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制度范本 > 报告制度
栏目

压力容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汇编(3篇范文)

更新时间:2024-05-06

压力容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

有哪些制度

压力容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事故报告程序: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刻、地点、原因及影响。

2. 现场保护:事故发生后,需保护好现场,避免证据被破坏,为后续调查提供真实情况。

3. 调查小组成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调查小组负责事故的详细调查,包括事故原因分析、责任认定等。

4. 事故分析:通过收集证据、访谈目击者,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识别系统性问题。

5. 整改措施:根据事故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6. 责任追究:对于因疏忽或违规行为导致事故的责任人,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内容是什么

压力容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的核心在于查明事实,确保公正透明。调查过程中,应重视以下几点:

1. 数据收集:收集所有相关的操作记录、设备维护记录、员工培训记录等,以全面了解事故背景。

2. 技术鉴定:利用专业技术和设备,对事故涉及的压力容器进行检查,评估其安全状况。

3. 事故复盘:通过模拟事故过程,理解事故发生的关键节点,找出预防措施。

4. 培训与教育:针对事故教训,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强化安全意识。

5. 制度完善:根据调查结果,修订和完善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规定。

注意事项

1. 保持客观公正:调查过程中,应避免主观臆断,确保调查结果的公正性。

2. 保密性:保护事故信息的安全,未经许可不得泄露给无关人员。

3. 及时性:事故报告和调查需迅速进行,以免影响证据的有效性。

4. 持续改进:事故处理不仅是解决当前问题,更是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的机会。

5. 法规遵从:所有行动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规要求,不得违法操作。

6. 人性化处理:关注事故对员工的心理影响,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

在实施压力容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时,要兼顾效率与准确性,确保每一次事故都能成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契机。

压力容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范文

第1篇 压力容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

1.压力容器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发生重伤以上的压力容器事故后,按规定1 小时内向上级单位、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3.发生压力容器事故后,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及时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为事故调查做好准备;必要时,应当对设备、场地、资料进行封存,安排专人看管。

1)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车辆的,负责移动的相关人员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有条件的,应当现场照相或制作视听资料;

2) 事故调查期间,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动事故相关设备,不得毁灭相关资料、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

4.压力容器异地发生重大事故后,按规定1 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同时报告设备注册登记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5.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概况以及特种设备种类;

2)事故发生初步情况,包括事故简要经过、现场破坏情况、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和涉险人数、初步估计的直观经济损失、初步确定的事故等级、初步判断的事故原因;

3)已经采取的措施;

4)报告人姓名、联系电话;

5)其他有必要报告的情况。

6.配合事故调查

发生压力容器事故后,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或者资料。

7.事故处理

1)事故处理应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①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②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③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④事故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2)事故调查结束,根据事故调查结论进行整改。事故压力容器仍有使用价值的应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3)落实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同时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2篇 压力容器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

压力容器一旦发生爆炸或因设备损坏(指压力容器承压部件)造成停产或人身伤亡事故,使用单位应立即快速将事故概况报告其主管部门和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1、使用单位除防止事故扩大或因抢救人员而采取必要的措施外,必须保护事故现场。

2、一般事故应由使用单位主管领导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分析原因,采取改进措施,落实改进内容。

3、重大事故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由有关职能部门组成调查组,予以调查,形成事故调查报告。

4、发生重大事故的单位须待事故调查结束后,填写《锅炉压力容器事故报告书》并附相应现场照片报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

5、事故处理要按照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予以处理。

6、事故处理后要视情况及时研究恢复生产的方案,把事故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第3篇 压力容器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

1.压力容器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发生重伤以上的压力容器事故后,按规定1 小时内向上级单位、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3.发生压力容器事故后,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及时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为事故调查做好准备;必要时,应当对设备、场地、资料进行封存,安排专人看管。

1)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车辆的,负责移动的相关人员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有条件的,应当现场照相或制作视听资料;

2) 事故调查期间,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动事故相关设备,不得毁灭相关资料、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

4.压力容器异地发生重大事故后,按规定1 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同时报告设备注册登记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5.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概况以及特种设备种类;

2)事故发生初步情况,包括事故简要经过、现场破坏情况、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和涉险人数、初步估计的直观经济损失、初步确定的事故等级、初步判断的事故原因;

3)已经采取的措施;

4)报告人姓名、联系电话;

5)其他有必要报告的情况。

6.配合事故调查

发生压力容器事故后,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或者资料。

7.事故处理

1)事故处理应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①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②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③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④事故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2)事故调查结束,根据事故调查结论进行整改。事故压力容器仍有使用价值的应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3)落实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同时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压力容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汇编(3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