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制度范本 > 学校制度
栏目

学校会计电算化制度汇编3(4篇范文)

更新时间:2024-05-06

学校会计电算化制度3

内容包括哪些

学校会计电算化制度,是将传统的会计工作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它涵盖了会计软件的选择与应用、数据处理流程的设定、内部控制的构建以及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具体来说,这包括:

1. 会计软件的选型:选择能够满足学校财务管理需求的、功能完善的会计软件。

2. 系统实施:配置硬件设备,安装并调试会计软件,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3. 数据录入与处理:规范电子化的会计凭证录入,实现自动化的账务处理。

4. 内部控制:建立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和权限管理机制,防止数据篡改和错误。

5. 培训与维护:对财务人员进行电算化知识培训,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和升级。

流程

1. 制定电算化实施计划,明确目标和时间表。

2. 采购和安装会计软件,进行系统测试。

3. 设立电算化会计科目,制定数据输入标准。

4. 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安全。

5. 对财务人员进行操作培训,确保他们能熟练使用系统。

6. 实施电算化会计流程,监控运行效果,适时调整和完善。

重要性和意义

学校会计电算化制度的实施,对于提升财务管理效率、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具有重大意义:

1. 提高效率:自动化处理大量繁琐的会计事务,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2. 减少错误:通过程序化操作减少人为错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3. 强化监管:电算化便于实时监控财务状况,加强内部控制,预防财务风险。

4. 促进决策:准确及时的财务数据支持,有助于学校管理层做出科学决策。

5. 适应发展趋势: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成为学校财务管理的必然趋势。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电算化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要警惕过度依赖技术的风险,确保人员技能的持续更新,并不断完善制度以应对新的挑战。

学校会计电算化制度3范文

第1篇 学校会计电算化制度3

学校会计电算化制度(三)

1、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2、财务人员加强电算化知识培训,积极钻研电算化业务。

3、配备的会计软件应达到财政部《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满足学校实际工作需要。

4、应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进行会计分析与预测。

5、采用电子计算机编制书面会计凭证、帐簿、报表应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字迹清晰,作为会计档案保存。

6、记账凭证、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帐要按照有关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要求及时打印输出。

7、明确规定上机操作人员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对操作密码加强管理。

8、电算化会计档案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

第2篇 中学/学校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制度

中学学校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制度

本单位按照红桥教委财务科的要求,统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的《政府预算收支科目》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具体账务处理程序如下:

一、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1.原始凭证的格式、内容、填制方法、审核程序等必须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

2.记账凭证的内容、填制方法、所附原始凭证、更正错误方法等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经有关人员签字,字迹清楚,装订整齐。

3.对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的原始凭证必须退回、纠正。

二、会计凭证的传递程序

1.各项日常费用的支出必须由经手人签字后,由单位领导批准同意后交主办会计审核并由出纳办理报销。

2.由出纳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3.由会计对已输入电脑的记账凭证进行审核和记账工作。

4.月末进行结账,编制会计报表。

5.对数据进行备份。

6.打印记账凭证。

7.会计人员将有关凭证、报表、进行整理,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第3篇 学校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

学校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6

会计电算化制度是对会计人员操作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1.会计电算化微机是会计电算化专用机器,只能财会人员使用,进行有关记账、统计、做工资等整理会计资料工作使用,禁止非指定人员操作计算机,会计电算化应专机专用,计算机内不得安装与财务管理无关的软件。

2.未经授权的人员,一律不准进入会计电算化系统,由系统管理员授权的人员也只能在所给定的权限内使用电算化系统,不得越权操作。

3.经授权使用电算化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操作,必须保证其“口令”(密码)不为他人知晓,并定期或不定期修改本人“口令”。

4.经授权使用电算化的人员,不得用本人的密码进入系统而由他人代为操作。在离开工作岗位时必须逐级退出电算化系统,不允许在没有退出系统的情况下离开工作室。未经系统管理人员许可,任何人员不得对数据库文件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

5.定期保养计算机硬件设备及周围环境整洁,注意通风、防火、防磁、防雷击、防鼠害、防静电,保证硬件系统正常运行。

6.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硬件故障时,应做好登记并及时通知计算机维护人员处理。

7.健全必要防病毒措施,安装防病毒卡或使用防病毒软件,并定期进行版本升级。使用所有外来软盘时,必须先对软盘进行病毒检测,防止病毒感染。

发生数据丢失、混乱等情况,应使用会计软件中的索引功能,或备份数据进行数据恢复。无法自行解决时,做好故障记录,及时通知计算机维护人员解决。

第4篇 雷锋学校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沙长雷锋学校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一、财务机房管理

为了确保机房安全高效持久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1、只有财会室内部工作人员才有资格担任机房的系统管理员、数据录入员。

2、所有机房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及非机房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动用机房设备和上机操作;专职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在计算机上干私活或未经领导批准的业务。

3、运行会计软件的计算机必须放置在财会室。

4、机房工作人员负责机房各种计算机设备的保管和定期维护,机房应设置禁火、禁烟、禁水等标志,以保证机器有良好的工作环境,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5、为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保密,无关人员不得进人机房。

6、严格执行会计数据的管理规定,保证会计数据的完整性,预防计算机病毒,及时将有关存档的数据进行打印或者备份,对磁性介质存放的数据要保存双备份,并交档案室归档。

二、计算机管理

(一)、操作权限控制

操作权限是指系统的种类操作人员所能进行操作的权限。操作权限控制包括以下内容:

1、系统管理员一般具有最高的权限。

2、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凭证输入数据,不得擅自修改凭证数据,如发现差错,应在输入计算机前及时反映给凭证编制人员或系统管理员;已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在记账前发现差错,可按凭证数据进行修正;如在记账之后发现差错,必须另做凭证,采用补充登记法或红字冲销法,录入计算机。

3、审核员只具有审核权。

4、系统维护人员必须按有关的维护规定进行操作,除了系统维护员外,其他人员不得直接打开数据库文件进行操作,不允许随意增删、修改数据、源程序和数据库文件的结构。

5、出纳人员、会计软件开发人员不允许进行系统性的操作。

(二)、操作规程控制。

操作规程控制主要指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是保证计算机会计系统正确、安全运行,防止各种差错的有力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操作人员在上机操作前后,应进行上机操作登记,填写姓名、上机时间、操作内容,供系统管理员核实;

2、操作人员的操作口令应注意保密,不能随意泄露;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操作权限操作,不得越权和擅自上机操作或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操作;

3、每次上机完毕,应及时做好所需的各项备份工作,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4、严禁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和进行各种非法拷贝工作,以防计算机病毒的侵入;

5、操作人员离开机房前,应执行相应命令退出会计软件。

三、软、硬件管理

计算机系统都是建立在相应的软、硬件基础之上,加强软、硬件的管理是保障整个计算机系统安全、有效、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

(一)、软件管理

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软件主要是指会计软件,会计软件是由发人员根据具体会计工作,利用一种或多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的软件。它用于配合计算机完成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会计管理和会计辅助决策等工作。广义上的软件还包括计算机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应用程序。

1、必须购买和使用取得许可或授权的正版软件;其中所使用的会计软件必须符合《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的规定,必须达到《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

2、计算机软件应作为会计档案进行管理。档案管理员应建立相应的软件使用记录,并保证软件安全性和完整性,对于磁性介质存储的软件要定期进行检查,出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以备在必要时能及时提供。

3、正确使用各种软件,软件的使用必须报财务主管,经同意后登记使用,使用者必须是财会室系统管理员或者具有一定计算机水平的操作人员,一般不得外借使用。

4、指定专业人员对软件进行正确性、适应性和完善性维护。在条件不能满足的情况下,与所有软件商建立联系,及时获取软件商对软件修改、升级的情况,对拥有软件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升级,出现问题及时向供应商反映,征求解决办法。

(二)、硬件管理

硬件包括计算机系统使用的所有机器设备,对硬件的管理和维护是系统整个生命周期中最重要、最费时的工作,贯穿于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不断重复出现,直到系统过时和报废为止。主要由具有一定计算机水平的系统管理员执行。

1、妥善保管所有机器设备,实行责任制管理,使用者负责所操作设备的保管和清洁等基本工作。

2、系统管理员定期进行硬件的检查工作,并做好检查记录。

3、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向系统管理员报告,进行故障分析和排除,建立设备问题处理记录。

4、在设备更新、扩充、修复时,由系统管理与维护人员共同决定,并报告财务主管同意后,再由系统维护人员实施安装和调试。

5、按照正常使用需要,要购买必需的工具书、工具,储备一定的零件、耗材,以备用。

《学校会计电算化制度汇编3(4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