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2023上半年某县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XX年上半年扶贫开发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办的关心支持下,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积极拓宽扶贫资金筹集渠道,以解决和巩固温饱为中心,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水平,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培育支柱产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解决温饱情况
年初确定的解决和巩固温饱这一目标的计划数是解决和巩固提高16920人贫困人口的温饱水平。我办通过实施整村推进、劳务输出、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挂钩帮带扶贫、小额信贷扶贫、科技扶贫七项措施,并调动全县各方面的力量,确保年底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二)、开展整村推进情况
XX年63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任务,我办认真组织乡镇做好规划上报,并积极向省市扶贫办汇报、争取,现已上报63个自然村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计划,已通过评审,省市已经下文批准实施63个村,现在阶段正在进行前期动员准备工作,县扶贫办和县财政局已联文下达XX年项目及资金安排文件到各乡镇,并要求各乡镇在XX年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中落实好扶贫开发项目廉政承诺制。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1.建设资金投入情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3个省级重点建设村任务到XX年6月30日止共完成投资855万元。其中省级资金345万元,整合部门资金46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50万元。
2.已经完成工程量。
已经完成危旧房改造330户,其中拆除重建224户,加固改造106户;种植林果400亩;公路开挖38.27公里;饮水工程9件;进村入户道路硬化52472平方米;种植绿化树600棵;新建文体活动场所800平方米,活动场地150平方米;改厨37间,改灶84眼,改厕22间,改厩50间,新建排水沟600米,修建公厕3间,修建垃圾池4个。
(四)、小额信贷扶贫实施情况
已完成小额信贷3200万元的发放任务,5月30日前已全部发放到贫困农户手中,覆盖贫困农户3000户,解决了农户生产急需资金的困难,确保年初人代会提出的解决和巩固16920人贫困人口温饱水平任务目标能顺利完成。
(五)、易地扶贫开展情况
汤郎乡羊槽村委会半坡村小组111人的易地扶贫任务已完成所有建设任务,现正组织村民搬迁入新居,汤郎乡已上报请验报告,待村民全就迁入新居后组织县级验收。
(六)、开展劳务输出情况
认真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加快贫困地区劳务输出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达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目的。我办年初确定的劳务输出计划数是培训富余劳动力10000人,转移输出8500人,到6月30日,共完成省级农村劳动力培训8402人,技能培训工种有:计算机、果树栽培、电工、家畜饲养、中式烹调、电梯维修安装。完成省级转移输出8028人,新增转移收入1557.6万元。
(七)、积极申报产业扶贫项目。
县扶贫办通过多方调研,已于5月26日向省扶贫办申报魔芋种植、马铃薯种植、肉牛标准化养殖等三个产业扶贫项目,现正等待批准实施。
(八)、挂钩扶贫及抗旱工作。
认真落实“县级领导联村包户,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的定点挂钩扶贫责任制,县处级领导干部负责联系一个贫困村委会,重点扶持一个贫困自然村,帮扶一户贫困户。县级86个定点挂钩扶贫部门,结合部门的行业优势,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了帮扶责任。XX年上半年全县共计到挂钩点蹲点59人次,帮助挂钩点出主意想办法,深入挂钩点调查1344人次,直接投入帮扶资金563万元,投入抗旱资金197万元,援助物资折资109万元;建校舍一幢;办培训班21期,参培人数464人次;组织劳务输出600余人;党员干部帮扶参与人数1012人次,帮扶农户919人,捐助资金41.04万元,援助物资折资3.07万元,帮扶贫困学生243人。
(九)、 “两个年”及效能禄劝、四项制度、争先创优活动开展情况
扶贫办高度重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行政效能提升年”、“干部作风改进年”活动的开展,成立了以张德福主任为组长的学习领导小组,抓紧抓好抓实学习活动。在每周一次的例行会议上,组织学习了中央、省、市、县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和“两个年活动” 的相关文件和材料,通过学习,增强了凝聚力、创新力、执行力,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确定了以“农业稳县,加快扶贫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为实践主题,形成“四个共识”即: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扶贫开发机制的共识;在“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基础上实现农民积极自建家园 的共识;着重实施“大农业、大扶贫、精建设”的共识;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上形成“从我做起”的共识。
我办把“学习实践活动”和“两个年活动”贯穿于扶贫开发工作中,理论推动实践发展,实践促使理论升华。通过学习,全办干部职工思想得到进一步深化,理论水平明显提高,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法纪意识,全体干部职工将积极把学习成果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认真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九)、切实加强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扶贫办党支部牢固树立党是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的思想,从源头上抓起,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一是坚持和完善学习制度,确保党组织活动正常化。二是进一步巩固“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两个年活动”取得和现有成果,做到一个支部一面旗,一名党员一盏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力、向心力、凝聚力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党旗增光添彩,让基层党员的思想红起来,能力强起来,素质高起来,信心足起来。
按照建设“学习型、团结型、创新型、务实型、勤政型、廉洁型”班子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以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为己任,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发挥领导班子团队精神,形成工作合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拼搏,奋发进取,创造一流工作业绩,为我县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作出应有的贡献。
县扶贫办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和反腐败斗争的各项规定,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始终坚持“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的原则,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二、下半年的任务
(一)、XX年下半年的目标任务
1.启动实施XX年63个村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的建设任务并于12月前完成所有建设任务,12月20日前通过县级初验;
2.按照“九有”目标体系,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3个村的扫尾工作,迎接市级考评验收;
3.落实好省扶贫开发昭通现场会精神,从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为切入点,在全县所有扶贫项目中逐步推行《扶贫项目廉政承诺制》、《贫困群众廉政评议制和贫困群众廉政评议员制》。
4.做好汤郎乡羊槽村委会半坡组的易地扶贫工作,迎接市级验收;
5.做好省级小额信贷扶贫资金1000万元的争取任务;
6.做好已经申报的三个产业扶贫项目争取工作;
7.做好屏山镇连片开发及整乡推进项目的申报工作。
(二)、今后的工作思路
按照党的__大提出的“一个目标〔到2023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一个加大〔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和两个提高〔逐步提高扶贫标准(末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以下的为贫困人口),提高扶贫开发水平〕”的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扶贫开发与扶贫救助相结合,坚持“收缩转移、集中发展”的战略,按照“划分区域,分类扶持”的原则,牢固树立“大扶贫”观念,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狠抓落实,集中人、财、物解决和巩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扶持低收入人口增加收入,缩小发展差距,缓解相对贫困,促进社会和谐。努力把扶贫开发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1、继续坚持扶贫开发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实行奖惩兑现。
2、继续加强部门的协调配合,不断加强和牢固树立“大扶贫”观念,充分发挥扶贫部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对纳入整村推进的贫困村,要充分借助各单位、各部门的力量,强化资源整合,逐步加以推动。
3、深入开展“单位包村、党员干部包户”、“富帮贫”和“能人带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扶贫工作。不断扩大行政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内涵,将过去社会扶贫工作主要以给钱给物的方式转变为开发式扶持。同时要加大社会扶贫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力度,加强与帮扶单位的协调与沟通,充分发挥各挂钩扶贫单位在扶贫开发中的积极作用,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社会扶贫取得实效。
4、进一步完善扶贫项目资金的管理制度。努力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和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办法。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职能作用,确保扶贫资金合理有效使用。
5、进一步加强扶贫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水平。
第2篇 2023上半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与计划
狂年以来,我县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扶贫办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部署安排,高举科学发展大旗,乘跨越之风、享政策之先、举全县之力,在专项扶贫、脱贫奔小康试点、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扶贫体制机制创新等重点领域,试点示范、先试先行,系统扶贫、科学开发,苦干实干、创业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山区实际、注重群众增收的脱贫奔小康之路,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社会呈现出奋进赶超的良好态势,一个大扶贫、大开发、大发展、大跨越的强大气场已在我县形成。现将上半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一)扎实推进建档立卡工作。围绕省市工作要求和有关文件精神,我县抽调专人、落实专责、上下联动、加班加点,加大对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和扶贫统计监测的工作力度。目前,全县已全面完成78个贫困村、34332个贫困户、106781个贫困人口的数据更新和信息化系统完善工作。在贫困人口动态管理上,全面完成了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增减调整、20__-20__年度实施项目录入工作。
(二)扎实推进“1+3”扶贫品牌。将打造整村推进、扶贫搬迁、小额信贷、雨露计划“1+3”品牌作为全县专项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扎实抓好整村推进工作。坚持产业第一、能力至上,实行整村推进与美丽乡村试点相结合,着力打造贫困村脱贫奔小康的新样板。启动实施了20__年13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和7个老区重点村项目建设工作,重点以村级“三个一”、“三边三化”为工作载体,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促进了各项工作落实。据统计,全县20个重点村坚持不等不靠,变压力为动力,重点启动实施了一批村组道路、产业化、基础设施、人畜饮水等扶贫工程,项目建设势头很好,项目工程投资总额达到7500多万元,其中整合部门资金3200多万元,村集体及农民自筹资金2400多万元;已拨付整村推进重点村财政扶贫资金1200万元。整村推进重点村的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同增长了18.2%。二是扎实推进“雨露计划”培训。启动实施了国家“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项目补助1300人,人平补助标准1500元;正在实施6000人的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有序推进1.5万人(次)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扶贫干部业务培训,在实施过程中效果相当明显,较好地达到了“扶持一个贫困户,脱困一个贫困家庭”的目标。三是扎实推进扶贫搬迁工作。创新安置模式,实行培植产业,集中安置;自发搬迁,协助安置;改造危房,灵活安置;政策扶持,联合安置等多种形式的搬迁扶贫和生态移民。启动实施了295户的搬迁扶贫项目,户平补助标准1.5万元;启动实施了62户的生态移民项目,对入户调查认定的生态移民户人平补助3000元,确保年底之前完成搬迁盖房任务。四是大力推进小额贴息贷款。全面创新小额贷款担保联保机制,成立了创新小额信贷管理办公室,设立了小额扶贫贷款担保基金350万元,目前这项工作已全面启动实施运作。对发展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小额信贷贴息直补到户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贷款户和产业大户按照年利率的5%予以贴息支持。稳步实施22个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发放互助资金贷款5000元。
(三)扎实抓好驻村帮扶工作。建立部门联村、干部联户、企业联村帮户的全覆盖帮联责任制。县委、县政府已就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下发了两个文件,即《关于在全县开展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通知》和《关于全县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全县共计向11个乡镇派驻了11个农村工作队,向78个贫困村派出了137家县直驻村帮扶单位,实现了全县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全县1万余名县乡村党员干部,纷纷对照《扶贫手册》,进村入户结对大帮扶,精准扶贫,精细考核,不脱贫、不脱钩;对扶贫工作不力的党政领导、联村单位责任人、联户干部,分别采取约谈问责、限期整改、组织处理等措施,切实形成“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肩上扛指标”的精准扶贫格局。
(四)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在规划农村扶贫项目上,突出产业建设重点,充分发挥产业扶贫优势,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打造“特色产业主阵地”的发展战略,对农村贫困户加大了产业扶贫和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实现户平一亩高效经济林园。截止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1家,新增销售过5000万元企业14家,税收过100万元的企业达到2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295户,注册各类企业277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13家;特色农林产业扶贫基地总面积达到85万亩,特色产业经营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4.7%;大力推进1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文化小镇、26个生态农庄和家庭农场卡设;以22个试点村为带动,大力实施“绿满__”和“三边三化”行动,分别创建省径宜居村庄6个、生态村6个、绿色示范村3个、市级生态乡镇1个、生态村10个;“中国好空气·__森呼吸”旅游广告语成功登陆央视,全县发展“农家乐”500多家,神峰山庄、玉泰丰分别被评为五和四农家乐,接待游客20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2亿元。
(五)扎实推进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开展试点工作结硬账活动,组织对县直有关部门的各项规划指标完成情况和专项支持政策、定点帮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认真组织对试点实施七年来的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估,系统总结全县试点工作成效和基本经验,为片区攻坚提供借鉴。去年以来,我县共计落实脱贫奔小康专项政策资金4.5亿元,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900万元,争取省直定点帮扶资金4900万元,落实信贷资金1.11亿元,争取到行业扶贫资金10.13亿元,社会扶贫资金15.84亿元。截止目前,全县无房户或住危房户下降16.69%;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参保率97.6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6.5%,义务教育辍学率下降0.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8%;有合格卫生室的行政村达100%,有合格乡村医生的行政村达87.5%;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达100%,有合格文化活动室的行政村达100%;财政支出民生占比达87%;群众生活环境得到大力改善,幸福感日益增强。
(六)扎实推进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完善年度片区区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建设,规划投资总额116.14亿元,截止目前已完成全年计划投资的69%。开年以来,我县“十项重点工作”共计投入行业扶贫资金约5.83亿元,完成通村公路100公里;新建农村集中和分散式饮水工程400多处;建立互助式养老服务点34个,新改扩建乡镇福利院3所;实施农村电力保障项目8个,改造农村危房1017户,新建特色产业基地45个,实施教育、卫计、文化、信息化等项目建设65个,农村互联网覆盖率92.8%。
(七)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机制创新工作。坚持以“六项改革”为重点,推进片区攻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在片区攻坚上突出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精准扶贫上突出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完善直扶到村到户到人措施。我县以20__年13个整村推进重点村、7个老区重点村建设为平台,认真开展扶贫搬迁、小额信贷、雨露计划、互助资金、产业扶贫、资源整合等专项扶贫试点;大力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向最贫困区域和最困难人群倾斜,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重点投向78个省定重点贫困村、10.8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的好机制、好模式、好办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实现区域整体脱贫致富;积极探索城乡经济统筹和“四化”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努力打造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新亮点;不断创新产业扶贫模式,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适当向乡村旅游扶贫、美丽乡村试点项目倾斜,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扶贫、旅游扶贫共建示范区的新思路。
(八)扎实编制“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将扶贫开发纳入全县“十三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精心编制了全县“十三五”扶贫开发专项规划文本。“十三五”期间,我县计划争取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投入总额为28250万元,其中整村推进重点村项目9750万元,老区重点村建设项目175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到户试点项目1500万元,国家“雨露计划”试点项目1500万元,小额扶贫贷款贴息试点项目1750万元,产业扶贫到户试点项目3000万元,片区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500万元,乡村旅游扶贫试点项目3000万元,贫困村信息化及扶贫政策业务培训项目1000万元,老区连片开发、中央彩票公益金、科技扶贫、扶贫救灾、扶贫公路建设等其他竞争性扶贫项目2500万元。
二、当前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贫困人口相对较多,扶贫任务很重。截止目前,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全县新一轮建档立卡认定的省径贫困村78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24.92%;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84万,占农村常住人口的36.13%。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较慢,还有相当多的农村扶贫对象没有享受扶贫政策,没有脱贫致富,迫切期望得到更多的关心支持。党中央提出,到20__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短短的6年期限内,我县要让新一轮重新认定的78个贫困村、10.84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迅速脱贫致富,让全县40万人实现不含“水分”的全面小康,扶贫开发任务非常艰巨。
(二)贫困人口分布零散,开发难度大。尽管全县减贫增收的效果显著,特别是城中村、路边村、示范村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但反过来看,在全县的偏远山村还有很多农民吃不上水、看不起病、住不上房。据调查,在我县10.84万贫困人口中,有50%左右分布在海拔较高的边远山头村。要实现全县全面整体脱贫,不仅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需求大、产业布局难、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更给下一步扶贫攻坚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三)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脱贫致富障碍多。全县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交通不畅的边远山头村,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如在交通方面,现在“村村通”工程只通到村部,村与村之间、组与组、湾与湾之间有很多还没有公路,村级断头路、联村公路不畅在全县各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更不用说实现“户户通公路”的目标。由于交通不畅,山上的特产运不出去,山下的肥料等农资运不进来,极大地影响了困难群众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致贫原因非常复杂,返贫现象凸显。我县属自然灾害多发地区,返贫机率高,稳定脱贫难度大。残疾、疾病、灾害、多子女、无劳动力等原因造成大部分贫困人口负担重、经济较为贫困,其中因残疾、疾病等身体原因致贫的比例较高;不少贫困家庭因教育、医疗问题而致贫,有的贫困户人病了无钱治,处在“越贫越病,越病越贫”的状况。据调查,因年老而缺劳动力致贫、因病因教返贫、因缺技能致贫的现象在全县贫困群体中均占较大比重,全县年度返贫人口在1.1万人左右,返贫率高达1%。
(五)内生动力不足,脱贫主体意识不强。我县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经济总量小、本级财政收入低,有限的财力无法满足扶贫开发需求。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贫困农户自身脱贫能力低,部分农户扶贫开发主体意识不强,“等靠要”等依赖思想比较严重。
(六)机制创新不敢深入,扶贫开发缺少活力。扶贫资金的整合缺力度,扶贫资金投入没有活力。一些机制创新项目在扶贫审计上不能过关,基层干部为了个人安全和规避风险,不敢试险创新。在去年省审计组对我县扶贫资金的管理与使用进行了全面审计后,大多数扶贫专干思想包袱很重,无形中更加大了扶贫体制机制创新的难度。
(七)对精准扶贫政策不适应,一些地方不是很信任。当前,我县贫困村、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已顺利完成,大的氛围很好,但基层反映对帮扶措施能否真正落实,帮扶工作队能否真扶贫,老百姓能否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持怀疑态度。如果帮扶工作队得不到落实,帮扶措施不能到位,老百姓得不到实惠,前期的建档立卡工作将又成为一项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工作。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新常态下,作为贫困县和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半年,我县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高扬创新发展主旋律,锤炼苦干实干硬作风,围绕扶贫攻坚和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奋力新作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贯彻实施扶贫开发战略,把“攻坚龙头”舞起来。面对新形势,适应新要求。我县将不折不扣地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牢牢锁定扶贫攻坚主战略频道不变,动态推进实施扶贫项目工程建设,把扶贫攻坚的龙头舞起来。
(二)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把“增收支柱”筑起来。依托扶贫资源秉赋,大力发展以茶业、药材等为主导的科技环保型扶贫产业,以山庄、农场等为主体的绿色生态型扶贫产业,以人文、山水等为支撑的养生休闲型旅游扶贫产业,以毕昇文化为统领的多元结构型文化扶贫产业,促进扶贫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把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支柱筑起来。
(三)加速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把“扶贫品牌”树起来。高举绿色发展大旗,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全地域、全区域、全时域、全领域发展旅游,创新旅游扶贫模式,走有山区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把全域旅游与基础扶贫相结合,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整村推进项目,切实把扶贫攻坚建设转变成为旅游扶贫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把扶贫品牌树起来。
(四)锁定精准扶贫工作重点,把“扶贫对象”扶起来。把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要求贯穿到扶贫开发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建档立卡锁定78个贫困村、34301个贫困户、10.84万贫困人口。大力实施“1+3”精准扶贫品牌,把贫困村、贫困户等重点扶贫对象扶起来。
(五)层层分解扶贫脱贫任务,把“扶贫责任”担起来。对照20__年“基本消除贫困,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目标,把扶贫开发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层层签订军令状,级级压实分解目标责任,倒排工期,倒逼进度,精准发力抓落实,不脱贫、不脱钩,切实把扶贫主体责任担起来。
第3篇 扶贫开发办公室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3年上半年,__区扶贫办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__市委、__区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把脱贫攻坚、精准脱贫工作作为当前重要的工作主抓主推,突出重点,强化举措,力求成效。现将上半年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高质量地完成了2023年脱贫摘帽目标任务。2023年__区上下齐心协力,克难攻坚,以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县级“九有一低于”指标全部达标,顺利通过了自治区和__市的核查验收,如期实现了区本级和20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减贫1.0993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降到了2.75%。
(二)完成2023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切块分配工作。2023年上级下达__区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502万元。结合__区实际,将3502万元切块分配为扶贫培训项目资金350万元 ,产业项目1000万元,贷款贴息资金86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250万元,基础设施项目资金1042万元。截止6月28日,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已完成拨付902.6万元,资金使用率达25.8%,预计到7月初资金使用率将达45%以上。
(二)全面落实“一户一卡一册”和“二上二下一微调”工作。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严格按照“一户一卡一册”和“二上二下一微调”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一户一卡一册”业务培训,全面开展登记和更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相关信息工作。科学合理的制定了__区年度脱贫计划,有针对性地落实贫困户帮扶措施,做到因贫施策,稳定脱贫。今年34月底,我区开展了“一户一卡一册”和“二上二下一微调”相关工作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严防出现帮扶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数字脱贫、“指标式”脱贫和扶贫对象信息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今年45月,根据《自治区关于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数据清洗核准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要求,我区开展两次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数据清洗核准工作,共清洗核准问题数据1785条,其中已在系统修改1278条,需上报给上级处理202条,因其他原因无法修改305条,确保了扶贫对象信息准确性,进一步夯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础。
(三)扶贫系统动态管理情况。今年以来,严格按照自治区桂扶领发〔2023〕8号文件要求,持续开展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工作常态化。今年6月,按照自治区《关于做好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整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要求,经统计,我区共有错评户7户32人、新识别户92户335人、返贫户46户185人,其中未走完程序新识别户57户214人、返贫户18户72人。家庭成员自然增加680人,家庭成员自然减少527人。我区基本实现了“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返尽返”。
(四)扶贫资金项目落实情况。一是不断完善__区“十三五”扶贫项目库工作。二是做好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立项工作。今年计划实施扶贫基础设施项目45个,升级硬化道路31.8公里、产业扶贫项目23个,发展特色产业种植15900亩,家禽养殖10万羽,食用菌种植781万棒,光伏发电项目2个。三是协助做好__区2023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经收集汇总各涉农部门资金项目后,完成__区2023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方案的报备。2023年__区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8345万元,计划投入农业生产发展796万元,农村基础设施6439万元,其他项目1110万元。
(五)扶贫培训(雨露计划)工作开展情况。按照自治区扶贫办扶贫培训有关文件精神,__区扶贫办制定了年度扶贫培训计划,年内将开展农民实用技术、致富带头人培训等工作。截止目前,“雨露计划”已开展两后生报名34人次,完成春季职业学历教育学生申请285人次,5月下旬,集中到__区各初中、高中学校开展宣传“雨露计划”工作,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000份。
(六)金融扶贫工作情况。截止目前,__区共有7279户贫困户获得小额贷款,贷款资金达_万元,其中贫困户自主经营904户s万元,委托经营6825户c万元,今年前两季度完成贴息r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下一步脱贫的难度更大。目前,我区还有25个贫困村和y万贫困人口尚未脱贫。与贫困村摘帽相比,很大一部分贫困户实现销号的难度会更大。
(二)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任务更重。根据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2023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由找准帮扶对象向精准帮扶稳定脱贫转变,由关注脱贫速度向保证脱贫质量转变,由开发式扶贫为主向开发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并重转变。这意味着,我们接下来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任务会越来越重。
(三)扶贫项目进度较慢。由于__区“十三五”扶贫项目库尚存在入库项目资金测算不精准,资金规模大,内容不够完整等问题,导致2023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立项较迟,项目未能及早开工。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3年,__区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就是在持续巩固好2023年脱贫摘帽成效的基础上,争取实现11个贫困村脱贫摘帽、4190人脱贫销号。为确保这一目标任务顺利实现,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扎实抓好“一户一册一卡”手册的填写工作。“一户一册一卡”手册内容涵盖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方方面面,是最能体现帮扶成效的重要依据。要严格按照自治区“乡镇帮扶干部每月至少入户一次以上,区直帮扶干部每个季度至少入户一次以上”的工作要求,认真抓好帮扶手册的填写,做到及时、精准、真实,确保我们的帮扶工作在任何时候都经得起各级、各类督查检查的考验。
(二)继续做好贫困系统动态管理工作。将按照自治区关于每年定期开展动态管理的工作安排,进一步加大县、乡、村三级扶贫干部的培训力度,使各级干部熟练掌握识别退出标准和程序,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开展年度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做到严格执行标准和程序,坚持应纳尽纳、应返尽返。
(三)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作。一是做好由扶贫办主管实施的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准备工作,包括项目的设计、财评、招标等工作。二是根据国务院、自治区扶贫办关于完善扶贫项目库的相关文件新精神和新要求,进一步做好__区“十三五”扶贫项目库的完善工作。
(四)做好扶贫培训及“雨露计划”各项工作。按照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科学制定年度培训工作,积极开展贫困人口实用技术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扶贫信息员培训,不断提升贫困群众、致富带头人和帮扶干部的自我发展能力、带动能力和业务能力。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继续实施“雨露计划”,按本科学历教育每生一次性补助5000元,职业学历教育每生3000元(连补两年)的标准进行发放,切实做到应补尽补。
第4篇 上半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一、 工作情况
(一)领导重视,组织落实。为了认真做好学院对钨英村的扶贫开发工作,学院党委高度重视,行动迅速,认真贯彻全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我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实施意见》,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一是多次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专题会议,学习扶贫开发工作文件,研究部署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具体的安排和指导。二是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张小云同志担任组长的“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学院扶贫开发工作。三是成立了由何永进同志担任队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队,专门负责落实学院扶贫开发工作。四是建立了扶贫开发工作制度,明确了扶贫开发工作队、责任人、联络员的职责分工和纪律要求,指定了学院组宣处负责学院扶贫开发工作对外联络和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二)措施得力,针对性强。学院以整村推进为平台,以贫困户为工作对象,以增加贫困户收入和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因地制宜,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对钨英村的各项扶贫开发工作。
4、制订工作实施方案。在学院领导以及工作队同志进村入户开展摸底调查、掌握情况、广泛听取发展意见的基础上,结合钨英村贫困现状和我院的实际情况,2023年1月14日,学院制订出台了《'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制订了《扶贫开发工作职责分工》、《扶贫开发工作纪律要求》等相关文件。在学院《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帮扶任务、目标要求和组织领导,确定了责任分解、帮扶措施和实施步骤,严明了工作纪律、工作要求和监督检查,为确保我院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开展,落实完成好省委、省政府交给我院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个别责任部门重视不够。学院个别承担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责任部门对扶贫开发工作重视不够,其主要领导至今尚未赴钨英村开展工作调研,也没有提交具体的“一户一策”帮扶措施。
<1><2><3>
(二)贫困户小农意识严重。由于长期贫困,信息闭塞,观念落后,钨英村贫困户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身求发展盼富裕愿望不强,小农意识严重,小富即安,不富也安,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凡事都等着国家和社会的救济、帮助,宁愿苦熬受穷,也不愿苦干摆脱窘境,其精神和物资同样贫困。
(三)缺少短期见效项目。针对钨英村的实际情况,在没有其它更好措施的情况下,学院主要采取推广油单竹种植增加贫困户收入。而油单竹从种植到收获,其生长周期需要3至4年,短期难见收益,很难实现省里要求的“贫困户每年要增加收入”的目标。
(三)贫困人口大量存在。由于钨英村山高地瘠,自然环境恶劣,农业基础设施、生产技术和手段落后,长期以来受“靠天吃饭”的束缚,一遇自然灾害,经常有大量人口返贫致贫,贫困人口大量存在。今年3月,学院为95户贫困户发放油单竹种苗,结果其他村民意见很大,认为该村实际上不只95户贫困户,他们也很贫困,要求得到帮扶,发放油单竹种苗。这种情况不仅容易造成村民对当地班子有意见,也为学院的扶贫开发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 下半年扶贫开发工作打算
(一)坚持“重点扶贫、平衡发展”的原则。继续坚持“重点扶贫、平衡发展”的原则,以贫困户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同时兼顾其他村民的实际困难,维护当地村民稳定局面,确保“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开展。
(二)转变贫困户观念,促进贫困户增收。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转变贫困户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和依赖政府的思想,增强自力更生、开放搞活意识,充分发挥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认真落实“一户一策”措施,想方设法带动贫困户发展“时间短、见效快、收益高”的特色产业,拓宽贫困户生活渠道,实现多条腿走路,促进村民短期增收。
(三)做好油单竹种植项目后期开发工作。继续做好油单竹种植项目的后续跟进及后期开发工作,根据油单竹种植情况和经验,力争引进社会资金支持,使当地油单竹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成为贫困户稳定收入的重要来源。
(四)加强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根据省委组织部提出的“以扶贫带党建,以党建促扶贫”的工作要求,大力加强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使钨英村党支部各项活动能够正常开展,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指导和带头作用,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第5篇 扶贫开发办公室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2018年上半年,__区扶贫办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__市委、__区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把脱贫攻坚、精准脱贫工作作为当前重要的工作主抓主推,突出重点,强化举措,力求成效。现将上半年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高质量地完成了2017年脱贫摘帽目标任务。2017年__区上下齐心协力,克难攻坚,以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县级“九有一低于”指标全部达标,顺利通过了自治区和__市的核查验收,如期实现了区本级和20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减贫1.0993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降到了2.75%。
(二)完成2018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切块分配工作。2018年上级下达__区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502万元。结合__区实际,将3502万元切块分配为扶贫培训项目资金350万元 ,产业项目1000万元,贷款贴息资金86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250万元,基础设施项目资金1042万元。截止6月28日,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已完成拨付902.6万元,资金使用率达25.8%,预计到7月初资金使用率将达45%以上。
(二)全面落实“一户一卡一册”和“二上二下一微调”工作。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严格按照“一户一卡一册”和“二上二下一微调”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一户一卡一册”业务培训,全面开展登记和更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相关信息工作。科学合理的制定了__区年度脱贫计划,有针对性地落实贫困户帮扶措施,做到因贫施策,稳定脱贫。今年34月底,我区开展了“一户一卡一册”和“二上二下一微调”相关工作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严防出现帮扶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数字脱贫、“指标式”脱贫和扶贫对象信息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今年45月,根据《自治区关于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数据清洗核准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要求,我区开展两次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数据清洗核准工作,共清洗核准问题数据1785条,其中已在系统修改1278条,需上报给上级处理202条,因其他原因无法修改305条,确保了扶贫对象信息准确性,进一步夯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础。
(三)扶贫系统动态管理情况。今年以来,严格按照自治区桂扶领发〔2017〕8号文件要求,持续开展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工作常态化。今年6月,按照自治区《关于做好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整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要求,经统计,我区共有错评户7户32人、新识别户92户335人、返贫户46户185人,其中未走完程序新识别户57户214人、返贫户18户72人。家庭成员自然增加680人,家庭成员自然减少527人。我区基本实现了“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返尽返”。
(四)扶贫资金项目落实情况。一是不断完善__区“十三五”扶贫项目库工作。二是做好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立项工作。今年计划实施扶贫基础设施项目45个,升级硬化道路31.8公里、产业扶贫项目23个,发展特色产业种植15900亩,家禽养殖10万羽,食用菌种植781万棒,光伏发电项目2个。三是协助做好__区2018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经收集汇总各涉农部门资金项目后,完成__区2018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方案的报备。2018年__区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8345万元,计划投入农业生产发展796万元,农村基础设施6439万元,其他项目1110万元。
(五)扶贫培训(雨露计划)工作开展情况。按照自治区扶贫办扶贫培训有关文件精神,__区扶贫办制定了年度扶贫培训计划,年内将开展农民实用技术、致富带头人培训等工作。截止目前,“雨露计划”已开展两后生报名34人次,完成春季职业学历教育学生申请285人次,5月下旬,集中到__区各初中、高中学校开展宣传“雨露计划”工作,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000份。
(六)金融扶贫工作情况。截止目前,__区共有7279户贫困户获得小额贷款,贷款资金达_万元,其中贫困户自主经营904户s万元,委托经营6825户c万元,今年前两季度完成贴息r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下一步脱贫的难度更大。目前,我区还有25个贫困村和y万贫困人口尚未脱贫。与贫困村摘帽相比,很大一部分贫困户实现销号的难度会更大。
(二)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任务更重。根据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由找准帮扶对象向精准帮扶稳定脱贫转变,由关注脱贫速度向保证脱贫质量转变,由开发式扶贫为主向开发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并重转变。这意味着,我们接下来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任务会越来越重。
(三)扶贫项目进度较慢。由于__区“十三五”扶贫项目库尚存在入库项目资金测算不精准,资金规模大,内容不够完整等问题,导致2018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立项较迟,项目未能及早开工。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2018年,__区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就是在持续巩固好2017年脱贫摘帽成效的基础上,争取实现11个贫困村脱贫摘帽、4190人脱贫销号。为确保这一目标任务顺利实现,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扎实抓好“一户一册一卡”手册的填写工作。“一户一册一卡”手册内容涵盖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方方面面,是最能体现帮扶成效的重要依据。要严格按照自治区“乡镇帮扶干部每月至少入户一次以上,区直帮扶干部每个季度至少入户一次以上”的工作要求,认真抓好帮扶手册的填写,做到及时、精准、真实,确保我们的帮扶工作在任何时候都经得起各级、各类督查检查的考验。
(二)继续做好贫困系统动态管理工作。将按照自治区关于每年定期开展动态管理的工作安排,进一步加大县、乡、村三级扶贫干部的培训力度,使各级干部熟练掌握识别退出标准和程序,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开展年度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做到严格执行标准和程序,坚持应纳尽纳、应返尽返。
(三)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作。一是做好由扶贫办主管实施的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准备工作,包括项目的设计、财评、招标等工作。二是根据国务院、自治区扶贫办关于完善扶贫项目库的相关文件新精神和新要求,进一步做好__区“十三五”扶贫项目库的完善工作。
(四)做好扶贫培训及“雨露计划”各项工作。按照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科学制定年度培训工作,积极开展贫困人口实用技术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扶贫信息员培训,不断提升贫困群众、致富带头人和帮扶干部的自我发展能力、带动能力和业务能力。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继续实施“雨露计划”,按本科学历教育每生一次性补助5000元,职业学历教育每生3000元(连补两年)的标准进行发放,切实做到应补尽补。
第6篇 县2023年扶贫开发下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县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扶贫办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部署安排,高举科学发展大旗,乘跨越之风、享政策之先、举全县之力,在专项扶贫、脱贫奔小康试点、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扶贫体制机制创新等重点领域,试点示范、先试先行,系统扶贫、科学开发,苦干实干、创业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山区实际、注重群众增收的脱贫奔小康之路,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社会呈现出奋进赶超的良好态势,一个大扶贫、大开发、大发展、大跨越的强大气场已在我县形成。现将上半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一)扎实推进建档立卡工作。围绕省市工作要求和有关文件精神,我县抽调专人、落实专责、上下联动、加班加点,加大对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和扶贫统计监测的工作力度。目前,全县已全面完成78个贫困村、34332个贫困户、106781个贫困人口的数据更新和信息化系统完善工作。在贫困人口动态管理上,全面完成了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增减调整、2023-2023年度实施项目录入工作。
(二)扎实推进“1+3”扶贫品牌。将打造整村推进、扶贫搬迁、小额信贷、雨露计划“1+3”品牌作为全县专项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扎实抓好整村推进工作。坚持产业第一、能力至上,实行整村推进与美丽乡村试点相结合,着力打造贫困村脱贫奔小康的新样板。启动实施了2023年13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和7个老区重点村项目建设工作,重点以村级“三个一”、“三边三化”为工作载体,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促进了各项工作落实。据统计,全县20个重点村坚持不等不靠,变压力为动力,重点启动实施了一批村组道路、产业化、基础设施、人畜饮水等扶贫工程,项目建设势头很好,项目工程投资总额达到7500多万元,其中整合部门资金3200多万元,村集体及农民自筹资金2400多万元;已拨付整村推进重点村财政扶贫资金1200万元。整村推进重点村的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同增长了18.2%。二是扎实推进“雨露计划”培训。启动实施了国家“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项目补助1300人,人平补助标准1500元;正在实施6000人的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有序推进1.5万人(次)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扶贫干部业务培训,在实施过程中效果相当明显,较好地达到了“扶持一个贫困户,脱困一个贫困家庭”的目标。三是扎实推进扶贫搬迁工作。创新安置模式,实行培植产业,集中安置;自发搬迁,协助安置;改造危房,灵活安置;政策扶持,联合安置等多种形式的搬迁扶贫和生态移民。启动实施了295户的搬迁扶贫项目,户平补助标准1.5万元;启动实施了62户的生态移民项目,对入户调查认定的生态移民户人平补助3000元,确保年底之前完成搬迁盖房任务。四是大力推进小额贴息贷款。全面创新小额贷款担保联保机制,成立了创新小额信贷管理办公室,设立了小额扶贫贷款担保基金350万元,目前这项工作已全面启动实施运作。对发展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小额信贷贴息直补到户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贷款户和产业大户按照年利率的5%予以贴息支持。稳步实施22个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发放互助资金贷款5000元。
(三)扎实抓好驻村帮扶工作。建立部门联村、干部联户、企业联村帮户的全覆盖帮联责任制。县委、县政府已就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下发了两个文件,即《关于在全县开展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通知》和《关于全县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全县共计向11个乡镇派驻了11个农村工作队,向78个贫困村派出了137家县直驻村帮扶单位,实现了全县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全县1万余名县乡村党员干部,纷纷对照《扶贫手册》,进村入户结对大帮扶,精准扶贫,精细考核,不脱贫、不脱钩;对扶贫工作不力的党政领导、联村单位责任人、联户干部,分别采取约谈问责、限期整改、组织处理等措施,切实形成“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肩上扛指标”的精准扶贫格局。
(四)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在规划农村扶贫项目上,突出产业建设重点,充分发挥产业扶贫优势,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打造“特色产业主阵地”的发展战略,对农村贫困户加大了产业扶贫和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实现户平一亩高效经济林园。截止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1家,新增销售过5000万元企业14家,税收过100万元的企业达到2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295户,注册各类企业277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13家;特色农林产业扶贫基地总面积达到85万亩,特色产业经营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4.7%;大力推进1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文化小镇、26个生态农庄和家庭农场建设;以22个试点村为带动,大力实施“绿满__”和“三边三化”行动,分别创建省级宜居村庄6个、生态村6个、绿色示范村3个、市级生态乡镇1个、生态村10个;“中国好空气·__森呼吸”旅游广告语成功登陆央视,全县发展“农家乐”500多家,神峰山庄、玉泰丰分别被评为五和四农家乐,接待游客20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2亿元。
(五)扎实推进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开展试点工作结硬账活动,组织对县直有关部门的各项规划指标完成情况和专项支持政策、定点帮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认真组织对试点实施七年来的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估,系统总结全县试点工作成效和基本经验,为片区攻坚提供借鉴。去年以来,我县共计落实脱贫奔小康专项政策资金4.5亿元,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900万元,争取省直定点帮扶资金4900万元,落实信贷资金1.11亿元,争取到行业扶贫资金10.13亿元,社会扶贫资金15.84亿元。截止目前,全县无房户或住危房户下降16.69%;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参保率97.6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6.5%,义务教育辍学率下降0.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8%;有合格卫生室的行政村达100%,有合格乡村医生的行政村达87.5%;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达100%,有合格文化活动室的行政村达100%;财政支出民生占比达87%;群众生活环境得到大力改善,幸福感日益增强。
(六)扎实推进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完善年度片区区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建设,规划投资总额116.14亿元,截止目前已完成全年计划投资的69%。开年以来,我县“十项重点工作”共计投入行业扶贫资金约5.83亿元,完成通村公路100公里;新建农村集中和分散式饮水工程400多处;建立互助式养老服务点34个,新改扩建乡镇福利院3所;实施农村电力保障项目8个,改造农村危房1017户,新建特色产业基地45个,实施教育、卫计、文化、信息化等项目建设65个,农村互联网覆盖率92.8%。
(七)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机制创新工作。坚持以“六项改革”为重点,推进片区攻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在片区攻坚上突出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精准扶贫上突出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完善直扶到村到户到人措施。我县以2023年13个整村推进重点村、7个老区重点村建设为平台,认真开展扶贫搬迁、小额信贷、雨露计划、互助资金、产业扶贫、资源整合等专项扶贫试点;大力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向最贫困区域和最困难人群倾斜,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重点投向78个省定重点贫困村、10.8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的好机制、好模式、好办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实现区域整体脱贫致富;积极探索城乡经济统筹和“四化”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努力打造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新亮点;不断创新产业扶贫模式,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适当向乡村旅游扶贫、美丽乡村试点项目倾斜,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扶贫、旅游扶贫共建示范区的新思路。
(八)扎实编制“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将扶贫开发纳入全县“十三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精心编制了全县“十三五”扶贫开发专项规划文本。“十三五”期间,我县计划争取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投入总额为28250万元,其中整村推进重点村项目9750万元,老区重点村建设项目175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到户试点项目1500万元,国家“雨露计划”试点项目1500万元,小额扶贫贷款贴息试点项目1750万元,产业扶贫到户试点项目3000万元,片区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500万元,乡村旅游扶贫试点项目3000万元,贫困村信息化及扶贫政策业务培训项目1000万元,老区连片开发、中央彩票公益金、科技扶贫、扶贫救灾、扶贫公路建设等其他竞争性扶贫项目2500万元。
二、当前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贫困人口相对较多,扶贫任务很重。截止目前,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全县新一轮建档立卡认定的省级贫困村78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24.92%;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84万,占农村常住人口的36.13%。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较慢,还有相当多的农村扶贫对象没有享受扶贫政策,没有脱贫致富,迫切期望得到更多的关心支持。党中央提出,到2023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短短的6年期限内,我县要让新一轮重新认定的78个贫困村、10.84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迅速脱贫致富,让全县40万人实现不含“水分”的全面小康,扶贫开发任务非常艰巨。
(二)贫困人口分布零散,开发难度大。尽管全县减贫增收的效果显著,特别是城中村、路边村、示范村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但反过来看,在全县的偏远山村还有很多农民吃不上水、看不起病、住不上房。据调查,在我县10.84万贫困人口中,有50%左右分布在海拔较高的边远山头村。要实现全县全面整体脱贫,不仅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需求大、产业布局难、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更给下一步扶贫攻坚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三)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脱贫致富障碍多。全县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交通不畅的边远山头村,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如在交通方面,现在“村村通”工程只通到村部,村与村之间、组与组、湾与湾之间有很多还没有公路,村级断头路、联村公路不畅在全县各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更不用说实现“户户通公路”的目标。由于交通不畅,山上的特产运不出去,山下的肥料等农资运不进来,极大地影响了困难群众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致贫原因非常复杂,返贫现象凸显。我县属自然灾害多发地区,返贫机率高,稳定脱贫难度大。残疾、疾病、灾害、多子女、无劳动力等原因造成大部分贫困人口负担重、经济较为贫困,其中因残疾、疾病等身体原因致贫的比例较高;不少贫困家庭因教育、医疗问题而致贫,有的贫困户人病了无钱治,处在“越贫越病,越病越贫”的状况。据调查,因年老而缺劳动力致贫、因病因教返贫、因缺技能致贫的现象在全县贫困群体中均占较大比重,全县年度返贫人口在1.1万人左右,返贫率高达1%。
(五)内生动力不足,脱贫主体意识不强。我县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经济总量小、本级财政收入低,有限的财力无法满足扶贫开发需求。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贫困农户自身脱贫能力低,部分农户扶贫开发主体意识不强,“等靠要”等依赖思想比较严重。
(六)机制创新不敢深入,扶贫开发缺少活力。扶贫资金的整合缺力度,扶贫资金投入没有活力。一些机制创新项目在扶贫审计上不能过关,基层干部为了个人安全和规避风险,不敢试险创新。在去年省审计组对我县扶贫资金的管理与使用进行了全面审计后,大多数扶贫专干思想包袱很重,无形中更加大了扶贫体制机制创新的难度。
(七)对精准扶贫政策不适应,一些地方不是很信任。当前,我县贫困村、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已顺利完成,大的氛围很好,但基层反映对帮扶措施能否真正落实,帮扶工作队能否真扶贫,老百姓能否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持怀疑态度。如果帮扶工作队得不到落实,帮扶措施不能到位,老百姓得不到实惠,前期的建档立卡工作将又成为一项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工作。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新常态下,作为贫困县和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半年,我县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高扬创新发展主旋律,锤炼苦干实干硬作风,围绕扶贫攻坚和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奋力新作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贯彻实施扶贫开发战略,把“攻坚龙头”舞起来。面对新形势,适应新要求。我县将不折不扣地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牢牢锁定扶贫攻坚主战略频道不变,动态推进实施扶贫项目工程建设,把扶贫攻坚的龙头舞起来。
(二)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把“增收支柱”筑起来。依托扶贫资源秉赋,大力发展以茶业、药材等为主导的科技环保型扶贫产业,以山庄、农场等为主体的绿色生态型扶贫产业,以人文、山水等为支撑的养生休闲型旅游扶贫产业,以毕昇文化为统领的多元结构型文化扶贫产业,促进扶贫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把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支柱筑起来。
(三)加速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把“扶贫品牌”树起来。高举绿色发展大旗,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全地域、全区域、全时域、全领域发展旅游,创新旅游扶贫模式,走有山区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把全域旅游与基础扶贫相结合,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整村推进项目,切实把扶贫攻坚建设转变成为旅游扶贫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把扶贫品牌树起来。
(四)锁定精准扶贫工作重点,把“扶贫对象”扶起来。把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要求贯穿到扶贫开发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建档立卡锁定78个贫困村、34301个贫困户、10.84万贫困人口。大力实施“1+3”精准扶贫品牌,把贫困村、贫困户等重点扶贫对象扶起来。
(五)层层分解扶贫脱贫任务,把“扶贫责任”担起来。对照2023年“基本消除贫困,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目标,把扶贫开发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层层签订军令状,级级压实分解目标责任,倒排工期,倒逼进度,精准发力抓落实,不脱贫、不脱钩,切实把扶贫主体责任担起来。
第7篇 县2023年扶贫开发工作下半年总结
今年以来,我县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扶贫办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部署安排,高举科学发展大旗,乘跨越之风、享政策之先、举全县之力,在专项扶贫、脱贫奔小康试点、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扶贫体制机制创新等重点领域,试点示范、先试先行,系统扶贫、科学开发,苦干实干、创业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山区实际、注重群众增收的脱贫奔小康之路,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社会呈现出奋进赶超的良好态势,一个大扶贫、大开发、大发展、大跨越的强大气场已在我县形成。现将上半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一)扎实推进建档立卡工作。围绕省市工作要求和有关文件精神,我县抽调专人、落实专责、上下联动、加班加点,加大对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和扶贫统计监测的工作力度。目前,全县已全面完成78个贫困村、34332个贫困户、106781个贫困人口的数据更新和信息化系统完善工作。在贫困人口动态管理上,全面完成了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增减调整、2023-2023年度实施项目录入工作。
(二)扎实推进“1+3”扶贫品牌。将打造整村推进、扶贫搬迁、小额信贷、雨露计划“1+3”品牌作为全县专项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扎实抓好整村推进工作。坚持产业第一、能力至上,实行整村推进与美丽乡村试点相结合,着力打造贫困村脱贫奔小康的新样板。启动实施了2023年13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和7个老区重点村项目建设工作,重点以村级“三个一”、“三边三化”为工作载体,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促进了各项工作落实。据统计,全县20个重点村坚持不等不靠,变压力为动力,重点启动实施了一批村组道路、产业化、基础设施、人畜饮水等扶贫工程,项目建设势头很好,项目工程投资总额达到7500多万元,其中整合部门资金3200多万元,村集体及农民自筹资金2400多万元;已拨付整村推进重点村财政扶贫资金1200万元。整村推进重点村的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同增长了18.2%。二是扎实推进“雨露计划”培训。启动实施了国家“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项目补助1300人,人平补助标准1500元;正在实施6000人的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有序推进1.5万人(次)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扶贫干部业务培训,在实施过程中效果相当明显,较好地达到了“扶持一个贫困户,脱困一个贫困家庭”的目标。三是扎实推进扶贫搬迁工作。创新安置模式,实行培植产业,集中安置;自发搬迁,协助安置;改造危房,灵活安置;政策扶持,联合安置等多种形式的搬迁扶贫和生态移民。启动实施了295户的搬迁扶贫项目,户平补助标准1.5万元;启动实施了62户的生态移民项目,对入户调查认定的生态移民户人平补助3000元,确保年底之前完成搬迁盖房任务。四是大力推进小额贴息贷款。全面创新小额贷款担保联保机制,成立了创新小额信贷管理办公室,设立了小额扶贫贷款担保基金350万元,目前这项工作已全面启动实施运作。对发展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小额信贷贴息直补到户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贷款户和产业大户按照年利率的5%予以贴息支持。稳步实施22个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发放互助资金贷款5000元。
(三)扎实抓好驻村帮扶工作。建立部门联村、干部联户、企业联村帮户的全覆盖帮联责任制。县委、县政府已就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下发了两个文件,即《关于在全县开展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通知》和《关于全县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全县共计向11个乡镇派驻了11个农村工作队,向78个贫困村派出了137家县直驻村帮扶单位,实现了全县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全县1万余名县乡村党员干部,纷纷对照《扶贫手册》,进村入户结对大帮扶,精准扶贫,精细考核,不脱贫、不脱钩;对扶贫工作不力的党政领导、联村单位责任人、联户干部,分别采取约谈问责、限期整改、组织处理等措施,切实形成“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肩上扛指标”的精准扶贫格局。
(四)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在规划农村扶贫项目上,突出产业建设重点,充分发挥产业扶贫优势,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打造“特色产业主阵地”的发展战略,对农村贫困户加大了产业扶贫和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实现户平一亩高效经济林园。截止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1家,新增销售过5000万元企业14家,税收过100万元的企业达到2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295户,注册各类企业277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13家;特色农林产业扶贫基地总面积达到85万亩,特色产业经营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4.7%;大力推进1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文化小镇、26个生态农庄和家庭农场建设;以22个试点村为带动,大力实施“绿满__”和“三边三化”行动,分别创建省级宜居村庄6个、生态村6个、绿色示范村3个、市级生态乡镇1个、生态村10个;“中国好空气·__森呼吸”旅游广告语成功登陆央视,全县发展“农家乐”500多家,神峰山庄、玉泰丰分别被评为五和四农家乐,接待游客20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2亿元。
(五)扎实推进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开展试点工作结硬账活动,组织对县直有关部门的各项规划指标完成情况和专项支持政策、定点帮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认真组织对试点实施七年来的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估,系统总结全县试点工作成效和基本经验,为片区攻坚提供借鉴。去年以来,我县共计落实脱贫奔小康专项政策资金4.5亿元,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900万元,争取省直定点帮扶资金4900万元,落实信贷资金1.11亿元,争取到行业扶贫资金10.13亿元,社会扶贫资金15.84亿元。截止目前,全县无房户或住危房户下降16.69%;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参保率97.6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6.5%,义务教育辍学率下降0.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8%;有合格卫生室的行政村达100%,有合格乡村医生的行政村达87.5%;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达100%,有合格文化活动室的行政村达100%;财政支出民生占比达87%;群众生活环境得到大力改善,幸福感日益增强。
(六)扎实推进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完善年度片区区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建设,规划投资总额116.14亿元,截止目前已完成全年计划投资的69%。开年以来,我县“十项重点工作”共计投入行业扶贫资金约5.83亿元,完成通村公路100公里;新建农村集中和分散式饮水工程400多处;建立互助式养老服务点34个,新改扩建乡镇福利院3所;实施农村电力保障项目8个,改造农村危房1017户,新建特色产业基地45个,实施教育、卫计、文化、信息化等项目建设65个,农村互联网覆盖率92.8%。
(七)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机制创新工作。坚持以“六项改革”为重点,推进片区攻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在片区攻坚上突出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精准扶贫上突出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完善直扶到村到户到人措施。我县以2023年13个整村推进重点村、7个老区重点村建设为平台,认真开展扶贫搬迁、小额信贷、雨露计划、互助资金、产业扶贫、资源整合等专项扶贫试点;大力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向最贫困区域和最困难人群倾斜,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重点投向78个省定重点贫困村、10.8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的好机制、好模式、好办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实现区域整体脱贫致富;积极探索城乡经济统筹和“四化”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努力打造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新亮点;不断创新产业扶贫模式,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适当向乡村旅游扶贫、美丽乡村试点项目倾斜,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扶贫、旅游扶贫共建示范区的新思路。
(八)扎实编制“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将扶贫开发纳入全县“十三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精心编制了全县“十三五”扶贫开发专项规划文本。“十三五”期间,我县计划争取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投入总额为28250万元,其中整村推进重点村项目9750万元,老区重点村建设项目175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到户试点项目1500万元,国家“雨露计划”试点项目1500万元,小额扶贫贷款贴息试点项目1750万元,产业扶贫到户试点项目3000万元,片区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500万元,乡村旅游扶贫试点项目3000万元,贫困村信息化及扶贫政策业务培训项目1000万元,老区连片开发、中央彩票公益金、科技扶贫、扶贫救灾、扶贫公路建设等其他竞争性扶贫项目2500万元。
二、当前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贫困人口相对较多,扶贫任务很重。截止目前,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全县新一轮建档立卡认定的省级贫困村78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24.92%;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84万,占农村常住人口的36.13%。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较慢,还有相当多的农村扶贫对象没有享受扶贫政策,没有脱贫致富,迫切期望得到更多的关心支持。党中央提出,到2023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短短的6年期限内,我县要让新一轮重新认定的78个贫困村、10.84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迅速脱贫致富,让全县40万人实现不含“水分”的全面小康,扶贫开发任务非常艰巨。
(二)贫困人口分布零散,开发难度大。尽管全县减贫增收的效果显著,特别是城中村、路边村、示范村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但反过来看,在全县的偏远山村还有很多农民吃不上水、看不起病、住不上房。据调查,在我县10.84万贫困人口中,有50%左右分布在海拔较高的边远山头村。要实现全县全面整体脱贫,不仅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需求大、产业布局难、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更给下一步扶贫攻坚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三)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脱贫致富障碍多。全县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交通不畅的边远山头村,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如在交通方面,现在“村村通”工程只通到村部,村与村之间、组与组、湾与湾之间有很多还没有公路,村级断头路、联村公路不畅在全县各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更不用说实现“户户通公路”的目标。由于交通不畅,山上的特产运不出去,山下的肥料等农资运不进来,极大地影响了困难群众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致贫原因非常复杂,返贫现象凸显。我县属自然灾害多发地区,返贫机率高,稳定脱贫难度大。残疾、疾病、灾害、多子女、无劳动力等原因造成大部分贫困人口负担重、经济较为贫困,其中因残疾、疾病等身体原因致贫的比例较高;不少贫困家庭因教育、医疗问题而致贫,有的贫困户人病了无钱治,处在“越贫越病,越病越贫”的状况。据调查,因年老而缺劳动力致贫、因病因教返贫、因缺技能致贫的现象在全县贫困群体中均占较大比重,全县年度返贫人口在1.1万人左右,返贫率高达1%。
(五)内生动力不足,脱贫主体意识不强。我县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经济总量小、本级财政收入低,有限的财力无法满足扶贫开发需求。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贫困农户自身脱贫能力低,部分农户扶贫开发主体意识不强,“等靠要”等依赖思想比较严重。
(六)机制创新不敢深入,扶贫开发缺少活力。扶贫资金的整合缺力度,扶贫资金投入没有活力。一些机制创新项目在扶贫审计上不能过关,基层干部为了个人安全和规避风险,不敢试险创新。在去年省审计组对我县扶贫资金的管理与使用进行了全面审计后,大多数扶贫专干思想包袱很重,无形中更加大了扶贫体制机制创新的难度。
(七)对精准扶贫政策不适应,一些地方不是很信任。当前,我县贫困村、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已顺利完成,大的氛围很好,但基层反映对帮扶措施能否真正落实,帮扶工作队能否真扶贫,老百姓能否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持怀疑态度。如果帮扶工作队得不到落实,帮扶措施不能到位,老百姓得不到实惠,前期的建档立卡工作将又成为一项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工作。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新常态下,作为贫困县和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半年,我县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高扬创新发展主旋律,锤炼苦干实干硬作风,围绕扶贫攻坚和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奋力新作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贯彻实施扶贫开发战略,把“攻坚龙头”舞起来。面对新形势,适应新要求。我县将不折不扣地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牢牢锁定扶贫攻坚主战略频道不变,动态推进实施扶贫项目工程建设,把扶贫攻坚的龙头舞起来。
(二)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把“增收支柱”筑起来。依托扶贫资源秉赋,大力发展以茶业、药材等为主导的科技环保型扶贫产业,以山庄、农场等为主体的绿色生态型扶贫产业,以人文、山水等为支撑的养生休闲型旅游扶贫产业,以毕昇文化为统领的多元结构型文化扶贫产业,促进扶贫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把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支柱筑起来。
(三)加速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把“扶贫品牌”树起来。高举绿色发展大旗,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全地域、全区域、全时域、全领域发展旅游,创新旅游扶贫模式,走有山区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把全域旅游与基础扶贫相结合,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整村推进项目,切实把扶贫攻坚建设转变成为旅游扶贫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把扶贫品牌树起来。
(四)锁定精准扶贫工作重点,把“扶贫对象”扶起来。把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要求贯穿到扶贫开发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建档立卡锁定78个贫困村、34301个贫困户、10.84万贫困人口。大力实施“1+3”精准扶贫品牌,把贫困村、贫困户等重点扶贫对象扶起来。
(五)层层分解扶贫脱贫任务,把“扶贫责任”担起来。对照2023年“基本消除贫困,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目标,把扶贫开发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层层签订军令状,级级压实分解目标责任,倒排工期,倒逼进度,精准发力抓落实,不脱贫、不脱钩,切实把扶贫主体责任担起来。
第8篇 2023年扶贫开发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____年,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在省市的高度重视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计划和省市农业农村及扶贫开发会议精神,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注重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相结合、典型带动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增强输血功能与造血功能相结合、智力扶贫与精神扶志相结合,强化组织领导,明确扶贫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加大帮扶力度,有效改善移民乡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培育移民增收致富产业,移民乡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年减少贫困人口5000人,移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____年移民扶贫开发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1、精心安排部署,移民乡村发展合力不断增强。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切实加强对移民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岁末年初召开的全县____年农业农村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今年扶贫开发工作做了全面细致的安排和部署,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项听取了扶贫项目编制和工作情况汇报,制定出台了《关于____年全县移民乡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安排意见》。积极推行移民扶贫开发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将各项目标任务逐级细化分解到移民乡和县直各部门,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特别是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县上精心安排部署,各级干部积极深入联系乡村扎实推进“六大任务”的落实,并以情暖乡村的实际行动和作风,驻村进组入户开展生产帮扶指导,教给移民干、干给移民看、带着移民干,帮助移民解决了农业机械、籽种、化肥等方面的问题,极大地调动了移民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突出整村推进,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坚持把整村推进作为移民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好形式、好平台和重要工作抓实抓好。全年共争取实施省、市整村推进项目6个,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万元,完成危旧住房改造450户,衬砌支渠3公里、斗渠12.6公里,铺筑村组道路2公里,改良土地1000亩,种植枸杞4600亩,修建日光温室100座,扶持贫困户修建暖棚养殖圈舍210座,调引基础母羊1450只,栽植农田防风林680亩。在充分利用好扶贫资金的同时,整合财政、发改、建设、水务、交通、林业、农牧、国土等部门资金4032万元,加大了项目村资金投入量和项目建设规模。通过各类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项目村移民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移民收入快速增加,整体面貌大为改观,示范带动作用较为明显。
3、狠抓产业扶贫,移民群众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带动贫困移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依托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加大土地改良、产业培育力度,引导移民群众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____年,全县6个移民乡共落实种植面积17.2万亩,较上年增加1.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4.1万亩,经济作物13.1万亩;改良盐碱、板结土地2.5万亩,修建日光温室130座,落实养殖小区13个,示范养殖户500户;移民乡牛羊饲养量达到10.73万头(只)。各移民乡相继成立了甘草协会、枸杞协会、红花协会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户走“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积极鼓励有一定规模、能良性发展、愿意与贫困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诚信度高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到移民乡建立原料生产基地,通过龙头企业的引导,有力推动了移民乡产业发展。全年投入产业扶贫和贷款贴息资金80万元,建成枸杞、甘草制干加工等“农”字号企业2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家,1.3万余户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____年,疏勒河、九甸峡项目移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1635元,较2023年增长30%,产业发展促进了移民增收,有效带动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4、强化科技扶贫,移民自我发展能力稳步提升。
坚持把实施农民实用技术和劳务输转技能培训作为提高贫困农民的整体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的有效载体,通过整合“两后生”培训、“阳光工程”、职业教育等培训资源,积极推进贫困群众参与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升贫困农民的劳动技能水平和致富能力。全年在移民乡村组织开展种植、养殖、特色产业等劳动技能培训和农牧业科技培训140场次,发放科技资料2.44万份,培训人数达1.4万余人次,举办劳务技能培训班46期,培训“两后生”440人,输转劳动力1.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2亿元。
5、注重改善民生,移民乡村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注重加强社会管理,通过大力实施危房改造、乡文化培训中心、计生服务站修建等项目建设,移民乡村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贫困人口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全年共改造危旧住房1182户,新、改建村委会9个,村(组)文化室18个,硬化通乡、通村道路67.6公里,解决了25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移民群众“住房难、饮水难、行路难”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全面落实国家各类惠民政策,将移民低保资金补助水平由人均每月89元调整到97元,月均增加8元。注重对特困移民的救济,共发放救灾救济款物68万,面粉97.3吨,食用油19460斤,捐助棉被5730床,有力保障了困难移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实现了移民乡村和谐稳定。
6、抢抓政策机遇,行业帮扶工作扎实开展。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特别是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促动下,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合力攻坚,形成了抓扶贫、真扶贫的良好工作局面。目前,参与“双联”行动的各级干部达4336人,其中市级干部23名,县级干部436名,共联系贫困户6318户。特别是对非自愿移民区的广至藏族乡,市县两级专门确定6名市级领导、110名县级领导、270名科级干部和643名一般干部,包抓帮扶1807户特困户发展生产。所有包抓部门、领导和干部多次走村入户、访贫问苦、驻村开展调研活动,了解联系村联系户的发展情况,分析贫困原因,落实帮扶措施。____年,市、县两级联系单位共为帮扶村帮扶物资约210余万元,联系项目87个,帮扶项目资金1.17亿元,协调金融部门发放支农贷款2.1亿元,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广大干部还积极帮助联系户解决求医问药、外出打工、子女就学、邻里纠纷、政策求助等实际困难问题,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得到了广大群众好评,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双联”行动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真正开创了政府主导、各方携手、上下联动、合力扶贫的扶贫工作新局面。
7、加强资金监管,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有序推进。
我县按照省市扶贫办的总体部署和下达的年度项目资金计划额度,紧紧围绕当前移民区的急、难、特问题,突出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增收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移民群众能力素质提升等工作重点,认真编制年度项目计划,争取扶贫资金,全年共争取到位国家财政扶贫资金3442万元,较上年增加325万元。为确保扶贫项目建设按计划、设计不折不扣地实施,实现预期的目标和效益,县扶贫部门严格按照《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试行)》、《__省财政扶贫资金县级报账制实施细则(试行)》等有关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规定,按程序组织项目实施。目前已完成95%以上的建设任务。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面:1182户贫困户危房改造、39.8公里渠道及8公里村组砂石道路建设项目已全部建设完成;产业扶贫项目方面,共在6个移民乡种植枸杞10820亩,建成枸杞育苗基地100亩;修建日光温室100座;落实养殖小区18个,修建暖棚圈舍500座,已完成扶贫项目财政资金报账2600万元。
8、科学编制规划,移民区扶贫开发工作基础得到有效保障。
按照国家“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省市的安排部署,我县结合各移民乡和沿祁连山浅山区贫困乡镇自然资源、产业优势、发展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及时加强与对口部门的联系协调,认真编制完成了《__县河西特困移民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23-2023年)》和《__县沿祁连山浅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23-2023年)》。在两个规划形成的基础上,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编制完成了《__县移民扶贫开发示范区发展规划》,为谋划好新一轮移民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三个规划已提交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总结我县今年扶贫开发工作,我们有几点启示:
1、领导高度重视,凝聚合力是基础。
县委、县政府领导非常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经常研究解决扶贫工作中的问题,把扶贫开发作为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大事来抓,特别是“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全县实行党政“一把手”扶贫工作责任制,明确每个县级领导联系一个扶贫重点村、每个县直单位包扶一个扶贫重点村。帮扶联系部门合力推进,财政、审计加强资金监管,形成了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2、强化资金整合,加大投入是关键。
通过今年的扶贫开发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认识到专项扶贫资金单打独拼的扶贫模式,远远无法达到扶贫攻坚的根本目的,只有在发挥专项资金主渠道的基础上,大力整合各部门,各行业的资金,才能解决我县贫困乡村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3、坚持因地制宜,选好建设项目是前提。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平台和基础,有大项目就有大发展,有小项目就有小发展,没有项目就很难发展,贫困乡村基础条件差,经济发展落后,致贫原因各不相同,必须立足村情实际,找准发展定位,科学制定规划,选准开发项目,才能彻底改善贫困村基础条件,培育长效增收产业,从根本上解决加快发展的“瓶颈”制约。
4、群众广泛参与,激发内在动力是基础。
群众是扶贫开发的源动力和受益者,只有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集中民智,集聚民力,才能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农民群众广泛参与选择发展项目,制订发展计划,参与计划的执行和项目的实施监督管理,一次性规划,分年度实施,逐村解决贫困问题,并通过“参与”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项目建设的“透明度”。
5、创新关注机制,加强监管是保证。
在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创新完善方面,我们做了不懈的探索和总结,比如在扶贫项目运行的全过程,引入了群众参与机制,组织项目区群众参与选择项目、实施项目,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扶贫开发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扶贫物资的采购上,实行扶贫项目所需物资按照政府集中采购的办法实施采购,确保了扶贫到户资金使用公开、公平、公正。在工程项目管理上,制定出台了《__县扶贫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办法》,保证了项目的建设进度和质量。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地去创新和完善机制、体制,扶贫开发工作才有活力,才会有突破。
6、强化科技培训,开发扶贫是核心。
坚持开发式扶贫工作思路,工作上逐步由重点加强基础建设转移到加强基础建设与增加农民收入并重,通过实施农民科技培训、“两后生”培训项目,培训移民群众,帮助贫困乡村培育增收产业,促进了贫困群众彻底脱贫致富,稳固了贫困群众脱贫基础。
二、目前移民乡村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1、移民乡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目前,我县移民区仍有10.9万亩农田没有实现林网化,由于土地沙漠化趋势严重,局部地域已形成了流沙地,新的风沙口正逐步形成,移民群众正常的农业生产无法予以生态保障。
2、移民乡基础设施配套率低。目前,根据移民区实际灌溉需求,还有支渠68公里、斗渠291公里需进行新改扩建;有198.8公里通乡、通村油路需铺筑硬化;卫生、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基本处在起步阶段,社会公共服务机构还不够健全。
3、移民乡土地质量差。移民区耕地均为新开垦的荒地,耕地盐碱、板结情况严重,改良费用高,改造难度非常大,全县移民区需长期改造的低产田面积达15.6万亩,占移民区耕地总数的54.5%,尤其是广至藏族乡、梁湖乡、沙河乡、双塔乡等4个移民乡,因地处风蚀地貌和戈壁荒漠区,土地板结、盐碱、沙化情况最为突出。其中广至乡改良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需要新开垦予以置换的耕地达4000亩,梁湖乡无法耕种的砂化土地达到2000亩。
4、移民乡产业发展缺乏有力支撑。由于移民乡村产业基础十分薄弱,大部分耕地投入大于产出,经营效益低,移民群众发展产业存在较大畏难情绪。虽然省市近年来对移民乡村产业发展给予重点扶持,但由于产业发展前期投入较大,发展周期较长,项目补助标准低,主导产业短期内还无法成为移民群众主要收入渠道。加之基础设施条件薄弱、自然环境较差,招商引资难度较大,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培育缺乏资金及项目支持。
5、移民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弱。大多数移民群众受教育程度低,迁入地生产生活方式与原居住地有很大差异。近年来虽然借助各类项目资金,多方面开展农业、畜牧业、劳务输转等实用技术培训,但与本地群众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收效不容乐观,大部分移民群众掌握实用本领慢,运用实用技术的能力低,需持续加大引导、教育和培训力度,逐步提高移民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
6、扶贫开发政策不均衡。我县移民主要分为“两西”项目、疏勒河项目和引洮工程三类移民,虽然该三类移民迁入的时间和来源不同,但同样存在生态环境脆弱、基础配套薄弱、耕地产出效益低下等突出问题。近年来,省市高度关注疏勒河项目和引洮工程移民,相应的扶持政策相对于“两西”移民额度要大很多,全县出现了移民项目政策扶持不均衡,致使“两西”移民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其他两类移民,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快速发展。
三、____年工作打算
(一)工作思路
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以扶贫规划为牵引,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不断提高移民群众收入、减少贫困人口为目标,以 “双联”行动为助推,突出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增收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移民群众能力素质提升、村级互助资金试点等工作重点,按照规划认真编制年度项目计划,争取扶贫项目资金,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统筹推进、突破发展,确保扶贫项目建设按计划、设计不折不扣地实施,努力实现全县扶贫工作的预期目标和效益。
(二)主要工作目标任务
1、实施好整村推进项目工程。计划实施5个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工程。每个村投入财政扶贫资金达到150万元以上,并按照不少于1:3的比例整合配套其他部门资金。
2、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计划完成贫困农户危房改造1200户,铺筑村组砂石道路15公里,新建农田防风林2000亩,改良盐碱、板结土地30000亩。
3、落实好产业增收项目工程。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示范带动等措施,新增枸杞、甘草、红花、牧草、红枣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4万亩以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计划新建日光温室100座,暖棚圈舍300座,调引基础母羊10000只。
4、全县贫困人口减贫工作。全年计划减少贫困人口5000人。
5、做好扶贫培训工作。围绕提升贫困群众能力建设目标,力争完成农业实用技术1700人,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1500人,两后生培训200人。
6、抓好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实施工作。根据全县贫困村互助资金发展规划,切实发挥扶贫互助资金在发展农村主导产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中的推动作用,争取实施14个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项目,每个村投入财政补助资金20万元。
7、加大行业部门资金整合力度。力争全年整合资金1亿元以上。
第9篇 2023年上半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县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扶贫办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部署安排,高举科学发展大旗,乘跨越之风、享政策之先、举全县之力,在专项扶贫、脱贫奔小康试点、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扶贫体制机制创新等重点领域,试点示范、先试先行,系统扶贫、科学开发,苦干实干、创业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山区实际、注重群众增收的脱贫奔小康之路,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社会呈现出奋进赶超的良好态势,一个大扶贫、大开发、大发展、大跨越的强大气场已在我县形成。现将上半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一)扎实推进建档立卡工作。围绕省市工作要求和有关文件精神,我县抽调专人、落实专责、上下联动、加班加点,加大对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和扶贫统计监测的工作力度。目前,全县已全面完成78个贫困村、34332个贫困户、106781个贫困人口的数据更新和信息化系统完善工作。在贫困人口动态管理上,全面完成了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增减调整、2023-2023年度实施项目录入工作。
(二)扎实推进“1+3”扶贫品牌。将打造整村推进、扶贫搬迁、小额信贷、雨露计划“1+3”品牌作为全县专项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扎实抓好整村推进工作。坚持产业第一、能力至上,实行整村推进与美丽乡村试点相结合,着力打造贫困村脱贫奔小康的新样板。启动实施了2023年13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和7个老区重点村项目建设工作,重点以村级“三个一”、“三边三化”为工作载体,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促进了各项工作落实。据统计,全县20个重点村坚持不等不靠,变压力为动力,重点启动实施了一批村组道路、产业化、基础设施、人畜饮水等扶贫工程,项目建设势头很好,项目工程投资总额达到7500多万元,其中整合部门资金3200多万元,村集体及农民自筹资金2400多万元;已拨付整村推进重点村财政扶贫资金1200万元。整村推进重点村的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同增长了18.2%。二是扎实推进“雨露计划”培训。启动实施了国家“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项目补助1300人,人平补助标准1500元;正在实施6000人的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有序推进1.5万人(次)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扶贫干部业务培训,在实施过程中效果相当明显,较好地达到了“扶持一个贫困户,脱困一个贫困家庭”的目标。三是扎实推进扶贫搬迁工作。创新安置模式,实行培植产业,集中安置;自发搬迁,协助安置;改造危房,灵活安置;政策扶持,联合安置等多种形式的搬迁扶贫和生态移民。启动实施了295户的搬迁扶贫项目,户平补助标准1.5万元;启动实施了62户的生态移民项目,对入户调查认定的生态移民户人平补助3000元,确保年底之前完成搬迁盖房任务。四是大力推进小额贴息贷款。全面创新小额贷款担保联保机制,成立了创新小额信贷管理办公室,设立了小额扶贫贷款担保基金350万元,目前这项工作已全面启动实施运作。对发展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小额信贷贴息直补到户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贷款户和产业大户按照年利率的5%予以贴息支持。稳步实施22个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发放互助资金贷款5000元。
(三)扎实抓好驻村帮扶工作。建立部门联村、干部联户、企业联村帮户的全覆盖帮联责任制。县委、县政府已就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下发了两个文件,即《关于在全县开展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通知》和《关于全县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全县共计向11个乡镇派驻了11个农村工作队,向78个贫困村派出了137家县直驻村帮扶单位,实现了全县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全县1万余名县乡村党员干部,纷纷对照《扶贫手册》,进村入户结对大帮扶,精准扶贫,精细考核,不脱贫、不脱钩;对扶贫工作不力的党政领导、联村单位责任人、联户干部,分别采取约谈问责、限期整改、组织处理等措施,切实形成“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肩上扛指标”的精准扶贫格局。
(四)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在规划农村扶贫项目上,突出产业建设重点,充分发挥产业扶贫优势,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打造“特色产业主阵地”的发展战略,对农村贫困户加大了产业扶贫和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实现户平一亩高效经济林园。截止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1家,新增销售过5000万元企业14家,税收过100万元的企业达到2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295户,注册各类企业277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13家;特色农林产业扶贫基地总面积达到85万亩,特色产业经营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4.7%;大力推进1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文化小镇、26个生态农庄和家庭农场建设;以22个试点村为带动,大力实施“绿满__”和“三边三化”行动,分别创建省级宜居村庄6个、生态村6个、绿色示范村3个、市级生态乡镇1个、生态村10个;“中国好空气·__森呼吸”旅游广告语成功登陆央视,全县发展“农家乐”500多家,神峰山庄、玉泰丰分别被评为五和四农家乐,接待游客20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2亿元。
(五)扎实推进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开展试点工作结硬账活动,组织对县直有关部门的各项规划指标完成情况和专项支持政策、定点帮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认真组织对试点实施七年来的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估,系统总结全县试点工作成效和基本经验,为片区攻坚提供借鉴。去年以来,我县共计落实脱贫奔小康专项政策资金4.5亿元,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900万元,争取省直定点帮扶资金4900万元,落实信贷资金1.11亿元,争取到行业扶贫资金10.13亿元,社会扶贫资金15.84亿元。截止目前,全县无房户或住危房户下降16.69%;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参保率97.6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6.5%,义务教育辍学率下降0.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8%;有合格卫生室的行政村达100%,有合格乡村医生的行政村达87.5%;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达100%,有合格文化活动室的行政村达100%;财政支出民生占比达87%;群众生活环境得到大力改善,幸福感日益增强。
(六)扎实推进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完善年度片区区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建设,规划投资总额116.14亿元,截止目前已完成全年计划投资的69%。开年以来,我县“十项重点工作”共计投入行业扶贫资金约5.83亿元,完成通村公路100公里;新建农村集中和分散式饮水工程400多处;建立互助式养老服务点34个,新改扩建乡镇福利院3所;实施农村电力保障项目8个,改造农村危房1017户,新建特色产业基地45个,实施教育、卫计、文化、信息化等项目建设65个,农村互联网覆盖率92.8%。
(七)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机制创新工作。坚持以“六项改革”为重点,推进片区攻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在片区攻坚上突出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精准扶贫上突出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完善直扶到村到户到人措施。我县以2023年13个整村推进重点村、7个老区重点村建设为平台,认真开展扶贫搬迁、小额信贷、雨露计划、互助资金、产业扶贫、资源整合等专项扶贫试点;大力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向最贫困区域和最困难人群倾斜,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重点投向78个省定重点贫困村、10.8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的好机制、好模式、好办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实现区域整体脱贫致富;积极探索城乡经济统筹和“四化”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努力打造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新亮点;不断创新产业扶贫模式,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适当向乡村旅游扶贫、美丽乡村试点项目倾斜,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扶贫、旅游扶贫共建示范区的新思路。
(八)扎实编制“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将扶贫开发纳入全县“十三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精心编制了全县“十三五”扶贫开发专项规划文本。“十三五”期间,我县计划争取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投入总额为28250万元,其中整村推进重点村项目9750万元,老区重点村建设项目175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到户试点项目1500万元,国家“雨露计划”试点项目1500万元,小额扶贫贷款贴息试点项目1750万元,产业扶贫到户试点项目3000万元,片区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500万元,乡村旅游扶贫试点项目3000万元,贫困村信息化及扶贫政策业务培训项目1000万元,老区连片开发、中央彩票公益金、科技扶贫、扶贫救灾、扶贫公路建设等其他竞争性扶贫项目2500万元。
二、当前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贫困人口相对较多,扶贫任务很重。截止目前,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全县新一轮建档立卡认定的省级贫困村78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24.92%;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84万,占农村常住人口的36.13%。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较慢,还有相当多的农村扶贫对象没有享受扶贫政策,没有脱贫致富,迫切期望得到更多的关心支持。党中央提出,到20__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短短的6年期限内,我县要让新一轮重新认定的78个贫困村、10.84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迅速脱贫致富,让全县40万人实现不含“水分”的全面小康,扶贫开发任务非常艰巨。
(二)贫困人口分布零散,开发难度大。尽管全县减贫增收的效果显著,特别是城中村、路边村、示范村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但反过来看,在全县的偏远山村还有很多农民吃不上水、看不起病、住不上房。据调查,在我县10.84万贫困人口中,有50%左右分布在海拔较高的边远山头村。要实现全县全面整体脱贫,不仅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需求大、产业布局难、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更给下一步扶贫攻坚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三)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脱贫致富障碍多。全县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交通不畅的边远山头村,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如在交通方面,现在“村村通”工程只通到村部,村与村之间、组与组、湾与湾之间有很多还没有公路,村级断头路、联村公路不畅在全县各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更不用说实现“户户通公路”的目标。由于交通不畅,山上的特产运不出去,山下的肥料等农资运不进来,极大地影响了困难群众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致贫原因非常复杂,返贫现象凸显。我县属自然灾害多发地区,返贫机率高,稳定脱贫难度大。残疾、疾病、灾害、多子女、无劳动力等原因造成大部分贫困人口负担重、经济较为贫困,其中因残疾、疾病等身体原因致贫的比例较高;不少贫困家庭因教育、医疗问题而致贫,有的贫困户人病了无钱治,处在“越贫越病,越病越贫”的状况。据调查,因年老而缺劳动力致贫、因病因教返贫、因缺技能致贫的现象在全县贫困群体中均占较大比重,全县年度返贫人口在1.1万人左右,返贫率高达1%。
(五)内生动力不足,脱贫主体意识不强。我县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经济总量小、本级财政收入低,有限的财力无法满足扶贫开发需求。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贫困农户自身脱贫能力低,部分农户扶贫开发主体意识不强,“等靠要”等依赖思想比较严重。
(六)机制创新不敢深入,扶贫开发缺少活力。扶贫资金的整合缺力度,扶贫资金投入没有活力。一些机制创新项目在扶贫审计上不能过关,基层干部为了个人安全和规避风险,不敢试险创新。在去年省审计组对我县扶贫资金的管理与使用进行了全面审计后,大多数扶贫专干思想包袱很重,无形中更加大了扶贫体制机制创新的难度。
(七)对精准扶贫政策不适应,一些地方不是很信任。当前,我县贫困村、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已顺利完成,大的氛围很好,但基层反映对帮扶措施能否真正落实,帮扶工作队能否真扶贫,老百姓能否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持怀疑态度。如果帮扶工作队得不到落实,帮扶措施不能到位,老百姓得不到实惠,前期的建档立卡工作将又成为一项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工作。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新常态下,作为贫困县和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半年,我县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高扬创新发展主旋律,锤炼苦干实干硬作风,围绕扶贫攻坚和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奋力新作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贯彻实施扶贫开发战略,把“攻坚龙头”舞起来。面对新形势,适应新要求。我县将不折不扣地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牢牢锁定扶贫攻坚主战略频道不变,动态推进实施扶贫项目工程建设,把扶贫攻坚的龙头舞起来。
(二)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把“增收支柱”筑起来。依托扶贫资源秉赋,大力发展以茶业、药材等为主导的科技环保型扶贫产业,以山庄、农场等为主体的绿色生态型扶贫产业,以人文、山水等为支撑的养生休闲型旅游扶贫产业,以毕昇文化为统领的多元结构型文化扶贫产业,促进扶贫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把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支柱筑起来。
(三)加速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把“扶贫品牌”树起来。高举绿色发展大旗,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全地域、全区域、全时域、全领域发展旅游,创新旅游扶贫模式,走有山区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把全域旅游与基础扶贫相结合,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整村推进项目,切实把扶贫攻坚建设转变成为旅游扶贫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把扶贫品牌树起来。
(四)锁定精准扶贫工作重点,把“扶贫对象”扶起来。把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要求贯穿到扶贫开发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建档立卡锁定78个贫困村、34301个贫困户、10.84万贫困人口。大力实施“1+3”精准扶贫品牌,把贫困村、贫困户等重点扶贫对象扶起来。
(五)层层分解扶贫脱贫任务,把“扶贫责任”担起来。对照20__年“基本消除贫困,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目标,把扶贫开发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层层签订军令状,级级压实分解目标责任,倒排工期,倒逼进度,精准发力抓落实,不脱贫、不脱钩,切实把扶贫主体责任担起来。
11位用户关注
99位用户关注
81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