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制度范本 > 制度范文
栏目

电梯人员制度汇编13篇

更新时间:2024-05-07

电梯人员制度

有哪些

电梯人员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组成部分:

1. 岗位职责:明确电梯维修、保养、检验及操作等各类人员的工作范围和责任。

2. 资质要求:规定电梯人员需具备的专业证书和培训经历,确保其技能和知识水平。

3. 操作规程:详细列出电梯日常运行、故障处理和应急措施的具体步骤。

4. 安全规定:强调安全意识,规定安全防护设备的使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5. 维护保养:设定定期检查和维护的周期,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6. 记录管理:记录电梯的运行状态、维护情况及异常事件,以便追踪和分析。

内容是什么

电梯人员制度的内容应具体、全面,涵盖从入职到离职的全过程。例如,新员工入职前需通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在岗期间,他们需遵守操作规程,定期对电梯进行保养,记录并报告任何异常。此外,制度还应包含应急预案,如遇紧急情况,电梯人员应能迅速、正确地执行救援程序。持续的在职培训也是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保持员工技能的更新和提升。

规范

电梯人员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规,如《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等。制度的修订应定期进行,以适应技术发展和行业变化。内部考核机制应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对违反规定的人员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同时表彰和奖励遵守制度、表现优秀的员工。

重要性

电梯人员制度的建立健全对于保障公众安全、提高服务质量、预防事故和延长设备寿命至关重要。通过明确职责和规范操作,可以降低因人为失误导致的故障率,增强用户对电梯系统的信任。良好的制度管理也能提升企业形象,降低运营成本,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无论是从社会责任、经济效益还是员工个人发展角度,都应重视并严格执行电梯人员制度。

电梯人员制度范文

第1篇 z物业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物业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样本

1.电梯作业人员必须持质量技术部门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证方可独立从事相应的工种。

2.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包括:外委培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和单位内部培训两种。

3.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建立该类人员的培训、教育档案,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参加电梯作业人员的换证考试,保持操作证的有效性。

4.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每年应编制当年度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计划,报告管理处领导批准后实施。

5.单位内部培训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有关电梯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电梯事故的案例的分析;电梯有关技术知识的学习。必要时可组织人员进行笔试。每次培训必须作好相应有记录。

6.参加外委培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人员必须经管理处领导同意,培训合格的予以报销相应的费用。

7.电梯作业人员未按规定参加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按有关制度予以处分或扣奖。

8.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核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要求进行。

第2篇 附二医院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制度

医院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制度

作业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是保证电梯安全使用的前提,《条例》规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一、严禁无证人员上岗操作;

二、从事电梯操作和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并且具备一定的机电基础知识;

(二)身体健康,视力、听力良好,无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等疾病;

(三)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踏实;

(四)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

三、培训的方式包括内部的岗位培训、电梯制造单位的使用和管理培训,以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举办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上岗资格培训;

四、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对作业人员开展内部培训,培训内容一般应包括:

(一)安全生产和特种设备管理方面的现行法律法规;

(二)电梯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检验要求;

(三)电梯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

(四)电梯安全保护装置的各类和作用;

(五)电梯的安全操作、应急救援和日常管理;

(六)电梯的事故及防范;

(七)日常的安全教育等。

五、各种形式的培训考核均予以记录,各种资格证书原件(或复印件)由使用单位统一保管,以方便管理和查阅;

六、作业人员应不断学习新的相关知识,以适应法律法规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

七、使用单位应及时安排电梯作业人员的换证考核工作,一般应提前二个月向考核机构报名;对于资格证书过期或复审不合格的不得再安排相应的岗位;

八、使用单位应制定对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计划应予以实施。

第3篇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_电梯作业人员守则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了规范电梯驾驶人员和电梯日常维护保养人员在进行电梯操作时的行为,防止由于违章作业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和设备事故,提高其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1.2范围

规定了电梯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遵守的职业行为规范。

2、电梯作业人员守则

2.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特种设备的安全规定,服从政府部门的管理。

2.2电梯作业人员必须经地、市质量技术监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3电梯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电梯驾驶人员安全操作规程》和《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2.4熟悉自己操作电梯的性能、原理、构造、用途。

2.5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掌握新技术、新规程,不断提自身的技术水平。

2.6及时报告电梯事故隐患,不使用故障电梯,不使用无安全合格标志或安全标志已过有效期的电梯,不使用未注册登记的电梯。

2.7不擅自离岗,做到文明服务。

2. 8正确处理电梯运行中突然出现的停车、失控、冲顶、蹲底等情况。

第4篇 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提高电梯作业的人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了解国家有关电梯安全管理的法规、政策,自觉地履行电梯作业人员的各项职责。

1.2范围

规定电梯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的内容、方式,组织电梯作业人员的方法,对培训取得的成果进行考核。

2、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对电梯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单位负责职工教育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培训情况进行考核。

3、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3.1电梯作业人员必须持质量技术部门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证方可独立从事相应的工种。

3.2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包括:外委培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和单位内部培训两种。

3.3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建立该类人员的培训、教育档案,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参加电梯作业人员的换证考试,保持操作证的有效性。

3.4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每年应编制当年度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计划,报告单位领导批准后实施。

3.5单位内部培训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有关电梯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电梯事故的案例的分析;电梯有关技术知识的学习。必要时可组织人员进行笔试。每次培训必须作好相应有记录。

3.6参加外委培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人员必须经单位领导同意,培训合格的予以报销相应的费用。

3.7电梯作业人员未按规定参加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按有关制度予以处分或扣奖。

3.8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工作考核按质量技术部门的规定要求进行。

第5篇 电梯运营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安全管理等作业人员应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规定要求,经培训考核合格,取证后方能上岗。

1、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 年满 18周岁;(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三)身体健康(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无妨碍从事本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四)通过规定的专业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考核,了解相应工种的专业技术知识,掌握相应工种的操作技能。

2、申请参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应当填写《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申请书》,并向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批准的培训单位提出申请。经培训单位审查年龄、学历、身体等条件后安排培训计划。

3、 参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专业技术考核的,由申请人或者培训单位持记载了培训情况的《申请书》,向当地负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专业技术考核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提出申请,并由该机构负责实施考核。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经考核合格后,取得有效资格证件,本单位聘用的,经法定代表人在其资格证件上签章同意后方可从事资格项目内作业。

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件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经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在资格证件有效期内,本单位定期组织培训,学习电梯有关专业技术知识。

6、本单位在每年1月份组织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特种设备业务知识培训。

第6篇 电梯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

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安全管理等作业人员应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规定要求,经培训考核合格,取证后方能上岗。

1、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 年满 18周岁;(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三)身体健康(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无妨碍从事本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四)通过规定的专业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考核,了解相应工种的专业技术知识,掌握相应工种的操作技能。

2、申请参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应当填写《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申请书》,并向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批准的培训单位提出申请。经培训单位审查年龄、学历、身体等条件后安排培训计划。

3、 参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专业技术考核的,由申请人或者培训单位持记载了培训情况的《申请书》,向当地负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专业技术考核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提出申请,并由该机构负责实施考核。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经考核合格后,取得有效资格证件,本单位聘用的,经法定代表人在其资格证件上签章同意后方可从事资格项目内作业。

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件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经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在资格证件有效期内,本单位定期组织培训,学习电梯有关专业技术知识。

6、本单位在每年1月份组织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特种设备业务知识培训。

第7篇 电梯安全管理和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电梯作业人员必须持质量技术部门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证方可独立从事相应的工种。

2、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包括:外委培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和单位内部培训两种。

3、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建立该类人员的培训、教育档案,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参加电梯作业人员的换证考试,保持操作证的有效性。

4、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每年应编制当年度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计划,报告单位领导批准后实施。

5、单位内部培训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有关电梯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电梯事故的案例的分析;电梯有关技术知识的学习。每次培训必须作好相应有记录。

6、参加外委培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人员必须经单位领导同意,培训合格的予以报销相应的费用。

7、电梯安全管理和操作人员未按规定参加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按有关制度予以扣除当月奖金。

第8篇 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范本

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格式)

1 目的和范围

1.1 目的

提高电梯作业的人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了解国家有关电梯安全管理的法规、政策,自觉地履行电梯作业人员的各项职责。

1.2 范围

规定电梯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的内容、方式,组织电梯作业人员的方法,对培训取得的成果进行考核。

2 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员负责组织对电梯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单位负责职工教育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培训情况进行考核。

3 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3.1 电梯作业人员必须持特种设备操作证,方可独立从事相应的工种。

3.2 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包括:外委培训(大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和单位内部培训两种。

3.3 电梯安全管理员应建立该类人员的培训、教育档案,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参加电梯作业人员的换证考试,保持操作证的有效性。

3.4 电梯安全管理员每年应编制当年度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计划,报告单位电梯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3.5 单位内部培训由电梯安全管理员负责组织实施,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有关电梯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电梯事故的案例的分析;电梯有关技术知识的学习。必要时可组织人员进行笔试。每次培训必须作好相应有记录。

3.6 参加外委培训的人员必须经单位领导同意,培训合格的予以报销相应的费用。

3.7 电梯作业人员未按规定参加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按有关制度予以处分或扣奖。

3.8 安全管理员培训工作考核按大连市特种设备协会的规定要求进行。

第9篇 电梯作用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电梯作业人员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和管理工作

2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对电梯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并有记录。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电梯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标准;

2) 电梯安全操作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3) 电梯常见的危险、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

4) 事故应急处理技能;

5) 事故例案分析;

6) 事故报告和处理。

3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建立培训、教育档案,及时安排电梯作业人员按规定复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

第10篇 电梯作业员、相关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电梯作业员及相关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提高电梯作业的人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了解国家有关电梯安全管理的法规、政策,自觉地履行电梯作业人员的各项职责。

1.2范围

规定电梯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的内容、方式,组织电梯作业人员的方法,对培训取得的成果进行考核。

2、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对电梯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单位负责职工教育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培训情况进行考核。

3、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3.1电梯作业人员必须持质量技术部门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证方可独立从事相应的工种。

3.2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包括:外委培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和单位内部培训两种。

3.3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建立该类人员的培训、教育档案,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参加电梯作业人员的换证考试,保持操作证的有效性。

3.4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每年应编制当年度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计划,报告单位领导批准后实施。

3.5单位内部培训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有关电梯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电梯事故的案例的分析;电梯有关技术知识的学习。必要时可组织人员进行笔试。每次培训必须作好相应有记录。

3.6参加外委培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人员必须经单位领导同意,培训合格的予以报销相应的费用。

3.7电梯作业人员未按规定参加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按有关制度予以处分或扣奖。

3.8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工作考核按质量技术部门的规定要求进行。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管理公司(公章)

第11篇 电梯安全管理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电梯作业人员必须持质量技术部门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证方可独立从事相应的工种。

2、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包括:外委培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和单位内部培训两种。

3、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建立该类人员的培训、教育档案,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参加电梯作业人员的换证考试,保持操作证的有效性。

4、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每年应编制当年度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计划,报告单位领导批准后实施。

5、单位内部培训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有关电梯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电梯事故的案例的分析;电梯有关技术知识的学习。每次培训必须作好相应有记录。

6、参加外委培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人员必须经单位领导同意,培训合格的予以报销相应的费用。

7、电梯安全管理和操作人员未按规定参加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按有关制度予以扣除当月奖金。

第12篇 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提高电梯作业的人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了解国家有关电梯安全管理的法规、政策,自觉地履行电梯作业人员的各项职责。

1.2范围

规定电梯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的内容、方式,组织电梯作业人员的方法,对培训取得的成果进行考核。

2、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对电梯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单位负责职工教育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培训情况进行考核。

3、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3.1电梯作业人员必须持质量技术部门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证方可独立从事相应的工种。

3.2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包括:外委培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和单位内部培训两种。

3.3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建立该类人员的培训、教育档案,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参加电梯作业人员的换证考试,保持操作证的有效性。

3.4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每年应编制当年度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计划,报告单位领导批准后实施。

3.5单位内部培训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有关电梯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电梯事故的案例的分析;电梯有关技术知识的学习。必要时可组织人员进行笔试。每次培训必须作好相应有记录。

3.6参加外委培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人员必须经单位领导同意,培训合格的予以报销相应的费用。

3.7电梯作业人员未按规定参加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按有关制度予以处分或扣奖。

3.8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工作考核按质量技术部门的规定要求进行。

第13篇 电梯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一、电梯司机和维修保养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地、市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做到持证上岗;

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的有效期为二年;

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有效期满前一个月,应向原发证机关提出换证申请;

四、使用单位每季度应对司机和维修保养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

《电梯人员制度汇编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