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务人员制度是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基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员配置与分工、职责与权限、教育培训、工作流程、绩效评估、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奖惩机制。
1. 人员配置:根据医院规模、科室设置和医疗服务需求,合理分配医务人员,确保各岗位人员充足且专业匹配。
2. 职责与权限:明确各级医务人员的职责范围,确保他们在授权下行使相应职能,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3. 教育培训:定期进行专业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强化医务人员的临床技能和服务意识。
4. 工作流程:制定标准化的操作规程,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效率。
5. 绩效评估:建立公正、透明的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医务人员提高服务质量。
6. 职业道德:强调医德医风,培养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和职业操守。
7. 奖惩机制:对优秀表现给予奖励,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形成正向激励。
医院医务人员制度的完善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维护医患和谐关系以及促进医务人员自身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它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医疗差错,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和归属感,进一步推动医院的整体发展。
医院应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如《医务人员行为准则》、《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继续教育管理办法》等,这些规章制度应适时更新,确保与医疗行业的发展同步。制度的执行需要有力的监督和反馈机制,以确保制度的落地生根,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医院医务人员制度是医疗机构运行的骨架,它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清晰的行为指南,也为患者提供了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保障。只有严格执行并不断优化这些制度,才能构建起一个高效、和谐的医疗环境。
第1篇 八一医院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第一医院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一)标准预防
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为: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由医务人员传至患者。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二)标准预防的措施
1、洗手: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不论是否戴手套。都必须洗手;遇有下列情况必须立即洗手:摘除手套后;接触患者前后;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播其他人时。
2、戴手套:接触患者的上述物质及其污染物品时,接触患者粘膜和非完整性皮肤前均应戴手套;对同一患者及接触清洁部位,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
3、上述物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护目镜、口罩,并穿防护衣,以防止医护人员皮肤、粘膜和衣服的废染。
4、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设备用于下一患者前应按规定进行清洁和消毒。
5、污染的床单及时处理,防止接触患者的皮肤与粘膜,以防污染衣物及微生物传播。
6、锐利器具和针头应小心处理,以防刺伤。
7、医护人员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清洁及环境表面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8、污染环境或不能保持环境卫生的患者应隔离。
(三)医护人员的防护要求
1、基本防护
(1)、防护对象:在医院中从事诊疗活动的所有医、护、技人员和对垃圾进行回收的工作人员。
(2)、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
2、加强防护
(1)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护人员;传染病流行期的发热门诊的工作人员;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病区的工作人员;转运疑似或临床诊断传染病的医护人员和司机。
(2)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护用品。
①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
②防护镜:有体液或其他污染物喷溅的操作时。
③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
④手套:操作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或破损皮肤粘膜的操作时。
⑤面罩:有可能被患者的体液喷溅时。
⑥鞋套:进入传染病区时。
3、严密防护
(1)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sars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等操作的医务人员。
(2)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应使用面罩。
第2篇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损伤处理报告制度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损伤处理及报告制度
一、预防感染的紧急处理措施
1、医护人员在手术、注射等治疗过程中接触到表面抗原阳性患者血清后应立即采取抗感染措施:
①局部消毒处理: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清洗,禁止进行伤口处止血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或者浓度为5%/l(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干净。
②24小时内注射乙肝高效免疫蛋白1支(400u),3─4周后在加强注射1支(400u)。
③未接种过乙肝疫苗者由科室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经批准后在6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
2、医院员工在工作中不慎外伤,应立即转相关科室进行伤口处理,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支(1500u)。
3、医院员工如在医院公共食堂就餐后发生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应立即转肠道门诊诊治;如群体发生消化道症状,应查明原因,切断传播途径。
4、医院员工如出现发热(t38℃以上)、疼痛、咳嗽、咳痰、胸痛等呼吸道症状,应检查血常规、胸片或透视,如不能确诊,需转呼吸科或感染性疾病科进一步明确诊断。
如群体发病应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及时分离病原体以明确诊断,有利治疗。
5、诊断为传染病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管理、上报。
二、医务人员职业损伤的报告和登记
1、报告:
医务人员一旦发生锐器损伤的情况,应于2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同时填写《医疗锐器伤报告记录单》
2、登记内容:
医务人员职业损伤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损伤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损伤源种类和患者的姓名、年龄、诊断、详细通信地址,包括亲属的姓名及详细通信地址;损伤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定期监测及随访情况。
3、医院感染管理科除对刺伤职工进行血样监测外,并追踪随访3个月。
第3篇 市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违规行为与年度考核挂钩制度
某市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违规行为与年度考核挂钩制度
本院职工必须自觉遵守国家各种法律、法规,严格遵照医疗卫生法规依法执业,凡发现有以下违规违法行为的与年度考核挂钩。
一、本院职工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违法违规者除依法处置外,一律不得晋升晋职,并根据情节作除名、解雇、降职等处理。
二、凡涉及计划生育、索取红包、回扣、礼金、礼物等商业贿赂行为的,根据上级相关规定作严肃处理,年终考核列入不合格,当年不得晋升晋职。
三、凡违背卫生法规、违反操作规程,引发医疗安全事故,导致医疗后果及纠纷发生损害医院形象的,视具体情况对照有关制度作相应处理。年终考核列入不称职,延迟一年晋升晋职。
四、因工作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差,违反医疗常规,导致患者不满投诉的、根据情节作批评、通报处理,扣发年终奖,年终考核不得列入评比优良行列。
第4篇 东华医院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
第一医院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
(一)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医疗水平,建立对医务人员规范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根据《浙江省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实施办法》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称医务人员是指医师、护士及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三)医德考评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坚持定性考评与量化考核相结合,与医务人员的年度考核、定期考核等工作相结合。
(四)医院对医务人员的医德进行考评,一年为一个考评周期。
(五)医院为每位医务人员建立医德档案,考评结果记入医务人员医德档案。
(六)医院成立医德考评领导小组,负责拟定医德考评工作制度,对医德考评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考核结果的评定,保证考评工作规范进行。医德考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院纪检监察室。科室成立考评小组,负责本科室人员的医德考评工作。
(七)考评工作分为三个步骤:
1.自我评价。医务人员根据医德考评的内容和标准,结合自己实际表现,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
2.科室评价。在医务人员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以科室为单位,由科室考评小组根据每个人日常的医德行为进行评价。科室考评小组每月底向医院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本科室医务人员加、扣分情况,年末进行全面评价并上报评价结果。
3.单位评价。由医院医德考评领导小组实施,根据自我评价和科室评价的结果,将日常检查、问卷调查、患者反映、投诉举报、表扬奖励等记录反映出来的具体问题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对每个医务人员进行评价,作出医德考评结论并填写综合评语。
(八)医务人员在考评周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德考评结果应当认定为较差:
1.在医疗服务活动中索要患者及其亲友财物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2.在临床诊疗活动中,收受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等生产、经营企业或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或提成的;
3.违反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政策,多收、乱收或者私自收取费用,情节严重的;
4.隐匿、伪造或擅自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的;
5.在发生的医疗事故中负有完全或主要责任的;
6.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或参与虚假医疗广告宣传和药品医疗器械促销的;
7.医疗服务态度恶劣,造成恶劣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
8.其他因违法违纪行为受到处分的;
9.其他严重违反职业道德和医学伦理道德的情形。
(九)医德考评结果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一般、较差。优秀得分为90分以上且无扣分;良好得分为80~89分且无一项扣15分;一般得分为60~79分;较差得分为60分以下。医德考评要严格坚持标准,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数,一般掌握在医院考评总人数的10%~15%。
(十)考评结果要进行公示,并与医务人员的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评优、绩效工资、定期考核等直接挂钩。
(十一)医德考评应作为医务人员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考评结果为优秀或良好的,年度考核方有资格评选优秀;医德考评结果为一般的,年度考核为基本合格;考评结果为较差的,年度考核为不合格。
(十二)医务人员定期考核中的职业道德评定,以医德考评结果为依据。考核周期内,有一次以上医德考评结果为较差的,认定为考核不合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处理。
执业医师的医德考评结果,要及时报送医师执业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
第5篇 医院医务人员廉洁行医制度(2)
医院医务人员廉洁行医制度(二)
一、遵守党纪国法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遵守社会公德,严格履行医务人员工作职责,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二、工作认真负责,技术精益求精,诊断一丝不苟。主动学习新理论、新技术,大胆创新。
三、尊重患者,关心体贴病人,视病人为亲人,一视同仁,使病人感到温暖和亲切。
四、廉洁行医,不徇私利。严格遵守医德医风规范,不以医疗为手段向病人勒索或暗示钱物,不收“红包”、“回扣”,不乱开“检查单”,不开“搭车处方”,谢绝患者请吃。
五、医院各类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杜绝药、械采购等过程中的收受回扣或变相谋利。医务人员不得收取医药代表任何巧立名目的“促销费”,对违反者将严肃处理。
六、严格执行转院规定,严禁将病人介绍到民营医疗机构从中谋利,一经查实,取消执业岗位。
七、严格执行收费标准,不得巧立名目;分解或提高收费标准。
第6篇 市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一、标准预防
(一)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凡接触上述物质者均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其基本特点为:
(二)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三)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因此,既保护了医务人员,又保护了病人。
(四)根据各种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飞沫隔离)。
二、标准预防的措施
(一)洗手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污染的物品时,不论是否戴手套,都必须洗手;遇有下属情况必须立即洗手:
(1)摘出手套后;
(2)接触病人前后;
(3)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染其他人时。
(二)戴手套接触病人的上述物质及其污染物品时,接触病人黏膜和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对同一病人既接触清洁部位,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
(三)上述物质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并穿防护衣,以防止医务人员皮肤、黏膜和衣服的污染。
(四)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用于下一病人前应进行消毒或适当消毒。
(五)污染的床单及时处理,防止接触病人的皮肤黏膜,以防污染衣物及微生物传播。
(六)锐利器具和针头应小心处理,以防刺伤。
(七)医护人员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清洁及环境表面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污染环境或不能保持环境卫生的病人应隔离。
三、医护人员的防护要求
(一)基本要求:
防护对象: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的所有医护人员。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
(二)加强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护人员;传染病流行期间发热门诊的工作人员;转运疑似或临床诊断为传染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护用品:
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
防护镜:有体液或其他污染物喷溅的操作时;
外科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
手套:操作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或破损皮肤黏膜的操作时;
面罩:有可能被病人的体液喷溅时;
鞋套:进入传染病区时。
(三)严密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呼吸道传染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等操作或做传染病尸解的医务人员。
着装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使用面罩。
第7篇 附一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制度
第一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制度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减少各种危险行为。
二、强化职业安全意识,建议医务人员接种乙肝疫苗。
三、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熟练掌握和正确使用防护技术和用品。,
四、避免有可能造成医务人员伤害的操作,正确处理意外刺伤事件:
五、正确处理病人使用后的设备、污染物品以及医疗废物。
六、当出现职业暴露伤害时,应遵循暴露后的处理原则,按规定进行报告、登记、评估、预防性治疗和定期随访。
七、发生锐器伤后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锐器伤后伤口紧急处理:
1、捏住伤口近心端,以阻断静脉回流
2、立即用流动水冲洗,向伤口部位方向持续推挤,挤出伤口部位的污血,注意不要一挤一松,避免将污血倒吸入血循环。
3、碘伏或酒精或碘酒消毒伤口;其他处理
病人hiv(+)
(1)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服用双汰芝,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2)医务人员抽血检查anti-hiv,并于暴露后4周、12周、6月定期追踪检查anti-hiv病人hbsag(+)
(1)医务人员hbsag(+)或anti-hbs(+):不需要注射疫苗或hbig
(2)医务人员hbsag(-)anti-hbs(-)未注射疫苗:24小时内注射hbig并一周后接受hbv疫苗注射
(3)医务人员hbsag(-)anti-hbs(-)已完成疫苗注射未产生抗体:24小时内注射hbig并补一剂疫苗
(4)医务人员hbsag(-)anti-hbs(-)正接受疫苗注射未产生抗体:24小时内注射hbig并继续完成疫苗注射
(5)暴露后六个月、一年,追踪hbsag、anti-hbs病人anti-hcv(+)
(1)医务人员anti-hcv(+):继续追踪肝功能
(2)医务人员anti-hcv(-):注射干扰素3天,暴露后3个月、6个月、7个月、1年定期追踪肝功、anti-hcv病人tp(+):医务人员预防注射长效青霉素,暴露后三个月追踪tp
第8篇 k市医院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制度
人民医院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制度
一、一级防护
(一)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二)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12层以上的棉纱口罩。
(三)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的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的酒精)揉搓1-3分钟。
二、二级防护
(一)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标本、处理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二)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必须戴12层以上的棉纱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或感潮湿时更换;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三)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的酒精等)搓揉1-3分钟。
(四)对病人实施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眼镜。
(五)注意呼吸道及黏膜的防护。
三、三级防护
(一)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
(二)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加戴全面性呼吸防护器。
68位用户关注
40位用户关注
62位用户关注
41位用户关注
30位用户关注
67位用户关注
15位用户关注
86位用户关注
21位用户关注
31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