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 总结大全 > 总结范文
栏目

物理必修2总结(三篇)

发布时间:2023-04-19 热度:99

物理必修2总结

【第1篇 高一年级物理必修2公式总结

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年级物理必修2公式总结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高一考试网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 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

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

3.有用推论vt^2 –vo^2=-2gs 4.上升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_=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_=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_^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_=gt/vo

7.合位移s=(s_^2+ sy^2)1/2 ,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y/s_=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_r=m(2π/t)^2_r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赫(hz)

周期(t):秒(s) 转速(n):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r:轨道半径 t :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_4π^2(r+h)/t^2 h≈3.6 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机械能

1.功

(1)做功的两个条件: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大小: w=fscosa 功是标量 功的单位:焦耳(j)

1j=1n_m

当 0<= a <派/2 w>0 f做正功 f是动力

当 a=派/2 w=0 (cos派/2=0) f不作功

当 派/2<= a <派 w<0 f做负功 f是阻力

(3)总功的求法:

w总=w1+w2+w3……wn

w总=f合scosa

2.功率

(1) 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p=w/t 功率是标量 功率单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 1000w=1kw

(2) 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 p=fvcosa

当f与v方向相同时, p=fv. (此时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 当v为平均速度时

2)瞬时功率: 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3) 额定功率: 指机器正常工作时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 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

正常工作时: 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4) 机车运动问题(前提:阻力f恒定)

p=fv f=ma+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1) 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 (a在减小,一直到0)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值

2) 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

a恒定 f不变(f=ma+f) v在增加 p实逐渐增加

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 即p一定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值

3.功和能

(1) 功和能的关系: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 功和能的区别: 能是物体运动状态决定的物理量,即过程量

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

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

4.动能.动能定理

(1) 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用ek表示

表达式 ek=1/2mv^2 能是标量 也是过程量

单位:焦耳(j) 1kg_m^2/s^2 = 1j

(2) 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 w合=δek=1/2mv^2-1/2mv0^2

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势能

(1)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用ep表示

表达式 ep=mgh 是标量 单位:焦耳(j)

(2)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3) 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4)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6.机械能守恒定律

(1) 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 是标量 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 (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 机械能守恒定律: 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 ek1+ep1=ek2+ep2 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第2篇 高一物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力学复习应注意的问题

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力学复习应注意的问题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高一考试网

一、力学的建立

力学的演变以追溯到久远的年代,而物理学的其它分支,直到近几个世纪才有了较大的发展,究其原因,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所决定的。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首先接触最多的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其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是物体位置的变化,这种运动称之为机械运动。由此我们注意到,力学建立的原动力就是源于人们对机械运动的研究,亦即力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机械运动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了解了这些,可以对力学的主脉络有了一条清晰的线索,就是对于物体运动规律的研究。首先要涉及到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变化和时间的关系,继而阐述张力之间的关系,然后从运动和力出发,推广并建成完整的力学理论。正是要达到上述目的,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就需要不断地引入新的物理概念和方法,此间,由“物”及“理”的思维过程和严密的逻辑揄体系,逐步得以完善和体现。明确了以上观点,可以使我们在学习及复习过程,不会生硬地接受。机械地照搬,而是自然流畅地水到渠成。

让我们走入力学的大门看一看,它的殿堂是怎样的金碧辉煌。静力学研究了物体最简单的状态:简单的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并且阐述了解决力学问题最基本的方法,如受力情况的分析以及处理方式;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和正交分解法。应当认识到,这些方法是贯穿于整个力学的,是我们研究机械运动规律的不可缺少的手段。运动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物体的运动,但并不涉及其运动的原因。牛顿运动定律的建立为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即动力学。至此,从理论上讲各种运动都可以解决。然而,物体的运动毕竟有复杂的问题出现,诸如碰撞。打击以及变力作用等等,这类问题根本无法求解。力学大厦的建设者们,从新的角度对物体的运动规律做了全面的。深入的讨论,揭示了力与运动之间新的关系。如力对空间的积累-功,力对时间的积累-冲量,进而获得了解决力学问题的另外两个途径-功能关系和动量关系,它们与牛顿运动定律一起,在力学中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二、力学概念的引入

前面曾经提到过,力学的研究对象是机械运动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为达此目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引入许多概念。以运动学部分为例,体会一下力学概念引入的动机及方法,这对力学的复习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让我们研究一下行驶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首先一个问题就是,怎样确定汽车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为了能精确地确定汽车的位置,我们可将汽车看作一个点,这样,质点的概念随之引入。同时,参照物的引入则是水到渠成的,即在参照物上建立一个直线坐标,用一个带有正负号的数值,即可能精确描述汽车的位置。而后由于汽车位置要不断地发生变化,位置的改变-位移亦被引入,至于速度的引入在此就不再赘述。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这类问题可以说比比皆是。因此,只有搞清引入某一概念的真正意图,才能对要研究的问题有深入的了解,才能说真正地掌握了一个物理概念。而在物理中,引入概念的方法,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的研究手段,例如:用比值定义物理量。该方法在整个物理学中具有很典型的意义。

把握一个概念的来龙去脉和准确定义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避免一些相似概念的混淆。如功与冲量。动能与动量。加速度与速度等等。所谓学习物理要“概念清楚”,就是这个含意。

三、力学规律的运用

物理概念的有机组合,构成了美妙的物理定律。因此,清晰的概念是掌握一个定律的重要前提。如牛顿第二定律就是由力。质量及加速度三个量构成的。在力学中重要的定律定理有:牛顿一。二。三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掌握定律并非以记忆为标准,重要的是会在实际问题中加以运用。如牛顿第二定律,从形式上看来并不复杂,然而很多同学在解决连结体问题时,却总是把握不好这三个量对研究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可举一例。水平光滑轨道上有一小车,受一恒定水平拉力作用,若在小车上固定一个物体时,小车的加速度要减小是何原因?常见的答案显然是:合外力不变,质量变大。然而,若回答合外力变小,是不是正确的呢?这里显然是由于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同而造成的不同结果。在此,研究对象的确定和公式各量的对应性问题,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也恰恰是牛顿第二定律应用时的重要环节。

运动学规律及动力学关系在解决问题时,也有许多应当注意和思考的地方。如在匀速圆周运动中,我们似乎并未明确指出哪些公式属于运动学关系,哪些属于动力学关系,但在实际问题中却可使人困惑。例如:在一光滑水平面上用绳拴一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公式v=2nr/t可以知道,若增大速率v可以减小周期t.然而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我们却不能用增大v的方式来改变周期t,若仅在v=2nr/th大做文章定会百思不得其解。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忽略了动力学原因,即前者与后者的区别是向心力来源不同。一个是绳子弹力,它可以以r不变时,任意提供了不同大小的拉力;而另一个是万有引力,当r一定时,其大小也就一定了。在这类问题上,最容易犯的就是片面性的错误。再比如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这两条重要的力学定律,我们是否了解了守恒的条件,就可以做到灵活地运用呢?我们知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做功”,有些人看到某个问题中,重力没有做功,就立刻得出机械能不守恒的结论,如光滑水平面上的匀速直线运动。造成这类错误的原因是,只注意到了物理定律的文字表述,孰不知深刻理解其内涵才是最重要的。如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是在满足了守恒条件的情况下,即系统不受外力或外力合力为零,动量只是在系统内部传递,而总动量不变。

最后谈谈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观察其形式可以发现,每个定理都涉及两个状态量和一个过程量,注意到这一点应是定理正确应用的关键。我们不妨将状态看作一个点,过程看作一条线,在应用时必然是“两点夹一线”,即状态量及过程量,一定要对应,这也是两个定理的相似之处,至于它们的区别,在此就不多讲了。

由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对物理定律的应用,绝不能只满足于会用,而应当多方面地体会其深层的含意和适用条件中所包含的物理意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灵活运用物理规律解题的目的,做到居高临下,以不变应万变。

四、逻辑推理在物理中的运用

逻辑推理在力学中可以说俯拾皆是。严密的逻辑推理,是正确运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试举一例: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合外力,其逻辑推理过程如下: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而曲线切线方向每点是不同的,因此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一定是不断变化的。由于的矢量,所以曲线运动必为变速运动,必然有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必受合外力。当然,实际问题中似乎并非如此繁琐,然而细细地想来又的如此,只是思维过程较为迅速罢了。再举一例: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不为零,则物体的动量一定发生变化,而物体的动量变化,合外力对物体不一定做功。此命题依然可用逻辑推理说明其正确性。根据动能定理,当合外力做功时,则物体的动能必然发生变化,因此速率发生变化,则动量必然变化。反之支量发生变化,动能不一定变(动量是矢量,动能是标量),则合外力不一定做功。不难看出,清晰地认识概念,牢固地掌握规律,者严密正确的逻辑推理得以完成的重要前提和充足的条件补充。同学们若多留意。多用心,定会受益非浅。

【第3篇 高一物理必修2公式总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必修2公式总结》,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不断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

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

3.有用推论vt^2 –vo^2=-2gs 4.上升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_=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_=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_^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_=gt/vo

7.合位移s=(s_^2+ sy^2)1/2 ,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y/s_=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_r=m(2π/t)^2_r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赫(hz)

周期(t):秒(s) 转速(n):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r:轨道半径 t :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_4π^2(r+h)/t^2 h≈3.6 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机械能

1.功

(1)做功的两个条件: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大小: w=fscosa 功是标量 功的单位:焦耳(j)

1j=1n_m

当 0<= a <派/2 w>0 f做正功 f是动力

当 a=派/2 w=0 (cos派/2=0) f不作功

当 派/2<= a <派 w<0 f做负功 f是阻力

(3)总功的求法:

w总=w1+w2+w3……wn

w总=f合scosa

2.功率

(1) 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p=w/t 功率是标量 功率单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 1000w=1kw

(2) 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 p=fvcosa

当f与v方向相同时, p=fv. (此时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 当v为平均速度时

2)瞬时功率: 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3) 额定功率: 指机器正常工作时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 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

正常工作时: 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4) 机车运动问题(前提:阻力f恒定)

p=fv f=ma+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1) 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 (a在减小,一直到0)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值

2) 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

a恒定 f不变(f=ma+f) v在增加 p实逐渐增加

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 即p一定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值

3.功和能

(1) 功和能的关系: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 功和能的区别: 能是物体运动状态决定的物理量,即过程量

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

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

4.动能.动能定理

(1) 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用ek表示

表达式 ek=1/2mv^2 能是标量 也是过程量

单位:焦耳(j) 1kg_m^2/s^2 = 1j

(2) 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 w合=δek=1/2mv^2-1/2mv0^2

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势能

(1)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用ep表示

表达式 ep=mgh 是标量 单位:焦耳(j)

(2)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3) 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4)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6.机械能守恒定律

(1) 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 是标量 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 (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 机械能守恒定律: 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 ek1+ep1=ek2+ep2 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物理必修2总结(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总结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