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制度范本 > 制度范文
栏目

制度汇编分析发展框架规范(3篇范文)

更新时间:2024-05-07

制度分析发展框架规范

有哪些

制度分析发展框架规范涵盖了多个层面,包括但不限于:

1. 制度定义与分类:明确制度的内涵,区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如公司政策、行业标准、企业文化等。

2. 制度设计:涉及制度的目标设定、规则制定、执行机制以及反馈调整。

3. 制度实施:关注制度的执行情况,包括员工遵守度、制度的效果评估等。

4. 制度影响:探讨制度对公司运营、员工行为以及组织绩效的影响。

内容是什么

制度分析发展框架应深入探究制度背后的逻辑,如:

- 制度的起源与变迁,如何响应内外部环境变化。 - 制度的适应性,如何确保制度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 - 制度的执行障碍,识别可能阻碍制度落实的因素。 - 制度的创新,鼓励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制度。

在此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不严谨的表述,例如“可能的执行难题”或是“或许需要的制度调整”,这些都反映了在实际操作中面对的不确定性。

规范

制定制度分析发展框架时,需遵循以下原则:

1. 清晰性:制度表述应简洁明了,避免产生歧义。

2. 完整性:涵盖制度的全生命周期,从设计到废弃的全过程。

3. 可操作性:制度应具有实际操作性,能够指导具体行动。

4. 公正性:制度应公平对待所有相关人员,避免歧视和偏见。

5. 动态性:制度应随环境变化适时调整,保持其有效性。

重要性

制度分析发展框架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

- 提供决策依据:帮助企业领导层理解制度对组织运行的影响,做出明智决策。 - 促进合规性:明确的制度规定有助于员工理解期望行为,降低违规风险。 - 塑造文化:通过制度,企业可以塑造和传播其核心价值观,增强组织凝聚力。 - 激励行为:合理的制度设计可以激励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制度分析发展框架不仅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具,也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制度分析发展框架规范范文

第1篇 制度分析发展框架规范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研究

她在理论上给出了解决“集体行动困境”、“ 公地悲剧”问题在国家理论和企业理论之外可能有的另外选择,给出了运用于研究的制度分析的方法。

作为总的组织工具,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致是一个关于应用规则、自然和物质条件以及群体属性如何影响行动舞台的结构、个体面对的激励以及结果产生,它为公共池塘资源问题开展长期研究提供了方便。

本文则从理论的角度介绍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的发展。

关键词: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行动情景 行动者 运行规则

一、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总述

(一) 问题意识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对大都市区的警察服务进行研究后,提出了“多中心政治体制的概念”,其基本的思想就是集体中的个人在面临集体选择问题时应该能够以他们认为合适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启发了埃莉诺将多中心理论作为市场理论和国家理论之外的替代选择,用于分析和判断与现实中大量集体物品相适应的各种制度安排。

埃莉诺便将研究的中心放到公共池塘资源上,致力于研究和开发一种理解复杂的人类社会互动的过程的分析框架。

(樊晓娇,2022)这即是其建立并逐步完善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总之,埃莉诺力求提供一个能够贯穿于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关于“制度”的定义,发展一个共同的框架来研究包括立法机构、公共部门、市场和其他组织在内的复杂的政治经济学,以助于把政治学家、经济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和其他学者就“制度如何影响个人面临的诸多激励以及个人选择这”一课题所研究结合为一体。

(二)理论根基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认为,制度分析与可持续发展有多重历史根基,在古典政治经济学、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以及非合作博弈论都可可以找到它的理论根基。

(埃莉诺,1994)几十年来,这框架影响不同问题和区域的相关问题的研究。

它可以诊断与分析问题,对静态和动态制度安排进行研究。

分析者可以根据决策环境的具体背景,利用这个框架来考察行动情景内的行为与结果。

(三)框架逻辑

制度分析与可持续发展框架主要是首先划分制度的层次结构;其次,是确认行动场景中行动情景和行动者各自所包含的变量,根据一定的评估规则来评价这些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模式和结果。

最后通过在行动场景上的行动情景和行动者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产生的结果来分析结果与行场景、行动情景、行动者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和三大变量即物的世界、社群以及应用规则如何影响行动场景的特征的。

二、 行动情景

在利用制度分析与可持续发展框架时,无论从何种方法或何种分析层次入手,都必须首先明确一个概念单位,即所谓的行动场景。

“它是特定约束条件下分析、预测并解释人类行为与结果的关键。

它能够分析一种制度对人的行为及结果的影响,并区别和限定一种制度与其他制度的不同点。

”(埃莉诺,1994)行动场景由行动情景和行动者构成。

行动情景是人们进行互动、交换与服务、解决问题或斗争等可能采取诸多行为选择的社会空间,包括参与者在自己的位置上必须按照其拥有的信息在各种行动之间做出选择,而且这些行动连接着潜在的结果以及与行动和结果相关的成本收益。

行动者即情景中的参与者。

在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诺贝尔讲座中,她省略了框架中的行动者和行动场景,只保留了行动情景。

这种简化表明,行动情景是矗立于行动舞台空间中的立体结构,行动者是行动情景的一部分。

(王群,2010)本文则按照这个思路,把行动者放入到行动情景中进行分析。

社会理论的核心是分析系统的活动。

而对系统这个宏观水平进行分析时,有两种模式,一是检验不同系统的同一行动进行分析或对一系统在特定时期的不同进行分析。

二是检验系统内部的变化过程。

(科尔曼,1989)对行动情景的分析则就是采用第二种模式。

从宏观的水平,下降到微观的水平,对系统内部的要素进行分析。

我们首先可以建立一个简化的函数表达式y=f(_1,_2,_3,_4,_5,_6)来表示行动情境。

这里_1,_2,_3,_4,_5,_6分别表示行动者、位置、行动、潜在结果、信息和收益关系,对应法则f表示转换函数。

这样就建立一个行动情景的模型,通过对内生变量_n进行取值分析,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情景类型。

这6个变量与1个对应法则就构成了行动情景的7个要素,这些要素共同作用影响着行动情景的类型。

1.行动者

行动者是情景中的参与者。

参与者具有三个重要的属性:(1)参与者的数量。

在最简单的行动情景中只有一个参与者。

但是如果构成系统时,则至少需要两个参与者。

因为只有存在两个及以上的参与者的时候,其中一参与者获利所需要的资源才能部分或全部地被其他参与者控制,或者通过交换二者所拥有的资源才能增进各自的利益,一方的行动才可能由于外在性而影响到其余的参与者,也就是说情境中的参与者是相互依赖的。

(2)个体或集体的形式。

行动者可以是单个人,可以是作为共同行动发挥作用的集体。

例如,国家、公司、非营利组织。

(3)其他个别属性,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

对参与者进行分析除了属性以外需要涉及四个具体的技术指标:(1)行动者对潜在行动与结果的偏好评估;(2)行动者获得、处理、保持与运用知识与信息的方式与应变能力;(3)行动者用来决定特定阶段行动的选择标准;

(4)行动者带给情景的资源。

这些具体的指标取值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采取的行动。

也就是说,为了预测行动者在特定的情景中可能做出的行为选择,我们必须对此四个指标进行假设。

(1) 个人偏好

根据理性人的行为假定,人们能够根据结果的收益关系来对偏好进行排序,并根据排序选择最优的偏好采取行动。

尽管偏好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主题,但根据微观经济学的中已经经过丰富发展的效用理论,人们能够通过效用来衡量行动的成本与结果。

(2) 个人信息的处理能力

为了解释人们如何决策,我们需要确定行动者信息处理的水平。

在完全理性理论假设中,人们拥有完全信息。

假定参与者拥有完全信息就意味着他们知道:(1)每个参与者在决策过程的每个阶段可能采取的行动以及非由人力所决定的偶然因素;(2)所有参与者的行动与相关的偶然因素共同产生作用的中间与最终结果;(3)每个参与者对所有结果的偏好程度的排序情况。

(埃莉诺,1994)这就意味着参与者广泛地了解全部信息的所有方面,除此之外,参与者所采取的每一步行动都要被他人知道。

以完全信息为前提假设有利于精确预测情景中人的行为结果,但也可能导致脱离现实的结果。

而在有限理性理论假设中:情境中所产生的信息数量大于人们能够收集和记录量;人们不可能使用所有可获得的信息,而且在他们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可能出现错误;有限理性的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经验方法去处理自己所面对的有关信息的复杂度。

(3) 个人的选择标准

不同理论对行动者进行决策时所遵守的标准有不同的假设。

以完全信息与无误处理的为前提的假设的理论认为,行动者会以预期效用最大化为标准计算出最佳的行动选择,或者以最小收益最大化为选择标准。

有时依据这些标准可能会做出相同的预测,但通常情况下,预测结果取决于选择标准。

在有限理性假设下,确定严格的选择标准所需要的信息并不存在。

因此选择标准确定通常也与个人使用的经验方法相关。

(4) 个人的资源

很多理论都假定,所有行动者都拥有充足的资源,可以采取任何可以选择的行动,事实上,在某些行动涉及高成本的情境中,人们所面临的金钱与时间的约束是非常重要的。

预算约束可能只允许一部分人采取行动。

2.位置

位置是把情境中的参与者与获得授权的行动联系起来的地位,也即是指参与者的身份。

在行动情境中,单个参与者可以有不同的身份或相同的身份,诸如公民、董事长、校长、投票者。

参与者之间在行动场景中的位置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在多数的情况下,行动情景位置的数量少于参与者的数量。

位置变量_2是也是与行动者的行动选择集合_3相关联,行动者在行动情景中的行为选择是基于其身份或者说是行动场景中的位置。

例如当a因为b实在不努力工作,经常失误,把b给解雇了。

我们可以了解a是基于其身份所作出的理性的选择。

我们也可以倒推一下a的身份所拥有的力量必定包含人事方面的权力。

3.行动

行动指得就是在特定情境中处于特定位置的参与者在不同的阶段所可能做出的行为选择,它是一个集合。

这个集合受对行动者_1进行分析的四个变量指标与行动者位置_2影响。

例如,在考试场上决定是否作弊假设大部分同学都作弊,你是否作弊假设监考很严,后果很严重,你是否作弊当然在这一行动情境中,行为选择是有两种,作弊与不作弊。

但在很多的情景中,行动者的行为组合是无限的,而且有可能超越当前框架与工具的分析能力。

所以,多数的分析都只是辨别所做的行为选择对后果有着决定性影响的行动。

4.潜在结果

第四个变量是参与者的行动可能带来的结果。

这种结果是在特定的规则条件下个人互动所可能带来的结果。

例如去图书馆自习中为晚到的同学占座,夜晚大爷大妈在楼下的广场跳广场舞所造成的负的外部性。

5.转换函数

行动情景的第五个变量是处于特定位置的参与者同最终结果或中间结果连接起来的转换函数。

这实际上是函数表达式中的对应法则。

这种对应法则或者转换函数其实在一些经济学的行动情景中称之为生产函数,即投入特定数目组合的要素所能带来的收益。

转换函数在本质上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是随机的。

如某一商店投入与销售的经验公式。

y=3_3-5_2+6

6.信息

第六个变量是处于某一情景过程中特定位置的参与者可得到的关于行动的信息。

参与者既有可能获取完全信息也有可能获取不完全信息。

当参与者掌握的信息不完全时,在决策中处于某一节点所掌握的那些信息成为关键。

7.收益关系

第七个变量是成本收益分析引入行动和结果的收益关系。

任何一个结果都与一定的收益和成本。

例如在决定完成地方政府学论文所需的成本;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罚。

收益关系是转换函数所参考的一个主要变量。

它是对行为与行为结果进行赋值的方法。

假定在武钢这样大型的国有企业中,生产钢铁所采取的特定行动会以相对可预测的方式转换为生产的钢铁数量。

因此,假定在某些年份实现的结果是一致的,这些年份的收益关系却可能不一致。

它们取决于投入的成本与能够卖出钢铁所能够获得的价格。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成本收益内在的价值因人而异。

以上7个要素以及有关行动者性质的假定就是理论工作者在研究“公共池塘资源”时所必须详细说明的。

奥斯特罗姆认为,集体结果取决于个人行动情景建构理论和模型,这是最小的一组必要要素。

因为若不详细这些要素,我们就不可能预测出相互依赖的情景下人们的选择。

除了,这7个要素以外,行动情景是一次还是重复性的互动解构也有重要作用,因为它们可能导致个体行为的转变。

三、 影响行动场景的因素

影响行动情景的因素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自然世界的性质,即物的属性;社群的性质,即文化或意识形态的属性;实际运行规则,也即规范的属性。

这不同于行动情景内部的因素决定行动情景的类型,这三个维度的变量是外生的,作用于行动情景的各个变量,通过一定的互动模式影响着最终的结果。

(一) 自然世界的属性

行动情景的各种要素受自然世界的属性的影响。

行动的物的条件的可能性,结果的可得性,行动与结果的转换函数,都受制于自然世界及其变化情况。

因为情境中参与者所参与事件的自然世界属性不同,同样类型的自社群性质和规则组合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行动场景。

同在一个城市,自然资源禀赋高的地方就会比其余地区有着更为可能和便利的条件提升整体的福利水平。

在竞争性物品如在市场中交换的物品与非具有竞争性物品如公共物品之间的性质上的区别就对影响结果的方式有重要的影响。

当人们有意识地提出自然世界是如何影响结果集、行动集、行动结果关系以及信息集等问题时,需要认真考察自然世界的属性。

不过自然世界对于建构行动情景的重要性,因为行动情景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

在围棋比赛中,规则结构是已经确定下来的,而棋子的形状或者颜色对比赛的结果影响可能就没有什么影响。

而在专业的乒乓球比赛、羽毛球等比赛中,球的质量就确实会对行动结果产生影响,因为球的质量会影响运球的速度、方向、角度等。

自然属性对行动情景的影响还需要对行动情景本身的类型进行判断。

(二)社群的性质(文化)

影响行动场景结构的第二组变量就是社群的属性。

这种属性包括公认的行为标准、对行动场的共识度、偏好的同质性程度、成员之间的资源分配情况。

人们通常用文化来指称上述属性。

(埃莉诺,2005)

就拿邻里之间的借贷而言,如果借方一直是以诚信的行为方式行事,你就可以信任他,在不需要带有法律形式的字据的条件下,把金钱借予对方;或者不借给对方。

但是对于前者通过合作的方式比或者能够获取更大的成功。

在同质性比较高,且人们在多种不同维度的重复互动的社群中,情况更是如此。

在这样的社群中,行为贵方就会变成一种社会资本,从而为“公共池塘资源”困境寻求合作性解决之道提供基础。

(三)实际运行规则

由于人们常常是通过改变规则来改变行动情景结构的,所以实际的运行规则是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所分析的重点。

规则是指有关什么行动是必须的、禁止的或允许的,以及不遵守规则会受到什么制裁的规定。

(奥斯特罗姆,1993)规则也即规范这一概念,在描述社会系统活动及其在社会理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它在当前社会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科尔曼)所有的规则都是人类试图通过创造等级已实现秩序的可预见性的结果,而处于不同等级上的人,都必须、可以和采取的行动与其必须、可以或禁止存在的状态有关。

规则是情境性的、规定性的,并且是可被遵守的。

(shimanoff,1980)规则的情境性体现在适用范围是某一种行动场景而不是任何地方。

之说以说规则具有规定性,是因为熟知规则的人指导,若自己违反规则,就要对违反规则的行为负责。

规则使人们知道:为了不受制裁,行动者就必须承担义务,绝对不违反禁令,在允许的范围内采取行动,规则的可遵守性则是之行动者有可能不按照规定行使,也有可能按照规定行使。

这样就可以将规则与标准为解释依据的行为与以情景的自然特性为解释依据的行为分开来。

应用规则通常是在不断重复的行动请境内的个体为了改善结果而有意识地改动情景结构的过程中产生的,所以不一定非得以文字为载体,也不一定来源于正式的法律程序,但规则的语言应当相对清晰,避免参与者在理解上存在分歧。

(奥斯特罗姆,2005)在行动情境中如何建立行动清净的指令、参与者所认可的构架行动清净的策略,或是人们鉴于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联而努力维持情景秩序和可预见性的能力。

规则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与谋求结果的方式,按照规则对行动情景结构的影响来对规则进行分类,是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的组成部分。

这被看做是规则与行动情景结构关系理论研究的第一步。

总之,奥斯特罗姆从影响行动结构的角度确立了七种大的规则类型。

1.位置规则

位置规则是用来确定一组位置以及每个位置上有多少参与者。

2.边界规则

边界规则确立参与者进入或离开位置的程序、标准、要求和费用。

因为个体脱离了身份,便是离开了行动情景。

边界规则可以是一种邀请,具有特定身份的参与者可以邀请其他参与者并确定他们身份;边界规则可以是一种竞争,即个体通过考试、竞拍等方式取得某种身份。

(王群,2010)如果个体非自愿地进入某一行动情景并强将某种身份,这种边界规则则具有强制性,而且这位个体不能自主退出。

3.权威规则

规定决策树上每个节点位置的一组行动范围,也即是从属与身份的行为集合。

此集合不仅与身份属性相关,也与个体或其他个体采取的行为选择相关。

扩大或者减小可选行为的集合会影响到个体的基本权利、责任、自主程度。

这说明,选择规则可以改变从属于身份的权力,从而改变行动情景所能容纳权力总和和权力分配。

(埃莉诺,1994)

4.聚合规则

规定决策树上具体节点上,将行动者对应于中间结果以致最终结果的转换函数。

它决定了处于某一位置的个体对结果的控制力。

例如在某局常委中就某一时间采取措施作出的决定。

5.范围规则

说明可能受到影响的一组结果,包括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

6.信息规则

确定决策点上每个位置可用的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了关于行动情景总体结构的信息和关于任何个体现在和过去的行动、状态的信息。

信息规则涉及的内容包括信息流通渠道和信息交流的频率、准确性、主题等。

他能够揭示其他参与者过去的行动,帮助参与者寻找可信的合作伙伴。

7.收益规则

以完整的行动选择范围与所达到的结果为基础,有关局中人的收益与成本必须、允许或禁止情况的规定。

一方面收益规则决定个体的回报方式;另一方面,它规定了由于行为违规而产生的惩罚性支出。

以上每类规则都对应行动情景中内一组变量。

事实上,这并不代表他们仅仅作用于一组变量。

它们同时又间接作用于其他变量,从而对行动情景结构产生一定的作用。

所以我们应该把这些规则看做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

在一个行动情境中,7类规则不一定都在。

任何一个变量都可能存在缺失。

另外,单个行动场景可能包含着为数不多的行动链,但很多时候现实世界是由共时或历时的多重场景构成的。

四、 多层次分析

制度分析包括多个层次,操作层次的分析,集体选择层次的分析以及_选择层次的分析。

而分析层次是联结行动场景的因素。

在对行动场景具有累积影响力的三种层层嵌套的规则层次进行区分,对研究分析很有帮助。

(奥斯特罗姆,1982)这三种层次的规则的内涵分别是:

1.操作规则,直接影响行动场景中参与者做出日常决策。

2.集体选择规则,通过决定操作活动的参与者的资质与改变操作规则所使用的具体规则来影响操作活动与结果。

2._选择层次,通过确定集体选择活动参与者的资质与设计集体选择规则所使用的规则来影响集体选择规则,并进而影响操作活动与结果。

在高层次上可做什么,取决于这个层次与和更深层次上规则的能力与局限性。

对于操作层次的行动情景的规则,通常这些规则不仅发生在操作层次上,还发生在一个或多个集体选择的层次上。

困境不仅发生在操作层次上,它们也经常发生在集体选择与_选择的层次上。

五、 社会生态可持续性的总体分析框架:制度分析框架的新发展

在30多年的研究中,埃莉诺致力于发展一个总体框架,这个框架有助于学者和政策分析人员在面临任务时找到方法处理政策问题。

这个框架通过引导学者和政策分析家关注规则的具体使用,而不是把规则的研究停留在理论研究上,并且引导他们关注公共物品或服务最根本的生物属性和物理属性。

(樊晓娇,2022)埃莉诺在其人生最后的生涯中,努力扩展这个框架,以使其能够涵盖更多连接社会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理方面。

在2023年,其发表的《一个用于分析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总体框架》中,指出其目的是为了发展一个分析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框架,为诊断理论提供基础。

这个框架可以用来分析水系统、放牧系统、渔业城市基础设施等。

更为广泛地跨学科地更新制度分析框架的嵌套,将用于分析理论问题的多层次框架与怎样使多种多样的使用者和资源系统的用途嵌入到治理系统联系起来,用多种多样生态学的方法补充了iad。

六、 结论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在埃莉诺几十年不懈的努力下日趋完善。

从在解决公共池塘资源的组织工具到适用于人类发展或制度发展的更多更具体的制度分析框架,其适用性和解释力也不断有了进步。

也逐步向埃莉诺的最终目的趋近——成为一种元理论、一种共同的语言系统以使不同领域的学者能够进行交流互动,最终促进学术知识的交流与发展。

(埃莉诺,2005)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将物质属性和社区属性纳入考察的范围,并通过一系列的应用规则来影响行动情境内部结构的互动关系,影响行动场景的类型,并产生相应的结果。

诚然,对于不同的行动情景,每个公共池塘资源的自主治理体制各不行同。

所以某一行动情景可能就不适用于另外一个行动情景。

因此,我们在利用该框架时,应当根据结合实际情况,扬弃利用。

参考文献:

樊晓娇:自主治理与制度分析理论的进化.[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22(14)

埃莉诺奥斯罗姆:规则、博弈与公共池塘资源[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22.

王群: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评介.[j].经济学动态,2010(4)

ostrom, e.(2005),understanding institutional diversi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

第2篇 审计制度框架规范

内部审计制度框架【1】

所谓内部审计组织制度,指的是为了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而建立的相对独立的和专业化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权限划分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制度。

(一)跨国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1.集权式内审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母公司董事会中设立内部审计委员会,该委员会不只对母公司进行内部审计,而且还向各子公司(包括国外和国内)派驻内审人员形成各子公司内审机构,为了保证内审的独立性,内审人员要定期轮换,这些内审机构要对各子公司进行内部审计,同时其监督和评价责任还要对母公司内审委员会负责。

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但由于子公司内审人员是由母公司内审委员会派入,可能会引起子公司的不合作甚至抵抗,其运行成本较高。

2.分权式内审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母公司董事会中设立内部审计委员会,该委员会对母公司进行内部审计,各子公司自行设立内审机构,所设内审机构定期向母公司内审委员会汇报工作并接受其监督,而不接受母公司内审委员会的直接领导。

这种模式下运行成本较低,但可能无法避免内审机构与子公司董事会相互勾结欺瞒母公司的现象,内审的独立性将会受到挑战。

内部审计,是建立于组织内部、服务于管理部门的一种独立的检查、监督和评价活动,它既可用于对内部牵制制度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又可用于对会计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合法、完整,对资产的安全、完整,对企业自身经营业绩、经营合规性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

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对称。

由本部门、本单位内部的独立机构和人员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进行的事前和事后的审查和评价。

这是为加强管理而进行的一项内部经济监督工作。

现代企业制度下完善内部审计的意见【2】

现代企业 内部审计 意义

正确认识内部审计的职能,是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内部审计制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这对深刻、全面地认识内部审计的本质,正确行使内部审计职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内部审计是在组织机构内部所建立的服务于该组织 一个独立职能部门,通过对组织内部各种业务的控制进行的审查和评价,来确定其是否遵循了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既定标准、是否有效地和经济地使用了资源、是否正在实现组织的目标,并据此对所审查的活动向组织内部成员提供分析、评价、建议和咨询,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履行其职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经济环境更加复杂。

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更加重视顾客的需求和政府法律的规范,只有在符合法律要求的情况下,依靠推出的高质量的、甚至超出公众期望的新产品和服务,才能赢得顾客,开拓和占领市场,增加企业在社会中的价值和竞争力。

于是,建立充分有效的内部控制,强化企业管理成为提高工作效率和经营成果的重要手段,基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需要而产生的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所显示的智慧和潜力,越来越博得管理者的重视和依赖。

现代企业制度离不开内部审计,它使董事们更关心公司的事务,注意发挥董事会审计 委员会的作用,承担对股东和社会应有的责任:经理们更注重遵守高水准的经营标准和更好的会计方针,建立广泛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的行为符合更高的社会道德标准。

二、对现代企业制度下完善内部审计的意见建议

1,应尽快制定并完善内部审计的相关法律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制度需要以法律为保障,有相关的法律制度健全了,内部审计工作才能顺利地开展。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机构不再是作为国家审计机关的附属机构对企业的监督,而是企业内部管理自我约束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仅接受国家审计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因此,适合于国家审计机关的有关工作规范不一定适合于内部审计,而现代企业制度为内部审计叉赋予了新的内容,内部审计在新形式下,应有自己的职业规范。

2,逐步发展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专项效益审计

内部审计机构必须及时揭示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问题,除定期进行财务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外,还要对生产经营中的薄弱环节或重点环节进行专项效益审计,如存货效益审计、成本效益、材料能源效益、货币资金效益、固定资产效益审计等,以及各项费用效益审计。

总之,企业应有重点地进行专项效益审计,根据经营目标责任提出的业绩要求或成本否决制确定的指标限额,进行审查评价,见证业绩优劣,揭示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的原因,供企业管理者参考。

3,加强对部门单位领导的监督,为开展内部审计塑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提高企业效益不高,领导班子是关键。

国有资产流失、贪脏、侵吞国有资产的现象一方面说明内部审计,包括政府审计监督力度不够,另一方面说明对领导班子考察考评的质量有待于提高。

国有企业效益不高,领导班子是关键。

国有资产流失、贪脏、私设小金库、侵吞国有资产的现象大量存在,一方面说明内部审计,包括政府审计监督力度不够,另一方面说明对领导班子考察考评的质量有待于提高。

内部审计不敢审、不让审、你审你的我干我的现象大量存在,加强对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尤其党政一把手的考核监督,为内部审计撑腰打气,其作用不可低估。

4,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学习,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内部审计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特别是学习内部审计工作程序和方法及政策法规,努力探索新形式下内部审计工作的新路子,以其过硬的素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职能作用。

审计人员仅仅具备财务知识是不够的,内部审计机关还要建立一支由多专业领域的高级人才组成的审计队伍。

借鉴西方国家定期培训审计人员的办法,有计划地对审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对熟悉内部财务管理、财会法规和企业管理的内部审计人员,经过组织考评,可被任命为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这对于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调动其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现代审计制度下的内部审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是发展的潜力更大。

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内部审计人员逐步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需要政府部门的关怀和支持,这样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将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逐步向职业化远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钱世昌《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中国审计出版社2003.9第一版

[2]徐政旦《现代内部审计学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第3篇 制度体系框架规范

国家环保局南京环璋科学研究所

所谓中国环境管理制度的体系框架,是指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环境管理制度已具雏形,已远不是单项制度的“构件”的简单堆砌,而是一座由新老制度构成的结构初具规模的有机整体的“大厦”。

其中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和排污收费等“老三项”制度产生于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初创时期,于1997年9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埠凸肪潮;し试行)》中确立。

“老三项”制度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尤其是在环境保护的开创阶段,对控制环境污染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巨大作用,被称为环境管理的“三大法宝”。

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老三项”制度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出来,它已远远不能解决日益发展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环保部门,经过不断探索,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其中,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推进污染集中控制、实行限期治理、排污许可证制以及企业升级环保审查制等六项制度和措施由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正式推出。

“老三项”和“新六项”制度,共同构成了中国环境管理制度的基础框架,也就是说,现阶段的中国环境管理制度已基本具备,只是尚须进一步完善。

一、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的形成条件和基础

(一)体系框架

“老三项”制度虽还存在需要根据新的情况作补充、修改与完善的地方,坦大体已可配套运行,“新六项”制度已正式推出,并已在一些地区取得了肯定性成效,虽然配套任务还较重,但从总体上看,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的形成条件和基础已经基本具备,或说初具规模,是不过份的。

由新老九项制度初步构成的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框架,为建立适台中国国情的环境管理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理顺关系

九项制度作为“制度”本身来看,都是以法律为准绳的切实可行的强制性行政管理手段,但从它们的功能和在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中的位置、作用和运转机制来看,又存在不同的差异。

我们根据客观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并以环境科学、决策学、管理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为理论指导,经高度概括并建立起以九项制度为主体的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结构关系模式图(见6页)。

从图中可以看出九项制度之间存在的几种十分重要的关系:

1.层次关系

从总体上看,现阶段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构成了4个层次的金宇塔形:

塔顶层:由目标责任制构成。

体现了我国现行国情、政体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决策管理层的作用与人在控制管理的作用,尤其是负责人的作用。

各地总结为“龙头”是有道理的,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这是一项“牵一发动全身”的制度。

塔身层:又可分为上、下两层,分别由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集中控制制度与分散控制措施(未确立为制度)组成。

这是因为这两项制度和一项措施体现了环境质量保护与改善的客观规律,即必须从综台战略、集中战略与策略、分散战略与策略(该分散的要适当分散,以利用环境容量,如广泛分散分布的乡镇企业)角度采取强有力的制度措施才能解决。

塔身构成了体系的主体,应花大力气规划好、设计好、建设实施好。

塔底层:分别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及企业升级环保审查制度等六项环境管理制度组成。

这六项制度均处于塔底的基础层次,它体现了污染源的系统控制关系,控制新、老污染源两条技术路线。

基础不配套,不完善,也不可能建起塔身和塔顶,也无法组成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所以要积极、认真、切实地打好基础。

2.包含关系

如集中控制制度与分散控制措施中就包含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及排污收费制度;而综合整治制度中则包含了集中控制制度及分散控制相结合,也就包含了塔底层的六项单项制度。

3.系统关系

从基础层中的六项制度来看,是分别针对新、老污染源的系统控制技术路线的,体现了系统控制的思想。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超前控制;“三同时”是生产前控制制度;限期治理是对老污染源的控制制度;排污许可证是生产后控制制度并与环境容量相结合的总量控制制度;排污收费也是生产后控制制度并与浓度标准相结合;企业升级环保审查制度处于系统控制之尾,也处于九项制度体系之“龙尾”。

4.网络关系

综合分析由九项制度组成的,其4个层次之间还存在正向联系与反馈联系的网络关系,这种联络关系显示了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的运行机制,它是各级政府、各级环保部门的负责人应该十分清楚地理解与统筹规划、巧妙地运用的规律。

(三)总体推行

从总体上把握体系框架,实行总体推行就能发挥出整体功能和战略优势,促进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协调、持续、健康地发展。

整体推行九项制度是为了实现以下综合战略目标:

1.从战略全局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发展趋势,结合国情,因地制宜地加速改善城乡环境质量的进程;

2.促进分散点源浓度控制与区域集中总量控制相结合,并纳入以目标责任制为前提的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环境目标和规划;

3.将环境规划、环境建设与环境管理统一起来,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的科学水平,提高综合效益;

4.改进与完善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及其环境管理模式;

5.发挥国体优势,根据国内综合潜力,开拓中国环境保护基金渠道;

6.促进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效益同步、协调、持续、健康地发展,并实现三个效益的统一,将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真正落到实处;

7.发掘和调动各层次、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整体推行中,我们要根据治理整顿时期的经济形势,本着实事求是、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精神,进一步完善“老三项”制度,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行新六项制度。

一是要结合国家的工作部署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立推行六项制度的工作方式与步骤。

在推行过程中,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不顾实际条件和可能,一哄而起,追求形式而不注重效果;另一种倾向是强调本地区情况特殊和条件欠缺,存在着畏难情绪,不能积极地去创造推行的条件。

二是要突出重点,紧紧抓好带头性制度,推动其它制度的实施。

各地在推行六项制度中的体会是: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是六项制度的龙头和核心,具有全局性的影响,要重点抓住这两项制度,带动其它制度的推行,这是狠有道理的。

三是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使推行的各项制度收到实效.

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和要求,在推行新六项制

度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与老三项制度间的一些矛盾、交叉与衔接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协调,以进一步从总体上完善新老九项制度。

一是要协调法规上的不协调情况。

出现这种情况应本着于法服从母法,小法服从大法,平级之间老法规服从新法规的原则。

二是要协调标准上的不协调情况。

一般来说,浓度标准应服从总量标准,低标准应服从高标准,行业标准应服从地区标准;但环境问题复杂,情况千差万别,以上只是原则,还必须切合各地实际。

三是协调技术经济上的不协调情况。

一些措施虽然合法又达标,但不符合技术经济可行性原则也是不妥的。

四是协调经济、社会、环境三效益。

这是推行九项制度的总的准则,既不能只有一个效益,也不能只有两个效益。

为此,当环境效益跟不上经济、社会效益时,环境政策与制度就需要强化;当经济、社会效益不如环境效益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应采取适当的让步政策与策略。

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九项制度推行中可能出现的种种不协调情况和应当如何处理:

环境目标责任制度与其它制度的关系是责任者的责任目标制度与具体的措施制度之间的关系,采取哪项措施制度和如何采取措施制度,取决于责任者制定的责任目标;而责任者的责任目标的制定又必须依靠可能采取和如何采取哪些措施制度宋保证。

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与环境目标责任制之间的关系正是上述的目标与措施制度间的关系,但它与其它措施制度的地位、作用、功能和机制不同,它是具有综合性、规划性、战略性的措施制度,它在实施中不仅可包含其它环境保护各项制度措施,而且还调动其它各有关方面协调作战,具有全方位、主体措施的特殊效能,因此,如何发挥其它措施制度的总体功能的关键是搞好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其它单项的措施制度应该服从综合整治规划,综合整治规划也必须建立在其它措施制度的基础上。

通过定量考核指标体系,将有关措施制度所具有的分项指标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指标体系的分解与合成来协调它们之间的衔接关系。

集中控制制度主要是针对城市生活区及大片工业区的历史欠帐面提出的,而广大农村的面源污染问题就不可能、也不应该强行集中控制,即使是城市、大工业也还要看条件是否具备。

因此,在综台整治规划中,应区别不同情况,采取集中或分散的控制措施,凡属能够、应该而且有经济、社会、环境实效的集中控制度优先采取;凡不宜集中控制的应采取分散措施。

不论是采取集中或分散控制,都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组合除前面的两项制度之外的其它措施制度。

因为集中控制包含集中管理与集中治理,集中管理中又包含预防措施及现状措施。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规划、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等;集中治理包括限期治理、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以及企业升级等。

一般来说,这些单项制度均可组合到集中控制制度之中联合优化运用,但在联合运用中出现了一些以往“老三项”制度单独实施时未遇到的新问题。

如:

“三同时”制度规定新建项目要有环保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

实行了集中控制后,可能由于采取了区域集中控制措施,有时单个污染源就可减少环保设施或降低要求标准,如强行执行“三同时”原有的法规,就会出现重复与浪费的不合理状况,就需要进行调整。

排污收费制度规定浓度超标收费。

实行了集中控制后,可能采取了集中排污系统,完全可以经过处理后进入统一的排污系统,从而降低处理设施及运转费,如仍坚持按老规定收费,就迫使工厂进行深度处理,从而提高了投资及运转费用,这就需要研究如何做出新规定。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原规定是对单个新建、扩建、改建的污染源进行的环境预测评价,现在推行集中控制,可能是一个大流域、一个大区域,因此,一个一个搞影响评价已不适应这一新制度的要求,而且重复浪费严重,也需做新的修改。

由此可见,推行集中控制,以及在综治整治制度中,都可能出现与“老三项”制度矛盾的现象。

原则是老的制度要服从新的制度,但在新的制度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作法,不能过于简单化。

为此,更迫切要求新六项环境管理制度的配套、完善,从新的法规上、标准上、技术指导上克服上述各种矛盾问题。

二、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而努力

(一)体系理论依据的进一步论证

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的完整形成,既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也不可能从人们头脑中杜撰出来。

它是中国17年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经验的结晶,是国情、国体、政体下的必然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想尽快完善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必须充分运用当代环境科学、决策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现代科学,并在它的指导下逐步把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的形成理论理顺搞清,并为其建立提供完整的理论依据.

(二)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运转机制的完善

在搞清了九项制度在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的地位和作用之后,关键是应进一步搞清其运转机制,搞清运转的动力及程序。

一是进一步发掘和调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动力。

17年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最主要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找到了地区、部门、企业、单位行政负责人对环境负责这一动力。

但是,这还不够,除了继续深入发掘和调动行政负责人的动力外,还应进一步发掘和依靠人大、政协、人民团体等机构的权威、作用和巨大的推动力,深入发掘和解放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监督的巨大潜能。

二是需要进一步探索已建立的各项制度的科学内涵、运行规律、机制和程序,使之科学化、规范化.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打通各种渠道,在统一目标的基础上,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相互促进,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总体效益。

三是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之间的协调配合,保证新老各项制度的顺利运行。

任何新的管理制度出台之后,都会程度不同地存在与原有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问题。

因此我们要持久不懈地搞好各项制度的协调配合和完善。

(三)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配套基础工作的完善

一项好的制度,尤其是作为制度体系的推行是否可行,是否能取得应取得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套基础工作的完善程度,作为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配套、完善的基础工作有:

一是需要继续完善与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推行有关的配套法规、技术政策、标准、规范、规程、指南、手册、教材等的建设。

二是需要有计划、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环境保护系统全员岗位培训,不断深化中国环境管理战略思想体系及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的教育,提高人员素质,环保人员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是加强科学的决策、管理,支持系统的建设,加快建立健全环境决策信息库、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专家库及咨询网络。

四是需要健全全国监测网络,提高监测队伍人员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改善和配套分层次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和装备,抓好质量保证.监测、监督人员应经培训、考核,达标后上岗。

五是需要推动与发展环境保护系统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使之进一步提高,为完善、推行九项制度,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的理论、机制和基础工作服务。

六是需要加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各行业、部门的环境保护产业应针对本行业、部门的特点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建设和发展,使之成为九项制度的有力支持系统。

七是需要加快开拓中国环境保护资金的渠道和途径,挖掘和调动国内外的可能潜力,使之成为九项制度的有力的经济支撑点。

八是要深入、持久、扎扎实实地宣传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的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

其核心内容就是要积极、大力推行“新六项”制度,并与“老三项”制度相结合、协调、配套,推进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的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

由上述九项制度或措施构成的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框架还不是完善的,例如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三同时”制度之间,就跳跃了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物料系统、综合利用等许多中间环节,环境管理脱离这些重要的生产、技术、物料环节所进行的管理,就必然带有很大程度的盲目性,生产与环境仍是“两张皮”。

为此,作者建议,在这个制度体系中应新增加“废物最少化管理制度。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正确的适合中国国情、国体、政体的环境保护战略。

然而,有了正确的环境保护战略,如果没有找到实施这一战略的载体,也会落空。

现在,可以说,我们已经基本找到了中国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框架,要紧紧地抓住这一载体,将中国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新高度。

《制度汇编分析发展框架规范(3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