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制度范本 > 安全制度
栏目

施工地安全制度汇编3篇

更新时间:2024-05-05

施工地安全制度

重要性和意义

在施工地,安全制度如同生命的守护线,它确保每个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维护工地秩序,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有效的安全制度可以降低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提升企业声誉,赢得员工和客户的信任。它不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是对每个生命尊重的承诺。

安全制度有哪些

1. 进出工地管理: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非施工人员禁止随意进入。

2. 作业许可制度:高风险作业需事先审批,确保安全措施到位。

3. 安全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设备检查: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防止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5. 紧急预案:制定详尽的应急预案,以便在突发状况下迅速响应。

注意事项

1. 制度执行需严格,不得因工期紧张而忽视安全规定。

2. 定期评估制度有效性,适时更新,适应施工现场变化。

3. 重视员工反馈,及时解决他们在执行制度中遇到的问题。

4. 确保所有人员了解并理解制度,避免因误解而导致的违规行为。

5. 制度应具有可操作性,避免过于繁琐导致执行困难。

施工地安全制度是保障工地安全运行的基石,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严格执行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发挥其保护作用,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施工地安全制度范文

第1篇 边通车、边施工地段的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一、改建工程中,边通车、边施工路段的安全生产,除应遵守有关规程的规定外,还应加强对通行车辆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交通安全。

二、改建工程需挖除旧路路基、路面进行重建的路段,在施工路段的两端竖立显示正在施工的警告标志。标志与施工路段的距离,应根据开挖宽度、路段等级、交通量等情况确定。警告标志牌应高2m,宽1.5m,牌上可写:“前方施工,减速慢行”等。

三、一侧拓宽或两侧拓宽的改建工程,原有道路的路面宜先保留,以维持交通。半幅施工路段,原有路段保留部分不得小于3.5m。

四、在拓宽地段,如必须在原道路上运送土石方,宜采用机动车辆运输。采用手推车运输时,可划分部分路面,专供手推车行驶,并应做到:

1、剩余部分路面宽度应保证机动车行车安全;

2、要用红白相间的栏杆等隔离设施,与机动车行车车道隔开;

3、设专职人员指挥来往车辆。

五、通车路段的路面应经常清扫干净,防止车辆碾飞土石伤人或雨后泥泞影响通车。

六、在原有路段上,进行降坡改建的工程,有条件的可修建临时便道维持交通,也可在降坡地段半幅施工,另半幅做通车之用。

七、半幅通车路段,在车辆驶出(入)前方应设置指示方向和减速慢行的标志。同时在施工作业区的两端设置明显的路栏。晚间要在路栏上加设施工标志灯。半幅施工区与车道之间设置红白相间的隔离栅。

八、半幅施工的路段不宜过长,一般以不超过300-500m为宜。

九、在单车道维持通车路段上,当路段不长,交通量不大时,可在该段的适当地点设置车辆会让处;当施工路段较长、交通量较大时,应实行交通管制。每班配置专职人员和通讯设备,指挥交通,疏导车辆。

十、在居民或公共场所附近开挖沟槽时,应设防护栏及搭设跳板供行人通过。夜间设置照明灯和红灯。

十一、在原地拆除旧桥(涵)时,应先建好通车便桥(涵)或渡口。在旧桥的两端应设置路栏,夜间应在路栏上悬挂警示灯,并在上竖立通向便桥或渡口的指示标志。便道宽度不得小于便桥面宽度,便道和便桥面上不得堆放任何施工材料和设备。

第2篇 边通车、边施工地段交通安全制度

一、改建工程中,边通车、边施工路段的安全生产,除应遵守有关规程的规定外,还应加强对通行车辆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交通安全。

二、改建工程需挖除旧路路基、路面进行重建的路段,在施工路段的两端竖立显示正在施工的警告标志。标志与施工路段的距离,应根据开挖宽度、路段等级、交通量等情况确定。警告标志牌应高2m,宽1.5m,牌上可写:“前方施工,减速慢行”等。

三、一侧拓宽或两侧拓宽的改建工程,原有道路的路面宜先保留,以维持交通。半幅施工路段,原有路段保留部分不得小于3.5m。

四、在拓宽地段,如必须在原道路上运送土石方,宜采用机动车辆运输。采用手推车运输时,可划分部分路面,专供手推车行驶,并应做到:

1、剩余部分路面宽度应保证机动车行车安全;

2、要用红白相间的栏杆等隔离设施,与机动车行车车道隔开;

3、设专职人员指挥来往车辆。

五、通车路段的路面应经常清扫干净,防止车辆碾飞土石伤人或雨后泥泞影响通车。

六、在原有路段上,进行降坡改建的工程,有条件的可修建临时便道维持交通,也可在降坡地段半幅施工,另半幅做通车之用。

七、半幅通车路段,在车辆驶出(入)前方应设置指示方向和减速慢行的标志。同时在施工作业区的两端设置明显的路栏。晚间要在路栏上加设施工标志灯。半幅施工区与车道之间设置红白相间的隔离栅。

八、半幅施工的路段不宜过长,一般以不超过300-500m为宜。

九、在单车道维持通车路段上,当路段不长,交通量不大时,可在该段的适当地点设置车辆会让处;当施工路段较长、交通量较大时,应实行交通管制。每班配置专职人员和通讯设备,指挥交通,疏导车辆。

十、在居民或公共场所附近开挖沟槽时,应设防护栏及搭设跳板供行人通过。夜间设置照明灯和红灯。

十一、在原地拆除旧桥(涵)时,应先建好通车便桥(涵)或渡口。在旧桥的两端应设置路栏,夜间应在路栏上悬挂警示灯,并在上竖立通向便桥或渡口的指示标志。便道宽度不得小于便桥面宽度,便道和便桥面上不得堆放任何施工材料和设备。

第3篇 边通车边施工地段交通安全管理控制要点

(1)改建工程中,边通车、边施工路段的安全生产除应遵守相应的规定外,还必须加强对通行车辆和施工车辆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交通安全。在边通车、边施工路段的两端及中途出人口处,应设专职人员指挥交通。

(2)改建工程需挖除旧路路基、路面进行重建的路段,在施工路段的两端及其延伸一定安全距离外,应竖立显示正在施工的警告标志。标志应鲜明、醒目。标志与施工路段的距离,应根据开挖宽度、路线等级、交通流量等情况确定。改建施工作业范围的边缘,在夜间应悬挂红灯示警标志。

(3)一侧拓宽或两侧拓宽的改建工程,原有道路的路面宜先保留,以维持交通。改建工程与通车相临的一侧或两侧,要用红白相间的栏杆等隔离设施进行隔离。大城市需用硬围档进行隔离。

(4)在拓宽地段,如需在原有道路上运送土石方或工程材料时,宜采用机动车辆运输。采用手推车运输时,应在红白相间隔离栅或围档内进行。

(5)应设置专职的清洁人员,对通车路段的路面进行经常性的清扫工作,防止车辆碾飞土石伤人、雨后泥泞影响通车,防止环境遭到扬尘的破坏。道路清洁人员必须穿带有反光条纹的,具有警示标志作用的工作背心等,方可上路作业。

(6)在原有路段上,进行降坡改建的工程,有条件的可修建临时便道维持交通,也可在降坡地段半幅施工,另半幅做通车之用。

(7)半幅通车路段,在车辆驶人(出)前方应设置指示方向和减速慢行的标志。同时在施工作业区的两端及其延伸一定的安全距离外,设置明显的路栏、隔离墩等,夜间要在路栏上加设施工标志灯; -

(8)半幅施工的路段不宜过长,一般以不超过300~500m为宜。

(9)在单车道维持通车路段上,当路段不长,交通量不大时,可在该路段的是当地点设置车辆会让处。当施工路段较长、交通量较大时,应实行交运管制。每班配置专职人员和通讯设备,指挥交通,疏导车辆。

(1⑴在居民点或公共场所附近开挖沟槽时,应按公共场所设施的标准设置牢固护栏和跳板供行人通过。夜间应设置照明灯和红灯。

(11)在原地拆除旧桥(涵),重建新桥(涵)时,应先建好通车便桥(涵)玖渡口。在旧桥的两端应设置路栏,夜间应在路栏上悬挂警示灯,并在路肩上「竖立通向便桥或渡口的指示标志。

《施工地安全制度汇编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