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性质
甲烷:无色无味难溶
乙烯:无色稍有气味难溶
乙炔:无色无味微溶
(电石生成:含H2S、PH3 特殊难闻的臭味)
苯:无色有特殊气味液体难溶有毒
乙醇:无色有特殊香味混溶易挥发
乙酸:无色刺激性气味易溶能挥发
二、实验室制法
①:甲烷:CH3COONa + NaOH
→(CaO,加热) → CH4↑+Na2CO3
注:无水醋酸钠:碱石灰=1:3
固固加热(同O2、NH3)
无水(不能用NaAc晶体)
CaO:吸水、稀释NaOH、不是催化剂
②:乙烯:C2H5OH →(浓H2SO4,170℃)→
CH2=CH2↑+H2O
注:V酒精:V浓硫酸=1:3(被脱水,混合液呈棕色)
排水收集(同Cl2、HCl)控温170℃(140℃:乙醚)
碱石灰除杂SO2、CO2
碎瓷片:防止暴沸
③:乙炔:CaC2 + 2H2O → C2H2↑ +
Ca(OH)2
注:排水收集无除杂
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饱和NaCl:降低反应速率
导管口放棉花:防止微溶的Ca(OH)2泡沫堵塞导管
④:乙醇:CH2=CH2 + H2O
→(催化剂,加热,加压)→CH3CH2OH
(话说我不知道这是工业还实验室。。。)
注:无水CuSO4验水(白→蓝)
提升浓度:加CaO
再加热蒸馏
三、燃烧现象
烷:火焰呈淡蓝色不明亮
烯:火焰明亮有黑烟
炔:火焰明亮有浓烈黑烟(纯氧中3000℃以上:氧炔焰)
苯:火焰明亮大量黑烟(同炔)
醇:火焰呈淡蓝色放大量热
四、酸性KMnO4&溴水
烷:都不褪色
烯炔:都褪色(前者氧化后者加成)
苯:KMnO4不褪色萃取使溴水褪色
五、重要反应方程式
①:烷:取代
CH4 + Cl2 →(光照)→ CH3Cl(g) + HCl
CH3Cl + Cl2 →(光照)→ CH2Cl2(l)
+ HCl
CH2Cl + Cl2 →(光照)→ CHCl3(l) + HCl
CHCl3 + Cl2 →(光照)→ CCl4(l) + HCl
现象:颜色变浅装置壁上有油状液体
注:4种生成物里只有一氯甲烷是气体
三氯甲烷 = 氯仿
四氯化碳作灭火剂
②:烯:1、加成
CH2=CH2 + Br2 → CH2BrCH2Br
CH2=CH2 +
HCl →(催化剂) → CH3CH2Cl
CH2=CH2 + H2 →(催化剂,加热) → CH3CH3 乙烷
CH2=CH2 + H2O
→(催化剂,加热加压) → CH3CH2OH 乙醇
2、聚合(加聚)
nCH2=CH2 →(一定条件)
→ [-CH2-CH2-]n
(单体→高聚物)
注:断双键→两个“半键”
高聚物(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
③炔:基本同烯。。。
④:苯:
1.1、取代(溴)
◎(苯环)+ Br2
→(Fe或FeBr3)→◎(苯环)-Br + HBr
注:V苯:V溴=4:1
长导管:冷凝回流导气
防倒吸
NaOH除杂
现象:导管口白雾、浅黄色沉淀(AgBr)、CCl4: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溴苯)
1.2、取代——硝化(硝酸)
◎(苯环) + HNO3 →(浓H2SO4,60℃)→◎(苯环)-NO2
+ H2O
注: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冷却至室温再加苯
50℃-60℃【水浴】温度计插入烧杯 反应液面以下
除混酸:NaOH
硝基苯:无色油状液体难溶苦杏仁味毒
1.3、取代——磺化(浓硫酸)
◎ (苯环)+
H2SO4(浓) →(70-80度)→◎(苯环)-SO3H + H2O
2、加成
◎(苯环) +
3H2 →(Ni,加热)→○(环己烷)
⑤:醇:1、置换(活泼金属)
2CH3CH2OH + 2Na → 2CH3CH2ONa + H2↑
钠密度大于醇反应平稳
{cf.}钠密度小于水反应剧烈
2、消去(分子内脱水)
C2H5OH →(浓H2SO4,170℃)→
CH2=CH2↑+H2O
3、取代(分子间脱水)
2CH3CH2OH →(浓H2SO4,140度)→ CH3CH2OCH2CH3 (乙醚)+
H2O
(乙醚:无色无毒易挥发液体麻醉剂)
4、催化氧化
2CH3CH2OH + O2
→(Cu,加热)→ 2CH3CHO(乙醛) + 2H2O
现象:铜丝表面变黑浸入乙醇后变红液体有特殊刺激性气味
⑥:酸:取代(酯化)
CH3COOH + C2H5OH →(浓H2SO4,加热)→ CH3COOC2H5 + H2O
(乙酸乙酯:有香味的无色油状液体)
注:【酸脱羟基醇脱氢】(同位素示踪法)
碎瓷片:防止暴沸
浓硫酸:催化脱水吸水
饱和Na2CO3:便于分离和提纯
卤代烃:
1、取代(水解)【NaOH水溶液】
CH3CH2X + NaOH →(H2O,加热)→ CH3CH2OH + NaX
注:NaOH作用:中和HBr 加快反应速率
检验X: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 观察沉淀
2、消去【NaOH醇溶液】
CH3CH2Cl + NaOH →(醇,加热)→ CH2=CH2↑ +NaCl + H2O
注:相邻C原子上有H才可消去
加H加在H多处,脱H脱在H少处(马氏规律)
醇溶液:抑制水解(抑制NaOH电离)
六、通式
CnH2n+2 烷烃
CnH2n 烯烃 / 环烷烃
CnH2n-2
炔烃 / 二烯烃
CnH2n-6 苯及其同系物
CnH2n+2O 一元醇 / 烷基醚
CnH2nO
饱和一元醛 / 酮
CnH2n-6O 芳香醇 / 酚
CnH2nO2 羧酸 / 酯
七、其他知识点
1、天干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2、燃烧公式:C_Hy +
(_+y/4)O2 →(点燃)→ _ CO2 + y/2 H2O
C_HyOz + (_+y/4-z/2)O2 →(点燃)→ _ CO2 + y/2
H2O
3、反应前后压强 / 体积不变:y = 4
变小:y < 4
变大:y > 4
4、耗氧量:等物质的量(等V):C越多耗氧越多
等质量:C%越高耗氧越少
5、不饱和度=(C原子数×2+2 – H原子数)/ 2
双键 / 环 = 1,三键 = 2,可叠加
6、工业制烯烃:【裂解】(不是裂化)
7、医用酒精:75%
工业酒精:95%(含甲醇有毒)
无水酒精:99%
8、甘油:丙三醇
9、乙酸酸性介于HCl和H2CO3之间
食醋:3%~5%
冰醋酸:纯乙酸【纯净物】
10、烷基不属于官能团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
② 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③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④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2.有机物的密度
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酯(包括油脂)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 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 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 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 甲醛(hcho,沸点为-21℃)
(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己烷ch3(ch2)4ch3 甲醇ch3oh
甲酸hcooh 乙醛ch3cho
特殊:
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
(3)固态:一般n(c)在17或17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如,
石蜡 c12以上的烃
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
4.有机物的颜色
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
淀粉溶液(胶)遇碘(i2)变蓝色溶液;
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溶胶遇浓硝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或较长时间后,沉淀变黄色。
5.有机物的气味
许多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气味,但在中学阶段只需要了解下列有机物的气味:
甲烷:无味
乙烯:稍有甜味(植物生长的调节剂)
液态烯烃:汽油的气味
乙炔:无味
苯及其同系:芳香气味,有一定的`毒性,尽量少吸入。
一卤代烷:不愉快的气味,有毒,应尽量避免吸入。
c4以下的一元醇:有酒味的流动液体
c5~c11的一元醇:不愉快气味的油状液体
c12以上的一元醇:无嗅无味的蜡状固体
乙醇:特殊香味
乙二醇:甜味(无色黏稠液体)
丙三醇(甘油):甜味(无色黏稠液体)
乙醛:刺激性气味
乙酸:强烈刺激性气味(酸味)
低级酯:芳香气味
二、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
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的不饱和化合物
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
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
① 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
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或br2 + 2oh- == br- + bro- + h2o
② 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i-、fe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c≡c—、—cho的物质
与苯环相连的侧链碳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与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br-、i-、fe2+
3.与na反应的有机物:
含有—oh、—cooh的有机物
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酚羟基、—cooh的有机物反应
加热时,能与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3;
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2气体。
4.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含有—cho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2)银氨溶液[ag(nh3)2oh](多伦试剂)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
若在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3)2+ + oh - + 3h+ == ag+ + 2nh4+ + h2o而被破坏。
(4)实验现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3 + nh3·h2o == agoh↓ + nh4no3
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 rcho + 2ag(nh3)2oh2 ag↓+ rcoonh4 + 3nh3 + h2o
甲醛(相当于两个醛基):hcho + 4ag(nh3)2oh4ag↓+ (nh4)2co3 + 6nh3 + 2h2o
乙二醛: ohc-cho + 4ag(nh3)2oh4ag↓+ (nh4)2c2o4 + 6nh3 + 2h2o
甲酸: hcooh + 2 ag(nh3)2oh2 ag↓+ (nh4)2co3 + 2nh3 + h2o
葡萄糖: (过量)
ch2oh(choh)4cho +2ag(nh3)2oh2ag↓+ch2oh(choh)4coonh4+3nh3 + h2o
(6)定量关系:—cho~2ag(nh)2oh~2 ag hcho~
5.与新制cu(oh)2悬浊液(斐林试剂)的反应
(1)有机物:羧酸(中和)、甲酸(先中和,但naoh仍过量,后氧化)、醛、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甘油等多羟基化合物。
(2)斐林试剂的配制:向一定量10%的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2%的cuso4溶液,得到蓝色絮状悬浊液(即斐林试剂)。
(3)反应条件:碱过量、加热煮沸
(4)实验现象:
① 若有机物只有官能团醛基(—cho),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无变化,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② 若有机物为多羟基醛(如葡萄糖),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溶解变成绛蓝色溶液,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5)有关反应方程式:
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
rcho + 2cu(oh)2rcooh + cu2o↓+ 2h2o
hcho + 4cu(oh)2co2 + 2cu2o↓+ 5h2o
ohc-cho + 4cu(oh)2hooc-cooh + 2cu2o↓+ 4h2o
hcooh + 2cu(oh)2co2 + cu2o↓+ 3h2o
ch2oh(choh)4cho +
2cu(oh)2ch2oh(choh)4cooh + cu2o↓+ 2h2o
(6)定量关系:—cooh~ cu(oh)2~ cu2+ (酸使不溶性的碱溶解)
—cho~2cu(oh)2~cu2o hcho~4cu(oh)2~2cu2o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 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 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 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初中生物有机物的利用知识点总结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有关初中生物知识点之有机物的利用重要知识点总结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更多信息请关注学习方法网!
有机物的`利用
知识点:
1、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共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光合作用:
光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光
6co2+12h2o==c6h12o6+6o2
叶绿体
呼吸作用:
酶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酶
c6h12o6+6o2==6co2+12h2o
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联系: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正是,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反过来光合作用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所需的能量正是,因此,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3.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与能量,生物圈能够维持碳氧平衡主要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 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 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 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
氟里昂(ccl2f2,沸点为-29.8℃)
氯乙烯(ch2==chcl,沸点为-13.9℃)
甲醛(hcho,沸点为-21℃)
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3℃)
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
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
甲醚(ch3och3,沸点为-23℃)
_甲乙醚(ch3oc2h5,沸点为10.8℃)
特殊:
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
(3)固态:一般n(c)在17或17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如,
石蜡 c16以上的烃
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
特殊:苯酚(c6h5oh)、苯甲酸(c6h5cooh)、氨基酸等在常温下亦为固态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
暗处理 目的:让叶片内的有机物耗尽
遮光照射 在黑暗处进行,上下两面要同时遮盖,遮光和不遮光处形成对比
(1)方法步骤 摘下叶片
酒精褪色 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
漂洗干净,滴加碘液,观察结果:叶片见光的部分遇碘变蓝
(2)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
2、光合作用《新中考》p31.例题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实验(教科书p127-129)
光照
(2)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叶绿体
(3)原料:二氧化碳、水
(4)产物:有机物(储存着能量)(如:淀粉)、氧气
(5)场所:叶绿体
(6)条件:光
(7)实质 物质的转化:简单的有机物 复杂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能量的转化:光能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8)意义:1)为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提供有机物
2)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
3)有机物为动植物及人类生活提供所必需的能量来源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可以限度的利用太阳能
三.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概念:植物体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
2.反应式: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3.场所:植物体内所有的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内)
4.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满足生命活动需要,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放出去。
5.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粮食储藏、中耕松土、及时排涝
6.外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外界条件
影响
生产措施
温度
随温度升高而加强,过高又减弱
储藏蔬菜、水果、粮食时保持低温
水分
随植物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
粮食在入仓以前一定要晒干
氧气
在一定浓度内随氧的浓度增加而加强
储藏水果、蔬菜时降低含氧量(如充加氮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浓度大时,受到抑制
充加二氧化碳延长水果、蔬菜的储藏时间
7.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的特征。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区别
场所
含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活细胞
条件
在光下才能进行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物
有机物和氧气
二氧化碳和水
物质转化
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
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能量转化
将光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联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基础
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森林覆盖率低
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趋势
草场退化、沙化,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
二.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8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每年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25位用户关注
22位用户关注
68位用户关注
42位用户关注
63位用户关注
60位用户关注
69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