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 总结大全 > 总结范文
栏目

子课题总结(五篇)

发布时间:2023-02-16 热度:13

子课题总结

【第1篇 语文子课题阶段性总结

语文子课题阶段性总结

一、新观念,揭开创造的神秘面纱。

(一)实验伊始,参加实验的教师普通存在疑惑和缺乏自信的:

一是认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都形以提高,哪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是认为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根深蒂固,难以突破。

三是认为应试教育还未能真正向素质教育转变,教“砸”了怎么办?

四是认为即使按实验方案实施,学生是否真正能够接受?

因而忧心仲仲,信心不足,思想包袱很重。针对上述种种思想,课题组负责人经过细致周密的分析研究,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引导教师更新观念,正确对待教学改革实验,明确该项改革实验的意义。

(二)为此,采取了五方面的措施:

一是帮助实验教师澄清错误认识,转变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重大的教育决策,是不可逆转的现代化教育发展趋势。

二是帮助他们辩证地正视教改实验的实质,解除他们的思想包袱:任何教改实验都有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既是教学改革,就应大刀阔斧,不要有丝毫顾虑,失败了可吸取教训,成功了可总结经验。

三是启发他们要相信学生、相信自己,坚定教改信念:学生思想活跃,思维灵活,潜能巨大,只要教师“启”得有道,“导”得有法,学生便能“自会”,便能“独创”。

四是课题组负责人身先士卒,开设实验示范课,言传身教,坚定教师的它信心。

五是实验学校经常互相交流、切磋,集思广益,共同的解决问题。

教师认识澄清了,思想统一,信心坚定了,但对“读与写”的内涵、“读与写”的实质仍不甚明确,不可避免地为“读与写”被上了神秘的面纱。课题组负责人及时召开会议专门研究这个问题,认为整个实验的核心就在于“写”,“写”要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不仅指学生的“创”,也指教师的“创”,教师首先要有“创”的强烈意识和积极的行动,才能在教学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创”获得了共识:认为在读写活动中,学生只要能从不同的思维角度,采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得出独特的见解和结论,以及其他新奇独特的表现等都是“创”从而为教师揭去了“创造”的神秘面纱,消除了教师的和思想压力,激发了教师实验的积极性。

二、突出学科特点,建立读写写教学的初步框架。

实验的最终目的与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培养具有创造精神人才。创造力是素质能力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生机勃勃的创造力是现代化语文教育的主旋律。语文教育在发展创造能力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实验应紧紧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突出两大优势:

一是语文优势,语言是创造能力的基本因素,一切创造及其过程都需要语言的参与。

二是思维优势,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因素,而“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言的发展对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据此,实验的着力点应该放在挖掘读和写的结合点上。因为读和写尽管有着不同的心理过程,但它们是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两种语文能力,显示着不同的功能:阅读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存,发展学生的思维加工能力。写作是使学生在语言的运用上产生新的观念,提高学生用尽可能精而简的语言符号来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的能力。同一年龄段的青少年学语文有着共同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在思考和动手操作上又有其个性特点,这都为语文教学实施创造力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条件。正是在上述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我们通过归纳概括形成了读写写教学改革实验的初步框架。

1、读与写教学改革实验的指导思想。

树立语文教育整体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课内外语文活动的作用,把阅读、作文及其他语文能力训练与思维培养、创造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情感修养教育结合起来,把学生培养成为语文知识丰富、语文能力高强、人格健全、品德高尚,能胜任未来学习、生存、发展的富有创造精神的`跨世纪创造人才。

2、读与写教学改革实验的基本原则。

(1)贯彻“爱”的教育思想原则,掌握读写结合的教学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体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尊重学生的求知欲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建立小学语文读与写的科学教学体系。

(2)坚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原则,实行教学民主。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与和谐的学习、创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积极的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3)坚持读与写统一的原则,实行大语文教育。把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增强兴趣,提高修养,接受磨练,发展智力和创造力。

3、读与写教学实验的内容和目标。

内容:

(1)抓住读写的对立统一规律。突出读与写的重点、难点和连接点,着力使学生掌握阅读、写作技能的训练点,智力的开发点。

(2)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读、写、思、创的多种能力。

(3)抓住读与写的发展统一规律。进行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着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

(4)抓住思想教育的渗透点。在读与写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

目标:

(1)实行自读。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具有肯定的自我态度和积极的学习情感,产生强烈的内在学习动机,从而学会自主选择、筛选信息,根据需要积极地阅读和吸收。

(2)实现自写。在阅读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主体地位有正确的认识,努力创造能使学生实现自写的条件和机会,从而产生强烈的写作动机,自觉做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在读写的反复训练中丰富知识,发挥个性,提高读写思创等方面的能力。

(3)实现自创。在读写结合中,尊重、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引导学生解放思想,打破框框,求:是(善于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求佳(掌握事物规律的科学:性),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在学习创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4、读与写教学实验的环节和方法。

环节:

(1)读——指导阅读要强调针对性、选择性、趣味性、多样性、广泛性。

(2)写—指导写作要强调争辩性、生活性、实用性、真实性。

(3)创—指导创造活动要强调活动性、层次性、特点性、艺术性。上述三方面都要突出培养学生的情感性、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

方法:实验重在探索,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制定要结合考虑,要精心设计、灵活运用。

(1)实行民主(充分体现个性的适应和全体的参与)。实现教师指导阅读与学生阅读相结合。实现教师命题和学生选择相结合。实行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和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相结合。实现题情境和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相结合。实现教师点拨诱导与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相结合。实行培养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实现发展智力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实现学习与创造相结合。

(2)教学方法优化的标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教学的民主性、启发性、指导性、多样性、教育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习的主动性、生动性、灵活性、实践性、创造性。教学效率的标准:少时高效、轻负高质,实现实验目标。

5、读与写教学改革实验的管理。

(1)优化学生管理。精心制订课内、课外的学习活动常规,创造愉悦的学习情境,开展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强化激励机制,使学生学得乐、学得活,知识、技能、智力、创造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

(2)优化教学管理。实验要做到学习、研究、运用、发展相结合,实验教学要做到形象性、审美性、整体性、创造性的统一。

(3)优化科研管理。把阶段性研究与示范课、探索课、观摩课、评比课、汇报课等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深入调查研究与请行家里手指点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创造与集体创造紧密结合起来。

三、把生活的活水引进课堂,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犐活是智慧的无穷源泉,是创造的广阔天地。实验教师们认为,首先,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最重要的文化裁体”,是生活的最高体现,决定了语文教学必定要与生活相联系,学生只有把语文学习置于社会语言文化的大背景上,参加丰富的语言实践,才可能有较深厚的语言积淀和较高的语言表达技能。实验教师在教学中,力求把生活的活水引进课堂,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的做法,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言使用能力,又扩大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范围,使学生走出封闭单一的课程结构的狭小天地,获得更多的资料和信息,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四、把学习的权利交还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自主学习、自悟自得的过程。据此,课题组教师一致认为:

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统一起来”,想方设法让学生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去思、去创,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要注意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努力使学生拥有宽裕的时间、轻松的环境和愉悦的心境,让学生时时保持精神振奋、思想活跃。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做到:

(1)自设。学期伊始,根据学习目标,组织学生讨论,共同制订出学期读、写、运用、实践的目标计划,选编阅读篇目,设计作文题目等。

(2)自读。针对不同单元和不同课时,恰当安排好学生的自读时间,提出明确的自读要求。引导学生学会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相应读物和资科,进行针对性的自学,或根据不同学习内容、不同教学活动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吸收。

(3)自写。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引导学生结合课内、课外阅读,摘抄精彩语段和名言警句,制作知识卡片,写读书心得笔记、札记。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参观、访问、调查,随时写出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引导学生结合举行的各种活动,进行活动设计,学写宣传、广播、报道稿。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的需要,学写书信、电报、聘书、报告等。

(4)自创。在读写中,尊重、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创性等良好思维品质,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创造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要引导学生经常到图书馆去涉猎,到生活中去掳捉,并倡导学生独立思考、辩证地分析社会情况,考察生活实际,从不同的角度去研习、去发现、去获得。如有的实验教师开辟了“难题征答”、“问题争鸣”、“活动设计”等栏目,以及各种语文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去吸纳、去思辨、去创造。以此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获得创造的愉悦。

(5)自查。指导学生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学习,正确对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养成查漏补缺、检查练习、修改作文、评价鉴赏等良好习惯。总之,通过上面“五自”,使学生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自能创造。

五、抓好思维和创造的训练,强化学生读与写良好习惯的养成。

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全方位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由此,实验教师十分注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珍惜学生创造的火花,抓好思维和创造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精神。同时,从更高的高度,培养学生具有为阐明某一问题的一致性结论而进行合作性讨论和争辩的能力,并要求学生简明地报告讨论、争辩的结果和收获。真正把读写听说思创融为一体,培养了学生大胆提问题、谈见解和发表创意的能力。

六、重视赏识和竞争效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实验教师在教学中:

一是着力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去研究、探索,抓住规律性的东西,按规律进行教学和训练。

二是帮助学生确立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受人云亦云的束缚,尊重客观实际,敢于突破大众心理,大胆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阅读时要驰骋思维,独立思考,另辟蹊径,大胆创新。作文时要关心社会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的情况,有新、实、活的独到眼光,写出有真话实感、充满生活气息和富有时代气息的作文。

三是针对学生心理上、思想上总想得到教师肯定和赏识的特点,把阅读、作文的指导和评估结合起来,对学生提出的独特、新奇的见解和学生习作中的成功之处,优美的节、段、篇,用得巧妙的字、词、句恰到好处地给予赏评,使学生因得到肯定、鼓励而增强表达欲、创造欲,从而增强学习、运用、实践、创造的信心。

四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重视竞争效应。这方面最有特色的是把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引进了实验教学中,如语文知识抢答、演讲比赛、抽签作文赛、口头作文赛、比赛、规范用字比赛、书法比赛、故事会、手抄报活动、语文卡片活动、报刊剪摘活动、作文剪贴活动、计算机操作活动、多媒体演示活动等,把竞争机制引进整个实验教学中,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和才华,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推动了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

展望未来,教学改革实验创造的天地一片辉煌。

语文子课题阶段性总结

【第2篇 语言活动中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子课题中期总结

20__年9月我园接到总课题组关于申报子课题的电子邮件,积极努力申报,在园长的大力支持下,我园申报的《在语言活动中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子课题被批准立项,立项后,园长亲子主抓,教科室积极组织实施,通过半年来的实施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将这一阶段的研究情况做一个总结:

一、立项以来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1、成立课题组,对参与课题的成员进行相关理论学习。

首先,选拔课题组成员,以年级组长为主要参研人员,组织参研人员进行相关理论学习,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点,幼儿思维发展特点。其次,有课题实施负责人进行了《幼儿语言活动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教师培训,培训中分析了我园在语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实例讲解了如何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最后提出了课题相关活动要求。通过培训,明确了课题实施的目标,同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

2、通过家长会及网站向家长宣传。

由于幼儿园所处位置及家长群的文化素养结构,很多家长的教育理念还停留在多教几个字,多算几道题的层面上,这是他们评判是否聪明的标准。所以此课题的顺利实施需要改变家长的观念。因此,课题组在开学初召开的家长会上积极向家长介绍研究此课题的目的',4月25日我园邀请一杰早教研究专家李俊杰为家长做《今天我们怎样教育孩子》的专题讲座。另外,课题组利用幼儿园网站上传一些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协助课题的顺利实施。

3、开展语言教学研讨活动,促课题顺利实施。

20__年4月,课题组根据课题计划开展了语言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有园长为教研组长,教科室、保教室及年级组长为成员成立研讨团队,通过说课、观课展开研讨,主要围绕教师活动的设计、提问以及幼儿思维活动的表现进行研讨,研讨后做课教师进行修改,修改后在进行试讲,已达到最佳效果。通过这样的研讨活动,改变了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创新教育方法,积极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激发幼儿积极思维,使幼儿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培养。6月份,我们从中选取了两节精品课向全区学前教育同行展示,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4、向薄弱园所送课,将我们的研究成果推广。

我园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积极探索好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如我园在语言活动中把早期阅读做为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尝试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大胆讲述,通过自己的思考讲述自己的想法、见解等等。通过此次研究,幼儿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思维活跃,同时也使他们的语言发展有了很大改善。6月底,我园选拔了4名骨干教师将我们的研究成果——在早期阅读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向薄弱园所推广,通过送课活动,效果明显,得到了该园教师的一致好评。同时也使课题研究更好的向深层次推进。

二、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课题组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我们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要进一步借助于远程培训、网络教研、自学等途径努力提高教师们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更需要专家的专业引领,对我们的研究作出适时评价,为我们研究指明方向。

1、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提高。

2、在课题实施中教师的参与不能面面俱到,只有部分教师参与。

3、课题的宣传力度不够。

三、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为了课题能够顺利实施,圆满结题课题组及时做出调整。

1、通过一些奖励制度提高教师的参研积极性。如通过语言优质课比赛激励教师,论文、案例的评比,承担观摩活动进行适当加分等,激发教师的参研热情。

2、鼓励教师有专业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为教师提供优厚的研究条件,以点带面,逐步做到人人参与。

3、加大科研宣传力度,通过信息报道,网站宣传,向家长、同行、宣传,得到家长的认同,同行的认可。

【第3篇 班级子课题小结民间饮食文化在教育活动中的利用-幼儿园教研总结

班级子课题小结民间饮食文化在教育活动中的利用-幼儿园教研总结

我们的子课题研究已经进行了一个学期了,根据我们的研究目标核计划,我们将研究的内容、重心放在丰富幼儿的游戏材料,使他们能够更好的运用各种游戏材料制作本土食品,并为其提供了废物箱,让他们能够以物代物的进行游戏,自主的解决游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在“点心店”的角色区中,我们为其准备了各色的橡皮泥来制作青团子、桔红糕、蛋糕等常见的民间小吃,此外,为了使游戏更加贴近生活,我们还为点心师准备了一次性盘子、叉子供客人在点里品尝,一次性的饭盒、塑料薄膜用来封口装盒供客人带走用,还有塑料刀、空塑料盒子、模具供点心师制作各色点心。

在“土特产商店”的角色区中,我们为其准备了更多的材料,其中更多的利用了废旧物品。制作袜底酥我们为其提供了牛奶盒子的硬纸板代替马粪纸,虽然硬了些,幼儿还是可以进行剪、画的,剪好后用油画棒涂色,聪明的他们想到再利用记号笔的点代替了洒在上面的芝麻,再利用我们提供的塑料盒子或袋子装盒打包,就是一盒与明清街街特产店一样的本土小吃了。这里也制作青团子,可制作方法比小吃店复杂,孩子们利用废旧箱中的绿色皱纹纸、废纸来制作。废纸捏团包在里面,皱纹纸包外面,再用双面胶固定,放在塑料盘子中,用保鲜膜封好,一盘好看的`青团子也完工了。糖藕也是好吃的东西,小朋友们从废旧箱中找到了破袜子和棉花,就开始动手制作,口头打结,中间用棉花塞满。尾巴打结处放上一根筷子,用绳子扎紧,好吃的莲藕做成了。

“娃娃家”中,我们也提供了他们白布和蓝色颜料,鼓励娃娃家的“妈妈”把白布染成蓝印花布做围裙,妈妈很快在玩具柜找到了积木作模子进行印制,然后放在外面晾干,很快的一件漂亮的围裙完工了,妈妈满意的笑了。其他角色区域中虽然本土化特色并不明显,但我们也是与这些本土区域相联系、流通的,是主题活动的延伸和渗透。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只要给幼儿充分的游戏材料,再加上适当的指导,幼儿还是非常喜欢这些有难度的操作活动的,通过活动,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对我们的本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交往能力、社会性都有所增强,很好的得到了发展。但是,由于操作活动比较多,幼儿专注于制作,与他人的语言交流少了,下学期,我们将继续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并注意加强其语言交流,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4篇 子课题阶段工作总结范文

教学设备得到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校占地面积近13亩,并于__年兴建了一幢五层教学楼,校舍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配有阶梯教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34人,教职工30人。

学校领导班子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树立精心育人的观念,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新课改实验为核心,注重加强课堂教学改革。认真抓好师德建设,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被评为庐阳区“文明单位”。学校积极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与自然、与社会、与学生身心发展相和谐的人才,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发展个性,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接受教育,促使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各种技能都得到发展。

二、子课题研究背景简介

我校领导深知“科研兴校”的硬道理。为了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创新教师教育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__年2月,校领导多次找区教育局相关科室领导,主动申请参加全国教育科学“___”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有效推进合肥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研究,并最终“以校本研修为突破口促进薄弱学校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形成”申报“有效教师的研究与实践”子课题成功。 这是刘冲小学自1951年建校以来申报成功的第一个市级课题。

我校子课题注重以“校本研修”为突破口,以“阶段性系统推进”教研模式为主要途径,通过研讨合作、专业引领提高教师的荣誉感、责任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意识的形成;力求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实现教师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使得教师实施新课程由被动应付转向主动适应、职业态度由消极倦怠转向积极进取、专业意识由个体自主转向团队创新,努力探究促进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意识形成的有效路径和实施策略,最终在某一或几方面形成比较优势,创出本校的办学特色。

为了保障课题研究顺利实施,学校成立以校长为核心、以业务校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为中坚力量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人均年龄不到35岁,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其中刘滨副校长多次组织参与了校际间教研活动,刘莉副校长主持研究过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并获得“先进个人”称号,研究成果获“全国优秀课题成果奖”。同时学校从十分有限的经费中拿出一部分用于购买课题研究所需要的书籍、光盘等材料,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

虽然我校地处偏远乡镇,属于薄弱学校,但我校有较浓厚的教研氛围,我校领导和老师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弥足珍贵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充分做好了打硬仗、打持久仗的思想准备,在各方面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下,我们将尽努力保证课题扎实开展、顺利结题。

三、子课题实施情况小结

1、建立健全常规工作制度,保障课题研究顺利实施(1)宣传发动,组织开题动员

__年3月14日下午,刘冲小学召开“以校本研修为突破口 促进薄弱学校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形成”子课题开题报告,宣传发动全体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会上,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江芳教授的《有效推进合肥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开题报告,并听取了刘莉副校长根据我校子课题制定的研究方案与实施细则。

开题会后,为了进一步确定我校子课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我校专门邀请了“有效教师的实践与研究”子课题组专家陈芬萍教授来我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并组织进行子课题的开题论证。陈芬萍教授仔细修改了我校的课题实施方案并对下一步课题的具体实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给我们指明了行动的方向。同时,陈芬萍教授还对子课题领导小组的研究成员进行了相关的课题培训并指导老师学习建立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2)对全体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__年1月,我校课题研究组根据总课题组的要求,给全校教师发放了《合肥市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问卷》,共有22位教师(男教师5人,女教师17人)接受了调查。调查对象从年龄段分为老、中、青三个阶段;从职称上看,分为小学高级和初级。本次调查反映出我校教师专业素质现状如下:

一是拥有较高的学历,尤其是中青年教师重视自身学历的提高。被调查者中除6名老教师为中专学历外,中青年教师18%已取得本科学历;55%取得大专学历(其中有多人正在进行本科阶段的学习,即将取得本科学历)。

二是热爱教师职业。虽然被调查的老师当初选择教师这一职业,只有7人出于内心的热爱,但对从事多年的教师职业有27%人表示非常喜欢;50%人比较喜欢;20%人无所谓喜欢不喜欢;无1人不太喜欢或非常不喜欢。当然,老师们认为收入低(占45%),工作压力大(占22%)以及身处人文环境不佳的乡镇薄弱校(占22%)等原因,使自己对职业的热情有所减退。

三是反映出我校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观念转变不够,新课程理念贯彻落实不到位。具体表现为:1、不能合理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教学参考书以及与教材配套的挂图、幻灯片、磁带是我校90%以上的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教辅材料和教具,“教教材”而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用教材教”;2、评价学生的方法60%的老师以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30%的老师以考试为主,均没有或不能坚持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3、在教学方式上只有个别老师敢于采用课外社会实践活动方式;4、调查中,无一人认为自己欠缺有关学生及其特性的知识,无一人最想学习有关学生身心发展和评价知识。根据我校实情,并不是大家这方面知识丰富,而是暴露出过分关注自身教学主导地位,忽略对学习主体——学生的研究……

四是产生了一定的学习需求和意愿。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越来越感到自己所具有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特别是欠缺课程开发的知识(54%)、教育科研知识(50%)以及多媒体技术运用能力(72%)、基于学科的信息吸纳能力(50%)、教育科研能力(41%)等。亟待通过自修、反思、培训、教研等多种途径补充提高。55%的教师目前最想学习的课程内容是与任教学科相关的知识以及与教学方法、技能相关的知识;41%的教师要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知识;36%的教师想学习与教育科研有关的知识。五是专业发展认识模糊。虽然在调查中只有不到10%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状况不满意,但根据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突显的知识、技能、方法等方面的欠缺,可以看出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很不理想。如,调查对象中50%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组织加工,45%认为自己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够恰当,41%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因此,准确、清楚地让广大教师了解自身专业发展的现状,找到差距,明确目标,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我校课题组当务之急。

六是自主发展意识不强。调查对象无一人认为自己有参与学校管理的自主权,只有两人能自主规划自身职业的发展。

七是有教学反思意识,但缺少这方面能力的指导,反思后不能有意识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查对象100%一堂课后,都能采取后续策略,但不能系统思考并写下来。50%以上的老师由于缺乏专人指导,不知道反思,反思后又如何表述,20%的教师反思后能有意识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而近80%的老师只是有时能这样做,教学反思的作用没能有效发挥。

八是重视同伴互助。广大教师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除了自身努力因素(约占70%),最主要的就是学校环境(占23%)。被调查者40%认为校内同行是对自己专业成长帮助的人,而学校领导(27%)、学生(13%)、教育名家(9%)等均列其后。因而在教学中,45%的老师能经常与同行交流经验或看法,36%的老师有时与同行交流经验或看法。接受调查的老师均希望领导能够重视,多组织培训学习,开展教研、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氛围。

九是教研活动形式单一,参加教研困难较多。我校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较多的是教学观摩、说课评课两种(都达到了86%),而参加别种教研活动的比例均非常少,均不足20%。参加教研活动时遇到的困难,受调查者68%认为资料缺乏信息闭塞,45%认为自身缺乏教研能力,22%认为缺乏合作交流的人际氛围。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我校教师专业素质现状不容乐观,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有待提高;专业态度、自主发展意识有待强化;需要学会反思和研究;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切实提高自身和整体专业发展素质和水平。

(3)建立健全教师档案袋

教师档案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记录袋,其以详实生动和原生态的信息优势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也是教师凸现个性,展示自我的平台。根据合肥市总课题组的要求,我校自课题研究实施之日起开始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并为建立健全教师档案袋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是动员工作。课题开题伊始,课题组立刻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宣传建立教师档案袋对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以及在整个课题研究中的重要价值。明确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的三大功能:记录功能、学习功能、评价功能。指出教师档案袋是教师展示成长,记录进步的载体;不仅为教师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交流经验,完善自我提供了依据;更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和决策提供了依据。建立健全教师档案袋,以促进每位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标,使教师真正实现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是落实要求,具体实施工作。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对我校教师来说是新生事物。为了帮助教师弄清其可能涵盖的板块,每一个内容板块可以表现的主要作品,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前往共同体红星路小学聆听江芳教授作的专题讲座。并根据总课题组的指导,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要求。根据要求,以学校或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教师建立专业成长档案袋提供素材,依托教学片和共同体的共享资源帮助教师写好作品。三是专人负责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的收集、整理、保管工作。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不同于资料袋,不是资料的简单收集。我校根据统一的格式要求,派专人负责收集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并对其中的资料进行筛选、合并及归类。对收集整理好的档案袋交由专人保管。

四是在学校网站上开辟了“课题研究”专区,在上传与课题研究相关资料和信息供老师们学习的同时,还在校园网论坛上为老师们建立了个人成长电子档案。在上传电子档案的过程中,老师们不仅练习了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手段、眼界得以开阔,而且交流的空间更加广阔了。

2、建立“阶段性系统推进”校本研修模式,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形成

我校根据薄弱学校校情,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总结出一条促进薄弱校教师专业自主意识形成、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方法,即“阶段性系统推进”教研模式,主要是从“一点两线”入手,强调循环性、强制性。

“一点”即抓住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点。从前期对教师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面对新时期、新形势和新要求,我校教师产生了一定的提高专业技能的需求和专业自主发展的意愿。紧紧抓住教师需求,从以下两条线解决问题。

“两线”即理论学习和校本研修。

第一条线是理论学习。“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知识素养,进而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和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学校开展了创建“书香型校园”活动,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进一步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创建学习型学校,不断更新教师观念,拓宽视野,努力建设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教师队伍。

学校首先给每位老师赠送了一本《有效教师》一书,要求老师认真研读并做好读书笔记。为了将读书真正落实到教师的工作生活之中,第一阶段读书活动首先依托教研组活动,以集体读书,集体交流的方式,推动教师读起书来,再以问卷方式让教师写出读书所得。然后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并穿插交流的时间,完成《有效教师》一书的学习和思考。通过研读本书,让每位教师了解和课题研究相关的一些知识和信息,让每位老师明白作为教师,要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和需求,认识到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认识,拓宽视野,进而从阅读中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其次,学校购买了一部分教学理论书籍,分阶段制定了读书计划,努力营造读书氛围,形成教师读书机制,养成教师读书习惯,让广大教师从优秀作品中汲取营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从而提高文化底蕴和知识修养,使教师成为“有理想的教育者”。

学校每学期组织教师集体精读一本以上的经典教育著作,每位教师每天要保证半个小时以上的读书时间,在学习过程中要坚持做好读书笔记(每位教师不少于2万字),把自己阅读过程中某些印象深刻或深受启发的语段摘录下来,并且针对有关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工作实际把有关的感受记录下来,并结合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进行反思,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风格。

第二条线即“阶段性系统推进”校本研修模式。所谓“阶段性系统推进”校本研修模式,就是“集体备课——代表上课——听评课——课后反思”这样一个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过程。“阶段性”体现在每一个学期学校都要组织两轮以上的教研课;“推进”强调强制性,即每位教师必须按学校的要求参加规定动作的系列教研活动;“系统性”体现在每一个环节上,学校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例如,集体备课阶段,各教研组的全体老师每人都要研备同一节课并集体讨论,然后推荐出同学科两人以上同上一节课。在听课环节,我们强调老师改变听课方式,由记教学过程改为观察老师的课堂教学表现、学生的学习状态、回答问题的情况等。在评课阶段,要求教师根据听课中对老师和学生的表现提出具体的分析并提供相应的佐证证明自己的观点,尽量从细节上给上课的老师以帮助和提高。在最后的反思环节,要求不仅是上课的老师反思,而是所有同教研组的老师都进行反思,反思如果是自己上课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这样一个循环下来之后,再组织下一轮研修。经过这样不断的循环往复,老师的专业技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一旦通过这种方式老师受益了,那么必然使老师们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有所提高,由学校的“强制推进”转变成“自主要求”,进而主动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最终达到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多轮“阶段性系统推进式”教研课之后,我校教师的专业技能有了很大提高。在参加区级教学评比时,我校阮彦彦、陈玲两位老师获区级“教学能手”称号。

当然,在“阶段性系统推进”校本研修模式的基础上,要想教师的专业技能得以提高,专家引领和校际联动等也是不可或缺的。

四、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部分教师教科研意识不强。

学校有部分教师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学生考出好成绩就行,搞科研会分散精力,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将教科研与提高教学质量对立起来。更有甚者认为,农村小学教师一没理论水平,二没时间精力,三没专家指导,根本无需搞教育科研,教科研是“阳春白雪”,是专家学者们的事,从内心深处就对教科研有抵触。

2、部分教师科研素质较低。

从前面的对教师素质的现状调查可以发现,我校大部分教师的教科研素质不高,对从事教科研必需的基本知识,例如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等知识掌握不够,对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序、基本方法不熟悉;缺乏问题意识,在撰写论文、教学设计、读书心得等方面的能力相对薄弱;另外,教育科研是一项极其艰苦的创造性劳动,需要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师必须具备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奋斗精神和为科学执着追求的献身精神,但我校的部分教师遭遇挫折就知难而退,半途而废。

五、下一阶段工作目标

针对前一阶段课题研究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根据课题实施方案的计划和安排,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下一阶段工作目标。

第一,开展多种形式学习,转变教师思想观念。

下一步学校准备通过多渠道和多方式的学习活动,例如邀请总课题组专家和教育举办报告会,上示范课,观摩课,指定书目进行理论学习,并通过开展主题交流、读书沙龙等形式,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开展课题研究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更是学校办出特色、提高知名度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第二,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科研素养。

科研素养包括三方面,即教育基本理论和科研基本知识,从事教育科研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和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一是通过自考、函授等学历进修的办法提高和丰富教师的教育基本理论和科研基本知识;二是通过校本培训制定本校教科研基本知识培训方案,分阶段、分层次地对教师在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等基本理论,教科研的基本方法、程序等基本知识进行指导。邀请总课题组专家下校指导,对教师在选题、设计课题方案、信息收集整理、教研过程监控与调节、课题成果分析与撰写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手把手地指导,培养出几个科研骨干,然后由骨干带动一批人,最后实现全校科研。

第三,培养问题意识,加强校本教研。

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源于问题,教师的教育教学问题源于实践,而教师的实践是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教师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教学问题实质上就是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要注重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敏于事,善于思,要善于探询各种问题;并以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学校发展为根本目的,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人人参与校本教研,运用一些能真实体现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成果的方式,例如教学设计,活动方案,个案分析,教具,录像,照片,调查问卷,教学日记分析等,客观反映校本性、个性化的研究成果;同时,还要采用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人人皆是研究者,事事皆能成课题,时时皆在搞科研”的良好科研氛围,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关注学校发展中的问题,从而为学校的发展融入全体教师的力量。几项具体工作:

1、收集教师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撰写的论文,结集出版《刘冲小学课题研究优秀论文集》

2、收集教师在参与读书活动过程中撰写的读书心得和教育叙事等,结集出版《刘冲小学课题研究优秀读书心得集》

3、收集教师在参与校内研究课过程中撰写的教学设计和教后反思等,结集出版《刘冲小学课题研究优秀教学设计集》

【第5篇 大班子课题实施总结《在手工活动中有效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研

大班子课题实施总结《在手工活动中有效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研

手工活动作为美术活动的一部分,一直以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美术手工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审美教育的内容之一,它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不仅能体现幼儿的主体和幼儿的自主意识,还能丰富手段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将幼儿手工活动搞出特色,以促进幼儿成为健康、聪颖、富有个性的新一代,为每个孩子的成功奠定良好的素质教育。

一、与环境、主题相结合,唤起幼儿的创作欲望

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环境的认识,对主题活动的探讨,运用毛线表现,能更好地表现自己对环境和主题深入认识。

1、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引导幼儿运用材料表现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如,在春天来临之际,孩子观察到小草绿了,树叶发芽了,花儿开放了。于是我引导孩子们用毛线对春天进行粘贴和描绘,孩子粘贴出了春天的小草,鲜艳的花朵。这种联系生活进行的活动,符合幼儿的直观形象思维,而且利于幼儿通过感官直接感知,并能较好的运用材料表现。

2、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施主题活动课程,我利用幼儿园的每个月的活动,如幼儿园四月份的“环保节”,我引导孩子利用一些废旧的物品制作自己的小工具,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如,在“六一节”系列活动中,孩子们用彩纸折成开心帽,做成漂亮的挂饰来布置教室,在窗户上用打结的方法织网,挂上用毛线做成的小挂饰,用毛线粘贴跳舞唱歌的娃娃,用毛线绕漂亮的像框,将过节时的照片放在里面,还穿编出各种图案装饰教室,使主题充分地凸现出来。

二、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促进幼儿在探索中自主发展

《纲要》中明确指出:宽余的场地,充分的探索操作材料,有利于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让幼儿学会探索,增强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1、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投放不同的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

我们为孩子创设了美工区,由于孩子的能力特点各不相同,一开始,我只给孩子投放了各种颜色的碎毛线,五颜六色的毛线团,孩子一开始可以将线卷成圆形做组合画面,用碎线装饰已画好的形象。经过一段时间,幼儿有了一定的操作能力后,我又投入了像框和穿编架,让幼儿用线来缠绕,又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们的能力进一步发展了,我便投放一些难度较大的,如根据自己的想象用整团毛线的绕、贴,在圆形圈上打结织网等,形式多样,让幼儿自主选择。根据不同时期、不同能力,孩子的不同发展程度逐渐增加材料,由易到难供不同层次幼儿自由选择,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使每个幼儿纵向发展。

2、通过自主探索,让幼儿在在探索中发展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操作,如在一次织网活动中,我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织网,让他们自己去尝试探索,然后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用了什么材料,怎么织的,再通过大家一起讨论,得出更好的方法,这样的形式,教师不做任何示范,而作为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倾听孩子心声,必要时给孩子一定的帮助和引导,使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本学期我们的实践活动选用手工方面的题材,如在我的实践课《变装的鞋刷》中,我引导孩子利用自己家里带来了刷子为题材,请他们在刷子上进行变装装饰。在活动中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也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对于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是一次很好的提高与锻炼。如在《有趣的手链》的活动中,我们请孩子们利用捏的技能引导孩子捏一条有规律的手链,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次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在班级的课题实施以来,孩子们的对于手工活动都有了很大的兴趣,每次晨间区域活动的时候我们总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希望孩子们能够继续努力,在手工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子课题总结(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总结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