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全面总结了55年来我们党执政的六条主要经验,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和深刻的科学内涵,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最本质的问题,反映了55年来我们党勇于追求真理、修正错误,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唯物主义态度。六条经验概括了我们党在执政中形成的重大认识和重大方针,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需要从总体上深入学习和科学把握。
坚持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统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根本任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建设成为党的中心任务。
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毛泽东同志就领导我们党开始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从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初步阐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方针,到1964年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奠定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础。遗憾的是,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思想影响,这个探索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了。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抓住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步伐,战胜各种风险,实现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江泽民同志集中全党智慧,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理论,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统一;创造性地把党的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与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和各项任务联系起来,赋予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任务以鲜明的时代内容,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强调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全党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中央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突出地提到全党的面前,实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工程。
55年的不懈探索,使我们党更加自觉地认识到党的建设不是孤立的,党必须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必须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统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并不能代替现实的与将来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正如《决定》所指出的:“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不断地结合实际,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使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制度化和法律化。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过沉痛的教训,走过曲折的道路,甚至出现了“文化大革命”那样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情况,使党的权威和领导受到很大的破坏和削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努力探索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规律,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加科学化、民主化。我们党的重大决策和政治意图,都通过程序化的方式、通过依法执政来实现。党的十三大作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党的十六大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些重大决策和主张成为国家机关制定方针、政策的法律依据,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写入宪法,上升为国家意志。这充分表明,按照严格的法定程序来实施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已成为我们党依法执政的自觉行动。在实施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强调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为了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与国家执政权力的有机结合,我们党坚持把党的领导同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结合起来,在发展党内民主的同时,带动和促进人民民主,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党支持人大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并对他们进行监督,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职能、依法行政。党不断从我国国情出发,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推进人民民主的建设与发展,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发挥更大的集智效应和凝聚功能。
坚持执政目的与执政基础的统六条经验的每一条都与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紧密相连,说到底就是党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都必须紧紧依靠群众,靠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也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来源,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是六条经验的本质所在。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曾提出“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宗旨。今天,在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以至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条件下,这个宗旨仍然不能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都要放在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党执政的目的与执政的基础是统一的。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应当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升到统领执政党全部思想和行动的党的执政理念上来,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变成全党的自觉行动。在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生活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利益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党内腐败现象滋长蔓延的危险。为此,我们更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两个务必”,坚决惩治腐败,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坚持总结过去、尊重历史与面向未来、开拓进取的统一个执政多年的大党能不能充满活力、永葆青春,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关键在于其在指导思想上能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我们党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看作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看作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看作指导我们行动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它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充分借鉴和汲取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使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亿万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不竭源泉,而立足于新的实践、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又指引着我们不断开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广阔道路,不断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正是在这样一个不断实现认识和实践的新的飞跃和跨越中,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波澜壮阔,永葆青春。
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党执政的历史经验
1、意识能动
作用原理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特别注意两重性);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萎靡的精神)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①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③规律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4、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取得成功,特别是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错误的认识会把实践引入歧途。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
管理研究方法论总结1
我们专业该课程开在第 8 周,若仅从课时数来说,什么时候开设并无多大影响, 但若从该课程的教学要求来看,课程开设时间太迟,造成最后一次的大作业不能没能 很好的完成,这无疑是一个遗憾,当然在这里面学生也有相当大的责任。
本期共做了两次应该运用到资料获取方法知识的实践课,但作为第七组的一员, 我深感第二次作业完成的不足之处,没有做到全面深刻对问题进行调研与分析,但两 次作业都给了我许多感触,特别是第一次实践作业——了解校信管专业学生对本专业 的认知情况,下面我将从那次作业的初级资料获取上进行总结并就自己感受谈谈自己 的所得。
初级资料并非原始资料,它是经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使其呈有规律排列的状 态,乃至从中提取出概要性的文字描述或数据描述,可以直接为研究所利用的资料, 而此次最大的收获就来源于在收集原始数据时,所采用的问卷自填法的实施过程中。
问题分析
由于是在本校进行实地调查,所以在调查的方法上我们进行了仔细的斟酌与筛选, 最终选择了结构化交流法中的问卷自填法,以下是我在进行问卷调查过程中的所感与所得:
一.关于问卷设计
对于试卷的设计工作,最初我们设想的是针对我校信管专业设计一份试卷,但在 问题的设计中发现很多问题的调查对课题结论的得出很重要,但不具有通用性,即对 某个年级的学生有调查的必要性,而对其他年级学生来说,这些问题没有价值,比如, 如果可能,是否会转专业,比如对自己所上的专业课的看法。这两个问题涉及到信管 专业学生对信管专业本身的认识和所设课程的认识两个重要方面,与调研的主题有紧 密联系,但却不具备通用性,所以我们组最终决定采用针对不同的年级,设计不同的 试卷这种问卷设计方法。
二.关于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考虑到我们专业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有电脑) ,以及经费有限,我们打算采用问 卷邮寄法,即使用电子邮件,向每个信管班级发送试卷,请他们在回答后,将试卷发 回,但发现大多数人基本都不给予理会,最后我们小组决定发送问卷的方法,将试卷 交给各个大二,大三的熟人,在他们上课前发放试卷,当场回收,而大一按照同样的 方法有我们组员自己负责试卷的发放,但在整理试卷时发现,部分试卷未能收回来。
三.关于问卷的整理与分析
在整理问卷时发现,数据的结果只是对结果的反应,但试卷设计却很大程度的影 响了调查的结果。由于我们小组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首先在选择题选项的设 置上界限不明确,选项内容不够全面,影响了被调查者的选择,从而导致结果出现一 定的偏差,再则由于我们小组的疏忽,忘了对问卷进行核对,导致错别字的出现,在 给调查者造成造成理解某些问题时,造成一定的困扰,也给被调查者留下不好的影响。 而在对试卷进行分析时,由于我们对所要调研的问题的相关知识的了解有限,所以并 不能很好的对结果所暴露的现象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与研究,导致不能很好的对调查结果进行显示。
结论
资料的获取途径有很多,在对不同的类型的资料进行采集时,我们需要学会灵活 变通,采用不同的方法,保证所得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资料的获得需要一个 过程,需要我们在采集资料前,对各种相关资料认真准备;采集过程中,对问卷的发 放和回收认真负责;采集后,对所得数据进行仔细整理,认真分析。这写工作要做好, 需要我们对与所调研问题的各方面的知识有很好的掌握程度和一颗严谨认真的心。采 用问卷发放收集对数据进行收集的工作是一个比较繁琐的工作,它需要小组成员间的 能够很好的配合,也需要一个很好的领导者来对小组人员与任务进行分配。不允许有 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和有损团队合作的行为出现,充分展现团队合作的 1+1>;2 现象。
管理研究方法论总结2
以往很少见到有关管理方法论方面的专著,一些涉及到点的书籍相关的知识也不是很系统,很全面,《管理研究方法论》却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缺,这本书从整体上探讨了管理研究工作过程的规范和结构,即研究逻辑问题,旨在提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全书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讨论了管理学科研究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研究之间的关系及其特点;第二章论述了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第三章是管理研究设计,描述了规范地进行研究工作的各个环节,阐明了 主题先行 和 假设树 的重要性及其内容;第四章介绍为了论证研究假设而可能采用的各种数据观测方法;第五章是数据分析,从应用角度介绍管理研究中的描述统计和推理统计方法;第六章总结了以创新点模式撰写管理专业研究生论文的要点。 书中针对管理方面的系统知识进行了阐述,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并对研究论文的撰写提出了指导意见,读完之后受益颇多,以下是我对相关知识的一些理解。
一、方法论指的处理问题的一般途径和路线。
方法指的是处理问题的具体的做法。很容易从字面的意思发现,在对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习惯性处理方法就是方法论。对管理方面来说,管理学科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要形成完善的一整套的研究路径对任何的研究者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但也不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我们知道,管理学和经济学一样,同属于社会学科的范畴,在理论的形成上主要是前人的思辨的探索,不同于工程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来自严密的逻辑和精确的试验。这在一方面决定管理学科很难有完整的一系列如同试验步骤一样的研究方法,但在另一方面却显示了社会科学的魅力。社会科学强化对问题的思索,同样可以建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但却容易超越前人。回溯既往,我们可以评价过去事件的意义,并追溯它们相继导致的后果。但当历史正在进行时,它对我们来说就不是历史。它带领我们进入未知的境域,而我们又难能瞥见前途是什么样子。假如我们能够运用来自先前见闻的全部知识,把同样的事件重新经历一番,情况就会不相同了。社会科学的发展就是这样,建立在一代又一代人对社会发展轨迹简单认识基础上的再认识,没有人能了解整个历史发展的规律,正如没有人能够预知未来一样。对于管理学来说,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誉为管理理论之父的法约尔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也是来自于管理过程中经验的积累。对以往积累知识的吸收和发展,对未知事物的了解过程,进而形成处理一般问题的基本方法,构成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单纯对管理学来说,管理研究方法论阐述了管理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基本原则、途径和过程。进而对社会科学来说,方法论是对社会科学研究过程所出现的问题所形成的一般处理方法中所形成的基本方法。
二、人类知识的传承,归根结底是靠作为思维主体的个人求知过程来实现的。
求知是个人对未知事物之间关联作出的主观判断。个人如何求知?总的说来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认同别人的知识,另外一种是自己观察试验以增进知识。细分起来分为:因袭方法、权威法、常识法、思辨法和科学方法四中。科学方法是研究中最值得借鉴和吸收的,它是通过系统观测而获取客观知识的方法。单就科学方法来讲,科学方法的客观性、实证性、规范性和概括性在自然科学的研究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科学试验的基石。管理研究过程延续了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也存在着区别于自然科学的`地方,只要在于研究对象,管理研究的只要对象的人,同样的作为研究对象的人,自然科学研究人的生理方面,而管理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即在整个管理系统中作为运行单位的人。因为有了人的因素,管理过程中出现了更多的不确定的因素,一般说来是两个难点,即高层管理者形象思维和管理意境。形象思维反映管理者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对细微的的反馈能够迅速在头脑里面形成反应。管理意境是指复杂管理系统本体所电池主客观背景。这两个难点是形成管理者千变万化的管理风格的原因,不同的管理者对管理环境的认识不同,通过形象思维对个人头脑的再加工,产生不同的管理意境。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管理研究须兼用科学方法和思辨方法,即使管理研究方法论却垂青于科学方法,思辨研究仍然有其存在的领域,毕竟管理中存在许多只有思维才能达到的领域。在管理研究中要分清楚那些适合科学方法,那些适合思辨方法。 经济科学不同于管理研究,也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经济研究讲究在确定条件下对宏观的现象或者微观的经济行为的确定性的分析,主要的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几个经典性的假设之上,有了这些假设,经济学才能首先建立一些公理性质的条件,而后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一系列定理、引理。然后逐渐放宽条件,一步一步向现实情况靠近,这就产生了于管理研究方法论的一个本质性的区别:经济学是由假设出发,由简单到复杂的研究过程;管理学是首先给定一个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对象概念、变量、定义、命题和假设的分析,通过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最后形成推理、理论。对于经济学的研究来说,方法论是直到如何进行经济研究的一般处理方法,是对以往经济理论产生中的探索的经验总结。具体说来的,指导经济研究中的对象的概念描述,变量定义,实证方法的选择都是经济学方法论的范畴。
三、管理研究的一般过程
概念、名词、定义、变量、假设和分类概念是对所观察事物本质的抽象表达,目的是简化思考,在一个名词下对事物的各种形态作一描述。概念本身并非存在之物,而的认为附加上去的相关事物的集合,清晰概念的参照点必须依托可直接观测的事实或确定无疑的事实。名词是一个概念正名,一个概念必然有个名词加以表达,以便于书面和口头交流。一旦形成概念并有名词以后,人们便可以抛开概念化的过程而直接用名词术语进行交流。定义是提示概念和名词所表达的共同属性即内涵的逻辑方法。研究论文能否经的起推敲,从定义界定清晰与否去考察最能说明问题。定义清晰便能消除歧意。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是语义定义,即逻辑学中所谓的属加种差的定义。变量指具有可度量性的概念,其属性在幅度和强度上可以度量。变量属于概念类,便须设定定义,定义必包含可识别的种差,要求辨明变量属性的构成,以便进行度量和分析。命题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关系的陈述。命题的形式是一个非真即伪的陈述句。按其作用可分为:公理、定理、设定、假设。假设是对某种行为、现象或事件做出的一种合理的、尝试性的并有待检验的解释。假设形成之前必然要查阅相关文献,任何假设的提出都毫无例外的以前人研究工作作为基础。假设是建立在可靠理论的基础之上,尽可能清晰和具体地表述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可以验证的。理论是一组结构化的概念、定义和命题,用来解释和预测现实世界的现象。理论须由三个要素构成:概念框架、说明各种特性或变量间关系的一组命题、供验证的背景。理论探索无疑是研究者思考的过程,遇到疑难而后谋求解决途径,产生判断,形成假设而后验证的过程。概念有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内涵指概念所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定义就是界定概念的内涵。外延指具有概念所指特有属性的事物,分类从是辨明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深化研究的一种途径。分类和定义之间有密切联系,当把研究对象加以分类,也必须知道属的定义,否则无法区分共同属性和个性,无法找出种差。与分类相反的便是归类,依照事物的属性或其他共同点而把他们集成一类。归类也是有层次的,不过程序和分类相反。归类程序从最小开头,一层一层的归结到最大类,每归一类则类加大一级。
四、管理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的两个目的:辨识和提炼主题;论证和验证主题。好的研究设计绝非无所不包追求全面完整,而是规范地探索有限主题的策略。研究设计的过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属于问题辩析。辨识问题的第一步是选择一个范围较广泛的领域。提出研究领域虽然不等于已经找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但按照趣向选择研究领域仍有必要,可促使研究者集中阅读该问题的相关文献,问题导向和方法导向是研究和学习区别所在。第二步则是将问题领域细化为研究问题,研究问题提出过程就是研究领域问题分类,问题定位和变量筛选的过程,先是确定对问题的研究视角和切入层面,然后再寻找研究主题。选择主题可以说是寻求创新点和提出假设的过程。管理研究只能是明出题,把自己研究工作的主题也就是自己的主要研究贡献或者创新点凸显出来,并贯穿在文章的始终。主题的提炼一般可以归结为归纳和演绎两种方式。归纳指的是从现实世界的事实和现象中归纳出主题;演绎则从公理演绎出假设。对管理研究来说, 主题先行 即先对研究的主要贡献即研究结果是什么,心中要有个设想,基本有数,研究或者写作过程则是深入和论证的过程。文献综述的目的在于弄清楚和本研究主题有关的前人已经做过的研究工作,找准有价值的主题。当然文献综述在论文工作过程中不只是为了找出主题。对于本研究的论证架构、方法和步骤的选定都起到类似的作用。第二部分属于假设论证。变量设计。研究开始时界定清楚并贯穿整个研究过程,不能前后矛盾。概念清晰界定后仍然存在可操作性的问题,便需要给操作定义,即操作过程的概念化。操作变量设计以后便要处理变量属性的度量问题。实证研究是根据假设去追求论据,从现实资料和数据来证实或证伪所提出的假设。理论研究则相反,从更高抽象层次的公理、定律、法则和学说出发,运用逻辑推理得出支持或否定假设的结果。从推理思维来讲,实证研究属于归纳发而理论研究属于演绎法。
从研究方法论角度来看,评估研究则是判断研究结果的效度和信度。评估者考察某项研究也总是要关心所得出结果是否有足够的效度和信度以符合研究者预期的结果。内部效度用来考察经验证过的研究假设,判断其表述的变量间关系的可信程度。一项研究的内部效度高说明研究者对变量间关联的命题在该项研究设定的条件和环境下是成立的。然而在其他环境下所做命题是否成立,内部效度不能评价,研究者关于变量之间关联的判断是否具有普遍性,能够超越研究条件下成立,就要考察外部效度。外部效度描述研究者证实过的假设的适用范围。
由于时间比较紧,还没来得及通篇认真的阅读,只是浏览了一些内容,对书中的知识大致有一些了解,可能体会并不深刻,这还有待今后慢慢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运用,进而得到升华,从而对研究生的学习与科研产生一些启发。
管理研究方法论总结3
管理研究方法论,这门课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定是很多理论需要去背,唉,又是一门靠背来过的枯燥科目。可是开课第一节,梁老师就给我留下了不同寻常的印象。也让我对这门课程改变了看法。
“要想知道同学有没有经常看书,就拿起书抖一抖就知道了。”这是梁老师第一课说的话,说真的当时真的好怕梁老师来翻我的书,因为我完全就没有看过。而当你翻到别的同学的书时,看他们自信满满的笑着经受过了考验,突然发现,原来预习也可以是一个让人炫耀与骄傲的好习惯。所以这句话与这件事带给了我一件极好的事就是,面对预习再也不会感觉乏味,而觉得是一件快乐的事了。
接下来的几节课,梁老师则是将理论结合到实际之中,用一些亲身体会或者是时事新闻来从中告诉我们许多的知识、为人与道德。这样的教学方法很独特新颖,令原本该是呆板的一门课变得生动活泼,令人忍不住就是想听听想从中受益匪浅。从这几节课中,我不仅仅养成了预习与看新闻(早睡还在努力中)的好习惯,也了解到了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的眼光与思维该放成熟一些放得更宽阔一些,也知道注重细节不仅会影响自身其实也会影响到所在的集体,也学会了关心时事并把自己投身到评论者的角度去正确的评判一件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有时候听完了一节课真的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反思过去注重现在也着手将来。 但其实,我也发现了梁老师有时候会叹息,中国的大部分大学生目前缺少许多优点,比如积极阳光的精神,比如仔细阅读与主动阅读的精神等等。有的大学生一上课就开始玩手机动辄睡一节课,浪费大好青春与生命。当然我有时候也会如此,我也批评自己。但是中国教育本身就存在这样一个弊端,它老是在说:必须拼命读书,上了大学就可以随便玩了。于是我们就用尽全力去学习,几乎也是为了摆脱束缚之后放纵的玩耍,因为那些日子真的太累了,让我们感觉几乎这辈子都不会再有这般的毅力与坚持去做一件事。所以来到大学,很多人即便是发现了大学也是来读书的,可是他们也宁愿放弃学习择消遣了。因为那些精力真的感觉就像提前透支消耗殆尽了一般,剩下的就是无尽的空虚与孤独了。记得之前看过文章描述国外的学习:小时候对孩子们都很放松,培养他们的创造与想象力,之后越来越紧张严格,上了大学就是最辛苦的。一个人写到:我去哈佛大学参观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竟然在路边的长椅上就睡着了,还有些学生一边啃着面包(指午饭)一边聚精会神的看着书。他们的教授提前会把下一节课需要涉及到的知识告诉他们,而下一节课他就只会拉拉纲要,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他们自己去学习。看到这些我真的沉思了,这完全与中国教育是相反的,而他们的教育方式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创造力也使得孩子拥有童年也兼顾了知识,但中国却使得孩子童年全部用在学习之上而且长大了也不愿学习变得涣散了。
说这么多有些扯远了,我只希望梁老师可以少一些叹息,还是可以轻松活泼的上课。老师们也是经历了这样的教育制度走出来的人,但你们是可以从这些压迫中找到自我的优秀的人,而你们也正在引导着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寻找到自我,但毕竟能不能够实现自我的价值正确利用好时间主要靠的是自己,自己不努力外界再多的劝阻也没有作用。你已经将你的带领作用发挥体现出来,而带给我们的益处甚至超越了这门课程本身,谢谢你。
不过我也想要提出一些建议。根据经验,坐在前排的人几乎都在认真的听你讲课,而坐在后面的人听课的却很少,我建议有时候可以上一半课,利用课间来交换前后排位置,这当然也不会影响到前排的同学听课,因为你的声音已经足够,而那些说听不清楚的人其实也只是没有认真听开小差去了罢。
然后我想说其实希望课程结合ppt也可以多一些,有时候希望可以从ppt中抄写一些好的精华记录下来,而光听说的是来不及写,而且一节大课也不可能一直全神贯注的听难免会想要休息开小差,而此刻重要的东西也就遗漏了。所以希望梁老师可以麻烦一下啦,就写一下你的心得体会也是不错的。而且有些时事有可能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听说的也不会有太深刻的认识,如果此刻可以有一段视屏可以看的话,既提神了也会对整个事件有个更全方位与深刻的了解与见识。
最后一点建议就是课上可以随机抽取同学来回答问题。可以使得老师与学生相互沟通,了解到学生的想法,也可以让同学们更全心全意的来听课。课堂之中也可以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这样可以培养团队精神也可以使得大家互相了解对方,从说的好的同学那里汲取到知识也会反省自己为何不如别人那样见多识广。
当然啦,以上意见仅仅是个人意见。喜欢你的课的人真的很多,大家都从中或多或少的学到了许多。
你是大树我们则是树苗,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中我们相遇相识相知,我们仰望你的枝繁叶茂,你则为我们开辟出一处安全静谧的成长地方。阳光普照着大地,我们一同庆祝彼此的改变与成熟,一同以你为中心的环绕着你在这洋溢着青春的校园里携手前行。
★原理与方法论★
(辩证)唯物论
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3.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各项工程、宏观调控等工作中,要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说明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根本点,正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4.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人类各项成功的活动都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如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消灭病虫害、防治sars、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卫星成功发射科学上探索发现、各种工程的兴建等等。
(唯物)辩证法
一、原理与方法论
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 说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要配套进行;说明我国要处理好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说明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经济与教育、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说明当前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说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生必须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2.因果联系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辨证法认为,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善于总结、善于反思找原因,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改善是一种因果关系;说明我国的农业和工业互为因果,相互促进;说明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骄傲是原因,进步、落后是结果。
3.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3)整体和部分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1)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目标。(2)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发挥。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着眼,又要搞好局部;说明在我国的改革和建设这些重大问题上,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说明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必须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中央的权威,又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发挥各地区的经济潜能,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看待一个人应当坚持变化发展的观点;说明我国的改革事业是新事物,要用创新精神拥护和支持改革,积极投身到改革事业中去;说明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制度,看到两种社会制度的不同前途,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说明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认识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毛泽东思想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态度上,做到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5.矛盾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对立统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一点论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处理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关系;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邓小平一系列“两手抓”的思想: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说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要正确处理市场与宏观调控、速度与效益、效率与公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产与消费、经济与教育、经济与人口、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环境等矛盾;说明在我国政治生活中,要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矛盾;在社会生活中,要正确处理谦虚与骄傲、先进与落后、成绩与问题、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矛盾。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统一。
6.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不能混淆不同性质的事物,因为“万物莫不相异”;说明我国农村在致富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区状况所走的路子不相同;说明我国城市企业在改革中,企业自身现状不同,经营方式、改革方式也不同;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与宏观调控相结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不同的地区、领域、部门、行业和不同的时期,二者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和形式也应有所差别;说明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必须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不同性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7.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二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在这个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在这个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普遍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原理也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即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要把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结合起来。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工作方法;说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同特征和基本原则,如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共产党的领导等,又要立足于本国的实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说明邓小平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的辩证统一;说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具有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而且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
8.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其他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说明在经济建设中,要把农业放在重要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又要抓好粮食生产,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说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说明国有企业改革要集中力量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进一步放活国有小企业。
9.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事物的性质。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我国现阶段,要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说明对待股份制,不能笼统地判定它的性质,国家和集体控股,股份制就有明显的公有性质;说明国有企业从现状上看,绝大多数向着提高经济效益的方向发展,但也确有少数企业面临困境和问题;说明建国后特别是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这是主流,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困难;说明实行“一国两制”以后的中国,国家的主体是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我国的国家性质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明我国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是主流,但是也确有极少数党员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所以要加强廉政建设;说明青年的绝大多数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注: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结合起来就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之中的重点)
10.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内容:<1>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2>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3>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4>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又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说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要靠自身努力,同时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说明企业发展既要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又离不开一定的外部环境;说明个人的成长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在条件的作用。
11.量变和质变相互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1>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1>坚持适度原则,控制量变的限度<3>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3>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待有益的事情要重视量的积累,促成飞跃,而对于某些事情则必须坚持适度原则,防止盲目蛮干的思想和行为;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去实现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说明青年要把理想和苦干精神结合起来,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才能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说明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明显改变劳动力、土地和生产工具的数量,但是改变了劳动组织形式、具体分配形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就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巨大飞跃,从而证明了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的道理。有进有退,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也体现了上面的原理。
12.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10位用户关注
22位用户关注
68位用户关注
42位用户关注
63位用户关注
60位用户关注
69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