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 总结大全 > 总结范文
栏目

光合作用总结(五篇)

发布时间:2023-06-23 热度:90

光合作用总结

【第1篇 2023年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

阅读!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一、天竺葵的实验

1、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2、对照实验:用黑纸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4、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5、染色: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6、现象; 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

7、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二、光合作用

1、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2、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第2篇 高二生物知识点光合作用总结

1、光合作用:发生范围(绿色植物)、场所(叶绿体)、能量来源(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1、光合作用的发现:①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②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③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 o和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2、叶绿体的色素: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

3、叶绿体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

4、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②暗反应阶段: a、co2的固定:co2+c5→2c3 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h2o)+c5

【第3篇 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总结

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总结

1.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萨克斯的实验

①过程:

②证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2)思格尔曼的实验

①过程:在同等条件下,将水绵放在黑暗、局部照光和曝光的条件下进行自身对照实验,观察好氧性细菌的分布。

②证明: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3)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①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②过程:利用氧的同位素

分别标记

,在相同的条件下,向一组植物提供

(实验组),向另一组提供

(对照组)进行实验,检测释放的氧气中18o的存在情况。

③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4)卡尔文的实验

①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②过程:用

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其放射性。

③证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即卡尔文循环。

3.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

(3)光合作用一细胞呼吸的比较

【第4篇 2023高二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

光合作用需要哪些条件?光合作用的过程是什么样子的?下面就让我们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高二生物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1、光合作用:发生范围(绿色植物)、场所(叶绿体)、能量来源(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1、光合作用的发现:①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②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③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 o和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2、叶绿体的色素: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

3、叶绿体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

4、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②暗反应阶段: a、co2的固定:co2+c5→2c3 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h2o)+c5

【第5篇 高一生物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知识要点总结

一、atp和酶

1、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2、酶的作用: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可以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具有催化作用,同时证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的特性。

3、酶的作用机理: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2、催化剂的作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3、作用机理:催化剂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二、光合作用

1.概念及其反应式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总反应式:co2+h2o───→(ch2o)+o2

反应式的书写应注意以下几点:(1)光合作用有水分解, 尽管反应式中生成物一方没有写出水,但实际有水生成;(2)“─→”不能写成“=”。

对光合作用的概念与反应式应该从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条件——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糖类等有机物和氧气来掌握。

三、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可分为3个阶段

在第1阶段中,各种能源物质循不同的分解代谢途径转变成乙酰辅酶a.

在第2阶段中,乙酰辅酶a(乙酰coa)的二碳乙酰基,通过三羧酸循环转变为co2和氢原子。

在第3阶段中,氢原子进入电子传递链(呼吸链),最后传递给氧,与之生成水;同时通过电子传递过程伴随发生的氧化磷酸化作用产生atp分子。

《光合作用总结(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总结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