定,切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已正式施行,各级计划生育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和宣传,全面领会精神,掌握政策,明确要求,切实搞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要严格执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为此,在这里我要强调和重申三条:即不允许户籍地在流动人口现居住地设立环孕检站点;不允许已经获得流动人口育龄妇女《报告单》或信息交流平台反馈的避孕节育信息,仍要求其返回原籍地接受避孕节育情况检查;不允许无正当理由拒绝或违反有关规定拖延办理《婚育证明》或生育审批。要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计数据报告、双向管理、信息通报、定期随访、两地协调制度,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流出前的宣传、教育和服务工作。全面运用国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增加个案信息,加强信息交换,提高服务水平。(七)深化宣传教育,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立足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树立大人口观,努力推进婚育新风的大宣传、大联合,着力建设新型婚育文化。继续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协调会议制度,把新型婚育文化建设融入社会主义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旅游文化、超省文化、村镇文化等各项文化建设之中,变单一的计划生育宣传为文化渗透和综合服务相结合。切实发挥乡村人口学校、文化广播站的作用,继续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不断拓展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提高宣传效果,推进先进思想、文明观念、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进村入户,促进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八)强化政策推动,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把独生子女家庭特别是农村自愿终身只要一个孩子的困难家庭优先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建立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扶助制度,重点对农村独生子女和二女户父母已达老年的家庭,独生子女伤残病残、死亡家庭以及由于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后遗症而导致的困难家庭予以扶助,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坚持党政牵头,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工程,协调有关部门在政策、资金、项目、服务等方面对计划生育户倾斜,使群众切身感受到计划生育家庭在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九)加快职能转变,重视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努力适应更名后的新要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大人口观。逐步实现工作重心由以往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向稳定低生育水平,关注人口安全,促进人口全面发展为主的方向转变。重视分析研究新形势、新情况,积极探索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新办法、新路子。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工业化、城省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组织对人口总量、素质、结构的变动趋势以及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影响的研究,努力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基础依据和政策建议。抓紧研究制订我省“十一五”、2015年和2020年的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树立计生工作者新形象。按照“为民、正派、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计划生育队伍的思想、作风和能力建设。认真制定和实施干部培训计划,组织全系统人员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业务知识和有关新知识,不断增强计划生育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依法行政能力、优质服务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行逢进必考、竞争上岗、公开招聘、末位淘汰等措施和办法,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机关和行业作风建设,努力塑造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714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8分钟,共有115位用户关注,40人点赞!
同志们:
春节刚过,省委、省政府就专门召开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下面,我代表省计生委就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作个发言。
一、求真务实,开拓进取,2003年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2003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一年,也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一年来,由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配合支持,我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实现了新突破,在全省范围内出现了你追我赶,奋力争先的良好态势。
(一)人口计划圆满完成。据省统计局抽样调查数据,2003年人口出生率为14.07‰,自增率为8.09‰,分别比目标值低0.43和0.21个千分点、比上年下降0.67和0.43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近90%,较上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全年净增人口34.3万,比上年减增2.36万人。
(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进一步深入。各级进一步完善了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协调会议制度,一年来,计生部门单独或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了一系列影响大、效果好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有利于计划生育的舆论氛围。“关爱女孩行动”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并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得到拓展和深化,民营企业、大中专院校、社区、超省、家庭的新型婚育文化建设全面展开。
(三)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全面推进。各地注重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按照“为民、便民、亲民”的要求,充分发挥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和流动服务车的作用,坚持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咨询、生殖保健、术后随访和办理证件等方面的服务,大大方便了群众并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活动富有成效,涌现了一批新典型,培植了不少新亮点,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的提高。吉安省、上饶省开展的“十到户”、“三入户”和景德镇省昌江区的“三生三进”活动、宜春省实施的“三五工程”让群众得到不少实惠,因而深受群众欢迎。崇义县、上高县、渝水区成为国家人口计生委首批表彰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崇义县还是全国表彰会上三个作经验介绍的县(区)之一。
(四)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乡(镇)、村计生专干按要求基本配备到位,计生队伍年轻化、知识化程度明显提高;计生服务站、所、室的条件进一步改善,服务能力有所提升;基层计划生育协会作用不断增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五)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各地认真贯彻在新余省召开的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座谈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新机制,转变思路,创新方法,在建立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保障体系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新举措。宜春等省设立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奖励专项经费;吉安、上饶、赣州等省实行村计生专干竞争上岗;新余省、南昌城区和崇义县等省县用《生殖健康服务手册》取代《一胎生育证》,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六)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逐步走上依法管理轨道。至去年年底,与贯彻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配套的8个规范性文件全部制定出台,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纳入了“四五”普法重要内容。各地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计划生育相关法律法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朝着依法管理方向迈进,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2003年全省计划生育行政侵权件较上年下降67.79%。全年未发生因计划生育导致的恶性案件和。
(七)出生人口性别比攀升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去年,我省统一组织开展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专项治理活动,纪检、公安、卫生、民政、工商、药监、计生等部门联手行动,密切配合,通过采取宣传教育、依法惩处、加强管理、利益导向等手段,整治活动取得初步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没收个体行医购置的b超115台,查处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人和事73例,查处遗弃、残害女婴事件176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6起。据我委抽样调查数据,2003年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9,比2000年下降了18个百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攀升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八)计划生育工作后进转化成效明显。过去一年中,各级均高度重视“抓大攻后促平衡”的工作,对人口总量大和工作基础较薄弱的地区实行重点管理和面对面指导,加强督促检查,严格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绝大多数工作较被动的地区不甘人后,急起直追,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使计生工作后进面貌有了明显改观,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九)机关和行业作风大有改进。针对计生队伍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的状况,加强了对干部的教育和培训。组织全系统人员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开展向郑培民等先进人物学习活动,认真搞好政务环境评议评价工作,对机关和行业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标本兼治的要求下力气进行整改,建立和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完善责任制,严格考核制,促进了机关和行业作风的进一步改善,计生干部整体素质得到提升,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二、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紧迫感
人口问题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按照省委、省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规划的要求,到2020年全省总人口必须控制在4800万以内。要实现这个目标,任务十分艰巨。我省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纵观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六大矛盾,将给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带来新的难度和压力。
一是人口控制与生育反弹的矛盾。由于人口再生产的惯性作用,即使严格执行现行生育政策,未来十几年,全省每年仍要增加30余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县人口。再过七八年,第三次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孩子将陆续进入婚育年龄,人口出生将出现回升。与此同时,独生子女将陆续进入婚育期,按照省《条例》规定,不论城乡,独生子女之间结婚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这将抬高人口出生水平。由于我省低生育水平并非依靠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的,在低生育水平的背后仍然有强大的反弹势头,我们工作如果稍有松懈或外界环境发生变化都可能引起生育水平的波动。由此可见,人口控制的难度依然很大。
二是群众婚育观念与现行生育政策的矛盾。尽管群众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日渐淡化,但早生孩、生男孩和“男女双全”的观念仍在很大部分人中存在,群众的生育意愿与国家现行生育政策还有较大差距,严格按政策生育还没有真正成为农村多数群众的自觉行为。这是出现比重还不小的计划外生育的重要思想根源,也是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深层次原因,更是生育反弹的潜在因素。
三是社会保障能力不足与群众后顾之忧的矛盾。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严格按照政策生育的家庭面临着不少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养老没有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与此同时,2002年我省65岁及其以上的人口已达275万人,占总人口的6.5%,预计未来十几年将会形成老龄人口高峰。人口老龄化大大超前于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对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构成了巨大压力。
四是发展社会主义省场经济与现行管理体制的矛盾。随着省场经济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等日趋多元化,企业社会职能剥离,许多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人户分离现象不断增多,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大量增加;过去以户籍管理、单位管理和条条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也给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
五是依法行政要求硬与生育控制力度相对软的矛盾。随着《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及配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逐步纳入法制管理轨道,要求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法行政,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法律对生育过程进行控制的力度明显不足,措施相对偏软。在依法行政的要求下,目前计划生育工作要做到既抓紧又抓好的确不容易,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工作,付出更大的努力。
六是计划生育事业发展与经费不足的矛盾。农村税费改革和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社会抚养费要求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内管理,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所需经费将只能靠财政投入。与此同时,随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育龄群众需求的提高,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手段的现代化,计划生育经费需求逐步增大,因而与财政投入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
此外,目前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还很薄弱,村为主的工作格局尚未形成,计划生育工作仍然要依靠外力或组织突击;一些地方生育政策不落实,计划外出生控制不力,有的甚至搞“放水养鱼”、“以罚代管”、“以罚代证”;少数地方的党政领导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着盲目乐观或畏难松劲情绪;一部分计生干部的思想素质、知识水平、工作能力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问题没能得到很好地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严重制约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我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确还很多,但有利的因素和条件也不少。主要是,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政领导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高度重视,社会各方面尤其是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大力支持,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局面正在形成;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日臻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的政策和措施不断出台;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的婚育观念加快转变,少生优生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国家的现行生育政策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计生队伍素质不断提高,计生网络更趋完善,为育龄群众服务的条件和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和增强。这些都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我们要充分发挥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利条件,注重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和新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做得更好,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我省实现快速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全力做好2004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工作
今年是完成“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计划生育部门更名后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标,以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为主抓手,积极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加快转变计划生育“两个转变”,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全面提高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确保2004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0%以上,力争在转变职能、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和计划生育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认真贯彻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全面推进依法管理。把《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及国家和我省相继出台的多个配套法规的学习、宣传、贯彻推向深入,进一步强化广大干部的法制意识,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尽快全面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坚持依法行政,正确执法,文明执法,不折不扣执行计划生育工作“七个不准”,杜绝行政侵权行为和借计划生育名义乱收费、乱罚款行为。尊重群众计划生育主人地位,大力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发挥群众在计划生育工作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作用,增强基层人口自控能力。
(二)狠抓生育政策的落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大现行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消除目前社会上对生育政策的一些误解,特别要纠正“只要交了一定数额的社会抚养费就可以多生小孩”的错误说法,让广大群众真正了解和正确掌握生育政策。要继续抓好定期进行环孕检的工作,预防和减少或早补救计划外怀孕。要坚决制止“以罚代管”、“以罚代证”行为,对那些搞“放水养鱼”,为创收而放纵计划外生育的,要严肃追究其渎职责任。要加大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采取各种措施包括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来提高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到位率,充分发挥经济手段对控制计划外生育的制约作用。总之,要尽最大努力,进一步减少计划外生育,确保低生育水平的稳定。
(三)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今年要在计生系统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上门服务制,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的便利,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得民心的事。继续抓好优质服务“三大工程”的实施。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既要不断扩大推广面(今年要达到60%以上),又要努力提高工作质量;既要加强指导,让群众真正知情,又要体现对群众意愿的尊重。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应从实际出发,条件不成熟的不要勉强,要讲求实效,突出社会效益。为育龄妇女免费检查和优惠治疗妇科病要当作一项常规工作切实抓好,防止形式主义。要继续抓好流动服务车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使之为群众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更好的服务。广泛深入开展以“六好”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活动,力争更多县(省、区)进入全国、全省先进行列。
(四)推进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抓好工作规范的制定和各项制度的完善,促进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提升计生工作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改善业务用房,提高设备档次,加强人员培训,健全工作制度,规范服务程序。按照布局合理、管理科学、功能齐全和环境优美的要求重点建设一批中心乡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已婚育龄妇女信息交换和传输数字化以及计划生育系统办公自动化。继续抓好合格村建设,真正形成“乡指导、村为主、户落实”的工作格局。整建好基层协会组织,切实发挥基层协会作用。加强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网络和服务阵地建设,全面推行属地化管理。
(五)齐抓共管,力求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取得新突破。今年要在建立和完善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协调卫生、公安、民政、药监等有关部门建立经常性的工作联系和信息交流制度;突出抓好二孩生育过程的跟踪服务,建立和完善“孕期访视、引产报批、定点接生、责任到人”制度以及对b超等设备的监管制度。二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关爱女孩行动”,努力营造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舆论环境。三是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选择性别终止妊娠以及遗弃女婴行为。四是坚持把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纳入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建立和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实行“一票否决”。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偏高的地方,要继续组织专项整治活动,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以强有力措施遏制出生婴儿性别比升高的势头。
(六)认真贯彻执行有关规定,切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已正式施行,各级计划生育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和宣传,全面领会精神,掌握政策,明确要求,切实搞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要严格执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为此,在这里我要强调和重申三条:即不允许户籍地在流动人口现居住地设立环孕检站点;不允许已经获得流动人口育龄妇女《报告单》或信息交流平台反馈的避孕节育信息,仍要求其返回原籍地接受避孕节育情况检查;不允许无正当理由拒绝或违反有关规定拖延办理《婚育证明》或生育审批。要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计数据报告、双向管理、信息通报、定期随访、两地协调制度,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流出前的宣传、教育和服务工作。全面运用国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增加个案信息,加强信息交换,提高服务水平。
(七)深化宣传教育,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立足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树立大人口观,努力推进婚育新风的大宣传、大联合,着力建设新型婚育文化。继续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协调会议制度,把新型婚育文化建设融入社会主义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旅游文化、超省文化、村镇文化等各项文化建设之中,变单一的计划生育宣传为文化渗透和综合服务相结合。切实发挥乡村人口学校、文化广播站的作用,继续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不断拓展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提高宣传效果,推进先进思想、文明观念、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进村入户,促进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
(八)强化政策推动,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把独生子女家庭特别是农村自愿终身只要一个孩子的困难家庭优先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建立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扶助制度,重点对农村独生子女和二女户父母已达老年的家庭,独生子女伤残病残、死亡家庭以及由于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后遗症而导致的困难家庭予以扶助,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坚持党政牵头,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工程,协调有关部门在政策、资金、项目、服务等方面对计划生育户倾斜,使群众切身感受到计划生育家庭在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
(九)加快职能转变,重视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努力适应更名后的新要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大人口观。逐步实现工作重心由以往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向稳定低生育水平,关注人口安全,促进人口全面发展为主的方向转变。重视分析研究新形势、新情况,积极探索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新办法、新路子。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工业化、城省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组织对人口总量、素质、结构的变动趋势以及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影响的研究,努力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基础依据和政策建议。抓紧研究制订我省“十一五”、2015年和2020年的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62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2分钟,共有217位用户关注,58人点赞!
关键词审计管理;组织发展;战略计划;启示
未来组织的一大特点是管理的灵活性,是以科学设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为前提的。未来审计组织的使命要求加强审计管理。李金华审计长在2007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审计管理不到位、不适应已经成为制约审计工作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要落实‘十一五’期间审计工作目标和任务,推动审计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审计管理。”为此,笔者拟从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的设计出发,结合我国政府审计管理的现状。对加强和改进我国政府审计管理进行一些思考。
一、国家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
国家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的构建,应当公布《××至××年政府审计组织发展计划》(以下简称“组织发展计划”)予以确定。组织发展计划应成为政府审计组织未来几年计划编制、战略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内容包括明确政府审计组织发展的主要任务与目标,重点工作事项的具体发展目标和相应对策,以及为落实“组织发展计划”制定的各项战略计划。
(一)战略计划框架
为确保“组织发展计划”的实施,政府审计机关要以“组织发展计划”为核心,在分析未来面临的外部环境可能变化的基础上,制定包括部门预算、审计业务(滚动)计划、风险管理计划、舞弊控制计划和单项业务绩效协定在内的一系列战略计划,共同构成政府审计的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
外部环境对政府审计工作的开展和法律职责的履行会产生重要而又持续的影响。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越来越多,操作环境越来越复杂。如不断发展的由私营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趋势,以及随之而来的强化管理责任和合同计划管理的必要性与服务需求;国家持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预期;越来越复杂的信息技术持续投入使用;为保持组织核心能力,在更大范围内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等。二是职业会计和审计的不断发展。如对健全的公司治理的持续关注;越来越强调风险管理和健全的控制环境的重要性;对审计方法的重新评估,包括对合法性的评估;提供的审计和咨询服务更加合理,鉴证审计更强调“可持续性”和“三重底线”(主要指企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三重责任)以及其他关联需求。
根据上述变化,政府审计组织制定的战略计划主要有如下内容:
1、部门预算。部门预算每年由政府审计机关准备并向同级财政提供。主要是为实施“组织发展计划”为核心的各项战略计划提供资金支持。提交财政部门时,还需列示所提预算的考虑和部门绩效考核,以及预期的产出和成果。
2、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审计业务滚动计划是实施“组织发展计划”的重要战略计划之一,旨在明确提出如何逐步实现“组织发展计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的目标。按照批准的部门预算确定的审计项目和可利用的审计资源,政府审计机关在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中应制定绩效计分表,以方便评估、监督和衡量自身的绩效。审计业务滚动计划是以三年为周期的流动计划,但是每年都要进行更新和修订。
3、风险管理计划。审计机关各项战略计划框架的实施需要风险管理计划的有力支持。审计机关每年要对其风险管理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回顾,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修改业务要求,控制环境,分析“组织发展计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的主要风险水平,提出解决之道,并在向政府提交年度工作报告中专门陈述。
4、舞弊控制计划。舞弊控制计划是与风险管理计划直接相关的重要战略性文件,是风险管理计划的延伸。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审计机关至少每两年要检查一次舞弊风险评估和舞弊控制计划,重点是识别和分析所有与审计业务相关的风险,所有的舞弊风险都由风险所在单位的上一级部门确定和处理。
5、单项业务绩效计划。单项业务绩效计划是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不单独形成文件。单项业务绩效计划主要关注如何按照“组织发展计划”和审计业务滚动计划中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将直接相关的各项要素(如产品、服务、单项经费预算等)细化到具体的审计项目。
需要说明的是,组织发展计划的实施还需要其他方面诸如战略的、管理的或具体的实施计划的支持,这些计划更侧重审计机关业务或行为的某一方面,如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和外部环境管理等。
(二)“组织发展计划”的组织实施及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与绩效考核
1、组织实施。为确保“组织发展计划”的落实,一方面,组织内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执行委员会,由审计首长直接领导,主要职责是领导审计组织实现“组织发展计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协助审计首长履行法定职责;另一方面,在每年向人代会提交的年度工作报告中,都会从组织管理的角度,专门报告“组织发展计划”的实施情况。
2、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确保“组织发展计划”实施的保证。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既包括对审计组织事例的风险管理计划,也包括对每一工作领域的风险管理计划。
3、绩效考核。业绩考核是衡量“组织发展计划”实施效果的直接手段与方法。计分卡是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根据“组织发展计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和年度部门预算确定的绩效指标设立,旨在使审计组织能够随时掌握和关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绩效。
二、对我国政府审计管理的若干启示
以《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五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为标志,我国政府审计管理工作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五年规划实施近四年来,审计署对强化审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先后颁布了《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审计署关于改进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实施办法》等加强和改进审计管理的重要文件,但审计管理滞后于审计实践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已成为制约审计工作取得更大进展的重要因素。
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的设计与实施给我国政府审计机关一个新的、从组织发展的视角开展审计管理的启示。与以“组织发展计划”为核心的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相比,我国政府审计机关还缺乏从审计机关的内(内部管理)、外(外部环境)部,从审计业务的内(审计业务的自身管理)、外(审计业务支撑体系的管理)部综合开展审计管理的认识和实践。当前的审计管理在管理制度框架的系统性(主要是框架的设计与完善,以及界定框架中不同计划之间的管理定位与职能)、管理内容(主要是外部环境以及具体目标与对策)的充实性和框架实施的制度保证程度方面,还有一些值得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一)建立和完善审计管理的制度框架
尽管五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收到较好效果,但从组织发展管理的角度看,目前我国政府审计管理制度框架的内容比较单一,还缺乏与五年规划配套和相互支撑的具体的审计业务滚动计划、单项业务绩效协定;缺乏对五年规划实施中的风险分析与可能的舞弊控制;没有将五年规划中的重点工作与部门预算建立对应关系,部分规划内容缺乏应有的资金支持。因此,完善审计管理的制度框架,就是要以五年规划为核心,建立审计业务滚动计划、审计业务支撑计划、单项审计业务绩效协定以及风险管理计划(含舞弊控制)为内容的战略计划框架,重视部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中对五年规划重点工作的支持,注意各个计划之间的衔接,使审计管理的制度框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二)清晰划分审计管理制度框架中不同计划或制度的管理定位
1、五年规划主要是确定审计机关的指导思想、总体发展目标和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的具体目标与对策(通过具体目标支撑总体目标),明确审计管理制度框架中包括的各项计划或制度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2、审计业务滚动计划主要是关注五年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的实施步骤和绩效分解与落实。具体地说,一是将重点工作事项的目标和对策细化为具体的、以“三年为一个滚动周期”的审计任务计划;二是将“三年为一个滚动周期”确定的审计任务与“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衔接起来,切实发挥计划效能;三是通过年度审计计划的选择,确定具体审计项目,并同部门预算挂勾。
3、单项绩效协定主要是结合部门预算中的项目预算、审计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关注具体审计业务或审计支撑业务的绩效,实现已经明确的年度审计工作具体目标的进一步分解与衔接。重点做好资金、人员等审计资源的管理,并通过审计机关与审计组织签订协定的方式将其确定下来,以便于落实与考核。为此,要通过审计成本管理,实行项目预算管理,加强成本控制。对基本支出和外勤审计经费分别实行定额定员管理和项目测算管理;在做好审计成本基础数据的分析和测算工作的基础上,审计项目要做到审前调查时有概算,正式审计前有预算,项目结束后有决算,实施结果有评估。
4、审计业务支撑体系主要是针对五年规划确定的、业务工作之外的对业务工作起到支撑作用的其他审计工作的具体任务。我国审计业务的支撑体系就是“人、法、技”建设,是今后审计工作不断取得新发展的重要保证。审计机关可针对支撑体系的某一方面制定发展计划,如关于人才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计划;关于《审计法》的宣传与落实、审计标准、审计准则和审计指南研究的发展计划等。
5、风险管理(含舞弊控制)计划主要是关注五年规划和其他计划和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它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引入各项审计工作,针对“五年规划”确定的每一个重点审计工作领域,从确定风险存在的环境、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和处理风险等五个环节,合理地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同时定期分析和总结回顾五年规划审计工作的各个重点领域的风险水平和控制措施,修订风险管理(含舞弊控制)计划,确保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对政府审计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改进和提高政府审计管理必须高度关注其外部环境变化。在我国现行的审计管理体制下,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意味着政府审计发展与管理的机遇与挑战。当前政府审计发展与管理过程中应该十分关注以下几个外部环境问题:
1、新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颁布对政府审计管理的影响。一方面要求政府审计人员必须具备针对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下的企业审计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已实现与国际审计准则接轨的社会审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势必要求加快政府审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从国际上看,社会审计与政府审计在财务报表审计准则的技术方法上的趋同,要求政府审计机关借鉴社会审计准则体系规范和其他一些好的技术方法,建立起政府审计准则,进一步规范政府审计行为。
2、政府审计的国际潮流与我国政府的国际定位。总体而言,目前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审计工作包括财务报表审计与效益审计两部分。各国财务报表审计多是基于风险基础的审计方法,在审计准则的建立和审计方法的运用方面多趋向于国际审计准则,较为规范,但各国效益审计的方法和领域则有所不同。在财务报表审计领域,目前我国政府尚未开展真正意义的、符合国际审计准则的财务报表审计。实际工作中的财务报表审计(或预算执行审计)仍停留在账户审计或交易审计的层面,很少运用风险基础的审计方法,也没对单位财务报表的总体发表意见。这些方面都需要改进,以实现政府财务审计的规范发展,尽快并入国际审计潮流。在效益审计领域,我国正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将合法性审计纳入效益审计的范畴,赋予“经济、效率、效果”以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将是探索有中国特色效益审计的关键,也是我国政府效益审计实现与国际同步的关键。
3、适应管理体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从目前的情况看,审计机关隶属于政府管理的体制短期内不会改变。基于这种判断,管理体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的核心问题就是审计工作如何适应这种管理体制的要求,寻求最佳途径,发挥更大作用。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舆论和社会监督,针对不同的对象,制定不同的宣传内容、重点和方法,使审计工作更好地得到各方面的支持、理解和帮助。
(四)重视审计管理体制框架落实的组织保证和业绩考核,从制度上保证审计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9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