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 总结大全 > 总结范文
栏目

下册知识总结(十六篇)

发布时间:2023-03-29 热度:82

下册知识总结

【第1篇 初三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1)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恐怖_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掀起_犹太人的狂潮。

(2)1936年日本军部内部的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失败。但此后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了。

(3)意大利是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巴黎和会

①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

③和会的性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从《凡尔赛和约》关于殖民地问题的规定最能体现出来。

④对中国的影响:《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国的五四运动。

(2)凡尔赛体系的确立:1919年~1920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同德国、奥地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等战败国分别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华盛顿会议

①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②《九国公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③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这些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华盛顿会议对中国的影响:使中国又恢复到多个帝国主义国际共同支配的局面。

3、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

4、如何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它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在一定时期维护了世界统治秩序,但它是建立在战胜国瓜分战败国,强国瓜分弱国的基础上,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第2篇 初一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浙教版

1、我国主要的铁路枢纽:徐州(京沪线、陇海线)郑州(京广线、陇海线)兰州(兰青线、兰新线、陇海线、包兰线)株洲(浙赣线、京广线、湘黔线)成都(宝成线、成昆线、成渝线)北京(京哈线、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包线)

青藏铁路的起点:青海西宁——西藏拉萨。

2、我国“五纵三横”铁路干线:五纵:1、京沪线(经过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2、京九线(南昌是经过的省会城市),3、京哈——京广线(经过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4、焦柳线,5、宝成——成昆线;三横:1京包——包兰线(经过北京、呼和浩特、包头、银川、兰州),2陇海——兰新线(经过连云港、徐州、郑州、西安、宝鸡、兰州、乌鲁木齐)3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经过上海、杭州、南昌、株洲、怀化、贵阳、昆明)。

3、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1月份00 c等温线通过;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我国南北方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水田种植业与旱地种植业的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现象的分界线。

4、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部,北依燕山,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北京的主要城市职能:政治中心(、国家的主要方针政策出台)、文化中心(教育、文化、科技机构等)、国际交往中心(与外国元首、友好团体的友好往来)。

5、北京的主要名胜古迹主要有:长城、故宫等。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称为中国的“硅谷”。

6、台湾位于我国东南部,北接东海,南临南海,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邻。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部。台湾省由台湾岛和澎湖列岛、钓鱼岛等组成。台湾西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山地占全岛面积2/3,玉山是我国东部峰。台湾主要的城市、人口和工业均主要分在西部平原上。台北、基隆、高雄是主要的工业城市,新竹科学园区是台湾的“硅谷”,经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主要物产有樟脑、热带水果、木材。台湾汉族人大部分祖籍是福建和广东。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15、我国主要的铁路枢纽:徐州(京沪线、陇海线)郑州(京广线、陇海线)兰州(兰青线、兰新线、陇海线、包兰线)株洲(浙赣线、京广线、湘黔线)成都(宝成线、成昆线、成渝线)北京(京哈线、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包线)

青藏铁路的起点:青海西宁——西藏拉萨。

16、我国“五纵三横”铁路干线:五纵:1、京沪线(经过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2、京九线(南昌是经过的省会城市),3、京哈——京广线(经过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4、焦柳线,5、宝成——成昆线;三横:1京包——包兰线(经过北京、呼和浩特、包头、银川、兰州),2陇海——兰新线(经过连云港、徐州、郑州、西安、宝鸡、兰州、乌鲁木齐)3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经过上海、杭州、南昌、株洲、怀化、贵阳、昆明)。

17、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1月份00 c等温线通过;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我国南北方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水田种植业与旱地种植业的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现象的分界线。

18、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部,北依燕山,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北京的主要城市职能:政治中心(、国家的主要方针政策出台)、文化中心(教育、文化、科技机构等)、国际交往中心(与外国元首、友好团体的友好往来)。

19、北京的主要名胜古迹主要有:长城、故宫等。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称为中国的“硅谷”。

20、台湾位于我国东南部,北接东海,南临南海,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邻。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部。台湾省由台湾岛和澎湖列岛、钓鱼岛等组成。台湾西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山地占全岛面积2/3,玉山是我国东部峰。台湾主要的城市、人口和工业均主要分在西部平原上。台北、基隆、高雄是主要的工业城市,新竹科学园区是台湾的“硅谷”,经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主要物产有樟脑、热带水果、木材。台湾汉族人大部分祖籍是福建和广东。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1.东南亚的气候主要有两种: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2.美国共有50个州和一个首都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其中的两个海外州是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州。人口有2.82亿(2000), 面积是937万km2 。世界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3.世界上的工业密集地带是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向南到意大利。

4. 巴西有世界现已建成的水电站是伊泰普水电站,是由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建的。

5. 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仅30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分为三大地形区,东部:大分水岭为主的山地;中部:澳大利亚大盆地为主的平原;西部:宽广平坦的高原。

【第3篇 小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

1、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子上,从不同角度观察,一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或说成:最多同时能看到3个面)。

2、给出一个(或两个)方向观察的图形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由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还原立体图形。

3、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4、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

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排;

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找因数的方法: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 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

质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

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 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

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

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4、分解质因数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5、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

⑴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⑵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 ⑶两个质数一定互质;

⑷2和所有奇数互质; ⑸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6、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两两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概念

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5、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12条棱,每条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l=(a+b+h)×4

长=棱长总和÷4-宽 -高 a=l÷4-b-h

宽=棱长总和÷4-长 -高 b=l÷4-a-h

高=棱长总和÷4-长 -宽 h=l÷4-a-b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

6、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ab s=2(ah+bh)+ab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 s=2(ah+bh)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6、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长=体积÷宽÷高 a=v÷b÷h

宽=体积÷长÷高 b=v÷a÷h

高=体积÷长÷宽 h= v÷a÷b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a3

7、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8、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a)

【第4篇 初三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

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有水,水为溶剂

液体溶于液体,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1)概念: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

例: (1)t3℃时a的溶解度为 80g

(2)p点的的含义 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

(3)n点为 t3℃时a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 加入a物质,降温, 蒸发溶剂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4)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a溶解度是 80g 。

(7)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

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

(8)除去a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结晶 法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 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难溶物

(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 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

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1、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 × 100%

2、在饱和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c%= × 100%(c < s)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固体配制:

①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②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①步骤:计算、量取、稀释

②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浓盐酸 浓硫酸

颜色、状态 “纯净”:无色液体

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无

特性 挥发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吸水性 脱水性

强氧化性 腐蚀性

用途 ①金属除锈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酸 → 盐 氢气

(3)金属氧化物 酸 → 盐 水

(4)碱 酸 → 盐 水

(5)盐 酸 → 另一种盐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三种离子的检验

试剂

cl- agno3 及hno3

so42- ①ba(no3)2及hno3②hcl 及bacl2

co32- hcl 及石灰水

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俗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 ca(oh)2na2co3== caco3↓2naoh cao h2o== ca(oh)2

用途 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

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①工业:制漂白粉

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 ③建筑: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非金属氧化物碱 → 盐水

(3)酸碱 → 盐水

(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四、非金属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化学性质

(1)大多数可与水反应生成酸

co2h2o== h2co3

so2h2o== h2so3

so3h2o== h2so4

(1)少数可与水反应生成碱

na2o h2o== 2naoh

k2o h2o== 2koh 可溶

bao h2o== ba(oh)2 性碱

cao h2o== ca(oh)2

(2) 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

co2 ca(oh)2== caco3↓h2o(不是复分解反应)

(2) 碱性氧化物酸 → 盐水

fe2o36hcl== 2fecl33h2o

注: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加 热cuo h2o 2fe(oh)3加 热fe2o33h2o

五、中和反应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实质:oh-h== h2o

3、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

4、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0 7 14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

(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3)酸碱性与酸碱度关系:

指示剂 ph值 石蕊 酚酞

酸性 <7 变红色 无色

中性 =7 紫色 无色

碱性 >7 变蓝色 变红色

(4)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ph<5.6的雨水为酸雨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知识点

一、常见的盐 定义: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物质 俗称 物理性质 用途

氯化钠 食盐 白色粉末,

水溶液有咸味,

溶解度受温度

影响不大

(1)作调味品(2)作防腐剂

(3)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点)

(4)农业上用nacl溶液来选种

(5)制生理盐水(0.9% nacl溶液)

na 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分布,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cl- 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碳酸钠

na2co3 纯碱(因水溶液呈碱性)苏打 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食品工业等

碳酸氢钠

nahco3 小苏打 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 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

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

备注 1、粗盐中由于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无水氯化钙可用作干燥剂)

2、碳酸钠从溶液中析出时,会结合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化学式为na2co3?10h2o。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纯净物),俗称天然碱、石碱、口碱。

风化:常温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粉末。(化学变化)

3、2na h co3 △ na2co3 h2o co2↑ nahco3hcl===nacl h2o co2↑

二、精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1、 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2、 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 实验仪器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 烧杯、玻璃棒 加速溶解

过滤 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 引流

蒸发 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三、盐的化学性质

1、 盐(可溶) 金属1 → 金属2 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

2、 盐 酸 → 新盐 新酸(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3、 盐 碱 → 新盐 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4、 盐 盐 → 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注:①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②常见沉淀:agcl↓ baso4↓ cu(oh)2↓ fe(oh)3↓ mg(oh)2↓ baco3↓ caco3↓

生成气体:h与co32- ; nh4与oh- 生成水:h与oh-

③反应实质:离子结合成h2o:h与oh-

↑:h与co32-;nh4与oh-

↓:ag与cl-;co32- ba2 与co32-;so42-

ca2与co32- ……

mg2与oh-……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1、酸:大多数都可溶(除硅酸h2sio3不溶)

2、碱: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

3、盐:钾盐、钠盐、硝酸盐、铵盐都可溶;

硫酸盐除baso4难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

氯化物除agcl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

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

注:baso4、、agcl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五、特殊离子鉴别:

h 1、指示剂;2、活泼金属;3、金属氧化物;4、碱;5、某些盐:co32-盐

oh- 1、指示剂;2、非活泼金属;3、碱;4、某些盐:fe3、cu2盐

cl- 用ag no3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agcl沉淀

so42- 用ba(no3)2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 baso4沉淀;或用hcl和bacl2

co32- 用hcl能产生使ca (oh)2变浑浊的气体

fe3 用oh-能生成红褐色沉淀

cu2 用oh-能生成蓝色沉淀

nh4 用oh-能生成nh4oh,不稳定,分解出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mg2 用oh- 能生成白色沉淀

ca2 用co32- 能生成白色沉淀

六、化学肥料

1、农家肥料: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

2、化学肥料 (氮肥、钾肥、磷肥)

(1)氮肥 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

缺氮:叶黄a、常用氮肥:

含n量 使用注意事项

nh4hco3 17.7% 易分解,施用时深埋 铵态氮肥防晒防潮,且均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熟石灰等)混合施用

nh4no3 35% 易爆,结块不可用铁锤砸

(nh4)2so4 21.2% 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nh4cl 26.2% 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co(nh2)2 46.7% 含氮量的氮肥(有机物)

nh3. h2o 加水稀释后施用 不稳定,易放出nh3↑

nano3

b、nh4的检验

试剂:碱(naoh、ca(oh)2等)、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nh4no3 naoh=nano3 nh3↑h2o

c、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而吸收

(2)钾肥 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 缺钾:叶尖发黄

kcl

常用钾肥 草木灰:农村最常用钾肥(主要成分为k2co3), 呈碱性

k2so4: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3)磷肥 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催果)

缺磷: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

常用磷肥 磷矿粉 ca3(po4)2

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

过磷酸钙 ca(h2po4)2和caso4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重过磷酸钙 ca(h2po4)2 如草木灰、熟石灰

(4)复合肥:含n、p、k中的两种或三种

kno3

nh4h2po4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nh4) 2hpo4

3、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1)土壤污染: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放射性物质

(2)大气污染:n2o、nh3、h2s、 so2

(3)引起水体污染 :n、p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等现象

4、合理使用化肥

(1)根据土壤情况和农作物种类选择化肥 2、农家肥和化肥合理配用五、氮、磷、钾三种化肥的区别方法

氮 肥 钾 肥 磷 肥

看外观 白 色 晶 体 灰白色粉末

加 水 全 部 溶 于 水 大多数不溶于水

灼烧 可燃烧,熔化起泡冒烟 不燃烧,跳动、爆裂声

加ca(oh)2 放出氨气 不放出氨气

七、题型讲解:

1、离子共存:即离子不能结合成h2o、↓、↑

例: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so42-、cl-、na、h b.k、so42-、cu2、n03-

c.cl-、k、so42-、na d.ca2、cl-、co32-、na

2、除杂质:(所加物质,能去除杂质成分,不能与原物质反应,也不引进新杂质,生成原物质。)

例:naoh (ba(oh) 2) na 2so4 (na2co3)

k2so4 (cuso4) kno3 (cuso4)

3、区分物质:找物质间的不同点(通常用特殊离子鉴别法)。

例:naoh与ca(oh) 2 h 2so4与hcl nacl、hcl与na2co3 naoh与na2co3

找颜色;无颜色的,两两反应找现象。

例: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无法一一鉴别的是( )

a.naoh hcl cuso4 mgso4 b.na2co3 k2so4 bacl2 hcl

c.kno3 hcl fecl3 naoh d.kno3 h2so4 naoh bacl2

5、制取物质:

2hcl =2nacl ↑ na2co3 = 2naoh ↓

co2 = caco3↓ naoh == h2o

6、推断题:

(1)叙述型:找关键词;(2)框图型:找题眼;(3)表格型:两两反应,找现象;

(4)密码型:找特殊性质;(5)连线型:找反应种类,代入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 胃肠道 尿素co2h2o,放出热量

蛋白质 人体 氨基酸

水解 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

血红蛋白 o2 氧合血红蛋白

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淀粉酶 麦芽糖酶

例 :淀粉(能使碘变蓝) 麦芽糖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 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2、hg2、cu2、ag等)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二、糖类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6h10o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c6h10o5)n c6h12o6 血糖 淀粉(肌肉和肝脏中)

(2)葡萄糖c6h12o6 ( 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呼吸作用:c6h12o66o2 6co26h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光合作用:6co26h2o c6h12o66o2

(3)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三、油脂

1、分类 植物油脂:油 动物油脂:脂肪

2、功能:提供大量能量 39.3kj/g 每日摄入50g-60g

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糖类和脂肪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

四、维生素 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1、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等

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缺va :夜盲症 缺vc :坏血症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组成人体的元素 50多种

常量元素(11种) 在人体中含量>0.01% o>c>h>n>ca>p>k>s>na>cl>mg

微量元素 在人体中含量<0.01% fe、zn、se、i、f等

二、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1、钙 99%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1)成人体内约含钙1.26g,主要以c 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

(2)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

(3)钙 过多:结石、骨骼变粗

过少:青少年 佝偻病、发育不良

老年人 骨质疏松

(4)补钙产品:钙中钙;葡萄糖酸钙;

2、钠和钾

(1)na 存在于细胞外液 人体内含钠80g—120g

k 存在于细胞内液 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

(2)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如血液的ph7.35-7.45)

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必需元素(20多种) fe、zn、se、i、f等

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hg、cr、pb、ag、ba、al、cu等

元素 对人体的作用 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的影响

fe 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 缺铁会引起贫血

zn 影响人体发育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

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se 有防癌、抗癌作用 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如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

i(碘) 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f(氟) 能防治龋齿 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一、有机化合物

是否含有碳元素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不包括co、co2和na2co3、caco3等碳酸盐)

1、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c2h5oh(乙醇,俗名:酒精)、

ch3cooh(乙酸,俗名:醋酸)、c6h12o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

2、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 有机物 有机小分子 如:ch4、c2h5oh 、ch3cooh、c6h12o6等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

二、有机合成材料

1、 有机高分子材料

(1)分类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塑料

(三大合成材料) 合成纤维: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晴纶

合成橡胶

(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链状结构 热塑性 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

网状结构 热固性 如:电木

(3)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

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4)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

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

2、“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1)危害: ①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 ②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③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2)解决途径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3)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

【第5篇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一、电路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任意处断开,电流都会消失)

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二、电流

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 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三、电压

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3伏=106毫伏.

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四、电阻

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3千欧; 1千欧=103欧.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r与它的u和i无关).

2010年7月3日星期六滑动变阻器: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第6篇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简称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电压

1、 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源的电压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灯泡就越亮.

2、 电压的符号是“u”;电压的单位是 “伏(v)”.电压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mv)”、“千伏(kv)”,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kv=103 v 1 mv=10-3 v 1 mv=10-6 v.

3、 常见电压值:记住(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值1.5v。(2).人体安全电压值不高于36v。(3).家庭电路的电压值220v 。(4)蓄电池一个电压2v。

4、 电压的大小可以用电压表来测量

(1).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0~3 v,分度值“0.1 v”;使用“-”和“15”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0~15 v,分度值“0.5 v”.

(2). 电压表的使用规则:二要、一不、二看清.试触

二要: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用电器(或电源)的两端;要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出.

一不: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二看清:读数时一要看清电压表所用的量程;二要看清每一小格所表示的数值.

试触:试触的方法不仅可以选择电压表的量程,还可以判断电源的正负极;判断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是否正确.

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猜想或假设]:如图(右). u= u1+u2 ;(2). u= u1=u2 ;(3). u>;u2>; u1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如图,我们组想选择两只灯泡,一块电压表,像

测电流那样分别测出a、b、c各点的电压,然后进行比较.

u(v)

u1(v)

u2(v)

4.5

2

2.5

结论:u= u1+u2 , 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串压两个分)

三、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猜想或假设]:(1)u= u1+u2 ;(2)u= u1=u2 ; (3)u>;u2>; u1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如图,我们组想选择两只灯泡,一块电压表,像测电流那样分别测出aa′、bb′、cc′各点的电压,然后进行比较.

u (v)

u 1(v)

u 2(v)

4.5

4.5

4.5

结论:u= u1=u2 , 并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并压处处等)

四、电阻

1.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

导体能导电,但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作用.相同电压下,导线中电流不同,说明两条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resistance).电阻的符号:r

电阻无论它是否被连入电路,通过它们电流是多少,其阻值一般是不变的,即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也叫定值电阻,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2.电阻的单位:欧 符号w ;常用单位:千欧(kw)、兆欧(mw) 1 kw=103 w 1 mw=106 w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

五、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1)结构示意图: 电路图中的符号:(或 )。

(2)原理: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改变电阻的。

(3)作用:①改变电路的电阻;②改变电路中的电流;③改变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的用电器两端电压。

(4)使用:①串联在电路中使用;②接线柱要一上一下接入电路;③通过的电流不能超过允许的最大值;④在使用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远离下接线柱阻值变大,靠拢下接线柱阻值变小)

(5)变阻特点:逐渐改变电阻,不能表示出阻值。(6)改变电流的特点:是连续性的。

2.电阻箱:(1)变阻特点:能够表示出阻值。(2)改变电流的特点:是跳跃性的。

3.变阻器的应用:调节收音机和电视机音量大小的电位器。

《欧姆定律》

一、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提出问题]:电阻、电压、电流三者的关系怎样?

[猜想和假设]:1.电流和电阻成反比.2.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设计实验]:(一)设计思想:(1)一个灯泡,用两节电池比一节电池时亮,说明灯(电阻)不变,电压大时,电流也大;(2)同样的两节电池,2.5 v的灯比6.3 v的灯亮.电压不变时,电阻大的电流小,电阻小的电流大.

(二)实验电路:根据实验思想,画出如下电路图:(要记做上面的图)

1.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2.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二、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经过大量的实验而归纳得出的.为了纪念他,把这个定律叫做欧姆定律.

用公式表示: 式中:i——电流——安培(a); u——电压——伏特(v)

r——电阻——欧姆(w)

2.欧姆定律的应用

(1)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电路的计算.步骤:[画出图,标出量、求出数]即:①根据题意画电路图.②在电路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未知量的符号.③利用欧姆定律求解.

(2)对额定电压的理解:用电器在正常工作时所需的电压叫额定电压.

(3)短路是电流过大的.一个原因.(由i=u/r可知,短路u不变,r很小,i很大)

3.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1)串联:①两个电阻串联接入电路,相当于增加导体的长度,其总电阻要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要大;②串联的两个电阻,如果任何一个电阻增大,总电阻会增大;③要使电路电阻增大(或电流减小)应串联电阻;④串联后的电阻为r,即:r=r1+ r2

(2)并联:①两个电阻并联接入电路,相当于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其总电阻要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要小;②并联的两个电阻,如果任何一个电阻增大,总电阻也会增大;

③要使电路电阻减小(或增大干路电流)应并联电阻;(4)、并联后电阻为r,即:

三、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 推出 ,计算出灯泡电阻r.

[实验电路及器材]:(要记做右图)

[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2.,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至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

3.试触,观察电流表、电压表指针的变化,

4.合上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被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填入数据表格内.

[数据表格及记录]: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 v的电压.

2.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

3.预防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

(1)绝对不要接触没有绝缘皮的火线以及跟火线连通的导体. (2)绝缘部分破损,导电部分裸露处要及时更换. (3)不要在电线上搭晾衣物,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或开关).

4.安全用电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5.雷电的产生:雷电是由于大气在激烈的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发生摩擦,致使一部分云层带上了正电,另一部分云层带上了负电.当两朵带异种电荷的云层相互接近时,就发生了大规模的空中放电现象,产生强大的闪光和声音,这就是雷电.

6.雷电的危害:击毁房屋,造成人畜伤亡,还会引起森林火灾,破坏高压输电线等. 、

7.雷电的预防:在高大建筑物的顶部安装避雷针来防雷电;雷雨的天气尽量不要外出走动,不要在大树下躲雨,不站在高处,而应蹲在低凹处并且两脚尽量并拢.在高压输电线上面安装避雷线

8.避雷针:它把雷电引来入地,从而保护其他物体.

《电功率》

一、电能

1.电能

(1)、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如:热能、光能、机械能(动能)、化学能、磁场能------等。

(2)、电能的来源:水力、风力、火力、化学能、光等。

(3)、使用电能优点:①来源广泛;②便于输送;③使用方便;④污染少,有利于保护环境.

2、电能的单位:(1)、国际单位:焦耳(j);(2)、常用单位:千瓦时(kw·h)俗称“度”;(3)、换算关系:1度=1千瓦时(kw·h)=3.6×106焦耳(j)

.电能表——用来测量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或电功)

(1)、认识电能表:①“10(20) a”指这个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10安培.短时间应用电流允许大一些,但不能超过20a;②“600 revs/kw·h”指电能表转过600转,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是1kw·h;

③“50 hz”指电能表应在50 hz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4.[补充]电功(w):(可认为是消耗的电能)

(1)、电流通过用电器所做的功(即消耗电能)叫做电功.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氏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2)、电功的公式及单位:

二、电功率

1.什么是电功率

[演示](1)将15 w和100 w的电灯分别接入电路,合上开关,灯发光,同学们观察电能表转动情况,100 w转得快说明用电器用消耗的电能快. 不能说消耗得电能多。

(1)、 电功率(electric power)” 用p表示,是表示消耗电能(或电流做功)的快慢

(2)、单位:①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②更大的单位是千瓦(kw),即1 kw=103 w

2.电功率的大小(或意义):等于用电器1s内消耗的电能。(即它与电能和用电器工作的时间有关)

w——消耗电能(或电流做功)

3.电功率计算(或测量):(1) t——用电器工作的时间

p——电功率

(2)、p=ui 其中u——电压(v),i—— 电流(a),p——电功率(w)

(3)、[补充] ① p=i2r ;② p= u2/ r 都可以求出p

4.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220 v,15 w”指的是电灯的额定工作电压是220 v,额定功率是15 w.

家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 测量要求]:(1)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2)使小灯泡两端电压是额定电压的1.2倍,并观察小灯泡亮度.(3)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并观察小灯泡亮度.

[实验目的]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

[实验原理]根据公式p=ui,测出灯两端电压和通过灯泡电流,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电路和器材]设计如右图电路.(要记做图)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连接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值;2.合上开关,移动滑片p,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发光,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示数3.移动滑片p,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值的1.2倍,观察灯泡发光,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示数.4.移动滑片p,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观察并做记录.5.断开开关,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结论]: (1)不同电压,小灯泡的功率不同.实际电压越大,小灯泡功率越大.(2)小灯泡的亮度由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3)在额定电压下,小灯泡才能正常发光.

四、电和热

1.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铜丝与电阻丝串联,电流相同,

相同时间,电阻丝阻值大,发热多。

2.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通电时间大小的关系:(课本图试验)电流相同,

电阻相同,通电时间长,发出热多。

3.焦耳定律

(1)、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2)、写成公式 q=i2rt 其中电流i(a),电阻r(ω),通电时间t(s),热量q(j). 用电器的电阻一般认为不变。

(3)、电流通过导体时,消耗的电能(电流所做和功)w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的情况下,有以下公式:

4.电热的应用和防止

(1)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加热设备.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制成的.

(2)常见的电热器有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电饭锅、电烤炉等.

(3)电热器优点:①清洁卫生,没有环境污染.②热效率高,使用方便.③能方便地调节温度。

(4)电热的危害:电流过大,烧坏导体;绝缘材料老化,甚至烧坏,引起火灾:但可用电热来驱潮 。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1.电功率和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接入电路的用电器总功率越大,电路中的总电流越大.

2.保险丝: ①材料——铅锑合金;② 特点——电阻大、熔点低;③不同粗细的保险丝具有不同的额定电流.电流i大,由q=i2rt知,保险丝r较导线的电阻大,发热多,加上熔点低,易烧断。

3.安全用电要做到: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要防止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了电;原来绝缘的物体不绝缘.发生触电事故时,应当赶快切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竹竿将电线挑开,迅速使触电的人脱离电源.发生火灾时,要首先切断电源,绝对不要带电泼水救火.

《电学综合重点复习》

一、串联:(如图右)(1)电流:i=i1=i2 ;(2)电压:u= u1+u2

(3)电阻 :r=r1+ r2;(4)、满足关系:i=u/r;i1=u1/r1;i2=u2/r2

(5)、分压关系:u1:u2= r1:r2 ;

(6)、消耗电能关系 w1:w2= r1:r2 ;(7)消耗电功率关系: p1:p2= r1:r2

二、并联:(如图右)(1)电流:i=i1+i2 ;(2)电压:u= u1=u2

(3)电阻 :1/r=1/ r1+ 1/r2;(4)满足关系:i=u/r;i1=u1/r1;i2=u2/r2

(5)分流关系:i1:i2= 1/r1:1/r2 ;

(6)消耗电能关系 w1:w2= 1/r1:1/r2 ;

(7消耗电功率关系: p1:p2= 1/r1:1/r2

三、本期计算公式:

1.欧姆定律:i=u/r ;变形公式:r=u/i和u=i·r

2.电能(或电功): 3.电功率:p=w/t=ui=i2r=/r

【第7篇 新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1、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p8

措施:①吸取隋亡教训②轻徭薄赋③勤于政事④廉洁奉公⑤减轻农民赋税劳役⑥戒奢从简

⑦合并州县⑧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房(房玄龄)谋杜(杜如晦)断”,谏臣魏征(镜子)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吸取隋亡教训,重视人民的力量,搞好君与民的关系,统治者要执政为民。

贞观之治表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此句话还可用于评价“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3、开元之治:(唐玄宗李隆基)p12

措施:①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的姚崇、宋璟等为宰相②重视地方吏治,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地方,亲自考核县令政绩③戒奢从简

4、科举制的创立p17(清朝1905年科举制废除)

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

隋炀帝——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设状元。

武则天——设武举和殿试。唐朝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

唐玄宗——诗赋成为主要考试内容。

科举制的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③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促进了唐诗的发展。

5、(隋炀帝)京杭大运河的开通p4

开凿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开始。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e.涿郡f.余杭g.洛阳

京杭大运河沟通的水系:由北向南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京杭大运河开通的历史意义: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评价大运河的诗作: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_不较多。

唐胡曾《汴水》

千里长河一但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河怀古》:大家都说隋朝灭亡是因为京杭大运河,但直到今天南北航向仍然靠它运输。如果没有隋炀帝巡行江都的事,他的功绩和大禹相比也是可以的。他的观点比较客观,全面。

《汴水》: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奏响了隋朝灭亡的前奏。巡行的锦帆还没落下部将叛变之事就发生了,炀帝更是没有返回都城,客死江都。

《汴河怀古》较为正确,它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去评价大运河的开凿,既看到了但是人们看到的消极面,又看到了当时人们没有看到的积极面,将问题一分为二来看待.而《汴水》只是从消极方面去评价大运河。

6、隋唐对外友好往来:p30

唐朝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设计了唐招提寺,传播了唐朝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唐朝唐太宗时高僧玄奘出使天竺(古印度),在那里的学府那烂陀寺游学。写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_疆地区的历史和佛学典籍。

7、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p33

8、宋朝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史实p56

农业:唐宋时期,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宋朝时,水稻居粮食生产首位。

手工业:北宋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发展成瓷都。宋朝造船业居世界首位。

商业:宋朝大都市开封(北宋都城)和杭州(即南宋都城临安)。广州和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纸币的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的产生,利于商业发展。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p59纸币图识记,北宋称为交子,南宋称为会子)

9、宋朝社会风俗(p61--p64)

宋朝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陋习逐渐传开。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以吃鱼多。

宋朝交通发达,供住宿的邸店很多,宋诗里“邸店如云屯”,就是形容旅店业的兴旺。

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城里有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反映的节日是春节。

10、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立蒙古国。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占领临安,南宋灭亡。p67

11、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将粘土做成陶活字。既经济,又省时,促进了文化传播。比欧洲早400年。

指南针:战国时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p73三幅图要识记,右边竖文字看看)

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的发明。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火枪、火箭、火炮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12、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

①戚继光抗倭:(p96)明朝时,日本的倭寇_扰我国东南沿海,明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组成“戚家军”开赴台州,九战九捷,荡平浙江的倭寇。保卫了东南沿海边疆,戚继光是民族英雄。

戚继光的话:“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p104)1661年,郑成功率领将士攻打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郑成功捍卫了国家主权,维护了领土完整,是我国历的民族英雄。

1683年,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意义: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的内在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边防。

郑成功致信荷兰殖民长官揆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③雅克萨之战: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为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命令军队两次围攻雅克萨,沙俄政府被迫同意谈判解决中俄边界问题。

1689年,中俄在尼布楚谈判,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p106

13、郑和下西洋:p94

目的: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过程:1405年,明成祖(朱棣)派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从刘家港出发,到1433年,先后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伟大的航海家。以丝绸、瓷器换回各国的珠宝、香料、药材。

历史意义: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注意:郑和下西洋和九年级所学的新航路开辟进行比较

14、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_藏:p110

①顺治帝赐予_五世为“_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位佛教领袖“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②1727年清朝设驻藏大臣。后来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_、班禅共同管理_藏事务。

③_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金瓶掣签制度)

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政府对_藏的管辖。

_疆:p111

①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②乾隆帝时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_疆地区,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③土尔扈特部(蒙古族)不堪沙皇压迫,在渥巴锡的领导下,返回_疆。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15、“闭关锁国”p118

清朝统治着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实行“闭关锁国”只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管理经营海外贸易。

“闭关锁国”影响:

①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②消极影响: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6、北京城与明长城:p121

紫禁城(今故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p122图)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p122图)

17、古代书法和绘画

唐朝颜真卿(颜体),代表作《颜氏家庙碑》并称“颜筋柳骨”,见p39上图

柳公权(柳体),《玄秘塔碑》

隋朝展子虔《游春图》;唐朝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和《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宋朝画家张择端(潍坊人)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河沿岸的风景和繁华景象。

元代画家赵孟頫,当时人们称他的画属于“神品”,代表作《秋郊饮马图》p80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明朝董其昌的书法有“颜(颜真卿)骨赵(赵孟頫)姿”之美。p129

【第8篇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2023

1、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p8

措施:①吸取隋亡教训②轻徭薄赋③勤于政事④廉洁奉公⑤减轻农民赋税劳役⑥戒奢从简

⑦合并州县⑧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房(房玄龄)谋杜(杜如晦)断”,谏臣魏征(镜子)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吸取隋亡教训,重视人民的力量,搞好君与民的关系,统治者要执政为民。

贞观之治表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此句话还可用于评价“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3、开元之治:(唐玄宗李隆基)p12

措施:①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的姚崇、宋璟等为宰相②重视地方吏治,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地方,亲自考核县令政绩③戒奢从简

4、科举制的创立p17 (清朝1905年科举制废除)

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

隋炀帝——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设状元。

武则天——设武举和殿试。 唐朝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

唐玄宗——诗赋成为主要考试内容。

科举制的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③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促进了唐诗的发展。

5、(隋炀帝)京杭大运河的开通p4

开凿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开始。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e.涿郡f.余杭g.洛阳

京杭大运河沟通的水系:由北向南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京杭大运河开通的历史意义: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评价大运河的诗作:

唐 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 胡曾《汴水》

千里长河一但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河怀古》:大家都说隋朝灭亡是因为京杭大运河,但直到今天南北航向仍然靠它运输。如果没有隋炀帝巡行江都的事,他的功绩和大禹相比也是可以的。他的观点比较客观,全面。

《汴水》: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奏响了隋朝灭亡的前奏。巡行的锦帆还没落下部将叛变之事就发生了,炀帝更是没有返回都城,客死江都。

《汴河怀古》较为正确,它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去评价大运河的开凿,既看到了但是人们看到的消极面,又看到了当时人们没有看到的积极面,将问题一分为二来看待.而《汴水》只是从消极方面去评价大运河。

6、隋唐对外友好往来:p30

唐朝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设计了唐招提寺,传播了唐朝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唐朝唐太宗时高僧玄奘出使天竺(古印度),在那里的学府那烂陀寺游学。写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_疆地区的历史和佛学典籍。

7、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p33

8、宋朝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史实p56

农业:唐宋时期,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宋朝时,水稻居粮食生产首位。

手工业:北宋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发展成瓷都。宋朝造船业居世界首位。

商业:宋朝大都市开封(北宋都城)和杭州(即南宋都城临安)。广州和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纸币的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的产生,利于商业发展。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p59纸币图识记,北宋称为交子,南宋称为会子)

9、宋朝社会风俗(p61--p64)

宋朝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陋习逐渐传开。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以吃鱼多。

宋朝交通发达,供住宿的邸店很多,宋诗里“邸店如云屯”,就是形容旅店业的兴旺。

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城里有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宋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反映的节日是春节。

10、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立蒙古国。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占领临安,南宋灭亡。p67

11、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将粘土做成陶活字。既经济,又省时,促进了文化传播。比欧洲早400年。

指南针:战国时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p73三幅图要识记,右边竖文字看看)

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的发明。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火枪、火箭、火炮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12、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

①戚继光抗倭:(p96)明朝时,日本的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明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组成“戚家军”开赴台州,九战九捷,荡平浙江的倭寇。保卫了东南沿海边疆,戚继光是民族英雄。

戚继光的话:“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p104)1661年,郑成功率领将士攻打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郑成功捍卫了国家主权,维护了领土完整,是我国历的民族英雄。

1683年,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意义: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的内在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边防。

郑成功致信荷兰殖民长官揆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③雅克萨之战: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为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命令军队两次围攻雅克萨,沙俄政府被迫同意谈判解决中俄边界问题。

1689年,中俄在尼布楚谈判,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p106

13、郑和下西洋:p94

目的: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过程:1405年,明成祖(朱棣)派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从刘家港出发,到1433年,先后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伟大的航海家。以丝绸、瓷器换回各国的珠宝、香料、药材。

历史意义: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注意:郑和下西洋和九年级所学的新航路开辟进行比较

14、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_藏:p110

①顺治帝赐予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位佛教领袖“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②1727年清朝设驻藏大臣。后来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_藏事务。

③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金瓶掣签制度)

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政府对_藏的管辖。

_疆:p111

①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②乾隆帝时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_疆地区,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③土尔扈特部(蒙古族)不堪沙皇压迫,在渥巴锡的领导下,返回_疆。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15、“闭关锁国”p118

清朝统治着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实行“闭关锁国”只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管理经营海外贸易。

“闭关锁国”影响:

①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②消极影响: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6、北京城与明长城:p121

紫禁城(今故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p122图)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p122图)

17、古代书法和绘画

唐朝颜真卿(颜体),代表作《颜氏家庙碑》 并称“颜筋柳骨”,见p39上图

柳公权(柳体),《玄秘塔碑》

隋朝展子虔《游春图》;唐朝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和《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宋朝画家张择端(潍坊人)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河沿岸的风景和繁华景象。

元代画家赵孟頫,当时人们称他的画属于“神品”,代表作《秋郊饮马图》 p80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明朝董其昌的书法有“颜(颜真卿)骨赵(赵孟頫)姿”之美。 p129

明末画家徐渭善用泼墨《墨葡萄图》

【第9篇 人教版初三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1、两个政权并存

a 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_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革命中建立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以及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其中,临时政府是主要的、实际掌权的机关。

b、原因: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2、十月革命

原因和背景: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②二月革命_了沙皇政府,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经过:

a、.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b、起义信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

c、起义胜利:1917年11月7日攻占冬宫,随即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

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1917年至1920年,苏俄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_爆发,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②促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十月革命的几个特点:

①它打破了资本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单独取得革命的胜利;

②它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各地的革命道路;

③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从而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十月革命的主要特征

中心城市_、武装夺取政权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原因:十月革命胜利后,不甘失败的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了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经济力量战胜敌人,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对中小型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和食品公司。

【第10篇 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1、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_了沙皇专制统治。

2、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即十月革命。 3、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4、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的_叛乱,巩固了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5、十月革命历史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2课

1、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当时加入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3、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4、斯大林模式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有严重的弊端。

选择题:

1、“斯大林模式”在苏联形成的标志是( d )

a.苏联的成立

b.农业集体化方针的通过 d.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c.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2、人类历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c)

a.六月革命 b.巴黎公社革命(1871年3月18日革命)

c.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3、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a)

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发展 ②是苏维埃政权经济政策的一定程度的倒退③是利用市场和价值规律发展经济的一种尝试 ④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步骤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苏联这一名称始于(b)

a.1921年 b.1922年 c.1925年 d.1927年

5、1936年苏联新宪法宣布苏联是(a)

a.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b.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c.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d.民主社会主义国家

6、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b.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

c.在历起过积极作用,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d.使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和践踏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3课

1、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和约规定:

2、1919年—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奥地利、匈牙利、土尔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亚洲、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3、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4、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4课

1、1929年—1933年,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这次危机的主要特点有: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2、为对付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目的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即颁布的《国家工业复兴法》。 第5课

1、1933年,希特勒执掌德国大权,称为国家元首,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2、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在形成了。

1、在华盛顿会议上获得利益的国家是( b )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法国

2、以下对华盛顿会议所签订的《九国公约》认识正确的是( d )

a.使帝国主义重新划分了在华的势力范围

b.美国取得了暂时独霸中国的地位

c.日本趁机扩大在中国的势力

d.暂时缓和列强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3、美国政府为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实行( a )

a.罗斯福新政 b.精兵简政 c.法西斯专政 d.门户开放

4、下列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表述正确的是( d )

a.它确立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b.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c.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d.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5、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a )

a.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消除危机

b.采用国有化的形式来消除危机

c.用改良的办法而不是扩张的方法克服危机

d.兴建公共工程,减少失业队伍

6、德国纳粹党残酷迫害犹太人,无数犹太人遭到了非人的虐待,你认为纳粹政权迫害犹太人的根本原因是( c )

a.夺取犹太人的财富

b.犹太人想_政权

c.煽动种族狂热,为侵略制造借口

d.犹太人中进步人士很多

7、关于《凡尔赛和约》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莱茵河西岸地区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b.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c.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d.德国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

8、在《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 c )

a.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 b.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

c.德国海外殖民地被英美等国瓜分 d.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9、在华盛顿会议上,居主导地位的国家是( c )

a.英、法、美 b.英、法、日 c.英、美、日 d.法、美、日

10、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首先在发生。( c )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11、这次大危机的特点中,不包括( c )

a.工农业、商业金融全面危机 b.破坏性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危机

c.危机首先从战败国发生 d.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战争的危险

12、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的调整。( b )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金融

13.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b )

a.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b.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c.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 d.德国策划慕尼黑阴谋

二、列举题:

列举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第三单元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却没有受到国际社会有效的抵制和制裁。后又把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英国和法国希望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求得一时太平。

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在慕尼黑签订协定,历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

20世纪30年代,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法西斯在世界各地不断进行侵略活动。 西方大国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这种政策成为“绥靖政策”。 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德军发动了对苏联的战争。

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答:根本原因:和一战一样是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其他原因:一些大国为自身利益而采取的绥靖政策。世界各国人民虽进行反法西斯战争,但没有互相配合,还不能组织战争爆发。

2、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败亡的原因?

答:绥靖政策的影响;战术思想陈旧;欧洲国家各自为战。

第三单元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942年1月1日,美、英、法、中等26个国家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

1942年7月,希特勒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打颤的重要转折点。

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1945年,苏联军队对柏林发动了总攻。希特勒自杀身亡。

1945年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1945年8月上旬,美军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1945年8月15日,走投无路的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9日,日本正式签署了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其启迪?

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启迪: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

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

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

求得共同发展。

2、 雅尔塔会议的评价?

背景: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苏军解放全部国土,并从东面向德国

逼近;美英盟军粉碎西线德军的抵抗,解放法国并从西面攻入德国。

影响:积极因素: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战胜德、意、日、法西斯

国家的步伐。

消极因素: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二战后美

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新格局。

一、填空题:

1、1938年9月, 德 、 意 、 英 、 法 四国政府首脑在慕尼黑签订协定,历称这

一事件为 慕尼黑阴谋 。

斯大林、德国、联合国 9、苏联 、希特勒10、柏林、德国、欧洲战争

3、西方大国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这种政策成为 绥靖政

策 。

4、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进攻 波兰 ,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5、1941年6月,德军发动了对 苏联 的战争。

6、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 美国 太平洋基地 珍珠港 12月8日, 美国 对

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 扩大 。

7、1942年1月1日,美、英、法、中等26个国家代表在 美国 首都 华盛顿 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8、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 罗斯福 、 丘吉尔 、斯大林,会议决定彻

底消灭 德国 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 联合国 。

9、1945年, 苏联 军队对柏林发动了总攻。 希特勒 自杀身亡。

10、1945年5月2日, 柏林 守军投降。5月8日, 德国 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 欧洲战争 结束。

二、选择题:

1、下列人物中,没有参与慕尼黑阴谋的有( d )

a、希特勒 b、张伯伦 c、达拉第 d、罗斯福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c )

a.偷袭珍珠港b.莫斯科保卫战c.斯大林格勒战役d.柏林战役

3、下列不属于雅尔塔会议决议内容的是( a )

a. 决定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b. 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c. 苏联答应在欧洲战场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d. 决定彻底摧毁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政权中最先垮台的是(d )

a、日本 b、德国 c、匈牙利 d、意大利

5、参加雅尔塔会议的国家有( b )

a、美、英、法 b、美、英、苏 c、英、法、中 d、美、英、中

6、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时间( a )

a、8月15日 b、9月9日 c、8月25日 d、5月8日

第四单元第8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取得了统治

地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其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地位下降。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美国经济缓慢回升,但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的负债国,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在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同时,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完成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有了持续稳定的发展,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

答:美国经济发展速度处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前列;

经历繁荣—危机—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科技含量高。

2、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答: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

抓住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实用人才;战后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军事经济实力的增强;

确立世界霸权地位的政治需要。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

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使用的货币为欧元。 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金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同时,欧盟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 欧盟成立以后,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0世纪末,欧盟是世界上的经济实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在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

界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964年,日本东京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

简答题:

1、50—70年代西欧经济出现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西欧国家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

美国的大力扶植;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指导。

2、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并推行非军事化政策。战后美国对日本的经济扶植;制定适

当的经济政策,引进先进科技。

一、 选择题:

1、19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d )

a、美国 b、英国 c、苏联 d、日本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宝座的是( a )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英国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d )

(1)本国的民主化改革(2)美国的支援(3)第3次科技革命的影响(4)重视教育

a、(1)(2) b、(2)(3)(4) c、(1)(3)(4) d、(1)(2)(3)(4)

4、1993年,欧共体正式改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在欧盟的成立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下

面哪个条约的签署?( a )

a、《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b、《欧洲煤钢联营条约》

c、《罗马条约》 d、《布鲁塞尔条约》

5、20世纪末,世界上的经济体是( b )

a、日本 b、美国 c、欧盟 d、德国

6、日本经济曾经以持续高速增长态势,最终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

经济大国的时间是在( c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7、欧盟成立最初有多少个成员国(b)

a.6个b.12个c.15个d.25个

8、到2023年欧盟有多少个成员国( d )

a、12个 b 13个 c 14个 d 15个

第五单元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在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后,开始进行改革。 赫鲁晓夫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

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到政治方面。此后,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八一九事变”后,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 1991年,苏联解体。

简答题:

评价赫鲁晓夫改革?

答:赫鲁晓夫试图对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中的各种弊端进行改革,虽然从经济、

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改革只是在原由体制下的框架内进行

的小修小补,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加之他的主观主义和急噪冒进,导致改革的失败。赫鲁

晓夫的改革对苏联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11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相继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改革,其中,匈牙利的改革较为突出。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政府对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局部改革和调整。

1968年,试图摆脱苏联控制的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被苏联镇压。

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经济每况愈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

求。

20世纪80年代,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

失政权。

东欧剧变以后,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实

现了统一。

一、 简答题:

1、匈牙利改革措施及影响?

答:措施:在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在经

济上,针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降低积累率,放慢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优先发展

农业和轻工业;调整农业政策,废除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国家取

消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指令性计划,改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在工业方面也

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

影响:改革使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一时成为“令人羡慕的东欧之窗”。但是,

从70年代中期起改革遇到了挫折。随着改革陷入困境和经济形势的日益恶化,国内政治上

的不稳定因素也随之增长。

2、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

答: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力,提

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以法治国;

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

一、选择题:

1、苏联解体的时间是:( c )

a、1985年 b、1989年 c、1991年 d、1992年

2、东欧巨变的根本原因是:( b )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b、国内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 c、国内政治腐败

d、国内的闭关自守

3、1964年被迫下台的苏联领导人是( b )

a、勃烈日涅夫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4、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二的国家是( d )

a、南斯拉夫 b、匈牙利 c、德国 d、捷克斯洛伐克

5、1968年,试图通过改革摆脱苏联控制,却被苏联镇压的东欧国家是 ( d)

a、匈牙利 b、保加利亚 c、南斯拉夫 d、捷克斯洛伐克

第六单元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后,印度人民不断发动反抗英国殖民者的斗争。 二战后初期,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印度再次出现民族独立运动高潮。

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 印度独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韩国、新加坡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 二战结束后,民族解放运动席卷整个非洲大陆。 非洲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最先在北非展开。

1952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 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赢得埃及的真正独立。

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了独立。 1960年非洲出现17个独立国家,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1990年3月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1959年,古巴通过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1999年底,巴拿马终于收回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获得巴基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 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陆续迁往巴基斯坦。

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建立;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基斯坦的“委任统治”。

1948—1973年,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国之间就发生了四次战争,史称中东战争。 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各个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 各宗教的信徒都把耶路撒冷看作自己的“圣城”。 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1、二战后初期,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也蓬勃开展起来,开展最早的地区是 ( a )

a、北非 b、东非 c、中非 d、南非

2、下列国家中,在1947年以前与印度是一家的是( d )

a、巴勒斯坦 b、缅甸 c、斯里兰卡 d、巴基斯坦

3、20世纪60年代初对于非洲来说是一段值得纪念的历史,因为就是在其中的一年中有17个国家取得独立,这一年也被称为“非洲独立年”,这是在( a )

a、1960年 b、1961年 c、1962年 d、1964年

4、下面对有关国际组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 协约国和同盟国是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b、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的国际组织

c、 欧共体的成立消除了其各成员国内部的矛盾和争端。

d、“七十七国集团”是第三世界国家建立的重要国际组织

5、标志着欧洲奴役非洲长达500年历史结束的事件是( c )

【第11篇 初三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机械和功

1.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2.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镊子,筷子,扫地用具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3.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4.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5.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详见公式总结)

6.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7.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8.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9.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p=w/t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电磁铁的应用

一、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电磁起重机:电磁铁在实际中的应用很多,最直接的应用就是电磁起重机。把电磁铁安装在吊车上,通电后吸起大量钢铁,移动到另一位置后切断电流,把钢铁放下。大型电磁起重机一次可以吊起几吨钢材。

2.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是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使用电磁继电器可用低电压和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和强电流,实现远距离操作。

3.电铃:电路闭合,电磁铁吸引弹性片,使铁锤向铁铃方向运动,铁锤打击铁铃而发出声音,同时电路断开,电磁铁没有了磁性,铁锤又被弹回,电路闭合。如此不断重复,电铃发出了持续的铃声。

4.电磁选矿机:电磁选矿机是根据磁体对铁矿石有吸引力的原理制成的。当电磁选矿机工作时,铁砂将落入b箱。矿石在下落过程中,经过电磁铁时,非铁矿石不能被电磁铁吸引,由于重力的作用直接落入a箱;而铁矿石能被电磁铁吸引,吸附在滚筒上并随滚筒一起转动,到b箱上方时电磁铁对矿石的吸引力已非常微小,所以矿石由于重力的作用而落入b箱。

5.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采用无接触的电磁悬浮、导向和驱动系统的磁悬浮高速列车系统。它的时速可达到500公里以上,是当今世界最快的地面客运交通工具,有速度快、爬坡能力强、能耗低运行时噪音小、安全舒适、不燃油,污染少等优点。并且它采用高架方式,占用的耕地很少。磁悬浮列车意味着这些火车利用磁的基本原理悬浮在导轨上来代替旧的钢轮和轨道列车。磁悬浮技术利用电磁力将整个列车车厢托起,摆脱了讨厌的摩擦力和令人不快的锵锵声,实现与地面无接触、无燃料的快速“飞行”。

6.扬声器: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主要由固定的永久磁体、线圈和锥形纸盆构成。当声音以音频电流的形式通过扬声器中的线圈时,扬声器上的磁铁产生的磁场对线圈将产生力的作用,线圈便会因电流强弱的变化产生不同频率的振动,进而带动纸盆发出不同频率和强弱的声音。纸盆将振动通过空气传播出去,于是就产生了我们听到声音。

家里的一些电器,如电冰箱、吸尘器上都有电磁铁。在电动机、发电机和电磁继电器里也用到电磁铁。全自动洗衣机的进水、排水阀门,卫生间里感应式冲水器阀门,也都是由电磁铁控制的。

二、电磁铁在农业上的应用

磁铁还有一种用途,说来更有趣味:它能在农业上帮助农民除掉作物种子里的杂草种子。杂草种子上有绒毛,能够粘在旁边走过的动物的毛上,因此它们就能散布到离母本植物很远的地方。杂草的这种在几百万年的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特点,却被农业技术利用了来除掉它的种子。农业技术家利用磁铁,把杂草的粗糙的种子从作物的种子里挑选出来。如果在混有杂草种子的作物种子里撒上一些铁屑,铁屑就会紧紧地粘在杂草种子上,而不会粘在光滑的作物种子上。然后拿一个力量足够强大的电磁铁去对它们作用,于是混合着的种子就会自动分开,分成作物种子和杂草种子两部分,电磁铁从混合物里把所有粘有铁屑的种子都捞了出来。

【第12篇 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1、比的意义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4)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5)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6)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5、比例的意义: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6、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7、比和比例的区别

(1)比表示两个量相除的关系,它有两项(即前、后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它有四项(即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2)比有基本性质,它是化简比的依据;比例出有基本性质,它是解比例的依据。

7、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以前学过的方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8、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_=k(一定)

9、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_y=k(一定)

10、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

关键是看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就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11、比例尺: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12、比例尺的分类

(1)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2)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1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13、应用比例尺画图

(1)写出图的名称、

(2)确定比例尺;

(3)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

(4)画图(画出单位长度)

(5)标出实际距离,写清地点名称

(6)标出比例尺

14、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相似图形)

15、用比例解决问题:

根据问题中的不变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并正确判断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根据正、反比例关系式列出相应的方程并求解。

【第13篇 初三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注释

1[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郭]外城; 3[池]护城河; 4[兵革]兵器甲胄;

5[委]舍弃; 6[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7[山溪]山河 8[畔]通“叛”:背叛;

9[环]包围 10[至]极点

11[天时]指天然的时运,自然形成的时机,机会;一说天气和时令。 12[地利]地理优势。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简析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整体把握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很有说服力。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又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史实和现代事例

1.周武王姬发伐商纣

2.隋末杨广无道,各地农民起义,瓦岗军得道多助

3.元顺帝无道,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得道多助

4.二战期间,德意日三国失道寡助,中美英等抗战国得道多助

5.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得道多助,国民党失道寡助

6.抗日战争中,国共部队得道多助,日本侵略军失道寡助。

7.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失道寡助,陈胜和吴广得道多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释

(1)选自《孟子?告子下》题目是作者加编的,告子,姓告,孟子的学生,兼治儒墨之学。这里节选的部分,有的版本题为《舜发于畎亩之中》。

(2)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是从田野间被任用的。舜原来在历山耕田,三十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主之位。发,起,指被任用。于,介词,从。畎,田间水沟,田中的垄沟。亩,田垄。“畎亩”,泛指田野,田地、田间。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

(3)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举用起来的。傅说,商朝人,原在傅岩地方作泥水匠,为人筑墙,殷王武丁访寻他,用他为相。举,被举用,被选拔。版筑,筑墙时在两块夹版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版,打土墙用的夹板。筑,捣土用的杵。

(4)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是从卖鱼盐的商贩子中被举用起来的。胶鬲,商朝贤臣,起初贩卖鱼和盐,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来又辅佐周武王。于,介词,从。

(5)管夷吾举于士: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管仲(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群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举于士,指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录用。士,狱官。 举于士,指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任用。

(6)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是从隐居的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的。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

(7)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从市井里被举用而登上相位的。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王被俘后,他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羖(gǔ,黑色公羊)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 市,集市,做买卖的地方。

(8)降大任:下达重大责任或治理国家的责任。降:下达。任,责任,使命。

(9)于是人也:(把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是,指示代词,这。也,用在前半句末了,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解释。

(10)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苦,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痛苦。

(11)劳其筋骨:使他的筋骨劳累。劳,使……劳累。其,代词,他的。

(12)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饿,使动用法,使…经受饥饿(之苦)。 (13)空乏其身:意思是使他受到贫困之苦。空:使……贫穷。乏:绝。此指让一个人受贫困之苦。空乏:资源缺乏,即贫困,使……不顺。

(14)行拂乱其所为: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拂:违背。所为,所行。 乱:扰乱,使……错乱。

(15)所以:用来(通过这样的途径来……)。

(16)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动,使……惊动。忍,使……坚韧。

(17)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所不能做的,使他增长才干。曾,通“增”,增加。所,助词,与“不能”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代不能达到的对象。 不能:没有的才能。

(18)恒:常常。(19)过:过失,此处指有过失。(20)然后能改:这样以后才能改过。

(21)困于心:内心困扰。困,忧困。于,介词,在。

(22)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23)而后作:然后才能有所行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24)征于色:表现在脸上。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征,征验,此处有表现的意思。

(25)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26)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喻,明白,知晓。

(27)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入,在里面,指国内。法家,能坚持法度的大臣。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弼,辅佐。 则,如果。

(28)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没有与之敌对的国家或突发事件。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29)国恒亡:国家常常要灭亡。恒,常常。

(30)然后知生于忧患:这样以后,才明白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发展。然后,这样以后。于,介词,由于,表原因。生,使……生存。

(31)死于安乐:贪图安逸享乐会使人萎靡死亡。死:使……死亡。

【第14篇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2023

1、隋朝李春设计主持建造的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欧洲 年后才建有类似的桥。

2、唐朝最繁华的城市是 ,唐朝的 是建筑艺术的代表。富丽堂皇。

3、唐朝印制的《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 印刷品。

4、“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这是唐朝医学家 的名言。他的医药学著作是《 》。

5、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今天,我们依然能读到唐朝 多位诗人的近 万首诗歌。成就、影响的诗人,有 、 和 。

诗人称谓生活的时代代表作作品主要特点

诗仙初唐

盛唐转衰 “三吏” “三别”

白居易中唐

6、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7、提倡诗歌要更多的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的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

【第15篇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免疫与健康

1、人体共有三道防线: 和 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和 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是由 和 组成的。其中免疫器官包括 、 、 ,免疫细胞是指 。

2.人体第一、二道防线对 都有防御功能,叫做 。而人体通过 产

生 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 其作用,因此叫做 。

3、计划免疫就是有计划的'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接种,使其在 的情况下产生 ,获得免疫功能。

4、流行性感冒、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等属于 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蛔虫病等属于 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等属于 传染病;狂犬病、血吸虫病、破伤风等属于 传染病。

5、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 、 、 。

【第16篇 初二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区域划分的原因: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2、区域的类型:自然区域(热带、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区域(工业区等)、行政区域

3、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季风区大致包括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非季风区大致包括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注意:p5活动1、2、3及p4图5.4

第一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p8活动1、2;p10活动1)

一、位置范围: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面积20%;人口40%,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

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矿产资源:铁;主要能源:煤炭、石油;

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

二、生态环境及治理

脆弱的生态环境:由于长期的垦植开荒、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东北:黑土流失;华北:旱、涝、碱、风沙威胁;黄土高原:黄土_露,沟壑纵横);

东北平原: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重建生态家园;华北平原: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营造农田林网,改善土壤,减轻灾害;黄土高原:植树种树,退耕还林,退林还牧,发展生态农业;

南方地区:

一、位置范围

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面积占25%;人口占55%,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广西、云、贵、川、渝、湘、琼等省区。人数较多的有: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

植被和果树: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植桑养蚕-蚕丝的主要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

主要水果:两广、闽、台胜产甘蔗;南部沿海地区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柑橘、桂圆等水果;海南岛出产椰子;矿产资源:有色金属;主要能源:核能和水能丰富;

《下册知识总结(十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总结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