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2023年电视台新闻制作实习总结1000字 1200字
从今年2月份开始毕业实习,到现在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期间在县台做过新闻,现在在江西电视台一个栏目见习。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真的是学到很多东西。实习是一个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在成长。
我认为实习就是学校知识的实践化,是考验学校知识是否掌握的良好途径。也是对自己的一次充电。在实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并从中得到经验,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来的。
记得第一次发稿的时候,被主编修改了好多次;记得第一次出镜时,摄像无奈的表情;记得第一次采访的时候,语言不通的尴尬等等。都让我明白了做一名记者、媒体工作者的不容易。
实习期间也真的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媒体,但是我觉得要对的起自己的专业,要加倍努力。
还记得有一次自己去医院做采访,那个医院就是不让我拍摄图象,他们不相信我是电视台的,而且我作为实习生也没有什么可以证明自己的证件,这真的让我非常难堪,最后只好当面给新闻中心的主任打电话,才化解了这样的情况。现在想想也真的比较搞笑。但是最后采访还是完成了,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会把工作做好的。
在学校里学的大多都是理论的知识,但是实习真的让我有了一定的实践能力,知道了做新闻的具体流程,知道了新闻语言跟常规语言的差别,明白了作为一名记者的定位,以及这份工作的责任。
实习中也会有人否定你,但是我一直认为越是批评的话,才越能让自己成长。因为虽然听起来很不好听,但是仔细想下如果真的是自己的问题,那就真的应该马上改正。
实习中我坚持做到一定要守时。第一次出去采访的时候,毫不夸张的说,我是提前一个小时到达的目的地,我就是怕迟到,早到总比迟到好。每次采访,我总是提前半个小时左右到达,找个地方坐下,把今天的采访任务好好想想,理清思路。的一次迟到是因为联系员告诉错了地方,打车赶到的时候迟到5分钟,感觉特别不好,打那以后,我更加谨慎了。
还记得有一次,新闻中心的主任问了我一个问题,但是我说了一个大概的数据,主任说确定吗?我就不确定了,做新闻不能想当然,任何即将变成铅字的事情都要进行证实,必须严谨。
每次写完稿一定要读,不要有硬伤。新闻的“硬伤”,是指作品中,存在致命的、关键的、明显的错误,或者是不该发生的常识性的毛病。常见的硬伤有政治性硬伤、政策性硬伤、导向性硬伤、违反宣传纪律的硬伤、片面性造成的硬伤、常识性错误和技术性的硬伤。要想做到没有新闻硬伤,也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我就有过稿子因为“硬伤”问题而被退回的情况。发第稿的时候高兴的不得了,说实话,后来再发稿占大多数的心理是害怕和紧张,怕又被退回来。
实习让我更加了解了电视媒体,并参与其中,带着实践的经验,我要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为以后成为真正的媒体人做好充足的准备。我参与其中,我乐在其中,我仍然充满了斗志。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媒体的前辈们看齐,积累更多的经验,多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当个“杂家”,不求为中国的新闻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只求尽自己的一份力,做到的自己!
第2篇 电视台新闻制作实习总结 12400字
电视台新闻编辑实习总结
近三个月的实习结束了,虽然实习时间很短暂,但是从中我却已经学到了很多在学校里、在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这次,通过学校的介绍,我来到武汉电视台新闻中心实习,部门为《百姓连线》栏目组,《百姓连线》是一档民生新闻栏目,它专门报道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情。
刚开始,也就是头两三天,我可以说是在大喜大悲中渡过的。还记得踏进电视台大门的那一刻,我是极度的兴奋,满怀着憧憬,准备接受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挑战。可是当听到我的工作是接电话做记录时,我傻了眼。实在很难相信我的身份是“接线员”。因为电视台的指导老师指着一个长桌上摆放的十几部电话告诉我们说:“这里以后就是你们的阵地了,你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接这些热线,并要将观众的暴料、投诉、意见等详细地记录下来。对待观众要客气有礼貌,哪怕对方只是无聊打得好玩。” 极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发扬阿q精神,自我安慰。可是谁知道,当后来当这些电话同时响起的时候,我们(实习生)手忙脚乱的情景更是令人自嘲,难以想象就连自己瞧不上眼的工作竟然做得有些吃力。那几天我的任务简单来说就是以接电话的方式,处理热心观众的报料和投诉。而我却分不清哪些报料是有价值的,哪些没有;哪些投诉有必要建议观众第一时间找相关职能部门妥善解决的,哪些是需要媒体介入从而发挥舆论力量的,没有经验的我就一股脑儿地将每一条信息向记者反映,幸好得到多位记者老师的指点,让我在实践中一点点的学习,一条条的处理。
有这样一个电话:来电者称她们那里有一位很特别的老人。老人每天早上都会给附近的居民读报,但是她读报并非是拿着报纸念,而是以讲故事的方式说给大家听,天气晴朗时就在外院,遇到刮风下雨就在老人简陋的小屋里,从不间断。听到这样的报料,我当时就想,这样的小市民消息有新闻价值吗?转念间脑海里又浮现总编的话:“《百姓连线》报道百姓的事”。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向记者反映了有关情况,记者老师告诉我,这条消息只要采写的角度合适,就会是有价值的。于是记者带着我外出采访了。刚上车,记者就让我在十分钟内拟定几个采访问题并且告诉他。记者说这是因为我还没有什么经验,以后的采访问题只要事先有个谱,全靠临场随机应变了。整个采访的过程很简单,问问老人家,问问左邻右舍,再拍拍周围的环境。收工时我无意间长舒一口气,自以为是的说道“好简单啊”,记者却指着现场围观的群众问我有什么感觉,当时我看到的是大家都满脸笑意,丝毫没有散场的意思,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而且先前也是十分乐意的出境接受我们的采访。那一刻我才发现,这就是此条新闻的价值——百姓们有兴趣!而那位老人,在百姓们的眼里就是一个翻版的陈鲁豫,哪怕他们不一定知道谁是鲁豫,他们只是很单纯的喜欢这种平易近人的说新闻方式而已。之后,第二天新闻就播出了。当我在电视上看到那位老人讲故事时,第一次感受到接电话的乐趣。把百姓的故事讲给百姓听——这是我的工作任务;在实践中掌握新闻工作者必备素质与技巧——这是我的学习任务。
还有一次,我接到一位观众报料说: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在某酒楼吃饭时,把喝饮料的玻璃杯碎片喝进喉咙,但是店方拒绝承担责任,而小孩家长硬要讨说法。双方僵持在酒楼,小孩却仍未送医院。听了电话,我当时就建议当事者先将小孩送医院,其他事情可以交由相关部门解决。挂上电话,以为这事已经处理得不错的我,和记者闲聊起来,记者老师反问我有没有确定伤者是否已经送医院,我无言以对。这位记者马上拿起摄像机叫我跟他出去。在路上,他还教我过一会儿到了现场,要怎样做、怎样劝解双方先将伤者送医院、怎样提问题、怎样抓有用的线索材料等。当我们急匆匆地赶到那儿时,围观者告诉我们,就在我们赶来的前几分钟小孩刚刚被120的送往医院,看到记者如释重负,我有点自责,万一小孩因为家长的直拗而耽误治疗,岂不是我的罪过。事后记者也告诉我,新闻的价值不仅仅只对媒体而言,对老百姓同样是十分重要的,更何况这还关系到一条人命。我很尴尬,不过却也因此从中体会到了书本上缺少的,第二层含义的“新闻价值”,书本上说的新闻价值是要注重事件的新、特、奇,而实际工作中我亲身领会到新闻价值的人文性和社会性。
实习工作,在我每天一点一滴的经验积累下越来越顺利。慢慢的,我开始体会到总编辑最初说的“接电话自有其乐趣与成就”。
另外,还有一位上门求助的老婆婆,她说在武汉电视台的一档节目中看到一幅航拍的武汉全景图,里面还有晴川桥横跨江面,显得特别的壮丽,因此她希望能用此作为家谱的封面。四处寻访无果,最后老人家在别人的推荐下求助《百姓连线》帮忙寻找。当时我手头上的唯一线索是:那画面曾在武汉电视台播出过。经过多方打听,认为武汉1套一档名为《魅力武汉》的节目最有可能播出此类图片。我找到该栏目的编导说明情况后,拿到手的却是一盘光碟。“这叫老人家怎么弄成封面呢”,暗自琢磨着不能就这样交给她,犹豫之时,电视台的指导老师帮我指了条路:找武汉市规划局!对,那里什么航拍的图片都有。几经周折之后终于帮老人家完成了任务。诸如这一类的求助还有很多,这就是民生新闻栏目的一大特点。而现今新闻界的民生新闻栏目,尚且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相信此类节目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各个地方电视台的主推栏目。
首先说说在百姓连线的工作心得。在编辑部二个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新闻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编辑部的老师对我们这些新人亲切有加,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和我们一起唱歌,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新闻工作,对我们这些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正因为如此,在编辑部的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1、基本了解使用和维护摄影机;2、基本掌握了社会新闻的采写和区别;3、基本了解编辑新闻摄像带的大致流程;4、基本学会电视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在这期间我不仅可以较好地配合各位师兄一同出去采访拍摄工作,还可以自己独立外出采写完成具体的新闻作品。一个月的时间,我配合各位师兄一起完成新闻采写近18篇,自己独立完成的采写作品1篇。老师每次安排的采访任务都可以顺利完成。
电视台新闻编辑实习总结
刚来的日子基本上都在接热线电话,帮助老师收集新闻线索。开始觉得有些枯燥,没意思。但后来发现,这些电话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写出一篇好新闻,就要先找到线索。通过电话,我们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发现新闻,赶到新闻现场。
当我看到所记录的新闻线索变为一篇篇新闻播出,更加感到新闻线索的重要性了,对接电话这样的简单工作更是不敢马虎。也不再小瞧。每一个打进来的电话都会认真记录。以方便之后的采访工作。
老师告诉我们,在接电话的时候,我们需要问清楚事情大概的情况,对事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时间久了之后,你会慢慢发现哪些事情是有新闻价值的,从而做出一篇完整的新闻。
第一次的采访显得有些紧张,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害怕犯错误。怕漏掉了一些环节对报道会有影响。这时,老师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告诉我哪些是很重要的部分,要询问清楚的,要仔细记录下来的。虽然第一次的采访,自己的表现有些慌乱,但毕竟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从学校的书本课堂,走到了真实的新闻采访。
第一次采访的是关于《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一位观众打来电话向我们反映,汉口唐家墩路石桥站那一段公交车都行驶到非机动车道上与行人一起抢道,极不安全。希望我们能帮忙反映。于是,老师和我赶到了现场,并看到在还不到400米的非机动车道上,每过十秒钟就会有一辆公交车通过,给行人造成不便,也造成了路面的严重破损。首先,老师在现场拍摄了一些画面。接着我们采访了附近的市民,进一步了解了情况。然后老师告诉我这种情况属于武汉市交管局管理范围。于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采访了市交管局新闻发言人姚先生。采访结束后,我们回到了台里接着写稿子,剪带子,打字幕听录音。完成后,交给后期制作进行编排。就这样一篇完完整整的电视新闻“出炉”了。通过第一次的采访也让我了解到电视新闻采访的整个流程以及后期制作的步骤。
从前都只是在电视上看新闻,对于新闻的画面并没有太多的了解而现在因为实习的缘故可以亲身体验如何来做新闻。原来做好一条新闻,除了要找到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以及进行现场的采访,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新闻的后期制作,正因为有了后期的编排才使得一条新闻更加生动,整条新闻也更加丰富。
对于新闻的制作,之前在学校里也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内容,对我而言是完全陌生的一页,只能从头学起,还好老师总是很有耐心,总是细心提醒。新闻制作并非想象中的简单,首先开始剪辑,从拍回来的内容中选择可用的片段,使得新闻画面和新闻的文字稿相配合,相互呼应。然后就要处理声音的部分,我们需要听清当事人所说的话,并且记录下来,因为最后我们需要给新闻加上字幕,使得新闻更加完整,也可以帮助观众更仔细的观看新闻。有的时候我们还会给新闻配上音乐,使得新闻更加生动,也更加吸引人。
由于我还缺乏后期制作的专业知识,因此在做非编的时候常常会遇到难题,另外做非编也需要非常的仔细小心,因为所做出的新闻节目会是面向成千上万的电视机前的观众,任何一个小错误都是不允许的,因此我这个新手总是格外小心,总是反复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我已经能做一些简单的编辑工作,也能帮上老师的忙,不用再向刚来的时候傻傻地不知道能做什么。
结束了近三个月的实习,今天总结其中的得失不免有些回味无穷。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亲历了各种新闻事件的前后,让我对于社会层面的了解又深入了一层。不管是政策法规、社会民生,新闻所给予的对于我们周边信息的了解和反思,是人生阅历中不可或缺的一笔。
记得我刚进入学校第一次接触专业知识的时候,听到的第一句话是:多听多看多感受。当时理解得很浅显,但通过这一个月时间的磨练,我知道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话所涵盖的东西很多。对于新闻而言,就是了解事件的现象,挖掘事件的背景,探究事件的本质。
在实习期间,作为记者,我下了城郊,去过国企、各政府职能部门、气象局……生平第一次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居然还见到了诸如谢霆锋,陆毅这样的大明星。这些时光曾经让我垂头丧气,但也更让我的专业技能迅速成长。
进入《百姓连线》栏目组老师交给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接听观众的热线电话。说实话我刚开始有点不以为然,这么简单的事情给我做不是有点大材小用吗?慢慢的我发现了热线电话对于我们《百姓连线》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是一、档民生类栏目,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与观众的交流来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我们大部分的新闻信息都来自于观众的“爆料”,它是我们做新闻的第一步,可以称得上是我们的生命线。这也是我们栏目叫做百姓“连线”的缘由。
经历一段时间最基本的接线工作后,慢慢的老师开始带我们采访了,这可是我们一直梦寐以求的啊!一直以为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很有天赋。但是,在经过第一次写稿完上交就被大幅度删减之后,我开始觉得,我在语言表达方面是有问题的。总的说来就是:语言不精练,需要言简意赅。这可能是我很久以来养成的习惯,凡是讲道理,就喜欢掰碎了说,条分缕析,非常注重形式上的完整。而有时候,这些 '分析'是不必要的,有些看上去很华丽很工整的句子实际上是完全可以删除的。
以前年少轻狂的我总想着语不惊人死不休,很多题材总希望能钻牛角尖进行猛烈的抨击。但我很快发现,这样的文章是铁定被毙的。我开始翻看旧新闻,学习老师们怎么写新闻报道。渐渐地,我开始明白,电视台作为传播最广的媒体,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这就决定了政府新闻必须有一些条条框框,有自己独特的运作规律。首先必须以正面报道为主,负面报道少一些;接着,带有批评性质或监督性质的报道必须小心措辞,务必做到有理有据,不温不火。任何差错都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慢慢的,我的报道就写上路了。以前我只知道我想说什么,但现在我还知道了该怎么去说。
电视台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可以走访很多地方,什么样的人都有机会碰到。这些经历对增长见闻、开拓视野大有裨益。
因为采访,我接触了许多我以前不可能接触的到的地方和人。实习期间接触的人,有普通市民,有农村村民;有企业家,有律师;有各部委的领导,有政府官员;还有各媒体的新老记者等等。
我采访过的大人物、经历过的大场面并不多,但十几次宝贵的采访经历,让我在公众场合不再怯场,学会很平静地与各种人交谈,搜集我需要的信息。
我会采访吗?以前我自以为我会。但是,当我真正实施的时候,发现我所谓的会,只不过是能够把想要问的问题说清楚而已,从不考虑怎样把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也不考虑如何引导被采访对象说出新闻主题。
我们有次做了一条政府慰问部分困难企业军转干部的新闻。被采访对象都是身患疾病而家庭经济较为不好的军转干部,市政府在每年八一都组织到他们家里进行慰问。在采访的过程中,被采访对象由于碍于脸面,一直不肯说自己的经济困难,总是敷衍我。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这个采访就没办法用。于是老师教我这样处理,让我问他有没有像册,能不能让我们看看。他给我们拿出来,我便故意问他这些温馨的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最近怎么不再拍了。问到这他沉默了,我看见他的眼眶开始湿润,慢慢的落下泪。他说,自从企业困难后,家里就省吃俭用了,哪还能拍照啊……顺着他的话,我接着问,遇到这么多的困难,政府有没有什么帮扶的措施?这样就水到渠成地把采访的主题引了出来,让他触景生情,这种有感而发的情绪才是真实的。这就是一个新闻老手和新闻新手的不同。老师不仅能快速把握要说的内容,更能找出最巧妙的方式,使一个本来很不易表达的内容变得深刻形象。慢慢地我体悟到,功夫,就在点滴间显现。
每次跟老师们出去跑新闻,他们跟任何人打交道都能做到恰到好处。对方可能是各级官员,可能是平民百姓,可能是记者同行。任何一场,老师们总能够适时插话,精确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因为我们《百姓连线》是一个和观众互动性很强的栏目,我们经常会见一些到台里来的观众,尽我们所能为其排忧解难。有一次我们接待了一个来访群众,讲述了自己的不公待遇,想通过电视台的报道寻求公平。老师耐心地听了他的话,仔细阅读了他提供的材料后说,这里面涉及太多法律问题,作为媒体不能涉足法律上孰是孰非的纷争。但是您讲述的事情,我们可以予以批露,请提供更详细的资料和相关证据,相信从这个角度切入报道,对解决您的问题也会有所帮助。就这样,来访的群众满意地离去了。我再一次体验了什么是高手。 实习生活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无限留恋而停滞,当我要离开那里时,我有太多的感触涌上心头。实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如电影在脑海闪现。我想这段实习经历将是我人生中的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它不仅使我的专业理论得到了实践,更重要的是我在为人处事、人际交往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而这一切恰恰是书本上不能给予的。 九月初,我来到了美丽的巴蜀之交、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宁强县。开始了我大学生活中另一段重要的经历——专业实习。宁强县虽说是山区,但它的远程教育走在了兄弟县的前列,如“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计算机网络教室”这三种现代化教学模式都已具备。因为年轻,也因为自己对电化教育专业无比的痴狂,我的热情很高,因为我相信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他的高度。
初来乍到的那点不适应很快被领导同事的热情所淡化,而且自己跟随有十几年新闻采编经验的老师学习,他的工作态度、做事方法都令我佩服,这激起了我大干一场的热情。我很快就掌握了这一操作流程。如节目从前期采集到后期制作配音及合成播出,也了解了宁强电教站制作的文教10分钟节目,不仅每周在宁强电视台播出,优秀作品还曾在汉中电视台、陕西卫视、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等多家媒体播出。短短几十天实习中我参与了许多教育类新闻片、专题片的拍摄与制作,有几件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电视台新闻编辑实习总结
实习的第一天,我就被派去下乡拍摄宁强县人民武装部为石嘴子小学的捐助。赶到会场时人武部已经将捐赠的桌椅、幻灯机、油印机等发放给学校,正在给贫困小学生每人发放100元的资助。宁强人武部的这一善举深深的打动了在坐的每一位老师、学生、乡亲。我将这感人的一幕定格在脑海中,并下定决心,在这短暂的一个多月中,能尽自己微薄之力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第21个教师节到来之时,我前往县电影院拍摄报道有关优秀教师节表彰及捐赠图书的活动。第一次面对两千多人拍摄,刚开始我有点紧张,手有些发抖,我不停的做心理暗示,我告诉自己,你一定行,两千人和二十人的拍摄是一样的,很快我就将自己调整到最好状态。经过我仔细观察,精心选择拍摄角度,及那恰如其分的几个特写镜头,成为了此次拍摄的亮点,这次大会拍摄给人的视觉冲击只有一句话——独特的视角!其中几个颁奖镜头成为以后专题片中珍贵的资料。这次成功拍摄也让我更有信心,对以后的拍摄也更游刃有余。这次表彰大会及图书捐赠仪式的拍摄后,我做了一些总结,即拍摄一定要注意技巧。首先是选择好的角度,即视角要好,角度不同那么效果也会大相径庭;其次抓闪光点、亮点,如果一个新闻,整篇都没有亮点的话,那么就不叫新闻了;再此报道视角也要满足受众的要求,时刻想怎样的报道角度才能更容易让平常老百姓所接受;最后拍摄时一定要稳、准、匀,然后加上自己的创新意识,一定会拍出一些好的作品来。这次参与拍摄是我真正与自己的专业亲密接触,所以很有感触,我想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要象朱军的那本书名《时刻准备着》中说到,抓住机遇,而且心态一定要好,不怯场,也许这次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更是一次挑战,人有时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就会超越自己。
在实习过程中,有一次我前往县南街小学安装调试远程教育设备,可算是要求精度极高,稍有差错,将会前功尽弃,工作需极为认真。我和电教站的张老师一起工作,对仰角、偏角的测量精确到分后一位,在张老师的热心知道下完成了任务,收视正常、效果良好,得到了南街小学老师领导的赞扬。
在我们实习期间,恰逢陕西省“两基”工作汇报会在宁强举行,宁强县委、县政府组织人力、物力拍摄编辑专题片《风景这边独好》来宣传宁强几年来在远程教育上的发展成就。我有幸参与其中,对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下乡经常是徒步行走几小时,爬山到一座中小学来拍摄镜头,这不仅对我身体素质是一个挑战,也是对我户外拍摄的锻炼。我曾下乡到杨森中学、铁锁关中学、大安中学、胡家坝中学、二郎坝中学等地进行实地取景、采访,获得大量珍贵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料。由于各个中学的外景到校园环境需要爬上山坡选取角度,使得我的拍摄视角的选择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不拘泥与某一点、线、面,视野更加开阔,镜头更加灵活多样。
在接待省长陈德铭等代表时,宁强县电教站采取视频实况直播系统,这次采访报道中,采用了幻灯机、先进的录音设备、先进的拍摄设备、同步转播设备等许多高端多媒体技术。而且有幸见到省长陈德铭、副省长朱静芝等国家领导,还与省台的资深摄像记者同场拍摄,有机会向老师傅学习经验,请教疑惑。他对镜头语言的把握和尺度是我在平时学习实践中没有接触的,我仔细观察学习,必要时模仿也初见成效,这让我对摄像有了更深的认识,看来拍摄那些看起来呆板的动作也是需要有感情投入的。
如果说摄像是一艘船,那么文字稿就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说文字稿件是很重要的,它需要完整的表达,地方台的话还应注意语言书面化程度的把握,还得反复推敲斟酌,从立意到主题都需简要明了,重点突出,尤其是文字稿件和图象素材的有机完美结合,我们常常发现声画错位,当然这就牵扯到了编辑和配音,这方面因为在大三时参与拍摄编辑过《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dv短片,故而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很快掌握了英文界面的非编系统,深入了解了过去没有接触的许多小窍门。
我们曾今也学习过制作网页,可是要维护网站,添新补缺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仅需要photoshop来制作图片,flash和dreamweare来美化完善,课堂所学的美术知识,构图知识,以及应用美学知识都须灵活熟练的应用,还需要平时的积累。
电视台新闻编辑实习总结
为深入了解我国传媒发展实况,在实践中检验与提升所学知识理论。2024年3月,我怀着信心和希望,带着些许好奇和忐忑来到延安市宝塔区广播电视局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涯,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觉得自己好像格格不入,心中不免有些困惑。渐渐熟悉了,才发现其实也其乐融融。
我主要是在《宝塔新闻》这档栏目中实习。《宝塔新闻》是宝塔区广播电视局的主要新闻节目,主要内容是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关注农民的切身利益,引导良好的社会舆论。是每两日播出一次的新闻类节目。我的主要任务是跟着记者外出采访,期间以会议新闻居多。指导老师说,其实会议新闻是比较容易采写的,因为是可预知的。记者在接受采访任务时就已经被告知要去什么地方进行关于什么内容的采访。进入会场后,我知道了一件事情:记者的位置永远在会场的最后一排,这样记者容易进行现场拍摄且不易打扰到其他人。
拍摄新闻现场时,先从会场的大标幅和全会场开始取景,接着对出席此会议的主要领导取特写镜头,从不同的角度对在会场在座人员进行拍摄。我也学会了一些拍摄技巧:拍摄画面时一定要稳定,保持画面的流畅,每个画面停留的时间应该保持在10秒左右,宁可长一点,这样方便后期剪辑。会议新闻的画面应该具有全景、中景、近景,同时新闻画面的构图与新闻画面的镜头语言必须一致。
对于同一个事件,怎样抓住事件的关键,简明扼要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良好的文字能力是首要的。而新闻稿的写作必须是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必须交代起因、过程、结果。而会议新闻一般开头会写:某年某月某日,我区在某地召开了什么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某某重要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正文则摘取该领导所讲的内容。内容的引出又有一般的写法:职位姓名指出,职位姓名强调,职位姓名要求。如写副区长李志锋指出……写完正文后,结尾一般还会写,某某等人也应邀出席会议,并对什么事情或人物进行奖励。
最后就是后期制作了。一般采用非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它包含了电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主要领域,即音频处理技术、数据压缩技术、数字存储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和网络技术等。一般来说:非线编辑系统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支持视频和音频的硬件系统;二是操作系统和用户图形界面;三是支持多媒体数据的系统软件平台。在学时采访的同时,我也初步掌握了后期编辑的制作过程:采集素材、主持人播音、配口导、配音、添加字幕、同期声合成、画面与声音的一致、审核、送到播放中心。可以说一条新闻到此制作完成,成了独立的作品。
简单的说:会议新闻的主要流程是:
告知采访内容——参加会议——拍摄会议画面——写新闻稿——后期制作——局长审核。通过后才能播出。短短的一条新闻却要花费如此多的时间,每个成功都来之不易。
除了会议新闻,我还跟着记者下乡,了解农民的种植情况、家庭情况。去一些乡镇了解他们教育问题,学校的发展情况等等。记得有一次和老师采访一个植树活动。在延安的一座凤凰山上,那山好高,走了好长一段时间,天气又热,好不容易终于爬上去了,那场面可真壮观,好多标语,旗帜迎风飘扬。大家都开始植树了,全都是志愿者,尘土飞扬,笑声不断。我看着这样的场面,愣愣不知所措。这时老师告诉我,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所以找组织者了解大体情况。组织者告诉我们:这完全是一次自发的植树活动,去年他们就种了好多数,这次他们不单单是种植新的树,还对去年种的树进行培育,浇水、除杂草。老师说遇到这类情况,多取些全景,并对其中某人的种树过程进行跟踪拍摄。然后对其中的志愿者进行采访,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与心得。然后我配合老师进行采访,在老师的指导下拍摄一些画面。将进中午的时候,采访才结束。其实,每次采访都有许多不懂之处,都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明白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更加努力。
而且,我还特地学习了虚拟演播室的使用。虚拟演播室与传统的演播室不同,它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视频技术把实际存在的景物图像和计算机生成的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人工图像实时的合成,形成了一个完全真实的三维视觉效果。受益匪浅。
“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有很大进步,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不曾学到的知识,破除了电视台的神秘感。使我熟悉了新闻采编制作的一系列过程,使我了解到新闻记者编辑的工作性质和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应具有的素质。在与老师们的交流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技巧,而且还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有了足够的信心去适应这个社会。
实习的结束了,我也进一步了解了自己,开始学会思考,开始把我的理想具体化,现实化,我想要的生活也因此有了方向,也更加明确了我的下一步该做什么。我感觉到自己手中的笔不再仅仅用于发泄自己的快乐喜悦或者惆怅忧伤,还有更多的事情值得我去记载。
最后,我要感谢父母无时无刻、无所不在的关怀,感谢母校的辛勤培育,感谢大学期间老师们孜孜不倦的教诲和细心的指导,感谢同学和朋友们默默的支持和不断的鼓励,感谢实习单位和指导老师不吝赐教和大力帮助。只要想到生命中有你们相伴,我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就有足够的勇气挥出一道属于自己的靓丽风景。
电视台新闻编辑实习总结
在这实习的期间,使我的生活很充实,自己感觉很快乐。衷心地感谢栏目组里老师们的的指导,让我我从每个老师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实习过程中点点滴滴的真实和刻骨铭心让我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心路历程,这会是我一生的财富。
一个月的实习经历让我心理更加成熟稳重,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一次走进办公室,给我的感觉是每个人都那么热情,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在实习中我强烈地感受到了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辛苦和压力,充分了解到什么叫做跟时间赛跑,同时,我见证了节目组老师们的敬业精神,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感受到了什么是专业态度铸造职业辉煌。
就拿20分钟的电视节目来说,先搜集资料,写出策划,稿子审定后,马上进行拍摄,在拍摄中要注意远、中、近景的搭配,光线强弱的组合,镜头要保持稳定不颤抖,画面的角度和历时,景别的运用等等,把拍回来的一个多小时的资料片,进行精剪、组合,镜头需要不停的修改,进而要上字幕,进行后期的包装编辑,编辑们编辑机前一坐就是一天,就为了编辑出观众满意的节目,他们一遍又一遍地精心修改。我在他们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有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专注的,充满激情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我感受到他们对工作的热爱,我也真切地感到,唯有勤奋才能做一个称职的记者。
和第一天来报道的时候一样,当我实习结束的时候,我仍然是一个正在上学的学生,但唯一不同的,是我心间增添的那份对新闻工作的喜爱。或许以前,我更多的是把新闻当成一个专业来学习。从实习的开始到实习的深入,再到实习的结束,我进一步了解了自己,学会了思考,让我更加的现实化,我未来的努力也有了方向,也更加明确了我的下一步该做什么。 在很多人印象当中,实习,无非是暑期来临前向学校领一张实习表格,暑期结束后把填写了实习单位评估与印章的实习表格交给学校,实习时间长则四个月,短则一两个星期,到实习单位人头还没熟就回来了。可是,在越显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中,实习生已经变成成为正式员工前的第一份考卷,当你真正踏出这一步时才发现一切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蒙混过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成为合格实习生的前提。
时间像流水,在不经意中的蹉跎和忙碌中,我的实习生活已经画上了句号。我不敢说这个句号是完美的,只能说我收获了很多。习惯了自由的学生生活,曾在开始的时候,对那么长的的实习时间有犯愁和些许不适应的感觉,觉得这日子是没有尽头,做任何事情都得一板一眼,规规范范。但是,现在回味起来时剩下的只是在实习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滋味:有为自己的稿子没写好而烦恼的时候,有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窃窃自喜的时候,有为受到领导批评时而生闷气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但是不可能直接就到达成熟,而只是不断地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地接近成熟。很庆幸的是,在实习这段日子里,我成长了不少。同时,又对自我有了一个更为深一层次的认识。
实习生通常是没有工资的,即便是有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伙食费。很多人说,做实习生,就是变相的廉价劳动力。我不否认这一点,但换个角度思考,我把它看作收获应缴的学费,成功前必要的付出,因为从书本到实践,我完成了这种跨越。原来在课堂上做练习写的稿件,只要能获得老师的认可就行,而一旦进入实际操作,必须要保证所有人都能认可你。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尽力像一名合格的电视媒体记者靠近。更重要的是,我从身边的员工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是职业精神。比如,在学校我们总是习惯于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而真正到了工作中,每个人都会自觉地把前提工作做到最好,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我们做不好必定会影响到下一步”,实习老师总是这样告诉我;比如,课堂上老师布置的新闻作业,我写完了就直接交出去,而在实习中,因为一点差错就会直接关联到整个电视台的工作,从稿件到同期视频不检查两三遍我不会放心;再比如,上面布置了一项看上去很辛苦很难完成任务,如果是在学校,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抱怨和抵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连续好几天加班到很晚,也一定会尽力完成。
实践然后知不足。我发现自己在沟通、交流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在学生时代的时候,并没有有意识地去发展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素质能力,等到实践的时候,才发觉问题一个接一个的出现。曾经是那么的自以为是,在遭遇了这些事情后,便收起了那种锋芒,变得谦虚低调多了。能够知道天高地厚的人不多,我有幸对此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几个月的实习也让我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实习是一段独特的经历,当记者更是一种让人受益匪浅的体验。实习对人是一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我们的人生态度的衡量。在这场考验中,我相信从四川音乐学院国际演艺学院文艺新闻班走出去的实习生肯定是经受得住的,我们决不会退缩,我们决不会成为懦弱者,虽然我们可能没有做到最好,但我们肯定是拼尽全力的。先做人后做事,这是一个社会生存的潜规则,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是一样的。在与实习老师,其他的记者,编辑以及电视台领导交往的过程中,我更是深深地体会到了怎样做人、怎样与人交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不可能独立存在,我们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当我以前学习这样的抽象理论的时候,感觉是那么的陌生,而在实践的时候,切实体会到了其中的深刻道理。做事同样重要,这是检测一个人的又一个重要标准。
第3篇 电视台新闻制作实习总结-实习总结 1250字
电视台新闻制作实习总结-实习总结
从今年2月份开始毕业实习,到现在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期间在县台做过新闻,现在在江西电视台一个栏目见习。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真的是学到很多东西。实习是一个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在成长。
我认为实习就是学校知识的实践化,是考验学校知识是否掌握的良好途径。也是对自己的一次充电。在实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并从中得到经验,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来的。
记得第一次发稿的时候,被主编修改了好多次;记得第一次出镜时,摄像无奈的表情;记得第一次采访的时候,语言不通的尴尬等等。都让我明白了做一名记者、媒体工作者的不容易。
实习期间也真的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媒体,但是我觉得要对的起自己的专业,要加倍努力。
还记得有一次自己去医院做采访,那个医院就是不让我拍摄图象,他们不相信我是电视台的,而且我作为实习生也没有什么可以证明自己的证件,这真的让我非常难堪,最后只好当面给新闻中心的主任打电话,才化解了这样的情况。现在想想也真的比较搞笑。但是最后采访还是完成了,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会把工作做好的。
在学校里学的大多都是理论的知识,但是实习真的让我有了一定的实践能力,知道了做新闻的具体流程,知道了新闻语言跟常规语言的差别,明白了作为一名记者的定位,以及这份工作的责任。
实习中也会有人否定你,但是我一直认为越是批评的话,才越能让自己成长。因为虽然听起来很不好听,但是仔细想下如果真的是自己的问题,那就真的应该马上改正。
实习中我坚持做到一定要守时。第一次出去采访的时候,毫不夸张的说,我是提前一个小时到达的目的地,我就是怕迟到,早到总比迟到好。每次采访,我总是提前半个小时左右到达,找个地方坐下,把今天的采访任务好好想想,理清思路。唯一的一次迟到是因为联系员告诉错了地方,打车赶到的时候迟到5分钟,感觉特别不好,打那以后,我更加谨慎了。
还记得有一次,新闻中心的主任问了我一个问题,但是我说了一个大概的数据,主任说确定吗?我就不确定了,做新闻不能想当然,任何即将变成铅字的事情都要进行证实,必须严谨。
每次写完稿一定要读,不要有硬伤。新闻的“硬伤”,是指作品中,存在致命的、关键的、明显的错误,或者是不该发生的常识性的毛病。常见的硬伤有政治性硬伤、政策性硬伤、导向性硬伤、违反宣传纪律的硬伤、片面性造成的硬伤、常识性错误和技术性的'硬伤。要想做到没有新闻硬伤,也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我就有过稿子因为“硬伤”问题而被退回的情况。发第稿的时候高兴的不得了,说实话,后来再发稿占大多数的心理是害怕和紧张,怕又被退回来。
实习让我更加了解了电视媒体,并参与其中,带着实践的经验,我要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为以后成为真正的媒体人做好充足的准备。我参与其中,我乐在其中,我仍然充满了斗志。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媒体的前辈们看齐,积累更多的经验,多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当个“杂家”,不求为中国的新闻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只求尽自己的一份力,做到最好的自己!
48位用户关注
48位用户关注
96位用户关注
46位用户关注
10位用户关注
12位用户关注
56位用户关注