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 总结大全 > 教育总结
栏目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三) 十五篇

发布时间:2023-11-19 热度:97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三)

第1篇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三 2050字

20__年度,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认真贯彻落实新__届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教育的要求,紧扣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大局,高举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两面旗帜,遵循教育内在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综合改革,加快转型发展,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突出教育民生,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预计244亿元,增长18%。全市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37所,新增公办学位7.4万个。全市317所小学、180所初中的均衡发展情况先后通过市级复核、省级督导。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江苏省常熟中学等5所学校成为省第二批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吴县中学、盛泽中学等6所高中通过省高中复评。全市中小学校安工程竣工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总投资达50亿元。全市有79所学校荣获省平安校园,新增符合国际标准的校车289辆。苏州市区24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凭教育e卡通免费乘公交、地铁达到3000万人次。市轻工业学校合并、市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市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改扩建工程全面完成,市高等幼儿师范学校迁建、市老年大学改扩建等工程全面启动。

(二)立足转型升级,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进程加快,新增国家中职改革发展高水平示范学校2所,省四星、三中职学校各1所;新增12个省精品专业,获批23个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获得全国、省职业技能大赛金牌71枚,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不断吻合。高等教育资源量质齐升,苏州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成立,老挝苏州大学正式招生开学,西交利物浦大学获批开展研究生学位教育,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落户张家港,昆山杜克大学(筹建)、苏州大学-滑铁卢大学纳米技术联合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研究院等揭牌成立,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落户吴江滨湖新城开发区。创建省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6个,省标准化村(居)民学校67所,现代农民教育培训达125万人次,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5.28年。

(三)抓住关键环节,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加强师德教育,开展“走进家庭,走近学生”集中家访月活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家访工作的意见》,推动家访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全市有39405名教师访问了237616户学生家庭,活动当选为2024年度苏州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事,全市20名教师被评为市劳动模范,1名教师荣获省十佳师德模范、14名教师荣获省师德先进个人。在全省率先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市级以上各类校长、教师培训达到3万人次,500多名教师在省级以上教学基本功大赛、信息技术应用比赛中获奖。加快名优教师培养,9名教师被评为姑苏教育人才,34名教师被评为第12批省特级教师,279名教师被评为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21位教师被评为优秀双师型教师。积极完善承包式帮扶、置换式流动、小区域流动等校长或教师流动机制,3100多长或教师在区域内合理流动。吴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太仓市教培研中心成为省首批示范性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苏州市教育局、张家港市教育局、昆山市教育局被评为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四)坚持育人为本,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84名学生被评为省三好学生、19名学生被评为省优秀学生干部、8名学生被评为省美德少年,3所学校被认定为省中华经典诵读基地学校;网上家长学校网站访问量达516万人次,“林老师”咨询超过6000人次,苏州市教育局被表彰为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课程改革成效显著,全市普通高考本二上线率达44.32%,录取率达95.79%,位居全省第一;对口单招考试本科上线率达44.3%,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前茅。深化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加强学生体质监测、学校艺术教育和科技教育,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青春健美操比赛总决赛团体特等奖,包揽省第__届阳光体育节所有团体冠军;16名学生获得市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23个项目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6所学校被命名为第二批省级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

(五)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开放继续深化。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苏州中学·南京大学“2+4六年贯通”匡亚明实验班和伟长实验班成功举办。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热点高中指标生定向分配比例不断扩大,各类招生更加公平、公正、阳光。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各地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办法不断完善,工业园区率先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常熟市、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等地区先后开展了校级领导竞争上岗工作,全市有200多名干部通过竞争走上领导岗位。探索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研制并试运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积极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第三方评价和教育满意度测评。教育督导工作不断加强,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被评为全国教育督导先进集体。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苏州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拥有2200多节“同步课堂”,点击量已超过百万;常熟“龙芯数字化移动课堂”建设与应用成效显著;苏州教育门户网站、昆山教育网站荣获省十佳教育网站。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全国首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揭牌成立,新增国际友好学校20多所。

第2篇 2023年共青团___市教育局委员会工作总结 950字

团委和有关部门深入到局系统各志愿服务站点检查工作、解决问题,慰问志愿者。10月8日,联合全市12个区、县级市教育部门,在全市教育系统共同开展“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城市文明志愿服务之微笑使者志愿服务全民行动日活动,活动得到了羊城晚报、___日报、___电视台等媒体的大篇幅报道,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和社会效应。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市司法职业学校、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市商贸职业学校2000多名志愿者直接参与到亚运城市志愿服务工作,承担了亚运期间3个城市志愿服务一级站点、1个二级站点、近20个路口或公交车站、1条公交线路的城市志愿服务工作。局团委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志愿服务队成为亚组委志愿者部注册志愿者团队,并在___青年报社热线电话值班接听志愿者电话,帮助志愿者舒缓压力,以更好的心理咨询状态投入到亚运志愿服务工作中去。参与做好市教育系统文明观众组织工作,将组织学生观看亚运会、亚残运会比赛作为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成效。

二、扎实推进各项亚运主题活动,掀起宣传亚运、服务亚运、支持亚运的热潮

我局团委按照全市“迎接亚运会,当好东道主、创造新生活”主题活动的整体部署,结合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为亚运会的成功举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组织开展了“亚运年,我想说……___市第七届中小学生书信节”,提升青少年亚运主人翁意识。本届书信节投放范围创历年新高,全市共发动70多万名中小学生参与书信节活动,是历届活动发动学生数量最多的一届,也是学生参与热情最高的一届,得到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并得到了黄华华省长、万庆良市长等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黄华华省长专门给市教育局回信,要求转达省委、省政府对广大中小学生强烈的主人翁精神以及高度关注、积极参与亚运意识的充分肯定,并指出同学们的市民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精神正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所在,也是社会发展进步动力之所在。万庆良市长也就此发表公开信,倡议广大中小学生“站在新的起点,全力以赴迎接亚运会,把本届亚运会办成一届体现中国特色、广东风格、___风采的体育文化盛会”。在推进书信节的基础上,继续与市邮政局深化合作,精心挑选了20所学校成立校园邮局社团,进一步拓宽学校社团工作形式和合作路径。

第3篇 市教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2023年工作计划 900字

市教育局2024年工作目标任务

一、 进一步做好普及和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年度任务;实施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班班通”。(基教科、法规科、计财科、装备中心)

二、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推进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全省平均水平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以上;深入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艺2+1项目;稳步实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组干科、团委、关工委、基教科、体卫艺科、职成教科、计财科、教科所)

三、 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改扩建幼儿园45所,新增教师532人;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90%以上,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0%以上,争创市级一类幼儿园1-2所。(基教科、人事科、计财科)

四、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推进职教园区建设工作。加大中职招生工作力度,确保高中阶段职普协调发展。深化中职学校内涵建设,推进校企合作,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职成教科、计财科、基教科、考试院)

五、 加快推进教育重点项目建设。蚌埠二中新校区、特教中心新校区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计财科、基教科)

六、 完成市教育城域网的整体架构规划,建设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电教馆)

七、 深入推进“双名工程”建设,加大教师业务培训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完成各级各类培训10000人次。继续实施教育管理干部的三级双向交流挂职模式。(组干科、人事科、计财科、教科所)

八、 完善学生资助工作机制。贫困大学生救助标准,每人一次性救助不低于3000元,对困难家庭学龄前儿童入园每人每学期资助600元,保证各项助学资金及时准确发放。(计财科、结算中心)

九、 完成2024年度县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督导考核工作。(督导室及相关科室)

十、 加强教育收费治理工作。全面落实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加大教育收费监督检查力度。(监察室、计财科)

十一、 全省教育发展考核达平均水平以上。(相关科室)

十二、 生均能耗下降2.2%。(计财科及相关科室)

第4篇 2023年某市教育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6450字

2024年上半年全市教育系统按照“发展、提高、统筹、服务”的方针,着力以提高质量、提升层次为重点,以统筹教育资源为抓手,以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不断加快教育创新步伐,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通过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奋力开拓,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圆满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各级各类教育得到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根据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要求,从正确处理好我市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质和量关系以及办学条件和最终办学规模的关系,实现由量的扩大向质的提高转变、由条件定发展向稳定学校办学规模的转变的实际出发,在对市属各普通高校的办学条件进行了详尽分析的基础上,全年共安排市属普通高校招生计划20342人,比上年增长5.4%;其中本科5800人,增长5.5%;高职13742人,增长5.7%;使在甬高校学生规模达到9万人。安排市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计划8200人,比上年增长29.13%。其中本科(含专升本)1600人,增长23.08%;专科层次计划6600人,增长30.69%;学生数将达到4万人。2024年预计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35%。 成人教育:加大农民培训的力度。市教育局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组织、指导全市农村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组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据统计,上半年全市教育系统有152所职成校列入当地政府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8655人,农民工岗位培训179975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01886人,回乡初高中毕业生职业培训24813人。同时,在全市全力推进职工、农民“双证制”教育, 6月初在东钱湖成人学校召开了全市“双证制”教育现场会。至6月底,全市参加“双证制”教育达6291人。继鄞州、海曙区被教育部列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以后,慈溪市、江东区、江北区、镇海区、象山县又被省教育厅列为首批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

(二)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1、狠抓了全市高等教育层次的提升。为进一步优化我市高校的布局结构,提升我市高等教育的层次,上半年,我们进一步加大了“申博、升本、升格”工作的力度。宁波大学通过开展学科建设工程和队伍建设工程,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并计划于下半年再次申报博士点;通过努力,宁波高等专科学校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已正式升格并更名为宁波工程学院,第一次本科招生计划就达到570人,使学院能在一个比较高的本科平台上发展;宁波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并更名为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同时,我市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通过多方努力,经教育部批准,由浙江万里学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创办的宁波诺丁汉大学上半年已正式筹建并开工建设,并于今年计划招收300名本科生。

3、突出了抓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与提高。上半年,着手建立更加科学化、透明化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评估体系。在不断完善省级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实验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积极稳妥,逐步推进”原则,实施了全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狠抓了在甬高校互联及接入中国教科网的工作,推进了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狠抓了教育信息化工程示范镇、市级优秀网站与创新实验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东方191网校。加大了实验室建设投入的力度;同时,加大中考、中招制度的改革力度,在基础教育段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招生录取相结合的机制,在城区及余姚、镇海等地的体育中考中推广了游泳选项测试,实行了中考“两考”分离。

(三)教育资源统筹工作正在积极有序进行

2、加快了高教园区建设。高教园区(南区)公共设施建设正在抓紧进行,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宁波诺丁汉大学于2024年4月15日举行奠基、开工典礼,正式投入建设。高教园区(北区)的建设也在全面展开。3月份,经专家论证,市高教园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讨论并确定了宁波工程学院校区规划方案;市委徐福宁副书记、市政府成岳冲副市长就宁波工程学院的土地征用事项多次召集镇海区、江北区和市有关部门协调。目前,土地征用和拆迁户的过渡房建设正在进一步落实之中。4月21日,中国科学院、浙江省政府、宁波市政府代表在杭州签订了共建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的协议和备忘录,中科院材料研究所正式落户宁波高教园区(北区)。

(四)教育创新得到了进一步推进

1、扎实推进成人学校运行机制改革。在有关县(市)、区进行了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成校干部实行公开选拔、竞聘上岗,优化了成教队伍结构。上半年,慈溪崇寿镇成人学校首次向全镇中小学代课教师公开招聘了成教工作者。东钱湖成校也向社会自主招聘了11名工作人员。用人制度改革突破了成人教育“政府配人,学校干事”、“有多少人办多少事“的传统运作模式,开始确立“以事业发展为中心,以自主办学为动力”新的成人教育发展观。

3、进一步推进了素质教育。强化了学生的德育工作。在全市启动了“新课程新德育”工程,加强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统筹劳技中心与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开展了“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建设,在城区将学生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纳入了初中学生毕业与升学考试;在全市推广了县(市、区)、乡镇(街道)、学校三级道德教育的试点工作经验;加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员队伍建设。同时,在全市深入实施了体育艺术新课程标准及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举办了宁波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省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上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举办了宁波市教育系统第七届艺术节,协同市委宣传部等组织了“百场音乐会”,促进了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4、深入开展了创新实验活动。在全市教育装备部门和学校网站中开展了创办“十大优秀网站”活动,通过活动,积极推进了信息技术在管理和教学中的应用;同时,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创办“十大创新实验基地”活动,为全市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实验平台。

(五)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2、建立了以实行聘用(任)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的新的人事管理机制。加大了用人制度改革力度,按照精简、规范、优化、高效的原则,科学设置中小学的内部机构,会同市人事局印发了《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方案》;在教研室等局直属单位实施了人员聘用(任)制,并规范了考核制度,今年先行推出3个教研员岗位面向社会招聘,逐步在直属单位建立起“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开展了第二次面向社会人员教师资格证书的认定工作,全市共有1423人申报教师资格。组织召开了专题研讨会,研究贯彻实施《浙江省贯彻国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意见》。建立了市、县两级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开展教育系统内人事代理,逐步建立单位用人的新机制。

3、进一步强化了职评的导向机制。上半年,新制发了中专、中小学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推荐评审工作的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职评的导向。注重对教师教学能力教育教学实绩的评估,强化对教师业务能力的测试,增加申报和评审的透明度,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改进了“小中高”、职高专业课高级职务评审的推荐办法,完善对初次定级教师的统一考核制度,并根据专业职务结构比例设置中、高级职务岗位,按照比例要求控制申报数量,对实行职称“评聘分离”的学校,适当放开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的名额限制;同时,对山区、海岛、经济欠发达乡镇学校教师进行政策倾斜和照顾。

4、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继续教育。建立了教师“培训超市”,实行“菜单式培训”,逐步做到按需培训,落实了暑期教师全员培训任务;为拓展教师继续教育的空间,更好地解决教师培训中针对性、实效性问题,上半年建起了宁波市教师教育网,探索教师网上培训新模式;为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我市教育国际化,上半年,组织了24名非英语专业学科骨干教师赴美国培训,较好地提高了这些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提高教师的学历学位,与浙师大合作在宁波教育学院开办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领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班教学点,探索在职培养新模式。

(六)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得到加强

1、加强了基层党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中小学党建工作会议和全市高中学生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围绕一个主题、解决一个问题、达到一个目的,解决一项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一月一次党支部书记例会;围绕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转变作风等三方面内容,组织召开直属学校(单位)民主生活会,查找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建立了市教育局党员信息库系统,对11所高校、43所直属学校(单位)近9000名党员情况进行全面采集、核实及电脑输入,至6月底,党员基本信息维护基本结束;新建了高教园区图书馆党支部,完成了宁波二中等8个党支部(总支)的换届选举工作;并按新社团的不同情况,帮助、指导、督促新社团组织建立党组织或落实了党建工作联络员;筹建了宁波市教育党建网。

2、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和主题教育活动。根据今年市委教育工委工作要点和当前的形势要求,健全了各级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每月一次理论学习、每季一次专题研讨、每半年一次学习自查、每年一次督查考评,并对全年的教师政治学习作了具体安排;市教育局领导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基础上,为各直属学校(单位)领导干部作了专题辅导报告;拓展了“三满意”主题教育活动,根据《____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从加强领导、创新载体、强化宣传、注重实效的要求出发,对创“三满意”活动作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改进;开展了“以教师为本,为教师解难”的主题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进一步拓展“三进”活动内容、深入开展“义教”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以自己的爱心去认真教育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真诚关心每一位学生,从而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教育,支持教育。

3、狠抓了高校稳定工作。3月份,针对部分高校学生收发“罢餐”短信的情况,市委教育工委高度重视,要求各在甬高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的作用,全面准确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情况,做好针对性的思想工作,并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同时,加强了对食堂的监督管理,加强对食堂进货渠道、价格、质量、服务的管理,在源头上把好价格关,并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较好地化解了矛盾。针对台湾“3·20”公投有可能影响高校稳定的实际,根据市委领导的要求,早部署、早落实,把工作做在前面,有效地维护了“3·20”前后高校的稳定。另外,对上半年全市高校发生的多起学生出走、跳楼、自杀等意外事件进行了通报,要求各高校高度重视,举一反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管理,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确保学校的稳定。

4、加大了对教育的宣传力度。建立了教育新闻发布会制度;与《宁波日报》合作,从4月份起至8月份,每月推出一个专版,分专题介绍近几年来宁波教育的政策、创新、发展情况;在宁波电视台《交流》栏目以“中考,今年有些不一样”等为题,就老百姓比较关注的2024年中考与招生等热点问题,与人民群众进行了交流与沟通;开展了新世纪教育创新十件大事评选和首届宣传宁波教育好新闻评选工作。对吴训威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广泛宣传,开展了向吴训威同志学习的活动。

5、各群众团体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教代会建设,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办学校工会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推进了民办学校工会工作和民主管理工作。在全市教师中开展了“我与我的学生”征文活动;春节期间,市女教职委组织全市女教职工开展了“春风行动”——为民工子女学校捐书捐款活动,累计捐赠图书50000册电脑等教学设备300余台,课桌椅2000余套,捐款20000余元。开通了教师心理热线,聘请了20余位专家担任教师心理咨询员。

(七)依法治教、依法行政工作不断得到加强

2、加强了党风廉政和相关制度的建设。深化了党风廉政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办法,在修订完善责任书内容的基础上,市教育局与直属学校签订了2024年规范办学行为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各校校长为规范办学及收费的“第一责任人”。加强了教育内部审计工作,按照教育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在对中小学校长离任责任审计的基础上,上半年对任职在五年以上的市实验小学、教医幼儿园、宁波七中、三江中学等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根据高校布局结构调整需要对浙江轻纺职业技术学院、宁波服装学院进行了财务审计;对教育学会、成人教育学会进行了财务年度审计。

3、加强了教育法制建设。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学习了《行政许可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组织县(市)区分管民办教育的同志认真学习了《民办教育促法》及其“实施条例”,并共同研讨了当前我市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狠抓了《宁波市学校安全条例》贯彻实施。根据《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起草了《宁波教育听证制度》和《宁波市教育局专家委员会工作规则》,逐步完善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调解等工作程序。同时,根据市政府和市审改办的统一部署,在2002年第二次审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对我市教育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了认真全面的清理,起草了机关“一站式服务”工作方案,积极推进教育局电子政务,努力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着力推进我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开展了公务员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工作。

(八)教育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进一步加大

1、加强了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在继续做好市级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制订了全市高校精品学科、精品专业建设方案,以进一步加大我市高校学科和专业建设力度。召开了全市高校专业设置研讨会,引导各高校根据宁波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设置,加大紧缺专业的建设力度,增强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2、进一步推进了产学研结合。建立了科研配套经费制度,积极鼓励高校申报国家、部、省和市级科研立项,今年在甬高校承接科研项目有1057项,百万元以上的项目共4项,上半年纵横向科研经费超过5000余万元;宁波大学承担国家科技部的“高通量多功能新型液分离膜材料及相关制品、组器关键技术”,宁波工程学院承担的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的“海洋环境混凝土结构配筋腐蚀进程的预埋式无损监测系统的设计研究”等项目,为宁波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推进了中职教育牵手企业活动。市、县(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共同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状况、用人需求信息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加快校企合作步伐,城区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率在90%以上,全市中职学校与500多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计划。实施了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培训制度,在企业建立了专业师资培训基地,同时还选送了8位专业教师到德国接受了专业培训。

(九)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2、加大了教育帮扶工作的力度。继续在全市14个经济欠发达乡(镇)和6个片(区)实施“两免一补助”教育扶植政策,对特困生、低收入生活困难家庭学生继续实施减免优惠政策;并从今年秋季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对特残教育学校中就读的残疾学生实行全免费教育。继续实施“东西部学校结对帮扶”工程,加强了对西藏自治区比如县的教育支持工作,完成了教育部下达的新疆班招生计划;做好与贵州对口学校的帮扶结对,落实了20万元资金支援三穗县医院门诊楼建设、10万元资金支援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12万元资金支援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多媒体语音实验室建设;选派了22位教师赴贵州黔东南州、黔西南州支教,暑假期间组织12位特级教师、名教师赴贵州开展为期半个月的讲学。加快了与江西等6省的合作,落实了教育部下达的中西部地区合作办学招生计划,加快了“教育移民”的进度。

3、进一步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以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在局机关开展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和完善了“十八项”制度,提出了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意见;开展了机关干部下基层调研活动;在全机关推行了首问责任制。市教育服务中心共受理群众咨询、投诉、建议3288件,接待群众来访165人次。

4、进一步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继续推动和改进“三进”工作,发动全体局机关干部、教职员工深入社区、学生家庭,了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开展了机关干部与生活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全局机关共计捐款2万余元,并于“七一”前夕,对生活困难群众进行了走访慰问

第5篇 市教育局局长年度工作总结 900字

很幸运参加了公司为期两天的“超人之路”激发极限潜能训练营,这两天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感触比较深的第一个游戏是遵循指示,每人都领到一张任务表单,讲师说先不要做,先听要求,后来又告诉我们三分钟只能肯定能做好,当时我心里想的也是先看完,不过随着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我看到旁边的朋友做到了我看到的部分,我也急了,直接开始逐一做题了,熟不知最后一项的要求是只做第一题,这个项目的失败是因为自己没有遵循指示。

第二个感触很深的项目是a、b公司报数字,这个项目其实操作很简单,但是一个人的出错就会使公司老板承受很大的损失,这个游戏虽然是身体上的惩罚,但是现实中的残酷程度远远比这些大的多,做了这个游戏,我个人感觉以后做事,一定要全力以赴,要协作好团队,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第三个感触深的项目是坎坷人生路,是啊人的一生的坎坷远远大于游戏的体验,游戏中的瞎子和哑巴是幸运的,因为这截止到游戏中还不是真的,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假如是真的,我们该如何面对呢?即使我们现在不是,但我们至少见过这样的人的生活方式吧,看到他们了我们也做过他们了,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加坚强,更加勇敢的活下去,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把自己的价值放大些,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不是加强些。对于这些人来说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对他们的不离不弃是他们好好活下去的信念,但这对我们来说却显得很不足挂齿。

钢铁是怎么练成的,我不知道这个项目会这么累,好几次都快坚持不住了,想要停止下来,但是听到同伴的呼喊,看到同伴们都没放弃,自己也断了放弃的信念,这个游戏我感觉更贴近我们的工作,大家都在努力时,自己必须打起精神,鼓足信念,不能允许有负能量的存在。

这两天的培训综合下来,感觉自己以后做事心态要学会归零,要学会淡定,要学会有大局的目光及细节方面的把握。不能让自己随波逐流,要学会敢于突破,要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要有明确的目标,要在心中树立希望之灯,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去执行这些。成功绝不是偶然的,所以我不会幻想我是天生的幸运儿,我坚信成功一定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第6篇 市教育局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总结 1400字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市直教育系统科学发展观学教活动4月30日正式启动,教育局机关、22所市直院校的618个基层党组织、9000多名党员干部参加这次学习教育活动,参学率达到100%。学教活动开展以来,市教育党委、教育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完成了学教活动四个阶段九个规定动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基本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学教活动的有效推进机制

全市科学发展观学教活动动员大会后,市直教育系统立即成立了学教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建了4个督导组。领导小组按照市委总体部署,结合教育系统实际,负责整个学教活动组织领导,特别是研究制定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督导组通过召集汇报会、深入学校检查督导等加强对每个阶段工作的组织推动;学教办公室担负起了整个教育活动的协调组织。市直各院校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并明确了责任,保证了学教活动的顺利有效推进。我们局机关和各院校共组织了60多场学教宣讲和专题辅导,6000多人参加了全市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答题(教育局获组织奖),撰写心得11000多篇,党员干部案例剖析专题报告43。

(二)深入调研,摸透实情,切实增强学教活动的针对性

学教活动一开始,正值“五一”假期,为增强学教活动的针对性,教育党委、教育局组织指导局机关处室和市直各院校,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深入党员、教职员工和学生中开展调研,摸清并掌握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基本状况,各领导班子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基层党员、党外人士、教职员工对这次科学发展观学教活动的期望等一系列问题。全系统共征集到各类意见、建议2045条。在学教活动的每一阶段,我们始终把基层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搞好这次科学发展观学教活动的重要参照内容,始终以此作为检验学教效果的重要标准,将调研实情充实到我们每个阶段的活动方案,看学教活动产生的动态变化,测量基层各方面的满意度,这样既增强了学教活动的针对性,也为扎实推进学教活动提供了动力和重要依据。

(三)严格要求,认真实施,完成好每个阶段的规定动作

在学教活动的每个阶段,我们都按照市委的部署和要求,按照教育系统学教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好每个阶段的规定动作。学习提高阶段,我们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普遍教育与分类指导、通读规定篇目与学习自选参考材料、理论学习与观看录像片和请专家辅导、学习提高与典型引路等“五个结合”。对照检查阶段,我们认真组织“六查六看”与“三查一看”,发放征求意见表15000多份、召开座谈会及个别谈话500多场(次)。通过“自己找、群众提、组织点、互相帮”等形式,认真查找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方面存在的差距,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案例剖析阶段,我们突出“抓成果、抓典型、抓督导、抓回头看、抓管理”,共收集领导干部和中层党员干部案例剖析专题报告43,评出优秀报告5,按局班子、市直院校、局机关处室优秀案例剖析报告编辑成三册,还在全系统组织了优秀案例剖析报告大会交流。整改落实阶段,我们围绕服务我市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围绕推进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谋划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整改措施》,重点制定出台了《##市科学发展示范区教育发展规划》、《曹妃甸高校园区发展规划》、《河北理工大学整体搬迁曹妃甸建设方案》(代市政府拟稿)、《关于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市2024年度各县(市)区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内容和标准》等一系列政策、规划和措施。

第7篇 清远市教育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设想 8650字

清远市教育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设想

上半年,我市教育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和市人大六届三次会议精神,以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重点,以加快推进市中心区域教育管理体制和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加快创建教育强市步伐为主要目标,以“工作落实年”为契机,加强调研,攻坚克难,创新发展,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全市教育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加快教育创强争先步伐,确保实现教育强市目标。

1.市教育局积极做好申报教育强市准备工作,确保今年9月份我市顺利申报教育强市。现已完成申报省教育强市所需的验收方案、自评分说明、自评报告等相关材料初稿。教育强县(市)工作扎实推进。英德市和阳山县已于去年9月申报教育强县(市)评估验收。市教育局多次到连山、连州两县(市)进行调研、指导省教育强县(市)的创建工作,力争连山县、连州市今年内完成创建教育强县任务。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已完成上半年的计划任务。至6月份,已有6个乡镇顺利接受省教育强镇专家组督前检查。

2.扎实开展了教育强镇复评的督前检查及评估工作。对全市2个省教育强镇、15所市一级幼儿园和1所省一级幼儿园进行了复评督前检查;对1所市一级幼儿园进行评估工作。

(二)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1.深入推进教育资源下移农村。采取补充专任教师、教师走教和远程同步教学等方式,开齐开足村小和教学点课程,保障村小和教学点教学质量。除连南县、阳山县、连州市以外,其余县(市、区)的教学点均已配备2名教师以上。阳山县有6个教学点暂未配备2名教师,计划通过教师走教方式或从其他学校调剂教师方式来配备2名教师。

2.切实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今年我省提高了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其中:小学从每生每学年550元提高到750元、初中从每生每学年750元提高到1150元。至3月份,我市已将春季学期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核拨到各中小学校,并根据省、市、县分级配套要求,督促、指导各县(市、区)落实了相关资金。同时,严格按照省以及清远市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方案关于新增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倾斜的要求,在新增公用经费中提取部分经费,按正常生均拨款1.2-4倍的标准,拨付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和教学点公用经费,其中清城区、清新区、阳山县、连南县已于6月落实。

3.推动落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目前,已完成各县(市、区)出台关于村小、教学点改造和寄宿制学校改造的实施细则及建设方案的统计,并于3月起对各县(市、区)相关建设项目的建设情况实行月报制度,并按市政府要求,及时上报最新工作情况。同时根据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今年已恢复教学点11个,教学点恢复为完小4个。

4.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通过开展“校校通”、“班班通”以及“教学点教育资源全覆盖”三大项目的建设工作;开展全市教育系统办公oa平台、高中学校成绩分析系统、教育资源库、教育网站四大系统的应用推广;开展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学生虚拟机器人大赛、教师教育软件大赛、教师自制教具大赛、教育装备和信息化教学论文和课题评审五大活动;提升全市教育装备和信息化的发展,并以此积极探讨通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市教育局规划设计了《清远市教育网建设项目需求书》,同时通过多次开会研讨、沟通,以及邀请省级、的教育信息化专家对方案进行了论证。目前清远市教育网建设项目已经提交给财政局,正在办理标书内容的完善手续。

(三)加大统筹力度,推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学前教育发展力度加大。截至6月,我市幼儿园入园率达90.2%。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后,学前教育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5月,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印发了《清远市学前教育“民办公助”实施暂行办法》,开始实施对普惠性规范化民办幼儿园给予补助。市教育局联合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等17个直属部门建立了《学前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对无证办园坚决予以取缔,共同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提升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市教育局制定了《清远市规范化幼儿园评估验收实施方案(试行)》。下半年将全面启动规范化幼儿园的评估验收工作。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扎实推进。继续开展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的创建工作,充分利用教育“创强”的有利时机,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配置,提高管理水平。截至6月,已有3所学校的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通过评估验收。目前,全市共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公办学校391所,覆盖率达83.5%。组织开展新一周期“千校扶千校”工作,加强与东莞市的联系,推动跨市、市内、县内帮扶,以强带弱,推动学校均衡发展。制定我市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和方案。同时,督促、审核各县(市、区)制定2023-2024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专项规划,做到切合实际,实事求是,科学规划。

3.巩固“普高”工作成果。以巩固“普高”为重点,促进招生、外输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春季招生14935人,完成中职中技招生任务63.6%;外输2138人。完成外输任务35.6%。根据省文件要求,我市省一级普通高中的择校生比例已降至15%,并将部分优质高中30%直接分配到辖区内的初级中学,为我市巩固“普高”奠定了坚实基础。印发了《清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教育局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市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的通知》(清府办〔2023〕32号),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市参加升学考试的权利。市一职(原清城区职校)正式启动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二批立项建设学校项目建设;市职校已列入第三批国家示范校名单,也正在积极规划有序推进。市职校、市一职、清新区职校、清职院中专部、连州卫校、市高技等6所学校已开展跨区域招生。继续探索英德、阳山等县市的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读中职学校。积极加强外输生源工作,为广州、顺德、南海等珠江三角洲地区输送优质的中职生源。

4.特殊教育发展顺利。为了确保我市特殊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市教育局督促连州、阳山等县(市、区)落实特殊教育学校基建工作,维护民生工程进展顺利;指导各地特殊教育学校完善设施设备;指导全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招生工作,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5.民办教育和成人教育稳步发展。积极引导和指导扶持民办学校创规范和上等级,促进民办教育办学质量的提高。积极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加强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规范建设,促进“三农”发展,积极鼓励清新、英德申报示范县。其他县(市、区)也在认真规划,全面提升。

(四)加快推进省职教基地和“两校一中心”建设,落实市中心区域学校布局调整。

根据《关于调整清远市中心区域教育管理体制和学校布局的决定》(清府〔2023〕100号)精神和市领导指示,加快推进“两校一中心”工程建设和学校的搬迁准备工作,2024年3月,市教育局成立了基建项目进度协调小组、校产搬迁协调小组和人事工作协调小组共三个专责小组,制定建设工程推进、学校资产分离、人员分流等各项细则,推动落实市中心区域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目前,“两校一中心”所有规划建设的校舍已完成主体,学贤东路、学府路也按计划同时推进,已完成管网铺设和路基工程。各项工程可在今年7月底竣工验收,8月交付使用。学校搬迁工作已全面启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采购已进入招标阶段,有关学校人员分流实施方案已经制定。岭南学院已基本完成征地拆迁,正在进行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国华学院正在与市政府商议土地出让合同待签。省职教基地规划方案正等省政府批复,已进行征地预公告。

(五)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今年3月开始,举办了市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全市幼儿园园长、教师职务培训(幼儿园全员培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培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教师《基于项目学习》课程培训、初中全体教师《21世纪课堂评价》课程培训,省教育厅组织的其他培训任务,目前已有32000名教师正在参加市级培训。从今年起,市级教师培训经费和培训项目连续4年向北部农村教师倾斜;委托清职院开展紧缺学科教师转岗培训。对各县(市)(不含县城所在镇)义务教育学校在编在岗工作人员发放岗位津贴,已报省财政、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并核拨省补助资金。

2.以教育科研为抓手,促教师素质的提升。市编办已同意设立清远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育科研工作全面展开。一方面,鼓励老师积极申报市第14批教育科研课题。另一方面我们加强对已立项课题的指导、检查和落实工作,并对取得预期成果的20项市课题我们及时组织结题验收,以总结经验、推广成果。上半年在我省的第八届教育科研成果奖评选中,全省共19项课题获一等奖,我市取得了山区市的1项一等奖。继续办好期刊《清远教研》,充分发挥教师教研成果交流的阵地作用,大力营造科研促教的社会氛围。

3.加强德育常规工作。市教育局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使全市中小学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如:全市“光盘”行动文明餐桌活动、“朝阳读书”活动、学雷锋活动、“大手牵小手,文明交通与关爱生命”系列活动、“我的梦.中国梦”主题书信活动、“ 大手牵小手.守法在心头”为主题的送法进校园活动等。

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除了认真抓好基础教育教学外,更加注重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市教育局争取广告公司赞助,积极筹办2024年清远市首届中小学生(含中职)中国象棋、围棋比赛;开展“拒绝滥用药物 健康与你同行”中学生药物滥用知识专题宣传活动;举办了全市师生书法美术作品展、全市中小学生现场书写大赛和2024年清远市第二届中小学生器乐大赛暨水墨画、陶艺比赛。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规定,规范操作,确保中考体育考试成绩公平、公正、公开。

5.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今年我市普通高考成绩有较大的突破,全线飘红,取得大面积丰收:普通类报考人数为24988人,实考人数为24625人,其中上重点本科线1037人,首次突破千人大关,占实考人数4.2%,比去年的729人增加308人,增幅为42.2%;上第二批本科线6793人,占实考人数27.6%,比去年的6283人增加510人,增幅为8.1%;上本科线以上7830 人,占实考人数31.8%,比去年的7012人增加818人,增幅为11.7%;上第三批专科a线以上13727 人,占实考人数55.8 %,比去年的12616人增加1111人,增幅为8.8 %;总上线人数(即专科b线以上)20273人(含高职类),总上线率为81%。

中考成绩再创新高。今年我市中考继续取用省试题,并采用考生第二代身份证报名,综合科仍自主命题,分值从原来的100分提高到150分,中考总分从原来的820分提高到870分。从今年中考总体情况看,分为855.5分,800分以上142人,750分以上1376人;而去年,800分以上只有1人,710分以上1231人,高分段学生对比增幅达11.78%。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先发展教育的结果,是市教育局加强科学管理、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结果。

(六)加强扶贫助学,落实民生实事。

1.扶贫助学体系更加完善。今年第一季度,按国家和省、市加强中职、学前和高等教育的助学政策要求,做好了全市资助学生对象的上报工作。我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作为全省营养改善计划的试点县,工作已进入常态化。其资助对象和范围是:两县县城以外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营养午餐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启动。补助对象的确定是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为依据,不与学生户籍挂钩。补助标准是符合条件的学生,每人每天补助3元,每学年按200天计算。为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省、市、县均成立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来抓落实,加强工作指导,总结推广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完善工作措施。日常的监管工作两县有专门的科室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管。

2.全力推进2024年市民生实事。今年市政府将全市(除连山、连南两县外)“农村义务教育住宿生伙食费补助计划”工作纳入了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4月,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印发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住宿生伙食补助实施的暂行办法》,及时拔付了市级财政资金,并督促相关县(市、区)落实了配套经费,全面启动了对全市农村小学寄宿生(9930人)和初中寄宿困难学生(按寄宿生53543人的20%计算,约10709人)按每生每年600元的标准实行伙食补助的助学工作。

3.建立贫困大学新生资助机制。争取到由东莞银行、清远市金海湾豪庭房地产有限公司、广东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捐款300万元,建立了“东莞银行教育基金”,用于资助清远市生源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

(七)落实安全措施,完善教育安全保障。

1.大力推进校安工程建设。加大危房改造力度,提高校舍综合防灾能力,实现开工率100%,竣工率97.49%,确保学校师生拥有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

2.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维稳工作。指导各地(校)要重点抓“平安校园”建设、溺水问题专项治理、“校园安全管理平台”推广、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和校园消防安全等重点工作。指导各地(校)从“三防”(人防、技防、物防)到“五防”(人防、技防、物防、巡防、联防)工作思路转变。指导各地(校)要改变提法,深化安全管理工作,在做好“人力、技术、物资”三重保障的同时,要加快推进“巡防”制度和“联防”机制的保障。切实抓好学生溺水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确保学生生命安全。贯彻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加强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的管理工作,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司乘人员安全教育。发放了38块校车标牌。全面开展校内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检查危险化学品存放管理情况。

(八)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1.深化正风行动。上半年主要抓好全市教育系统“作风建设年”以及转变机关工作作风的“正风行动”活动工作。继续全面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按照《广东省教育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方案》和市纪委的统一部署,完善以领导干部和人财物管理重要部门、关键环节为重点,覆盖机关、学校和干部、教职员工的教育系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2.继续巩固省教育收费规范县(市、区)创建成果。市教育局与8个县(市、区)教育局以及市直各学校签订治理教育乱收费责任书,并加大了日常检查监督和案件的查处力度,重点加大对民办学校、民办幼儿园的监督。查处了清城区育童蒙氏希望之星幼儿园违规收费20多万元案、新北江幼儿园分园误导幼儿家长购买节日演出表演服装案,有效地防止了教育乱收费现象的反弹。

(九)加强宣传,进一步提升教育良好形象。

1.继续加强教育宣传。上半年,市教育局开通了官方微博,每天发1则微博,及时向网民反映全市教育系统的最新动态。充分利用清远政府门户网、市教育局的门户网站和《清远日报·教育周刊》、《教育简报》、《创强工作简报》等向社会传递质优、价值大的教育信息,并开办《清远观察·教育周刊》,进一步营造教育舆论氛围。

2.成功举办新闻发布会。4月25日,根据清远市新闻办的安排,市教育局成功召开了“2024年清远市教育重点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12家新闻媒体参加了此次新闻发布会。会上,林海龙局长回顾了清远市2024年教育工作情况,介绍了2024年教育工作落实措施,并现场接受了媒体记者的提问,回答了许多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

3.开展了一次深度宣传报道活动。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市教育局开展了“走基层、看实效、广宣传”活动,组织我市新闻媒体深入各县(市、区)对今年我市教育重点工作推进和落实情况作了一次深度宣传报道,扩大宣传面,进一步提升教育良好形象。

二、主要问题和困难

在回顾半年来的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个别地区在推动落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方面有畏难情绪,工作力度仍不够大。二是受投入不足、规划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个别重点工程进展较缓慢,如:16所普通高中提升办学水平项目缺乏资金扶持,项目推进较慢,实施效果不太明显;教学点教学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较多,需各地加大投入并纳入“班班通”工程建设抓落实;《省级职业技术教育示范基地(清远)首期工程规划建设方案》尚未获省人民政府的批准,影响了省职教基地各项前期建设工作的开展;市机关幼儿园建设工程由于其他子项目的工程需调整有关规划,推迟了原定的施工时间计划;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清远校区因用地范围内还有17户民居和鱼苗养殖场未搬迁,导致拆迁工作推进缓慢;广东国华职业技术学院仍未启动征地工作。三是师资队伍建设仍是当前高中阶段学校的重点和难点工作,特别是中职专业教师队伍和“双师型”教师数量不够,不能适应专业调整和发展的需求。四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今年“普高”任务艰巨,各地学校的防流控辍工作难度仍然很大。对于这些问题,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攻坚克难,确保全面完成2024年年初既定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发展转型提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2024年下半年工作设想

下半年,我们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和市人大六届三次会议精神,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增强信心,攻坚克难,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全面完成2024年年初既定的工作任务。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快推进教育强市迎评和强镇督导评估,全面启动督学责任区工作。按计划做好教育强市的申报、宣传、迎评工作,争取7月份将申报材料报市人民政府审核,9月份正式上报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继续推进相关县(市)创强工作。下半年要重点加强指导12个创强镇和连山、连州两县(市)完成创强任务,力争教育强县全覆盖,省教育强镇达85%以上,稳步推进我市教育均衡发展。完善、出台《清远市督学责任区制度实施方案》,全面启动督学责任区工作。

(二)加快理顺市中心区域办学体制,全面完成学校搬迁和人员分流工作。扎实做好市中心区域布局调整涉及搬迁的学校校产清查和设备、装备招投标及安装工作,确保招投标不留标,国有资产不流失,全面完成学校搬迁工作。加强宣传市委、市政府的有关决策部署,严格执行人员分流的有关政策规定,积极采取措施做好市中心区域布局调整学校人员分流有关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严防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努力确保市中心区域学校布局调整的顺利实施。

(三)加快推进教育资源下移农村,继续深化顶层制度设计。加强对落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推动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同时,要以深入贯彻落实《清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为契机,抓紧完成健全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教学质量提升、教育信息化发展等5项配套文件,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理顺和完善办学体制机制。

(四)加快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年度工作目标。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确保2024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0%以上;建成乡镇中心幼儿园18所、村级幼儿园14所;开展规范化幼儿园评估验收,推进学前教育民办公助工作,按每生每学期200元的标准,补助普惠性规范化民办幼儿园,力争补助面达20%。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义务教育,完成25%的教学点改造,完成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25所,力争2024年规范化学校覆盖率达到87%;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扎实做好助学扶志工作,加强招生、防流控辍专项督查工作,确保全面完成省下达我市的招生任务,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力争2024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3%以上。

(五)配合省、市加快省级职教基地的建设,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主动与相关职能部门多沟通,争取他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力促岭南学院、国华学院等首批院校年内动工。加强指导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省示范性高职院,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清远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创建国家示范性学校。实施全市中职跨区域招生、错位发展,对不适用市场需求,师资、设备不配套的专业进行调整或停止招生;对已有的市级重点专业进行复评,并新确定一批市重点专业。做好“一校一中心”的项目过渡工作。

(六)大力实施“强师工程”,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下半年要出台关于推进校长聘任制、职级制改革和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增强校长和教师队伍的活力。用好1000万元强师专项经费,大力加强师资队伍、校长队伍、管理队伍的培养培训。启动组建第二批中小学“三名”(名教师、长、名班主任)工作室。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制度,推动中职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和继续教育制度,引导和鼓励职业院校“先行先试”,探索具有清远特色的校企合作和育人新模式。召开高考工作总结会,加大表彰力度,营造重教氛围。

(七)扎实做好助学扶志工作,全面完成市民生实事。继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管好、用好各级财政下拨的义务教育经费,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教育惠民政策,保障各类受资助的学生得到实惠。继续督促各地落实今年的市民生实事项目资金,确保全面完成市民生实事工作,促进教育公平和谐。

(八)深入开展“正风”行动工作,重点做好“公述民评”工作。深化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继续完善和修正廉政风险点及措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进一步提高机关治教能力水平。加强教育乱收费治理力度,强化依规办学、依规招生、依规收费。

(九)加强中小学校园安全及信访维稳工作,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加强校园安全防范,落实“五防”(人防、物防、技防、巡防、联防)措施及各项制度。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服务,提高校园安全防护水平,创建平安校园。深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加强校车安全管理,深入开展预防学生溺水综合整治工作。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与学生食堂工作。

(十)积极开展教师节系列活动,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继续大力宣传教育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发展成果,扎实开展“最美山村教师”评选活动,广泛宣传扎根山区、安教乐教善教的优秀教师典型事迹,大力营造尊师重教和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

第8篇 2002年常州市教育局工作总结 6500字

2002年,是全面实施常州教育“十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们在省教育厅的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创建学习型系统为抓手,着力加强队伍建设;以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以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为根本,切实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全面完成了2002年工作目标,为实施“十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2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注重区域整体发展,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实施水平

继续把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全局性工作和任务的重要内容,坚持发展不动摇。全市所有乡镇都通过了教育基本现代化达标乡镇评估验收,并在此基础上,将建设重点由学校、乡镇层面转向市(县)、区的区域层面,加大了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力度。拟订了《常州市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实施规划》,扎实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

全面实施《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全年新增校园网73个(全市达到151个);完成常州教育网改版工作,每月点击数超过25万,教育局机关、教研室等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常州城域教育网完成论证并启动建设,钟楼、新北、天宁区教育信息中心及学校完成虚拟主机托管;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断加快,容量已达250g,25万个文件,500部视频资源;举行第三届职业学校多媒体课(学)件评选、全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设计评比、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教学成果展评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评比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与教”评比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个;召开常州市教育信息化推进会暨教育技术工作会议,对教育技术装备与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全市近万名中小学教师通过了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考核,全市所有乡镇中心小学高年级和农村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职业学校均将信息技术应用列入必修课程。

加大窗口学校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现代化学校、示范(重点)学校的建设。全市新增省级示范实验幼儿园8所(使全市达到32所)、省级实验小学13所(使全市达到46所)、省级示范初中10所(使全市达到34所)、省级重点高中4所(使全市达到23所,其中国家级示范高中8所),首次评选市级模范学校34所,并向省推荐第四届模范学校17所。

继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新村配套学校常州市勤业中学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正常开学;常州外国语学校外籍专家楼、正衡初中教学办公楼、职教中心信息教育中心、少年宫二期工程主体工程按期峻工,北郊中学初高中分离方案论证确定,此外,武进新苑高中一期工程、新区国英小学二期工程、溧阳职教中心一期工程、金坛金沙中学建设工程等稳步推进、按期完工。

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全年组织教育管理干部、教师出国(境)考察、培训69人次,接待国(境)外教育团组21批、计80余人次来访;暑期组织500余名中学生参加境外夏令营、冬令营活动,组织常州市一中、三中分别与韩国南杨州市、英国埃塞克斯郡开展师生友好交流;新通过聘外资格学校4所(使全市达到27所),新聘外教84名,新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适应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妥善安置了30余名在常外籍人士子弟就读。

二、统筹协调各类教育,不断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

强化“两基”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7.25%;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100%、99%以上;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市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达95.37%。2002年,我市高考又创佳绩:省常中张璇同学以685分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名;我市高考万人进线率、市区本科上线率、平均总分等指标名列全省前茅;在全省总分名列前20名的考生中,我市(含金坛、溧阳)占了1/5;本、专科总录取率为85.85%(其中,市区为90.23%,武进为89.61%,金坛为79.85%,溧阳为77.89%),比去年增长5.65%;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03%。

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加大职校招生宣传力度,引导合理分流,继续面向苏北地区、西北安康地区招生办班,扩大了重点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全面施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扩大课程分层教学面,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职校生中级工达标率达99.1%,一次就业率达96.39%。1662名职校学生参加全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1599人被录取,本科达线率、十二个专业总分、平均分、600分以上人数比例、总录取率(96.2%)、本科录取率(28.5%)等均居全省第一。

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常州大学城首期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升格成立,使全市高职院达5所;在职校与大专院校联办五年一贯制高职的基础上,刘国钧职教中心、武进职高、西林职高等又经省厅批准开办特色优势专业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著名高校远程教育校外站点先后落户我市;常州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江苏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

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制订《关于加强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的若干规定》,对91家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规范办学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检查,对218家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进行年检;全年共组织1.5万人参加全国成人高考,比去年增长14.64%,1.3万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全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旨在为市民学习提供菜单式服务的“常州市民学习信息服务中心”完成建设,投入运行;建成8个市级(其中3个省级)“5112”教育富民工程示范基地;完成各类成人培训45.1万人次。全面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全年完成普通话培训公务员2500人、教师2300人,普通话测试公务员2400人、教师2100人,组织第五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活动,推普宣传电视片《龙城雅韵》获省最佳专题片第一名。

三、锐意进取,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1、加强行政推动,全面实施课改

2002年秋季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和起始学科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年初,我们召开了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员大会,审批确定了首批2000余名课改实验教师,制订“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意见”,积极组织相关学科新大纲、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工作。邀请近100名国家级课改专家(课程标准制定者)来常讲学,课改实验教师接受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科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初中语文、初中数学、中小学体育等学科培训1.5万人次、通识培训3500多人次;举办暑期校科级干部培训班,对学校领导进行课改知识的全员培训,并组织“走进新课程”书面考核;组建11个新课程课题研究组,分六组对全市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定期出版《常州市课程改革动态》,加大课改宣传,加强课改交流。

2、加强教育科研,实施课题带动

各地各校“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在确定467项国家级、省市级教科研课题的基础上,设立了325项青年教师研究课题,32个省级电教课题全部结题;面向教育系统,公开招聘兼职教研员24名,壮大了教科研队伍;确立了省常中等35所学校为首批常州市教育科研基地;组织召开了“苏锡常镇扬五市高三语文研讨会”和2002年高三各科复习教学研讨会,对高三“3+_”科目设置改革的研究,得到了国家考试中心和兄弟省市教研部门的重视和好评。召开全市高中教学工作会议和初中教学工作会议,制订“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若干意见”和“课程实施评估方案”,开展“减负”检查写实性通报,加强了教学管理、课程管理和常规管理。

3、加强特色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成功举办全市中小学特色教育校长论坛;举行市十七届“育苗杯”田径比赛、健美操比赛、各种球类比赛、“世纪印象”常州市教育系统艺术作品展、校园整台文艺节目汇演、常州市首届青少年科技节,举办常州市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并在全省比赛中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个,积极组织参加省“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和“未来科学家”科技知识竞赛,分获中学团体一等奖和小学团体三等奖,组织全市18所中专、职校345名学生参加第二届职校学生“五项技能比赛”,组队参加省第二十二届珠算技术比赛并获团体二等奖,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参加省十五届运动会青少年部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充分证明了体教结合工作已初见成效。

4、加强正面引导,切实转变观念

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招生考试工作,切实转变观念,为课改提供环境保障。编制市区各小学施教区图,依法规范就近入学。做好招生宣传工作,正面引导分流。着力做好文章:“家门口的学校很精彩”、“择校要理智”、“高考不是独木桥”,较大程度上缓解了“择校热”。在重点普高录取前,举办中职招生咨询市场,使大部分预计在普高分数线下的考生及早明确就读方向,理智地选择职业类学校。继续实施将省重点高中公办计划30%的名额分配到各初中校的做法,并在去年2所重点高中试行的基础上,扩大到全市11所省重点高中。

5、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2002年是我局确定的“德育工作研究年”。为此,我们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调研,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开展“青少年文明网上行”活动、“6·26”禁毒征文比赛;组织高三毕业生“向家乡人民献爱心”义务献血活动,举办暑期优秀学生干部夏令营;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和第九届高校思想政治年会论文评比,组织高校第二次邓小平理论公开课活动;举办“喜迎十六大”少年儿童讲故事比赛。修订《常州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手册》,制订《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意见》,组织评选职校德育工作优秀论文。通过不懈努力,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德育工作者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德育载体日益丰富,一批德育基地相继建成并发挥积极作用,德育工作内容和形式不断得到拓展,德育工作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6、争取多方支持,关爱弱势群体

从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出发,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争取多方支持,关爱弱势群体。全年,市帮困助学金办公室共对2300名在常就读的特困生发放助学金250余万元;开展助残捐赠活动,组织学校及社会各界向聋哑学校捐款近20万元;设立“爱心基金”, 成立“学生法律自我援助中心”,开展志愿者结对活动;继续实施“金边工程”,对薄弱学校教师以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鼓励教师到薄弱学校从教。目前,从帮困办、社会各界到各级各类学校关注弱势群体的爱心网络正在形成,扶贫济困意识正在得到强化,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四、创新机制,打造高素质的干部和教师队伍

1、推进学习型系统建设

成立了“学习型系统”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和推进会,强化行政推动,努力浓厚创建氛围。进一步健全各校学习制度、读书制度、培训制度等,规范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学习行为,使学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定标准,使单位和个人明确目标,以评价促学习、软件换硬件、抓课题带学习、表彰先进、组织考试等方法,使学习转化为单位和个人的内在动力;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大力开展转岗培训,推进市民外语、计算机学习,向社会开放教育资源,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开展计算机上网操作培训、公民道德法制教育,每周三组织机关干部英语培训等等,教育系统掀起了创建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家庭,争当学习型个人的热潮。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进一步深化“让教育充满爱”主题教育,坚持“教师培训重在素质培训、教师教育重在师德教育”的指导思想,全面开展教师师德规范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和省“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教育,汇编印发《家访有感》优秀征文,开展“我心目中的好教师”征文比赛,举办全市青年教师师表形象大赛。庆祝第十八个教师节,深入开展“社会尊师重教、教师回报社会”活动,不断加深教育工作者“热爱人民、热爱事业、热爱学生”的美好感情,大力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继续开展“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创建活动,10个单位新列入“好班子”行列,使“好班子”达到36个(占总单位数的82%);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举办6种不同类型的培训班,300多位校级干部接受了培训;着力抓好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学习、交流、提高工作;加强对校科级后备干部的考察、培养工作;进一步推进基层学校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直属单位近300名中层干部通过竞聘任职;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度,提高了考察工作的透明度和考察结果的真实性;继续深化“五个一”活动,对校科级干部150余篇教科研论文进行了评比和表彰。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制订《常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意见》,深化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组织100名中小学英语教师参加暑期外教英语培训班,提高了英语教师的口语能力和教学水平。截止年底,教师合格学历普高达89.71%,职中74.37%,初中95.58%(其中本科39.26%),小学98.86%(其中大专57.19%),幼儿园94.81%(其中大专35.48%),组织百余名优秀教师报考教育硕士;完善“常州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办法”,制订《常州市百名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培养意见》,组织评选中小学第五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职校第二批骨干“双师型”教师,向省推荐的13位特级教师候选人,100%获得通过;全面启动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全市近1.2万名在职教师通过认定取得了教师资格;完成五大类近3000名教师的职称评审工作;启动2002新进人员见习期、试用期人事代理制;举办常州市首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舞蹈比赛,常州市首届职业学校(院)专业和实训教师五大专业技术比赛,全市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特教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我市中小学教师在各类评优课比赛、基本功竞赛、学科教学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4名、二等奖1名、全省一等奖13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名,28节优质课制作成录相选送我国西北地区。

五、转变作风,切实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能

1、切实推进依法治教

配合省教育厅在常召开了全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征订省编《教师“四五”普法读本》2.8万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均成立了“四五”普法领导小组,制订普法规划和学法计划,组织教职工“四五”普法考试和学生征文竞赛,全面启动“四五”普法;督促学校制订和完善章程,100%的直属学校完成了学校章程的制订;开展“依法治校”工作评估,61所学校经评估确认为“常州市依法治校工作先进单位”;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制度,认真贯彻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制订“常州市中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意见(试行)”,大力推进校务公开工作。

2、加强教育检查、督导工作

召开常州市教育督导工作会议,成立常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建立督导责任区,修订学校综合督导评估方案,发挥教育督导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开展中小学校综合督导评估、农村税费改革后教育经费情况调研、中小学“减负”、学校危房改造工作督查、学校校产工作检查、幼儿园改制情况调研、外来工子弟学校情况抽查、学校安全、卫生工作检查、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民办(民营)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检查等等,保障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加大教育纪检监察力度

召开全市教育纪检监察工作会议,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后出台了“教育基本建设实施全过程廉政监督的意见”、“加强教育经费管理的若干规定”;进行图书、教材采购回扣专项清理和清房工作;开展“勤廉之风万人评”活动;成立教育局会计结算中心,加强教育审计,推行收费公示制,开展“规范中小学收费达标县(市、区)”“回头看”和收费规范学校验收,有效遏制了中小学乱收费现象。

4、浓厚调研之风,落实行政效能监察,推进机关作风建设

2002年是中央确定的“调查研究年”、“转变作风年”,全体机关干部坚持每月深入基层调研,深入课堂、了解一线教育教学实际、倾听师生意见,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通过开设局长信箱、设立局长接待日,推行政务公开;结合开展“文明机关”创建活动,召开机关中层干部工作研讨会、非校事业单位负责人研讨会、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会议,认真学习市政府关于“开展行政效能监察”的通知精神,严格执行机关工作人员过错责任追究制和首问负责制,继续清理审批事项,精简会议文件,认真做好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机关干部的精神面貌、工作效率、服务质量有了改善,受到群众和基层学校的欢迎。

2002年,我局共荣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地区“支持儿童”活动组织奖、全国职教先进集体、全国女职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妇女儿童事业先进集体、江苏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希望工程”贡献奖、江苏省“党建带团建”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先进基层党校、江苏省“青年文明号”争创集体、江苏省教育系统信访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中小学勤工俭学先进集体等殊荣。

2002年常州市教育局工作总结

第9篇 市教育局2023年党建工作总结 1050字

市教育局党建工作在市委和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17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突破重点、难点 ,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为促进我市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1)、XX年,市教育局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首先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__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意见》,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要求、主要内容、推进方式和方法步骤进行了详细安排,并组织发放各类征求意见问卷1000份,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30支,承诺774件,兑现753件,解决问题236个,并通过实地调研、审阅相关材料、参加有关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等方式,推动市直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的顺利开展。市教育局党委确定了“打造坚强堡垒,树立先锋形象,促进教育发展”为活动的主题,要求学校根据争创主题和党组织、党员的实际情况,凝炼活动载体,设计争创形式,继续广泛开展“党性教育”“党员先锋岗”亮牌示范“党员联班”等活动,努力形成科学发展主题突出、活动形式百花齐放、每个学校都见实效的生动局面。

(2)、积极开展七一纪念活动; 为隆重庆祝建党90周年,激励广大党员和师生坚定爱党、信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讴歌党的光辉历程和市教育局事业取得成就,市教育局党委信心组织了五项“红色主题”“六个一”活动。

(3)、加强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考察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保证发展党员质量,今年有20余名同志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发展了大约10名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综合治理工作方面,为全力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切实保障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努力创造稳定和谐的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从开学起到XX年七月上旬,在全市开展学校安全大检查工作。有效消除校园内部安全隐患。大力整治学校幼儿园周边治安秩序,督促落实各项校园安全防范措施,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在创建文明城市之际,为了提高广大师生文明素质,构建“富裕文明和谐__”市教育局做了安排部署,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确保组织到位、领导到位、制度到位、经费到位,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在2024年,党建工作将继续扎实创造争优 活动的深入开展,把创造争优活动作为党的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并造就高素质党员 、干部队伍为重点,切实加强组织建设,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全面加强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党员队伍建设。

第10篇 市教育局局长在2023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1400字

同志们:

2024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各项议程已完成,我仅就斯市长的报告及《2024年全市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方案》、《直属学校督导评估方案》所安排的重点工作任务及要求讲几点意见:

一、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_____教育发展的总纲

从__年开始,_____副市长代表市政府已连续作了五个报告了,_____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每年重点工作任务的安排,对各项工作的要求,都集中体现在这五个报告中。把握_____教育工作的总思路,具体工作措施和要求,必须研读这几个报告。五年来_____教育事业发展一以贯之的要求就是千方百计地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千方百计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各级各类教育的需求。这个工作方针真正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由于这个工作方针一以贯之的贯彻,才有五年来_____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就全区而言,_____的教育单拿出哪一项都不是最好的,但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_____是唯一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是数量的要求,也有质量的要求,没有数量就没有目标,没有质量的数量也是无意义的。所以,基本普及十五年规范的国民教育目标是量和质的统一。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在于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追求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基本均衡是当今时代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各类教育求协调,义务教育求均衡就是_____教育发展所需把握的总纲,脱离了这个要求,无论哪项工作有多大的宣传效益都是不正确的,说重一点这是不正确的政绩观的表现。

二、实施素质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

素质教育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领域提出的最重要、最长期的决策。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特别是基础教育中强调素质教育的实施意义特别重大,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当前的根本要求是创设素质教育环境,构建素质教育体系。环境创设首先是清除违反和不利于素质教育方针贯彻的价值导向、行为做法。其次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时间和空间。所谓构建体系,就是要避免对素质教育的肤浅理解,造成课内搞应试,课外搞活动的局面,要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内教育、校外教育的素质教育体系。特别是课堂教学的各环节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无论是素质教育环境的创设,还是体系的构建,前提是解决指导思想问题,解决观念问题。要注意教育切忌的是急功近利,政府对教育局的评价,教育局对学校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都不能以出几个尖子学生,暂时分数高低作为评价的尺度。坚持对民族的未来负责,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才是教育工作者的良心所在。

三、注重教研,注重对教师的培养是教育局长素质高低的体现

教育一切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是教师的素质。今天的_____教育“瓶颈”问题是教师队伍问题。教师水平不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就不高,学生难得有宽松的环境,在不具备人事制度改革的大环境的前提下,我们只能在教研和教师培训上下功夫。我们的教育局长精力大多花费在协调关系,追求教育的外延发展上,这不能说错。但教育局长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教研和师资培训上,这方面多花一点钱是值得的。但要算账,什么样的方法最经济、最科学,不要比外出参观的数量。要把着眼点放在每一个教师都能上标准课上。在普遍规范的基础上,造就更多的骨干教师队伍。这里就需要解决一个教研和培训机制确立的问题。用制度保障教研培训的人、财、物,要形成切实可行的教研培训网络。恐怕今后一段时间看一个地区教育水平的高低,一个教育局长素质的高低,主要是教研和教师培训工作做得怎么样了。

第11篇 2023年___市教育局科普工作总结 500字

要作用,受到全市中小学校的普遍欢迎。

四、积极盘活科普资源,拓展科技教育的渠道

2024年,我局十分重视发挥市青科教协会平台作用,整合多方面科技资源,与市水务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2024年节约用水征文比赛活动的通知》(穗节水函〔2023〕2号),指导开展“人水和谐 绿色亚运”2024年___市中小学生科学节约用水征文比赛活动。共收到中小学生征文165,评出获奖文章一等奖5、二等奖17、三等奖25。

五、推进农村科普教育,促进农科普均衡发展

为贯彻执行____、国务院有关“三农”的指示,积极对农村学校、农村社区进行科技传播和指导。2024年,我局划拨50万元农村青少年科普经费,遴选22项涉及发明创造、电脑机器人制作、科技体育(海陆空车模活动、无线电制作和测向活动)、防震减灾实践活动予以支持。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科普教师及辅导员队伍不稳定

部分科普教师和辅导员的编制、职称、工作量和提拔任用问题长期未能解决。目前我市小中学在编教师中,基本还没有科普教师编制序列,学校基本上都没有设置专职的科学技术教师和专职科技辅导员。兼职科普教师评定专业技术职称未落实。甚至有个别学校将上课不合格的教师淘汰作为科普教师。学校层面开展科普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科普工作者的兴趣和责任心。

第12篇 市教育局年终工作总结 5800字

来源:.com

__年上半年全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积极应对宁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挑战,按照“发展、提高、统筹、服务”的方针,着力以提高质量、提升层次为重点,以统筹教育资源为抓手,以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不断加快教育创新步伐,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通过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奋力开拓,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圆满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各级各类教育得到协调发展

(二)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1、狠抓了全市高等教育层次的提升。为进一步优化我市高校的布局结构,提升我市高等教育的层次,上半年,我们进一步加大了“申博、升本、升格”工作的力度。宁波大学通过开展学科建设工程和队伍建设工程,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并计划于下半年再次申报博士点;通过努力,宁波高等专科学校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已正式升格并更名为宁波工程学院,第一次本科招生计划就达到570人,使学院能在一个比较高的本科平台上发展;宁波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并更名为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同时,我市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通过多方努力,经教育部批准,由浙江万里学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创办的宁波诺丁汉大学上半年已正式筹建并开工建设,并于今年计划招收300名本科生。

3、突出了抓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与提高。上半年,着手建立更加科学化、透明化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评估体系。在不断完善省级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实验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积极稳妥,逐步推进”原则,实施了全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狠抓了在甬高校互联及接入中国教科网的工作,推进了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狠抓了教育信息化工程示范镇、市级优秀网站与创新实验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东方191网校。加大了实验室建设投入的力度;同时,加大中考、中招制度的改革力度,在基础教育段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招生录取相结合的机制,在城区及余姚、镇海等地的体育中考中推广了游泳选项测试,实行了中考“两考”分离。

(三)教育资源统筹工作正在积极有序进行

1、推进了学校现代化建设。上半年,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摸底调查,进一步推进了新一轮全市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在__年北仑区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浙江省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实施,北仑区有7所学校分别申报了一、二类标准化学校,均获通过。目前,此项工作已在全市范围内推开,通过测算,至__年年全市将有90%的学校达到标准化学校要求,需投入资金约35亿余元。

(四)教育创新得到了进一步推进

1、扎实推进成人学校运行机制改革。在有关县(市)、区进行了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成校干部实行公开选拔、竞聘上岗,优化了成教队伍结构。上半年,慈溪崇寿镇成人学校首次向全镇中小学代课教师公开招聘了成教工作者。东钱湖成校也向社会自主招聘了11名工作人员。用人制度改革突破了成人教育“政府配人,学校干事”、“有多少人办多少事“的传统运作模式,开始确立“以事业发展为中心,以自主办学为动力”新的成人教育发展观。

3、进一步推进了素质教育。强化了学生的德育工作。在全市启动了“新课程新德育”工程,加强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统筹劳技中心与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开展了“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建设,在城区将学生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纳入了初中学生毕业与升学考试;在全市推广了县(市、区)、乡镇(街道)、学校三级道德教育的试点工作经验;加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员队伍建设。同时,在全市深入实施了体育艺术新课程标准及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举办了宁波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省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上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举办了宁波市教育系统第七届艺术节,协同市委宣传部等组织了“百场音乐会”,促进了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4、深入开展了创新实验活动。在全市教育装备部门和学校网站中开展了创办“十大优秀网站”活动,通过活动,积极推进了信息技术在管理和教学中的应用;同时,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创办“十大创新实验基地”活动,为全市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实验平台。

(五)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3、进一步强化了职评的导向机制。上半年,新制发了中专、中小学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推荐评审工作的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职评的导向。注重对教师教学能力教育教学实绩的评估,强化对教师业务能力的测试,增加申报和评审的透明度,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改进了“小中高”、职高专业课高级职务评审的推荐办法,完善对初次定级教师的统一考核制度,并根据专业职务结构比例设置中、高级职务岗位,按照比例要求控制申报数量,对实行职称“评聘分离”的学校,适当放开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的名额限制;同时,对山区、海岛、经济欠发达乡镇学校教师进行政策倾斜和照顾。

4、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继续教育。建立了教师“培训超市”,实行“菜单式培训”,逐步做到按需培训,落实了暑期教师全员培训任务;为拓展教师继续教育的空间,更好地解决教师培训中针对性、实效性问题,上半年建起了宁波市教师教育网,探索教师网上培训新模式;为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我市教育国际化,上半年,组织了24名非英语专业学科骨干教师赴美国培训,较好地提高了这些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提高教师的学历学位,与浙师大合作在宁波教育学院开办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领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班教学点,探索在职培养新模式。

(六)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得到加强

1、加强了基层党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中小学党建工作会议和全市高中学生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围绕一个主题、解决一个问题、达到一个目的,解决一项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一月一次党支部书记例会;围绕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转变作风等三方面内容,组织召开直属学校(单位)民主生活会,查找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建立了市教育局党员信息库系统,对11所高校、43所直属学校(单位)近9000名党员情况进行全面采集、核实及电脑输入,至6月底,党员基本信息维护基本结束;新建了高教园区图书馆党支部,完成了宁波二中等8个党支部(总支)的换届选举工作;并按新社团的不同情况,帮助、指导、督促新社团组织建立党组织或落实了党建工作联络员;筹建了宁波市教育党建网。

2、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和主题教育活动。根据今年市委教育工委工作要点和当前的形势要求,健全了各级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每月一次理论学习、每季一次专题研讨、每半年一次学习自查、每年一次督查考评,并对全年的教师政治学习作了具体安排;市教育局领导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基础上,为各直属学校(单位)领导干部作了专题辅导报告;拓展了“三满意”主题教育活动,根据《____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从加强领导、创新载体、强化宣传、注重实效的要求出发,对创“三满意”活动作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改进;开展了“以教师为本,为教师解难”的主题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进一步拓展“三进”活动内容、深入开展“义教”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以自己的爱心去认真教育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真诚关心每一位学生,从而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教育,支持教育。

3、狠抓了高校稳定工作。3月份,针对部分高校学生收发“罢餐”短信的情况,市委教育工委高度重视,要求各在甬高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的作用,全面准确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情况,做好针对性的思想工作,并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同时,加强了对食堂的监督管理,加强对食堂进货渠道、价格、质量、服务的管理,在源头上把好价格关,并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较好地化解了矛盾。针对台湾“3•20”公投有可能影响高校稳定的实际,根据市委领导的要求,早部署、早落实,把工作做在前面,有效地维护了“3•20”前后高校的稳定。另外,对上半年全市高校发生的多起学生出走、跳楼、自杀等意外事件进行了通报,要求各高校高度重视,举一反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管理,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确保学校的稳定。

4、加大了对教育的宣传力度。建立了教育新闻发布会制度;与《宁波日报》合作,从4月份起至8月份,每月推出一个专版,分专题介绍近几年来宁波教育的政策、创新、发展情况;在宁波电视台《交流》栏目以“中考,今年有些不一样”等为题,就老百姓比较关注的__年中考与招生等热点问题,与人民群众进行了交流与沟通;开展了新世纪教育创新十件大事评选和首届宣传宁波教育好新闻评选工作。对吴训威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广泛宣传,开展了向吴训威同志学习的活动。

5、各群众团体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教代会建设,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办学校工会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推进了民办学校工会工作和民主管理工作。在全市教师中开展了“我与我的学生”征文活动;春节期间,市女教职委组织全市女教职工开展了“春风行动”——为民工子女学校捐书捐款活动,累计捐赠图书50000册电脑等教学设备300余台,课桌椅__余套,捐款__0余元。开通了教师心理热线,聘请了20余位专家担任教师心理咨询员。

(七)依法治教、依法行政工作不断得到加强

1、深入抓好上级有关教育决策的落实。上半年,进一步抓了《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贯彻,加强了对各县(市)、区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情况的检查;同时,组织人员到有关县(市)、区进行了调研,为下半年市政府组织对《决定》、《意见》的贯彻落实进行检查提供了情况和检查重点。强化了教育督导工作,完成了对县(市)区__年教育工作主要目标考核及拟定了__年对县(市)区主要考核目标;配合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江北区及宁海县的省教育强县进行了评估,指导江东、北仑两区准备迎接省对第二批省教育强县的复查材料工作,督促象山县、奉化市积极做好争创省教育强县的准备工作。同时,配合省教育厅对我市8所高中段学校进行争创省等级重点中学的认定性评估。

2、加强了党风廉政和相关制度的建设。深化了党风廉政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办法,在修订完善责任书内容的基础上,市教育局与直属学校签订了__年规范办学行为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各校校长为规范办学及收费的“第一责任人”。加强了教育内部审计工作,按照教育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在对中小学校长离任责任审计的基础上,上半年对任职在五年以上的市实验小学、教医幼儿园、宁波七中、三江中学等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根据高校布局结构调整需要对浙江轻纺职业技术学院、宁波服装学院进行了财务审计;对教育学会、成人教育学会进行了财务年度审计。

3、加强了教育法制建设。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学习了《行政许可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组织县(市)区分管民办教育的同志认真学习了《民办教育促法》及其“实施条例”,并共同研讨了当前我市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狠抓了《宁波市学校安全条例》贯彻实施。根据《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起草了《宁波教育听证制度》和《宁波市教育局专家委员会工作规则》,逐步完善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调解等工作程序。同时,根据市政府和市审改办的统一部署,在__年第二次审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对我市教育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了认真全面的清理,起草了机关“一站式服务”工作方案,积极推进教育局电子政务,努力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着力推进我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开展了公务员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工作。

(八)教育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进一步加大

1、加强了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在继续做好市级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制订了全市高校精品学科、精品专业建设方案,以进一步加大我市高校学科和专业建设力度。召开了全市高校专业设置研讨会,引导各高校根据宁波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设置,加大紧缺专业的建设力度,增强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2、进一步推进了产学研结合。建立了科研配套经费制度,积极鼓励高校申报国家、部、省和市级科研立项,今年在甬高校承接科研项目有1057项,百万元以上的项目共4项,上半年纵横向科研经费超过5000余万元;宁波大学承担国家科技部的“高通量多功能新型液分离膜材料及相关制品、组器关键技术”,宁波工程学院承担的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的“海洋环境混凝土结构配筋腐蚀进程的预埋式无损监测系统的设计研究”等项目,为宁波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推进了中职教育牵手企业活动。市、县(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共同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状况、用人需求信息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加快校企合作步伐,城区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率在90%以上,全市中职学校与500多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计划。实施了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培训制度,在企业建立了专业师资培训基地,同时还选送了8位专业教师到德国接受了专业培训。

(九)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3、进一步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以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在局机关开展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和完善了“十八项”制度,提出了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意见;开展了机关干部下基层调研活动;在全机关推行了首问责任制。市教育服务中心共受理群众咨询、投诉、建议3288件,接待群众来访165人次。

4、进一步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继续推动和改进“三进”工作,发动全体局机关干部、教职员工深入社区、学生家庭,了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开展了机关干部与生活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全局机关共计捐款2万余元,并于“七一”前夕,对生活困难群众进行了走访慰问。浏览完市教育局年终工作总结,请收看青年志愿者委员会年终工作总结。

第13篇 市教育局2023年度总结报告 4150字

__年是我市教育灾后重建的决胜年,同时也是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发展提升的关键一年。教育系统围绕“一年恢复、两年提升、三年建设西部教育强县”的奋斗目标,坚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名教师落伍,不让一所学校落后”理念,推进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__年教育系统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面完成校舍重建任务,硬件水平大幅提升。

__年,我们全面完成了76所学校校舍的重建任务,__年春季全市5万余生全面告别板房,入驻永久性校舍。全市教学设施设备均达到__省__装备标准,学生生机比达9:1,校校有电子白板,班班通网络,多媒体教室、远程视频教学互动系统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覆盖城乡的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和崭新的__教育装备,给步入后援建时代的__教育注入了生机和动力,我们进一步加强了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培训,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育人作用。借力重建,__学校硬件建设达到县域水平,省内外的单位、团体、组织、嘉宾纷纷慕名而来,参观我市学校灾后重建成果。

二、加强师资培训,狠抓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软实力。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一是加大干部培训力度。__年3月组织全市38名中小学校长赴江苏无锡挂职培训。4月组织校长、副校长参加__的专项培训。5月组织部分学校的校长参加省级专项培训; 6月-7月将全市九年一贯制学校分管小学副校长分为5批先后参加__省教育厅灾区中小学校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7月校级干部、教导处管理人员参加教育部、儿基会组织的爱生学校理念远程培训。在香港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的援助下,务实有效地开展教导主任65人培训。10月组织我市中小学41级干部赴江苏南通挂职学习一个月。

二是深化干部选拔任用改革,建立中小学校长公开招聘机制。结合布局调整,通过提拔、轮岗、交流、调任等方式进行了70余名干部选任。截至目前,7培中心的教研培训人员到镇乡学校任职,10名城区学校的干部到镇乡学校任职,9名镇乡学校的干部到城区学校任职,2名干部在城区学校之间交流,6名干部在镇乡学校之间交流。一大批城区学校和教师培训中心的优秀干部交流到镇乡学校,提高了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__教育形成了学校干部良性流动、管理水平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2、培养教师职业精神,增强教师队伍集体活力。

一是加强师德建设,规范办学行为。倡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教书育人,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加大对有偿补课和体罚学生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加强教师骨干队伍的考核和管理工作,注意教师骨干队伍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发挥,今年我们推荐了3名教师参加__省第九批中小学特级教师评选。

二是加强学习交流,把握发展方向。组织全系统教师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各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和完善学校三年发展计划、五年发展规划以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坚持理想教育,广泛开展“教师职业理想”、“学校发展与个人发展”等讨论活动。

三是深入实施以整体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综合素质____教师全员培训。在郭氏基金会援助培训以及国培计划等基础上,我们除加强骨干教师培训、心理教师培训外,还陆续增加了国学经典诵读、美术教师培训、“四课”技能培训、高中新课改培训、音乐教师培训、小学英语教师、中学生物、小学科学教师培训等项目,开展教师优质课竞赛和技能比赛,进一步加强了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培训和对教学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培训。全年各级各类教师参培人数达__余人次。

三、重视质量,教育教学成绩不断提高。

1、中高考成绩优异。今年我市参加高考人数1628人,三本以上上线841人,其中一本198人,二本438人,三本205人。综合上线率达到51.66%,再次取得了总上线率和应届上线率均为__市第一的好成绩,创我市上线率历史新高,超额完成__市教育局下达的高考奋斗目标。我局荣获__市普通高中__级教学管理一等奖,__中学与南轩中学也同时荣获了__市教学质量一等奖。全市中考a等学生共计895人,占参考人数的33.86%,比去年提高了3.86个百分点,稳居__市前列。两类高中招生工作也按计划顺利完成。

2、顺利组织全市学科骨干教师风采展示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学科以“有效课堂研究”为中心,举行了优质课竞赛和专题讲座等活动,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崭露头角;开展了__市初中化学教师技能大比武,优胜者代表__赴江苏参赛,取得了一等奖、二等奖各一个的好成绩;深化与江苏学校“手拉手,结对子”活动,双方不断互派干部和教师学习与交流;顺利组织开展了__年特岗教师的招募工作。

3、教育科研工作取得较大突破。获得中国学前教育学会“___”规划课题一等奖。在第__届__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取得1个一等奖、4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取得__省第__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1名。参加第__届__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评选取得4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取得__市“___”现代教育技术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评选3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__市第__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为推动教育发展,我们坚持每年4月份召开一次全市范围内的教育发展研讨会,今年的主题是“灾后教育教学重建研讨与经验交流”。

四、紧扣教育实际,扎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教育系统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激发各学校(单位)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生机和活力。

一是做好公开工作。各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五好党支部”和“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等岗位争创系列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党支部和党员个人的公开工作。全系统46个党支部、1348名党员已全面完成公开。结合党员公开活动,我们在全市3400余名在职教职工中开展了师德及践行活动,扎实了开展学科竞赛和素质练兵等活动,以此提高教职工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二是开展教师职业规划活动。教职工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自身岗位特点,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理想为目标,以丰富和锤炼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手段为重点,立足岗位实际,制定自己3-5年的成长和发展规划,撰写《职业规划书》,并在学校的指导和督促下付诸实施。

三是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继续深入开展“五好四强”、“五带五争”、“千百十”、“四个一”、“七个一”等党建创建活动,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创先争优活动,探索助推教育科学发展的措施,推进党组织服务科学发展长效化。__年新发展党员27名,24名预备党员转正,考察确定22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建党89周年之际,隆重举行“七一”庆祝大会,表彰了10个五好基层支部,10个优秀支部书记,101名优秀共产党员。受到市委表彰的优秀党组织2个,优秀党员1名。

四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在“8.13”清平泥石流灾害和“8.19”特大暴雨中,教育系统快速反应,紧急调度,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连续奋战,涌现出了付润章等一批典型。仅用6天时间建成了清平板房学校,做好开学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了清平学校以及全市所有学校9月1日顺利开学,__教育经受住了考验。

五、感恩奋进,组织师生积极参与系列主题活动,成绩斐然。

以“感恩·奋进”为主题,组织开展了教育系统师生文艺汇演、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三大主题活动,师生踊跃参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全市文艺汇演教育系统包揽两个一等奖,五个获奖节目参加了__市第__届劳模表彰会汇报演出;全市职工感恩演讲比赛,教育系统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6个、优秀奖9个,并承办了__市“铭记党恩、感恩奋进”演讲比赛活动;全市感恩征文比赛,教师获一等奖4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29名,收到全市各学校精选的19学生征文,共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20名。在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中开展“感恩歌曲大家唱活动。组织参加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联合举办的“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经过__赛区、__赛区的层层选拔,我市选送的3个节目代表__地区参加全国比赛。

六、加强资金管理,为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严格执行中、省、市关于教育收费的政策规定,巩固教育规范收费,同时强化宣传教育,进一步发挥__教育网站在规范教育收费政策宣传中的作用,使广大家长知晓、明白党和国家的教育收费政策。__年,全市未出现一例教育乱收费现象。

二是加强专项审计,严格规范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全面推行收费的公示、审计、督查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安排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有效防止和坚决查处挤占、挪用、截留教育重建资金的行为,确保资金安全。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筑牢防治“小金库”的思想道德防线,公布了举报投诉电话,广泛收集群众对“小金库”问题的反映、投诉和建议意见。到目前为止,教育系统没有发生违规设立“小金库”的现象。

七、一岗双责,高度重视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

全市各学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力度,强化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安全工作长抓不懈。在民办教育机构安全管理方面,因校舍未达到安全标准,我们吊销了6所民办学校的办学许可证;关闭板房幼儿园5所;暂时停办或作临时过渡3所。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从人防、物防、技防三方面全面实施校园安全防范设施建设,以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共建平安和谐校园。

继续做好信访工作和维稳工作。在群工局、涉校办、公安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教育局各科室通力合作,经多方努力,“5.12两周年纪念日”、“全省灾后重建__现场会”、“涉日维稳”等特殊时段和敏感时期平稳度过,为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秩序。

八、建立多维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

我市建立了以政府资助为主导、社会资助为辅助、学校资助为重要补充的多维一体的较为完善的资助体系。一是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全市4065名学生享受“两免一补”共计311万元。二是为本市贫困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今年,共有276名大学生与资助中心签订了贷款合同,申请金额达158.815万元。三是对中职贫困学生进行学费、生活费等资助。全年有1252名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中职国家助学金共计128.865万元,享受资助比例达到99.7%以上。免学费人数达288人,免学费金额达45.22万元。所有费用都已经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除此之外,还有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利乐拉伐集团、__省总工会、__市总工会、__市团委等社会团体和单位对我市贫困学生设立的各项资助。

第14篇 __市教育局____年工作总结 6100字

____年是__教育在改革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坚持“创新工作机制,保持协调发展,建立多元统筹,提升教育能力”的工作思路,以党的十六大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以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走“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的发展路子,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服务__社会经济建设为目标,以实施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为__市提前十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一、____年我市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以安全稳定工作为切入点,创建了稳定和谐的教育发展环境。一年来,我们把学校安全管理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大小会议必讲安全,干部下乡必查安全,目标考核必究安全。做到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组织到位,工作到位,督查到位,经费到位。一是从上至下层层建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签订了学校安全工作责任状,对学校安全工作实行了“一票否决”的考核制度。二是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安全工作宣传教育,采取歌舞表演、安全知识抢答、主题班会、少先队活动日等活动开展安全知识自我教育活动,不断强化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把安全教育纳入学生养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收到了显著效果。三是各学区学校针对本校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安全工作防范预案,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自纠自查,严格排查安全隐患。全市教育系统建立健全了安全值班制度、安全汇报制度和安全责任首问追究制度,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各学区学校实行“地毡式”安全检查,对所查出问题限期整改,从而保证了万无一失。四是增加了对学校安全保障的经费投入。在教育经费极为紧张的情况下,我市投入危房改造资金___万元,改造d 级危房_____平方米。还采取以奖代投的方式对全市__所学校食堂进行了全面改造,杜绝了食品卫生安全隐患。五是整合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学校安全工作。教育局会同市公安局、文化局、工商局、卫生局等单位集中整治了学校周边的违规网吧和小摊点,对学校周边的治安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市交警大队和各乡镇街道在学生上下学时上路维护交通秩序,特别是库区乡镇中小学校还建立了专人专船接送学生的长效管理机制,并为每位库区学生配备了救生衣。六是加强了政治稳定工作。教育局设立了专门的信访接待室,设立了专门的安全稳定工作值班电话。全年共收到群众来信来访件__件,回复率达到了___%,群众满意率___%。由于重视和加强了安全稳定工作,____年,我市教育系统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和上访事件的发生,____年_月,我市学校安全工作在全市教育工作会上作了经验发言,在今年__月全省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会上,我市教育局被作为参观现场向全省推介,我市学校综合治理工作受到省级表彰。

——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营造了蓬勃向上的改革发展氛围。____、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后,我市教育局随即调整了工作重点,切实把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引向深入。一是抓师德标准建设为未成年人道德思想建设提供前提条件。市教育局局长谢湘兵、党组书记骆从良向全市中小学教师致信提出了师德规范要求;组织开展了全市教职工参加的“树一流行风,创一流业绩”的师德师风学教活动,由四名优秀教师代表组成的“__市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先进事迹报告会”巡回宣读活动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一致好评,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____多名教职工听取了先进事迹报告。在活动中涌现出了全国优秀教师___、省优秀教师___等一大批师德师风建设的先进典型,在全局上下形成了良好的竞赛热潮。我市教育局还成功举办了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东江放歌”优秀教师颁奖晚会,会上市委、市政府对全市___名先进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进行了表彰,在全市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二是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起来,逐步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德育课程体系。全市各中小学校设立了德育副校长,向社会聘请了法制副校长。组织关工委讲师团和法制专题讲课达___多节,听课人数达___万人次。对全市八年级以上学生开设了禁毒教育课,印发了《__市禁毒教育警示读本》,举办了全市性的禁毒展览,市立中学和市一中开设了禁毒展览室。在“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活动月”中,市教育局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开展了“跨越时空的文明”读书活动和全市中小学生故事会,组织少先队员参观了革命先辈曾中生故居和烈士陵园,市立中学在革命老区龙溪乡和团结瑶族乡开展了城乡学生手拉手联谊活动。三是创建了三都、团结、汤市等学生素质教育示范基地,养成教育取得了可喜进步。四是加大了教育宣传力度。____年市教育局主办的《__教育》杂志共发行_期,向郴州市和市内各兄弟单位推介好人好事典型___多起。我局超额完成了全年完成了教育宣传报道任务(其中省级以上_篇,__级__篇)。

——以“普九”巩固提高为基点,强化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一年来,我市坚持以巩固“普九”成果,确保教育可持续发展优先战备地位,推动__教育全面发展,强化学校基础管理,促进新课程改革,做到了督政与督学并举。一是确保教育投入。____年市财政安排预算内资金____万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保证了全市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位,用于学校建设和危房和改造资金达___万元。市财政还分别按高中、初中、小学每生_、_、_元的标准安排了预算公用经费,保证了学校的正常运转。同时,我市还设立了农村独生子女和纯二女户学杂费补贴专项经费。二是控辍保学工作成效显著。制定出台了__市乡级年度教育工作考核督导评估(试行)方案》,“双线控辍保学”目标管理责任进一步落实,控辍保学管理“网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与拓展,学生流失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本学年度全市初中辍学率为____%,小学为____%,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保持了全郴州市的先进水平。三是强化了教育督导工作。《__市乡镇学区、学校____-____学年度教育教学目标管理考评方案》。教育局还专门聘请了_名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老领导组建了__市教育督导组,定期和不定期地对乡镇、学区和学校开展督导检查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创水平上台阶。四是“普九”工作向高中和学前教育两端延伸,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年初我市就__市提前十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提出了提前十年普及高中教育的工作目标,加快了高中教育发展步伐。今年全市高中招生人数达到了____人。其中普高注册人数为____人,职高入学人数为___人,比上年净增___人,我市每万人在校高中生在校人数达到了___人。高中辍学率为___%。学前幼儿教育走“民办公办结合,民办为主”的路子,实现了城乡幼儿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市城市_-_岁幼儿入园率已达到了___%,农村_-_岁幼儿入园率达到了__%。五是加大了贫困学生帮扶力度。通过“助、减、缓、免”等措施,扶助贫困生____名,还专门建立了贫困学生个人资料库。我市政协委员捐助___万元捐助了___名贫困学生。六是规范办学行为,扼制了教育乱收费行为。今年秋季开学我市实行了“一费制”教育收费,在制止学校乱收费过程中,我们做到了“七个统一”和“二个不准”。“七统一”是:统一使用市物价局监制和配发的收费公示牌进行公示,设立了举报电话;统一按文件规定的标准收费;统一使用市财政局配发的中小学校收费收据收费;收费资金统一归口到市财政核算中心管理;自愿部分收费统一按照文件规定办理自愿缴费手续;义务教育阶段收费统一填制和发放收费明白卡;高中阶段收费统一严格执行“三限政策”。“二个不准”是:一是不准学校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二是不准其他部门搭车收费。由于加大了对“一费制”的宣传和监督力度,有效地遏制了乱收费行为,确保了“一费制”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我市还对学校“三乱”现象进行了重点整治,维护了教育的自身形象,受到了社会各届的一致好评。

____年,我市_-_年级应入学_____人,已入学_____人,入学率为___%;小学毕业生____人,初中入学____人(不含在外就学学生),六年级升七年级达_____%。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校生巩固率达到了_____%。“三残”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_____%。

——以新课程改革为着力点,搭建了素质教育发展的崭新平台。一年来,我市教育局以“五抓”为重点,切实推进新课程改革。一是抓经费落实。教育局争取市财政安排不少于__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新课程改革,各学校也设立了课改专项经费,从而保障了新课程改革的各项经费。二是抓培训落实。根据市教育局制定的《__市基础教育课改师资培训方案》和《__市____年暑假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培训方案》,利用暑假对全市中小学校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培训率达到了___%。建立了“集中培训——校本实践——集中实践(上课说课)——交流反馈”的培训机制,共培训专任教师___人(其中初中___人,小学___人)。三是抓督查落实。重点加强了对学区学校校本培训的监督检查力度,对检查情况进行了及时通报。四是抓课改调研。今年,我局共开展了课改调研_次,由市教研室牵头组建了“课改流动指导站”,及时掌握了来自课改一线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案。对各学校的校本教研给予了有益的指导。五是抓评价改革。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开展了新课程改革评价机制改革的`一系列研究和探讨。围绕新课程改革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撰写了一大批论文。新课程改革促进了全市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____年,全市教师共撰写论文___篇,其中有__篇论文获得__市优秀论文奖,__篇获得省级奖励。市教研究室主任___有论文在国际上发表。

____年,我市初中会考一次性合格率达到了____%,高二会考一次性合格率为_____%,高一会考合格率为_____%。____年高考,我市____名学生参加高考,本科一、二批上线人数达到___人,本科上线总人数达___人。在第十届__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上,我市共获得__枚奖牌,获团体总分第六名,我市赛艇皮划艇获全省金、银、铜牌各_枚,举重获全省金牌_枚,银牌_枚、铜牌_枚。艺术教育硕果累累,美术获__市一等奖__项,音乐跳舞获得__市一等奖_项。

——以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为焦点,优化了了教师队伍结构。一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了教师全员聘用制和教职工结构工资制。教师聘用工作注重了教师结构调整与教师队伍优化相结合,全年转岗培训了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和信息课教师__名,对城镇布点扩容学校新增教师实行了面向全市的公开招考,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形式共招考了__名中小学教师,杜绝了暗箱操作和徇私舞弊行为。同时鼓励教师进修第二、第三学历,培训和打造“多功能”教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二是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了教育行政干部队伍建设。从今年_月起,市教育局机关开展了对机关干部职工的作风整顿工作,__余名机关干部以民主生活会的形式,对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了认真剖析。教育局根据对干部职工的实绩考核按股室与股室交流,机关与学校交流的方式调整了各股室干部。教育局还先后选派出__名中小学校长参加国家级和省市级校长培训班,进一步优化了教育行政干部队伍,提高了教育行政管理水平。

——以学校布局调整为出发点,优化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在调整过程中,我们始终遵循“注重规模,相对集中,因地制宜,方便入学”的基本原则,突出“两个重点”,实现“四个结合”。即重点抓好乡镇中学和高(完)小的布局调整,重点抓好城镇学校的扩容提质;努力实现调整学校布局与危房改造相结合、与创建校园文化样板校相结合、与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与精减优化教师队伍相结合。一是按照“严格论证,深入调研,分步实施”的工作原则,实施撤点并校,一年来,共撤并学校__所,使我市学校总数由年前的___所减少到___所。____年_月,市教育局协同市人大对全市撤点并校工作进行了广泛调研,制定出了《__市____-____年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方案》。二是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投资___万元建成了_间标准化实验室,_间计算机网络教室。学生豆奶工程项目增加了__个,学生奶质量保持了安全优质,做到了家长放心,学生满意。三是城区和布点学校提质扩容工程全面启动。市三中、市一完小、市二完小教学楼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州门司中学改扩建工程和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已接近完工。

——以教育服务“三农”为亮点,加快了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力度。一是根据全国、全省和郴州市三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我市在教育局设立了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领导小组,把教育服务“三农”纳入了教育教学工作的议事日程。市教育局抽调专门人员组建了劳动力培训办公室,以市职业中专为龙头成立了由职中、农机、畜牧等多家单位技术骨干组成的农民培训工作讲师团。以市职业中专为总农校,各乡镇成立了分农校。二是制定了方案,明确了任务。培训办下发了《关于加强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和《____—____年__市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工作规划》。____年_月,我市召开了全市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工作动员大会,在全市上下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三是抓好试点,摸索实践。我局结合有关部门的“跨培工程”、“星火工程”、“阳光工程”组织乡镇开展大规模的培训,在__、__、__、__、__、__等乡镇,围绕畜牧、水产、茶叶、杂交制种、竹木加工、无公害蔬菜等农业主导产业抓劳动力培训,建立了农民培训示范基地。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教师绿色证书”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农村中小学校逐步向农民开放。四是健全了制度,完善了管理。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工作建立健全了长效管理机制,制定了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方案,把各部门、乡镇的工作计划、职责、绩效等方面的内容纳入考核范围,实行了档案管理,量化考核。今年我市已培训农民____万人,其中乡镇培训____万人,部门培训____万人。《__日报》、《__日报》等报刊对我市“抓培训,兴产业”工作的经验做法进行了相关报道。

二、____年我市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教育投入渠道单一,学校规模效益差,办学条件滞后,制约了__教育的快速发展。二是思想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存在认真上的偏差,教育教学改革意识不强,责任感不强。三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教师总量严重过剩,优秀师资不足,英语和信息课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教师年龄老化,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业务素质低下。四是学校管理粗放,部分学校的养成教育有待加强。五是高中阶段学校负债严重,优质师资流失现象严重。

三、____年我市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

____年,我市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巩固一项成果,突出两大重点,争创二大特色,抓好四项工作。即,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突出新课程改革和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两大重点;争创职业技术培训、校园文化建设两大特色;抓好新课程改革、学校布局调整、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四项工作;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主要工作任务是:

(一)切实加强中小学生道德思想教育,用高尚的情操培养人,以完美的人格塑造人。

(二)强力推进新课改,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品位。

(三)巩固“普九”成果,增加教育投入,明确教育权益与职责。(四)规划布局,合理调配资源,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五)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师结构,规范教师行为。

(六)优化教育内外环境,保障合法权益,促进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七)培养“双师型”教师,拉动产业培训,积极服务“三农”。

____年__月__日

第15篇 2023年常州市教育局党委工作总结 1550字

__年,是全面实施常州教育“十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在省教工委的指导和常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局党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推进学习型系统建设为契机,以创建“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为抓手,围绕纪念建党八十一周年和迎庆十六大胜利召开,按照年度党委工作意见,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精心组织迎庆十六大主题活动

__年是党的十六大召开的喜庆之年。年初,市教育局党委部署全年党务工作,要求以新的作风、新的面貌、新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我们在局属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了“奋发有为,开拓进取,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全市政治教师培训班,为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学习宣传十六大精神培训骨干;组织开展“‘三个代表’在学校”宣传报道活动,浓厚各单位迎庆十六大的宣传舆论氛围。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我们及时组织党员干部以及师生收看十六大电视报道,召开各种学习座谈会,并对全市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作出总体部署;举办市教育局十六大精神学习班,我市教育系统兴起了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

二、扎实推进学习型系统建设

积极响应市第九次党代会“建设学习型城市,全面提高市民素质”的号召,及时提出了“率先建设学习型系统,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奋斗目标,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常州市教育局建设学习型系统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市教育局机关、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局属单位都制定了建设学习型机关、系统、单位的实施意见,开辟专题宣传网页和电视专栏,组织开展“学习日”活动,在教育系统开展新“三学”及推广普通话活动,开展建设学习型系统工作先进单位考评工作,召开学习型系统建设推进会,筹建市民学习信息服务中心, 主动向社会开放教育资源,积极为学习型社区建设提供服务,积极报道学习型组织建设及活动情况,我局扎实推进学习型系统建设,被常州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指导委员会确定为试点部门。

三、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

四、深化“好班子”创建,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重视 “省333工程”、市“831工程”培养对象的培养过程,激励他们开拓奋进,争当教育系统的领头雁和排头兵;积极开展青年人才资源调查工作,以争创“青年文明号”为抓手,树立优秀青年典型,大力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校长助理、后备干部的考察培养工作,召开“助理一得谈”座谈会,着力研究培养、选拔机制,大力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在校科级干部中继续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对校科级干部的150多篇论文进行了评比表彰;认真开展学校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合暑期干部调整,优化班子结构,加强了基层班子建设。

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工作的调研,全面推行基层单位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直属单位近300名中层干部已竞聘到任;大力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度,在12个单位公开预告考察目的、内容、方式、步骤、要求及考察组成员,让全体教职工了解并积极参与考察工作,打破干部考察的神秘感、谈话对象的局限性,扩大考察知情渠道和信息来源,保障了教职工在干部选用、班子建设上的知情权、监督权,提高考察工作的有效性和考察结果的真实性。

五、贯彻落实《暂行规定》,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以迎接省教工委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情况检查为契机,加强对基层单位落实《暂行规定》情况的指导和检查,按期召开辖市区基础教育党建工作会议,分片召开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交流各单位党建工作的基本做法、成功经验及其工作特色,探讨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举措,促进了基层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举办第十四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局属80多名积极分子参加了培训。全年局属单位共发展党员68名,完成12个支部(总支部)改选。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三) 十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总结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