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制度范本 > 安全制度
栏目

安全环境检查制度汇编(3篇范文)

更新时间:2024-05-05

安全环境检查制度

重要性和意义

安全环境检查制度是企业运营的基石,如同一堵无形的防护墙,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活动的稳定。它强化了风险预判,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潜在的经济损失,维护企业的声誉。有效的安全制度能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促进合规行为,从而在日常工作中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

安全制度有哪些

一套完整的安全制度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1) 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各个工作环节的安全操作步骤;2)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定期排查可能的隐患;3) 应急预案,针对各种紧急情况制定快速响应措施;4) 员工安全培训,确保所有人员了解并能执行安全规定。

注意事项

在制定安全制度时,需注重以下几点:1) 制度要具体、清晰,避免含糊不清,确保员工能理解并执行;2) 定期更新,随着技术进步和法规变化,制度应保持与时俱进;3) 实施与监督,制度不仅需要被制定,更需得到有效执行和监督;4) 反馈机制,鼓励员工提供反馈,以便及时改进和完善制度。

安全环境检查制度是企业安全工作的核心,其质量和执行力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水平。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我们能够构建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保障每一个员工都能在安心的氛围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安全环境检查制度范文

第1篇 安全环境检查制度

1 目的

为指导和规范施工现场各级生产安全人员有效开展安全环境检查,及时发现、排除隐患和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___企业及外来承包工程施工队伍。

3 定义与术语

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检查:是指关于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方面的检查,通过检查及时发现隐患,为消除事故隐患和杜绝环境污染可能提供指示。

4 管理职责

4.1 集团安全环境监督部,每季度组织一次针对下属各企业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方面的检查。

4.2 集团下属各企业,负责组织本企业的各类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方面的检查,并积极配合集团和上级部门的相关检查。

5 制度内容

5.1 各企业应根据本制度附件内容,结合本企业实际,规定本企业各部门和各级人员在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方面的检查频次和内容。

5.2 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方面的检查,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5.2.1 施工人员、施工队领班(或队长)和施工队安全员每班的自查。

5.2.2 生产、安全管理人员的每日巡查。

5.2.3 公司领导每日值班检查。

5.2.4 总管小组/项目组每周两次的检查。

5.2.5 部门、车间/工区每周一次的检查。

5.2.6 安全环境监督管理部门每周一次的专项检查。

5.2.7 公司安委会每月一次的综合检查。

5.2.8 公司设备管理部门每月一次的检查及不定期专项检查。

5.2.9 针对节假日前的检查,包括元旦、春节、“五一”和国庆节前等重要假日。

5.2.10 季节性检查,包括秋冬防火检查、夏季防触电检查、夏季防暑降温检查、防台防汛检查和冬季“七防”减产等。

5.2.11 工会定期的劳保用品配备使用情况检查。

5.3 定期组织的各类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检查,可以两类或者更多类的检查一起组织进行,以整合、节约检查资源。但必须保证检查目的的实现。

5.4 检查的要求

5.4.1 公司和施工队各级人员巡查时,必须深入现场,不得流于形式和浮于表面。

5.4.2 定期组织的各类检查,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参与检查的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经验和水平,能够检查发现问题。

5.5 检查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与整改责任部门沟通,明确整改要求和整改期限;需要形成记录的,按照记录控制的相关要求存档。

5.6 责任部门收到检查发现问题的通知和整改要求后,必须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在规定的时间内落实。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必须尽快书面上报检查管理部门;无力自行完成的,必须在采取临时防范措施的基础上,上报公司,由公司调配资源解决;并对检查相关责任部门或责任人进行奖惩。

5.7 检查管理部门,应指派人员对检查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6 本制度由安监部负责解释。

第2篇 安全、环境检查制度

1    目的

为指导和规范施工现场各级生产安全人员有效开展安全环境检查,及时发现、排除隐患和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___企业及外来承包工程施工队伍。

3    定义与术语

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检查:是指关于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方面的检查,通过检查及时发现隐患,为消除事故隐患和杜绝环境污染可能提供指示。

4    管理职责

4.1      集团安全环境监督部,每季度组织一次针对下属各企业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方面的检查。

4.2      集团下属各企业,负责组织本企业的各类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方面的检查,并积极配合集团和上级部门的相关检查。

5    制度内容

5.1      各企业应根据本制度附件内容,结合本企业实际,规定本企业各部门和各级人员在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方面的检查频次和内容。

5.2      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方面的检查,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5.2.1   施工人员、施工队领班(或队长)和施工队安全员每班的自查。

5.2.2   生产、安全管理人员的每日巡查。

5.2.3   公司领导每日值班检查。

5.2.4   总管小组/项目组每周两次的检查。

5.2.5   部门、车间/工区每周一次的检查。

5.2.6   安全环境监督管理部门每周一次的专项检查。

5.2.7   公司安委会每月一次的综合检查。

5.2.8   公司设备管理部门每月一次的检查及不定期专项检查。

5.2.9   针对节假日前的检查,包括元旦、春节、“五一”和国庆节前等重要假日。

5.2.10 季节性检查,包括秋冬防火检查、夏季防触电检查、夏季防暑降温检查、防台防汛检查和冬季“七防”减产等。

5.2.11 工会定期的劳保用品配备使用情况检查。

5.3      定期组织的各类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检查,可以两类或者更多类的检查一起组织进行,以整合、节约检查资源。但必须保证检查目的的实现。

5.4      检查的要求

5.4.1   公司和施工队各级人员巡查时,必须深入现场,不得流于形式和浮于表面。

5.4.2   定期组织的各类检查,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参与检查的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经验和水平,能够检查发现问题。

5.5      检查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与整改责任部门沟通,明确整改要求和整改期限;需要形成记录的,按照记录控制的相关要求存档。

5.6      责任部门收到检查发现问题的通知和整改要求后,必须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在规定的时间内落实。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必须尽快书面上报检查管理部门;无力自行完成的,必须在采取临时防范措施的基础上,上报公司,由公司调配资源解决;并对检查相关责任部门或责任人进行奖惩。

5.7      检查管理部门,应指派人员对检查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6    本制度由安监部负责解释。

第3篇 安全环境检查管理制度

一、一般规定

1、通过不同方式的安全生产检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时发现安全环境隐患,采取有效整改措施;及时纠正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及时总结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经验,不断提高安全环境管理水平。

2、安全环境检查内容: ①查思想素质、②查组织管理、③查制度执行、④查措施落实、⑤查过程管理、⑥查教育培训、⑦查隐患整改、⑧查事故处理、⑨查记录资料等。

3、安全环境检查重点: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良与恶劣情况。

4、安全环境检查应以综合性检查和专业性检查相结合为原则,采取随机抽样、现场观察、实地检测的方式,运用“看”、“测”、“量”、“动作试验”等方法进行。

5、安全环境检查记录必须真实反映各项检查后发现的安全问题和事故隐患,并按定人、定时、定措施的“三定”要求实施整改,对整改事项应进行复查。

6、安全环境隐患整改应坚持技术、教育、管理“三要素”相结合,即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加强安全生环境教育与训练、不断加强与改善安全环境管理。

7、现场检查人员应注意自身安全。检查时要遵守现场安全管理规定,注意穿戴合适的衣着,按规定配备个人防护用具/品,并做到“走时不查,查时不走”。

二、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1、公司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环境、文明施工综合大检查。由公司分管生产负责人组织,工程管理处、公司工会等有关部门的人员组成检查组,以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安全环境管理规定、公司安全环境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为依据,对公司范围内的在建工程项目、生产车间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现状进行检查、评价和考核,并以发文形式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2、在工程基础、主体二层、主体结顶、装饰四个阶段,公司工程管理处组织人员进行安全环境检查,并进行考核认可。

3、各分公司每月组织一次安全环境、文明施工检查。由分公司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组织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分公司工会及其他有关部门人员进行,并保存有关检查记录资料。分公司将检查情况以环境和安全管理月报表形式上报公司工程管理处。

4、工程项目部(车间)每月组织两次定期安全环境、文明施工检查。由工程项目部(车间)负责人带领施工员、安全员、各班组长等有关人员进行,检查结果作为资料存档,并以环境和安全管理月报表形式上报分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5、作业班组每星期不少于一次安全环境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存档。

6、在每次百日安全活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期间,公司、分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对在建工程项目及生产车间进行随机抽查,检查、评价作业现场的活动开展情况,并记录检查结果。

7、在节假日前后,针对期间职工思想麻痹、纪律松散等情况,公司、分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检查工作。

三、季节性安全生产检查

1、在冬季,主要针对防滑、防冻、防坠落、防火等内容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2、在暑季,主要针对露天作业防暑降温、车间通风等内容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3、在雨季,主要针对电气设备线路的绝缘、架子的下沉坍方、排水设施、脚手架及井架的防雷保护等内容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4、在风季,主要针对各种临时设施、起重机械设备、垂直运输设备的稳定性等内容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四、专业性安全验收检查

1、施工现场的脚手架、施工用电、井字架、塔吊、施工电梯、基坑支护、模板工程等专业性较强的分项工程必须进行使用前的安全验收检查。

2、生产车间各种安全设施和机械设备等也必须进行使用前的安全验收检查。

五、安全隐患的整改与处理

1、对于一般的安全隐患,受检单位必须按“三定”要求实施整改,并由检查单位对整改事项进行复查。

2、对于严重的安全隐患,由检查单位及时签发整改通知单。受检单位应对隐患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作出书面整改回执报告,经负责人签字批准后报检查单位,并立即实施。检查单位应进行跟踪复查。

3、对于重大或整改不力的安全隐患,检查单位应及时签发隐患停工整改单,限期整改。受检单位必须经检查单位复查认可,并在复工申请报告(由受检单位填写)上签字批准后方可复工。

4、检查单位和受检单位必须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整改及时总结和评价,以消除或减少同样的安全生产问题和隐患反复出现。

5、公司安全生产检查处罚措施参照公司制定的《安全生产评价和考核奖惩制度》(wq—04)执行。

《安全环境检查制度汇编(3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