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新课改,给我许多思考,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自己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学习探究。下面谈谈自己在本次新课程培训中的一点体会。
一、新课改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新课改的定位更加着眼大众,为的是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明确提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新课改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
1、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
3、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具有社会责任感
4、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5、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6、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面向世界的视野和与其他国家、民族交往的能力。
二、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作用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而教师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心、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
教师一是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去实现新课程;一是要对自己的以往的和当下的实践满怀信心,要认真分析以往教学的优长与不足的基础上,借着新课程的契机,发扬光大以往的优长,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那种认为新课程要一切都是新的,以往的做法都是陈旧的、不适应新课程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也不利于新课程的开展。
三、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其实,师生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2、教学方法的革新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
3、教学手段的革新
以多媒体应用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科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多媒体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科学教学是具有挂图、投影片等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优越性。然而,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应当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以及教学软件的制作等。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事实上,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4、业务素质的提高
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及地理科学)。这是从事科学教育所必备的素养。其次,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现代社会正逐渐进入“信息社会”,社会各部门的工作也逐步从大工业时代分工细密的专业化进入信息时代的综合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传统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仅靠上述狭窄的专业知识已很难应付现代教学需要,所以教师要开阔本学科视野,需具备与科学相关的基本知识等,还需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基本知识。
总之,高中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讲,核心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高中教学又是必须面对高考的,这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现实,因此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也就成为一种现实的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师需要在新课改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唯有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式下社会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身上肩负的使命。
生物课外的活动总结1
课外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通过相互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是对第一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发展,具有广泛的、深刻的、生动的教育效能,可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可以使学生学到多种新鲜知识,有助于培养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智能。实践证明,经过第二课堂活动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知识面得到拓宽,动手能力也得到提高,与第一课堂教学相得益彰。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当前,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的教育仍局限于传统的第一课堂教学,那么不仅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会受到局限,而且学生的个性特长也难以发展,情操得不到陶冶,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不利。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是扩大学生知识面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学校领导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第二课堂活动,把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列入常规工作加以研究和检查,并在时间、资金投入、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给以了充分的保证,从而使第二课堂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二、建立健全的活动组织
根据学生自愿参加和教师挑选相结合的办法,按不同班级组成课外活动小组。学生自愿参加活动组织,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积极性。
小组要有教师负责指导,并选出责任心和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来作正、副组长。
三、因地制宜地组织好活动,是顺利开展课外活动的关键
开展课外活动,将碰到时间和经费问题,在时间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以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为前提,活动一般安排在中午及晚学、自习课、周末等空余时间,学生方面以自愿和兴趣为参加原则,教师择优组建成立生物兴趣小组,同时必须报请学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争得他们的支持和经济帮助。
四、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的形式。
小组的学生在老师统一指导下,开展各项生物活动。对有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去自行设计、调查、取证等,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到大自然怀抱中去领略绿色美景等。使生物课外活动丰富多彩,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大发挥,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物课外的活动总结2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实验科学,在生物学的教学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素养。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实验教学。尤其注意培养对生物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逐步引导使他们成为对未来生物学的发展有创意的人才。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例如,在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先用肉眼观察认识根的形态,掌握直根系、须根系、主根和侧根的形态特征,进而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根毛的位置,根尖的结构,认识和掌握根冠、生长点、伸长区及根毛区的细胞结构特点。又如:在观察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形态、结构时,首先向学生强调两种植物显著区别,一是叶脉的结构:平行脉与网状脉;二是茎的结构:有无形成层;三是种子胚的结构:一片子叶与两片子叶。另一方面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在叶序上讲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因为它们都属于绿色植物,叶序相似之处是因为光合作用的缘故。为了保证观察的结果可靠性,观察的次数要多,否则就难以区分偶然发生和一贯现象,也就是巴甫洛夫所说的“观察、观察、再观察”,他深刻地揭示了观察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因此,必须通过反复多次的观察。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疑——动手——观察——结论——质疑——讨论——解疑——归纳”。如“茎的`输导作用”实验,假若按以往的实验方法课前准备课后就有明显的效果,但学生得出的结论是“茎可以运输水分”,学生兴趣不大。
先设疑:
(1)将枝条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效果如何?
(2)将环割部分树皮的枝条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又有什么反应?将除去叶的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呢?
(3)将草本植物的枝条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又有什么反应? 学生的兴趣性大增,让他们自己实际动手操作观察,得出结论和提出问题。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并通过对亲自动手制作的实验材料观察到的现象,各抒己见,提出问题,在讨论和争议中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教师只要稍做归纳,就能达到突破教学难点,巩固学生知识的目的。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所谓实验中的表达能力,是指运用生物学的概念和原理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这首先必须加强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和原理。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以扩展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知识。
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科学发展的根本途经。学生通过生物实验或生物课外活动,在这方面的能力能够有效的培养。如:学校每年都要花很多精力和物力来管理校园的绿化。除草、施肥、杀虫等。学生通过调查和查阅有关内容就能提出是配置不合理的观点。学以致用发挥得较好。并在问题的解决中得以发展和提高,而问题的提出又离不开社会实践。因而根据生物学科特点,指导学生组建栽培、动物养殖小组;充分利用校园和家庭,开辟实验基地,让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获得劳动技能;另一方面可发现和培养特长生,拓宽他们的基础知识,培养其自学能力,为未来生物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 根据课改要求,要培养学生主动和独立的学习方式。
分小组探究是最好的办法。通过课堂上分组讨论、小组竞赛既可以增强学生组织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
六、培养学生科学的'素养
教育要面向未来。从未来需求来看,科学教育要把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品质、科学价值放到和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样重要的位置。在生物实验中教师除教书外还要育人。从学生长远角度着想,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除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外,在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也具有独特作用。如遵循实验结果的实事求是态度,培养学生积极的兴趣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心态。例如,通过生物学的调查研究,教育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确看待生物学的发展和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体验生物界的多姿多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赏心悦目的美,等等。
总之生物兴趣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
生物课外的活动总结3
实习生活已经过了多半,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学生的学习负担也越来越重,为了让学生放松一下,同时也为了提高他们对生物课的兴趣,我决定开展一节精彩的生物活动课。
一、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报告式活动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2、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害虫,并了解各自危害及防治措施。
3、通过兴趣小组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学习精神。
4、熟悉调查报告的写法。
二、 活动过程:
1、自由结组
让学生自愿分成兴趣小组(4人一组),选举一名组长。并且给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口号。
2、课下准备
在星期五放假前的一节课布置任务让每一小组在周末通过询问师长、查阅资料、上网检索等方式调查一种以上害虫的详细生物分类及危害和防治措施,并以小组总结报告的形式写下来(在综合实践课上讲过调查报告的写法)。小组长负责督促大家完成活动。
3、课上报告
让每组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组的调查结果,并介绍自己组的调查经历故事。(教师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加以评价,如调查方式,调查过程中
的不足之处等,以此使学生学会正确地做调查)。
4、师生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来总结同学们的调查结果,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害虫,了解其危害及防治办法。同时分析各组的活动过程及调查小故事,通过此学会做调查的方法。
5、评优奖优
让学生根据各小组的调查过程及各自的调查结果评选出前五名,并发一个笔记本作为鼓励。
三、 注意事项:
1、在活动前一定要先给学生讲调查中的安全问题。
2、小组分组以自愿结组为原则,确定小组长要民主。
3、在调查前提醒学生复习怎样做调查的知识,并提前制定调查计划书。
4、评优奖优环节要公平,让学生认识到付出就有回报。
生物新课改,给我许多思考,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自己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学习探究。下面谈谈自己在本次新课程培训中的一点体会。
一、新课改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新课改的定位更加着眼大众,为的是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明确提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新课改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
1、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
3、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具有社会责任感
4、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5、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6、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面向世界的视野和与其他国家、民族交往的能力。
二、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作用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而教师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心、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
教师一是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去实现新课程;一是要对自己的以往的和当下的实践满怀信心,要认真分析以往教学的优长与不足的基础上,借着新课程的契机,发扬光大以往的优长,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那种认为新课程要一切都是新的,以往的做法都是陈旧的、不适应新课程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也不利于新课程的开展。
三、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其实,师生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2、教学方法的革新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
3、教学手段的革新
以多媒体应用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科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多媒体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科学教学是具有挂图、投影片等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优越性。然而,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应当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以及教学软件的制作等。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事实上,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4、业务素质的提高
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及地理科学)。这是从事科学教育所必备的素养。其次,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现代社会正逐渐进入“信息社会”,社会各部门的工作也逐步从大工业时代分工细密的专业化进入信息时代的综合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传统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仅靠上述狭窄的专业知识已很难应付现代教学需要,所以教师要开阔本学科视野,需具备与科学相关的基本知识等,还需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基本知识。
总之,高中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讲,核心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高中教学又是必须面对高考的,这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现实,因此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也就成为一种现实的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师需要在新课改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唯有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式下社会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身上肩负的使命。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生物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老师也在思想上加深了重视。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得到学生的密切配合,教学的改革得到深入的发展。学生想学了,这是促进老师教学的最大动力,也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创新。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更大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创造性思考,有效性学习和运用性掌握知识,教师就要不断进行教学探索,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以上目的。回顾半学期来,我在教学上也有一些体会,如下:
一、注重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加强探究性学习
首先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的主动学习方式。主要包括体验探究法、经验探究法、形象探究法等,更多的是几种探究法混合使用。例如: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生物,我就带领学生从校园的生物入手,带领他们进行观察,不仅增加了他们对生物的了解也增加了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其次倡导创造性学习方式。生物教学中渗透贯穿创造力的培养,使知识获得与创造力培养同步到位。如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就要求学生每个人都能够亲自动手实验,分成不同的小组探究环境因素的影响,从中发现实验的乐趣和奥秘。再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中,把选材放宽,让学生自由选择,探究不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从而更全面了解实验的目的,也从中掌握实验变量的选择以及除变量外其他条件的控制。
二、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我在生物教学中注重学习策略的培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进行学习策略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学得更好、更快、更高兴。同时,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相应的思路和方法,教方法、讲思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学法指导中,贯穿思维训练。现主要介绍几种方法:
1、 识图法
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图形进行学习、记忆。如植物体各器官的结构图,动物及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图等,引导学生根据各器官各部分对应的名称进行形象记忆,从而掌握器官的概念和随时举例。再如显微镜的结构图、实物,形象直接掌握显微镜的结构使用。
2、 对比法
指导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便于记忆。例如,动物细胞分裂与植物细胞分裂的比较,细胞各结构功能的比较,人与动物四大基本组织的比较,植物四种组织的比较等。
3、 理论联系实际法
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生物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后,为我校周边环境的改善献谋献策。了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点,解释海关人员检测、鉴定生物样品时如何知道该样品是植物还是动物材料等,掌握细胞分裂与分化,解释古树仍能生长的原因以及人与动物、植物的形成过程。
4、 归纳法
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从中找出一定的规律和原理。如学习植物体各器官后引导学生归纳植物体是一整体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5、类比法
引导学生善于对相关类别的事物进行分析比较,找出相同或相似的原理和特点。例如植物体各器官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与动物各器官、各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进行类比,可看出生物体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
6、实物观察法
课堂上教师尽可能提供实物,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动物标本及内脏器官,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善于进行野外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动物的生活习性等情况。
三、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训练,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发展学习能力,减轻课业负担。
四、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在教学中注重和贯穿情感教育。
如通过学习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教育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通过把实验后的动物放回原来生活的环境中,让学生懂得珍爱动物的生命。
2023年生物课老师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在2023学年度,我们生物组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勇挑重担、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首先,在学期之初,我们就制定了较好较详尽的教研组计划、确立了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并明确提出:要在过去取得的一些成绩的基础上,再创佳绩,再攀新高;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时时刻刻注意修正、提高、完善我们的计划和目标,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非常的努力,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我们还对本年度的工作作了全面的、系统的、深刻的总结,决心发扬我们的成绩,克服我们的缺点,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进步。总结这一年来的工作,我们组有如下特点:
一、团结协作、乐于奉献
我们组共六名老师,特点是“老中青”三结合,传帮带是我们组的特色,虽然女同志较多,但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可喜的。我和奚红凤分别是黄俊、张俊莲和何俊的师傅,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听他们的课,几乎是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上好课,如何编写好复习讲义,如何批阅试卷,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我们悉心指导下,他们进步很快,张俊莲老师是本学期刚分配的,但她在教学上虚心学习,此外,每天一早来到办公室打扫卫生,泡上茶水,让其他同志能喝上热茶。黄俊、何俊老师电脑水平较高,他们发挥了自身的优势,我组的大多数课件都出自他俩之手。在老教师设计和指导下,本学期制作了七八个多媒体课件,为我们生物教学直观性、趣味性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我和奚红凤老师,把多年来查阅的有关资料、教学经验等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盼望他们早日成为生物教学骨干。我们组如有人因工外出,其他老师总抢着代课。在公开示教活动中,一人上课、全组出动,个个都是好帮手。
二、不断学习、更新理念
“要倒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准备一桶水、一缸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学知识日新月异,发展很快。加上生物课从前年开始启用新教材,对我们老教师来说也存在着熟悉教材的问题。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查阅资料,充分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实施,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为了赶上时代步伐,我们在复习大学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经常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现代生物学新成果、新观念,并进行下载,做好记录,结合教学内容,印发给学生,让他们关注社会、关注生物学热点。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人事件、神州1-4号飞船上载有哪些生物,有何影响等。我们组青年教师,也不断向老教师学习。我组张俊莲老师,初上讲台时,教学业务不够熟练,后来她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几乎做到每节课都先听后讲,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并注意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积极写好教后感、读书笔记等。何俊老师虽然教过一年,但他今年依然认真听老教师的课,并发挥自己的优势,经常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受到学生好评。瞿桂芳、奚红凤、朱大成三位老师虽然任教班级比较多,超负荷工作,但认真备好和上好每一节课,并做好个别差生的辅导工作,从不马虎。在教学中,我们组全体同志通过认真学习教学理论,努力使课堂教学素质化落到实处,“课外不占课,作业少而精”已成为我们教研组组风,对印发的每一份讲义、每一份练习,备课组长都认真把关,在做到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的前提下,提倡“特色”教学,努力使每位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生物学教学不论是单科考试,还是综合考试,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勇挑重担、硕果累累
初中生物课改总结范文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生物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老师也在思想上加深了重视。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得到学生的密切配合,教学的改革得到深入的发展。学生想学了,这是促进老师教学的最大动力,也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创新。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更大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创造性思考,有效性学习和运用性掌握知识,教师就要不断进行教学探索,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以上目的。回顾半学期来,我在教学上也有一些体会,如下:
一、注重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加强探究性学习
首先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的主动学习方式。主要包括体验探究法、经验探究法、形象探究法等,更多的是几种探究法混合使用。例如: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生物,我就带领学生从校园的生物入手,带领他们进行观察,不仅增加了他们对生物的了解也增加了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其次倡导创造性学习方式。生物教学中渗透贯穿创造力的'培养,使知识获得与创造力培养同步到位。如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就要求学生每个人都能够亲自动手实验,分成不同的小组探究环境因素的影响,从中发现实验的乐趣和奥秘。再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中,把选材放宽,让学生自由选择,探究不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从而更全面了解实验的目的,也从中掌握实验变量的选择以及除变量外其他条件的控制。
二、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我在生物教学中注重学习策略的培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进行学习策略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学得更好、更快、更高兴。同时,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相应的思路和方法,教方法、讲思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学法指导中,贯穿思维训练。现主要介绍几种方法:
1、 识图法
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图形进行学习、记忆。如植物体各器官的结构图,动物及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图等,引导学生根据各器官各部分对应的名称进行形象记忆,从而掌握器官的概念和随时举例。再如显微镜的结构图、实物,形象直接掌握显微镜的结构使用。
2、 对比法
指导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便于记忆。例如,动物细胞分裂与植物细胞分裂的比较,细胞各结构功能的比较,人与动物四大基本组织的比较,植物四种组织的比较等。
3、 理论联系实际法
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生物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后,为我校周边环境的改善献谋献策。了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点,解释海关人员检测、鉴定生物样品时如何知道该样品是植物还是动物材料等,掌握细胞分裂与分化,解释古树仍能生长的原因以及人与动物、植物的形成过程。
4、 归纳法
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从中找出一定的规律和原理。如学习植物体各器官后引导学生归纳植物体是一整体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5、类比法
引导学生善于对相关类别的事物进行分析比较,找出相同或相似的原理和特点。例如植物体各器官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与动物各器官、各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进行类比,可看出生物体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
6、实物观察法
课堂上教师尽可能提供实物,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动物标本及内脏器官,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善于进行野外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动物的生活习性等情况。
三、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训练,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发展学习能力,减轻课业负担。
四、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在教学中注重和贯穿情感教育。
如通过学习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教育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通过把实验后的动物放回原来生活的环境中,让学生懂得珍爱动物的生命。
《生物课的导入技能》教学总结
1.采用多媒体手段导入
这种方式主要是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或影片,甚至听一段解说等等,由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热情,在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转入正题。
2.借教具导入
授课前,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教具,诸如:挂图、模型、实物等等,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或不熟悉的事物、图画等,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对于不熟悉的教具,马上就会提出疑问:“这是什么东西呀?”由此,教师可以很自然地导入新课。
3.通过设问导入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使贮存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由静息状态转变成动作状态(即活跃状态),减少新知识输入的阻抗,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创造一定的“心智紧张度”。例如,在讲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时,教师设问:“为什么我们家里阳台上种植的花卉总是朝着光源方向弯曲生长呢?”在学生初步讨论之后,教师进一步设问:“为什么生长素与这种现象有关呢?”通过设问,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形成对新知识强烈渴求,这样就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创造了前提条件。
一堂生物课的课堂总结
“上房下室向下通,左右房室不相通,心室壁比房壁厚,左室壁比右壁厚,房连静脉室连动,静房室动不倒流。”这是我听的一节七年级生物课中的一部分内容,那堂课让我收获颇深,感触颇深。
其实,这节课的环节设计并不是多么与众不同,它同许许多多其他课堂一样,同样的六步,学生展示形式也并非很是多样,但听下整节课就是觉得激情澎湃,整个人都如同回到初中时代专心听课的状态。六句顺口溜将《心脏》这部分内容概括的淋漓尽致,学生们对这样的描述又感到很新奇,也肯主动去学习,并且这样也容易记忆。
其实,这节课李老师选择课程难度十分大,学生难以理解,这样的课程还需要老师用“六步导学大课堂”,不能过多讲解,我觉得很困难,但这节课结束后我却觉得通俗易懂。我认为,产生这样的效果还要得益于本节课的目标设计,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很明确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并没有流于形式。整堂课融会贯通,所有的教学流程都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联系紧密,学生可以很好的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导学案的设计也很是用心,学法指导依据知识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方式,展示方案严格符合学法指导,明确告诉学生在这阶段你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并且李老师将知识分块,在学生讲解后立马对子之间互查,在这环节并不需要展示,对子两人将错误改正,强化了背诵,知识在课上就可以解决。
李老师还应用了动态的课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让学生立体的观察到了心脏的构造。陈老师不光光是注意到了立体展示还有图片的展示,省去孩子在课上浪费时间去画图。在这堂课上,我还学会了如何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可以在精讲点拨之前就先布置了任务,在点拨的过程中随时提问,让学生保持一个高度紧张的状态。教师讲课还要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要有侧重点,否则学生很容易就会睡着。重难点知识在自学后对子要核对答案,这样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让组长上前将本组的做题情况进行反馈,也能让老师清楚的知道学生的掌握状况。
李老师的课堂,她说的也很多,但贵在精,可以说她嘴里的每一句话都是有用的,精讲点拨,贵在精。我明白了,教师说话多不一定就是传统模式,这要看教师是否有必要去说话。
生物课外活动总结
生物实验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在教学过程中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为载体,利用课余时间,创设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的感受和体验,形成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态度,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自主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活动课题确立的指导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问题和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进行自主的探究并获得体验的重要前提。生物实验课外活动的课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确立。
1、从好奇心中发现。
生物实验课外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感知为基础的,是由学生的动机激励和指引着的过程,也就是在活动现象的后面体现着学生的动机,而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又是推动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内部动力,是创造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关键。因此要善于“积累”学生的好奇,为活动的开展提供素材。例如:在开展与教材有关的鱼类探究活动之后,引发了学生想更多了解的课题,有“鱼有条件反射吗”、“鱼是怎样冬眠”等课题。
2、从生活中提炼课题。
要把课题的确立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利用生物学知识探索生活实践中遇到的生物问题、社会热点等,这也是生物实验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例如:当学生家中发现老鼠时,总是千方百计地消灭,可寻找取材方便、用时短的捕鼠方法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付幼鼠。为了解决问题,一些学生形成了“探究捕捉鼠方法”的课题组,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老鼠的生活习性出发,他们很快就找到了用糖果“诱鼠入罐”的简单无害的方法。
3、在比较中发现。
将两个或若干个研究对象放在一起,必要时放在基于条件相同或相近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比较,从而寻找它们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或探求发现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并进而发现造成或引发共性或差异的原因。在生物实验课外活动中,比较发现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以“鱼能在陆上呼吸吗?”为题,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鱼的鳃在水中和陆上的差异,进而在探究中形成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4、教学疑难点中选择。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科教学必须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人体验,注重学生的主动实践,积极探究和合作交流。而开展探究性教学,往往在课时上受到限制。因此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应设法服务于课堂教学,可以将教材的重点难点转换为问题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课外学习,在探究中发现,在活动中提高。例如:植物茎对水分的输导较容易在课内探究,而对有机物输导探究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组织“植物茎对有机养料的运输探究”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5、从知识拓展上选择。
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课内课外都作为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巩固和发展学生课堂所获得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拓展知识和进行探究,使教材成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载体。例如:在学习“外界条件对植物呼吸的影响”后,组织“蔬果保鲜方法”课题探究。
6、换角度法。
不同的学生由于对生活和知识的感受和体验不同,往往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具有不同的观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多角度的探究活动,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开发、训练,让学生养成科学的态度、发散性思维,形成良好的创造品格。例如“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外界条件”等课题。
二、生物实验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组织开展生物实验课外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应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环境条件和可能提供的条件,选择开展适当形式的课外探究开展。
1、集体活动。
一般在野外自然环境和社会热点问题的探究时,以班级集体活动较为适宜,视情况还可以分成若干小组,尤其是条件充足或实施周期较短的探究活动。如气候对校园植物的影响、家乡生物资源的调查等,也可以结合学生的野外社会实践活动进行。
2、小组活动。
由于初中学生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局限,完全自发地、独立开展生物实验课外活动有许多困难,因此应坚持积极引导与自愿相结合。一般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每周安排二课时的活动量,小组人数一般十人左右为宜,选出组长,在活动中由组长实施组织工作。这是开展生物实验活动的主要形式。
3、独立探究。
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法自由地、开放性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生物学知识的过程。独立探究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这类课外活动主要适用于已有知识基础上的拓展性探究。
三、几种主要的探究方法
1、实验探究法。
实验探究的目的是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创造性,引导学生在情感、认知等方面积极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给学生思考的情绪,给学生质疑、想象的空间,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实验探究模式一般方法就是:情境创设→提出探究问题→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这是进行生物探究性课外小组活动的主要方法。例如:在学习鱼类时,以活体实物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感;在情境中设置“探究鳍在鱼生活中的作用”,启发学生学会观察;在实施自主探究中,给每一个学生独立思维、探讨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体现个体学习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在讨论、交流中知道,通过无关变量控制的对照实验是获得结果的最科学方法。
2网上查阅法。
网络的信息容量大、速度快、范围广,更不受时间、地域、探究材料的限制,在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上都具有开放性。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来开展课外活动,电脑网络的普遍运用,为搞好生物探究性课外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并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内在的需求。例如,各类生物资源的调查。这种方法既适用于集体性的探究活动,也适合学生的独立探究活动。
3、参观考察法。
结合本地资源的实际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将相关的探究课题预先布置给学生,使学生在形成探究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实地的考察活动,既能密切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又能在运用中得到更多发现。
四、生物实验课外活动举例分析:“有机养料在茎内的运输途径的实验探究”
1、前期准备。
提前三周布置学生本节内容,重点是阅读“树木的有机养料是通过树皮中的某种结构来输送的”,并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探究方案,一周后交指导老师。
2、设计探究方案。
寻找解决问题的实验方案是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对于某一具体的探究活动来说,应根据探究活动的性质进行设计,将有关的活动按一定的阶段进行恰当的排列,并讨论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准备好相应的材料。
生物课外活动总结想查看更多相关信息,请上酷猫写作范文网。
关于生物课外活动的总结篇一
有效开展生物课外活动,不仅有助于我们学生开阔视野,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且也有助于提高我们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我们感触很多:
一、制定计划、注重实践
生物课外活动的全过程就是运用知识。因此每开展一次生物课外活动,老师都加强领导,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活动,发挥好主导作用,老师提前对活动要周密部署,详细安排,决不打无准备之仗,但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则以我们学生为主体,大胆让我们去亲自动手动脑,去探索,去创造,不怕我们出错,不怕我们反复,让我们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增长才智,不断进取。老师在指导过程中耐心、表扬和鼓励。使活动真正体现以我们学生为主,充分调动我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精心组织、形式多样
组织开展生物课外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我们根据当地独特的生物环境,选择性地开展适当形式的生物课外活动。
1.结合校园绿化开展花木栽培等课外科技活动,美化校园,陶冶情操。成立生物科技小组,开展花木栽培、管理、繁殖等活动,同时渗透作物、蔬菜、林木栽培技术。介绍常见花木的栽培和管理技术及嫁接、压条、扦插等繁殖技术,通过老师的示范和学生的实践,使我们学生掌握一些花木的栽培和繁殖技术。
2.利用本地区特色进行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撰写小论文。几年来我们共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近千件,撰写的小论文多次获奖。
3.结合课堂教学开展
生物小实验,培养我们学生简单科学研究的能力,对生物知识进行验证,如结合种子萌发教学进行种子萌发率测定;结合动物个体发育进行蛙个体发育过程的观察等。
4.结合劳动技术课教学开展生物科技活动,使学生掌握一些实用技术,培养劳动观点、习惯、技能,如花木栽培、作物栽培、蔬菜栽培、果树栽培及实践,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的教学与实践,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等。
我们中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喜欢新鲜事物的心理特点,通过以上课外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我们学生学习生物课的积极性,使我们的兴趣和爱好得于很好的培养和发展。
三、课堂内外、有机结合
开展课外活动与学校的课堂学习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课堂学习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基础,课外活动则是课堂学习质量的提高,而且能获得课堂中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关于生物课外活动的总结篇二
生物实验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在教学过程中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为载体,利用课余时间,创设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的感受和体验,形成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态度,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自主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活动课题确立的指导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问题和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进行自主的探究并获得体验的重要前提。生物实验课外活动的课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确立。
1、从好奇心中发现。
生物实验课外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感知为基础的,是由学生的动机激励和指引着的过程,也就是在活动现象的后面体现着学生的动机,而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又是推动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内部动力,是创造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关键。因此要善于“积累”学生的好奇,为活动的开展提供素材。例如:在开展与教材有关的鱼类探究活动之后,引发了学生想更多了解的课题,有“鱼有条件反射吗”、“鱼是怎样冬眠”等课题。
2、从生活中提炼课题。
要把课题的确立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利用生物学知识探索生活实践中遇到的生物问题、社会热点等,这也是生物实验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例如:当学生家中发现老鼠时,总是千方百计地消灭,可寻找取材方便、用时短的捕鼠方法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付幼鼠。为了解决问题,一些学生形成了“探究捕捉鼠方法”的课题组,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老鼠的生活习性出发,他们很快就找到了用糖果“诱鼠入罐”的简单无害的方法。
3、在比较中发现。
将两个或若干个研究对象放在一起,必要时放在基于条件相同或相近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比较,从而寻找它们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或探求发现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并进而发现造成或引发共性或差异的原因。在生物实验课外活动中,比较发现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以“鱼能在陆上呼吸吗?”为题,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鱼的鳃在水中和陆上的差异,进而在探究中形成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4、教学疑难点中选择。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科教学必须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人体验,注重学生的主动实践,积极探究和合作交流。而开展探究性教学,往往在课时上受到限制。因此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应设法服务于课堂教学,可以将教材的重点难点转换为问题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课外学习,在探究中发现,在活动中提高。例如:植物茎对水分的输导较容易在课内探究,而对有机物输导探究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组织“植物茎对有机养料的运输探究”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5、从知识拓展上选择。
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课内课外都作为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巩固和发展学生课堂所获得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拓展知识和进行探究,使教材成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载体。例如:在学习“外界条件对植物呼吸的影响”后,组织“蔬果保鲜方法”课题探究。
6、换角度法。
不同的学生由于对生活和知识的感受和体验不同,往往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具有不同的观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多角度的探究活动,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开发、训练,让学生养成科学的态度、发散性思维,形成良好的创造品格。例如“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外界条件”等课题。
二、生物实验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组织开展生物实验课外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应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环境条件和可能提供的条件,选择开展适当形式的课外探究开展。
1、集体活动。
一般在野外自然环境和社会热点问题的探究时,以班级集体活动较为适宜,视情况还可以分成若干小组,尤其是条件充足或实施周期较短的探究活动。如气候对校园植物的影响、家乡生物资源的调查等,也可以结合学生的野外社会实践活动进行。
2、小组活动。
由于初中学生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局限,完全自发地、独立开展生物实验课外活动有许多困难,因此应坚持积极引导与自愿相结合。一般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每周安排二课时的活动量,小组人数一般十人左右为宜,选出组长,在活动中由组长实施组织工作。这是开展生物实验活动的主要形式。
3、独立探究。
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法自由地、开放性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生物学知识的过程。独立探究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这类课外活动主要适用于已有知识基础上的拓展性探究。
七年级生物课外活动总结1
本周,参见了__区八年级生物研讨会,地点设在__区__第一中学。
会议从8点40开始,先听了两位老师的示范课,第一节课是__中学的闵__老师执教,课题是《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二节课是__中学的王__老师执教的,课题相同。
两位老师不同风格,闵老师的细致入微,娓娓道来。王老师的课大刀阔斧,详略得当。比较精彩的两节课。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是用了最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白班和多媒体课件。使我对农村的教育条件和教学水平刮目相看。
在第三节课,我们听取了两位老师的精彩报告,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最后由姜主任给我们做了关于同课异构的认识的报告。
姜老师就同课异构谈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使我们对同课异构有了新的认识,在谈到为什么要进行同课异构时候,他提到:
1、必须基于学生的基本特点。不能忽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
2、必须基于教师的个体差异,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对教材的再开发的过程,教师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点会导致对教材的认识有所不同,教师的这种差异是一种珍贵的教学资源。
最后姜老师对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做了全面部署:
(1)10月份进行兰山区优质课评选
(2)11月份市优质课评选
(3)11月份教学案例评选
(4)12月份生物学年会
给学校的建议:
(1)八年级尽可能的在期中考试前完成真菌细菌一章,迎接期中考试
(2)努力争取本学期完成八年级上下分册,在春节后直接进入总复习
(3)适当购置无尘彩色粉笔。
六中现状:
周课时数3课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课时计划的需求,教学进度滞后已经凸显。
如果强行加快教学进度,不能保证教学质量,教学质量不仅仅与效率高低有关,教学课时量是最基本的保障!大多数学校从开学就设置了4课时,很多农村学校设置的是4节正课加1节课活!
希望学校领导考虑到八年级的地理生物是在参加中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考试!不能再发生像上一学年课时量严重不足的而引起的生物教学恐慌!
七年级生物课外活动总结2
5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生效__周年,也是我国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__周年,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纪念生物多样性行动25周年”。按照生态环境部部署要求,为扎实开展我省的专题宣传活动,提升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促进全社会关注并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法规政策宣贯,提升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各市环保局要组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和管理机构,认真履行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职责,切实做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紧紧围绕“绿盾20__”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加强对专项行动的宣传报道,设置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鼓励公众自觉参与专项行动、监督专项行动,确保专项行动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加大对典型违法案例的曝光力度,让破坏生态环境者付出代价;通过宣传和参与,全面提升公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理念,努力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科普知识和保护成果宣传,引导绿色消费方式
各市环保局要通过网站等新媒体,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湿地博物馆、生态馆、鸟展馆等科普宣教设施的优势,举办生物多样性展览,展示本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使人们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感受到自然保护工作带来的美好生活环境。加强对环保科普基地的宣传,把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垃圾焚烧、污水处理、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等作为重要的宣传基地,普及环保知识,增强全社会参与环保工作、支持环保工作的自觉性,走低碳绿色消费之路。
三、工作要求
各市环保局要坚持节俭办活动的原则,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强化协调,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切实做好__年“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专题宣传活动。各项活动应于5月20日前全面展开;5月20日至22日,请各市环保局、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每日向我厅报送生物多样性日宣传信息,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5月25日各市环保局将宣传活动工作总结报送我厅流域处。
七年级生物课外活动总结3
实习生活已经过了多半,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学生的学习负担也越来越重,为了让学生放松一下,同时也为了提高他们对生物课的兴趣,我决定开展一节精彩的生物活动课。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报告式活动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2.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害虫,并了解各自危害及防治措施。
3.通过兴趣小组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学习精神。
4.熟悉调查报告的写法。
二、活动过程:
1.自由结组
让学生自愿分成兴趣小组(4人一组),选举一名组长。并且给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口号。
2.课下准备
在星期五放假前的一节课布置任务让每一小组在周末通过询问师长、查阅资料、上网检索等方式调查一种以上害虫的详细生物分类及危害和防治措施,并以小组总结报告的形式写下来(在综合实践课上讲过调查报告的写法)。小组长负责督促大家完成活动。
3.课上报告
让每组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组的调查结果,并介绍自己组的调查经历故事。(教师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加以评价,如调查方式,调查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等,以此使学生学会正确地做调查)。
4.师生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来总结同学们的调查结果,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害虫,了解其危害及防治办法。同时分析各组的活动过程及调查小故事,通过此学会做调查的方法。
5.评优奖优
让学生根据各小组的调查过程及各自的调查结果评选出前五名,并发一个笔记本作为鼓励。
三、注意事项:
1.在活动前一定要先给学生讲调查中的安全问题。
2.小组分组以自愿结组为原则,确定小组长要民主。
3.在调查前提醒学生复习怎样做调查的知识,并提前制定调查计划书。
4.评优奖优环节要公平,让学生认识到付出就有回报。
七年级生物课外活动总结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物学习也不例外,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本学期我们台江二中理化生组所带的七年级生物兴趣小组,进行的兴趣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圆满地达到了开展兴趣小组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现简单介绍于下:
1.开展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能够进一步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并扩大知识面和提深难度,所以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不仅牢固地掌握了知识,而且增加了很多由抽象知识转变成具体知识的方法。
2.生物兴趣小组是补差补缺、因材施教的场所。兴趣小组是面向有兴趣爱好有特长的同学。对于好学生,让他们在活动中得以提高、巩固兴趣、发挥特长,以他们为主参与各项竞赛,起到榜样作用。对于学习有困难,思想品质有缺陷的学生,注意发挥他们一技之长、培养好的学习品质,密切师生关系,沟通情感,以减缓课堂教学的压力,淡化他们的消极情绪和负面影响,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3.促进生物学和各学科联系。在了解植物标本制作的同时对水资源或土壤资源合理的应用有更新的认识。
4.为课堂教学提供实验材料。如植物标本形态颜色各异,与自然选择有密切的关系;许多科技论文都可用来很好地解释生物课上遇到的难题。
5.增加了实践的.机会。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很多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生物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记忆上,而更大的就是“从实践中来,服务于实践”,使他们意识到学习生物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6.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从素质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再仅限于课堂,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
当然,我们工作还存在不足,期待着能够得到更快的完善,更好的发展。我们将本着为学生工作,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更加努力勤奋地工作,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快更好的提高。
七年级生物课外活动总结5
经过一个学期来全体教师的努力,本年级的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得正常而又效果显著,具体情况如下:
首先,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很好地补充了课堂教学之不足,使学生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靠,更加扎实。例如生物课上的一些综合实践活动,如果不借助于第二课堂的开展,那么像戏曲的一些常识,特别是戏曲的一些流派及其唱腔,都无法让学生真正得到切实的体会;再如生物课上的一些关于生物习性的教学,在课堂上是很难让学生得到一个感性的认识的,只有经过课外活动,学生实地观察了以后才会有个清晰的了解。
第二,第二课堂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了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方面主要是培养了他们通过课外阅读以及上网查找资料,分析资料,整理资料等方面的能力;语文课外活动中让学生进行书法训练,让很多学生学会了毛笔字的基本写法,接受了祖国这一美好的传统的熏陶;英语角的开展培养了很多能流利表达的同学,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通过活动的开展也锻炼了同学之间交流的能力,学习到了很多课堂上不可能学到的东西。
第三,第二课堂活动还起到了师生沟通的目的,使得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和谐。在活动中师生共同合作完成了不少项目,体现了新时期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受益匪浅,老师们也感受良深。如体育课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师生一起切磋篮球技艺,看到学生能力的快速提高,老师们打心眼里高兴,而学生则直接从教师的能力上“偷”到不少真本事。
第四,通过活动培养和发现了一些特殊才华的人才,有的具有良好的书法接受能力,有的具有令人吃惊的演唱水准,有的体育方面有特长,有的绘画方面有天赋……它能为以后的教学打开一片崭新的天地,这可是任何东西都比不上的。
总之一句话,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七年级生物课外活动总结6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辅导老师有罗乐和韩海军,成员是七年级生物爱好者,我们共十个小组,每组由组长负责,都有自己的小组名字,共四十人。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我们从第八周开始的,提前制订了每周的活动计划,活动时间是周六上午9—11点。我们每周周三把周六要活动的内容详细的打印出来,有的要制成表格等,到活动时发给每位学生或者是以小组为单位,
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主要进行了校园内及千亩游园生物的调查活动,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练习及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洋葱及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在校园内收集鼠妇并观察鼠妇,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观察种子的结构,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观察叶片的结构并学会制作叶临时切片等,由于时间不允许,加上季节我们的个别计划没能完成,像花的结构只有到明年春天才能进行观察。
1、小组成员学会了对生物的调查方法,同时还认识了校园的一大部分生物,由于天气变冷,树叶落了,所以有个别植物不易认识区分。
2、小组成员熟练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和原理,能使用显微镜快速找到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我们还进行了显微镜使用操作比赛,小组成员都在制定时间内圆满完成,效果特别好。
3、小组成员学会了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叶片的结构的临时切片等。同时还掌握了规范操作和注意事项。
4、小组成员通过去抓鼠妇,知道了鼠妇的生活环境,还学会了探究活动实验方案的设计、问题的提出、做出假设、方法步骤和结论的得出,还弄明白了探究实验怎样去设计对照实验,充分理解了课本中对照实验的概念。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心要爱护生命,做完实验后把鼠妇放回自然中。
5、小组成员通过对玉米、大豆、花生种子的结构的观察实验,牢固掌握了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是有果皮和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是有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同时还学会了区分它们,它们的胚的结构相同都有四部分组成,都有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单子叶植物的胚有一片子叶,营养储存在胚乳内,双子叶植物种子胚有两片子叶,营养储存在子叶内。比如我们吃的小麦面粉,营养在种子的胚乳内,我们吃的花生油,营养在种子的胚的子叶内。
总之:通过活动使课本知识得到理解掌握和充实,以至于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调查、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浓厚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生物课外活动总结7
昨天的那场稍大的雨水把天空洗涤的干净清爽,空气也变得润泽,明媚的春光照在身上,暖暖地舒服。但如此的好天气并没有给所有的人带来好心情。
今天,区生物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组里有一同事有公开课的展示,他已经为这一节课准备了许多,花费了很多的心思和精力。多次到肉摊上订购实验用到的小肠、大肠、胆汁,还从自家带来食用油,制作并反复修改了简单却实用的课件,用别的班级试讲了几次,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总想把课上的精彩完美。我能明显感觉到他的无形压力和对完美结果的期待与担忧,其实这样的经历我也有过,想把过程打磨的顺滑流畅,想让结果圆满成功,至少是不能比平时的课差啊,毕竟这是全区老师们来听的公开课,谁不想好好展示呢。
其实他的课上的还是不错的,复习导入做到了温故,简笔画使讲授内容变得更有针对性也更方便更有效,设问和答疑都是利于对学生的引导和结论的得出,演示实验和动画播放真的是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尤其是观察实验更给学生们直观的印象,对知识的加深理解起到用语言和图片无法达到的效果,资料的选用和技能的训练都有助于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但他的这些优点我没有在评课时说出来,而是说了许多当时让他感觉很难受的建议。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今天的评课不同于以往的评课模式,是按照教研员的意思进行专业的听评课,就是要用观察量表来记录数据,然后针对这些数据进行推论和提出建议,这些推论和建议是完全建立在量表数据基础上的,不是像以往那样单纯地去评价这个课的好与坏、优点和不足以及评课人的个人想法等等。
事后他对我表达了他的当时的窘迫和难堪,我也觉得在那时的情景下说了那样的话而感到不安。
大家都是一个组的同事,为什么要当着那么多外人的面说得让人下不来台呢!?显得我水平高能力强,想站在别人身上抬高自己?不是,我绝对没有这个想法。那又何必让人难堪啊?!我之罪过,大矣。
原因分析:
1、距离的远,让心也放松继而加大了距离。上课地点是在学校的三楼会议室,黑板和讲桌都在主席台上,而学生们坐在下面,所以师生之间的距离明显比在教室里要远多了,尤其是坐在最后面的几个学生,自然就会觉得离老师远即使做几个小动作,老师也不会发现,就算发现了这么远也不会怎么批评的。
2、讲课者对评价的良好祈愿与讲评者对观察点数据的客观推论造成结果的不同。以往的评课都是多说一些上课教师的优点和亮点,即使有不足处也仅是讲课者自己的看法,也未必就正确,更不能代表全部人的的观点。而今天的这种专业的听评课确实打破常规,从确定的观察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推论,给出建议,所以两者间出现了不合拍。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在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回顾这一学期,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个小结,借以促进提高。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来我都积极学习。本学期,结合第八次课程改革,确立的学习重点是新课程标准及相关理论。一学期来,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及各类学习讲座。另外,我还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了生物新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文章如《教育的转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怎样与新课程同行》等。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断学习。平时有机会还通过技能培训、网上听课、公开课等使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不断进步。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断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二、求实创新,认真开展教学、教研工作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本学期,我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生物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我任教七年级的生物课,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堂教学“五认真”。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班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堂内容当堂完成,课后仔细批改学生作业,不同类型的课,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使学生对生物更有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生物水平。另外,授课后根据得失及时写些教后感、教学反思,从短短几句到长长不等,目的是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同时,我还积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改进教法,突破学法。针对旧教材内容陈旧、单一、脱离学生实际问题,我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设计了“远离烟酒(调查活动课)“人的性别决定(游课)”、“蚯蚓在哪儿爬得快(实验探究)”等课,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对于生物课的教学,我采用系统性、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使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收获。总之,不管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活动中,我都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力求让生物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反思本学年来的工作,在喜看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
不足有以下几点:
1、对于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思考得还不够多,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
2、教科研方面本学年加大了学习的力度,认真研读了一些有关教科研方面的理论书籍,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
3、生物教学中有特色、有创意的'东西还不够多,本来想设置生物兴趣小组,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没能实现,今后还要努力找出一些生物教学的特色点,为生物教学的新天地作出贡献。
在现代生物教学中,良好的导入能帮助学生逐渐开始新课的学习,是成功的一半,但完美的结尾,亦如画龙点睛,会使全课内容再起波澜,并为全课划一个完美的句号。于是精心设计一个好的课堂总结,显得十分的重要。下面我就结合我尚且浅薄的教学经验来谈谈体会。
一:生物课堂教学中应重视结课的功能
课堂教学结束时,以精炼的语言,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等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巩固,使新知识更有效纳入学生认知结构中,完善精要的结尾,可使全课锦上添花。
1、 加深印象,增强记忆
总结可以使全课的中心内容加以画龙点睛,总结归纳。提纲挈领的加以归纳和梳理,从而使学生对新接触的知识理解更准确、更深入并进一步加深对重难点的牢固把握。
2、 指导实践,培养能力
新课结束后,适当的用一些生活实践来应用课堂知识,也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形象理解,再有针对性的加以练习,能明显加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水平,并从而提升学生用知识服务生活的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3、 知识系统化,能承前继后
生物教学中,每个知识点间都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新旧知识之间存在必然联系,通过总结可以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更易把握全局。同样在总结中可以承前继后,为下一节新课埋下伏笔,使前后内容衔接自然。
4、 通过提问,反馈教学信息
课堂教学时间是很有限的,在课堂结束时就本节课内容提一些问题或作一些相关练习,让学生参与进来,除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之外,还可以了解学生对该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调整以后的教学。
二、总结的方法和功效
总结的方法有很多种,作为一名新教师,以下的这些方法中有大多数是仿效其他组内同事的,感谢他们的经验传授。其实不管哪种,都必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集中注意力到教堂总结这个环节上来,对整堂课再认识,再提高。
1、 归纳总结法
新课内容结束后,我将全课内容按板书顺序有条理的,简明的归纳出来,并特别标明全课的重难点,让学生分清主次,理清纷乱的思绪,归建知识网络,学习更有针对性。
2、 首尾呼应法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导入时我经常会用一个问题引出全课,而在结课中对此问题进行回答即解开学生心中疑问又总结了全课知识。例如我在讲《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时,导入时问:我们从食物中摄入的糖类、脂肪及蛋白质是如何代谢的呀?在总结时我便围绕此问题进行复习,这样,整堂课的脉络就非常清晰了。
3、 讨论比较法
生物这门学科有一个特点,有很多内容具有很大的联系及相似性。在课堂总结中,适当的将新学习的知识和旧知识进行讨论比较,找出不同点和联系,并理解出背后的本质原因,使学生区别相近内容时得心应手。对本质原因也理清了,理解记忆也就更简单了。例如学完细胞的无丝分裂后,我就把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放在一起比较,从而加深理解。
4、 设计悬念法
好的悬念设计能诱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迫于知道下文的心理,于是自发的预习下一节内容。例如我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结课时就说:“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那么dna 为何能起遗传作用呢?这与它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密切相关”,于是许多同学都很自觉的预习下一节内容。因此作为一个老师要仔细分析上下两节内容之间的联系。在总结中提出富有启发性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设计口诀法
对于繁多而又有规律的知识,教师若能编出一两句口诀来概括所学的知识,便能事半功倍的对全部内容进行总结,这样收尾既有新鲜感又会使学生很容易记清全课内容。我在上完《有丝分裂》后,对有丝分裂的过程就编了一个口诀“仁膜消失现两体,赤道板上排整齐,一分为二向两极,两消两现出新壁”,通过对每句口诀仔细说明之后,学生很快就会对有丝分裂全过程有了很清楚的认识,这个知识点就很快消化了。
显然,好的课堂总结能使全课锦上添花,但是一个优秀的总结也来之不易,我觉得生物课总结要注意以下几点:
1、科学准确性
总结必需以科学性为原则,不能为盲目追求质量放弃专业术语。记得有一次公开课,我为了追求结课的艺术性 ,把“口腔”说成“嘴巴”,被同事纠正后方觉不妥。
2、明确性
总结应从教材内容出发,紧扣教学目标、重难点,采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清主次,使学生理清思路,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落实,不必盲目求全,面面俱到。
3、趣味性
经过近40分钟的听课,学生精力已经逐渐分散。结课时应尽量生动活泼,使学生乐学,切忌简单口头重复。
4、 言简意赅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咱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知识的难易、多寡采用不同的结课方式,不拘一格。但是必须言简意赅、紧凑,要求明确,作业适中,不要拖堂。
总之,课堂结课是一门艺术,对课堂教学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此我就我浅薄的实践经验谈我的一点浅显的看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的同事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推动整个生物教学水平的更快提高。
七年级生物课教学期末工作总结
生物课代表期中考试总结范文
期中考试结束了,所暴露出的问题很多,虽然总排名上升了,但是有一些科目我应该做的更好,把失去的分数弥补过来
首先是语文成绩,这次的语文着实令我吃了一惊,作为一个语文困难户,语文成绩竟然考得不错,但是,对于语文,我的学习方法仍在初级阶段,这语文分我并不配,纵观语文卷,我发现了原因,这次选择题很多,所以对于我来说,得分的机会就大了一些,而阅读不是很多,但是,若是高考卷,大量的阅读会给我造成很大障碍,像这次一样,虽然阅读并不是主体,但我发现,我阅读却扣尽了我的分,所以针对阅读,我还要下功夫,而作文的`那40几分更令我担忧,在老师的分析下,我发现审题很重要,审对了方向,即使辞藻并不华丽,作文得分也不会低,所以这次考试,我只不过是选择题扣分较少罢了,,所以在语文方面,我还要下大工夫。
其次是数学,数学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转折点,考完数学后,总觉得这回考的很不好,而这次的分数不高不低,中游水平,也算发挥正常,但是,作为泰叔的学生,我认为数学必须要名列前茅才可以,别人可以,我照样行,分析考卷后我发现,主要问题还是不细心,四道大题无满分,更何况这回考试并没有上难题,那样的话,我会更吃不消,所以,我以后一定要多问问题 ,数学一定要跟上,争取不仅快完成,还要早完成。
物理化学两科之所以放在一起说,是因为情况相同,分数很低,究其原因:浮躁,总是想当然的以为啥都会,其实什么都是一知半解,没有仔细研究,特别是化学,最爱挖坑了,我总是不认真,还有知识点疏漏,时我总考不上去,解决方法没有别的,收心,细心,精心,恒心。唯有稳者才能取的好成绩
英语这次还行,典范的阅读,增加了我的阅读量,阅读题自然好做多了,但是作文真是没脸见人,虽然典范在写,但是语法的不稳固还是弊病,还影响了选择题,所以我特意买了本关于语法的书,增进知识,争取下回考得更好
作为一名生物课代表,在成绩上没有冲在前面,使我感到十分愧疚,我分析了咱们班和二班,平均分差了7分多,我想生物这个学科,不是十分灵活的,同学们的热情并不是没有,我们并不比二班差多少,究其原因,还是我平时对大家的督促不够,难以由会到通,所以接下来,我的任务就是不惜余力的帮助大家,一定要把生物搞上来,我相信,在生物方面,一定能和二班比个高下。
目标:我感觉自己的量变还是不够引起质变的,所以目标是保持班级前10,年级前50
竞争对手还没想好,不过我不会放弃努力,至于那个可望又不可及的对手,我选择泰叔,我觉得在数学方面,只要全身心地投入,一定能像孙老师一样有很快的思维,加油!
生物课教学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三个班的生物教学工作,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一、认真备课,制定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并经常听各科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讲台,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法,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播放生物小片段等多样形式,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三、认真批改作业,落实教学过程: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实际,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生物课教学工作总结2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在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回顾这一学期,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个小结,借以促进提高。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来我都积极学习。本学期,结合第八次课程改革,确立的学习重点是新课程标准及相关理论。一学期来,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及各类学习讲座。另外,我还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了生物新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文章如《教育的转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怎样与新课程同行》等。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断学习。平时有机会还通过技能培训、网上听课、公开课等使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不断进步。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断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二、求实创新,认真开展教学、教研工作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本学期,我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生物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我任教七年级的生物课,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堂教学“五认真”。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班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堂内容当堂完成,课后仔细批改学生作业,不同类型的课,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使学生对生物更有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生物水平。另外,授课后根据得失及时写些教后感、教学反思,从短短几句到长长不等,目的是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同时,我还积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改进教法,突破学法。针对旧教材内容陈旧、单一、脱离学生实际问题,我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设计了“远离烟酒(调查活动课)“人的性别决定(游课)”、“蚯蚓在哪儿爬得快(实验探究)”等课,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对于生物课的教学,我采用系统性、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使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收获。总之,不管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活动中,我都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力求让生物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反思本学年来的工作,在喜看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
不足有以下几点:
1、对于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思考得还不够多,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
2、教科研方面本学年加大了学习的力度,认真研读了一些有关教科研方面的理论书籍,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
3、生物教学中有特色、有创意的东西还不够多,本来想设置生物兴趣小组,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没能实现,今后还要努力找出一些生物教学的特色点,为生物教学的新天地作出贡献。
在现代生物教学中,良好的导入能帮助学生逐渐开始新课的学习,是成功的一半,但完美的结尾,亦如画龙点睛,会使全课内容再起波澜,并为全课划一个完美的句号。于是精心设计一个好的课堂总结,显得十分的重要。下面我就结合我尚且浅薄的教学经验来谈谈体会。
一:生物课堂教学中应重视结课的功能
课堂教学结束时,以精炼的语言,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等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巩固,使新知识更有效纳入学生认知结构中,完善精要的结尾,可使全课锦上添花。
1、 加深印象,增强记忆
总结可以使全课的中心内容加以画龙点睛,总结归纳。提纲挈领的加以归纳和梳理,从而使学生对新接触的知识理解更准确、更深入并进一步加深对重难点的牢固把握。
2、 指导实践,培养能力
新课结束后,适当的用一些生活实践来应用课堂知识,也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形象理解,再有针对性的加以练习,能明显加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水平,并从而提升学生用知识服务生活的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3、 知识系统化,能承前继后
生物教学中,每个知识点间都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新旧知识之间存在必然联系,通过总结可以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更易把握全局。同样在总结中可以承前继后,为下一节新课埋下伏笔,使前后内容衔接自然。
4、 通过提问,反馈教学信息
课堂教学时间是很有限的,在课堂结束时就本节课内容提一些问题或作一些相关练习,让学生参与进来,除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之外,还可以了解学生对该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调整以后的教学。
二、总结的方法和功效
总结的方法有很多种,作为一名新教师,以下的这些方法中有大多数是仿效其他组内同事的,感谢他们的经验传授。其实不管哪种,都必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集中注意力到教堂总结这个环节上来,对整堂课再认识,再提高。
1、 归纳总结法
新课内容结束后,我将全课内容按板书顺序有条理的,简明的归纳出来,并特别标明全课的重难点,让学生分清主次,理清纷乱的思绪,归建知识网络,学习更有针对性。
2、 首尾呼应法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导入时我经常会用一个问题引出全课,而在结课中对此问题进行回答即解开学生心中疑问又总结了全课知识。例如我在讲《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时,导入时问:我们从食物中摄入的糖类、脂肪及蛋白质是如何代谢的呀?在总结时我便围绕此问题进行复习,这样,整堂课的脉络就非常清晰了。
3、 讨论比较法
生物这门学科有一个特点,有很多内容具有很大的联系及相似性。在课堂总结中,适当的将新学习的知识和旧知识进行讨论比较,找出不同点和联系,并理解出背后的本质原因,使学生区别相近内容时得心应手。对本质原因也理清了,理解记忆也就更简单了。例如学完细胞的无丝分裂后,我就把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放在一起比较,从而加深理解。
4、 设计悬念法
好的悬念设计能诱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迫于知道下文的心理,于是自发的预习下一节内容。例如我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结课时就说:“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那么dna 为何能起遗传作用呢?这与它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密切相关”,于是许多同学都很自觉的预习下一节内容。因此作为一个老师要仔细分析上下两节内容之间的联系。在总结中提出富有启发性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设计口诀法
对于繁多而又有规律的知识,教师若能编出一两句口诀来概括所学的知识,便能事半功倍的对全部内容进行总结,这样收尾既有新鲜感又会使学生很容易记清全课内容。我在上完《有丝分裂》后,对有丝分裂的过程就编了一个口诀“仁膜消失现两体,赤道板上排整齐,一分为二向两极,两消两现出新壁”,通过对每句口诀仔细说明之后,学生很快就会对有丝分裂全过程有了很清楚的认识,这个知识点就很快消化了。
显然,好的课堂总结能使全课锦上添花,但是一个优秀的总结也来之不易,我觉得生物课总结要注意以下几点:
1、科学准确性
总结必需以科学性为原则,不能为盲目追求质量放弃专业术语。记得有一次公开课,我为了追求结课的艺术性 ,把“口腔”说成“嘴巴”,被同事纠正后方觉不妥。
2、明确性
总结应从教材内容出发,紧扣教学目标、重难点,采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清主次,使学生理清思路,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落实,不必盲目求全,面面俱到。
3、趣味性
经过近40分钟的听课,学生精力已经逐渐分散。结课时应尽量生动活泼,使学生乐学,切忌简单口头重复。
4、 言简意赅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咱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知识的难易、多寡采用不同的结课方式,不拘一格。但是必须言简意赅、紧凑,要求明确,作业适中,不要拖堂。
总之,课堂结课是一门艺术,对课堂教学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此我就我浅薄的实践经验谈我的一点浅显的看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的同事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推动整个生物教学水平的更快提高。
79位用户关注
22位用户关注
68位用户关注
42位用户关注
63位用户关注
60位用户关注
69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