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总结
一、买文具(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知识点:
1、用竖式求除数是两位数(整十数)除法。注意: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要写在个位上。
2、用乘法进行验算。
补充知识点:除数是整十数,商也是整十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注意在商的末尾必须补0,它起到占位的作用。
二、路程、时间和速度
知识点:
1、 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2 利用上面三个关系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将出意义并能比较速度的快慢。如:4千米|时
12千米分 340米|秒 30万千米|秒
三、参观苗圃(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
知识点:
1、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方法,试商时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
2、了解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为验算做好准备。
四、秋游(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知识点:
1、 体验改商的过程,掌握改商的方法。在试商的时候,如果在估商的时候,把除数变大了,商就可能变小;如果把除数变小了,商就可能变大。(或者当所得的余数大于等于除数时,商小了需要调大;当试的商与除数的'乘积大于被除数的时候,则商要调小。)
2、能够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进行估算。
补充知识点:
1、单价×数量=总价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2、确定商是几位数的方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前两位够商1,商则是两位数;如果前两位不够商1,商则是一位数。
五、国家体育场(感受较大数的意义)
知识点:收集并感受亿以内大数的实际意义。
补充知识点:步长,是脚尖到脚尖的距离。
六、探索与发现(四)(商不变的规律)
知识点:
1、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计算150÷25 800÷25 2000÷125因为25乘4能得到100,125乘8能得到1000,所以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4倍、8倍。
补充知识点:
1、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商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2、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商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七、中括号(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知识点:
1、中括号的作用,能够改变运算顺序。
2、明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提供的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总结,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第2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知识点归纳总结
知识点:
1、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
补充知识点:
2、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3、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提供的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知识点,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第3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1、计量液体,如汽油、饮料、药水等,用升或毫升作单位。升用字母“l”表示,毫升用字母“l”表示。
2、科学研究表明,为了维持人体的需要,除了正常的饮食外,一个人每天应该饮水大约1400毫升。 3、1升=1000毫升或1l=1000l
4、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这是商不变的规律。
5、绷紧的弓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地看作线段。
6、把一条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一条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7、把一条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拉直的鞋带像线段,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像射线。
8、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9、要准确知道两个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测量,这样既方便,有准确。“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
10、两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
11、4个直角又组成一个新的角,这样的角叫做周角。
12、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13、像1、2、3、4、5、6、7、8、9??这样的数,都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
14、单数又叫做奇数,双数又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
15、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
16、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
17、同时是2、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
18、一个数各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
19、乘数也叫做因数。1是每个数的因数,而且是最小的一个。一个数最大的因数就是它自己。
20、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做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1、把一个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任何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
22、电子计算器简称计算器具有运算快、操作简便、体积小等特点。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它已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
23、任选一个自然数,按“逢双数除以2,逢单数乘3再加1”的规则重复进行运算,最终结果必定是1。这是著名的“角谷猜想”。
24、把一个精确数改写为近似数,一般用四舍五入法。
25、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叫做计数单位,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26、亿以上数的读法和亿以内数的读法类似,先读亿级,读亿级时,按个级的读法读,末位加一个“亿”字。
27、把以“亿”为单位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在数据后面加4个0,改写成以“个”为单位的数在数据后面加8个。
28、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交点叫做垂足。
29、工人师傅一般用角尺在工件上画垂线。我们通常用三角板来画垂线。
30、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两条平行线之间,所有垂直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31、工人师傅在施工时,经常用铅锤来观测建筑物是否和地面垂直。
32、植树问题中,一头不种,另一头种,种树的棵数等于间隔数;两头都种树,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两头都不种树,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少1。在封闭图形四周种树,种树的棵数等于间隔数。
第4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运算律的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运算律的知识点总结
1、加法交换律:a+b=b+a(特点:只有加法运算,数字的位置交换了)
加法结合律:(a+b)+c=a+(b+c)(特点:数字的位置没有改变,运算顺序发生了变化)
例1:37+56+63=56+(37+63)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乘法交换律:a×b=b×a(特点:只有乘法运算,数字的位置交换了)
乘法结合律:(a×b)×c=a×(b×c)(特点:数字的位置没有改变,运算顺序发生了变化)
如:25×13×4=13×(25×4)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减法性质:a-b-c=a-(b+c)(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如:327-(127+100)=327-127-100……减法的.性质
4、除法性质:a÷b÷c=a÷(b×c)(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如:720÷54=720÷(6×9)=720÷9÷6……除法的性质
5、简便计算方法小结:
①当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相加或相乘时,用“凑”——凑出整十数、整百或整千数。
②当两个数相加时,用“拆”——把最接近整十数的数拆开,多减少补。
(例:299=300-1,301=300+1)
③当两个数相乘时,一般是把其中的偶数“拆”开。
其中需要谨记的是,几组固定搭配:5×2=10,25×4=100,125×8=1000等。
如:125×25×32=(125×8)×(25×4)进行简便运算时需要注意运用的是哪种运算律或者性质,如果都没有,是不可以进行简便运算的,需要按本来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另外在试卷上书写了简便运算,在检查时可以不用简便运算,按原来的运算顺序去检查一遍,如果答案相同的话说明用对了,如果答案不相同,需要仔细检查错误在哪里。
第5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总结
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如16×3,把16分成( )和( ),先算( ),再( ),最后算( ),所以16×3=( )。
2(1) 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如160×3,把( )先不看,看成( ),口算出得48,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所有去掉的( ),160末尾有1个( ),所以添上1个( )得480,所以160×3=( )。(2) 400×30的积是( )位数,积的末尾有( )个0。
(2)200个18是( ),125个40是( )。
3、110+120+130+140+150=( )×( )
220+230+240+250=( )×( )
4、笔算乘法的方法:
(1)观察横式列竖式:如145×12= 列出竖式,把位数小的写在下面,数位对齐
(2)个位算起依次乘:先算145×2得290,因为这里的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所以290从个位写起。再算145×1得145,因为这里的1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所以145从十位写起。
(3)对齐数位再相加:把前面两步得出的结果按照数位对齐再进行相加,就得到正确的'结果啦!
5、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如160×30=
(1)先将末尾的0的部分和'非0'部分分别对齐
(2)用虚线隔开,虚线要往下延长到得数的地方
(3)把'非0'部分按照原来的方法算出得数
(4)把末尾的0的部分的0添在得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添几个0。
6、 速度关系及'复合单位表示法':
(1)每小时行60千米 也可以说成是 速度为60千米/时
每分钟行225米 也可以说成是 速度为225米/分
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所以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做应用题时应特别注意速度的单位,例如: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120千米外的王庄乡送化肥,用了2小时,问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问题是'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问的是速度,所以要知道路程和时间。
120÷2=60(千米/时) 求的是速度,单位也要是速度!
7相遇问题 :课本第47页,第4题,第5题,第10题。
8、笔算乘法应该注意的要点和步骤:
(1)估算:先估算出大概的答案
(2)计算:在草稿本或试卷上计算,要注意 '数位对齐'、'满十进一'
(3)验算:如果和估算差距大,或者有时间,一定要用不同的方法验算一下!
(4)检查:看看横式有没有把得数写上,看看末尾的0有没有添够
9、(1)对下列各式估算 223 ×18 190× 39 121×15 199×20 课本50页4题
(2)实验小学有学生832人,大约是( )人,共有20个班,平均每个班大约( )人。
10、应用题(估算)课本第50页 3题 8题。区分是否估算。
11、积的变化规律:
(1)两个因数的积是250,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为扩大到原来的4倍,那么现在的积是( )。
(2)已知a×b=210,如果a乘2,b除以2,积是( );如果a、b这两个因数都乘3,积是( )。如果a扩大5倍,积是( ),如果a缩小3,积是( )。
(3)根据85×32=272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85×64= 85×16= 85×8= 85×320=
(4)估算下面各题
① 小张身高171厘米,大约是( )厘米。
② 小军爸爸的工资是每月1980元,大约是( )元。
③ 某足球场可以容纳观众19800人,大约是( )人。
(5)一个长方形公园的面积为12公顷,要将这个公园扩建,长扩大为原来的3倍,宽不变,扩建后公园的面积是( )。
12、要将一个面积为36平方米的长方形花坛改造,长缩小为原来的9倍,宽扩大为原来的3倍,面积变为多少平方米?
第6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
(1)76+(87+24)
(2)125×16
原式解:(1)76+(87+24)=(76+24)+87=100+87=187
(2)125×16=125×8×2=1000×2=2000
总结:简便运算一般情况下都要求打破原来的运算顺序,按照数据的特点进行合理“凑整”。值得指出的是,对于乘法中的两对数“25×4=100”和“125×8=1000”一定要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例2用简便方法计算:9997+997+97+7
思维流程:
解:原式=10000+1000+100+10-3×4=11098
第7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总结
一、主要内容:
本册是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的第一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八个单元内容:
(一)认识更大的数;
(二)线与角;
(三)乘法;
(四)图形的变化;
(五)除法:
(六)方向与位置:
(七)生活中的负数:(八)统计。
二、总体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记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按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平角、周角,了解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通过对乘法运算规律以及有趣算式规律的探索经理数学问题探索的过程,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4、通过在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设计简单的图案。
5、结合实际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在实际情景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结合具体情景,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并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6、在具体的情景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通过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方向和距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7、了解日常生活中负数的意义、表示方法,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8、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理解复式统计图的实际意义,并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复式统计图。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了解单式统计图的特点;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单式折线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变化情况的信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研专题: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提高措施:
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师生之间也有陌生到熟悉。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学期改进如下:
(一)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
(二)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三)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四)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第8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在小学阶段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大家以后的学习大有帮助。以下就是为大家分享的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四则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c=a+(b+c)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
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c=a×(b×c)
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公式:(a+b)×c=a×c+b×c或a×(b+c)=a×b+a×c
拓展:(a-b)×c=a×c-b×c或a×(b-c)=a×b-a×c
第9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知识复习要点的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知识复习要点的总结
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3、一(个)、十、百、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都是计数单位。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6、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7、写数时,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来补足。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0或8个0去掉或加上“万”或“亿”字就行了。1.把多位数改写成“万”、“亿”。中间要用“=”连接
8、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尾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方法是: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在数的末尾添上一个计数单位“万”或者“亿”;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舍去,添上计数单位“万”或者“亿”。得出的是近似数,中间要用“≈”连接。
9、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0、我国在十四世纪发明的至今仍在使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盘。算盘上方一个珠子代表5,下方一个珠子表示1。
11、在计算器上,on/c键是开关及清屏键,ce键是清除键,ac键是归0键。+、-、×、÷键是运算符号键。
第10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1、大数的认识一定要四位分级
数级、数位和计数单位(表格很重要)分清计数单位和数位
大数的读法(关键是零的读法问题)
大数的`写法
数拓展到三个数级
2、四舍五入法
估算,两位数估整十数,三位数估整百数,四位数估整千数。估算是看清计算符号。特别类似1500-500/50,有的人会去先算减法的。
凑整法
这里涉及的应用题有去尾法和进一法。
10个人坐车,每4人一辆车,一共需要几辆车?进一法,剩下2个人还需要一辆车。
每桶水中60千克,一辆载重2吨的卡车最多能装几桶水?去尾法,剩下的20千克的地方不能装60千克的一桶水。
3、面积单位
平方公里(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结合长度单位
复习周长和面积
要结合实际,让孩子对基本的长度和面积有概念。
4、重量单位
克、千克和吨
5、容积单位
毫升、升
这一章的难点在于:要结合实际,具体体会数量单位的多少和换算
单位要统一
周长和面积
第11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如下
1、大数的认识一定要四位分级
数级、数位和计数单位(表格很重要)分清计数单位和数位
大数的读法(关键是零的读法问题)
大数的写法
数拓展到三个数级
2、四舍五入法
估算,两位数估整十数,三位数估整百数,四位数估整千数。估算是看清计算符号。特别类似1500-500/50,有的人会去先算减法的。
凑整法
这里涉及的应用题有去尾法和进一法。
10个人坐车,每4人一辆车,一共需要几辆车?进一法,剩下2个人还需要一辆车。
每桶水中60千克,一辆载重2吨的卡车最多能装几桶水?去尾法,剩下的20千克的地方不能装60千克的一桶水。
3、面积单位
平方公里(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结合长度单位
复习周长和面积
要结合实际,让孩子对基本的长度和面积有概念。
4、重量单位
克、千克和吨
5、容积单位
毫升、升
这一章的难点在于:要结合实际,具体体会数量单位的多少和换算
单位要统一
周长和面积
其实最主要的是确定长和宽(正方形是边长)
1、长方形
面积=长_宽
周长=2_(长+宽)
已经知道面积和长(或宽),求周长或者另一边
长=面积:宽
(宽=面积/长)
周长=2(长+面积/长)=2(宽+面积/宽)
已经知道周和长(或宽),求面积或者另一边
长=周长/2-宽
宽=周长/2-长
面积=长_(周长/2-长)
=宽_(周长/2-宽)
2、正方形
面积=边长的平方
周长=4_边长
边长=面积开方(现在出现的平方数一般小,可用乘法口诀表算出)
边长=周长/4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1km=1000m
1m=10dm=100cm
1dm=10cm
1cm=10mm
1平方公里=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000000平方毫米
两数之和一定的时候,相差最小或者相等的时候,积。
也就是说,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长和宽相差越小,面积越大)两数积一定时,相差的时候,和。
也就是说,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长和宽相差越大,周长越大)
第12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1、烙饼类问题策略:
在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的情况下:
①烙3张饼: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反面。
②烙多张饼: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个2个的.烙,最后3张饼按上面的最优方法烙,最节省时间。
2、沏茶类问题策略:首先要明确沏茶的大致顺序,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虑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
3、排队论问题策略: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事情做起,就能使总的等候时间最少。
4、田忌赛马问题策略: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
对齐王的下等马。三场两胜,田忌胜出。
第13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从总体上看,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
在业务上我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潜心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我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本班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期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课余,我经常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我还结合实际教学撰写一些自己平时的教学反思等等。从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二、关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尽量使每一位学生进步。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课堂教学,纪律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面对各层次的学生,我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面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课堂上,我尽量做到分层施教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课余,我让优秀学生与“学困生”实行“一帮一”结对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一学期来,学生们原本薄弱的基础,逐步得以夯实,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稳步提高。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如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和探讨上、信息基础教育上、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方法等方面有待提高。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本校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转眼间就到了期末,现结合本学期的教育教学情况,特作总结如下:
一、课前认真备课,做到因材施教。
刚接手这个班,我首先通过分析摸底,访问相关的老师,大致掌握一些情况。针对学生数学基础不太好,后进生面较大的现状,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尽可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做到 了以下几点:
①降低起点,设置小台阶、拉着学生慢慢往上爬。我把每节课的内容分成几个层次,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一道题拆成几个小题,最后组合,使学生日有所学,学有所得,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②查漏补缺,铺路搭桥。新知识孕育在旧知识中,在学生基础差的情况下,每节课安排一些复习旧知识的时间,这样既有利于督促学生复习巩固,又有利于基础差的学生接受新知识,跟上新的学习进度。
二、上好每一堂课,提高教学质量。
上好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注意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十分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除了要求他们“学会”,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自己“会学”。课堂上,对于那些脑子灵反应快,好胜心强,爱动、贪玩、粗心,懂一点就听不进去,注意力很难集中的学生,上课时就对他们多提问,多盯着他们,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这个焦点上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而不只是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听。总的来看,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气氛变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得到了改善,分析问题的思路比较清晰,考虑问题也比以前全面、周到了。
三、认真批改,从批改中发现问题,及时补漏。
作业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从作业中可以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所以,对学生所做的每一次作业,我总会认真批改,仔细分析,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补漏。每次作业我都坚持做到“学生做——老师改——老师讲评——学生订正——老师再改”。确保每一个知识环节,学生都能学好,学透。
四、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
所教的班级中有个别同学存在学习障碍,于是我经常对他们进行跟踪辅导。通过课堂教学、检测、作业反馈等,发现问题,充分利用空余时间为他们开“小灶”,作业错了,坚持面批面改,促进他们自我奋进、同时,安排优秀学生当小老师,与基础差的学生结对子,互帮互学,得到提高。一学期下来他们成绩进步不仅很明显,而且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方面有了明显好转。
五、积极参与各项教研组组织活动。
在认真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 ,我还十分注意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认真对待学校组织的活动和教研组活动,努力让自己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
本学期工作做得也有不足之处,如对优生的拔尖工作做得不够,另外与学生家长的联络不够,缺乏教学合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扬长避短,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第14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公式的知识点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关于公式的知识点总结
1l=1000ml=1000cm3
1米(m)=100厘米(cm)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同学们: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厘米”通常叫“公分”。(1厘米≈1公分)
500g=1斤 1kg=2斤 1000g=1kg 1吨(t)=1000kg
1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1里=500米 1公里=1000米 1km=1000m
1元=10角 1角=10分
1年=365天(平年)=366天(闰年) 1小时(时)=60分钟 1天=24小时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的分配律:(a+b)× c=a×b+b×c
乘法的结合律:(a-b)× c=a×c-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 ×b)× c=a×(b×c)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子×因子=积 积 ÷ 一个因子=另一个因子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23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v=s底面积×h×1/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 差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 小数+差=大数)
倍数和因数
0是自然数。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和它的最大因数相等。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什么是偶数?是2倍数的数叫做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
什么是奇数?不是2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
2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2、4、6、8和0。2的倍数都是双数。
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5和0个位上是0的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它各位上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注意:4的倍数一定是2的倍数,2的倍数不一定是4的倍数。
什么是素数(或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叫做素数(或质数)。
什么是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叫做合数。
50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