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工作计划
栏目

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计划

更新时间:2024-11-20 热度:46

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计划

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计划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3733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10分钟,共有182位用户关注,58人点赞!

社区安全工作计划范文1 为了认真贯彻公安部和教育部《关于加强社区安全保卫工作意见的紧急通知》和“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指示精神,做好安全工作生产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保一方平安,维护社区稳定,社区根据有关安全生产的要求,特制定本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认真学习和贯彻安全生产的一系列责任制,在依法行政、后勤监督、等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精神。对安全生产要有高度的认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工作的指导方针,我们不能在发生事故后才去找原因,重要的是采取有效的事前控制措施,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落实、完善安全制度。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及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

成立以社区书记、主任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社区安全员及辖区单位代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略)

三、加强日常检查、增强责任感,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大部份的事故不是突发的,他们事先一般会出现征兆,这些征兆是可以发现的,我们将会加强日常的检查,对有隐患的店面,单位给予整改,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方法,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基础上,不断增强责任感,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认真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1、利用辖区宣传栏板出宣传板报,悬挂红布条,张贴安全生产画册。

2、发放安全生产材料,利用各种活动进行图片展览及开展安全生产咨询活动,提高辖区居民的安全意识。

3、召集辖区中小学生、楼梯长、店面负责人、辖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观看安全生产教育碟片。

4、要求辖区企事业单位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5、组织楼梯长,店面负责人,举办一场安全讲座及安全会议。

6、每月坚持对辖区所有店面进行安全大检查。

7、做好安全生产月及“11、9”消防日的宣传工作。

四、做好公众集聚场所安全的整治工作,对社区厂房、公寓、店面、出租房、坚决给予制止并责令限期整改。

五、每月召开安全生产例会,传达上级主管部门的会议精神,总结上月工作情况及存在的缺点与问题,布置本月的安全生产工作,使安全生产工作有条有理,坚持每月出板报,张贴宣传图片,发放各种安全生产的宣传材料,让居民随时都能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六、社区将全力支持上级领导布置的工作,认真组织、配合领导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使安全意识真正深入人心,并体现到社区的方方面面,保证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社区安全工作计划范文2

20__年,我们_社区在区政府、综治办、司法局的领导下,在海兰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开展综治维稳和平安创建活动,不断增强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为我社区经济稳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现将20__年度开展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一、社区将安全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做到措施到位,制度完善,责任明确,将安全工作深入到辖区各个楼区,一抓到底。与辖区单位签订责任状,完善制度,做到月访,每个节日之前,查隐患、做到以防为主、重点治理的原则。如:电线老化,安全用电,门市房的用火用电地段进行加大检查力度,以强化安全工作的管理工作。

二、加强基础性工作和日常安全监管。加强专项整治和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规范工作程序,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监管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要提高监管效率;要加强安全检查和督查。

三、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抓好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公民的自救能力,预防事故或减少火灾发生。继续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横幅等形式,深入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消防法》,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减低意外风险。

5月12日,是全国第二个“防灾减灾日”。为了增强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从而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损失,社区于5月12日开始在辖区范围内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截止到13日,社区共出板报8期,发放宣传单300余份,动员鼓励社区成员参与防灾减灾和工作,着力提高社区防范抵御各类灾害的整体能力。

为了全方位、多角度提高师生的灾害应急救助能力,增强师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师生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社区与辖区单位第二小学在5月7日—13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活动期间,社区组织师生参加应急救助演练,包括逃生演练、防震演练,通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活动,培养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师生的自护自救互救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5月15日在中央街华富门前参加由区政法委组织的“共建平安黑河、平安爱辉、平安社区、平安校园”大型宣传活动,现场发放宣传单千余份,社区还以出版报的形式进行宣传,宣传标语是“全党动手全民参与、全力创建平安爱辉”依靠全社会力量共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四、深入广泛宣传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如:二小在清明节前夕,我们下委进行走访、检查,宣传不在街头烧纸,宣传文明祭扫,革除陋习。每半年检查二次,抽查四次,开安全会议4次。通过以上活动使辖区单位正确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与社会稳定的关系,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鹿源春社区按照市政府应急办《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实施__周年宣传活动方案》的部署的要求,积极开展社区的宣传活动。

社区成立了以社区书记为组长、社区安全骨干为成员的应对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健全突发事件快速处置机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和普及应急管理知识和安全知识,为建设“平安爱辉”、“和谐爱辉”发挥社区的积极作用。

社区利用宣传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制作条幅悬挂于社区门前;10月22日,聘请海兰街道办事处主管安全的领导孙志宏主任和司法所韩江为居民讲授公共安全知识和防灾自救常识,增强居民群众维护公共安全和危机防范意识,努力在全社区营造防灾减灾的良好舆论氛围。

为了开展好安全活动,突出宣传普及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发动辖区居民群众参与,投身到安全生产活动中来,培育人人讲安全,人人关心安全的文化意识,让安全意识深入到辖区的每个居民之中和每个家庭当中,营造人人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进一步提高小区居民的安全意识。

社区安全工作计划范文3 为了全面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巩固xx-20xx年度绿色社区创建成果,进一步提高社区环境质量和建设水平,根据云南省省级'绿色社区'及**市市级'绿色社区'的考评标准要求,结合东门社区实际,在县委政府、环保局、建设局,卫生局的统一安排下,结合东门社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xx年'绿色社区'创建年度工作计划。

一、创建'绿色社区'活动的目的

通过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结合'三项'整治,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为目标,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引导社区居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护,营造整洁优美生活环境。

二、创建'绿色社区'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环境管理方面

1、创建领导机构,社区分管领导抓绿色社区创建工作,并有专人具体负责。

2、建有完整的环保档案、资料。

3、编写具体的绿色社区创建及发展计划和创建工作总结。

4、成立一支环卫工人队伍,能经常性地开展环卫工作,并在社区内设置环境监督员。

5、制订绿色社区公民行为规范,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素质。

6、落实绿色社区环保活动的经费。

(二)、环境建设方面

1、尽可能杜绝噪声扰民现象,力争经治理使社区内固定噪声源达到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在小区内设置

禁鸣标志,车辆进入小区禁止鸣号。

2、争取社区内的餐饮业全部使用清洁能源,油烟净化器和污水隔油池建造率100%。

3、新建小区绿地面积达35%以上,改建、扩建小区绿地面积达25%以上,无侵占绿地现象。

4、社区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安全收集并处置废日关灯管等危险废品;开展废旧物资回收利用。

5、设立社区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的产所及器械设施。

6、力争社区污染源达标排放,居民对绿色社区满意率达到70%以上。

(三)环境宣传方面

1、设立环境宣传橱窗、宣传栏、警示牌、管理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摆放环境报刊和环境书籍。

2、社区每年开展3次环保科普知识培训讲座。

3、社区居民对保护七彩云南和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的知晓率达到90%以上。

(四)环境行为方面

1、能组织调解环境污染矛盾纠纷。

2、积极推广居民使用新型节水、节电、节能技术以及绿色无氟冰箱等绿色产品。

3、提倡居民使用购物袋、无磷洗衣粉、拒绝白色污染和一次性餐具,倡导绿色消费生活。

4、引导居民关心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爱护社区内的绿地、树木和绿化设施。

5、培养居民不放养家禽、()不乱倒乱扔垃圾等环保行为习惯。

三、创建'绿色环保社区'活动具体时间安排

(一)制定方案阶段:5月31日前完成。成立创建活动领导机构,制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9月20日前完成。组织实施工作计划,对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或上报县七彩办(县环保局法规宣传科办公室),统一研究解决,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完成。

(三)自查申请阶段:10月20日前完成。社区自查合格后,向县七彩办(县环保局法规宣传科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

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计划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85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0分钟,共有259位用户关注,38人点赞!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保障体系和技术服务网络,扎实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逐步改善广大农村群众居住条件,切实提高全省农村抗震设防能力。

(二)总体目标。建立全面防御的农村民居防震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力争到2020年全省实现新建农村民居符合抗震防灾要求,基本消除不具备抗震防灾能力的危旧民居,力争全省农村民居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地震基本烈度地震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十一五”时期,开展农村民房基础资料调查,研究农村民居实用化抗震技术,编制农村民居抗震技术规程和建造加固图集,完善适合农民需要的房屋抗震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一批分布范围较广、典型示范作用较强的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区、示范村和示范户,引导支持农民群众更新、改造和加固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农村民居;积极开展防震减灾教育、农村工匠培训、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农村民居抗御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工作原则

1?闭?府引导、农民自愿。加强政府支持和社会扶助,制定政策措施,促进农民积极参与,引导农民自力更生建设家园,确保农民真正受益。

2?笨蒲ч婊?、合理布局。把农村民居防震作为村镇规划的重要内容,从村庄选址、用地布局、地质评价等方面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确保民居合理布局,符合防震要求。

3?币虻刂埔恕⒎掷嘀傅肌8?据地震隐患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充分考虑农民经济承受能力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民居抗震技术标准,合理选择材料确定建筑造型和户型结构,确保新建民居安全合理、经济适用、方便生产生活。

4?蓖吵锇才拧⑿?调发展。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把农居防震保安工作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做到既符合抗震要求,又改善村容村貌,更好地发挥基础设施的功能作用。

二、主要任务

(一)制定农居工程总体规划。各级政府要制定农居工程总体规划,明确工作思路、阶段目标、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纳入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制定规划要紧密结合文明生态村创建规划、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村庄规划、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以及农民经济承受能力,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农居工程总体规划要求,结合实施异地扶贫搬迁、移民、征地安置、民房改造、灾后重建等项目,搞好农居工程规划,充分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

(二)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结合当前新一轮村镇规划编制和新农村建设“四个一批”的工作,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科学选址、配套建设的原则,做好村镇规划编制和修编工作,把农居工程抗震防灾作为村镇规划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村镇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村镇建设和农民建房要避开活动断裂带、抗震不良场地和崩塌、滑坡、泥石流、塌陷、地裂缝、洪水等自然灾害易发地段,村镇道路布局、对外交通、房屋间距等要考虑地震时避震疏散、救灾及抢险救援要求。按照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的要求,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村镇,及时提出迁建方案和应对措施。整村搬迁和集中连片建房必须进行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工程地质勘察,对威胁村庄安全的洪水、泥石流、滑坡、塌陷、沙土液化、断裂带等地震、地质灾害因素进行勘察,提出工程抗震设防和地震、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作为村庄规划、民居建筑设计的依据。

(三)强化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管理。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农居工程建设的场址勘选、设计、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环节实行全程监管。推行工程质量目标责任追究、绩效考核制,建立完善质量监督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农居工程项目的监管工作。新建、改建的农村民居(单层个人住宅除外)及其他建筑,必须由相应设计资格的单位、个人进行设计,或选用通用设计、标准设计。严禁无证设计和无设计施工。对统一建设、改造的农村民居及其他建筑,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技术规范、标准进行抗震设防,明确设计、施工和验收的抗震设防要求,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确保抗震设防质量。对设计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不予实施,督促不按照图纸施工的建筑进行整改,指导其正确采取抗震加固措施。动员、引导农民对自行建设、改造的房屋进行抗震设防或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使农村各类房屋建筑具有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没有进行抗震设防的民居,要引导、鼓励农民采取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抗震加固措施进行加固改造。

(四)积极开展农村民居抗震实用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各级建设、地震等部门要制定科学可行的调查方案,在现有村镇建设农居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农村民居基础资料和抗震能力调查,摸清不同地震烈度区农村民居抗震能力现状和不同结构、不同类型房屋的基本情况,综合评价我省农村民居的抗震能力,建立健全农村民居基础数据库,为全面实施农居工程打好基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落实工作经费和必要的工作条件,确保调查工作顺利开展。

建设、地震、科技等部门要组织技术力量开展农村房屋防震抗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结合我省各地风俗习惯和地域差别、抗震设防要求与综合评估造价,在尽可能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农村民居抗震技术标准;研究现有房屋抗震加固技术措施和抗震技术规程,编制成本低、简单易行和农民乐于接受的不同地区、不同工程类别和结构类型的农村房屋建筑施工图集。鼓励和支持农民在建设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五)加大农居工程技术培训力度。各级建设、地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开展农村建筑工匠抗震建造技能培训,为农居工程的实施提供技术保障。要组织工程抗震、地震地质、建筑设计和施工专家成立专门的培训师资队伍,编写浅显易懂的民居抗震技术培训教材,有计划地到各市、县(市、区)巡回授课,积极推广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农居工程建筑设计图集。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等部门要结合我省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努力把农居工程培训工作纳入农民培训实施计划。各地要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观摩、实地讲解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分期分批对乡镇负责同志、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村镇建设管理人员以及建房农户进行培训。

(六)实施农村民居防震保安示范工程。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制定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从现有享受政府政策性补贴(扶贫搬迁、生态移民、水库移民、征地安置、灾区重建等)的村庄、有经济实力统一规划建设的农村地区以及已确定的文明生态村中,选择具有推广带动作用的部分村庄,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各级地震部门要做好示范区地震构造或场地地震安全咨询,协助指导各市、县(市、区)政府做好示范村选址、勘选及规划工作。各级建设部门要组织做好示范区规划设计、房屋建筑方案、示范村房屋抗震设计以及建筑施工管理和指导等工作。

(七)构建工程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地震部门要依托地震群测群防网络,建立健全农居工程技术服务体系,为乡镇干部、农村基层干部、农民建筑工匠和建房农户提供便捷有效的法律咨询、技术指导、施工质量监督等服务。各市、县(市、区)政府要根据农村技术和管理力量情况,依托村镇建设管理人员、农村建筑技术骨干,建立村镇建设志愿者队伍,设立热线电话,定期到农村基层对农民建房进行技术指导。各乡镇农居工程技术服务人员要会同当地防震减灾助理员及时对建房农户和工匠现场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农居工程的领导。建立在省政府统一组织、协调下的农居工程领导机制,全面推进我省农居工程建设。建设、地震、发展改革、财政、金融、科技、国土资源、水利、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教育、民政、国有资产监管、扶贫等部门要在同级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农居工程的统筹规划和组织管理,精心制定实施方案,抓好示范工程,加强指导和技术服务。监察、物价等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清理农民建房不合理收费,减免相关税费,严肃查处乘机向农民乱收费、乱罚款等行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国土资源部门要在严格用地审批的前提下,制定必要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建设地震安全民居。建设、地震、科技等部门要加强农村地区民居抗震设防科研工作,抓好科技攻关和实用化推广。劳动和社会保障、建设部门要加强农村工匠的上岗培训。发展改革、民政、农业和扶贫部门要切实把移民搬迁、扶贫和贫困乡镇新建与地震安全民居结合起来,落实帮扶措施,加大支持力度。

各市、县(市、区)政府要把实施农居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农居工程领导组织,并将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要结合村镇建设规划制定农居工程总体规划,做好年度实施方案和农村建房抗震设防管理工作,做到任务明确,分工负责,保证各项任务分解到基层、落实到农户,切实推动农居工程的开展。

(二)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机制。坚持群众自筹为主、政府支持为辅、发动社会帮扶、金融机构扶持的原则,制定相关扶持政策,简化手续,减免与农民建房有关的费用,努力整合移民搬迁、征地安置等涉农政策性补贴资金,积极吸收社会捐赠,不断拓宽农民建房资金渠道,切实解决好特困户和贫困户的实际困难。

省发展改革、财政、民政、农业、扶贫等部门要认真研究落实救灾、扶贫、移民搬迁、征地安置、民房改造、文明生态村创建等项目资金与农居工程的统筹使用办法,加大农居工程的资金投入。对口扶贫单位要把农居工程作为本单位联手扶贫工作的重点,制定实施方案。鼓励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制定有关政策性金融贷款办法,为农民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支持农民建设地震安全住房。

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计划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60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7分钟,共有228位用户关注,21人点赞!

防震减灾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进一步加强我市防震减灾工作,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和水平,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坚持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形成政府主导、军地协调、部门联动、专群结合、全社会参与的防震减灾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防御、应急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工作目标。到2015年,完成我市地震监测台网建设,达到1.5级以上地震监测能力;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基本完成抗震能力不足的重要建设工程的加固改造,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抗震救灾组织指挥体系、救援队伍管理体系和灾后应急救助体系;加强各级各类应急抢险队伍建设,破坏性地震发生后,24小时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较为妥善的安置;社会公众基本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

二、夯实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基础

(一)加强监测台网建设。科学规划和布局全市地震监测台网,加快地震监测台站建设,推进强震动观测台网、烈度速报台和地震预警系统建设。年,在区或县境内建立1个地震自动监测台站,在市政中心所在地建立1个地下深井观测台;2015年前,新建监测台站6个、前兆台站6个、烈度速报台站40个。保障瓦屋山水库专业台站健康运行。

(二)加强预测预报工作。建立完善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落实乡镇(街道)、重点村(社区)分管安全工作的基层干部兼任防震减灾助理员,年底,各区县配齐基层防震减灾助理员工作队伍,制定和完善目标管理制度、培训制度、奖励制度,将震情跟踪经费和防震减灾助理员补助经费列入本年度财政预算。

三、强化城乡建筑抗震设防管理

(一)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市、区县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城乡规划等部门要将防震减灾部门的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作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和初步设计审查的必备内容,确保各类建设工程项目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二)推进农村防震保安工作。各区县要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农村村民住宅抗震设防管理的决定》(川人发〔〕69号),将农村防震保安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加快实施农村居民地震安全工程。市、区县要设立专项资金、制定税费优惠政策等方式,每年至少建成1-2个“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点”。严格按照《地震灾后农村房屋恢复重建选址技术导则》(川办发〔〕36号)相关规定做好农村村民住宅建设选址、避让工作。自年起,我市农村新建公共设施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三)加强震害防御基础工作。2015年前,市防震减灾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境内的裂带、裂带开展地震活动性研究,评估地震危险性。完成市中心城区和城区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填图和危险性评价工作,其余各区县完成震害预测和地震小区划工作。组织开展水库、桥梁、房屋等建筑抗震性能普查工作,制定、实施抗震加固、改建或拆除的规划,逐步消除未能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对处于地震活动断层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地段的建筑,要抓紧组织搬迁、避让和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四、提升基础设施抗震保障能力

提升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抗震保障能力。严格落实公路、铁路、水运等交通设施抗震设防标准,增强应对灾害的综合运输协调能力和抢通保通能力。提高水电、输油气管线等重大工程抗震能力。加快落实水库、重点江河堤防的安全保障措施;加强输油气管线、重点污染治理设施等重大工作的管理和维护,防止地震引发次生灾害。提高人员密集场所抗震能力,新建的学校、医院、体育场馆、文化中心、大型商场等人员密集型场所要按高于当地房屋建筑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加快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逐步开展其他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普查、抗震性能鉴定及抗震加固改造。

五、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一)加强地震救援力量建设。整合应急救援力量,按照“一队多用”原则,年底前,依托公安消防部队组建一支具备地震灾害救援能力的专业救援队伍;市防震减灾主管部门组建一支由防震减灾、民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务、卫生、电力、通信等各行业专家组成的20人左右的地震现场工作队;各区县建立一支不少于50人的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

(二)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各级各部门和重点企业要于年完成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工作,报市防震减灾主管部门备案。年,由民政部门牵头建成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含1个市级仓库和、分库)。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国家标准将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利用公园、广场、学校、体育馆等场所,年在市中心城区完善8个避难场所的设施建设,2015年前建成市、县(区)、乡(镇)三级应急避难场所50个。

六、深化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

各级各部门要把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党政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制订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计划,建立完善宣传网络。各区县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每年至少创建1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1个地震安全示范社区、1个地震安全示范乡(镇)。今后每年5月12日所在周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各级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集中宣传和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健全地震信息体系,及时、准确、全面地向社会公众地震信息。建立地震谣言应对处置机制,及时澄清不实报道和传闻。

七、完善防震减灾工作保障措施

(一)加大防震减灾投入。从年起,市、区县要将防震减灾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为防震减灾部门开展群测群防、宣传教育、震情跟踪、应急准备、技术系统运行维护等工作创造条件。健全完善抗震救灾资金准备和应急拨付机制。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

(二)健全防震减灾制度。年,各级各部门要依照防震减灾法有关规定,把防震减灾规划纳入同级人民政府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制定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管理规定和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等制度。

(三)加强防震减灾机构建设。各区县要贯彻落实省编委《关于建立健全我省防震减灾工作机构有关问题的通知》(川编委〔〕28号)精神,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或烈度7度以上地区,单独设置防震减灾工作机构,配备专业人员,保证各项业务经费,保证防震减灾部门办公、监测等正常运行,规范地震监测设备布局和地震应急装备储备,推进防震减灾工作全面开展。

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计划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19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8分钟,共有134位用户关注,39人点赞!

【社区防震减灾工作计划一】

一、规划背景

(一)当前形式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日益聚集,城市社区已成为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最集中、最活跃、最具有生命力的地方,社区防震减灾工作也更为重要。

(二)取得的成绩 近几年来,洪山社区积极推进社区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建立了由社区书记(主任)为组长、各楼楼长为成员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较完善的日常宣传方案、社区地震应急预案、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震后自救互救方案、震后生活安置方案等,每年按计划组织各种形式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活动不少6次,使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有了明显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过去的努力为社区防震减灾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我们仍然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各应急预案实战性较差,社区防震减灾及避险硬件基础设施还不完备,社区志愿者队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有待加强等。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形式的日益复杂,对社区防灾减灾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创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活动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逐步完善社区防震减灾体系,提高社区预防、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努力提高社区居民安全综合素质,

预防和减轻地震及其它自然灾害损失,确保社区安全、文明、和谐、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利用3-5年时间,把洪山社区建成一个防灾减灾基础设施齐全完备,应对各类灾害风险的监控、应急处置、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防灾减灾措施完善,具有成熟社区地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理能力较强的安全、文明、和谐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型社区。

三、主要任务

(一)提高社区地震监测预报能力 通过进一步完善社区“三网一员”建设和规范设置社区地震宏观观测点(员),使社区对辖区地震宏观前兆及其它自然灾害前兆能够及时发现,迅速、准确反馈,做到不漏、不慢、不虚。

(二)全面提升社区地震安全能力 进一步健全社区地震应急指挥工作制度,完善社区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数据更新制度。建立完善社区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完善社区地震救援志愿者队队伍,适时组织地震应急演习,开展生命线紧急处置系统建设,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充分利用社区课堂、老年文艺队、社区志愿者队载体,通过举办专家讲座、编排文艺节目、发放宣传资料等多形式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进一步完善社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体系。坚持志愿者队与群测群防相结合,扩大防震减灾受教育人群,提高全社区防震减灾意识和灾害救助能力。

四、重点项目

(一)完善避险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完善社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功能,规划完善各类应急救援通道和群众疏散通道,使社区居民在遇险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到达避难场所,获得救助。

(二)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社区“三网一员”网络建设,根据社区学校实际,建立学生地震业余观测兴趣小组。组织社区养宠物的居民建立动物宏观观测点。建立完善地震安全社区信息管理系统,做到遇险能够快速查阅。

(三)开展社区隐患排查 通过居民自查、志愿队帮查等形式对辖区住户进行逐一排查,必要是可协调区地震局聘请专家制作评价报告,以最大限度排除安全隐患。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制定年度防震减灾宣传计划,充分利用各种5.12、7.28等特殊纪念日多形式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五、保障措施

(一)积极与市地震局沟通,制定志愿者队定期培训计划,使志愿者队员成为防灾、减灾、救灾内行人,使志愿者队真正成为一支“召之即来,来则能战、战则能胜”的专业救援

【社区防震减灾工作计划二】

为贯彻落实国家减灾规划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防范应对灾害能力,有效开展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普及科学救灾知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轻各种灾害的影响,使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迈向规划化、制度化、迅速化,促进社区安全稳定和谐发展,根据本社区实际,特制如下订防灾减灾社区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统筹考虑各类灾害和防灾减灾工作的各个方面,充分整合各种社区应急资源,发动社区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建立一支防灾队伍,全面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保障社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及工作目标

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防范是关键,宣传教育是前提。长城社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围绕“防灾减灾宣传、普及减灾知识和争创减灾示范社区”三方面推进防灾减灾工作深入开展。通过组织培训、召开座谈会、播放专题片、文艺表演等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引导社区各界支持参与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活动,营造良好创建氛围。制订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的减灾教育计划,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居民减灾教育活动;组织居民观看预防灾害电教影片,参加自救呼救、医疗救护知识培训班等。

同时在社区宣传教育场所,居民楼道等地,居委会经常张贴减灾宣传材料等。通过各种宣传方式,使社区居民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逃生技能及必要的应对灾害的救灾技术。

三、计划安排

为提高自然灾害紧急救援能力,规范救灾工作,合理配置救灾资源,建立健全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自然灾害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灾区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结合我社区实际,制定本如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健全社区综合减灾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通过进一步组织领导,把综合减灾作为构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的重要工作内容,统一规划、全面部署,进一步夯实社区综合减灾的工作基础。

二是完善社区灾害应急预案。把社区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制定和完善工作作为重点来抓,针对社区灾害隐患,制定细化的应急预案,把组织居民开展演练经常化,让每个社区居民都明确灾前、灾中、灾后的各个进程和环节中应该做什么、怎么样做和如何避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居民生命及财产的损失。

三是努力完善社区减灾志愿者队伍建设。社区志愿者队伍平时参加减灾宣传教育,遇有灾害事件时及时报告,并协助社区做好灾害应急准备、紧急救援和群众转移安置等工作,使其成为社区灾害预警、救助、服务的主力军。

四是继续开展好社区的减灾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围绕社区灾害隐患和社区居民的减灾意识现状,健全减灾宣传工作机制,注重实效,开展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减灾知识普及活动,切实提高社区居民减灾知识素养。

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下,尽管我们社区在减灾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上级和居民对我们的要求还差的甚远。我们会加倍努力,做到思想创新、办法创新、与时俱进。掌握主动权把减灾工作搞得更好。

【社区防震减灾工作计划三】

20**年社区防震减灾工作,根据区防震减灾工作精神,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构建安全和谐小区”为思路,抓住契机,组织开展形似多样的防震减灾工作。

1.从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防震减灾知识水平入手,促进我社区应急公共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利用多种形式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利用板报、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力争让广大居民人人重视防震减灾,人人掌握防护自救知识。

2.组织防震减灾培训,邀请区地震局专业人士进行授课,主题为“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

3.做好应急避险场所的维护和保养,做到标记明确, 场所畅通无阻,与驻地单位配合,更新和增加防震减灾所需物资,把预防工作做在前面。

4.针对学校和幼儿园、青少年多的情况重点加强青少年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提高应急安全认识,根据上级安排,在学校、幼儿园青少年中大力开展防震减灾教育,提高意识,举办丰实的科普活动,必要时开展应急演习。

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计划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73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274位用户关注,59人点赞!

一、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1、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在每年5月的“全国防灾减灾日”和10月的“国际减灾日”,积极开展集中宣传日活动,发放各种宣传资料,让广大群众了解和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他们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各种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五年来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3万余份。

2、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成立“道县民政局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社区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指导社区对照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和演练活动,建立各种规章制度,设立防灾减灾宣传栏和应急避难场所,安装各种防灾减灾标识牌和指示牌。自xx年以来,先后创建了濂溪、小江口、东洲、良田和大坪子五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3、指导多灾易灾村建立灾害应急避险点。从xx年开始,积极探索建设多灾易灾村应急避险点工作,对全县的多灾易灾村进行调查摸底,在有条件的村设立灾害应急避险点,帮助安装转移路线牌和功能区指示牌,计划按每年建设两个多灾易灾村应急避险点,目前已建成了祥霖铺镇常青村、向阳村和原井塘乡沙子河村、加六洲村4个应急避险点,在建的有万家庄办事处五洲村和桥头镇桥头居委会落洞自然村两个点。

二、适时开展救灾工作

1、创新救灾工作方式。xx年,在局长xxx的提出“大救灾”的工作思路,把救灾工作作为全局整体性的工作来抓,根据他的提议,将全局的工作人员分成8个应急分队(组),制定了《民政局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改变了过去救灾工作以救灾股为主的“单兵作战”模式为全局工作人员统一行动的“团体作战”模式,大大提高了救灾工作效率。同时积极做好救灾物质储备工作,与商家签订救灾物质供应协议,保障灾害来临时有充足的物质供应开展灾害救助工作。通过创新和完善各项工作措施,从制度、人员、物质等方面保障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计划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03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278位用户关注,25人点赞!

【乡镇防震减灾工作计划一】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上级文件精神,紧密围绕全镇工作大局,着力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全面提升全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现制订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我县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的部署,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方针,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宗旨,以健全完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全镇防震减灾事业发展。

二、重点工作

1、进一步加大震灾预防力度

依法加大对一般工程、重大工程和可能发生重大次生灾害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力度。经常性开展城乡民居工程抗震设防要求专项检查,保证地震安全制度的全面落实。

2、进一步提升科普宣传水平

组织做好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要充分抓住“科普宣传月、国家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法制宣传日”等重要节点,广泛开展《防震减灾法》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宣传教育活动。巩固、完善科谱示范村创建成果,落实长效管理机制,要大力开展创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并积极探索创建活动的新路子。

3、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能力

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和“三网一员”建设,规范地震宏观观测点管理,对各宏观点反映的宏观异常情况要及时调查核实,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

4、进一步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依法指导学校、医院、企业、村、社区等单位做好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扩面或修订工作。对重点单位要加强地震应急知识培训和演练,定期开展地震应急工作监督。抓好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处置地震灾害能力。

5、搞好自身建设,不断适应防震减灾工作新要求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防震减灾系统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强化责任追究和责任考核,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廉洁高效、办事公正、服务优秀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认真执行好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成员单位沟通与联系,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防震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

【乡镇防震减灾工作计划二】

为提高xx村村民与企业员工防震减灾安全意识,加强xx村生产生活地震安全环境建设,xx村委在市地震局的业务指导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通过扎实开展防震减灾相关工作,全面提升xx村防震减灾安全保障水平。根据相关工作要求,结合xx村实际,制定防震减灾工作计划如下:

一、开展基础宣传活动:6月~7月

主要是面向村民、工厂员工进行宣传,以在人流量大的地点张贴宣传版画供来往行人阅览为主,配合派发宣传单张。由市地震局负责免费提供活动所需宣传资料及宣传用品,xx村委组织实施。

二、开展宣讲活动:7月~8月

(一)面向村民、企业员工等,利用节假日或活动日,采用播放防震减灾dvd宣传片的形式进行插播或反复播放。由xx村委负责完成。

(二)面向村委干部,村民代表,企业安全生产部门主管,学校师生代表,约一千人进行系统宣讲。由市地震局负责安排讲课内容和讲课人员,xx村委负责提供场所并组织人员到场听讲。8月份完成。

三、落实xx村农村民居建筑抗震安全工作:9月

市地震局联合市建设局、xx镇规划建设办组成工作组,与xx村委一起了解xx村目前农村民居建筑情况,重点查看有问题的建筑,提出相关改善建议,确保xx村建筑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四、建立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制度:9月

结合xx实际,制定并通过演练逐步完善地震应急预案,预案内容包括规划应急疏散路线和应急避险场所,成立综合应急救援队、通讯联络队、水电保障队、治安保卫队、医疗防疫队。根据预案,每半年组织一次全村或局部应急疏散演练。预案由市地震局指导制定完成,xx村委负责根据预案要求对各应急工作队相关工作职责及纪律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完善,建立健全应急演练制度。

【乡镇防震减灾工作计划三】

兴隆乡防震减灾工作在上级机关和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开展好工作。乡领导一班人,以对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好此项工作。2015年度工作计划如下:

一、继续做好宏观观测工作

要做好地震预防工作,观测工作是重点。年初党委、政府专门由分管农业的副乡长来分管此项工作,并落实了专人负责,收集各宏观点的情况,并及时上报。根据要求,继续落实祖窑村地震宏观点,要求宏观员认真记录,及时上报。

二、继续搞好农房抗震设防监督管理工作

以前发生的一些地震证明地震对农房的破坏巨大,是主要危害人民群众生命的主要对象。所以防震减灾工作,建筑物抗震设防是关键。今年上半年我们将继续对建筑工匠进行农房抗震设防工作进行技术培训,要求所有农房都要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并要求工匠必须在农房建筑合同中明确按防震设计施工。

三、加大力量做好防震设防减灾工作宣传力度,使防震减灾工作做到家喻户晓

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计划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01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50位用户关注,46人点赞!

一、建立组织、完善制度

社区成立了以xx书记为组长,xx主任为副组长,社区其他干部为成员的社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防震减灾示范社区工作制度,明确创建工作程序与职责,并根据本社区特点制定防震减灾示范社区建设计划、健全制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队伍、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室、完善的地震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地震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疏散通道规划图。

二、营造地震安全目标任务

1、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1)有一支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队伍。

针对社区特点,集思广益,把社区人员的聪明才智集中起来,成立一支防震减灾宣传队伍,承担起面向社区居民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2)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

依托社区学校,建设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举办“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系列讲座,对社区学校的学生进行地震科普知识教育。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达到宣传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区的目的。随后,社区利用qq、显示屏、宣传栏等宣传工具向居民宣传地震知识,并不断组织辖区居民集中进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学习,开展社区、家庭地震应急模拟演练、熟悉掌握避难场所及疏散通道;震时迅速安全避震。

(3)建立固定活动点

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定期组织开展有关地震方面志愿者深入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对社区居民进行防震避震知识培训。建立社区防震减灾宣传站点,专人负责,定期更新宣传内容。建立地震安全示范社区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社区社志愿者队伍、应急避险场所、社区、家庭预案、社区居民等内容。

2、社区应急体系建设

社区构建覆盖了各个不同组织的防灾预案体系,增强防灾减灾力量资源整合和协调配合。

(1)社区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制定了社区、家庭地震应急救援预案、志愿者个人地震应急救援预案,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地震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实现预案的规范化管理,完善邻里救援的社区支持框架体系,建立健全邻里互助网、应急避险通道网、单元地震应急救护网、居委会联络卡。将草根超市等商户吸收为应急避难物资储备库,平时作为经营场所,遇有地震突发事件,可直接调用日常生活必备品。将社区医疗服务站设置为应急医疗救护点。

(2)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及配套设施》,根据九圣祠社区实际,制定了社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实施方案,规划设置应急志愿者专用道、应急抢险车辆专用道、应急医疗专用道,应急避险场地。

(3)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

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计划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29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77位用户关注,57人点赞!

四川省达州市地处川渝鄂陕结合部的秦巴山区,属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自2004年以来,连年洪灾,一年多灾。特别是2011年达州市又遭受了百年不遇的“9・18”特大暴雨洪灾,全市476.6万人不同程度受灾,27.4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达50.07亿元。达州的灾后重建是在没有国家特殊政策、各省支援、主靠地方自力更生的重建,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有着显著的不同。我们以创建四川省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区为统揽,标本兼治,综合施治。通过一年多艰苦努力,创建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创建成果经受住了2012年全市三次特大暴雨洪灾的严峻考验,彻底摆脱了“年年受灾、年年重建”的恶性循环。

坚持党政主导,大规模动员组织市场和社会各方力量。市委、市政府加大重建进度、项目计划和资金平衡的调度和督办力度,实行量化考核、责任倒逼。在积极整合政府性资金32.9亿元的同时,注重用市场机制融资,引导各金融机构投入涉灾贷款54.92亿元。引入国内外优质建设企业参与项目建设。选聘社会监督员深度参与项目建设监督和资金管理。广泛开展党政干部“挂包帮”结对帮扶,及时主动公布重建资金管理使用等重大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确保了阳光重建、廉洁重建。

注重规划引领,尊重自然,趋利避害,确保科学重建。组织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上千名规划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的规划大会战,高质高效编制完成市本级和7个县市区创建工作总体规划和农房重建、基础及公共设施重建、产业重建等9个专项规划,并实现了行政村规划全覆盖。坚持“一避二让三高”原则,避开泥石流和地质危险区域,让开行洪地段、让开泄洪地段,高地、高台、高处选址,最大限度减少次生灾害和重复受灾。开工建设3座大型水库、10座中型水库和宝明大型灌区渠系,努力从根本上解决达州十年九灾、旱涝并发问题。全面实施避让搬迁和地灾隐患治理,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群测群防体系建成生效,全市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突出群众主体,激发灾区群众自强奋进的内生动力。把受灾群众早日住进规划新建的永久性住房作为创建工作第一目标,以新村为点、产业连片打造现代农村新形态,统筹推进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精神文明的“1+5”工程。克服重重困难开工建设西南职业教育园区,以提升素质后的劳动力资源吸引产业、推动创业、扩大就业,千方百计解决灾区群众的就业问题和长远生计。对重建选址、户型设计、工程监理、土地流转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以群众意愿为主。实行开发重建、异地安置、帮扶援建、分期建房以及业主联建等多种模式,让群众自主选择。转变灾区群众观念,变一代人建几次房为几代人建一次房。

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克难而进、崛起危难的整体态势。在全市广大党干部中深入开展“向李林森同志学习”活动,以英模为榜样为动力,推动创建工作克难攻坚、决战决胜。举办两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充分展示灾区群众自力更生、感恩奋进的精神风貌。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增强感恩教育效果,使创建工作成为传播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民增收致富和告别愚昧的“双通道”。以创建川渝鄂陕结合部社会管理创新全国示范区为统揽,全面创新社会管理,大力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加大社会矛盾化解力度,确保社会稳定和谐。

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计划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05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206位用户关注,58人点赞!

xxx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应急管理局认真贯彻党的精神,以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一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严格落实省、市具体工作部署,坚持“抓重点、促创新、补短板、打基础”的工作思路,以加强基层防救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完善救灾应急工作机制为抓手,以加强灾情信息管理为保障,以完善救灾物资保障体系为基础,切实提高救灾应急处置能力,为打造南京“城市客厅”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进一步完善防灾救灾应急工作机制

(一)加强机构建设。立足机构改革实际,组织精兵强将成立防灾减灾科,及时吸收民政、科技等部门划转过来的防灾救灾职能,第一时间形成战斗力。根据政府各部门职责,调整、吸纳26个部门成立xxx区减灾委员会,明确各部门分工,加强部门间联动,为提高救灾能力打牢了基础,提高了效率。建立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防灾减灾和应急救灾工作机制,进一步厘清街道、社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职能和责任区分,打通救灾最后一公里。

(二)完善预案体系。在《xxx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框架下修订《xxx区地震应急预案》、《xxx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xxx区防汛应急预案》,指导各街道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形成上下配套衔接的区、街道、社区三级预案体系。各街道年度内结合自身实际,扎实开展防灾救灾预案演练,锻炼了救灾队伍,提高了居民防灾救灾意识。

(三)完善基层队伍。加强救灾工作队伍建设,重点完善补充街道报灾员和社区灾害信息员队伍,实现所有社区全覆盖。加强全区灾害信息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全年2次培训,有效提高65名灾害信息员的业务水平,报灾能力大大提升,圆满完成市局、市地震局举办的全市地震应急救援网上推演任务。建立防灾减灾工作qq群、微信工作群,上传下达各项防灾工作信息,提升工作时效性。

二、着力加强城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一)推进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主动与职能部门(人防、建设)对接,协调加强中心级和区级避难场所和设施的维护保养,做到场地明确、标志设置清楚、基本设施齐全。指导各街道积极推进避难场所建设,按照人均面积1.5平方米的标准要求,划分避难场所的使用范围,全区9个区级避难场所为避险救灾提供了切实保障。

(二)扎实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充分利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和10.13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采用设立咨询台、派发宣传品、文艺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普及宣传,努力提升广大市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累计发放宣传品6000件(套),横幅60条。同时,创新宣传方式,以防灾知识“六进”宣传为载体,成立宣传小分队,制作大型展板22块,到各街道、社区与老百姓进行面对面的巡展,参观巡展群众8000余人,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三)扎实开展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充分认识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典型示范作用,积极组织社区参与,通过社区自建、区级帮扶、市级指导,我区xxx街道xx社区、xxx街道xxx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品牌效应日益突出,为全区其他社区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全区基层防灾减灾工作全面提高。年底,两家社区顺利通过全国考评,创建成功。

(四)开展预案演练工作。结合国际减灾日系列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为重点,面向社会尤其是中小学校普及地震灾害知识,在xxx区实验小学分校举办“2019年xxx区校园防震疏散救援演练”活动。演练设置7个科目,引入社会志愿者参加演练,全区中小学校60余名分管领导现场观摩,达到了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和示范引路的目的。

三、加强灾害救助能力建设

(一)加强灾情信息管理。将灾情信息管理纳入街道24小时值班内容,保持高度戒备状态,遇有突发灾情,能第一时间准确掌握,快速上报。全体灾害信息统一安装报告软件系统,街道装备北斗终端机,各级熟练掌握报灾指标和报灾系统操作,及时、准确、真实报送灾情信息。

(二)做好灾民生活保障准备。按照“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原则,全区各街道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灾后生活保障。全区所有社区按照“六有”(即有预案、有计划、有储备、有场地、有队伍、有经费)要求,储备各类物资,积极与临近商超签订代储协议,有效保证了一有灾情,立即保障。

(三)完善灾害救助体系。积极引入市场手段完善灾害救助体系,充分发挥民生保险在灾害救助工作中的风险分担作用,筹措57万元为全区常住居民和常住家庭购买保险,努力提升我区自然灾害民生保险赔付效率,做到应赔尽赔,提升群众满意度,切实帮助受灾群众提高抗灾能力。

四、高标准完成各项防震减灾重点任务

(一)开展破坏性地震灾害的重点危险源数据采集工作。依据《南京市破坏性地震灾害的重点危险源数据库建设管理办法》(宁震联5号),与各相关单位协调,更新了全区重点危险源数据,新增7条,消减6条,总计40条。通过采集,查清了危险源底数,有效提高了全区防震工作针对性。

(二)拟制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按照市局和有关规定要求,指导省级开发区xxx经济开发区投入65万元开展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对园区的发展规划、工作布局、抗震设计和地基基础处理进行评价分析,为有效应对震灾提供科学依据。

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计划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67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0分钟,共有190位用户关注,56人点赞!

一、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促进防震减灾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1.努力实现“三个加快”。认真学习市委、市政府防震减灾专题会议精神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着眼于谋划新思路、强化新措施、开辟新途径、取得新突破,努力实现“三个加快”。

一是加快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协调发展。要把完善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强化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健全应急救援保障作为重点突破内容。立足于创新工作方式,确保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三大体系相互促进、相互带动、协调发展,切实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成效。积极推进和落实“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在规划指导下积极做好地震前兆台站和流动台网建设、市县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区县地震小区划工作。大力开展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城市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和示范企业(单位)创建活动,强化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和群测群防工作,全面提高城乡地震防御能力和社会地震安全意识。积极开展区域地震构造探测和地震灾害预警技术研究,不断加强地震应急指挥和辅助决策等相关技术系统建设,为我市城乡地震安全提供科学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是积极开展“服务基层年活动”,加快区县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建设。区县地震部门要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强化基层、打牢基础的要求,努力提高业务技能,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全面提升区县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为实现全市“十二五”规划目标打好基础。

三是加快推进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建程序。加大与发改、规划、建设、法制等部门的协调力度,扎扎实实把这项工作认真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提高地震监测预警能力

2.认真做好震情跟踪监视工作。强化震情观念和责任意识,按照全国、全省年震情趋势会商意见,针对今年地震形势复杂多变的趋势制定年度震情跟踪工作方案。强化对各类地震的监测。及时分析监测资料,严格执行震情会商制度,做好周、月、季会商,临时会商和半年、年度震情会商工作,提高会商质量,按照宏观异常核实工作程序,及时做好异常调查落实工作。

3.加强地震台站管理,做好有感地震震情速报和应急处置工作。做好地震监测、震情速报和地震台站观测环境保护工作,及时维修台站监测设备,确保监测台站正常运行。地震台站移交区县管理后,区县地震局要切实负起管理地震台站的责任,市地震局要加大对区县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市及区县地震局要加强震情值班,做好震情速报和应急处置工作,及时为各级领导提供震情信息,及时平息地震谣言,维护群众正常生活秩序。

4.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市及区县地震局要进一步落实省、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的意见,积极协调落实社会地震观测员补助经费,加强现有群测点管理,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新的群测群防观测点,今年要达到宏观观测点每个乡镇全覆盖。加强“三网一员”建设,加大对防震减灾助理员的培训和工作指导,提高兼职地震工作者的政策业务水平。

5.加快推进“十二五”监测类重点项目落实。积极争取省地震局和市政府支持,争取增上3-4套流动监测设备并形成流动观测网络,完成新台建设和组网工作。对前兆观测项目进行调研,争取在周村台新上观测手段。积极与有关行业主管部门配合,选择部分煤矿用观测水井,增上前兆观测设备,加密前兆观测台站。争取省地震局支持,落实张店仁-河断裂流动水准观测项目建设。按照省地震局统一部署完成“十一五”项目验收。

三、进一步提升震害综合防御能力

6.积极争取,开展《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积极争取市人大、市政府的支持,抓住市人大将《办法》列入立法计划的有利时机,认真开展调研论证工作,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内容、范围等结合实际进行重新界定,将地下采空区、容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脆弱地区的新建大型工程纳入地震安全性评价范围,切实提高《办法》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7.加强地震行政执法工作。要继续做好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建程序的协调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流程,着重强化重大建设工程设防管理,及时有效地做好市级重大工程服务工作。坚持市区联动,上下配合,采取集中执法与日常检查相结合的有效形式,搞好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力求达到应评尽评。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加强地震监测环境保护,保证地震台站安全有效运行。加强地震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和管理,逐步配备必要的执法装备,提高执法效率。严格执行省地震局制定的标准文书,做好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做好执法成果的宣传、运用,做好行政审批中心窗口的管理工作,进一步修订完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各项工作制度。

8.加快推进区县地震小区划工作。做好区的地震小区划技术成果的落实,并对使用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查,使地震小区划成果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布局中发挥基础性、指导性作用。积极推动等区县启动地震小区划工作。相关区县要做好制定工作大纲,落实工作经费等前期工作。在此基础上,上半年向省地震局提交经费补助申请,完成方案制定和论证工作,争取年内陆续展开。

9.继续推进农村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和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抓住我市实施“两区三村”改造工程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利机遇,积极探索小城镇地震安全综合试点,加快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点建设。每个区县都要选择1—2处旧村改造项目创建市级示范点,争取年内通过验收。积极推广示范点经验,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建设常态化。分批次、分类型搞好农村工匠培训,推广省地震局编制的民居建筑抗震设计图集。加快推进城市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每个区县选择1—2个条件好的社区,开展示范社区建设,确保每个区县有1-2个社区达到全省示范社区标准。

四、进一步增强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10.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积极参加全省地震系统开展的“联动建设年”活动,做好应急避难场所、应急联动演练工作。会同市政府应急办制定《市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办法》,加快应急避难场所向城市社区、中心镇、大型骨干企业延伸,使各类应急避难场所布局合理,设置标准、管理规范。做好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技术系统纵向连接和横向衔接。制定区县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标准以及通讯及相关设施配备标准,建立区县应急指挥中心管理运行制度,落实管理人员责任,保证正常运行。各区县地震局要积极向政府汇报,争取财政支持,为建设区县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1.不断提升各级的应急救援能力。市地震局将继续对区县地震局给予应急装备的支持,指导区县做好地震应急通讯联络信息数据库建设,帮助支持有关单位组织行之有效的地震应急模拟演练,不断提升各级的应急救援能力。会同市政府应急办对全市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和修订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严格检查各级地震部门履行地震应急法定职责的措施情况。联合有关部门不定期开展对市、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学校、医院、骨干企业等地震应急预案专项检查,提高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应急避险能力。各区县要制定相应措施对本辖区的地震应急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12.不断壮大应急志愿者队伍。继续与共青团、红十字会等组织联合,抓好各级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建设和培训,使志愿者队伍素质不断适应工作需要,并逐步向规范化发展。各区县要在已经建立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的基础上,向中心镇、大型企业和城市社区推进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加强与专业救援队伍合作,建立联动机制。搞好地震救援知识培训,有条件的区县也要加快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建设。同有关部门联合,引导化工、矿山、油气生产输配等大型企业组建紧急救援队,逐步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行业应急特点的应急救援队伍。

五、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13.制定年度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方案。以贯彻落实政发号文件和新修订的《省防震减灾条例》为重点,结合省局年度宣传计划和我局工作实际,制定好年度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方案,突出抓好重点时段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在防震减灾法纪念日、防灾减灾日、科普活动周、唐山地震纪念日、突发事件应对法纪念日等宣传时段,组织好集中宣传活动。利用防灾减灾日或其它时机,举办一次全市范围的防震减灾征文活动。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跟踪引导,提高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14.完善地震新闻和宣传报道机制。积极协调市委宣传部,就有感地(矿)震、疑爆等事件和地震谣言应对新闻宣传建立协作关系,使新闻宣传工作达到既符合突发事件宣传报道的相关规定,又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和群众生活秩序的目的。

15.加强地震科普基地建设。利用素质教育学校、科普场馆或公园等公共场所,加快建设市级地震科普宣教基地。再新建十个左右的市级防震减灾震科普示范学校,带动和推进县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每个区县建设2-3所县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加强对现有省市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的管理,加强对科普示范学校的工作考核,督促指导示范学校开展好宣传教育活动。

16.做好信息报送和网站宣传工作。修订完善信息工作制度,督促各区县及时上报工作信息,对各区县和局各科室信息上报和采用情况每月进行通报。做好政府门户网站和局宣传网站的维护管理工作,及时工作信息和震情信息。不断扩大防震减灾工作的宣传面,让更多的干部群众理解和支持防震减灾事业。

《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