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制度范本 > 卫生制度
栏目

职业卫生检查奖惩制度汇编(16篇范文)

更新时间:2024-05-06

职业卫生检查奖惩制度

制度有哪些

职业卫生检查奖惩制度是企业维护员工健康、保障生产安全的重要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核心部分:奖励措施和惩罚规定。

内容是什么

1. 奖励措施: - 定期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并积极参与的员工,可获得绩效加分或表彰,以提升员工的卫生意识。 - 对于发现并报告潜在安全隐患的员工,给予物质奖励,如奖金或福利提升,以鼓励主动参与安全管理。 - 对于改进工作环境、降低职业病发生率的团队或个人,可设立专项奖励,以激发创新精神。

2. 惩罚规定: - 违反职业卫生规程,如不穿戴防护设备、乱丢危险废弃物的员工,将受到警告或罚款处理。 - 若因疏忽导致事故发生的,除承担相应责任外,还可能面临职务调整或培训重修。 - 对于重复违规或故意忽视职业卫生规定的,将依据严重程度进行纪律处分,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方案怎么写

实施这一制度需确保公平公正,具体步骤如下:

1. 制定详细、明确的奖惩标准,确保所有员工都清楚了解。

2. 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负责日常检查和记录,保证制度执行的透明度。

3. 定期进行制度回顾和更新,适应企业发展和法规变化。

4. 对于奖惩结果,及时公开公示,增强制度的公信力。

5. 结合员工反馈,优化制度,提升员工对职业卫生的重视程度。

通过这样的奖惩制度,我们期望能够营造一个重视安全、关注健康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强化了员工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

职业卫生检查奖惩制度范文

第1篇 职业卫生检查奖惩制度

一、检查层次

1、由公司领导负责,职业卫生领导小组参加,每季进行一次。

2、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人员每月一次

3、车间负责人,对本车间作业范围内,每周检查一次。

二、检查内容:

1、各职能部门、生产车间执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情况;

2、生产车间现场检查:生产车间的总体卫生状况, 生产车间警示标识,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应急救援设施、通讯报警装置运行情况,工人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工人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工人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三、落实隐患整改

四、奖惩措施

五、附则

1、本规定未尽事宜由厂部办公室负责解释。

2、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2篇 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制度范本

1、公司职业健康管理科负责对各单位进行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检查。

2、对各单位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其建立健全各项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3、定期对生产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

4、每月要对井下生产作业场所进行两次粉尘监测,对选场车间每月进行一次粉尘监测。

5、分公司要对作业场所卫生环境不定时巡回检查,保证作业场所清洁、干净。

6、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员定期对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因素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要求现场作业人员整改。

7、班组长要经常对作业岗位防护设施情况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

8、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督促岗位职工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体劳动防护用品。

9、生产单位要对劳动防护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行。

10、各单位要定期组织开展职业危害防治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方案或措施进行整改。

11、本制度从_年_月_日起实施,解释权属铁矿安全科。

第3篇 职业卫生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

1、职业卫生安全检查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危害识别,查找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行为,提出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的方法和纠正不安全行为的措施,增强职工的职业卫生安全意识,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现象的发生,及时消除职业卫生事故隐患,确保员工身心健康和安全。

2、职业卫生安全检查的依据是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政府、上级部门和本单位有关职业卫生安全的各项规定、制度等。

3、职业卫生安全检查主要包括管理检查和现场检查两部分。

(1)管理检查主要内容:

① 检查各级领导对职业卫生安全工作的认识,各级领导班子研究职业卫生安全工作情况的记录、会议记要等。

② 职业卫生安全责任制、管理制度等修订完善情况;各项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等。

③ 检查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法规教育是否达到要求;检查员工的职业卫生安全意识、知识教育,以及特殊作业的安全技术知识教育是否达标。

(2)现场检查主要内容:

① 检查作业场所的工作条件是否符合职业卫生的相关标准、规范,是否存在职业卫生事故隐患。

② 检查单位各级机构和个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检查员工是否认真执行各项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③ 检查生产、检修、施工等直接作业环节各项职业卫生安全保证措施是否落实。

4、职业卫生安全检查分为外部检查和内部检查。外部检查是指按照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法规要求进行的法定监督、检测检查和政府部门组织的安全督查,内部检查是上级主管单位、本单位根据生产情况开展的计划性和临时性自查活动。

5、内部检查主要有综合性检查、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等形式。

(1)综合性检查

综合性安全检查是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为重点,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每月组织一次。

(2)日常检查

日常检查包括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单位领导和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人员的经常性检查。各岗位应严格履行日常检查制度,特别应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危险源进行重点检查和巡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报告有关部门解决,并做好记录。

(3)专项检查

专项安全检查包括季节性检查、节日前检查和专业性安全检查。

① 季节性检查是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检查。如夏季的防暑降温、冬季的防煤气中毒、防冻等检查。

② 节日(五一、十一、元旦、春节)前检查主要是应对节日干部、检维修队伍值班安排和原辅料、备品备件、应急预案落实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③ 专业性检查主要是对职业卫生安全装备、监测仪器、危险物品等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及在装置开、停工前、新装置竣工及试运转等时期进行的专项安全检查。

④ 新装置试车前检查。

6、检查人员职责为:

(1)制止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者。

(2)检查隐患及防范措施和治理情况。

(3)对施工、检修情况进行检查。

(4)监督、检查管理制度贯彻落实情况。

(5)其它方面。

7、单位检查人员权限:检查人员对本单位各部门的职业卫生安全工作有权发出《隐患通知单》,并限期处理。各部门必须在通知单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并将通知单及处理结果情况反馈给职业卫生管理部门。

(1)对违章人员按《职业卫生奖惩管理规定》进行惩处,并将检查情况报送职业卫生管理部门。

(2)对严重违章的个人可下令停止工作,交由所属部门进行停工再教育。

(3)对违章的施工、检修人员进行警告、教育,并按《职业卫生管理奖惩规定》惩处。

(4)对严重违章和违反职业卫生安全管理规定的,填发《停工整顿通知单》,责令其停工整顿,并可同时进行经济处罚。

8、职业卫生安全检查应依据充分、内容具体,必要时编制职业卫生安全检查表,科学、规范地开展检查活动。

9、检查时应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做好检查总结,并按要求报主管部门。

10、被检部门对查出的问题应立即落实整改,暂时不能整改的项目,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纳入计划,落实整改。

11、对隐患和问题的整改情况,应进行复查,跟踪督促落实,形成闭环管理。

12、对未按要求开展专业和专项检查的各部门及车间,将予以通报曝光,并与经济责任制考核挂钩。

13、对非本单位原因造成的职业卫生事故隐患,不能及时消除或者难以消除的,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单位应立即向有关部门书面报告,予以解决。

第4篇 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考核奖罚制度

一、监督检查

1、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是安全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必须纳入日常管理和安全监督检查过程中。

2、每月矿安全大检查由矿领导组织,副总、有关科室和安全监察部门参加。每旬专业系统专项安全大检查,由分管领导组织专业科室和安全监察部门参加。

3、每次安全大检查、动态检查和巡回检查之前,都要按照“三大规程”、规章制度、有关标准的规定,认真做好准备工作,检查要盯住现场,抓住重点,检查内容要包括:

⑴检查执行党和国家安全方针、政策、法令、规程、条例的贯彻落实情况。

⑵检查规程、施工措施的编制审批、现场兑现和各项规章制度贯彻落实情况。

⑶检查安技措资金使用和工程进度情况。

⑷检查安全培训、安全教育和持证上岗情况。

⑸检查各级领导干部和员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⑹检查生产设备和设施、安全监测仪器仪表、个人劳动防护的安全状况和使用情况。

⑺检查工作现场安全环境、尘毒危害的治理情况。重点检查井下“一通三防”的装备、管理和措施落实情况。

⑻检查中发现现场有威胁员工生命健康的作业环境、设施,应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⑼建设项目“三同时”落实情况。

二、奖惩制度

1、各级干部下井、反“三违”、查隐患制度,按矿相关规定执行。

2、下井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必须及时督促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必须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定措施、定责任人,并做好跟踪复查工作。

3、对及时制止“三违”行为,并进行批评教育的,消除现场职业危害因素的人员给予100-1000元的奖励。

4、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作业现场,要挂“黄牌”警告或“红牌”停头、停面进行停产整改整顿。

5、对施工现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直接危及现场人员人身安全的,要责令立即停止作业,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并及时向安监站及调度室汇报。整改隐患时,安监人员要进行现场监督、监护,盯住不放,直到危险排除,达到安全为止。

6、对采掘工作面实行盯头包面跟班检查,及时检查隐患,盯住现场整改。

7、安全检查后,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按“四定”原则“定项目、定人员、定措施、定时间落实处理”跟踪复查。并按有关部门“处罚细则”予以处罚。

8、安全检查结果以安全信息书面的形式予以通报。全年实现职业卫生健康目标,对职业卫生领导小组成员及相关人员进行奖励。

第5篇 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及奖惩制度

一、监督检查

1、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是安全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必须纳入日常管理和安全监督检查过程中。

2、由项目经理负责,职业卫生领导小组参加,每季进行一次。

3、职业卫生专职管理人员每月一次。

4、工程劳务队负责人,对本项目范围内,每周检查一次。

5、每次安全健康大检查、动态检查和巡回检查之前,都要按照规章制度、有关标准的规定,认真做好准备工作,检查内容要包括:

⑴各管理人员和劳务工人执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健康卫生安全责任制情况。

⑵现场总体卫生状况。

⑶现场警示标识、防护设施运行情况。

⑷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情况;

⑸劳务工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

⑹劳务工人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执行情况。

⑺检查施工现场安全环境治理情况。

⑻检查中发现现场有威胁员工生命健康的作业环境、设施,应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二、奖惩制度

项目经理、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对有关单位、劳务工人违反职业卫生管理有关规定,按照职业卫生奖惩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6篇 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及考核奖罚制度

一、监督检查

1、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是安全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必须纳入日常管理和安全监督检查过程中。

2、每月矿安全大检查由矿领导组织,副总、有关科室和安全监察部门参加。每旬专业系统专项安全大检查,由分管领导组织专业科室和安全监察部门参加。

3、每次安全大检查、动态检查和巡回检查之前,都要按照“三大规程”、规章制度、有关标准的规定,认真做好准备工作,检查要盯住现场,抓住重点,检查内容要包括:

⑴检查执行党和国家安全方针、政策、法令、规程、条例的贯彻落实情况。

⑵检查规程、施工措施的编制审批、现场兑现和各项规章制度贯彻落实情况。

⑶检查安技措资金使用和工程进度情况。

⑷检查安全培训、安全教育和持证上岗情况。

⑸检查各级领导干部和员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⑹检查生产设备和设施、安全监测仪器仪表、个人劳动防护的安全状况和使用情况。

⑺检查工作现场安全环境、尘毒危害的治理情况。重点检查井下“一通三防”的装备、管理和措施落实情况。

⑻检查中发现现场有威胁员工生命健康的作业环境、设施,应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⑼建设项目“三同时”落实情况。

二、奖惩制度

1、各级干部下井、反“三违”、查隐患制度,按矿相关规定执行。

2、下井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必须及时督促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必须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定措施、定责任人,并做好跟踪复查工作。

3、对及时制止“三违”行为,并进行批评教育的,消除现场职业危害因素的人员给予100-1000元的奖励。

4、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作业现场,要挂“黄牌”警告或“红牌”停头、停面进行停产整改整顿。

5、对施工现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直接危及现场人员人身安全的,要责令立即停止作业,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并及时向安监站及调度室汇报。整改隐患时,安监人员要进行现场监督、监护,盯住不放,直到危险排除,达到安全为止。

6、对采掘工作面实行盯头包面跟班检查,及时检查隐患,盯住现场整改。

7、安全检查后,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按“四定”原则“定项目、定人员、定措施、定时间落实处理”跟踪复查。并按有关部门“处罚细则”予以处罚。

8、安全检查结果以安全信息书面的形式予以通报。全年实现职业卫生健康目标,对职业卫生领导小组成员及相关人员进行奖励。

第7篇 喷煤车间职业卫生检查及奖惩制度

为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冶金车间职业卫生管理规程》等法规,提高喷煤车间的职业卫生管理水平,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一、检查层次及时间

2、车间每月组织一次职业危害检查。

3、安全科要每周进行一次职业危害检查。

4、车间及班组要对本车间及班组作业范围内经常性进行检查。

二、主要检查内容包括:

1、检查车间是否有人负责本车间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检查车间是否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3、检查车间是否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检查车间是否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及各种职业危害体检台帐。

5、检查车间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台帐。

6、检查车间是否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7、检查车间是否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8、检查车间职业卫生情况。

9、检查车间是否把职业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车间和个人。

10、检查车间对职业病防护设施是否与主体设备同时运行、同时检修、同时维护。

三、落实隐患整改情况

四、惩处

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警告,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处2000—10000元罚款。

1、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没有台账及公布的。

2、未按规定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或未对劳动者职业病防护采取指导措施的。

3、未按规定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护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的。

4、未按规定及时申报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的。

5、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

6、未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

7、未按规定安排职业病人进行体检诊治的和未登记职业病体检台帐的。

8、未按规定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的。

9、将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转移给没有职业病防护条件的车间和个人的。

10、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的。

五、奖励

1、每季度评为先进车间的给予500-1000元的奖励。

2、被评为年度职业卫生先进的车间和个人给予1000-3000元的奖励。

3、职工作业环境有害因素浓(强)度有明显改善的车间给予5000元的奖励。

4、职业病发病趋势有所控制,职业病发病工龄及职业病死亡年龄明显延长的车间给予奖励。

六、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施行。

第8篇 职业卫生职工健康检查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职工健康检查管理制度

1、煤矿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煤矿企业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和女工从事煤矿井下作业。

2、接触粉尘作业人中的职业健康检查周期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接触矽尘作业人员,每年体检一次。

(2)接触煤尘、水泥尘作业人员,每两年体检一次。

3、对接触噪声、振动等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按有关规定进行。

4、建立健全作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作业人员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作业人员离开时,有权索要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煤矿企业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盖章。

第9篇 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奖惩制度

一、监督检查

1、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是安全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必须纳入日常管理和安全监督检查过程中。

2、由项目经理负责,职业卫生领导小组参加,每季进行一次。

3、职业卫生专职管理人员每月一次。

4、工程劳务队负责人,对本项目范围内,每周检查一次。

5、每次安全健康大检查、动态检查和巡回检查之前,都要按照规章制度、有关标准的规定,认真做好准备工作,检查内容要包括:

⑴各管理人员和劳务工人执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健康卫生安全责任制情况。

⑵现场总体卫生状况。

⑶现场警示标识、防护设施运行情况。

⑷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情况;

⑸劳务工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

⑹劳务工人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执行情况。

⑺检查施工现场安全环境治理情况。

⑻检查中发现现场有威胁员工生命健康的作业环境、设施,应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二、奖惩制度

项目经理、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对有关单位、劳务工人违反职业卫生管理有关规定,按照职业卫生奖惩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10篇 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制度范本

1、为使职业卫生工作做好做实,加强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临猗分公司。

2、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是安全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必须纳入日常管理和安全监督检查过程中。

3、生产管理部安全组每季对职业卫生进行一次专项监督检查,分厂安环处和车间安全员每月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对职业卫生情况进行检查。

4、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内容包括:

4.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执行情况;

4.2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宣传教育情况、持证上岗情况;

4.3职业病防护设备完好情况;

4.4应急救援设施配备情况;

4.5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执行情况;

4.6工作场所职业健康基本要求符合情况,包括:防尘、防毒、噪声与振动防护、防高温、防寒(防低温)、防非电离辐射、工频超高压电场的防护等

4.7职业病危害告知情况;

4.8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情况等

5、监督检查职业卫生时,发现现场有威胁作业人员生命健康的作业环境、设施,应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6、各级职业卫生检查要有记录,如有问题,需进行整改。

第11篇 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考核制度

一、监督检查

1、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是安全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必须纳入日常管理和安全监督检查过程中。

2、每月三次组织职能科室、工程技术人员、各工区主要负责人进行专项安全大检查。

3、每次安全大检查、动态检查和巡回检查之前,都要按照“三大规程”、规章制度、有关标准的规定,认真做好准备工作,检查要盯住现场,抓住重点,检查内容要包括:

(1)检查执行党和国家安全方针、政策、法令、规程、条例的贯彻落实情况。

(2)检查规程、施工措施的编制审批、现场兑现和各项规章制度贯彻落实情况。

(3)检查安技措资金使用和工程进度情况。

(4)检查安全培训、安全教育和持证上岗情况。

(5)检查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6)检查生产设备和设施、安全监测仪器仪表、个人劳动防护的安全状况和使用情况。

(7)检查工作现场安全环境、尘毒危害的治理情况。重点检查井下“一通三防”的装备、管理和措施落实情况。

(8)检查中发现现场有威胁员工生命健康的作业环境、设施,应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9)建设项目“三同时”落实情况。

二、考核制度

1、各级干部下井、反“三违”、查隐患制度,按矿相关规定执行。

2、下井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必须及时督促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必须下达隐患整改指令卡,限期整改,定措施、定责任人,并做好跟踪复查工作。

3、对及时制止“三违”行为,并进行批评教育的,消除现场职业危害因素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4、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作业现场,要挂“黄牌”警告或“红牌”停头、停面进行停产整改整顿。

5、对施工现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直接危及现场人员人身安全的,要责令立即停止作业,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整改隐患时,安全员要进行现场监督、监护,盯住不放,直到危险排除,达到安全,方可恢复生产。

6、对采掘工作面实行盯头包面跟班检查,及时检查隐患,盯住现场整改。

7、安全检查后,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严格按照“六落实”原则进行整改。

第12篇 职业卫生检查与奖惩制度

一、检查层次

1、由公司领导负责,职业卫生领导小组参加,每季进行一次。

2、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人员每月一次

3、车间负责人,对本车间作业范围内,每周检查一次。

二、检查内容:

1、各职能部门、生产车间执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情况;

2、生产车间现场检查:生产车间的总体卫生状况, 生产车间警示标识,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应急救援设施、通讯报警装置运行情况,工人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工人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工人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三、落实隐患整改

四、奖惩措施

五、附则

1、本规定未尽事宜由厂部办公室负责解释。

2、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13篇 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及考核制度

一、监督检查

1、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是安全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必须纳入日常管理和安全监督检查过程中。

2、每月三次组织职能科室、工程技术人员、各工区主要负责人进行专项安全大检查。

3、每次安全大检查、动态检查和巡回检查之前,都要按照“三大规程”、规章制度、有关标准的规定,认真做好准备工作,检查要盯住现场,抓住重点,检查内容要包括:

(1)检查执行党和国家安全方针、政策、法令、规程、条例的贯彻落实情况。

(2)检查规程、施工措施的编制审批、现场兑现和各项规章制度贯彻落实情况。

(3)检查安技措资金使用和工程进度情况。

(4)检查安全培训、安全教育和持证上岗情况。

(5)检查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6)检查生产设备和设施、安全监测仪器仪表、个人劳动防护的安全状况和使用情况。

(7)检查工作现场安全环境、尘毒危害的治理情况。重点检查井下“一通三防”的装备、管理和措施落实情况。

(8)检查中发现现场有威胁员工生命健康的作业环境、设施,应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9)建设项目“三同时”落实情况。

二、考核制度

1、各级干部下井、反“三违”、查隐患制度,按矿相关规定执行。

2、下井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必须及时督促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必须下达隐患整改指令卡,限期整改,定措施、定责任人,并做好跟踪复查工作。

3、对及时制止“三违”行为,并进行批评教育的,消除现场职业危害因素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4、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作业现场,要挂“黄牌”警告或“红牌”停头、停面进行停产整改整顿。

5、对施工现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直接危及现场人员人身安全的,要责令立即停止作业,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整改隐患时,安全员要进行现场监督、监护,盯住不放,直到危险排除,达到安全,方可恢复生产。

6、对采掘工作面实行盯头包面跟班检查,及时检查隐患,盯住现场整改。

7、安全检查后,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严格按照“六落实”原则进行整改。

第14篇 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制度

1、为使职业卫生工作做好做实,加强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临猗分公司。

2、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是安全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必须纳入日常管理和安全监督检查过程中。

3、生产管理部安全组每季对职业卫生进行一次专项监督检查,分厂安环处和车间安全员每月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对职业卫生情况进行检查。

4、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内容包括:

4.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执行情况;

4.2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宣传教育情况、持证上岗情况;

4.3职业病防护设备完好情况;

4.4应急救援设施配备情况;

4.5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执行情况;

4.6工作场所职业健康基本要求符合情况,包括:防尘、防毒、噪声与振动防护、防高温、防寒(防低温)、防非电离辐射、工频超高压电场的防护等

4.7职业病危害告知情况;

4.8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情况等

5、监督检查职业卫生时,发现现场有威胁作业人员生命健康的作业环境、设施,应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6、各级职业卫生检查要有记录,如有问题,需进行整改。

第15篇 喷煤车间职业卫生检查奖惩制度

为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冶金车间职业卫生管理规程》等法规,提高喷煤车间的职业卫生管理水平,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一、检查层次及时间

2、车间每月组织一次职业危害检查。

3、安全科要每周进行一次职业危害检查。

4、车间及班组要对本车间及班组作业范围内经常性进行检查。

二、主要检查内容包括:

1、检查车间是否有人负责本车间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检查车间是否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3、检查车间是否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检查车间是否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及各种职业危害体检台帐。

5、检查车间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台帐。

6、检查车间是否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7、检查车间是否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8、检查车间职业卫生情况。

9、检查车间是否把职业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车间和个人。

10、检查车间对职业病防护设施是否与主体设备同时运行、同时检修、同时维护。

三、落实隐患整改情况

四、惩处

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警告,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处2000—10000元罚款。

1、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没有台账及公布的。

2、未按规定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或未对劳动者职业病防护采取指导措施的。

3、未按规定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护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的。

4、未按规定及时申报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的。

5、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

6、未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

7、未按规定安排职业病人进行体检诊治的和未登记职业病体检台帐的。

8、未按规定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的。

9、将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转移给没有职业病防护条件的车间和个人的。

10、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的。

五、奖励

1、每季度评为先进车间的给予500-1000元的奖励。

2、被评为年度职业卫生先进的车间和个人给予1000-3000元的奖励。

3、职工作业环境有害因素浓(强)度有明显改善的车间给予5000元的奖励。

4、职业病发病趋势有所控制,职业病发病工龄及职业病死亡年龄明显延长的车间给予奖励。

六、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施行。

第16篇 企业职业卫生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2

企业职业卫生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二)

1、职业卫生安全检查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危害识别,查找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行为,提出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的方法和纠正不安全行为的措施,增强职工的职业卫生安全意识,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现象的发生,及时消除职业卫生事故隐患,确保员工身心健康和安全。

2、职业卫生安全检查的依据是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政府、上级部门和本单位有关职业卫生安全的各项规定、制度等。

3、职业卫生安全检查主要包括管理检查和现场检查两部分。

(1)管理检查主要内容:

-1 检查各级领导对职业卫生安全工作的认识,各级领导班子研究职业卫生安全工作情况的记录、会议记要等。

-2 职业卫生安全责任制、管理制度等修订完善情况;各项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等。

-3 检查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法规教育是否达到要求;检查员工的职业卫生安全意识、知识教育,以及特殊作业的安全技术知识教育是否达标。

(2)现场检查主要内容:

-1 检查作业场所的工作条件是否符合职业卫生的相关标准、规范,是否存在职业卫生事故隐患。

-2 检查单位各级机构和个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检查员工是否认真执行各项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 检查生产、检修、施工等直接作业环节各项职业卫生安全保证措施是否落实。

4、职业卫生安全检查分为外部检查和内部检查。外部检查是指按照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法规要求进行的法定监督、检测检查和政府部门组织的安全督查,内部检查是上级主管单位、本单位根据生产情况开展的计划性和临时性自查活动。

5、内部检查主要有综合性检查、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等形式。

(1)综合性检查

综合性安全检查是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为重点,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每月组织一次。

(2)日常检查

日常检查包括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单位领导和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人员的经常性检查。各岗位应严格履行日常检查制度,特别应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危险源进行重点检查和巡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报告有关部门解决,并做好记录。

(3)专项检查

专项安全检查包括季节性检查、节日前检查和专业性安全检查。

-1 季节性检查是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检查。如夏季的防暑降温、冬季的防煤气中毒、防冻等检查。

-2 节日(五一、十一、元旦、春节)前检查主要是应对节日干部、检维修队伍值班安排和原辅料、备品备件、应急预案落实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3 专业性检查主要是对职业卫生安全装备、监测仪器、危险物品等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及在装置开、停工前、新装置竣工及试运转等时期进行的专项安全检查。

-4 新装置试车前检查。

6、检查人员职责为:

(1)制止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者。

(2)检查隐患及防范措施和治理情况。

(3)对施工、检修情况进行检查。

(4)监督、检查管理制度贯彻落实情况。

(5)其它方面。

7、单位检查人员权限:检查人员对本单位各部门的职业卫生安全工作有权发出《隐患通知单》,并限期处理。各部门必须在通知单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并将通知单及处理结果情况反馈给职业卫生管理部门。

(1)对违章人员按《职业卫生奖惩管理规定》进行惩处,并将检查情况报送职业卫生管理部门。

(2)对严重违章的个人可下令停止工作,交由所属部门进行停工再教育。

(3)对违章的施工、检修人员进行警告、教育,并按《职业卫生管理奖惩规定》惩处。

(4)对严重违章和违反职业卫生安全管理规定的,填发《停工整顿通知单》,责令其停工整顿,并可同时进行经济处罚。

8、职业卫生安全检查应依据充分、内容具体,必要时编制职业卫生安全检查表,科学、规范地开展检查活动。

9、检查时应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做好检查总结,并按要求报主管部门。

10、被检部门对查出的问题应立即落实整改,暂时不能整改的项目,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纳入计划,落实整改。

11、对隐患和问题的整改情况,应进行复查,跟踪督促落实,形成闭环管理。

12、对未按要求开展专业和专项检查的各部门及车间,将予以通报曝光,并与经济责任制考核挂钩。

13、对非本单位原因造成的职业卫生事故隐患,不能及时消除或者难以消除的,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单位应立即向有关部门书面报告,予以解决。

《职业卫生检查奖惩制度汇编(1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