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制度范本 > 制度范文
栏目

建筑伤亡事故快报制度汇编(3篇范文)

更新时间:2024-05-07

建筑伤亡事故快报制度

有哪些

建筑伤亡事故快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成部分:

1. 事故报告:一旦发生事故,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上级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报告。

2. 信息记录:详细记录事故的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以及初步的处理措施。

3. 事故调查:由专门小组进行,旨在查明事故原因,确定责任方。

4. 快报流程:设定明确的报告路径和时间限制,确保信息快速准确传递。

5. 后续处理:包括伤员救治、现场恢复、预防措施制定等。

内容是什么

建筑伤亡事故快报制度的核心在于及时、准确地收集和传递信息。报告内容应涵盖事故的基本情况,如工程名称、项目阶段、事故类型,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详细情况。事故调查应遵循公正、客观的原则,查找事故的根本原因,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快报流程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事故信息上报至公司管理层及地方安监部门,以便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规范

建立有效的建筑伤亡事故快报制度需遵循以下规范:

1. 制定清晰的操作指南,明确各角色的职责和报告流程。

2.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保证信息透明,防止信息篡改或隐瞒。

4. 强化监督机制,确保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5. 根据事故快报结果,定期评估和修订安全管理制度。

重要性

建筑伤亡事故快报制度对于保障工地安全至关重要。它能:

1. 缩短响应时间,提高救援效率,减少伤亡。

2. 及时揭示安全隐患,促进安全措施的改进。

3. 增强企业风险管理,降低事故风险。

4. 为事故责任追究提供依据,维护公平正义。

5. 提升企业形象,增强社会信任度。

一个健全的建筑伤亡事故快报制度是保障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的基石,它通过快速响应和有效管理,有助于构建安全的工作环境,保护每一个工人的生命安全。

建筑伤亡事故快报制度范文

第1篇 建筑伤亡事故快报制度

1、施工现场实行工伤事故定期报告制度和记录,建立事故档案,每月要填写伤亡事故报表,无伤亡事故不需填写说明,伤亡事故报表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盖章认可。

2、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公司,首先组织力量抢救伤员,保护好现场,公司按事故轻重,通告和报告有关部门,按国务院(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程)调查登记,分析、统计。

3、对事故应按《浙江省查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规定》,查明事实原因,分清事故性质和责任。确定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作出处理。

4、要对事故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提出预防同类事故发生措施不放过),通过调查、分析、处理,改正安全管理工作。

第2篇 工程建筑伤亡事故快报制度

建筑工程伤亡事故快报制度

各分公司要认真执行国务院第75号令《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按规定做好伤亡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工作。

1、工伤事故 概念,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

①伤亡事故分类。伤亡事故按其伤害程度可分为:轻伤、重伤、死亡、重大伤亡(一次死亡三人以上)事故,按照建设部第3号令《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即:

一级事故:一次死亡30人以上或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

二级事故:一次死亡10人以上29人以下,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

三级事故:一次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或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

四级事故:一次死亡2人以下或重伤3人以上19人以下,或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的事故。

②事故类别:有物体打击、提升、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弱、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煤气爆炸等其他伤害。

2、事故报告调查程序。

①事故快报:伤亡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者逐级上报,企业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部门,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伤亡情况和初步分析事故原因等,企业按规定每月填写职工伤亡事故综合月报表,并做到准确、及时,可比(如千人重伤率=(重伤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3)。

②保护好现场,并迅速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因抢救需要移动现场物体时,必须做出标记、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伤亡事故现场的清理,如无特殊原因,应经事故调查机关同意。

3、事故调查。

企业发生轻伤事故,一般重伤事故,由企业负责人组织安监、工会等部门进行调查,发生一次重伤三人以上或死亡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当地劳动部门、工会组织等部门进行调查,一次死亡三人以上事故由省级有关部门组织调查。

4、事故分析。

①原因分析,即是直接原因还是间接(管理方面)原因。

②事故性质是责任事故,非责任事故还是破坏事故要分清。

5、事故处理。

事故处理必须执行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能放过;事故责任者和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能放过;没有制订出防范措施不能放过,对发生事故处理一般按事故的轻重大小可分为经济处罚、行政处分和追究刑事责任三种。

经济处罚:一是企业内部按企业奖惩办法查处;二是行政执法机关按有关行政法规查处。

行政处分:按照干部、职工管理权限对事故责任者以行政处分。查处重大责任事故罪,根据《刑法》134、135条规定。

第3篇 建筑伤亡事故快报制度范本

1、施工现场实行工伤事故定期报告制度和记录,建立事故档案,每月要填写伤亡事故报表,无伤亡事故不需填写说明,伤亡事故报表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盖章认可。

2、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公司,首先组织力量抢救伤员,保护好现场,公司按事故轻重,通告和报告有关部门,按国务院(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程)调查登记,分析、统计。

3、对事故应按《浙江省查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规定》,查明事实原因,分清事故性质和责任。确定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作出处理。

4、要对事故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提出预防同类事故发生措施不放过),通过调查、分析、处理,改正安全管理工作。

《建筑伤亡事故快报制度汇编(3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