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商务局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
(一)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推进农村市场改造升级
完成乡镇集贸市场及专业市场改扩建项目包装7个,积极申报省级、市级乡镇农贸(集贸)市场和特色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改造项目6个,分别是三岔河镇紫溪园农贸市场、马街镇海界集贸市场、三岔河镇三岔子集贸市场、龙海乡新型农贸市场、活水乡活水村农贸市场、板桥镇板桥社区农贸市场建设项目。
(二)抓实“家电下乡”工程,加强“家电下乡”市场监管
(三)强化服务意识,保障成品油市场供应正常
(四)加大监管力度,维护市场运行秩序
组织开展春节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全县52家加油站、30家超市、9家生猪屠宰企业以及4家酒类生产企业的经营网点、生产生活区等重点隐患部位展开了针对性检查,保障节假日市场秩序运行安全、平稳。
今年以来,在上级商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县突出招大引强、整合内外资源、开拓国际市场、打造境外平台、完善内贸体系、加强市场监管,立足长远、狠抓当前,推动了邵东商务工作全面开展。
一、主要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截至2月底,邵东实际利用省外境内引资 8.97亿元,同比增长 29.9%;实际利用市外省内引资8.25亿元,同比增长的 6.87 %;工业引资 11.26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8.22%;新批中外合营企业1个,引进外资808万美元;实现自营进出口3054万美元,同比增长10.57%,其中出口2740万美元,同比增长8.58%;进口314 万美元,同比增长31.59%
二、前段工作开展情况
1、招商引资工作
春节期间,我们对回乡外地商会的邵东籍会长、副会长及秘书长回乡时间、返程时间进行摸底,组织了春节茶话会,宣传我县招商引资政策,推介我县引资项目,引进海南制药公司到我县投资,与三福智中、欣科箱包等企业达成初步投资意向,为东誉城、凯旋科技等一批带动力强、产业链长的大项目进入我县做好项目用地、办理手续等各方协调工作。我们对2023邵商大会各参会成员进行邀请,做好邵商大会签约项目的谋划工作,积极引导大企业、大财团来邵投资,鼓励引导邵东籍老乡回乡创业。
2、外经外贸工作
我们走访调研箱包、五金出口企业,跟踪了解并分析今年的出口形势。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和投资意向,在巩固传统境外市场--泰国市场的基础上,引导和带领有投资意向的企业赴香港、东盟地区、迪拜、美国、墨西哥、巴西等地实地考察,了解市场环境。鼓励打火机、皮具箱包、五金行业突破发展和销售瓶颈,在全球具有区域特点的国家和地区布局,开拓市场。鼓励引导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在香港、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迪拜、墨西哥、柬埔寨搭建6个有影响力的销售平台。我们通过对平台建设进行服务指导和支持,力争达到建好一个平台、带动一群企业、振兴一个产业的目的。
3、内贸流通工作
我们启动了县城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加快流通产业发展。对今年有可能进行标准化改造的农贸市场进行摸底,对农产品直营店进行调研,筹备今年的农贸市场和农产品直营店改造工作。完成了全县加油站点年检工作。对全县加油站点、大型商场、专业市场安全隐患进行细致排查,对安全隐患督促整改到位。督促商贸流通企业调整商品库存,保障全县成品油、粮食等生产生活用品的供应。对酒类市场开展专项检查行动,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保障全县人民酒类消费安全。
三、2023年工作思路
1、十分注重培育外贸企业。继续巩固和发展加工贸易,确保打火机行业实现加工贸易1.5亿美元;强力扶持箱包皮具行业出口再创新高,争取完成8000万美元;力争80%以上的注册自营进出口企业有业绩,做好“破零倍增”;进一步做好服务,协调税务、银行等部门关系,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2、十分注重支持境外投资。加大宣传力度,支持企业“走出去”。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着力培育企业的跨国经营理念和国际化品牌发展;鼓励支持境外投资企业整合利用全球资源,支持企业进入工程建设、农林开发和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发展;促进境外企业抱团发展,做大做强,鼓励支持境外两大商会和工业园区发展;对接东盟、上海自贸区,搭建国内外产品销售和人员联络平台,争取在印尼建立商会;鼓励企业在上海自贸区办企业,利用自贸区优势促进本地经济发展。
3、十分注重加强招商引资。主动对接上级商务部门和国内外商会、协会,利用各种资源,及时掌握重大投资信息,在顶层设计上积极争取,在底层创新上敢于作为,力争在重大产业项目尤其是重大工业项目引进上有重大突破。主动对接市局,做好邵商大会、湘商大会筹备工作。
4、十分注重完善内贸体系。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支持星沙物流园、华南城项目建设。建设中药材追溯体系,实施“百城千镇”流通再造工程,完成社区便民店建设任务。完成县城商业网点规划工作,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体系。
5、十分注重调整商务职能。严格按照上级部署,推动商务改革,在生猪屠宰和酒类管理职能调整出商务部门之前,继续做好这两项工作。加强行政执法,强化市场监管,加大对成品油市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二手车交易、流通领域药品监管、拍卖、典当、美容美发、餐饮、住宿、洗染业的管理力度,规范商业预付卡的使用,切实推动电子商务工作开展。
今年以来,市场运行调节科的工作在局领导和省厅调节处的直接领导下,在各企业支持、信息员的共同努力下,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第一季度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市场运行监测工作是商贸流通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为政府对商务工作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的重要途径。到今为止,我市共注册监测样本企业共108家。监测工作已逐步走向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一)进一步完善监测系统,做好数据报送工作。
1、增加样本企业数量,扩大监测行业范围。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监测点108个,监测样本企业94家,其中:重点流通企业55家;生活必需品企业17家;重要生产资料企业16家;应急商品数据库企业9家;百县农村市场9家;茧丝绸企业2家。今年新增监测样本企业10家,其中:重点流通企业3家;重要生产资料企业6家;应急商品数据库企业1家。监测点覆盖全市9个县市区,涵批发、零售、餐饮等主要流通行业,监测商品包括21大类600种消费品和11大类300种生产资料,百县农村以及应急商品数据库,目前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监测体系。
2、开展全市应急供应企业基本情况调查。根据湘商运调41号文件的要求,针对我省暂缺的17个品种,在全市范围对具备应急供应能力的商贸流通或生产型企业进行了摸底,新注册了一家蓄电池应急商品生产企业,已通过商务部审核确认,新注册的企业已正常运行。
3、适时准确的催报企业信息、关注企业经营。做到信息报送工作的及时率、准确率、报送率均达到100%的同时及时分析判断企业上报的各项数据。并在报送时间段利用信息、电话、qq等及时催报。
4、加强网上直报。督促企业做好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重点流通、百县农村市场、应急商品及茧丝绸市场监测系统的日报、周报、旬报、月报、年报工作。并加强对生活必需品供应与价格的监测,每周对我市的17家生活必需品企业的销售量和价格走势进行监测,并形成城市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监测快报,随时掌握我市的生猪、大米、食用油、蔬菜等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量与价格走势。特殊情况下启动城市生活必需品市场日报制。
(二)做好节日市场监测工作,把握消费品市场动态。
1、黄金周节日消费品市场运行监测。
做好元旦、春节、五一、端午几个节假日期间的市场运行监测工作。在几个节假日期间,选定市城区几家大型综合超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餐饮企业,对他们的销售情况、商品市场运行特点、主要商品价格走势、食品安全、客流量和顾客投诉等情况进行了节日期间每日跟踪监测,然后汇总后每天下午4点以前向省厅、市委办、市政府办上报,节后又对节日期间的市场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形成文字综合材料上报。通过监测显示,我市节日期间消费品市场一直处在旺销中,市场活跃,价格平稳,运行有序,食品安全,商品销售呈稳步增长趋势,客流量也明显增长。
2、做好每月的消费品市场运行分析和跟踪监测。
每月12日前通过统计部门的数据、市场调查、企业信息员提供的市场信息和相关数据写出上月消费品市场的运行情况及运行特点,并对下月消费品市场进行预测分析。
3、加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监测工作。
根据省厅下达的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目标,我们把保证社零指标持续稳定的增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按月跟踪监测指标完成进度,并积极和市统计部门进行衔接,总体来说,常德市消费品市场呈平稳上扬的增长态势,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其中零售业较快发展,仍为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主导力量,1—9月份,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5亿元,同比增长18.4%。
(三)加强市场运行分析,完善监测考核制度。
1、做好消费品市场运行分析工作。今年以来,市商务局利用各类监测系统数据,根据市场调查、调研,先后撰写上报各类分析报告50余篇。从2023年1月份以来,每周编印一期《市场运行监测快报》,分送各级领导,每月攥写一篇消费品市场运行分析,并通过常德日报、晚报、电视台、常德商务网进行发布,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了参考。
2、加强了对县市区市场运行监测工作的考核。今年,我们重新修订了《常德市市场运行监测工作考核办法》,对各县市区商务局的市场运行监测工作进行考核排名,提高了各县市区商务局对数据报送的重视,明确专人负责,按时对监测企业进行督报。充分调动了各县市区辖区内监测样本企业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数据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
78位用户关注
73位用户关注
30位用户关注
12位用户关注
20位用户关注
67位用户关注
38位用户关注
60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